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教授又看了一会后,才直起身来,对黄银匠说:”黄老先生,你门口的这两个石像,确实很特别,有机会我们要好好看看。”
黄银匠连连点头说:“好,没问题,你们可以随便看,坐了七八个小时的车了,赶快到家里喝点茶,休息一下吧”。
黄银匠把我们往宅子里让。
黄银匠并没有敲门,大门上的是暗锁,他拿出钥匙,手有些颤抖地把钥匙插进去,把大门打开了。
进去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个宅子,好像比米医生的宅子还要大,更加特别的是,黄银匠的这个宅子,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版的江南园林——有假山,亭子,小桥,流水,低垂的杨柳,在隐隐绿草中,蜿蜒曲折石子铺成的小径。
在一个不大的小池塘上,甚至还有一个木船。
看起来诗情画意,我们还从没见过这么美、这么秀气的院子,瞬间好像来到了江南似的。
“黄老先生,你的院子实在是美了,如果不进来,绝对想不到院子里还有这种景观。”
胡梦有些吃惊,也有些兴奋地说。
黄银匠点点头:“嗯,能在院子里,造出这样的景观,除了我,在这个小城市里,应该没有第二家了,在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位老主顾,是个江南的生意人,非常喜欢我打造的金银首饰,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他请我们老两口,去他那里住了几天。
我老婆第一次见到了江南的园林,非常喜欢,于是,我就花了一大笔钱,找了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帮我们设计建造了这些景观。”
我们这才知道,这么美的园林风景,竟然是黄银匠为自己老婆建造的,可见他多爱他老婆。
不远处,有三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正在院子里打扫,这应该是黄银匠家请的佣人了。
没想到黄银匠经济条件这么好。
我们绕过一座假山,看到了几间房子,这些房子前面的一整面墙,几乎都被落地窗占据,这使房子显得很宽敞明亮,在米医生家里,也有类似格局的房子。
隔着这种落地玻璃窗,我们看到,一个三十多岁,气质和模样都很好的少妇,正在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捶腿。而老太太拿着张照片,表情痴呆,喃喃自语地说着什么。
黄银匠叹了口气,并没进去,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这就是我的老伴和二女儿。”
………………………………
第843章 一种秦朝的巫术
她的二女儿忽然抬头、隔着玻璃窗看到我们,连忙走了出来,而黄银匠的老伴,则依旧看着照片,喃喃自语,根本没注意到我们。
看来大女儿的死,对她打击确实很大。
黄银匠的二女儿,走出来后,看到我们这么多人,好像很激动。
“爸,你把那位王教授请来了吗?”,她声音有些嘶哑,脸色也有些苍白,清秀的脸上,透着一丝疲惫,但看到我们,仍然感到很振奋。
“嗯,请来了,这位就是王教授,这些都是他的同事,他们来,是专门来帮我们的。”
黄银匠介绍道。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们一家的安全,全靠你们了。”
黄银匠的二女儿,声音哽咽地说着,对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头来,已经是满脸泪水,这更激发了我们的同情心。
“你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保护你们一家的安全。”
听王教授这么说,黄银匠的女儿,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爸,你带这些客人,去旁边的房间先休息一下吧,是不是大家还都没吃饭?我让厨师赶紧做饭去”。
“好的,我们一大早就上车往这赶了,一直在路上,还没吃”,黄银匠有些疲惫地说。
黄银匠的二女儿说了声“大家辛苦了”,便往二十多米外,另外一排房间走去,那里应该是厨房,没想到他们家,还有专门的厨师。
虽然只见面几分钟,但却能感到,黄银匠的这个二女儿,说话诚恳,举止得体,让人印象很好。
黄银匠刚要让我们去旁边的房间休息,王教授忽然说道:“黄老先生,我能不能进去看看你老伴,和她说几句话。”
包括黄银匠在内,听王教授提出这个要求,大家都一愣,以黄银匠老伴现在的精神状态,已经不能正常和人交流了,从她的嘴里,根本也获取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黄银匠有点面有难色,还没等他说话,就听秦晴连忙说道:“王教授,我觉得咱们不应该进去打扰老太太了,她这种精神状态,咱们这么多陌生人,忽然进到房间里,可能会对她形成刺激。”
黄银匠连忙说道:“这位姑娘说得对,王教授,等她精神稳定一些,你再跟她说话吧,这么多生人进去,我也确实怕她受不了,走,咱们到另外的房间休息。”
可没想到是,王教授却坚持道:“没事,就我一个人,跟您进去,其他的人先留在外面,我粗通医术,对于你老伴的这种状态,也许能改善一下,她一直是这种状态的话,对她很不好。”
我们对王教授很了解,他一项通情达理,也从没听到他会什么医术,但不知道他现在为什么、非要进屋看这个老太太。
黄银匠见王教授这么坚持,并听说王教授会医术,疲惫的眼神里,迸发出一丝希望:”您真的会医术?能改变我老伴现在这种状况?其实,我也找过医生,医生说,人在巨大的精神刺激下,经常会出现这种状态,除了打镇定剂之类的,没有别的方法了,只能等自然恢复。”
王教授听完黄银匠的话后,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淡淡地、但又不容商量地说了句:”走,咱们进去看看吧。”
我们全都留在外面,只有王教授和黄银匠进了屋里,进去后,黄银匠随手把门关上,透过落地玻璃窗,我们往屋里看着,但却听不到他们的说话。
只见黄银匠带着王教授,走到老伴面前,但黄银匠的老伴,却连看都没看两人,仍然是拿着照片,目光痴呆地看着,喃喃自语地说着什么。
王教授先是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看着黄银匠的老伴,大概过了一两分钟,然后用手轻轻地翻开老太太的眼皮看了看,这才走了出来,黄银匠也随后跟着出来了。
走出来后,王教授面色有点沉重,却没说什么。
我们进了另外一个房间,大家都落座后,王教授看了看黄银匠,这才说了一句:“你老伴应该是中了一种咒语。”
大家又是一愣。
“咒语?不会吧,我刚才提到过——医生也已经说过了,很多人伤心过度,往往都是这种状态。
我老伴太爱我大女儿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心里承受不住,才这样。”
黄银匠质对王教授的话,有点质疑。
不只是黄银匠,我们也都很不解,黄银匠说的没错,按照常识判断,老太太之所以这样,用常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王教授怎么忽然提到咒语?
王教授见我们大家都不太理解他的说法,这才慢慢地解释道:“古书里记载,在秦朝时,有一种咒语,可以夺走人的魂魄,但在这种咒语,和一般的咒语很不同——只有自己儿女死掉的人,才能中这种咒语。
中了这种这种咒语的人,两眼痴呆,眼睑发青,嘴里会把这种咒语念出来。
因为只要一念这种咒语,已经死掉的、子女的魂魄,就不会离开,还会在他身边陪着他。而且通过这种咒语,他也能和自己死去的儿女交流。
我刚才仔细地听了听,你老伴嘴里喃喃自语的话,很不寻常——她发出的音节,都很清楚,但我们却听不懂她说的是什么,那好像是另外一种语言。
我又看了一下她的眼睑,是发青的,而我们一般人的眼睑,是红色的,所以我才断定,她是中了一种咒语,而且是秦朝的一种咒语,其实,这也是因为你门前那两个秦朝武士的石像,让我有了这种联想——怀疑你的老伴,中了这种秦朝的咒语,没想到果然如此。
而你大女儿的魂魄,应该还没走,就在那间屋子里,或者说,就在你老伴的身边陪着她。”
坐在旁边的胡梦,一下子紧紧抓住了我的手,我感到她的手冰凉,我也感到一阵寒意,忽然从心底涌起。
“王教授,你可不要吓我们,我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了。”
胡梦声音颤抖地说道。
黄银匠则是吃惊多于恐惧:”王教授,我大女儿的魂魄真的没走?那她的魂魄,能听到我们说话吗?”
“这个古书上没说,但她应该能和你老伴交流,而你老伴,其实现在是在做梦,也就是说,她现在是一种特殊的做梦的状态,和外界,根本没有联系,我们说的话,你老伴也听不见;
或者说,你老伴因为中了这种咒语,她处在一种睡眠的状态,根本没醒。这样下去很危险,她的身体会熬不住的。”
王教授叹了口气,担心地说道。
“那我马上过去把她叫醒。”
黄银匠马上站起来,想立刻就去叫醒老伴。
王教授连连摆摆手说道:“中了这种咒语后,你是叫不醒的,我刚才说了,和和一般的睡着的状态,很不一样,你这样硬叫,只会害了她。”
“我怎么才能叫醒他?”,黄银匠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古书上有没有写、破解这种咒语的办法呢?”季东阳也连忙问道。
王教授摇摇头:“没有,古书上只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巫术,只有会这种巫术的人,才能破解,也就是说,谁对老太太下了这种咒语,谁才能解开这种咒语,让老太太醒过来。”
“唉,天哪,这可该怎么办?”黄银匠一屁股坐在座位上,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又是老泪纵横了。
“大家不用担心,我也许能破解这种巫术。”
亥忽然说道。
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所有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在亥的身上。
我们都知道,亥是那种‘时光使者’,他自己就经历过秦朝,对于那个时代,我们只能通过很有限的史料去了解,但对他来说,却是活生生的经历。
只是黄银匠在,我们不便谈论亥的这种身份。
亥连忙说道:“王教授说的没错,在秦朝时,确实有这种咒语。并且在秦朝都城一带,这种咒语非常流行,那时,秦朝正在统一天下,几乎每天打仗,因此,秦国人死掉的也很多。
秦朝有一些术士,自称能够招魂,就是当秦朝的士兵被杀死后,他能够把士兵的魂灵,带回到家里,如果家里的父母,想和自己孩子的魂灵交流,那些术士们,就会对亡者的父母施法,那样以来,亡者的父母,就可以和自己的死掉的孩子交流了。
那些术士用的,就是这种咒语。
也就是说,在秦朝时,这种咒语,并不是来害人的,只是让那些战死的秦国将士们,能用自己的魂灵,和自己的父母说说话,见见面。
现在也一样,在打仗前,士兵们往往都会写好遗书,人都想在死前,和亲人做最后的告别,在秦朝时,当然没有办法这样做,那时会写字的人极少,而且连纸都没有,不可能留遗书。
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奇怪的巫术。
但始皇帝嬴政,对于这种巫术,却并没限制,反而是大加鼓励,还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术士,到战场上进行招魂,然后回来,用这种巫术,让父母们和自己死去的孩子交流。
秦始皇这么做,也很聪明,因为不管他信不信这种巫术,他肯定知道,这对安定国内的民心,鼓舞士兵的士气,都是很有用的。
不过以前我对这种巫术,根本不相信,觉得不过是一种催眠术,主要是让死者的父母,得到些精神上的抚慰而已。但没想到,黄银匠的老伴,居然也中了这种这种巫术。”
亥不愧是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说出来合情合理,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细节。
王教授边认真地听着,边拿出小本子,快速地记着,我知道,亥随便讲的这些话,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史料。
“亥,你还没说破解的办法?怎么才能破解这种咒语呢?是需要鸡血之类的吗?”
王同有些着急的问道。
亥不慌不忙地点点头:“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鸡血、狗血的,破解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中了这种咒语的人,带到人多、吵闹的地方,那种地方,因为人多,所以阳气盛,这样一来,中了咒语的人,自然就会醒过来,也能恢复正常了。”
“你说的是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听到亥说的这个破解之法后,黄银匠兴奋的脸上泛起了红光。
“我也是听说,不过我觉得可以试一下,也许可行。”
………………………………
第844章 一种特殊的梦境
亥说只要把黄银匠的老伴推到闹市,就能把把她从那种奇怪的状态下唤醒,这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黄银匠更是又惊又喜。
“好,好,那真是太好了,这不难,我们现在就去,把她推到闹市区,能把她唤醒的话,那就太好了。”
黄银匠说着,马上就向往外走,但他走了两步,忽然一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上,还是亥与季东阳,手疾眼快,冲上去,同时把黄银匠扶住,然后慢慢扶他坐在了沙发上。
这时,黄银匠已经两眼紧闭,好像晕过去了。
这时,门打开了,黄银匠的二女儿恰好进来,她端着一盘子水果,看到黄银匠这样,她慌忙跑过来,把水果盘放在桌子上,声音有些嘶哑地喊道:“爸,你怎么了?你可千万不能再出事了,你要是再出事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着泪水流了出来。
郑旭也连忙摸了摸老人的脉搏,镇定地说:“大家不要紧张,黄老先生应该是太劳累了,再加上情绪太激动,才造成了暂时晕眩,休息一会,就应该没事了。”
郑旭说着,让黄银匠平躺在沙发上,轻轻掰开黄银匠的嘴皮看了看,又解开了老人领子上的扣子,以便让他呼吸更顺畅些。
大概一分钟后,黄银匠才睁开了眼睛,挣扎着坐了起来,看着泪眼婆娑的二女儿,又看了看我们,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一下说:“哎,人老了,就不中用了,我没事,现在咱们就出发,赶紧把我老伴推到热闹的地方,让她醒来,能够健健康康的,我就是死,也能安心了。
我们家已经有一个死在我前面了,我不希望在我死之前,我的家人再出意外了。”
这几句话,让屋里的每个人都很心酸。
“爸,为什么要把我妈推到闹市去?这是怎么回事?”
二女儿一脸不解地连忙问道。
我们连忙向她解释了一下,她听完后,眉头皱了皱,看起来有点将信将疑,稍微思索了一下,这才点点头,无奈地说道:“以前我都不相信这些,但我们家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怪了,真的没办法解释,现在也只有按你们几位说得方法试试。
即使这种方法没用,把我妈推出去走走,换换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她情绪也许会好点的;
不过,爸,你就不要去了,你都八十多了,还去了一趟省城,太累了,你休息一下,我推着妈妈,跟王教授他们几位去闹市。”
“不,我一定要去,我在家等的话,心里会急死的。”
黄银匠无比坚定地说。
“那这样吧——你们家还有轮椅吗?让你父亲也坐在轮椅上,我们推着你爸爸去,这样可以节省体力。”
王教授说道。黄银匠的二女儿连忙点了点头,同意了王教授的方案。
就这样,我们用轮椅推着黄银匠老两口,出了宅子,往闹事走去。
而黄银匠的老伴,坐在轮椅上,依然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拿着大女儿的照片,嘴里嘟嘟囔囔,说一些我们谁也听不懂的话,难道真如王教授和亥说的,她处在一种特殊的梦境里,正在和死去女儿的鬼魂、进行交流?
想到这些,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
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了,碧空如洗,蔚蓝的天空中,一片白云都没有,明媚的阳光,加上不时吹过的丝丝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黄银匠说,大概三里地外,就有一个不小的菜市场,那里人很多,建议我们去那里。
因为车就停在门口,我们本来打算开车过去,但黄银匠说,去那个菜市场的路,都是些窄巷,我们的车太大,根本过不去,因此,只能走着过去了。
不知为什么,经过门口的那两个石像时,我感到那两个石像,正在看着我们,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这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黄银匠家门口的这两个石像,是秦朝皇宫里的贴身侍卫的雕像;而黄银匠的老伴,又中了秦朝时的符咒,黄银匠一家的遭遇,隐隐约约,和远去的秦朝有关。
我以前以为,秦朝对我们来说,只是远去的历史,离我们已经遥不可及,我们只能在史书里,出土的竹简、文物中,去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和我们的现代生活,已经没什么联系了。
但直到在那个大山深处的小县城,探访那个秦始皇陵时,我才突然意识到,秦朝并没远去,它在方方面面,以各种奇特的方式,延续了下来。
我们甚至了解到,在那个县城地下深处的陵墓内,有一个人活人,完全继承了秦始皇的思维和记忆,可以说,秦始皇并没死,而是用那种记忆传递的方式,“活”了下来。
而在这个小城内,在黄银匠的家里,又出现了秦朝时的种种痕迹,这意味着什么?
我边在狭窄的小巷中穿行,边想着这种种的、关于秦朝的神秘。
三里左右的距离,不过一千五百米左右,我们很快就走到了。
当我们渐渐靠近那个菜市场时,就听到传来的锣鼓声,米医生告诉我们,在这个菜市场里,有一个露天的戏台,最近好像有戏班在唱戏。
当我们推着黄银匠老两口,从一个窄巷子口出来时,眼前忽然豁开朗——这个菜市场,足足有几十亩地那么大,各种菜摊,还有买菜的人,熙熙攘攘,人声嘈杂。
“看,我妈好像不看照片了”,就在这时,黄银匠的二女儿,忽然兴奋地低声说道。
我们都吃了一惊,连忙看了看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果然,她已经把照片放下了,嘴里也不再喃喃自语,她的眼神虽然仍然很空洞,却不再看照片,而是在看市场上的人。
“好像真的有效,她终于不拿着照片唠叨了,快,快,咱们往那个戏台走,那里声音更大。”
黄银匠无比兴奋地说。
见亥说的方法奏效,大家也都很兴奋,连忙推着轮椅,往戏台那么走去。
“大家走的时候,把黄老先生一家三口围住,这里人太多、太杂,尽量避免生人靠近他们一家三口。”
郑旭提醒说。
经她这么一提醒,我们马上警惕起来,把黄银匠一家三口,围在中间,慢慢往戏台那边走。这又把黄银匠的父女二人,感动到落泪了。
我们边走,边看轮椅上老太太的反应。
老太太开始不停的扭头,往周围看着,神情依然很迷离,好像搞不清楚这是什么地方。
我们很快来到了戏台附近,看戏的人并不多,稀稀拉拉,坐在戏台下,大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但戏台上的演员,却演的很卖力,不时锣鼓震天响。
我们本来打算,把黄银匠的老伴,推到离戏台最前面,但当我们离戏台还有十多米时,随着一阵脆亮的铜锣声响起,只见老太太忽然浑身一激灵,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似的。
眼睛也忽然变得有神了,好像一下子醒了过来,她忽然扭头对推着他的女儿说了句:“等等,我这是在哪里?你姐姐呢?她刚才还在,现在去哪里了?”
而老太太的这种反应,让我们立即意识到,亥说的方法果然管用,老太太已经醒过来了,不过听她这么问,我还是感到一股恐怖的阴冷之气,顿时传遍全身。
二女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她又悲又喜,感情异常复杂,再也忍不住,因为我就在她旁边,她竟俯在我的肩头,呜呜地哭起来,双肩剧烈的抽动着。
黄银匠虽然也流出了眼泪,但还比较镇静,他从轮椅上站起来,握住老伴的手,声音有些呜咽地说:“你冷静一下,虽然大女儿不在了,但咱们还有两个孩子,还有孙子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大女儿地下有知,也会更难过的,你才六十岁出头啊,要好好活。”
黄银匠的老伴好像这才回到现实中,她哇的一声,抱着黄银匠大哭起来。
就听秦晴在旁边轻声说:“这下好了,哭出来就应该没事了”。
听到哭声,旁边所有看戏的人,都往我们这边看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怕影响别人看戏,黄银匠的二女儿,首先镇定下来,推着母亲走到了不远处的大树下,我们也都跟着走了过去。
黄银匠的老伴,哭了足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