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1275-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大宋若是指着田地的那点出息,就算把百姓都逼反了,比现在也强不到哪里去,那点钱粮本官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刘禹的笑容在他看来有些讽刺的味道:“还是我来替宪使说吧,为什么区区一个贼刺军,能享受到士人的待遇?”
这话一下子就问到了对方的心里,文贵武贱,自开国之时就定下了,三百多年以来,无不是如此,这位钟宪使的诧异就在脸上写着,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他自己的做法才是格格不入。
“又要人家卖命,又在背后害得人破家,这样的事情,本官做不出来,制度既然不合理,就要改变,否则不待元人来打,这江山自己就垮了。”
“可是如此做法,钱粮从何而来?”
“那就要靠你我了,官府手握资源,却还让仓房中空空如也,连老鼠都不愿意进驻,这个世界上有取之不尽的财富,土地的产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刘禹没有动他身边的那杯茶,而是端起它遥遥一祝:“钟宪使,本官不管你与你背后的那位想要做什么,只打算告诉你们,元人就在不远处,离着广西路已经很近了,没有国就什么都谈不上,而要保卫他,需要的是战士,舍身杀敌,直面鞑子的战士。”
“任何人要试图阻止本官救民,便都是本官的敌人,对于敌人”他没有说会怎么样,话风突然一转:“兴安县昏聩无状,激起民变,当停职待勘,这是你的份内事,其中有没有勾结不法之事,就要待你一一查明了。”
从对方近乎命令的口吻中,钟道领教了这位年青抚帅的强势,他知道,有了邕州城下的那场大胜,此人的声望已经非常人所能及,无论他做什么,都不是一个区区监司所能触动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所能倚仗的无非就是钱粮,可是人家一早就说过了,那点钱粮根本就看不上,他的心中生起了一股无助、茫然,就连告辞后都还一直如此。
钟道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经略安抚使司大门的,只是当他被冷风一吹,才突然清醒过来,自己还没有向对方说明来意呢,回头看了一眼那扇朱漆大门,脚下就像生了根一般,丝毫没有再回转的打算。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艰难
。
来自岳州的军报是昨天到的,当天夜里他就亲自带着人走了一趟前线,江陵府和鄂州之间隔着一个复州,并没有太多的山陵阻隔,然而怎么也不如大江上运输更为便利,因此鞑子不会直接从陆路攻打江陵府,而是先要拔了岳州这个钉子,再溯江而上。
“来了多少人?”
“步骑不下十万,战船不只千艘。”因为隔得远,张彦只能说出一个大概,但就是这个大概,都足以说明敌人军容的鼎盛了。
岳州危矣,高达所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词,年初的时候,鞑子数量还不及如今的一半,已经让他们疲于招架了,甚至于要虚张声势,现在再来一回,还会有效果吗?
很显然是不会的,以力破巧,鞑子打的就是这么个主意,除非他手里头真有一支十万以上的人马,否则任何的计谋都不会起到作用,高达平生第一回生出了怯意,自己这把老骨头只怕真要交待在这里了。
“老帅,我们怎么办?”张彦明知道他没有办法,可这句话还是要问出来。
“他们现在会到哪里?”
“按行程计,当是已经进了临湘县。”
那也就是说,离着岳州只有一到两日的路程了,怎么办?高达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军营的方向,那里就他手头上仅有的力量,一旦派出去,鞑子打到江陵城下,就连守城都没有人,可是岳州能不救么?
高世杰求援的书信就放在他的怀中,措辞与上一回几乎一模一样,张彦感觉到,老帅的身体开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这个决定是如此地艰难,而时间却是刻不容缓,因为他们离着岳州城可不只两日的路程。
“此行势在必然,老夫跑不动了,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把所有的人都带上,顺江而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高世杰那里撑不过几日,到时候咱们这处也难保。”
高达在一瞬间就想通了,与其被鞑子各个击破,还不如拼死一搏,打水战总好过打野战,虽然希望依然很渺茫。
至于援军,他们二人心里都很清楚,最近的荆湖南路,到远一些的四川路,已经不可能再有援军来了,张彦的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不知道是为眼前的老人,还是为他自己。
“好,某这就走,老帅,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张彦放开手,抱拳朝他行了一礼,便上马朝着自己的军营驰去,高达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的身影远去,嘴里嚅嚅了许久,终于没有将那句“保重”说出来,这一别,只怕后会再无期了。
万里之外的大洋上,冬日的季风自北向南吹拂着海面,一支庞大的船队刚刚通过了狭长的马六甲海峡,来到了他们曾经驻足过的出口处。
与来时不一样的是,此刻所有船只吃水都深了不少,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哪怕就是风帆齐张,因为在那个船身中部那个有如漏斗一般的大肚子里,装满了一个个的麻布袋子,里头装着黄澄澄的稻米,它们代替了舱底的压石,依然极大地增加了船身的重量。
“先生,你看。”
听到舵首的揭示,杨行潜调整了一下手中的千里镜,将角度转向了不远处的一处岸上,那里就是凌牙门,看上去和他们来时的情形差不多,一些船只停泊在港口外,简陋的码头上,一些人正缘着搭起的栈桥搬运着货物,然后一路送到岸上的仓库当中,码头的街道上一些行人纷纷向着这边张望,在他的镜头里,甚至能看清某张惊恐的面容。
杨行潜关注的当然不是这些,而是在那些仓库和房屋后面,一根高大的桅杆上,飘扬着的一面旗帜,鲜红的底色当中,是一个云龙纹包围着的汉字,那个字就是这支庞大船队上所有人的国号宋。
“就地下锚,在此歇息一晚,各船分批上岸,补充给养。”
杨行潜放下千里镜,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挥挥手传下指令,从这一刻开始,这里将不再只是一个注泊之所,而是大宋的海外领地。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摊牌
。”
刘禹谦逊地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个笑意,只不过站在他案前的胡幼黄看得很清楚,他的眼神依然平静如水。
“劳动诸位跑上一趟,实非得已,本官初到广西,便逢此大变,虽然邕州的元人是退了,可是危机并没有解除。”刘禹从案上拿起一份文书:“这里是刚刚收到的军报,元人已经迫近了荆湖,想必不日就将进抵本路,其势之大,远非之前可比,因此。”
他略略停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要如何应对,还望诸位出谋划策,这一战是放到本路来打呢,还是阻敌于前,前赴荆湖?”
他的话犹如一颗石子扔进了湖水里,掀起了阵阵涟漪,堂下的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之前发话的那个官员上前一步,朝着他一拱手。
“抚帅可否将军报与下官等一观。”
刘禹点点头,将军报交给了胡幼黄,让他传给那个官员,众人见状一下子就围了上来,就着那个官员的手,看着上面的消息,只不过寥寥几行字,已经看得众人变以了颜色,因为上头的数字委实太过惊人了些。
侵入邕州的元人不过五万余,已经险些让他们疲于招架,现在又来了水陆接近二十万人的大军,这一仗不用打也知道是什么结果了,要知道,广西全路所有的兵马此刻全都集结在静江府,总数才只有两万余人,看完军报的官员们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突然间都安静了下来。
这份军报来自荆湖北路的岳州城,用意是向邻近各路求援,自然没有人敢怀疑军报的真假,因为那样做没有必要,而且很容易揭穿,不知不觉他们的视线都望向了堂上,似乎只有这个年青人才能带来希望。
“怎么办?诸位可有成算。”
刘禹的问题无人回答,沉默了一阵之后,还是拿着军报的那个官员开了口。
“不知抚帅有何高见,吾等愿洗耳恭听。”
很显然,他的话也代表堂上众人的意见,刘禹的目光一一看过去,这些人就是大宋最后倚仗,或许有一些会抱着惜一死的想法坚守到最后一刻,但是大多数都没有这种心志,在大势面前,他们的选择可能更符合后世的观点,既保全了自身又救了百姓,然而毁掉的却是这个民族的希望,自强不息奋勇抗争的希望,最终沦为了毫无信仰的一代顺民。
“元人势大,一旦攻入广西,静江府便是首当其冲,本官忝为郡守,决不惜与城偕亡,相信诸位也是一般无二。”刘禹站起身,提高了语气:“不过你们想必也知道,邕州不过是一场惨胜,我军余下的兵马不足三万,这点子人马能守上多久,殊难预料。”
“诸位,我等守土有责,可是百姓无辜,本官不忍陷民于战火,故而在此要求你等,全力疏散百姓,从静江府开始,每一个州都是一样,本官要让元人就算攻陷了城池,也无人可杀,无财可掠。为此,广西路在未来的日子里,就只做这一件事,这就是本官的打算。”
大堂上再一次安静下来,众人的面色从惶恐一下子变成了震惊,刘禹的这番话对他们来说不吝于晴天霹雳,已经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了,所有人的心中都涌起了一个词疯狂。
“抚帅所言,可是认真的?”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官员不敢置信地问道。
“自然,帅司今日就会发出钧令,每一个州府都要盖你们的官印,广布四方,晓谕百姓,本官希望不要漏下一人。”
刘禹的话打破了他们最后的幻想,疯了,肯定是疯了,堂上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一下子喧闹起来,也难怪,这种做法,从未见诸史书,百姓都撤了,他们还守个什么城?
“这如何使得,一州百姓数十万人,要他们走,走到哪里去?”
“州中守兵尽数被调走了,又没了百姓,拿什么守城?”
“鞑子还在千里之外,这么做是不是过了?”
一时间,质疑、诘问、责难之声纷至沓来,竟然没有一个附合的,刘禹充耳不闻地任他们在那里争吵着,只是偶尔抬起手,看一眼上面的指针,这个结果原本就在他的预料当中,反正是一帮文人,又打不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钧令,请恕下官等不能实行。”在几个为首的带领下,十多人一齐站起来,纷纷向他表示。
“为何?元人来了,驱使他们攻城,怎么办?拿他们威胁城中的守兵,怎么办?就算让他们充作民夫,也是利于敌而不利于我,城池被破,元人岂能放过他们,你等有谁敢言守得住的,本官就将这静江城交与他,谁敢?”
刘禹两手一摊,一个反问就将他们镇在了当场,这些人哪里会守什么城,静江城位于两路交界处,正是元人进入广西的第一处关口,这样的烫手山芋,丢还来不及,谁会傻得去接?
“抚帅此令于制不合,除非有朝廷诏书,下官等恕难从命,还是各归各处吧,本州之事就不劳抚帅费心了,我等离开日久,如今也当回去,大伙不如告辞吧。”
在几个为首的带领下,众人纷纷向他告辞,刘禹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面上露出了一个冷笑,这个时候想起朝廷制度了,可惜晚了。
他们还没有拥出大堂,就被一队亲兵给拦了下来,吴老四带着人毫不客气地挡在了门口,也不同他们推搡,就这么杵着,这些亲兵连人带甲,就像一个个铁塔似的,站着不动,这些文官也推不动,场面一下子乱了起来。
“抚帅这是何意?”为首的那个官员回到堂中,连礼也不行了,直直地盯着他,等着对方的说法。
“方才你们说到了朝廷诏书,本官突然想起来,在这封旨意后头,还有政事堂亲署,圣人用了印的一份制令。”刘禹拿起一张薄薄的绢页,与他的任命文告不同,这上面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因战情需要,特授予刘禹临机专断之权,广西路内所有军民要务,他都可以一并处置,事后才需上报朝廷,这种权力说大可大,说小也不小,全在于当事人怎么解读了,现在被他拿到这里,几乎就是传说中的‘尚方宝剑’,当然不是用来杀人的。
“你你这是僭越。”文人自然是有些骨气的,并没有被刘禹的气势所吓倒,当然主要原因是他们知道对方不会杀人。
“抗命不遵,本官现在就可以停你的职,你州中的事会由通判权摄,不要怪本官不给你们机会,用了印,此事就当没有发生过,否则便回驿馆呆着吧,等本官上奏了朝廷,自然会有你们说话的余地。”
刘禹不想再同他们废话了,站起身吩咐了一句:“来人,将他们带回居处,收缴各自印信袍带,暂时拘押馆中,好生招待。”
然后便拂袖而去,胡幼黄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骂骂咧咧地被押了下去,想了想还是没有张开口,事情的结果已经注定了,这一次不光刘禹没了退路,他们这些属官也都是一样,那些原本刻在脑子里的制度,此时都变得模糊了起来,他根本不敢去想那后面的意思。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争锋
。
而对于张弘范来说,这种压力反而让他有一种兴奋感,因此在受命之后,他就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此时答起来自然就是顺理成章。
“岳州城不足惧,关键在于洞庭湖上的那支水军,宋人倚它为门户,这支水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末将以为不容小觑。”张弘范的话言简意赅,并没有小视对手的意思,这份谨慎正是阿里海牙欣赏他的地方,因为他自己就是同样的性子。
阿里海牙赞许地点点头,很满意他一出口就说到了点子上,江陵府离着鄂州不算远,步骑兼程也就数日的功夫,可是如果不先除掉岳州水军,他们就能源江而上,从大江上给予支援,因此阿里海牙宁可循水路先拔了这颗钉子,只要岳州被拿下,江陵府就成了无水之源,反之对于宋人来说,岳州是必须要救的,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水战就交与你了,过了蒲圻县,宋人肯定会有所察觉,你领着水军昼夜不停,什么都不用管,直插岳州城下,只要一举攻破宋人的水军大寨,岳州便是唾手可得。”
“末战领命,必不负平章所愿。”
几乎与此同时,从岸上的侦骑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他的猜想,他们同宋人的哨探在复州境内相遇,双方没有发生战斗,宋人便主动撤走了,这说明至少江陵府方面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无论怎么选择,都不出阿里海牙的意料之外。
接到巡船报回来的消息时,高世杰还在岳州城中布置防御事宜,由于他主要负责水军的指挥,城池的防御就交与了自己的副手,岳州兵马钤辖孟之绍。
“府君可想清楚了,元人势大,力敌恐非上策。”孟之绍同他的兄弟不一样,将门出身的他,依然走的武将路线。
“正因为元人势大,才不能将湖口拱手让出,岳州城一丢,水军便成了无根之苹,军心士气都会跌至谷底,只怕未战就先溃了,本官不得不去,也不能不去。”
高世杰没有打算听从来人的劝告,水军是宋人唯一的制胜之法,如果连战都不敢战,他无法想像这仗要怎么打下去。孟之绍一听就明白他下定了决心,当下也不再相劝,只是这城防重任,却让他无比地忧心,高世杰要全力对敌,将会带走大部分的兵力,用于守城的人数就不够了,而元人听闻有十多万大军,他一点把握都没有。
对于自己这位副手的忧虑,他一清二楚,可是却什么也没有说,岳州城能不能守得住,和自己的水军休戚相关,只有水战得胜,才能扳回一些优势,因为敌人将不能全面包围,他的水军可以给予城池最大的帮助,而反之则不需要打了,那是根本守不住的。
从湖上坐船回到君山水军大寨,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高世杰就接到了元人船队冲过临湘县的消息,这样的速度,很显然对方已经没有去与陆路同行了,打的什么主意,还用得着说嘛。
“吹号、升旗,全军出击!”
既然已经计定,他便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达了出击的指令,随着大寨中的声声号角,整个君山岛都沸腾起来,无数的军士登上了各自的战船,准备良久、补充已毕的大小船只一艘接一艘地驶出寨门,沿着水道滑向了湖口的方向,那里就是高世杰心目中的最佳战场。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南
“什么?”
接到消息的刘禹吃惊不已,他没想到自己已经让人找上了门,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高世杰还是如历史上一样出了兵,而面对的敌人又超过了原本的实力,那么最后的结果会如何,还用得着说嘛?
“你,马上集合队伍,立刻出发,快!”
听到他的命令,姜才什么也没说,应声转头就走出了府衙,刘禹的目光紧紧盯着大案上的一张地图,那是一张包含了整个荆湖战场的地形图,他必须要知道,没有了岳州的牵制,元人最快的路线在哪里。
在他的计划中,高世杰所领的岳州水军应该能将元人的脚步拖上几个月,毕竟那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大湖,差不多是后世面积的五、六倍,在那样大的区域里,要想找到一支船队,除非有人出卖,否则根本就不可能。
谁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这才过去了两天,他就要再一次做出改变了,广西境内的清野还没有正式开始,如果元人动作太快,那么脚下的这座静江城,就会成为他用来阻挡对方进攻的脚步。
因为历史已经改变,荆湖南路没有了李芾,换上了一个很可能会跑路的原江西路臣黄万石,元人的长驱直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他不得不加快了自己的进度,一切都容不得按部就班了。
“马都管,本官需要你坐镇静江府,推行我等制订的计划,所有的步卒都留给你,某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定要让百姓们动起来,时间已经不多了。”刘禹的话让一旁的马暨猛然抬头。
“你只带骑军去?那如何使得。”
之前的计划是步骑直驱谭州,以伺机策应高世杰在岳州的行动,照现在的估计,他们赶过去也没有意义了,马暨担心的并不是那边的战局,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前往?不过三千骑军,在鞑子的面前只怕连一个回合都走不了。
“职责所在,荆南路这一趟,本官必须要走。”刘禹似乎不想同他争论这个问题:“某走之后,那些人无论有没有应下来,都不要放出去,连同他们带来的亲随,尽数拘押于内城中,一旦有什么变故,你只管往本官身上推,明白么。”
“抚帅是怕那些人会坏事?”马暨当然知道他的所指,对于这种异乎寻常的命令,他们最近听得太多也看得太多,已经接近免疫了,果然刘禹点点头,证实了他的猜想。
这就是为什么刘禹要留下马暨坐镇的原因,胡幼黄本身就是个文人,他不得不多考虑一层,以免让这种偶然因素出现,虽然还不至于会毁了他的计划,可就是寻常的添乱,此刻他都不想有,一点都不想。
“在横山城下,某就与你们说过,地可以失,民不可弃,本官这么做,绝不仅仅是为了退让。”刘禹对着他,也是对着所有的亲信部将,这些人都是计划的执行者,已经不需要对他们隐瞒细节了。
“鞑子进犯荆湖,下一步就会是广西,而这次,本官要的不是驱赶,也不是击溃,而是全歼。”刘禹的脸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能感染所有在场的人,已经不只一次了:“在你们眼中,本官看到了怀疑,的确,你们有理由怀疑,就凭我们现有的力量,连横山寨那样的胜利都很难取得,凭什么敢这么说?”
“战争,从来都是强者的游戏,但并不意味着弱者就应该束手待毙,我们没有援军,能依靠的只有这些百姓,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让他们与我等站在一起,失去家园,会激发起他们对于鞑子最大的仇恨,这股仇恨将会撕碎每一个敌人,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居无定所、食无所出、赤地千里、荒无人烟,最终沦为我们的猎物。”
刘禹的话让这些从来没有说过的人们心生震憾,而他描述的那种场面,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岭南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一样寒冷,但是风餐露宿,极大的昼夜温差,将会让那些鞑子领教到什么?想到在邕州所发生的一切,多数人眼中的怀疑慢慢消失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敌人来得越多,就会死得越快,本官最遗憾的就是,忽必烈那个敌酋没有亲自领兵,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