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必烈一脸笑意看着这个年青的臣子,在其心目中已经当成了子侄辈,这句话既没有用蒙语,更不是汉话,而是廉希贤自己都很少用的突厥语。8小 说‘

    “尊贵的可汗,你最忠实的仆人回来了,很遗憾,他没有为你带上任何足以称道的礼物,除了一张纸和几个南蛮子。”廉希贤仆倒在地,匍匐着向前直到忽必烈的脚下,他的突厥语说得有几分生硬,甚至都不像是母语,忽必烈听完了呵呵一笑。

    “起来吧,达甫,说说你的那个和约。”

    拍了拍他的头,忽必烈换成了汉话,和约的条文其实早就通过快马送到了他的手中,他这么说只不过是想听一听和谈的细节。这个条文引起了诸人的不满,特别是最前线的阿里海牙等人,从效果上看,忽必烈也觉得过于宽纵了,同他印象中的宋人不太一样。

    “陛下,宋人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我等的动作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其中一个就是与臣同来的那个南蛮子,他是宋人的和议副使,说了一些惊人的话,在说出他的名字之前,臣想问一句,西北是否出事了?”

    西北宗王反乱发生在廉希贤赴宋之后,而之前就已经有过先兆,只不过被他压了下去,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忽必烈也明白这一点,知道他所问的不光是结果,还有更详细一些的过程。‘

    “五部断事官刘好礼自谦州逃回,据他所报诸王反乱,拘押了那木罕、阔阔出和安童,事由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伯颜带着人过去了,目前与他们在阿力麻里一线对峙,叛军得到了海都的帮助,最新的消息是,他们已经联兵逼近了阴山,威胁到了彰八里和别失八里。”

    这是一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忽必烈的语气有些低沉,他倒不是怕那些人,主要是这个关键的节点上,突然来这么一出,让他很心烦,也打乱了一些原有的布署。

    “原来如此,请问这是何时发生的?”廉希贤对那一带比较熟悉,一听就知道形势不太乐观,伯颜的兵力肯定不足,否则他们不会大胆进逼,只不过到了阴山山脉一带,基本上就是自家的地盘,防守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诸王所部全都以骑兵为主,那里倒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想要打出歼灭战几乎不可能,这就是海都为何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原因,他能理解大汗的烦恼,这人就像是一只苍蝇,吸不死你恶心死你。‘

    “二个月之前,为什么这么问?”

    “若是臣说,差不多那个时候,便有一宋人预知了所有的结果,大汗相信么?”廉希贤的话让忽必烈吃了一惊,他信的是长生天,那些鬼鬼怪怪的东西并不放在心上,他当然知道廉希贤不可能说谎话,这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一时间,忽必烈陷入了思考中。

    “你是说他在二个月前就知道诸王叛乱了?”

    “不光是这样,他还准确地说出了那木罕等人的名字,以及大元与其他汗国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海都等人不听调遣,屡次作乱,都哇为其羽翼,蒙哥帖木儿阴奉阳违,等等,这种事情从一个南人嘴里说出来,大汗认为可能吗?”

    廉希贤将刘禹那天的话复述了一遍,说出这些人的名字并不奇怪,可如此谙熟内情,连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了如指掌,那就不得了了。要知道,这些关系就算是忽必烈自己也只能通过零星的情报去推断,甚至很多时候消息是滞后的,因为他们经常性地反复,忽叛忽降,真实的历史上终他一世都没有搞定任何一家。

    “也许此人是从旭烈兀那里过来的也说不定。”忽必烈只能去照自己理解的推断,不过他也知道不太可能,伊尔汗国虽然有许多汉人在那里做事,可是极少会有人通晓这些,更别说他还去了宋人那里。

    “不会的,此人是建康之战的功臣,至少半年之内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别处。”

    廉希贤摇摇头,他就是想不通这一点,诸王叛乱不管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刘禹都不应该在那里,除非他有很发达的情报网。可是一个宋人万里迢迢地跑到西北去,神不知鬼不觉地打探消息,就是为了在半年之后摆自己一道?说出来鬼都不会信。

    “是个武将?”一听到功臣两个字,忽必烈首先就想到了武人。

    “文人,但不是一般的文人,据臣观察,此人于经书上未必有多大的造诣,不过却精于实事,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南蛮子。”

    廉希贤面带苦笑地介绍了自己的遭遇,他倒是没有埋怨张弘范的意思。那种情况下,他们做出那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未必就是真想要了他的命,只不过事情没有成功而已,事后张弘范很郑重地向他道了歉,廉希贤却反过来安慰他,这种事情他不是第一次碰到了,不过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江州是在这里么?”忽必烈注意地却是另一个方面,他在地上随手划了几划,一条歪歪的线就代替了大江,鄂州一带他很熟悉,当年在那里征战过很长时间,大江下游就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不过位置大致上是没错的。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陆陆续续添加上别的地名,整个地图一直沿着大江划到了建康。回到江州的位置上,忽必烈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显然那是个很关键的地方,刚好卡在了南下的通道上,与隔江的安庆府一起扼住了大江的两头。

    “这件事臣有欠考虑,不过和议之时宋人以此为条件,不可更改,否则便谈不下去,时间紧迫,为了换回咱们的人,臣只能应允了他们。”

    其实这一切都缘于一个人,在交割江州的时候,廉希贤才发现了宋人的企图。这也难怪,没有人样样精通,他长于谋划,却拙于战略,本以为是个权宜之计,哪知道宋人已经有所准备,这也是他原谅了张弘范举动的原因之一。

    “算了,不过一个小小的城池,朕相信它还挡不住朕的大军,好吧,现在来说说你带来的那个蛮子,他叫什么?”忽必烈扔掉了随手捡来的一截树枝,拍拍手问道。

    “回大汗的话,此人姓刘名禹字子青,年纪与臣相当,已经在宋人那里做到了四品,此次宋人的使团就是以他为主。”

    刘禹?忽必烈有一种在哪里听过的感觉,想了想又不得要领,他现在忙得焦头烂额,能够抽个空子见一见廉希贤已经算是放松了。既然想不到,那多半也不怎么要紧,忽必烈甩甩头,廉希贤今天带回的消息有点多,他还要需要慢慢消化才行。
………………………………

第五十七章 微服

    “什么,伯颜不在大都城?”

    听到这个消息,刘禹有些吃惊,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是因为他知道这人是攻宋的主帅,也是忽必烈最信任的人之一。 ‘眼下元人正在大举征发,他这个主帅的动作就要格外引人注意,刘禹担心的是,他会不会已经提前到达了某地,那就预示着战争将要爆发。

    “属下仔细打探过了,此人是三个月之前回的京,在城中呆了不到半月就带着人走了。据留守的弟兄得到的消息,鞑子的西北地区发生了叛乱,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伯颜等人就是前去平叛的,不过一直都没有捷报传回来,看来情况不妙。”

    他们两人身处的是大都城内的一处酒楼,元人并没有禁止他们的行动,在确定了忽必烈不会马上召见他们之后,刘禹便带着随从微服走出了驿馆。不出所料,身后跟上了几个人,不过一点也不像是监视,因为离得太近做太明显了,估计元人是怕他们惹出什么麻烦吧,刘禹也没把那些人当回事,他知道还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些人。

    进了酒楼之后,身后的那些人就停在了门外,刘禹带着人直接上了二层,一间临街的大房被他包了下来,紧邻着的就是李十一所包的一间,他要比刘禹早来半个时辰。酒菜上齐之后,楼里的伙计就被赶了出去,李十一则瞅了一个空子来了到刘禹的房间,一切都像谍战片里地下党接头那样,这已经被刘禹写入了他们的训练手册中。

    “西北”刘禹一边嘴里重复这两个字一边用手指敲着桌面。

    这个西北可不是指后世的陕甘地区,而是更远一些的边疆省,甚至到了由前苏朕分裂出来的原中亚某个加盟共和国境内。实在是太远了,他不可能为此再建立一条通讯线路,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再说了,谁愿意去那种地方啊,连语言都不通。 ‘

    西北动乱是他早就知道的历史,可是为什么现在就发生了?之前他忽悠廉希贤时,是希望扮演一个神棍的角色震震他,天地良心,他当时真不知道这一切,因为照史书记载,这本应该是明年才会出现的事情。

    看来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什么,不过从大局上来说,这对大宋是有利的,至少现在忽必烈也面临着两线作战,他会不会改变初衷呢?刘禹想了想又摇摇头,这个人最大的执念就是征南,历史上在动乱发生之后,他一直忍到了伯颜班师回朝,才命他率军西向,而这时叛军已经截断了河西走廊,目标直指蒙古人的根本之地……哈刺和林。

    在客观上,那些叛军现在成了大宋的盟友,但是刘禹知道他们不是伯颜的对手,成败的关键在一个叫海都的人身上,历史上他袖手旁观,坐视拖雷一系的子孙们自相残杀,错失了最好的举兵机会,从而被伯颜各个击破,轻易地就平定了这次叛乱。

    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刘禹看了身边的李十一一眼,让他着人跑上一趟,说明大宋有意支持他?自己倒是可以以使者的名义写一封信,可这种空口白话谁会相信呢,而且现在他连战争进行到了哪一步都不清楚,说不定明天伯颜的捷报就到了大都也未可知。

    消息知道得太晚了,早知道历史已经改变,他肯定会提前做出布置,虽然有些不甘心,刘禹还是压下了心里的念头,他不能让弟兄们为了一个不靠谱的猜测去冒险,如果可能他倒是想自己去,不过那也是一种冒险。

    “记下这个名字,若是以后在哪里听到,千万要留意,如果能有机会牵上线,就去做,不必另行请示。”

    没有笔墨,刘禹用手指蘸着酒在桌子上写了两个字,这只是音译,但是大致上肯定差不多。李十一认得这两个字,东家已经说了是某个人的名字,他在心里默念了两下,然后朝着刘禹点点头。 ‘

    “城里新到的兵很多么?”刘禹顺着窗外看去,这一带已经到了普通居民区,各色人流穿行街中,其中有许多都是军士打扮,有的手中还拿着武器。

    “很多,具体的数目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昨日就到了三千人多人,有蒙古人、女真人还有高丽人和鞑靼人。据说数月前就开始征发了,一些部落隔得较远,这些天陆续才抵达,后面还有更多,都是来自辽东各行省。”

    刘禹默不作声地听着,几个穿着半截皮袍的人正从窗下走过,生得十分高大,光溜的脑袋上顶着一摄小辫子,与后世烂大街的某朝影视剧的造型不一样,倒像是宋人的小男孩幼时的样子。

    忽必烈看来是用上了全力,那么多的汉军还不够,连这些山中野人都不放过,像这样毫无节制的征发,除了增强军力,只怕还有翦除内患,任其与宋人互相消耗的意图吧,刘禹不无恶意地猜想。

    “商栈的皮货是否来自辽东?”刘禹随口问道。

    “嗯,不光是咱们商栈,城中大部分皮货都来自那里。从这城中运去盐、铁等物,到了他们那里再换成皮毛、山珍、海味,马上入秋,正是补充皮货之时,再过些日子就会有商队出发,侍制可是有货要入么?”

    “等商队出发时,嘱咐他们着意打听一下各个部落的情形,少了这么多青壮,他们的日子应当不太好过吧,看看是否可以拉拢一些。”

    刘禹对皮毛没有兴趣,不过这些拿到后世,应该算是珍稀品种,说不定能值上大价钱,只是他现在还没功夫去做这种生意。这些女真人征发时,肯定被许下了重诺,他们就像是金人开国之初那样子,战力凶悍,破坏极大,如果能反过来,他们对于元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此事属下倒是有耳闻,那些部落穷得很,元人又肆意压榨,心怀不满的不在少数,只是元人目前势大,无人敢动而已。这一次征发,族中大多数青壮都从了军,就更加不敢说什么了,侍制此意,只怕难以达成。”

    李十一摇摇头说道,忽必烈的这招的确够狠,看来他已经防到了这一招,青壮一走,部落里尽是老弱,要想干什么都不可能。刘禹却毫不气馁,这些人桀骜不驯,历朝历代都很伤脑筋,他就不信了会全都服服帖帖。

    “先打通关节,用不用得上再说,这事不急慢慢来。”

    他明白李十一的忧虑,眼下自身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不愿意多分出人手去干别的事,可刘禹无法跟他明说,其实自己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也只能是先按下来再作计较。

    这次出门只是试探性的,刘禹不打算在外面呆得太久,吃过饭后两人便分了手,他循着原路返回驿馆。而李十一则转身去了相反的方向,侍制的布置还有些需要调整,人手始终还是个问题,几百人听着是不少,可撒在一座人丁近百万的大城市里,就不够看了。

    海子斜街一带商铺云集,这里算得上是一个贸易区,来来往往的除了达官贵人还有更多的普通民众,任何人都能在此找到心仪的物品,因此商铺的生意自然差不到哪里去,店面也是千金难求。

    “怎么着啊,你们东家还是没有回来?”

    一个汉军百户打扮的小校操着一口不甚地道的北地话嚷嚷道,“啪”得一声把身上的佩刀连鞘扔到台面上,唬得店中伙计立马就抱头蹲下,柜台后面的掌柜也是战战兢兢,哆嗦着嘴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来得不只他一个,身后的三名军士也是一脸的凶样,骂骂咧咧地挤开了正在挑货的客人,一见到这阵势,谁还敢光顾。不过片刻,店里就变得空空荡荡地,只剩了他们这些跑不掉的人。

    “这位将爷,东家去北边入货了,一时半会儿的可能回不了,要不你先歇会喝口茶,今日弟兄们所有的听戏逛园子,小的都包了,如何?”

    倒底是做惯了开门迎客的生意,掌柜打开柜门悄悄地塞过去一卷东西,嘴里也说着软话。百户斜眼一看,簇新的中统宝钞,估摸着有一贯之多,既然人家会做人,嘴里也不好太难听,骂了几个手下两句,和他们一块坐到了边上。

    “我说你们东家也是的,守着这么个鸟不拉屎的铺子,能下蛋还是能当饭吃?咱们看上你是你的福份,别给脸不要,咱们上头那位也不是好脾气的,知道后面是谁么?”百户喝着他亲自端上来的茶,一边吱着嘴一边教训他。

    “知道知道,将爷说得都在理,可小的就是一个管事的,东家不在做不了主啊。你抬抬贵手,千万给通融几日,东家一回马上就去拜访。”掌柜像个小厮一样侍候着他们几个,一张脸笑出了花,见他这付德性,俗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几个人顿时就停止了喧闹。

    好不容易将人打发走,掌柜站在阶下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倒拐处,这才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想恨恨地吐上一口唾沫,临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挑帘子进屋,他脚步不停地直入后厢,看都没看堂上那些目瞪口呆的伙计一眼。

    “走了?这回怎么说。”

    “还是那话,想要与东家面谈。”

    一个身着长衫的男子头也没抬地问了一句,他的手里把玩着一个事物,晶亮晶亮地,时时发出“嘀哒嘀哒”的声响。

    “什么来路,打听清楚了么?”

    “清楚了,都是解家的人。”掌柜擦了擦了头上的细汗,将之前打听来的情形述说了一遍,男子静静地听他说完,半晌都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在听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

    “解家”

    男子嘴里嘟囔着,他当然知道这两个字的份量,在北地另可得罪蒙古人、得罪色目人,也别得罪这些汉家将门,那都是实打实的军功堆起来的,眼下大汗正得用的人,人家确实有嚣张的本钱,而自己呢?男子忽然抬头,仰天爆出一阵大笑。

    “来吧,都来吧,看上了什么,都拿去,都拿去”
………………………………

第五十八章 乌合

    “一群乌合之众!”

    海都悻悻地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语,不过这个词却是来自于他最不屑的汉话,都忘了倒底是谁教给他的,也许是安童经常挂在嘴边的?谁知道呢。‘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同华夏国内的那些青山不一样,呈现给人的是一种灰蒙蒙的色彩,山上到处都是低矮的灌木丛。路倒是不算难走,翻越过去就是彰八里,大元的边防要地,也是他曾经折戟的地方。

    在得到他的帮助之后,叛军稳住了阵脚,伯颜虽是名将,也只能同他们斗个旗鼓相当,原本双方在阿力麻里一线对峙着,都没有挑起决战的意思,就看谁先撑不住,谁知道海都策动了察合台汗笃哇来援,形势一下子就倾向了他们。

    伯颜的反应很快,一得到消息就连夜拔营,并留下所有的骑兵断后,虚张声势地样子拖住了诸王的脚步,当他们就要不要追击争论出一个结果来时,伯颜的大队人马已经渡过亦列河回到了元人的统治区内,倚着边境上的几座城池同他们周旋,双方再次形成了对峙。

    诸王反叛之时人马有将近十万,打到现在仍有八万之多,海都不过带了五万骑兵,对方虽然尊他为盟主,可是实力决定话语权,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很难用强力去推行,要知道双方不久之前还是死敌呢。 ‘c om

    当然这一切在笃哇的加入后就发生了变化,察合台大军足有十万人,已经超过了叛军总和,笃哇本人又是唯海都之命是从,因此海都总算拥有了较高的领导力,尽管依旧会吵闹不休,但对于他制定的计划,诸王已经不敢再违逆。

    阴山脚下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蒙古人的军帐,远远望去就像是春天里草原上盛开的野花,这是海都目前为止能集结到的最大兵力,足有二十多万,而且全数都为骑兵,比当年成吉思汗全盛之时也不差多少,可是他对胜利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对手也同样是蒙古人,了解他的一切,包括弱点。

    “笃哇,我的朋友,要不是你及时到来,我现在还在阿力麻里听他们唱歌呢。”听到脚步声,海都转过身展开双臂,露出一个笑容。

    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扶持上去的察合台汗,海都没有多少客气,两个人轻轻相拥了一下就分开了,从对方的眼神里,海都看出了一些别的东西,他的情绪也有些低落。

    “出了什么事吗?”这是自己最可靠的盟友,实际上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当成了自家的一份子,双方的友谊超过了二十年,看样子还会继续下去。

    “不花刺那里来了阿八哈的信使,他想要同我们讲和,如果我答应他,他会把从哥疾宁、起儿曼到申河的所有土地都交给我,还想让我出兵支援他。 ‘”笃哇的语气很平静,但是海都知道他的内心肯定不是这样。

    “好大的手笔。”这个消息让海都也无法淡定,他知道那块土地就是察合台汗国与伊儿汗国之间纷争的根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阿八哈这么做,明显是带着很大的诚意来的,根本让人无法拒绝。

    “他准备对马穆鲁克人动兵,听说已经集结了不下五十万人,蒙哥帖木儿那边也派了人,这一回应该是真的。”

    笃哇知道海都的想法,可是他并不想两边为敌,而且都是强敌,察合台汗国的疆域并不算大,人力和资源也相当有限,这么做只是自取灭亡,他们现在最主要的敌人实在太强大了,有着几乎无限的人力,这一回仅仅派了十万人来,就让他们进退两难。

    “那就答应他。”海都知道自己不能阻止,对方倒底不是自己的下属,他必须要站在盟友的立场上考虑他的利益,阿八哈的目标同他们没有冲突,也无法帮助他的宗主,那位大都城里的大元皇帝陛下,让笃哇专心跟着自己,这比什么都要强。

    “可是”笃哇刚想说什么就被海都出口打断了。

    “我的朋友,你的眼光应该放到那边。”海都指着远处的群山,那里除了起伏不大的山脉,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场,蒙古人最看重的不是城市、人口、田地,而是这些祖祖辈辈就为之疯狂的东西,没有了草原、牧群,就没有了蒙古人的根。

    笃哇何尝不知道那是上天恩赐的沃土,从这里一直到整个漠北,都成了忽必烈的囊中之物,他们这些同样是成吉思汗的子孙,黄金家族的骄子,却只能统治那些话都听不懂的色目人,可是谁让形势比人强呢。

    “蒙古人已经成了一盘散沙,这样下去,先祖的荣光不在之后,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被赶走,到时候可就再也回不去了。”

    海都指着身后的大帐说道,那里面传出的吵闹声很大,即使他们走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