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说到这里,刘禹抬起头看了看一直没有说过话的李十一,后者很肯定地一点头:“那一带没有鞑子侦骑活动。”

    这就是坚壁清理的好处,没有人烟,鞑子想抢个村子都抢不到,还要面对不知道躲在哪里的敌人,在野地里转了几天之后,只能撤了回去,现在广西路境内,只怕没有多少敌人了。

    当然了,安南与广西也就是一山之隔,抬抬脚就过去了,没有哪个百姓敢独自回乡,这也是刘禹留着他们的原因。

    “那就做出决定吧,由州里出公告,凡是愿意去高州境内接人的,工分一律翻倍,人家冒了风险,咱们也不能亏待,那边的百姓最好都留在高州,太过分散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兼顾。”

    刘禹一锤定音,两人知道这就是最后的决定了,都是恭身领命,困难当然是有的,可用的人手不足,还要抽调那么多人去对面,陈允平的脑子里,已经急速地转开了,想想哪里不太紧要,先抽出人来再说。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外面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气喘不止地指着外面。

    “抚帅、府君,船船队到了。”

    陈允平和胡幼黄都认得此人,是琼州港主持接待和登记工作的司户参军,平素所见的来船何只千艘,从来没有这么大惊小怪过,只有刘禹的脸色一喜,接着就是一变。

    他的救兵总算是到了,可麻烦也来了。

    不能怪人家少见多怪,一支百十来艘海船的船队,在如今的琼州还真是算不上什么,哪怕他全都是五百料以上的大舟,哪怕他的座船上挂着“沿海制置司”的旗号,能管到咱们琼州吗?还真不能够。

    可从上面下来的,全都是妙龄女子,一个个还怪好看的,那就难怪人家失态了,要说这琼州的女子不算少吧,数百万人,怎么也得有几十万这号的,可架不住人家是一次性到来的啊,没见着,负责登记的书吏们眼睛都直了,说话都不利落了,更有甚者,稍稍面嫩些的,眼睛都抬不起来,唯恐唐突了佳人。

    于是乎,这些连官家、圣人都见识过的女子,无不是掩嘴而笑,一边睁着漂亮的眼睛打量着四周的奇景,一边逗逗这些有心无胆的书生,倒是将旅途的劳累,离乡的愁绪,都冲淡了几分。

    这样的情景,不要说这些书吏了,就连匆匆赶来的郡夫人,也一时间愣在了那里,以至于,当一个中年的妇人向她致了一个标准的宫中礼仪时,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

    “见过郡夫人。”璟娘只觉得此人甚是眼熟,却直到人家开了口,才猛然想起来,赶紧上前扶了一把。

    “折煞我了,尚宫,快快请起。”

    妇人顺势站起,目光不易察觉地在她身上打量了一番,顿时就是一怔,这位郡夫人,不但没有穿上大装,而且一身素服,鬓间插着一朵小小的白花,就连首饰也都是清淡素雅的。

    “夫人这是”

    “圣人之事,我已经知道了,请节哀。”

    突然听到句话,稳重如她,也忍不住红了眼,这么久以来的哀思,全都涌上了心头,在宫中雪中送炭的是万中无一,落井下石者比比皆是,能记着一个死者的恩情,就算圣人生前,没有看走眼,她的心一下子安定了许多。

    “尚宫”

    “郡夫人。”妇人出言打断了她的话:“我和这些人一样,都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儿,能得郎君和你的庇佑,已经足感盛情了,尚宫什么的,再也休提,若是郡夫人不弃,我姓容。”

    璟娘不再坚持,微笑着说道:“那我便叫你一声嬷嬷,当日在宫中,承蒙关照,你当得起。”

    妇人点点头:“郎君想必已有安排,不拘是什么,能让她们有个安身之处,就是做些活,也是使得的,左右她们在宫里,也不是吃闲饭,你看呢?”

    妇人的语气转换有些生硬,似乎还不太适应这种商量的口吻,往日里,就算是宫里的妃子,在她眼里也是气指颐使得多,何尝这么低三下四地求过人。

    璟娘拍拍她的手,转头叫过一个人:“这是府中的管事,唤作‘听潮’,今日就请大伙委屈一下,先在各处安置,洗洗尘用些吃食,具体以后做什么,在哪里住下,明日再说。”

    妇人看着这个笑语吟吟的女子,和当初第一次进慈元殿时的那种拘谨,已经大相径庭,言语虽然平和细致,其中的意思却是不容置疑的,她赶紧笑着回应。

    “那赶情好,就有劳这位小娘子了。”

    听潮也笑着朝她一蹲身:“不敢当嬷嬷的谢,所有登记完了的姐姐们,请随婢子来吧。”

    具体的事情,璟娘当然不会去管,她站在码头上,看着络绎不绝下船来的女孩们,心里泛起一阵古怪,没想到,夫君所说的那个数目,还真不是夸张啊。

    有了她们两人在此,这些出自宫中的女子,纵然有些脾气的,也不得不乖乖收敛起来,一千多人的队伍,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登记完,这还是临时增加了人手的结果。

    可是让璟娘没想到的是,自已的母亲却不在其中。

    “越国夫人同少保一块儿,在广州便下了船。”妇人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出言解释了一句。

    璟娘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父亲过门不见,母亲干脆连来都不来了,这是要断绝一切的结果么?一时间只觉得空落落地,浑没注意到,一个白影飘然而至。

    “奴家顾氏,见过郡夫人。”

    听到声音,她猛地抬起头,帷帽后头,那双眼睛给人以熟悉的感觉,动听的声音,更是过耳难忘。

    这位被夫君特意交待过的“小姐姐”,就是自己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宫中供奉?

    没等她的思绪转回来,一个小小的身子从白影后跳出来,抓着她的手连连晃动。

    “十三姐儿,咱们又见面了。”

    这一下,璟娘彻底凌乱了。

    (本章完)js3v3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家

    /p>;  “筠用兄,老孟,可把你们盼来了。”

    刘禹却没有她那么多心思,赶到的时候,那些女子已经被听潮和刘府的人领去了宿营地,少不得还有一番鸡飞狗跳。

    叶应及倒还罢了,原本胖胖的孟之缙,看上去整整瘦了一圈,竟然有了几分仕子的风采。

    他二人不同于没见识过的宫人、工匠,当初在建康城里,就连能自行走动的铁车都司空见惯,这些亮如白昼的灯光,整齐划一的街道,还真不算太过稀奇的事儿。

    孟之缙被几个月的海上生活,折磨得够呛,站在陆地上,只觉双腿打飘,脑子里阵阵发晕,哪里还顾得上东瞅西瞅,倒是他的几个孩子,好奇地来回跑动,他家娘子不得不尽力拉扯着,以免在人前失礼。

    “嫂嫂一路安好。”因为叶应及的家眷就在本地,同船的女眷便不算多,对于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刘禹还是第一次看见真颜,只略略扫了一眼,并不敢多看。

    只一眼,便在心里点了个赞,难怪就连忽必烈都心生绮念,对方正是那种典型的江南女子,端庄中不失妩媚,温婉中透着灵动,宛如画中走下来一般。

    孟娘子当然没有戴什么帷帽,大概平日里也属于呆在后宅不常走动的,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男子的见礼,有些慌乱,微微一蹲身,口称:“叔叔有礼了。”

    这条船上,除了叶应及、孟之缙和他的家人,还有一户人家,刘禹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心中稍稍有些失落。

    陆君实,倒底还是走上了老路。

    “陆家嫂嫂,一路安好。”

    “见过叔叔。”

    陆娘子有些拘谨,赶紧带着自家孩儿上前见礼,夫君与这位年青的抚帅是至交好友不假,可双方并不是通家之好,人家的这种客气,只会让她觉得不安。

    好在孟之缙这个家伙的一席话,消除了些许的尴尬:“左右都到了地儿,什么礼的先不拘,找处地方吃饭睡觉是正经,不瞒你说,这几个月,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那海船,休要再让某上去。”

    刘禹和叶应及相视而笑,老孟说得没错,以他们的交情,太拘礼反而显得生份了。

    当下便命人,将女眷和家小都带去宿营地,他和叶应及走在最后头,至于其他的到来者,自有他人接应。

    “殿下也来了。”叶应及的表情有些苦恼,这几个月在海上飘着,着实不好受:“我们赶到庆元府,没有追上官家,一直到了福建路,在瑞安府靠岸补充的时候,才知道他们落在了后头,既然如此,就不可能将殿下独自扔下,原想着送到广州,交与先期到达的宫中管事,可她自己不愿,一定要跟来看一眼,谁也劝不得。”

    刘禹知道,以广州目前的形势,他们也不会放心将公主一个人扔在那里,反正最多还有一个来月,圣驾就会到达,那时候再送过去好了,如果有可能,他倒是希望,这个年仅十来岁的小女孩,能远离战争和纷争,在一个安宁的环境里长大,可惜,事情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见他没有异议,叶应及继续说道:“你将这么多宫人擅自收留,倒底意欲何为?”

    刘禹一愣,这种问题,叶家三人中,叶梦鼎不会问出来,是因为他知道答案,叶应有纵然不明白,也不会这么问出来,也只有他才会这么直白。

    要知道,连孟之缙这种纨绔,都知道要避嫌,可对上这位大舅哥,他根本生不出敷衍的心思。

    刘禹收起笑容,正色答道:“因为国家庇护不了他们。”

    叶应及怔住了,国家这个概念,他不只一次听刘禹说起过,原以为不过就是朝廷的另一种说法,可如今仔细想来,又有几分不一样,好在他虽然直,却并不愚蠢,也从来不会将事情想得太过复杂。

    “宫女也就罢了,那些黄门,要如何安置?”

    “想要活下去,总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在某看来,宫女也好,黄门也好,都不过是一群被抛弃的可怜人,在我琼州,只要有念头,就一定能活下来,如果他们觉得这里不好,想要去广州,也悉听尊便。”

    “既然你心里有数,那某就不多说什么了。”

    叶应及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那批手下,他掌着军器监,又将属于宫中内侍省管辖的将作监一并迁了来,连同各人的家属,便是数千人之多,再加上海司自己的人和家属,为了将人全都装下,已经将庆元府左近的大小海船一网打尽,都这种时候了,征用还是强索,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到港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支数百艘的大船队,因此才会引得在码头上主事的司户参军大惊小怪,他还以为是宫中来了人呢。

    在他这条船上,便是军器监下属的那些个作坊中,技术最为出众的老工匠,也是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手工业者,其中涉及到的行业五花八门,可不是他这里,那些只会修房子铺路的老工匠所能比的。

    “陆君实随驾了么?”刘禹状似无意地问道。

    叶应及摇摇头:“他同家父一样,都是在广州下的船,还有谢同知一家,也不知他如何想的。”

    谢堂?刘禹不禁愕然,都到了广州了,怎么会下船,还带着全家一块儿,难怪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除了陆秀夫,还有这个家伙啊。

    “人各有志,随他去吧。”

    在刘禹想来,谢堂毕竟已经位居枢府,在新的政局下,最有可能再进一步,因为右相留梦炎告了病,政事堂缺了一个,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参政家铉翁补上右相,他顺理成章升为参政,成为当之无愧的执政相公。

    什么时候,这家伙变成官迷了?更奇怪的是,他有着太皇太后这座靠山的时候,不思进取,现在靠山倒了,反而巴巴地跑过去,是想求一个拥立之功?完全谈不上啊。

    刘禹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么复杂的问题,因为后头的船上,下来了一位老朋友。

    “要死了,要死了。”数月不见,那位脸圆圆,笑起来很阴柔的黄内侍,变得瘦了许多,走下踏板的他,被两个小黄门扶着,嘴里不住地叫嚷着,看情形,一不小心就会瘫倒在地上。

    “老黄,没坐过这么久的船吧,海上风景如何啊?”

    刘禹笑着迎上前去,上下打量了一番。

    “风景?什么风景,杂家连舱室都不曾出过几回,只觉得周身都在晃,这会子,眼前还一阵阵地闪着光呢,莫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起了幻像?”

    黄内侍勉力睁开眼睛,只见对方的身影映在一片白光里,恍恍惚惚地怎么也瞧不真切,他不禁揉了揉眼睛,试图让脑子清醒下来。

    自幼便进了宫,长这么大,何尝走过这么远的路,还尽是海路,这条命感觉生生被折腾去了一半,好不容易上了陆,一时半会儿哪适应得过来。

    刘禹笑容不减地上前一把扶过,从这条船上下来的,都是一水的内侍打扮,这些人原本就是宫中的杂役居多,但凡有点身份的,哪会跑不掉,如今突然间来到这陌生之地,又陡然看到那一片亮如白昼般的陆地,无人不是战战兢兢,就连黄内侍在稍稍适应了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大内可没有如此亮堂的夜景,那得费掉多少灯油、火烛啊。

    “到了这里,便是你们的家了,虽然比不得宫里奢侈,只要安心住下来,大伙有手有脚,不会比任何人差上一星半点,等以后排到了房子,安个家,做个寻常百姓,生活还是过得的。”

    家?黄内侍看着眼前的一切,喃喃自语,他虽然曾经贵为内侍省都知,权倾大内,可这样的平常日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换了一个圣人,他们这些老人,哪里还有去处,趁着元人入侵,脱离宫廷,总归是一条活路,否则就算是留在两浙,也不失一个富家翁。

    以他的地位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毫无根基的小黄门,当然,生理上的缺陷,让他们在普通百姓当中,天生就自觉矮了一头,如今却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喜悦和恐惧,几乎同时袭来,稍稍脸小一些的,已经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哭泣。

    “咱们这些废人,哪敢奢望有个家?”黄内侍叹了口气,悠悠说道。

    刘禹看了看他,和不停从船上来下来的内侍门,在原本的历史,他们自然是跟着两宫去了大都,以这位的忠心,多伴会陪着谢氏到死,然后在元人的宫廷里,苟延残喘,那才是与废人无异,可眼下么?

    “在琼州,只有懒人,没有废人。”

    黄内侍听得一愣,脚步也停在了那里,刘禹正有些不解,发现他挣脱了自己的手,转过身,跳着脚,用那种鸭公般的哑音,向船上船下的人大喊道。

    “哭丧个什么,到了新地方,就有新规矩,咱们是什么人?最守规矩的人,拿出点样子,给他们瞧瞧,不要丢了咱宫里人的脸!”

    (本章完)js3v3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条例

    谢堂在下船的第一天,就后悔了。

    倒不全是因为这里的乱象,任何地方,一下子涌入那么多的难民,都好不到哪里去,更何况,本地的守军,在年前的泉州之役中,被调往了福建路,余下的这点子乡兵,加上新募的,自己不炸了营都算是好的了,哪还能管得了多少?

    这个时代的广州城,还远没有后世的那般繁华,靠着一个市舶司,有了些海贸的底子,可真正的大海商,全都掌握在福建路,一个泉州就将他们压得死死得,好不容易等到泉州败了,元人又来了。

    当然,元人目前还在福建路,可是源源不断而来的难民,让这个岭南的首善之地,顿时紧张起来,真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广州城,离着他们下船的珠江口市舶司码头,还有三十多里,因为在五代时,曾为南汉的国都,倒是颇有几分大气,南汉是个小国,没有财力大肆扩张,整个城池高不过五丈,阔不过七里,位置大致在后世的番禺。

    到了宋时,才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分别在原本城池的东两两侧各修建了两座新城,南渡之后,海贸发展得很快,为了容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朝廷对广州进行第三次扩建,用一道长垣将三座城池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如今的广州,已经更名为“德祐府”,成为继临安府之后新的行在,然而坐镇府衙的资政殿大学士、广东经略安抚大使、判德祐府贾余庆早就忙得不可开交,准确一点形容就是焦头烂额,哪还有一点初掌京师的意气纷发?

    难民只是其一,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圣驾已经进了广东路,迎驾的人手都不足,沿途还要加以安排,避免难民太多冲撞了,各级官署要进城,哪一个都轻忽不得,南汉的皇宫已经三百多年没有修缉了,也要马上整理出来,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需要银钱的,府库就那点存货,少不得还要去向商贾士绅打打秋风,头疼哪!

    因此,当一封普通的名刺被人送进来,他本能地感到了一阵厌烦。

    “谢府浙东过来的,你看这城中,还有哪里可以安置,郡侯?郡公也是一般,要不然你家里腾出来,让他们进城可好?”

    贾余庆一时间没想到那上头去,谢堂在京师的名声不显,甚至可以说是低调,唯一做得出格的事,还是他离京之后,他怎么也没将这个“谢”字,与太皇太后的亲族联系到一块儿,至于对方身上的封爵,的确不算什么,他自己都是个开国郡公呢,两浙过来的贵戚、宗亲何其之多,一个侯府还真不一定摆得上台面,再说了,城里的确已经人满为患,就连城门的开启都不同往日,那些城兵们看谁都像是难民,多一个人进城,就多一张嘴要吃喝,更何况是一大家子。

    于是,身为枢府长官的谢堂就被这么华丽丽地无视了,他之所以没有动用枢府的名头,是因为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此时他的官署还在广东路与福建的边缘呢,以他的身份,此刻应当随驾,而不是单身进城。

    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面子不算数,再搬出已经逝去的姑姑来?他拉不下这个脸,看着满屋子的老小,心头的悔意便由然而生。

    谢氏是个大族,在谢道清入宫前,就已经在浙东扎下了根,更远一些,甚至能上溯到“王谢”的那个谢字上去,哪怕就是做为旁支中的旁支,也是有史以来数得着的望族。

    到了他这一代,特别是最近这一二十年,谢氏在宫中风光无限,他们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簪缨世家讲究个风评,平日里祸害乡邻的事情固然少见,可身为后族,横行无忌也是有的,哪曾受过这种气?

    谢堂看着他们的眼神,似乎一言不合就准备打将进去,只等着他这个族长的一句话!

    他也同样不忿,可心里很清楚,那是取死之道,如今比不得往日了,谢氏一族风光了多少年,就被人忌恨了多少年,此刻大树一倒,多少人挖空心思等着他们出错,更何况,是在这流民遍地之地,激起民忿。

    广州城外,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可也分等级,像他们这种大族,不缺钱粮、不缺人手,便能独自占据一块好位置,普通一些的,也能依着本乡本族,好歹吃食上有个保障,最惨的就是那些无依无靠的,特别是居于城中的百姓,本就没有田地,纵然有些积存,在几个月的逃难中,早就挥霍殆尽,如今只能靠着官府的施舍度日,就凭丰每日两次稀薄见底的粥水,身体健壮些的还能饿不死,稍稍差一些的,都是能不动弹就不动,只等着哪天撑不住了,也就解脱了。

    种种惨状,都让谢堂看着心惊,那里头有多少是京师这等繁华之地出来的,怎么就落到了这个地步?

    朝廷若是连自己的百姓都护不住了,那它还有何用?

    强压下心里的波澜,谢堂摆摆手,等在场的人都安静下来,朝着几位须发皆白的长者一拱手。

    “诸位叔伯,诸位族亲,广州城进不去了,就是进去了,咱们这一大家子,也没处落脚去。”

    他的话音刚落,场面就“轰”得一下子炸开了,原本千辛万苦地逃到这里,想着有个朝中执政相公,怎么也不会比别人差,可没曾想,现在连城门都进不去,这种心理上的落差,顿时就化成了不甘。

    “为何?”

    “咱们可是圣人的亲族!”

    “圣人?如今的圣人姓全!”

    喧闹声中,一个重重的声音响了起来,一个老者举着手中的孤拐,一边敲打着桌面,一边怒吼:“吵什么?还有没有规矩,让大郎把话说完。”

    谢堂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些人,他这个族长,是在谢氏入主中宫之后,才被人抬了起来,长房之中,虽然曾经出过谢深甫这样的相公,可中落得也很快,如果不是谢氏奇迹般地崛起,自己很可能连站在这里议事的资格都没有,只配在外面做一个打探消息的清闲子弟。

    门外大社会,门内小社会,既然得了好处,就要接受它的约束,这也是为什么,谢堂不得不下船的理由,他不是一个人,也是只有一家人,族中包括随附的下人、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