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6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舌头根子,甚至是骂人的事也时有发生,都被听潮狠狠地处理掉了,几回这么一下来,慢慢地竖立了孙七的威信,人人都知道,人家背后有抚帅亲自做主,再找茬不是找死么。

    这个口子一开,除了商业夜校,军队办起了军官培训班,水军办起了舵首训练班,市舶司办起了外夷话培训、开拓团培训,机宜司办起了治安学习班,州里头的后备干部提高班也在筹备着,大办学习班的热潮仿佛一夜之间如春风一般吹遍了琼州大地,当然了离正规化的要求还有些远,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刘禹自己也没闲着,一批算术基础好的学子通过考试选拔为新的一批提高班学员,总数也从一百人扩大到了一千五百,再大就坐不下了,教学依然放在大剧院的礼堂,为了让所有人看清楚,用得是五百吋的大屏幕,光是一台高流明的投影仪就是十好几万,不过这玩艺简单,比数字放映机容易操作,关上灯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都认真听一下,新的课程会从电学基础讲起,这部分将由你们的夫子来讲,我给你们说的是在电学之上的应用,看到我手里的这个小方匣子了么?”

    人数一下子扩大了十五倍,还好剧院已经建成,共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的大厅能容纳一千人,上层除了五百个座位,两边还有一百个包厢,是供身份特殊人士观影用的,不过此时全都关着,这样的安排恰好将男女学子分开,男子坐在下层,女孩坐在上层,越靠近的位置越看得清,这个清楚不是指的那面硕大无比的投影布,而是站在台上的身影。

    赵清惠扒在栏杆上,明亮的眼珠子在黑暗中闪着光,来到琼州这么久,上学也上了一年半,还是头一回听刘禹的课,好奇之下听得更是认真,这种课不需要做太多的笔记,大部分时候是以上手实践为主,比如之前的电学基础,就会让她们试着做一个电流的试验,类似的试验其实她早就在家做过,因此课堂上再来一遍,自然比别的学子要熟练,也赢得了夫子的夸奖,其实以她的底子,是不需要上识字课的,不过算术却是新学,与别的同窗处于一条线,在整个班上也不算突出。

    “它看着不大,用处却是不小,能做什么呢,讲话。”

    刘禹点开手机屏幕,投影将画面放大,所有人都看着清清楚楚,那上面显示的是一个拨号盘,0-9的那种大食数字每一个学子都认识,因为它早就在琼州得到了普及,已经深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

    “看到没有,只要按下几个数字,就能与千里之外的人讲话,它与军方所用的传音筒不太一样,需要一种名为网络的事物,你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建立和使用之种网络,通话只是它的一种用法,将来你们还会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每个方向都是博大精深的,或许有一天你们回过头来,会发现今天所听到的不过是最浅显的普及性知识,但是它却是激发你们兴趣,使之投入到这一学业中的源泉。”

    一千五百多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的眼睛,无论是十四岁的赵清惠、十二岁的叶琼还是十二岁的李偘都没有任何区别,刘禹已经习惯了将这些后世的低龄儿童,视为社会的劳动者,将来的某一天,他们的兄弟或是子孙将享受他们的过度成长带来的成果,相信没有人会为失去无忧无虑的童年而遗憾,事实上,他在后世的儿子,仅仅八个月大时,他的母亲和爷爷奶奶已经在为他的成长操碎了心,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会成为被比较的对象,伴随成长的绝不是顽皮和游戏,而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整个社会似乎处于一个巨大的焦虑当中,从工作到婚姻,从升职到住房,从儿女到养老,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

    刘禹不想让这里也成为那样,拓展民族的生存空间,让每个汉人拥有近乎无限的发展潜力,让他们在荣誉和骄傲中走完一生,就是在仇恨之后,支撑他的信念所在。

    每天抽出一个时辰讲课,是雷打不动的安排,除了他的课,这里的一千五百学子还要上电学基础、物理实验、初等数学、生物和化学入门以及体育锻炼,比起之前的普通教育,强度一下子增大了许多,许多人都是边打呵欠边复习,然后在晨曦中醒过来,背起书包拿起早餐边跑边吃,马路上到处都是单手骑着脚踏车,往嘴里塞吃食的学子,成为琼州的一道风景线。

    “呼”得一阵风,车轮转得飞快,一下子就没了影,赵清惠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脚踏车上的那个男孩,竟然双手脱把,很嚣张地在空中飞舞,要是发生在临安城,谁敢这么大胆?

    “真希望他撞在树上,碰得头破血流。”良好的教养让她说不出太过粗俗的话,话一出口就听到前面“砰”得一声,然后是一个凄厉的叫声。

    赵清惠掩着嘴,不敢置信地看着同行的琼娘,两个女孩不厚道地笑了起来,跟在她们身后的容嬷嬷无奈地叫过一个护卫。

    “带人去看看伤得重不重,将人送去医院,再使人去陈府告知一声,这么陡的路,就不该骑马。”

    “那可不是马。”赵清惠回过头,笑着说道:“嬷嬷放心吧,他们不知道摔过多少次了,不会有碍的。”

    果然,前面的护卫回报,人没事只是车子摔烂了,陈允平的三小子一瘸一拐地还要坚持去上课,呲牙咧嘴的模样让她们再度笑得弯下了腰,完全没有了淑女的风范。

    “这是第几次了?”琼娘收了声,咬着她的耳朵说道。

    “四回了吧,我看他都摔出经验了,一次比一次伤得轻,看还能走路呢。”赵清惠促狭地眨眨眼。

    “咱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他们又没什么坏心思,只想让你多看一眼罢了。”

    “你怎么知道是想看我,说不定是你呢?”

    琼娘脸嫩,不好意思地说道:“谁不知道你是公主。”

    “你傻了么?”赵清惠点点她的头:“这是琼州,你这个主母妹子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公主,再说了,大宋的公主有什么可得意的,但凡有点上进心的谁会想当驸马。”

    她悠悠地叹了口气,琼娘与她相处了一年半,两人之间无话不谈,自然知道她在烦恼些什么。

    “你娘又来信催了?”

    “嗯,说是相中了一个男子,打算把亲事定下来,可我才十四岁,一点都不想嫁。”

    琼娘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大宋女子的成亲年龄就是这么大,哪怕是她的十三姐,不也是这么大就成亲了么,可如今根据新的法令,女子要到十八岁才能婚嫁,为的就是让她们多一些学习和成长的时间,赵清惠对她的羡慕每天都放在脸上,如何能瞒得过去。

    “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现在啊,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赵清惠是笑着说出这句话的,琼娘被她拖着朝剧院的方向跑去,从山顶到那里足有好几里路远,她们每天都是这么跑着去的,一点都不觉得累。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三十章 新戏

    虽然有着诸多的选择,可是在琼州,从军才是最让百姓们骄傲的一件事,因为从刘禹来到这里伊使,就在有意识地提升军士的地位,每天的大喇叭,每天的新闻纸,除了战事或是州府的公告,说得最多的就是他们,镜报甚至为此辟出了一个专栏,刊登那些英勇的事迹,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就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间接地影响他们的选择,从业到婚配。

    这其中也有关汉卿的一份功劳,历史走向了偏差,他的作品也从风花雪月和描述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变成了歌颂劳动者和战士们,《窦娥冤》《西厢记》等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遍又一遍地在新落成的大剧院上映,尽管每场三十个分子的最低入场价,占据了百姓一天收入的三成以上,依然挡不住他们的热情,百姓们拖家带口滚滚而来,使得市区热闹得有如节日一般,看完表演往往还会在广场上逗留,与相识或是不相识的人讨论剧情,在电视和电影没有普及之间,这种表演形式对于百姓们的吸引力是无可抵御的,因为他们已经过了追求温饱的年代,需要更高的精神消费。

    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今天的课时安排在下午,三刻钟的理论课加上五刻钟的实践结束之后,就到了晚饭的时分,一群群学子走出大剧院,三三两两地踏上回家的路,剧院两旁的车棚,一排排整齐的脚踏车在迅速地减少,与此同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的百姓们陆陆续续抵达广场,等待着进场的一刻,两条人流在马路上各占据一边,没有人逆行或是抢道,马路的中间划着一道道白线,每两条形成一个通道,靠中间的为牛马道,外面的是人行道,这是新的《交通管理法规》所约束行为准则,经过每天的宣讲,已经慢慢在深入人心,当然了,如果违反了,会被戴着红色箍的老年执法队抓住,处以打扫马路清洁的处罚,看似不重,却会丢了面子,惹来邻居或是熟人的笑话,一年都抬不起头来。

    关汉卿也走在人群当中,他的家在黎母水边,离广场五个街口,来回走上一趟需要一刻钟,不过他每次都会用到两刻,许多灵感就是在慢慢的行走当中出现的,自从交通法实施之后,路上的拥挤少了,阻碍自然也少了,不知不觉便到达了目的地,用时还不到一刻,由于他一直在低头走路,结果被人摁住了才反应过来。

    “休要冲撞了!”

    “啊。”他糊里糊涂地抬起头,两个实枪荷弹的军士挡在身前,上了刺刀的钢枪闪着明晃晃的光。

    “做什么,快放开关先生。”

    刘禹从剧院的侧门走出来,看到他的样子,赶紧出言喊道。

    “今日是抚帅的晚课?不是安排在早上吗。”关汉卿与他相熟,也了解剧院的课程安排,为了不影响州里的教学,一般来说演出都会安排在晚饭之后,百姓们走着过来还能消消食。

    “早上有别的安排,就改到了这会子,你这是准备登台了么?”刘禹不想

    细说,学子们已经散尽,一些性急的百姓在前门的几个入口处开始排队,等待开闸。

    “正是,新剧排演了一个月,总算可以见人了,抚帅若是有暇,不妨指教一二。”

    关汉卿一脸的得意,让他上想起了在大都城时,第一回与其相见时的情景,连妆都没卸就追出来,真不愧戏痴之名。

    “喔,什么剧,说来听听。”

    “梨花曲,主演者是临安名伶秀娘子,她和她弟子担纲,某不过敲敲边鼓,上不上台都无所谓的。”

    “秀娘子?”刘禹还记得这个名字,当初在临安城忽悠那些大户时,请来热场就是此人。

    “正是她,本姓朱,艺名珠帘秀,技艺不凡,世所罕见,难得扮谁像谁,一入戏便如同附身,某家那点伎俩,在她面前不值一提,抚帅若是看了,也定会难忘。”

    关汉卿一脸的仰慕,像是后世的那些追星族,刘禹不禁有些好笑。

    “有空倒想看看,这秀娘子是如何了得。”

    “人好曲更好,抚帅可知这曲子出自谁的手?”

    刘禹摇摇头,关汉卿得意地说道:“便是数月之前离去的顾大家,可惜了,芳踪一杳再无音讯,听闻随船去了南洋,那穷山恶水得有什么可瞧的,还要坐上十天半个月的海船,换了某家是断断不会去的。”

    “她?那曲子都说了些什么。”

    “这个么?”关汉卿卖了个关子:“不可说,抚帅不如自己去看看,楼上的包厢还有空呢。”

    刘禹虽然有兴趣,却不受激,既然对方不肯说,他也不再多问。

    “你家大哥儿不是这一批的学子么,怎的不见来上课?”

    “那逆子。”关汉卿跺跺脚直叹气:“某家好说歹说,他就是不肯进学,偏要去从军,某家拗不过他,便随他去了,好在还有一年,慢慢调教着吧。”

    刘禹一愣:“多大了这就从军?”

    “十四了,他说州里在招新军,可以先去做预备官,边学边练,不会立时上阵,某家那婆娘也没有法子劝说,或许是天意吧。”

    眼见着时辰快到了,关汉卿要去后台准备登台,刘禹像往常一样回家吃饭,席上说起此事,没想到璟娘居然知情。

    “那曲子奴知道,顾供奉临走时拿来府上看过,只是不曾想她会交给关先生,还当真排出来了,哪天夫君得了闲,咱们也去看看吧,秀娘子的技艺当年在临安城里是一绝,奴也不过有幸一睹,还真有些想念。”

    “娘子想看还不容易,今日赶不及了,明日吧,咱们都去,让听潮订个位子,什么曲子这么好看,电视都比不了?”

    “各有各的好。”璟娘掩嘴一笑,刘禹追问再三,她才解释了一句:“那曲儿说得是一桩传奇,与夫君还有

    些关系呢,名字叫做。。。。。。”

    “红娘子单骑闯大都,梨花枪一出惊鬼神。”

    “扑。”

    刘禹一口酒喷到了桌子上,难怪关汉卿遮遮掩掩,顾惜惜也是偷偷摸摸,非要先给璟娘过目,感情在这儿等着呢。

    。。。。。。

    黎母山大营里的新兵操练日以继夜,不过除了新式的火枪,还有一样则是战马,半岛之战除了那些俘获,还得到了五千多匹战马,姜才就是跟着这些战马回来的,前后运了十多趟,因此晚了些日子。

    虽然有脚踏车的存在,很多时候,战马的用处还是要更大一些,因此从海贸开展的伊使,有关军马的喂养和培育便开始了,几年下来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不过数量始终不多,这一次的缴获,终于可以让琼州组建起一支真正的骑兵军。

    这是刘禹离开半岛时就定下的,由姜才出掌这支骑兵,兵力暂时定为五千,不过兵员只能从新兵中选拔,大宋缺马已久,琼州军更是很早就失去了战马的来源,要想选出五千善骑者并不容易,因此他们才会留下那些蒙古俘虏,将其中一些佼佼者留做教习,主要是教新兵们基础骑术,这是蒙古人生下来就会的东西,可对于新兵来说,要在奔跑中掌握好平衡都需要不停地训练,那些蒙古教习的鞭子可不会讲什么情面。

    当然,新兵们自然是怨声载道,可是不管什么人反映到姜才那里,都会被训斥一通,然后全营的训练量都会加倍,除了骑术,再加上刀法、枪法、火枪等等技能,比起一般的军士,强度高出了许多,淘汰率也为全军之冠,经过了一番挑选,最终成军的不会超过三千人。

    十四岁的关鸿志最终能留下来,连他父母都感到不解,只不过基础骑术只是开始,接下来他们要接受的训练,不再需要蒙古人的参与,更没有射箭这一项,取而代之的自然是火枪了,而骑术方面则增加了队形的要求,三千人的骑兵排成紧密的横列,两骑之间几乎挨在一块儿,肩并肩腿擦腿,一齐策马如同雷霆齐震声势惊人。

    “宋人这骑兵的练法,有些看不明白啊,又是马刀又是火枪的,有什么用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土虎登哥等蒙古教习来说,这支宋人骑兵既不同于北方草原上的那些游牧,也和宋人以往的骑兵不一样,他们更注重整体力量,对于蒙古人所重视的骑术、刀法,要求并不高,却像那些新式火枪步卒一样,讲究进攻时的阵型齐整划一,数千人隆隆而进,犹如一道移动的铁墙,就连久经战阵的行家也为之胆寒。

    “他们的用处就在于,不需要在马背上长大,随便招来一群人,只要几个月的训练就能达到如此威势,你觉得咱们的骑兵能挡得住么?”

    土虎登哥面色凝重地说道。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税率

    不出所料,大剧院的新戏又一次引起了热议,广播、新闻纸里再来那么一出推波助澜,采访主编关汉卿的稿子登上头版,配上主演珠帘秀的大幅戎装彩照,顿时让新戏的票子一票难求,一下子成了州里的紧俏事物。

    随着城市的发展,最早完成市区建设的琼山县是全州第一个整体通电的城区,是全州第一个接入自来水的城区,是全区第一个实现实时货币竞换的城区,也是全区第一个私营经济试行点,州里在离着中心广场两个路口街道设立了特色吃食一条街,每一个门面都是一般大小,高度不超过三层,不过可以根据营业要求进行合并,当然年租金将翻上好几倍,租金的收益与州里无关,不过营业税将成为州里收入的一个大头,为此,州里一直在与府里商议一个起征比例,没有达成协议的原因不是他们要求得太高了,而是太少了,至少在刘禹看来是这样。

    大宋的赋税是三十税一,包括了农田、行商、水船、入城等等一刀切,这样的收法当然不科学,只是方便了官府的管理,按照这个比例,营业税应该是3。3个点,后世大概是5个点,刘禹的要求是10个点,看似很高实则不然,因为这里头包括了卫生、消防、街道管理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其实比后世还要少些,但在陈允平等人的眼中,这是与民争利,而且吃相有些难看。

    “官不与民争利与谁争?百姓么。”

    刘禹的话让他一噎,百姓与民不是一个概念,大宋的“民”指得其实是乡绅地主阶层,对应是是权贵官僚阶层,至于百姓,对不起,泥腿子也好,城市下层居民也好,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胡幼黄沉吟道:“州里的考量是这样的,他们已经交纳了租金,一年下来价值不菲,若是再课以重税,只怕是难以为继,最终只得提高售价,与百姓们要利,岂非适得其反?”

    “你们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但问题的角度不对,百姓们辛苦挣来的分子,若是勤俭节约,想要攒下一份家底不难,他们没有消费的意愿,若是当真要去就算出出血,一年也就一两回,其害甚小,而那些有钱的大户,吃得就是个身份,你收不收收多少,他们的价格也不会少,若是当真经营不下去,只能说他们没有手段,与你们收多少税更是无关。”

    “何况做生意不是一件小事,懂经营的人自然算得出能不能成,设立得高一些,会让那些没有经营头脑的人望而却步,他们可以加入别人合股或是雇佣,从源头优胜劣汰。”

    两人明白了,就以饮食为例,会做菜做得好不等于就会开酒楼,与其让他们盲目上马,不如为那些有实力的商家雇佣,凭自己的手艺挣钱,风险还要小一些,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或许就会血本无归。

    “就依抚帅所言,咱们内部十税一,舶司那里七税一。”

    “这只是暂时的,将来还要制定一部更详细的税法,把各类事物分门别类,每一类的比率都不同,进货出货都要收税,政府的运作全靠它呢,一点都马虎不得,比如从今年开始,劳动服务社上缴给州里的就是一成,你与胡通判的俸禄,全在里头呢。”

    “抚帅此言当真?”

    陈允平还没怎么着,一旁的胡幼黄大喜过望,在私营产业

    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州里最大的营业性收入就是劳动服务社,每天的流水有多少?只看大楼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就知道,在琼州建设开展以来,社里所有的营收都是刘府在掌握,做为唯一的私营产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相当于刘府在养着全州几百万百姓,他们哪里敢朝这上面去想,谁知道人家自己提出来了,十个点啊,一年的营收得多少?陈允平甚至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方才的争论,抚帅简直是在求着他们多收一点,还是从自己的兜里掏钱。

    “自然,州里的开支日后都要从这上面走,本官的俸禄也是一样,家国要分开,本官若是自己都不遵守,咱们在这里商议的又是什么?”

    刘禹并没有吃亏的想法,社会要走上正轨,就需要条条框框来约束,这么做,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资产驳离,也是用法定的形式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下来,避免日后更大的麻烦,做生意就要交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是个领导者,就能心安理得地占公家的便宜,其实他并不吃亏,因为全球最大的一宗资产被他掌握在了手中,那就是。

    土地。

    后世国家改革的启动,就是从国有土地拍卖开始的,即使拍卖,也只卖掉了使用权,而所有权一直都在国家手中,就以饮食一条街的租金来说,州里不会收到一文钱,因为所有的投资都是刘府出的钱,政府将来只需要靠着税收就能维持下去,国家越强大,政府越富有,等到合适的时机,他会把军费也转移过去,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的国家结构过渡。

    名为“美食街”的琼山县吃货一条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业了,一条长不过两千步的大街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家铺子,各具特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