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1275-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听到自家兄长风风火火的下楼脚步声,叶璟娘看着铜镜里的那张脸微微有些出神,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了,只是那个命中注定要相守一生的男子倒底是何人,会不会好生待自己,她心中升起一阵慌乱,怎么压都压不住。

    p》书房里,叶梦鼎看着两个少女袅袅婷婷地走近,他一共生了十多个女儿,除了前几个还曾亲手教导过,后面的大都只是出生的时候瞧过一眼,再就是逢大日子来请个安,根本哪个是哪个,长得什么模样都分辩不清。

    p》“儿珺娘(璟娘)见过爹爹。”等她二人礼毕,叶梦鼎出声将人叫起,原本这种事情理应由他的夫人来做,可自从前些年嫡妻故去,他这把年纪也不想再做续弦之想,至于那些侍妾是否要挑一个扶正,他还没想过,因此就只能是亲力亲为了。

    p》“老陈头已经将事情大致说与你们听了,这事关系到你们的终身,为父想着也应该要让你们知晓才好。人是你们长兄找的,为父并未见过他,因此,如何选择还要你们自己拿主意,若是你们都不愿,为父也绝不勉强。”

    p》“但不知是何等样人?”站在左首的叶珺娘红着脸开口问道,她与璟娘年岁相同,只是大了些月份,倒底身为姐姐,胆子要大一些,面皮上还是有些挂不住,一问出口便低了头。

    p》叶梦鼎将他知道的情形说了一番,都是叶应及在信里所写的那些,唯一没有提到的是他叙功第二,论功之后至少也能出任一路帅臣之事,而目前看来还只是一个正七品的直阁而已。

    p》年近三十,不过才是个正七品,虽说有个特旨的同进士出身,比起正牌的科考出身还是差出了一截,这是一个看功名的时代。叶梦鼎说完就看着刚刚开口问话的叶珺娘一眼,只见她神色变幻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扫过一旁的璟娘只是面色微红,神色还算镇定,也不知道内心做何想法。

    p》“十一娘,你居长,你先说说你意如何啊?”见她们不准备开声,叶梦鼎自己问道,叶珺娘听到问自己,抬起头两手不停地揉着裙角,似乎内心挣扎不已。

    p》“回爹爹,珺娘尚且年幼,还想着想着多侍奉爹爹几年。”拒绝的话说出了口,她仿佛才松了一口气般,叶梦鼎不以为意,点点头接着看向了下一个人。

    p》“十三娘,你怎么说?”听到自家爹爹的问话,叶璟娘不慌不忙地抬起头来,她的心里一直在想着爹爹介绍的那些情况,有些不明白的是,这样的人表面看上去毫不出众,为何会得长兄及爹爹的一致推举,如果真的那么不堪,根本就不可能过得了他们。

    p》长兄叶应及年岁很大,大到他的女儿都比自己还要大,他素来就是个极稳重的人,不比自家亲兄亲兄看书时才有的样子。这样的人所极力推荐的,会人品低劣前途渺茫害了自家妹子么?想到这里,她略整了整衣裙,对着堂上敛首施了一礼。r1058

    。。。
………………………………

第二十九章 回京

    p》“竟然是这样!”刘禹长叹一声,李芾调淮西,黄万石任荆南,徐宗仁去江西,好歹将几个空缺的路臣之位给补足了。至于这些人是不是堪用,别人不知道,李芾还是不错的,他在谭州以孤城寡兵挡了阿里海牙整整三个月,有这样的人去淮西,至少可以保证一点,淮西不会轻下。

    p》只是这样一来,大宋目前的精兵强将就都集中在了江淮,余下的各地中,蜀中的张珏无需担心,这个猛人在临安出降交通断绝之下仍然死死挡住了鞑子,蜀中地区的抵抗甚至到了一二九零年之后,而那时离着宋朝灭亡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p》这么看来,唯一可虑的就荆北一线了,朝廷也许是考虑到那里有宿将高达坐镇吧,对于这个人,刘禹不禁摇摇头,晚节不保指的可不光光是夏贵,至少夏贵出降还在临安之后,可他呢?高世杰是能力问题,至少他敢出战,他却是连一个小小的沙市监镇司马梦求都不如。

    p》鞑子若是出兵,不可能不动荆湖,若是大宋的水军强盛之时,有大江和广袤的洞庭湖为界,这要比蜀中的险路和江淮的重兵更加可靠。现在么,那些北人已经能在大江上纵横捭阖了,就连水性只怕都不弱于宋人,解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一旁的杨行潜见自己的东家看着地图长吁短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个宰执相公在那忧国忧民,只是这位“相公”也委实年青了些吧。自家人的前途还不知道在哪里,这些闲心操得过来么,于是刘禹无意中看到的就是他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

    p》“‘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些诗文你大概读过,只怕那时你也是作如此想吧。行潜,大变在即,某这功名只怕最后还要着落在鞑子手上。”刘禹拍了拍桌上的地图,从袖笼中拿出几张纸递给了他。

    p》不用说,那些纸上记载的就是李十一他们探得的消息,杨行潜现在干的基本上就是以前刘禹所任的机宜文字,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刘禹亲自带回来了,最后肯定也是他第一个收到,消息虽然重大,却还没有让他到了失色的地步。

    p》“东家心忧者,是担心朝廷的措置有误,挡不住鞑子的进犯?”杨行潜将目光转向那张地图,各路各州府的主事之人都一一标注在上面,还有大致的兵力分布装备士气等等,

    p》“‘强敌窥于外,嫌者隙于内,而犹不知’,某是不知道,朝廷有何信心能阻敌南下。去年鞑子南下之时,兵不过三十万众,便险些功成,你知道若是建康城破,大宋会如何吗?”

    p》杨行潜黯然不语,他当然能想像得出后果会怎样,如果没有汪立信和刘禹等人的搅局,鞑子早就占了建康城。至于然后嘛,杨行潜不敢深想,若他是鞑子统帅自然会直趋临安了,这是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选择,真要是那样,能挡得住吗?想到这里,他在大热的天里竟然有一种冷汗迭出的感觉。

    p》“大事尚有可为。但是光你我不行,若是此次不能外放,行潜,某不会在这临安城中做一个朝臣,等着鞑子兵临城下的,到那时,你可还愿意跟着么?”听到刘禹的话,杨行潜蓦地抬起了头。

    p》这还是刘禹首次和他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好运气只会有一次,这临安城既不如建康城坚固,更因承平日久,其民皆富早就失了死战之心。只怕当年的汴梁就是这样子吧,百万军民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变成了徒耗粮食的拖累。

    p》“杨某无德无才,却也不欲在鞑子治下做个豚犬,若得东家不弃,便让某做个长随也可。只是东家也说了大事尚有可为,要某如何做,东家不妨直言,某定当尽心尽力万死不辞。”杨行潜免冠顿首,长揖而拜,刘禹将他扶起,提起地上的一个大袋子放到他眼前。

    p》“这是?”杨行潜看着他拉开一道黑黝黝的链子,露出来的竟然全是书册,原本以为是什么兵书秘笈,结果当他拿出一本打开看来,却是配着插图的说书话本!这些话本他记得还是自己找人写的,看着这满满当当的书册,他不知道会有什么用?

    p》“无他,刷声望而已。”刘禹笑着说道,根据他的计划,这些都会免费送给那些瓦弄厢棚的说书人,还有那些走南串北的话事者。宋人好新奇,这种源自本朝的故事肯定能以飞快的速度流传开去,他没兴趣抄诗抄文,只好用这种方式来了。

    p》虽然知道朝廷不可能将位子空着一直等自己,可这么快就被填满了还是让他有些失落。看着这张大宋的全图,刘禹有种“天下之大竟不知何处属于自己”的感觉,难道真要去找个海岛玩种田?那自己前些日子干的不就白废了吗。

    p》吴山脚下的大营中,姜才所部仍是不紧不慢地在那里训练,明明朝廷的敕令早就已经下下来了,可自家的将主像是在等待什么似的自从通知了下去之后,就一直在营中做着各种准备,细致到每一匹马有否疾病,哪里还有以前那个行事果决逢令必行的样子。

    p》只是他的部属自不必说,就连朝廷也不好明着去催,谁不知道此番是委屈了这位功臣,枢府上下对他的要求几乎是每求必应,提出来的尽力去办,没有想到的也替他备好了,这种待遇就连三衙禁军都是不曾有过的。

    p》不光是如此,最近他还特意在营中宣布了,家在临安府附近的,都可以请假回去探望一趟。不在的,也能三五成群地结伴进城见识一番,只要不去生事即可,这样一来军士们无不是欢呼雀跃,倒将行将远征的那点忧心扔到了脑后。

    p》这也难怪,都是提着脑袋的厮杀汉子,血海余生下来的人,所求的不过就是一刻欢娱,有家室的见上一面送上拿命换来的钱物,让自己的后人有个着落也就罢了。没有的,今朝不知明朝事,到哪里不是个死,能在这京师繁华之地快活一回,还有何憾?

    p》只有他的老弟兄施忠才多少明白他心中的想法,每日里别人都能请到假,只有他麾下的那些探子不得休息,被他分成数组遣出去,沿着建康府到这里的官道、小路、山地散开了去,每天都要往他这里报告当日所见。

    p》“唉!”伸出手挥退了自己的部属,施忠抬眼看着那个方向叹了口气,算算行程,如今怎么也应该进了临安府了,怎么到现在还是毫无消息?

    p》“老施,还是没有消息么?莫急,他等都是步卒,哪会走得快,万一碰上一个雨天路滑之类的,就得耽误不少行程。无妨的,也就这几天,你的人也都辛苦了,到时让他们都休息几日,入城的费用某掏了。”

    p》姜才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来,施忠无语地点点头,这本就不是他的事,他急从何来?朝廷一直封锁了消息,他们在这临安城里又没有什么耳目,怎么可能知道淮西那里发生的事,只能采取这种守株待兔的笨方法。

    p》只有他心里清楚,若不是如此,他早就带着人踏上征程了,可人皆有私心,他姜才又何能例外。既然自己要去那不测之地,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知道,那他只能这么徇一回私了,这事他不怕被任何人知道。

    p》“来了来了!他们来了。”两人正沉默地站在那里,突然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接着又是一声破锣般的大吼,生怕别人听不见似地边喊还边挥着手。

    p》“将某的马牵来,某要亲自前去迎接。”听了马上探子的回报,施忠由衷地舒了一口气,根据消息他们才刚刚通过百丈山进入临安府辖下的昌化县境内,而这探子回来就用了大半天,这么一算,他们今天肯定会宿在昌化县城。

    p》原本想着,最迟后日他们就能到这里了,可姜才实在是等不得了,反正自己在这里也没什么事,干脆走上一趟,更示郑重为好。不到片刻,他的亲兵就将马牵了来,姜才飞身上马,带着两个亲兵就打马而去,连交待一声都忘了说,施忠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不由得摇摇头,别看平日里他对宁哥儿那么严厉,可说倒底还是爱子心切。

    p》一路渡江而来,金明所部走的并不是建康府到京师常行的那条路,而是就近从池州登的岸,再经由宁国府进的临安府。别处还好说,可这池州境内所见让他和手下军士无不是怒火中烧,原本的江南繁华大州,如今已是处处烽烟,断垣残壁满目疮痍,沿途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倒毙的尸体,鞑子竟然作恶如此!

    p》从军这么多年了,这种触目惊心的情景他并不是没有见过,可那都是大战过后的地区,这里早就已经降了,算得上的鞑子自己的地盘,他们还这么做,怎不叫人心惊!

    p》因此,直到穿过宁国府进入了临安境内,金明的心情仍是抑郁难当,刘禹的那些话不停地被他回想着。既然当不了顺民,那就尽力一战,就算是死也不能如那些遗尸一样,被鞑子像猪狗一般地屠杀!

    p》还没到入夜之时,他的队伍就到了昌化县城,金明拒绝了当地知县为他而设的接风宴,只接受了那些劳军之物,和自己的弟兄们就在城外的军营中饱食了一餐,翻过那座大山颇费了些气力,自然要好好补充一下。r1058

    。。。
………………………………

第三十章 边地

    p》元人的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是忽必烈改元之后依汉制新设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因中书令为太子真金兼任,之后便形成定例,因此下设的右、左丞相便为实任的宰相。其下再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

    p》与大宋不同的是,元人的中书省位于皇城之外,与六部各衙门一齐位于宫门不远的横街上。这里离着伯颜的官邸颇有些距离,因此尽管今天并没有朝会,他还是早早地就到了,没有办法,最近的政事特别是军务太繁重,而自原本与他同任中书左丞相的史天泽刚刚辞世后,所有的事务就全都压在了他一人的肩上。

    p》走进大堂中,伯颜看着与自己相对的那张几案微微有些走神,没想到这人说走就走了,虽说他也活了七十多岁,算得上高寿。可伯颜心里很清楚,史天泽之所以抱病日久突然辞世,与他的儿子史格丧在了江南有直接关系,而这一切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p》前去吊唁的时候,史家并没有怪罪他,一个个都是温言以对地,伯颜看得出来他们的确出于真心。可这并不代表他自己没有愧疚之意,间接害得史家父子丧命,而后者还是府中的顶梁柱,他的儿子才刚刚能开口叫“爹娘”,因此,自那天之后伯颜便天天都呆在了这里,用繁重的事务分散自己的情绪。

    p》不光是如此,因为右丞相安童随军去了西北,整个中书省一下子就扛到了他的肩上,更别说他还担着行枢密院事。除了平章政事阿合马所管的财权之外,军、政事务都要在他这里汇总,决断之后送到宫里用印,然后再快马送至各行省处。

    p》在这里虽说他就是实质上的宰相,可上有大汗太子,下有御史言官,哪有南征之时一人独断来的爽快。刚刚在靠椅上坐定,属下就给他抱来了大撂大撂的奏章文书,伯颜顿时感觉到,自己也不过是大汗的一个书吏罢了。

    p》根据大汗的旨意,北部各行省都下达了征兵令,以补充去年里南征时的损耗,为此今年的赋税也将再度增加。好在汉人为数众多,本朝又不比宋人那样花费过甚,一个炮灰样的杂兵都得几百瑉钱地养着,因此就算给百姓加了些负担,也没有达到民怨沸腾的地步。

    p》伯颜心里很清楚,大汗这次是下了最大决心的,虽然各地的数字还要过些日子才能报得上来,他已经大致估算得出那会是多少庞大了。大汗老了,渐渐地也变得有些独断了,他能感觉得到,这一次就连朝中素来喜欢抗辩的汉臣都住了嘴,谁不知道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p》最让他忧心并不是这个,自己还有数万的部下和大批军将在宋人手中,大汗虽然派出了以廉希贤为首的使团,可他心中隐隐有些担忧,这只怕也是一步棋。能不能谈得成,要不要得回包括数千蒙古人在内的俘虏似乎并没有被大汗放在心上,否则怎么也不会在这时候大张旗鼓地全国征兵,唯恐宋人不知道。

    p》廉希贤从宋人都城里传来的手书就在他的案上,大汗过目之后只说了一句“若宋人再敢动使臣,朕必亲领兵以讨之。”,尽管话说得豪迈,可这不是明显将人推入死地了吗?现在宋人以夏贵之死为由,扣押了使者,这不比当年的郝经,人家是口供物证俱在,想推托都难找出借口。

    p》为了这件事他已经烦恼了好几日,荆湖方面的说辞也是同时送来的,那上面的说法他相信但不能拿去说服宋人。人是在刺杀现场被擒获的,身穿黑衣手拿兵器,宋人会为了栽这么个个赃就杀了自己的大将?伯颜郁闷地摇摇头,这件事太蹊跷了,满满地都是疑点可又没有办法去证实。

    p》“启禀丞相,兵部郎中忽辛求见。”正对着一封奏章发呆的伯颜被一个书吏的声惊醒,回过神来赶紧命人叫进来,来者是个深目虬发的色目人,一身官服穿着在他身上很不协调,这样的人在朝中为数不少。

    p》和阿合马一样,忽辛的父亲瞻思丁也深得大汗的信任,自去年被派往云南任行省平章以来,他在当地将原来的行政体制改成了与中原一致的州县制,并迅速平定了省内的几起叛乱,得到了大汗的高度赞赏,他这一次出京就是前往那里执行一项重要的使命。

    p》“忽辛见过大丞相。”和那些西域来的回回一样,忽辛行的也是当地通行的平胸礼,他的汉话说得不太流利,蒙古话也很一般,但听说还是问题不大的,伯颜受了他一礼,从几后站起身来,将他一把拉起。

    p》“你这是从宫里来?大汗怎么说。”两人在堂下的位中就座,伯颜也不和他虚客套,就这么径直问道。

    p》“不瞒大丞相,大汗对云南抱了很大的期望,可是我和我父亲都认为,此时出兵并不是太好的时机,要是再给我们三年,不,两年甚至是一年,我们有信心,那里将永远成为大汗最忠实的领土。”

    p》忽辛耸了耸肩说道,这些话他并没有说给大汗听,因为知道说了也没用。云南行省是元人最南的一片土地,尽管征服他们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可因为民情太复杂,远远不像中原这些汉地一样好统治,正因为这样,瞻思丁才会担出改制的。

    p》伯颜沉默了一会儿,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每日里的政情军报都要过他的手,虽然前几年的大规模叛乱已经被镇压下去,可为首的却没有抓到,零星的小叛乱更是层不出穷,一不小心就会死灰复燃。

    p》“你这次过去,帮我带封书信到鄂州,交给阿里海牙平章,顺便亲自问一问,然后差心腹之人回京来报与我,有些事别人去办我不放心。”大汗的措置他不好评价,于是岔了话题说道。

    p》按伯颜的要求,忽辛就得多绕上一圈,可他并没有说什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反正谁都知道他的行程为时很长,大汗又没有规定什么期限,就是耽误些时日也没关系。

    p》知道他马上就要走,伯颜并没有多留他,这一次大汗连那块飞地都没有放过,其决心已经洞若观火,再难挽回了。汉人说过“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现在他们马就要尝到这雷霆之怒了,

    p》“将这些命人马上送至甘肃、陕西、四川、岭北、征东、及中书省辖下各路,让他们务必在入冬前准备好,以备征调。”忽辛走后,伯颜飞快地将此前已经拟定的诏令处理完,叫过几个官吏吩咐下去,这些地方都比较偏远,不一定会用到,但准备还是要做的。

    p》至于更远一些的地方比如漠北和各汗国等地就不会顾及了,一则是路途遥远转运不易,二则那些地区人口稀少,也难以凑出多少人来。更何况,现在西北不靖,一些素有野心的宗王蠢蠢欲动,这些都是不得不防的。

    p》现在伯颜对自己此前的失败更是追悔莫及,若不是他的大意,也用不着现在这样子,如此地孤注一掷,万一有个挫折之处。伯颜有些不敢再深想,上一代大汗蒙哥的例子就摆在那里,虽然现在早早就立了太子,可草原上向来就是强者为尊,各部宗王有哪一个又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p》“你说他们在干什么?”阿里海牙没听清后面的话,上前几步向单膝跪在地上的巡骑问道,这人看来是连夜赶到的,身上沾了些露水,人也不停地在喘着粗气。

    p》“宋人似乎在撤兵,他们好像连县城的城墙也拆掉了,等我们走近时,那里已经变成一片白地,屋舍墙瓦都没剩下。他们的人全都撤进了山里,再往前就遭到了驱赶,远远地看上去,宋人似乎在加强那些关隘。”

    p》巡骑打着磕巴将探到的情形又复述了一遍,让阿里海牙有些哭笑不得,以为他们想拼死一战的时候吧,结果他们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撤了回去。自己准备的那些后着全都落了空,真不知道是该说这个李庭芝有谋略还是运气好。

    p》是的,他的阳逻堡新增了将近三万名生力军,要说生力军也不合适,就是那些退到蕲州来就食的大军一部。其中有近万名没有马匹的蒙古骑兵,也被他们的统帅之一阿刺罕带了来,在鄂州进行了补充之后,秘密来了到这堡中,可谁知对手却突然消失了。

    p》再带着这些军逼上去?阿里海牙心知那样除了将李庭芝再吸引回来,说不定还要面对更多的宋军之外,不会再有任何变化。两军都没有绝对的胜算,宋人不愿意在阳逻堡这样的坚城之下打消耗,他又何尝会想再去攻打一遍加强了的大别山隘!

    p》从河南江北行省就近调集的粮食正源源不断地运到襄阳府,然后再转运到鄂州城,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保住这个前进之地,等待着下一次大汗发出的征讨令。中原各行省的那些大动作他早就知晓了,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