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1275-第6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弗兰克,你是怎么做到在这种鬼天气还能穿上长衫上街的?”
“奥莉,老天,这怎么可能?”
弗兰克转过身,吃惊地走上前,与来人相拥脸颊轻轻一碰,那是一个身穿西装长裤的白人女子,棕色的头发戴着一幅黑框眼镜,厚厚的妆容也遮不住脸上的皱纹。
“为什么不可能?”奥莉维拉。斯威夫特笑着走进办公室,顺手脱下黑色的西装外套,挂在衣架上。
“我没想到他们把你派来了。”弗兰克话只说了一半,女人笑而不语,他突然间灵光一现。
“喔,我明白了,你不是他们派来的,看来我很荣幸,成为中情局历史上首位女局长的第一个访问对象,是不是值得干一杯?”
“工作时间还是要注意一些,下班之后我不介意。”女人默认了他的猜测,弗兰克仰头大笑。
“可怜的布莱恩,可怜的比利,他们这会儿是不是躲在角落里哭泣?那可太有趣了。”
“弗兰克,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你在局里的人缘这么差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你才应该是我的对手。”
“不不不,奥莉,我们是朋友,认识很久的朋友。”
奥莉维拉自矜地一笑:“当然,弗兰克,我的老朋友,你不会介意回答我几个问题吧。”
弗兰克笑意不减地摊摊手:“请便,局长女士。”
他有些诧异于对方的急迫,其实在对方踏上越洋飞机的那一刻,他就收到了消息,原来的老头成为了新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后继者是一个与任何一方都扯不上关系的女性,这个任命充份表明了新总统的特立独行,就如同他正在施行的经济紧缩政策一样,一切以美国人的利益为主,为此哪怕不惜得罪传统的盟友,强硬的政策下,凸显了国内保守势力的强大,而这个表面上一脸笑容的女局长,其实是个手段其实硬朗的鹰派人物,只看她上任伊使就直奔自己的任地,便可以看出,国内对于亚洲局势的关注程度。
接下来他们换了一个地方,甚至都没有使用当地的安全屋,而是一间新租下的酒店。
“弗兰克。海德尔先生。”
发问的中年男子弗兰克不认识,他知道新局长一定在某面墙壁的后头观察着自己,于是微微一点头。
“中间名呢?”
“冯。”
中年男子从一份卷宗上抬起头,对方略露琚傲的表情,让他的气势一滞,到口的问题也改为了另一个。
“资料上说你的妻子并没有和你住在一起?”
“她和我的儿子住在奥地利,我们离婚已经七年了,最近一次相见是在维也纳,她们住在萨尔茨堡,当时我是驻西欧的行动主管,这次会面,有详细的报告呈到上面,应该是你手边的下一件。”
男子再一次受到打击,在开始盘问之前,他就知道了对方的来历,可是没想到会这么难缠。
“看来我们大家都很忙,还是简单一些的好。”
男子放弃了那些战略,直接了当地开始提问:“去年九月份,你们在华哈边境策划了一起秘密行动,行动的保密等级是A,结果我们都知道,我想问的是,行动基于什么目地?”
弗兰克早有准备,用一种缓慢而平常的语调述说着,从那次边境上的袭击说到后来发生在泰缅边境上的事件,站在一堵单向玻璃前的奥莉维拉翻着手中的资料,从耳机里传来的声音,仿佛在为她做着有声朗诵,几乎一个单词都不差。
她突然有些后悔,离开兰利之前,那个老头再三提醒过,这是一个内心极为坚定的家伙,这样的手段对他来说,实在太过幼稚了。
。。。。。。
南岛,海昌工业园区办公大楼的顶层,刘禹拿着手机在那里走来走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她生的女儿?长得真可爱,名字也好听,瞧瞧你起的,清明,多土,如果我们也能有一个女儿就好了。”
“所以我才说,以后生了女儿,名字你来取,咱们国家不是推行二胎吗?只要想生,你哥我一定会配合,媳妇儿啊,咱们努把力,弄一对双胞胎出来,最好还是龙凤,那就太完美了。”
“好啊,你喜新厌旧,咱们儿子可听着呢,别看他小,什么都知道,是吧清明?你有一个妹妹了,高兴吗?”
耳朵里传来伊伊呀呀的声音,刘禹的笑容更加灿烂,看着视频里的母子俩,恨不能马上飞过去,只不过这里的事情太多,根本就走不开。
“呦,好幸福的一家人。”
肩膀出奇不意地被人拍了一下,陈述出现在他的身后,电话那一头的苏微知道他们有事情要谈,和她打了个招呼就挂断了电话。
刘禹意犹未尽地咂咂嘴,给了她一个白眼。
“羡慕吧,忌妒吧,谁让你什么都不要呢?”
“知道还揭老娘的短,信不信赖上你?”
刘禹害怕地向后一跳,陈述笑得前仰后合,两人说笑了一阵,陈述将一叠文件扔到他的手中。
“这回又是多少?”刘禹直接翻到最后,一大串零看得他头晕。
“没多少,千把万而已,一个多月才用掉这么多,已经很节制了,上个月我们的假古董生意很火爆,总公司那边放出去两个多亿,还有一亿的单子在你手上,国内的富豪真有钱。”
“什么假古董,那是货真价实的宋朝古董好不好。”
刘禹在文件上签完字,陈述又递给他一份资料。
“不过这是一锤子买卖,总量也太小了点,人家穿越你也穿越,人家个个几年以后就成了首富,你混成了手工艺品二道贩子这么Lo不说,还被人处处追杀,真是没前途。”
“那是因为志向不一样,哥们儿奔着解放全人类去的,首富这种Lo逼也好意思提?”
刘禹三下两下翻完,这份资料是一个无线通讯网的基站和数据交换中心建筑设计图,设备采购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完成,一直在当地做小范围的测试,今天就是来给他看测试结果的。
“按照你的要求,整个系统能提供一千万的入网量,现在你们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实施起来就没有物质上的障碍了,专家组的意见是可以开始培养初级电信人才了,同时,还可以进行无线互联网的建设,相信会对你的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
“没有网络的日子,不是人过的啊。”
刘禹感叹了一句,这样一来又将意味着一大笔开支,好在半岛的征服行动,除去土地、人口、各种资源,还有许多财富,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怎么也能攒下一些值钱的东西,虽然最终的缴获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就已知的安南、占城等地所得,也足以获得大笔的资金,周转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陈述还有心情与他开玩笑。
接下来,是刘禹向她布置采购任务,弹药、物资的补充,大批的农机、灌溉设施,一座小规模的化肥厂,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勘探工具等等,基本上在那些收入还没有变现之前就已经花了出去,结果再一次被陈述嘲笑,他这样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富翁。
将八卦女人打发走,钟茗从另一个方向走上来,一身橄榄绿新式夏季常服显得本人英姿飒爽,看到她时候,刘禹的笑容还停留在脸上。
“人适喜事精神爽啊,钟少校。”
“你才是双喜临门,刘先生。”钟茗还了他一个笑容,
刘禹感叹了一句,这样一来又将意味着一大笔开支,好在半岛的征服行动,除去土地、人口、各种资源,还有许多财富,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怎么也能攒下一些值钱的东西,虽然最终的缴获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就已知的安南、占城等地所得,也足以获得大笔的资金,周转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陈述还有心情与他开玩笑。
接下来,是刘禹向她布置采购任务,弹药、物资的补充,大批的农机、灌溉设施,一座小规模的化肥厂,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勘探工具等等,基本上在那些收入还没有变现之。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订制
“我可以做些什么?”刘禹突然间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
“别担心,我这么说只是想告诉有这种可能性,万一,我说万一啊,他有一天在某个地方认出了你,而你也认出了他,一定要记得你不认识他,如果他表现出要与你接触的意愿,你必须马上离开,或是等待支援。”
钟茗郑重其事的提醒,更是让他心里难受,有些言外之意,其实不必对方说得那么明显,他就可以感受出来,可此时的刘禹,却另可自己什么也不懂。
“真没想到,这个时代还有国际主义战士。”
“你连做首富的机会都放弃了,不也是奔心中的理想去的吗。”钟茗的短发被海风吹起,轻轻用手一拂就到了耳后。
“那是因为,我还没有做好一个当首富的心理准备,当财富唾手可得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数字,况且,我发现,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可以做那么重要的事,要比单纯推积数字快乐得多,我很享受这种快乐,它让我精神充实、思想进步,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实现自我的价值,首富也好,首善也好,都只是其中之一。”
刘禹动情地说道:“你知道吗,从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被害死,到救下几百上千万自己的同胞,将他们带上自立自强富足文明的道路,站到这个地球的最顶端,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理解了苦难年代里,那些党员付出自己的生命,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钟茗扬起下巴,略带骄傲地说道:“不只是苦难年代。”
刘禹点点头:“对,不是只是苦难年代。”
来找他,当然不光是抒发情感,也不是只是提醒一句,评估中南半岛的战事,为即将到来的大反攻做计划才是重中之重,陈述负责的那一块是保证收支平衡,她负责的就是把握整个事件的进程。
做事情得有计划,在半岛的战事中,除了作战要计划,后勤补给、民事安置、建设规划、工矿布局等等都需要事先计划,这个工作就是放到后世完成的,等拿到了定稿,他会根据实际情况略作修改,不过大方向上不会错就对了,毕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已经超过了大半个世纪,经验和教训都足以借鉴。
第一项是后勤,总参参谋出身的陈锐对如今的工作并不满意,可那是组织上交待的任务,于是他只能拾起老本行,成了他的后勤总管。
“你这仗打得,全靠钱堆了吧,几千发炮弹就这么打出去了,子弹倒没射几发,很有点大老美的作风啊,是不是挺爽的?”
“那是,能拿钱堆的都挺爽的。”
刘禹大言不惭地回了一句,完全忘记了当时他是多么地心疼,陈锐摇摇头,咱们国家虽然如今有点钱了,可军费并不多,一向都主张力行节约,那可能像他那样造,可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好歹用
在了正途上,总比那些铉富的强。
“照你这次的消耗,需要补充六个基数的60弹,也就是每门360发,全军一千门,一共三十六万发,7。62子弹三个基数,一千五百万发,胶鞋和军服各十万套,铺助战具十万套,单兵口粮要吗?”
“吃的东西,最好在当地解决吧,以免浪费了宝贵的运力。”钟茗帮他做了决定:“如果以稻米为主食的话,其实你们可以制作二战时的日军野战口粮,就是那种煮熟的饭团包上菜,用油盐炸一下,能保持七天以上不变质,可以在岛上成立专门的生产作坊,使用妇女和老弱来完成,不会占用成年劳动力。”
“营养搭配可以参考咱们的野战标准,高热高脂高蛋白。”陈锐补充道。
刘禹听着不对劲:“那不成三高了吗?”
“你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了?开始讲究科学搭配了吗,有得吃就不错了。”钟茗给了他一个白眼。
“就是,你知道完成一次三十公里武装拉练需要的热量吗?就算你两天举行一次,也得大量补充这些东西,别说你们了,就是咱们的队伍,三高都是很高的标准,一般能达到的,多半是坐办公室的文化人,普通战士哪有那福气。”
陈锐笑嘻嘻地打岔,刘禹其实想得并不是这个问题,以目前琼州的人口基数,保持一支二十万的常备军问题不大,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养兵,平时的消耗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更不必说打起仗来,那钱是流水一样往外淌啊,可是不扩充又不行。
“要完成你的目标,扩军势在必行,中土不比半岛,你不能用野蛮的方式去消灭自己的同胞,维持统治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而且咱们的军队是什么?除了战斗队,还是宣传队,工作队,解放战争那会儿,每一个新解放区都是由复员军人接管的,你现在没有时间培养干部,这就是唯一的方式,在练兵的同时,也要训练他们的领导能力,否则你只是赶走了侵略者,却没有建设起一个新华夏。”
刘禹很快就回过味来,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他一直没有答案,推翻一个旧政权和建设一个新政权是两码事,当年我党用了多少年的时间培养干部,依然不免要留用大量的旧人员,之后发生的那些运动,很难说是不是与此有关,更不必说,他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因此,依葫芦画瓢是不可能了,也绝不能照搬那些经验,否则只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钟茗的意思很简单,用军队为载体,大规模培养可靠的人,可靠不一定能力强,但是这些军士对于他的忠心是最高的,也是他最放心的人选,至于能力,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就像那些居民楼的老兵,不也把百姓管得服服帖帖吗,虽然手法简单粗暴了点,可至少达到了他的要求,维持住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嘛。
“我是这么想的。”想通了这一点,刘禹的思路开阔起来:“原来的五个厢六万二千五百
人换发新式武器做为全军的中坚力量,其余的十四万人不能全部装备新武器,但是也不能用冷兵器,必须要有一个过渡,等到他们的忠心和能力得到检验了,再更换也不迟,这同样也是一个激励的手段。”
“可是56半已经是我国最低档次的库存武器了,总不能去博物馆里帮你扒拉三八大盖吧,再说了,栓动步枪和半自动区别不大,达不到你要的效果啊。”陈锐对于他的奇思妙想,有些头大。
“三八大盖太先进了,还得再落后一点,至少得具有碾压效果,才有区别的必要。”刘禹认真地想了想。
“比栓动差,又要比冷兵器强,那就只有燧发枪了,前装滑膛枪?博物馆都难找。”
“是不是八国联军用的那种?那种好,就要那种了,先来个二十万支,不光军队要,民间也可以普及,民团、自卫队都可以用,做为兵员的补充,哪怕做为平时的训练也很不错啊。”
刘禹的话让陈锐哭笑不得,见过奇怪的要求,还没见过这么奇怪的,人家都是恨不得先进再先进,他可倒好,尽整些破烂不说,还是早就已经淘汰的落后玩艺,这上哪找去?
“你怕过多的自动武器,会对你自己产生威胁?”钟茗却有些明白了。
“不是对我自己,而是对这个新生的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枪支保管不好,对于社会是有负面影响的,之前我们那里就发生了好几例,相对而言,冷兵器造成的伤害要小得多,一次扩充二十万人,其中有许多都是战俘,我可没有思想转化的本事,谁知道那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老枪好啊,就算丢了也威胁不大。”
刘禹越说越兴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我向你们下订单,二十万支旧式的前装滑膛枪佩刺刀,再印一本训练手册,以咱们军工单位的生产能力,这点数量小意思吧,不过成本得给我控制好了,别整得比56还贵。”
钟茗对于具体的枪械不太懂,看了陈锐一眼,后者无奈地摇摇头:“冲压件枪机,铸铁枪管连膛线都不用拉,复合材料枪托,棱形枪刺,定装火药,发射自制铅子,再加一根压条,枪管子直接可以用上镀锌水管,造价的话以你这么大的量,专门弄个模具没问题,百十来块吧,一支赚你十块钱,毛利二百万,聊胜于无。”
“成,马上打合同,一个月交货没问题吧。”
两人都没想到,一笔几千万的合同,三言两语就让他们定下来了,钟茗在红星厂呆过,一听陈锐的话就知道其中的水份有多大,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枪机的成本只怕也就二三十块,镀锌水管多少钱一米?整枪的造价怕是五十都不到,对半的利润啊,不过刘禹自己都不在乎,她也不想说什么,军火本就是暴利行来,百分之五十算多吗?
不多,再说了这可是订制。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练兵
琼州的机械工坊里,机器声隆隆不绝,车刀在润滑液的作用下飞速旋转着,一条条金属丝打着卷落到地下,很快就堆积起来,走进这里,刘禹总会想起小时候,作为双职工的家庭,他和弟弟经常会在放学后来到车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把作业写完,然后去工厂后面的废料堆里疯玩,直到下了班的父母找来,拎着耳朵边骂边驮回去。
“。。。。。。工差太大,超过标准二成,不用工具拿眼睛一看也看得出来了,压根儿就是废品,你们学习操作车床也有三个月了,上手实操也有一个月,这种成绩,怎么对得起被你们浪费的材料,看看这是什么?精钢啊,拿来做什么不好?还有这电,知道州里有多少家用得上电吗?这里整天都不断,就是为了让你们浪费材料,做出一堆废品出来吗?”
认识这么久,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叶应及发脾气,尽管声音不算大,那种压死人的威势让一群学子全都低下头去,训完学子们,他又瞅向几个老工匠。
“还有你们,明明掌握了操作技巧,藏着掖着不拿出来,怕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么,明告诉你们,在这琼州,没什么了不得的手艺,看看你们车的事物,比得上那些样品么?这些样品,随时可以有大把的可用,学会了不出奇,学不会浪费的是公中的钱,折损的是你们自己的前程,只有桃李满天下才能得人尊重,想一辈子当个手艺人?还是为人师有,自己仔细思量思量,莫要失去了这个机会,将来追悔莫及。”
几个幸灾乐祸的工匠顿时面红耳赤,他们都是原来军器监的老师傅,学习能力强理解得快,是这群人当中的佼佼者,基本上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手法,当然了,刘禹现在并没有指望他们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而是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一些初出学校又对机械工感兴趣的学子得到一个实践的机会,成为将来的种子,显然叶应及并不是这么想的。
“筠用。”
“子青。”
这回刘禹没有递烟给他,工坊里贴着明晃晃的禁烟标语,他也只能自觉地不抽,叶应及结束了训诫,又给他们布置了新的任务,便同他来到了边上,刘禹将一支上了刺刀的长枪递给他,叶应及一眼就看出了它的用途。
“新式长枪?”
“你再看看。”刘禹笑而不语。
这就是他在后世订制的旧式燧发枪,厂家只用了三天的功夫就拿出了样品,不得不说现代工业体系的强大之处就在这里,特别是作为机加工大国的华夏,在叶应及的眼中,这支枪要比之前的56半更漂亮,加上刺刀长度与人身等高,长长的枪管泛着乌油油的光,精致的枪托漆成了整体致的黑色,他举起枪做了一个瞄准的姿势,手指恰到好处地搭到了扳机上,整体的枪身重量比56半要稍大一些,奇怪的是上面却没有弹匣的装口。
“这枪不是打枪子的么?”
“出去说。”刘禹将他拉到工坊外面,找了一个僻静处,将一个纸筒交到他的手上,叶应及打开一看。
“火药?”
“倒进药室里,这是里弹丸,从前面塞进去,用棍子捅实了。”
叶应及显然比他在行,只解释这么一句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这种燧发枪的击发原理与宋人发明的竹火枪相去不远,就连发火药也是黑_火药,只是现代工艺下比例和纯度都要精细一些,因此燃烧起来也会更加充分,随之产生的推力更大一些。
“不用点火?”他将一颗圆圆的弹丸压进枪管,用一根铁条压紧,却没有发现火绳。
“嗯,撞击点火,燧石就在枪机上,你扣下扳机试试。”
叶应及依言用力一扣,扬起的枪机猛然下落,撞在枪室的钢轮上,激发出闪亮的火花,火花点燃了药室中的黑_火药,“砰”得一声炸响,从机匣中冒出一阵白烟,他只觉得枪身猛地一抖,枪口不由自地主向上抬起,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