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陵守墓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对平常人来说,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而对他们来说,则就太不寻常了。因为那些鸟不应该出现在那里,甚至不应该出现在巴蜀之地,它们是只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一种鸟,叫做泥燕。

    除了黄土高原一带外,在别的区域里,还从未见过。

    搞地质学的,为什么会对这种泥燕那么熟悉呢?原来这种泥燕的生活习性很特殊,它们的窝不是筑在树上,也不是在一般的山洞中,而是会选在一种特殊的 ‘地质大裂缝’中。

    什么 ‘地质大裂缝’呢?那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结构,就是在地平面上,因为地震、泥石流、或其他的原因,引起了地壳的剧烈变化,而出现了一个很深的裂缝,这种裂缝很深,有的能达到好几公里,这种地质现象,一般只会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而那种泥燕就生活在这种裂缝中。

    因此,可以根据这种泥燕的踪迹,来找这种裂缝,而这种裂缝,对于地质研究的价值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是在地表切了个切面,不同年代的地层,都能从这个切面上直接观察到。正是因为泥燕在地质探索上的重要性,所以搞地质学的人都知道这种鸟。

    根据进一步的研究,人们渐渐发现了这种鸟一些极其怪异的习性,比如,这种泥燕的巢,是直接在裂缝的壁上大洞,它们还会把裂缝壁上的土衔出来。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泥燕只在特定年代的土层上筑巢,而这个特定的年代的土层,大概应该就是秦汉时期的土层,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没人知道,所以,有的专家也把这种泥燕称之为 ‘秦燕’。

    所以,当我那个同学看在巴蜀大山深处看到这种泥燕时,感到非常震惊,而接来下看到的一幕,就更让他震惊了。

    他们观察到这些泥燕从洞中出来后,往远处一个固定的地方飞过去,好像往那个地方运送什么东西似的,于是,他们连忙过去查看。

    那地方非常隐蔽,在石井右边的山峰的一块巨石后面,虽然看着挺近,泥燕飞过去也很轻松,但他们足足爬了将近一个小时才上去,因为地势太险要了。当他们爬上去、并绕到那块巨石后面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眼前一片血红,好像是满地的鲜血!

    而当他们仔细观察了一下,才弄清是怎么回事。

    原来,那些泥燕的喉部,都长着一个蛋黄大小的囊,而泥燕从石井中飞到巨石那里后,都会努力的 ‘咳嗽’几下,把囊里的土咳出来,原来,它们从竖井里弄出来的土,会先存在那个囊里。

    更加诡异的是,那种土被泥燕咳出来后,很快就会变成了血红色。而巨石后的那一片鲜艳的血红色,就是泥燕衔出来的土形成的。

    我的那位同学,后来就用捕鸟网捉了几只这种泥燕,并把它们囊中的这种土弄出来封装在瓶子里,以便拿回去研究,因为他知道我是搞考古的,而他遇到的这一切,他隐约觉得好像和考古也有关系,就送了我一瓶这样的土壤样本。

    本来,他们也捉了几只泥燕,但可惜的是,一出这座大山,那几只泥燕全死了,并且死的非常怪异――那几只泥燕一断气,就迅速的萎缩变小,变得非常干瘪,连羽毛都变成了粉末状。

    我那个同学常年野外考察,胆子大得很,什么坟头、墓地、死尸之类的,从来没怕过,但当看到那种泥燕死后的诡异变化后,他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因为他感觉,泥燕好像是被施了某种咒语似的。”

    听王教授说到这里,我顿时也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

第10章 一封奇怪的信

    。

    那两个人慌忙把瓶子扶起来,并用手划拉地上的土,他们嘴里还互相埋怨着,虽然他们的动作很快,但我还是注意到,地上残留的那些土,很快变成了红色!

    看到这一幕时,我当时感到非常震撼,这两个人是什么来历?怎么也会有这种土壤呢?单凭这一点,我就意识到,这两个人来这里,肯定也和秦始皇陵有关。

    于是,我就对这两人特别注意起来,更凑巧的是,我们在秦老爷子饭馆里吃饭的时候,竟然也遇到这两个人,他们也去那里吃饭了。而就在咱们吃饭的时候,我透过单间的窗户,看到那两人在石狮子附近转悠,当时,我不知道他们那是在干什么,后来听王同说到那个石狮子的秘密时,我才忽然意识到,那两个人就是在观察石狮子,但只是因为当时人太多,他们才不方便对石狮子动手脚。

    根据这些,我猜想,他们肯定会选在夜里动手的,果然,他们夜里真的去了,我之所以让你们先待在各自的房间里,等待我的命令,就是为了等这两个人先行动,我们好跟踪他们。

    幸运的是,这个宾馆大楼就一个门,而从我这个房间的窗口上,正好能看到那个门,只要他们一出去,我肯定就能看到了,于是,等你们走后,我就拿着望远镜,一直守到凌晨两点多,才发现他们出去了。”

    原来如此,这时我才明白,王教授站在窗子旁边说什么“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是指的什么了。

    说到这里,王教授顿了顿,眉头紧皱说:“王同看到大树后还有两个人,并且是一男一女,我就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了,你听到他们说什么没有?”

    王同点点头说:“听到了,不过他们说的不多,只短短几句,我听到那男的说 ‘这俩傻瓜,算是给咱们探路了’,而那女的则说, ‘这个石狮子的机关,哪能那么轻易就破解’。而那一胖一瘦的两个人,在大树下的时候,虽然也说了几句,但都是商量着怎么过去,过去后怎么办之类的,此外,也没有特别多的信息了。”

    “那你看清那一男一女的模样了吗?”胡梦问。

    王同摇摇头说:“没看清,夜视仪夜间的可视性还是很有限,只能大概看清人的轮廓而已,至于相貌,就看不太清了。”

    王教授听完这些后,没有说话,而是身子倚靠在沙发上,眯着眼,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足足过了五分钟左右,他忽然站起身来,然后旁边书桌上的柜子里,拿出几分文件来。

    然后每人给我们一份,当我接过来时,不禁大吃一惊,因为那是一份保密协议!为什么突然药钱保密协议呢?

    和我一样,王同、胡梦也一脸惊诧的看着王教授,搞不清是什么状况,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到一件事――秦晴居然没有保密协议!她为什么不用签呢?

    此时,王教授的表情异常严肃和庄重,而这种表情,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在我们的印象中,王教授总是一脸的慈祥和温和,现在是怎么了?事情的转变太突然,也太超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了。

    我们三个一时间愣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问什么。而唯有秦晴的表情很平静。

    王教授扫视了我们一眼,这才以非常缓慢、但又异常坚定的语速说:“咱们这次的考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考察,而是事关一些核心机密,这些核心机密有科技层面的,也有其他层面的,因此,需要严格保密,由于种种原因,我也只能对大家说这么多了。

    你们几个,都是我推荐的,也是咱们所里最年轻的力量,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里,都算是专家级的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次的实地考察,绝不仅仅是考古上面的价值,还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大到超乎你们想象,这也是组织上对你们的信任,大家一定不要辜负。”

    听完王教授这些话,我觉得自己一阵阵晕眩――这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那么不真实,好像在梦境中一样,我的大脑一时间好像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似的,不光是我,王同、胡梦也是一脸的茫然,我们互相对视了几眼,才低头翻阅那几页保密信息。

    保密协议里都是些枯燥的、拗口的条文,我看到这种合同、法律文书之类的就头疼,也便懒得再细看,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此次行动的一切细节均要严格保密,除了一同参与考察的几位同事外,严禁对他人泄露之类的。

    但最后一个条款却很特别,我忍不住认真对了一下,那条条款是:“如本次考察没达到预期效果,此保密协议即失效”。这意味着什么意思?真的越看越糊涂。

    王教授好像看出了我的困惑,于是便解释说:“其实,这次考察很特别,这个保密协议只是暂时性的,如果咱们这次考察,没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话,这个保密对你们也就没有约束力了;但如果达到预期目的,我们还会进一步签一个正式的保密协议。”

    预期目的?什么预期目的呢?不过看王教授没再进一步解释,我们也便知趣地不再深问了。

    我很快第一个签了字,而胡梦和王同也随后签了,在这个过程中,秦晴坐在那里,面色平静的看着我们,好像这事对她来说很平常,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此时,我心中陡然升起一个念头――这个秦晴到底是什么背景?难道真的仅仅是一个研究古代语言的青年学者,还是另有其他背景?

    王教授见我们看了秦晴几眼,马上明白了我们的心思,连忙笑着解释说:“秦晴已经签过了,她是在出发前就签了的。“

    对我而言,秦晴一下子变得神秘起来。不知为什么,这种神秘感,反而更增加了她在我心中的魅力。

    在签完保密协议后,虽然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和困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兴奋,因为我们意识到,这次的考察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也许我们正在参与一项高度机密、但却有非常重要的行动中,而如此特殊的考察,我们有机会参与,真算是一种荣誉感。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敲门,王教授连忙收起保密协议,然后放到了包里,而王同连忙走过去开门,来的还是那个小李,大家连忙热情的把他让进来,他仍然是礼貌地向大家点头致意,然后从口袋中拿出一张纸来,双手递给王教授说:“王教授,这是我们老板一封信,让我当面给您。”

    大家都一愣――这是什么时代了,怎么还用纸条传来传去的,不是都有电话了吗?并且,王教授也把名片留给了蒙老头,有什么话要说,打电话不就行了吗?何必还要专门派个人过来送信呢?这蒙老头可真怪。

    小李把信交给王教授后,就告辞离开了。

    王教授把那张纸展开,看了两眼后,不由得眉头皱了起来,略一思索,又看了一下,然后把那张纸递给了我们,而当我们接过那张纸,并看到上面写得内容时,都不由得愣住了。
………………………………

第11章 石井边的怪物

    。“

    秦晴的这些话思维缜密,推理严密,一下子就把现在的情况剖析的非常透彻。

    王教授听完后也点了点头:“秦晴说的有道理,不过依我看,蒙老爷子应该绝非平常人,比如,他居然知道有人跟踪我们;还有,昨晚等那两个人走后,他和小李还出来看了一下,说明他对那两个人的举动,也好像了如指掌似的。”

    “对,蒙老爷子和小李出来后,没喊没叫,而是很冷静的观察了一下,说明对于那两人的一举一动,他们在饭馆里已经观察很久了。”王同也若有所思的说道。

    现在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团迷雾――我们跟踪的那两个人,树下出现的那对男女,甚至蒙老爷子,都是那么的神秘莫测。

    “不管他们了,我们来这里就是考察秦始皇陵的,管他们是何方神圣,我们就按我们的计划走,现在就去看那个石井。”王教授很果断地说。

    大家各自回屋,换了衣服,带上装备,就和王教授一起出了宾馆,往后山走去。

    这个小县城就在山间一个狭长的平缓地带,而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在上千里连绵的群山中,这里好像是唯一的人口聚集地,如同一个和外界隔绝的、**的世界。

    我们往山上爬了一段后,整个小县城已经在我们脚下了。

    “大家看,真个县城的形状像什么?”王教授鸟瞰着县城的全景问我们。

    “像是只乌龟”,秦晴答道,“在古代,乌龟可是吉祥的象征,有人直接把 ‘龟’用在名字里,比如,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写过一首《江南逢李龟年》,李龟年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乐工,现在恐怕没有在自己的名字里用龟字了,不过日本人还在用,比如什么 ’龟田’之类的。”

    王教授笑着点点头说:“对,是这样,但秦始皇对于龟,尤其喜欢,他的宠物就是龟,这好像也与他追求长生不老有关,据说秦始皇养了一只龟,那只龟是上古时期的,说是比尧舜还要早。

    后来,秦始皇死后,这只龟被放进了秦始皇的陵墓中。那只龟有一种奇异的能力,每到月满之夜,它都会发出一种声音,语调和节奏极像是当时祭司念得一种经文,而那种经文,据说就是从上古时期传下来的。

    但当时已经没人知道那种经文的意思,只有祭司一辈辈口耳相传下来。这个小县城的形状和布局,正好和龟非常相似,不知这是不是某种巧合?”

    “哈,其实在远古时代的西方,龟好像也有特别的含义,欧洲的很多洞穴里,有很多远古时期的壁画中就有龟的形象,最奇怪的是,最早去南极探险的一个职业探险家,曾经发现从南极的冰层中,钻出一种奇怪的动物,那种动物像有点像穿山甲,又有点像是已经灭绝的某种恐龙,大小和一只羊差不多,并且身上布满鳞片,不知什么原因,这种怪物钻出冰层后很快就死了,那个探险家把那个怪物的肚子剖开,竟然发现那个怪物的肚子里,有好多只没有消化的乌龟,但那种乌龟却有翅膀”,王同也补充道。

    王教授忽然停下脚步,异常认真的问王同:“哦?真有这种事情?那留下影像资料了吗?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王同摇摇头说:“很遗憾,那个探险家的相机出了故障,没留下任何照片,所以,对于他说的这些,根本没人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荒谬,认为他不是撒谎,就是发生了幻觉。”

    王教授没再说什么,而是若有所思的愣了一下,边又继续和我们一起往上爬了。

    这时,胡梦一改往日和王同斗嘴的习惯,很认真地说:“王同讲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一个商朝青铜器来,在那个青铜器的铭文中,就曾经出现过一个怪异的动物图案,而那种动物很像是恐龙,但身上却多了壳,青铜器的铭文说,那是种神兽,在人没出现前,那种神兽就存在了,是天和地之气相交时,化合而成。”

    我们边说边往上爬,很快,就到了一个比较平缓的山坡上,王教授看了看手中的地图,然后对大家摆摆手说:“好了,就是这里了。”

    我们看看周围,因为树林的阻挡,我们已经看不到下面的县城了,而这里虽然平缓,但却满地乱石,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走着,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崴脚,简直比刚才往上爬都费劲。

    大家四下张望,寻找那个传说中的石井,忽然就听七八米之外的胡梦喊了声:“那个石井在这里。”

    而王教授则随后提醒大家说:“都别着急啊,慢慢走,这地方的石头太多,而且都很尖利,每一步都要小心,别伤了脚。”经过一提醒,我们也都放慢脚步,缓缓地向胡梦那边走过去。

    但当我们马上就走到胡梦身边时,就听王教授大喊一句:“等等,先别过去。”

    听王教授这么一喊,我们都猛地吃了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了。此时,只见王教授表情异常紧张,他眼睛大睁,双手握拳,眼睛紧紧盯着胡梦。

    胡梦也呆呆地站在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梦,你也千万别动。”王教授好像努力的镇静着自己。

    就在这时,我隐隐约约觉得胡梦脚前面的草地上,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动,等我看清楚时,我差点吃惊的大声叫出来――原来,在胡梦脚前的草地上,竟然有一条绿色的东西在动,是一条蛇,绿色的蛇!

    和草的颜色几乎一样,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看错了,那根本不是什么蛇,而是一种从没见过的动物,我看到的所谓“蛇”,只不过是它像蛇一样的头和长脖子。

    这种动物反应非常慢,它蛇一样的头扭了两下,然后慢慢向石井走过去,这时我们才看清它的全貌――有一个蛇一样头,和蛇身一样的脖颈,而身体和脖颈差不多长,有一尺左右,圆滚滚的,并且在身体上,有个龟一样的壳,整个身体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小型的恐龙,但多了龟甲似的,并且浑身都是绿色的――连身上那个龟甲都是。

    但它走到那个石井旁边时,我们以为它会钻进去,但它却只是对着石井叫了两声,然后经过井口,向后面的洞壁走过去。我们都惊呆了,实在是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还是王教授和秦晴最先缓过神来,只见秦晴迅速端起相机,但王教授比她速度更快一点,但几乎就在两人拍照的瞬间,那种动物就钻进了一块巨石下面,不见了踪影。

    我们踩着脚下尖利的碎石,艰难地走到了秦晴和王教授的身旁,看他们是否拍下了那种动物,但遗憾的时,因为我们站的角度正好是逆光,所以两人拍出来的,只是刺眼的阳光,在图像中,找不出一丝那种动物的踪迹。

    这到底是什么怪物?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像不像那个商朝青铜器上的怪物,就是我刚才提到了啊,大家还记得吗?”胡梦半是兴奋、半是震惊地说道,她也许情绪过于激动,声音都有点发抖。
………………………………

第12章 最凶险的无底洞

    。

    “这种机关虽然很原始,但却很管用,叫做 ‘乱石阵’,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捕获猎物的一种方式,只要一有动物踩到空地上,上面堆放的乱石就会落下来,把动物活活砸死。”

    秦晴很平静地说。

    “那为什么刚才那个动物走进去却没事呢?是不是因为那个动物体重比较轻,才没触发机关,而上面的石头就掉不下来?”王同问道。

    “你说的没错,就是这样的,有经验的猎人在设置这种机关时,可以设定触发机关的重量,那个动物踏上去没事,我们要是踏上去的话,肯定就会触发机关的。”

    见自己的推测被肯定,王同看着秦晴,微微笑了一下,秦晴也大方地回以微笑。而此刻我注意到旁边的胡梦,好像有点不太高兴,也许看到王同和秦晴的互动,让她有点醋意了。

    不知为什么,我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失落感,并且是一种很强烈的失落感。

    而此时,那个动物钻进去的洞口,已经被落下来的石头严严实实的封住了,王教授踩着脚下的尖利的碎石,慢慢的走过去,站在那堆碎石前面,看了好久,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是谁设置了这个 ‘碎石阵’呢?他们的目的,难道就是想砸死来动洞口的人?真是够狠毒的,要不是秦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秦晴此时也有点后怕地说:“其实,刚才我的注意力也完全被那个奇怪的动物吸引住了,完全没注意到这个 ‘乱世阵’,正是在休息了一阵,情绪恢复了正常后,我才发现了这个可怕的危险,看来还是我平时的训练,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教授此时忽然回过身来说:“大家看,这些碎石上没有苔藓和风化的痕迹,所以,这个 ‘乱石阵’设置的时间应该不长,并且,我也从没听我那么同学说过。”

    说到这里,王教授又扭头往那个石井走去,我们也都围了过去,想仔细看看这个传说中的石井。

    这个石井的井口,就是在一块石块上人工开凿起来的,用风化的痕迹上来看,已经有些年月了,石井直径有一米多,果然是深不见底,我蹲在石井边上,试着对着井口喊了一声,当喊声在石井中传播时,显得无比的空旷,由此判断,石井真的很深。

    胡梦捡了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狠狠的往下砸去,好像再发泄自己的不快似的,但我们倾耳听了很久,都没听到石块落到井底的声音,难道真如传说中说的那样,要半个时辰后才能落到井底吗?

    “在这种竖井中,声音的传播是非常集中的,石头从这么高的地方砸下去,即使下面是团棉花,也会发出声音的,这一点声音都没有,只能说明石头还在下落的过程中,并没有落到井底,这太可怕了,物体在做自由落体时,做的是匀加速运动,下落的速度是极其惊人的,100秒落下的距离就有49000米,现在石头已经落下去五分钟了,竟然还没落到井底,按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王同满脸困惑地说,不愧是理科男,竟然很快地就推算出了石块下落的距离,听他说石块100秒就能下落49000米,我也大吃一惊,49000米就是49公里啊,况且,现在石头已经落下去不止一百秒了,都五六分钟了,但仍未听到石头落到井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