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赶紧拿下来。”

    仆役将其他的卷轴收好,拿着其中的一幅,“蹬蹬”地跑了下来,阿里故作毫不在意的模样,实则心痒难当,他很想搞清楚,宋人对于海上的航线,倒底有多少认知。

    很快他就知道了,当那张标注着大食到大宋的地图被叶应有徐徐打开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那上面十分清晰地画出了自己的家乡,与他的所知分毫不差,而细致之处,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这怎么可能!”阿里在心里哀嚎不已,他仔细地沿着海岸线一路看过来,已经没有了侥幸,因为那些被他们视为不传之秘的交通要处、补结路线甚至是风土人情,都被一一标注得清清楚楚,只要不是个蠢人,沿着这个方向很有可能完成整个航线。

    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宋人商船,将大量的奇珍异宝运到各处,而他们这些阿拉伯人从此再也不需要同风浪搏斗,九死一生地挣扎在海路上,这会不会是一个利好?

    阿里一张死人般的脸,根本看不到一点利好,而接下来叶应有的话,彻底打破了他的最后一丝侥幸。

    “你的家乡,如今是麦列克扎希尔拜伯尔斯苏丹的治下吧,听说他是一个奴隶?你们大食人还真是奇怪,连奴隶都可以做君主。”

    这是不可能的,这些宋人,怎么会知道阿尤布王朝,伟大的萨拉丁所建立的国家,被那些曾经依附于他的奴隶领主给篡夺了?他们不是连阿拉伯人的组成都不知道,只会用什么黑衣、白衣、绿衣来区分吗?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连君主的名字都知道得一点不差。

    好在琼州的所见所得,已经让他的神经足够粗大,无论怎么样不科学的事,都可以视为神迹,比如那些一到夜里就会发光的灯柱子,比如身处的这个水晶宫般的大厅,只是这种神迹要不要一次出现这么多?

    万能的先知,请饶恕你的仆人吧。

    阿里在心里默默祝祷了一下,开始正视现实,叶郎君不可能只是为了消遣他,就拿出这么富贵的航海图,事情多半还有可为。

    “阿里,我的朋友,如同你我的交情一样,大宋与大食,没有利益冲突,相反,我们都在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在这个基础上,我想我们应该会有合作的空间,你说对吗?”

    叶应有笑得很灿烂,如同一个拿着棒棒糖,引诱小女孩的猥琐大叔,当然他比某人还是要帅上几分的。

    “当然。”阿里的反应一点都不慢,立刻接上了他的话头:“蒙古人,是所有文明世界的公敌,他们的野蛮行径世人皆知,而我们阿拉伯和大宋都应该为阻止文明的沉沦出一份力。”

    叶应有的笑容慢慢地淡了,如果只有这样的空话,他还不如去睡一觉,养足精神呢。

    “我们愿意去购买粮食,用最低的价格提供给大军所用。”阿里赶紧献上自己的诚意,并在对方鼓励的眼神中继续说道:“当然也希望得到与大宋商人相同的待遇,同时,如果贵方有意出使这条航线,沿途的打点,我们都可以负责,请相信一个朋友的真诚。”

    这是他能给出的最大条件了,航路既然没有了秘密,与其对抗,结下一个不可战胜的仇敌,还不如主动邀请对方参与进来,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逾数百年所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这可不是朝夕之间所能达成的。

    除非,宋人打算用大军一路这么打过去。

    叶应有再一次露出了笑容,这种忽悠得别人主动交出一切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我记得听你说过,大食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纯种马,对吗?”

    阿里一下子张大了口,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尼玛,要不要这么赤祼祼!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会战

    “今日巳时初,由临高县市舶司港口出发的第一支补给船队,已经跨上了去往南洋的海面,他们将分别前往安南、占城、真腊等友好邻邦,收购远征大军所需的粮草军需,据称,在这支为数多达七百艘的船队中,来自于大食、注辇等异国的商船占了四成左右,由此可见,对于海外小国三佛齐所发动的惩戒战争,是一场得到广泛支持地正义之战,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据最新得到的消息,琼山县第一百六十七号住宅小区的建设已经正式开始,它的建成,将为超过两千五百户、近一万百姓提供一个坚实的居所,为此,府衙要求建设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划施工,杜绝一切偷工减料的行为,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是为了你们自己的房子,请一定要用最大的热忱对待。”

    “连接临高县和澄迈县的区间公路二号复线,于今日正式合龙,该路线的完成,为琼州大环线的实施,圆满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为更多的资源向边缘地区输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据府衙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今日午时,从广东等地,自发渡海到来的百姓,已经突破了十万人,而仅仅今天半日的登记结果,就已经超过了昨日的全天,琼州,就像一盏璀璨的明灯,吸引着来自各方的人群,为共同建设这一方热土,添砖加瓦,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下面请听一首曲子,由关先生和他的乐伎社演奏的劳动者之歌。”

    刘禹神色古怪地听着头顶上传来的声音,如果不是眼前走过的一个个古人装束的百姓,身边站着一脸好奇的丫环,他恍惚间还以为回到了后世,开着电视,和老爸一块儿看新闻联播呢。

    只是这声音,像极了五、六年代老电影里面的民党女播音员,那种又骚又嗲的声音,这就是听潮所说的,声音好听、胆子又大的好姐妹?当然,胆子还是挺大的,至少,播报得越来越顺畅,也没有出现太明显的打结、哆嗦之类的调调。

    当然,这只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感觉,眼前那些做工的百姓,却是一脸的兴奋,来这里做工,有工分可拿不说,还能听到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娘子,动人的声音,以及令人精神振奋的曲子,那激昂的鼓点、清咧的弦乐、欢快的调子,无不摧人奋进,就连挖泥挑担子,都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在他的脚下,整个水库区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三个施工区,一下子涌进了近十万劳力,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人,其中还有一万是琼山大营的驻军,这些军士都参与了前些日子的抗洪抢险,有一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拥有的纪律,正是这种建设所需要的。

    于是,这些军人就成为所有劳力的带领者,以他们为基础,组成了一万个小队,每队不过十来人,在这片广大的区域中,分片包干,各自划分出责任区,而他们当中的都头、指挥使乃至军都,就成为了各个片区的主事者,一直到这支队伍的最高主官,虎贲中军都指挥使娄定远。

    绰号‘娄蛮子’的他,没能赶上远征南洋的活儿,其原因居然是抚帅亲自下令将他留下,这上哪儿说理去?没奈何,娄定远只能把火压回肚子里,看到自家都指一脸的阴沉,下面的几个军都自然都夹起了尾巴,老老实实地去督工,当然,由于抚帅就在当场,娄蛮子什么脸色都没用,难道他还敢当着抚帅的面发出来?

    最后这股火就变成了动力,驱使着工地上的每个人,都使出了全力,否则听到的可不是什么好话。

    “第二军,你们没吃早饭吗?慢得跟个猪一样,不对,早上吃饭的时候,某分明看到你们吃得比谁都多啊,怎么,都吃到脑子里去了?”

    “你们第三军,以后出去不要说是咱们中军出来的,娄某丢不起这个人,干个活,跟个婆娘似的,不对,老子的婆娘都比你们干得快。”

    听听,嘴多毒。

    在他的不断驱使下,各军之间展开了不那么公开的比拼,干活的速度你争我夺,越来越快,这种良性的竞争正是刘禹希望看到的,因此他没有去阻止那个家伙的毒舌,反而还加上了一把火。

    “好消息,由抚帅亲自主持的水库工程传来捷报,负责二号工区施工的第二军第三指挥第一都,在劳动竞赛中,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成绩,他们仅仅用时一个时辰,就完成了一百七十步的土方量,受到了在场领导的高度表扬。”

    “哇!”

    听到广播里出现自己的名字,被提到名字的那个都一下子沸腾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反过来又刺激了各个军的胃口,一个个都在暗暗加油,争取一举超过他们,也能让小娘子给报上一报,这可是全府播报,谁不想让父母乡亲听到自己的名字,说出去多有劲?

    “春风吹,战鼓擂,劳动建设谁怕谁,水库工区又传来捷报,新出炉的挖掘记录由第三军第五指挥第二都获得,他们以微弱的差距,一举拿下全区土方量第一名,让我们大伙为他们表示祝贺。”

    “黎母山下红旗飘,劳动人民志气高,不到一个时辰里,新的记录又被打破了,这一回的获胜者是谁呢?”广播里的小娘子还玩了一个吊人胃口,等到工地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才继续报告:“对了,就是刚才的发出声音,他们是”

    “第一军第一指挥第一都!”她的声音与工地上的人一起喊出来,响彻了黎母水两岸。

    听到这个结果,刘禹不由得哑然失笑,因为这个都,就是吴老四所带的那些亲兵,只是这些人全都挂在中军的名下,平时并不参与操练,属于他的直属卫队而已,想不到连这个家伙也忍不住跑去竞争了,可见这种刺激的有效性,没有哪个军士,愿意成为别人的衬托。

    吴老四更是振臂高呼:“咱们是”

    “天下第一都!”

    近百名亲兵一齐大喊,而受他们领导的一千多民壮也跟着响应,将整个场面一下子推上了**。

    站在高处的刘禹,感受着这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同样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近十万人的大场面,到处都飘扬着红旗,从队、都、指挥到军、厢,所有的将旗就这么插在各自负责的工区上,宛如正在进行着一场大会战。

    这个场面,让他想起了,父亲多次给自己提到过的,共和国曾经的一段历史,那种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的建设过程,能达到这个数量级的,可不就是打一场战争。

    现在还处于挖掘阶段,相对来说,技术含量没那么高,要将整个库区的底部挖出来,而那些土方,将成为堤坝的建设材料,如果放在后世,只需要开进去几十辆工程车,连挖带运一条龙,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而在这里,人工就成了主力,他们也许没有后世那么效率,但充满了一种精神。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除开占据库区主要面积的第二区,还有靠山那一段混凝土结构区的第一区和第三区,两个区的性质是一样的,不过分别在黎母水的两边,与二区不一样,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搭架子和扎钢筋,上千名工匠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将一截截的钢筋扎成一个立体的架子,紧紧地靠在山体上,最后浇筑成形时,将会成山体联成一块儿。

    为此,上百头大象,为他们运来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然后再将大量被挖掘出来的土方给运走,这么一来一回,整条通往工区的马路上,尽是大象和大车的身影,川流不息地形成了一道洪流。

    “舒云不错,是个好苗子。”

    刘禹拍拍听潮的手,赞了一句,这可不是敷衍她,虽然声音绵软了些,不过这个小妮子的自我发挥和临场能力,居然有了几分后世节目主持人的味道,知道怎么调动观众的情绪,这就显得难能可贵了,难怪她会被听潮第一个想到。

    一直为姐妹提着心的听潮松了一口气,转而跟着兴奋起来,因为这种场面,是她根本无法想像的,而现在自己居然能参与其中,哪怕没有亲自下场,也感同身受。

    广播声、号子声、欢呼声构成了这个地区的主色调,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不由得投入进去,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高挂在山体上的一幅巨型标语,在一块白色的布幅上,用红色的染料,写出了几个火红的大字,宛如下头的建设场面一般。

    “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个充满激情、催人奋进的时代,就在他的脚下。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宣传

    除开这十余万建设者,还有上万名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后勤人员,这些人大都是妇人,其中有许多就是建设者们的家人。

    应娘子是个例外,她的男人死在了大都城里,连个尸首都没有找到,在璟娘从京师启行的时候,她正好被邀到了金明家,于是便同金涂氏一块儿来到了这里,毕竟寡妇家家的,没有个依靠,在家也是被欺负的下场。

    这一路就是千里万里,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回到临安府的那一天,不过应娘子并不后悔,因为琼州不光给了她一个安稳的居处,更给了一份希望,亡夫的独子狗蛋按照强制教育法,已经在学堂里呆了数月,每一天都能学到好些生字,日后的前程,至少不会比他那个被评为烈士的爹要差吧。

    而做为烈属,她们早早地就分到了一套房,偌大的屋子只住了母子两个,不知道羡煞了多少邻舍,这简直就连儿子将来成亲的屋子都给预备好了,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当然,光顶着一个烈属的头衔,是没有工分拿的,要想活得下去,还得作工挣路子,她并不想靠着金家的救济来过活,男人是战死的,该得恩恤一文不少,就连大内皇宫都进了一回,太皇太后亲自抚慰,可说是倍极哀荣,在她看来,金家并不欠着什么。

    怀着这种心思,她在每日里将狗蛋送去学堂后,自己便去官府的招工处,打听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事做,好在琼州是个新兴的城市,只要有把子力气,便不愁找不到活路,几个月下来,洗衣、做饭、打扫什么没做过,挣得工分,竟然不比一个壮年男子要差多少。

    可谁能想到,这个从不挑食,什么活都肯干的黑瘦妇人,竟然是从七品武义郎、被朝廷追赠指挥使的遗孀?

    眼下,她就在这工地上为下面的建设者们煮食,山林野地,十多万人要吃喝,当然不会用那种铁皮炉子,拾几块石头垒个土灶,去山林里捡些柴火一烧,比水缸还要大上许多的铁锅子里,喷香的米饭就焖成了形,再配上一勺子油亮的肉汤,在里头烫得烂熟的菜蔬,光是看看,就令人胃口大开。

    应娘子手脚麻利地做着这一切,嘴里还在不停地回应着,那股爽利劲,真到被问起亡夫的事,才黯然失神。

    “应娘子,可否说说,你们是如何认得的?”

    如何认得?应娘子一愣,似乎又回到了多年之前,那个大着胆子提着些吃食上她们家的门,自己介绍自己,憨直中透着腼腆,时不时地扫过后屋的门缝,与一对好奇、羞涩兼而有之的眼睛,碰上时的情景。

    “俺是狗子,家住村东头,大名叫唤作应有成,是俺们指挥给起的,蒙他提拔,如今已经升了都头,手底下管着百十号人,每月的粮钱,也有好几缗,原本是托了村里的张媒婆,可她要得太狠,俺一想左右都是你们家,不如买成吃食,请二老尝尝,都是临安城中的精细物,花了半缗呢。”

    她还记得,自家爹娘,对这个自来熟的军汉,不知所措又颇有好感的模样,无他,本就是一个村的,隔着不过几幢屋子远,打从光屁股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那会子,就知根知底了,后来应家人口凋零,他跑去从了军,没曾想,过了许多年,没有死在外头,反而成了禁军的军官。

    她还记得,送自己出门的那一天,这个军汉忙不迭地向爹娘保证,一定会待自己好,一辈子好!

    她还记得,在应家的那间祖屋里,到处都是红通通的颜色,他,一身簇新的武弁服,头上簪着一朵碗口大的牡丹,黑黑的脸庞透着红光,眼睛亮得能看到心里,满嘴的酒气,手忙脚乱地挨向自己,那一刻的惊惶与甜蜜。

    她还记得,婚后出门,他将自己带去指挥的家中,与数十个同僚吹牛,那股子志得意满,又十分欠揍的表情。

    她还记得,每一次要上战场前,满不在乎安慰自己,却又拖着自己的手,那样的难舍难分。

    她还记得,最后一次离家,那些晦涩难懂的话语,其实早已经挑明了一切,可怜自己当时懵然不知,只顾着埋怨

    直到噩耗传来,心里的那片天,突然塌了下来,说好的一辈子呢?

    她什么都记得,而此时却是希望,什么都不记得,在泪水涌出眼眶的那一刻,应娘子背过身去,用衣襟擦了擦,转过头来,依然忙着自己的活。

    “李娘子,你能不能放过我,还有一大堆儿事要忙呢,我们家那口子的事,我已经不记得了,你也不要写他,他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军士,运气不好,死在了外头,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苦挨,如此而已。”

    赵月娥合上了记事本,她看到了这个女子眼里的不舍,以及心底的那份决绝,她没有再问下去,而是在一旁帮对方干活,对她的执着,应娘子有些无奈,不过多了一个帮手,做起事来的确是要快上一些。

    跑到这里来,并不是出于好奇,而是赵月娥自己找来的差事,广播需要稿子,以她的身份,可以从机宜司拿最新的军情、政务通报,当然都是不涉及机密要务的,同时她还四下里到处去找事情来写,那些被舒云播出来的每一条消息,几乎都出自她的手,按照抚帅的要求,用得都是最平实的言语,让百姓们一听就能明白。

    打听应娘子的事,完全就是一个偶然,她想要写一则关于烈士的稿子,无意中发现,这个人的身份十分特殊,既不属于机宜司,也不是虎贲军中人,而经历则可以称得上传奇,最后竟然战死在大都城里,如此抓人眼球的素材,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不得不说,自从离开了机宜司,她还是第一次找到了新的工作动力,一不小心,就成了这个时代的新闻先驱。

    午时将近了,逾十万人的吃食,准备起来要费上许多功夫,能不能让这些干了大半天活的建设者们,及时吃到一顿可口的饭食,就连刘禹都在关心,为此还专门遣了听潮这个大管事前来督促,在一片很大的开阔地带,数百口大锅烧得饭香四溢,刚刚煮熟的米饭,被一只只大木桶盛满,然后交于前来取饭的军士之手,用工地上那种大车拖着,每一车上面都插着一面将旗,代表前来的是属于哪一个工区。

    “哪一路?”

    “第二军第五指挥第三都。”

    每来一个,听潮就会在本子上记下,然后让后面的妇人,将吃食抬出来,汇总的工作留到最后完成,与她一样在记录的还有许多人,这其中就包括了前来帮助的赵月娥。

    “哪一路?”

    “听潮娘子,是咱们啊。”

    听潮抬头一看,笑了笑:“你们今天做得不错,抚帅都赞赏有加。”

    说完,在本子上记下了吴老四那个都的军号。

    十万人,以都为单位,就是一千个单位的份量,上万名妇人,也差不多忙了大半天,才堪堪应付下来,等到所有人的吃食全都发放下去,还有一群特殊的人要侍候,那就是自家郎君。

    按照刘禹的特别交待,不搞特殊化,因此他们的吃食与下面的建设者是一样的,同样用一个木桶给装了,应娘子亲自推着小车,同听潮一块儿送了过去,赵月娥拿着些饭筷跟在后头,脚步不自觉地慢了几分。

    几个人推着小车,很快来到了一处高地,等在这里的,当然不只刘禹一个人,娄定远和他手下的几个厢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赶来的关汉卿,甚至,赵月娥还看到了自己的夫君,那略微有些发胖的身材,隔得老远,抚帅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关夫子,知道你是个有文化的,可要不要这么酸,你自己听听。”

    刘禹拿着一张页,‘啪啪’地在手里摔打着,眼里带着笑,不过听潮很熟悉这种眼神,是那种挖苦加上嘲讽。

    “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以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还有这个,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这就是你做的劳动者之歌?去打听一下,哪个劳动者听得懂,这里唱了些什么?”

    关汉卿少见地红了脸,嘴里分辨着:“这是诗经里的话,说得就是文王东迁,另僻其地,百姓奉其号召,开垦田地,建立屋舍,不正是应了琼州当下的景?”

    “你不说,不要说他们,本官都听不明白,还以为是和尚念得超度经文呢。”对于自己的不学为术,某人毫不以为耻,反而厚颜有加,振振有辞地说道:“语言通俗一点,就像你作的那些戏文一样,让每一个百姓都听得懂,这才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