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点么,桃儿知道璟娘多半在做练习,往日还只是伸伸腿脚,最近又增加了一个踩轮子。背地里院里的女人们都说娘子在修行,这也不知道是什么仙法,那轮子转得眼睛都看不清。

    “嗯!”

    挑帘子进屋的时候,她刚好和端着一盆水的听潮打了个照面,原本是她的活,现在都被这个被人称为“狐媚子”的女子抢了,桃儿心里有些不舒服,却也从来没有去为难她。

    虽然年纪很小,她知道璟娘是为了她好,这几个女人多半都是日后要收入屋中的,而她并没有想过要那样,就这样守在璟娘身边,能帮她做些事就足够了。

    听潮朝后面呶呶嘴示意了一下,桃儿明白她的意思,应了一声就进了内屋。果不其然,璟娘正坐在台前梳着头,一张脸红扑扑地,头发上还有水渍。

    “我来吧。”

    她很自然地从璟娘手里接过木梳子,像以前那样帮她梳理着,镜子里的娘子没什么变化,一双眼睛恬静而安详,只是再也梳不了少女的头型了。

    “这样可好?”

    不一会儿,一个精致的堕马髻就在她手里成了形,别上一枚紫凤双珠钗,璟娘左右看了看,十分妥贴,满意地拍了拍她的手。

    “还是你手巧,谁在外面?”

    自从成了亲,这个从小就熟识的贴身侍婢就很少会进屋了,但这并不代表自己疏远了她,现在让她掌管着内院之事,不是心腹又如何放心得了。

    “是杨先生,说有些事要你拿主意。”

    桃儿一边禀报着,一边从床头的衣架子上拿起一套衣服,璟娘一看却摇了摇头。

    “去箱子里找条短些的,再拿件褙子就可。”

    她手上这套是在内室中穿的,下面的裙摆长可及地,而璟娘并不打算在这屋里接待杨行潜,这是她同夫君的居所,不可能让别的男子踏足。

    “有劳先生久候了。”

    收拾停当出到院子里,杨行潜背着手正在望着院中的一个小水池,里面养了些金鱼,色彩斑斓地游来游去。

    “见过大娘子,多有叨扰,还望恕罪。”

    他听到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转过头来只觉得眼前一亮,似乎就连那些盛开的鲜花也失去了颜色,他不敢注视,低头施了一礼。

    “杨先生这话说得,前院后院,都是一府,自家人不用说什么恕罪。”

    璟娘知道他是自家夫君跟前得用的人,也明白他所管的绝不仅仅是前院那点子事,自然会在心里多几分尊重。

    “杨先生请。”

    同城中大部分的宅子一样,她的院中也有一棵大树,是为了夏日里做遮阴之用,树下摆着石桌石凳之类的,已经被人擦拭地十分干净,桃儿在一张凳上垫上了锦帕,扶着璟娘坐下。

    杨行潜答应了一声,却没有坐下,他从袖笼中拿出一本册子,递给了桃儿,后者眼都不眨地直接交给了璟娘。

    “这是喔,已经收齐了么。”

    璟娘翻开一看,却是一本帐册,记载的是她那些铺子田亩卖出的银钱,她大致看了一下,所有的拍卖金都收了上来,这才过了几天?

    “是,扣除了丰乐楼中的各项开支后,还余下十一万三千七百五十四瑉,东家在走之前曾有语,此为大娘子所有,所用亦要大娘子点头,故此前来请示。”

    “先生请说。”璟娘看了看最后的那个数字,同他嘴里的并无二致,于是合上册子说道。

    “按之前的预计,咱家需要认一百股,也就是十万瑉。谢家管事前来知会,若是定了,今日便要去商议出一个章程。如今这事已经弄得街知巷闻,最后要如何收钱入股,都要再斟酌。”

    杨行潜所说的事璟娘早已知道,十万瑉银钱换成金子也有数百斤,寻常家中哪会放这么多钱财,那不是引人窥视么?

    “叶府认了多少股?兄长可曾说过。”

    璟娘的问题让他一愣,随即也就释然了,她现在是刘府女主人,自然不好多问娘家的事。

    “大郎曾与某说过,应是二百股,不过筹措须些时日,可能会晚一些解来。”

    璟娘点点头,以她家的家势,要凑出二百股的股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夫君当日定下这个规矩,固然有绪币不值钱的因素,其实应该还有防止大户垄断的意思在里头。

    “那这样,一会你持我爹爹的名帖,先将那些银钱解到户部,在他们的库中存放着,比咱们府上强些。”

    杨行潜一怔,他的本意是让璟娘答应,今天就去把入股之事办了,银钱直接交托出去,免得没有地方存放,可听璟娘的意思,要缓一缓?

    “先应着他们,交钱之事等叶府的到了再说,这些日子咱们府上的风头出得多了,还是收敛些吧。”

    璟娘不疾不徐地说道,杨行潜一听就明白了,自己的考虑欠妥,现在人家都还在观望,你巴巴的先来这么一手,不是出头鸟么?这么看谢家未必没有拿他们当枪使的意思。

    “大娘子说得是,是某莽撞了。”杨行潜很干脆地认了错,主家娘子有决断,是件好事。

    “先生不必自责,我也是谨慎惯了,未必真妥。”璟娘摆了摆手。

    “之前听夫君说,此事他们还在商议,不知道最后定的哪几家人,你可听闻?”

    这个问题杨行潜原本也是不打算说的,既然有了刚才的认识,他也想听听这位主家娘子会说什么。

    “据谢府的人讲,此事当是以荣王府牵头,余者尚有秀王府、谢家、全家、杨家,五家各出一人做为执事,轮流执掌。有大事不能决,方才同一众人共商。”

    他的言下之意璟娘听明白了,自家和叶府都不过是众人之一,她有些不愤,事情是夫君想出来的,决策的时候却没有份,可这五家?她有些疑惑。

    “全家可是当今太后外家?杨家又是哪个杨家?”

    “大娘子说得不错,全家便是太后之父全节度府上,杨家是左领卫大将军、庆远军节度使、驸马都尉府上。”

    “可是周、汉国大长公主下嫁的那位杨附马?”对于她的问题,杨行潜点了点头。

    这么一说,璟娘就明白了,这个杨家是宁宗朝的杨皇后外家,其侄孙杨镇娶了理宗皇帝的唯一女儿,只可惜也许是福泽太厚,这位公主只活了二十余岁就薨了,不过杨驸马却得宠一时,现在仍是一等一的权贵之家。

    想想那位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她有些唏噱,富贵至极又怎样,还得有一付好身体来承受。这一刻,对于夫君的锻炼要求,她的认识又加深了些。

    也就是说,这五家里面,两个顶级的宗室外加三个国戚,确实没有别家比得上,他们执掌主事也是理所当然。璟娘微微有些走神,这样的局面,不知道夫君会做如何想?

    “某听闻,事情议定之后,几家分别遣人往南边派出了使者,算算路程,快得话,也就在这几日里。”

    杨行潜的话带了些试探之意,他是想知道,这样的事情,主家娘子知不知道,如果她连这个都知道,那就说明东家对她已经毫不隐瞒。

    “先生,我不过是个内宅妇人,银钱上的事多几句嘴罢了,至于别的,还是你们拿主意,你说是吗?”

    璟娘的话语不轻不重,眼神中带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平淡,听得杨行潜心里一懔,顿时收起了那些轻视之心。

    “大娘子说得是,杨某唐突了。”

    “那就这样吧,桃儿,你送送杨先生。”

    璟娘站起身来,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脚步却不停地走向内室,锻炼完后沐浴一番再睡个回笼觉,是她平日里的习惯,现在已经耽误了许多功夫,说不得要晚些才起得来。

    “夏天夏天悄悄把你拖进了苞米地,压死你压死你不让你喘气。

    晚风吹过我的pp,我又想起你,再次拖进了苞米地”

    兼职小保姆的苏微走入他的房间时,刘禹正在浴室里唱着歌,听上去心情还不错,词改得歪到了不知哪里,调了也是乱七八糟的。

    对于在酒吧里上过班的她来说,这种程度的篡改充其量也就是调侃,因为她听到过比这更荤不知道多少倍的词儿,可现在却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觉,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坚持下去的。

    “不能忘记你,把你拖进了苞米地,不能忘记你,心里想得还是你,浪漫的夏季还有逗逼的一个你,留下一个粉红的回忆”

    正一边唱得起劲,一边擦着身上,他一走出来就看到了发呆的苏微,后者听到动静,转头看了他一眼,马上脸红红地跑了出去。

    刘禹下意识地低头一瞅,身上穿了短裤的啊,为什么是自己的身体被看了,表情错愕的却是别人呢?他实在是想不通。

    “你在就好,这是今天入库的清单,赶紧过一下目。”

    这时,陈述风风火火地走进房里,将几张纸递给他,上面的东西五花八门,刘禹知道,自己又有得忙了。

    “和那家水泥厂的说了没有,包装袋上什么也不用印,人家非洲人民根本看不懂。”

    陈述对他的话撇了撇嘴,鬼才知道这是运到哪里的呢,东西一进仓库,第二天不是这个少了就是短了那个,然后公司马上会收到非洲那边的回执,手续倒是一样不少,可她是谁?外贸做了多少年了,这点伎俩又怎么会不知道。

    不过她也不想去深究,全都是些生产生活资料,又不是枪支弹药,老板高兴,就是一把火烧了,哪个又会去告他,谁让人家有钱任性呢。r1058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筑路

    “这这是琼山县?”

    看着眼前的情景,几个人面面面相觑,恍惚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从船上下来一踏上码头,各色的人流就充斥其间,哪像以前的无人景像。

    “投军的来这边,报上户籍名号,自然有人接引。不管过不过得了,都有一碗饭吃,不来白不来啊。这位弟兄,某看你骨骼精奇、孔武有力,不如报效朝廷,也是个好出身?”

    “有没有要做工的,每日现结,听清楚了,现结!看到没有,白花花的大米,做上两日,一家人的吃食便尽有了。兀那汉子,没投上军是吧,别着恼,咱这里不要技艺,有把子力气就成,试试?好勒。”

    吆喝声此起彼伏,整个码头就像个菜市场,闹腾得不行,几个刚下船的人被人拉拽着,差点就脱不了身。好不容易逃也似地跑出来,急匆匆地准备上路,却发现前面走不通了。

    “对不住了,官府修路,要过去的请绕行,莫在工地上行走,砸到了可不是耍子。”

    一个衙役客客气气挡住了他们,伸手朝旁边一指,为首的伸头一看,前方确实在开工。数不清的人头拥在那里,挥着镐锹将原本平整的路给挖开,这是要闹哪样?

    没奈何,他们只能遵命绕行,从路旁的田梗小道穿过去,一路走一路看着,这些修路的有附近的村民、也有包着头的夷人,奇怪的是,一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地,却都是面带笑脸,什么时候使役也使得这般高兴了?

    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从县城到码头再往前方沿着海岸都是如此,这么大的阵仗,往日里怎么也应该闹得四方皆知,现在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搞了起来,而算算日子,分明就是最近才开始的。

    更何况,其中还有夷人,这也是极不寻常的,两族虽然平时井水不犯河水,经常也会互通货物,可关系绝对谈不上融洽。眼前的所见实在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混杂在一起还能有说有笑,直让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管事的,你看!”

    在狭窄的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一不小心就会踩进泥里,为首的那人何曾走过这样的路,不得不提着裤脚小心看路,忽听得前方有人喊了声,他诧异的抬起了头。

    “那一片是咱们家的田地?”

    为首的有些不敢相信,因为前面陡然间竖起了高高的院墙,在四面田野的包围中显得十分突兀,而照脚程和方向来看,那里应该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估摸是的,不知圈了多少进去,这么大的地界,难道是驻军之用?”

    几个人围着墙转了转,好半天也没到头,最后总算来到了出口处,却看到执着兵刃的军士们守在了前方,冷冷地不许他们靠近。

    站在远处看了看,出口的地方不时地有人赶着牛车往来,空车进载满了方出,上面运的是什么?被罩布遮着看不清楚,但既然是军士护着的,又岂会是等闲之物。

    “管事的,咱们现在怎么办?”看这情形,不可能找到人搭上话,一个伙计愣愣地问道。

    “先入城再说,若是城中的宅子无恙,便去县衙寻寻田县丞,好歹乡亲一场,平日里也打点过,总能想个法子吧。”

    为首的那人也没了主意,如果这条路子也行不通,那就只能回转了,这琼山县变得那样陌生,陌生地他心生恐惧,一刻都不愿意呆。

    就在这时,围墙中传出一个巨大的声响,宛若野兽的呼啸,大白天的都让他们心中一凛,赶紧加快了脚步,低下头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老施,叫他们仔细些,莫弄破了袋子。”

    刘禹从载重卡车的座位上下来,向迎上前来的施忠嘱咐了一句,车上全是纸袋子装的水泥,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弄烂。后者一听之下赶紧将他的话重复了一道,搞得那些卸车的汉子都小心翼翼地,生怕用力过猛。

    “这就是那劳什子‘水泥’?好家伙,怕不有几千斤。”

    施忠夸张地看了看车厢说道,刘禹笑笑没接他的话茬儿,这点算什么,铺一条路的用量大了去了,更别说还要建码头、盖房子。

    “你们招抚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守在工地上的就变成了施忠这个大老粗,姜才现在连迎接之事都不做了,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在大营里,新招的那些人不得用,他有些上火,这不亲自操练上了。”施忠摇了摇头说道,姜才的要求太高,几乎没一个人能入他的眼,连带着营中的老弟兄也吃了憋,可急有什么用,兵不都是练出来的。

    “现在招了多少人?”刘禹递给他一支烟,然后从车厢的座位下面拉出一个旅行袋,施忠当然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高兴地连连称谢。

    “约摸三个指挥吧,都是些吃不上饭的人,良家子谁肯来啊。”

    不光人数不够,就连兵源也不如淮地,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刘禹也束手无策,愿意当兵的都是活不下去的,比如战争中的逃难者,可现在哪来的那么多逃亡之人?

    “既如此,不妨放宽些,字也不用刺了,就充作效用吧。”

    良民不愿当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刺字,大宋虽然流行刺青,可谁愿意在脸上刺一行字?刀疤都比那个来得酷。

    “行,某回去就同招抚说,侍制今日这是最后一趟了吧?”

    “嗯,去城中帮某找个屋子,好生歇息一下。”

    虽然没有亲手搬运,这一车车的来回拉也让他累得够呛,刘禹现在只想着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满身的水泥灰太难受了。

    “哪还用得找,抚司后衙让二娘收拾一间出来,不费事,也别急着歇息,尝尝她做的饭,端的一手好柴火,不比较酒楼里的差。”

    “有事就直说。”

    刘禹有些奇怪他的殷勤,烟不是已经扔给他了吗?

    “就是这水泥的事,昨日照你的意思,匠人们弄了一块出来。今日某去看了,变得硬了些,不过踩上去还是有脚印子,大伙都不知道成没成,想请你再去看看。”

    原来如此,虽然不会造,这水泥的用法并不难,无非就是个比例的问题。在后世找人计算好了,在让老工匠照着调,先弄出一块试验的,然后推广开去,刘禹也想看看他们干得怎么样,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来到一处挖空的路基前,一群人正围着指指点点,施忠上去一顿呼喝,将人群赶开。他们围着的正是一块深褐色的地面,方方正正地像是块豆腐,四面用木板拦了起来。

    刘禹走过去看了看,面上很平滑,有一些脚印子,没有明显的裂痕。至于是不是达到了后世的标准,他当然不知道,不过卖相已经不错了,反正这路也不会过大量的汽车,应该问题不大吧。

    “将木板拆了。”指着硬地的边上,刘禹出声说道。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四周的木板被拆掉,便能清楚下面的结构,看上去很密实。刘禹装模作样地点点头,工匠们各自互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欣喜之色。

    “现下还未干透,平日里须得注意,隔几个时辰浇一次水,否则会开裂。再有个十来天,这地就会完全干透,那时会硬如磐石,方才算得功成。”

    “都听仔细了,全都记下来,各自负责一块,就照之前的那样去做,开工吧。”

    施忠挥挥手将他们驱散,这些人就像种子一样,会分到每个路段,对于他们的做事态度,刘禹还是很放心的。比如眼前的这块地,就是他们一点一点地用秤称出来,严格配比之后搅拌而成的,再加上严苛的军法约束,根本不可能出豆腐渣工程。

    这只是其中的一小块,等到整条路全都由这样的小块填满,本时空的第一条水泥马路才算完工,只要人手足够,修起来也是很快的。

    看着这一小块,施忠不由得感概它的神奇之处,他亲眼所见,一群人不过在里面放了些泥浆样的事物,到了第二天就变成了这样的硬块,而据刘禹所说,最后会坚硬地如同石头,这不是变戏法么?

    他无法想像一条那么长的路全是这样的硬块,那样的话,就算雨天也不怕道路泥泞了,对于军事上的意义将是非凡的。

    他的感觉就像这嘴里冒出的烟圈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现实,像做梦一般,而这一切,全是身边这个年青的文人带来的。

    “走吧,带某入城,尝尝你所说的二娘好手艺,他娘的,还真有些饿了。”

    刘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道,他这个半吊子专家也只能指导这么多。好在这时空的工匠们不乏聪明才智,一旦把方法说透了,干起活来很是省心,倒是省了他多少事,还是找历史名人喝酒吃饭比较重要。r1058
………………………………

第一百四十章 除礁

    这是一间看上去很普通的铺子,信步走入的陈青云随意地四下里一瞅,仍是让他瞧出了些不同之处。

    这个时辰店里没有一个客人,伙计们似乎也并不着急,既没有人站在门口揽客,见到有人进来了,也无人主动上前招呼。

    货柜上放的品种也很乱,一边是大匹的尺头,一边则是女人用的钗、镙、钿等物,这样的铺子开在这个地段,就连张青云这个外行人也知道不合适。

    问题是他到现在也没看到了一个蕃人,那些伙计都是宋人的打扮,他背着手走到柜台前,视线盯在那些布匹上,心里却在想到要怎么引出目标?

    “这种花色,你们这里还有多少?”张青云拿着把纸扇点了点柜台,他的随从心领神会,上前问了一句。

    “官人请稍候。”

    柜台后面的人像是个帐房,抬起头仿佛刚刚才看到他们,应了一声,就让伙计去仓库找找。

    “你们掌柜的呢?某有笔生意想与他谈谈。”

    张青云扫了他一眼说道,帐房一听,放下了手里的笔,从柜台后面走出来,伸手作了个揖,暗地里还打量了一番。

    “好叫官人知晓,鄙东主外出尚未回来,若是要得紧,不妨先与小的谈谈,不知官人意下如何?”

    “你?作得了主。”张青云斜着眼说道。

    “那就看官人要什么了,不如这边请,用些茶点,再细谈。”

    张青云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跟着他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帐房命人送了茶水出来,还有些糕点。张青云只看了看,既没有动茶水,也没有去碰那些糕点。

    “怠慢官人了,但不知所需何物?不是小的夸口,这铺子看着不大,可说到货物,只要官人说得出,没有小店办不到的。”

    也许是被他的做派刺激到了,帐房的口气一下子变得很大。

    “某不过进来碰碰运气。”张青云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自吹自擂。

    “不过既然你这么说,某就多问一句,你这里可有新制的皮子?”

    “什么?”帐房听在耳中,好像不怎么相信地反问道。

    “正是。”

    张青云“啪”地一声展开了手里的扇子,摇了几下,外面的日头不小,不过这屋子很通风,并不显得有多热。

    “可这时节”帐房狐疑了。

    “某自有用处,你只说有没有吧。”张青云的语气已经隐隐有些不耐。

    “不瞒官人,若是再迟些日子,或许还有法子,此刻,只怕这城中无论何处都不可能有,官人只管去打听,小的绝无虚言。”账房苦着脸说道。

    “是么,那太可惜了,某还以为此地客商云集,想必不会缺货,没曾想也是一般,既如此,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