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陵守墓人-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教授之所以讲的这么详细,肯定是想把他掌握的这些信息都说出来,然后让每个人都能对目前遇到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接下来的行动献计献策。

    不过听王教授这么一说,我就更想碰那块石头了。

    这时,王教授从不同的侧面、仔细观察着这块石头,时而站着,时而坐着,时而又趴下来,旁若无人。

    “这个模型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上面不但有地表的地形状况,还有这个小城里地下暗道的情况,听王教授这么一说,我连忙又仔细看了看那块石头,这才发现,那块石头上有很多 “沟壑纵横”的凹槽,而这些凹槽在实际的地面上是没有的,王教授解释说,这些凹槽其实就代表看不见的暗道。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才恍然大悟。如果这个模型上,连地表上看不到的山洞和暗道都标出来的话,对我们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直接验证一下之前的猜想――那个夹道里的裂缝和这块石头上的裂缝之间,是不是真有一个暗道相连。

    大家首先在模型上找到了夹道位置,果然发现夹道的尽头连接着个一个凹槽,而且这个凹槽分出好几岔,其中一个岔道通向了小城的东面,而其他几个岔道,则钻进了石头内部,形成了一个诡异而神秘的洞。

    凑巧的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正好是那个模型下面,虽然有一条凹槽通下面,但至于是不是通向这里的石缝,必须把石头稍微翻转一下才能知道,可真如王教授说的那样的话,我们只要一触碰这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就会碎掉。

    “既然不能直接接触,那我用一个树枝、或者别的石头捅一下不就行了?”秦晴说着,就从旁边捡了一根树枝,而王教授却再次制止说:“不行,你说的这个办法,我也想到过,在请教那位物理学家时,我也提到了,但那位物理学家说,如果真如他猜想的那样,不论用什么工具捅,只要是与人体接触,人体那种奇妙的频率,都会通过工具传递到石头上,从而造成石头碎裂,连用东西抛砸都不行。”

    除了郑旭之外,其他人都好像对王教授的这种猜测有点不以为然。

    “王教授,您没亲自试过对吗?您说的这些只是一种猜测吧?我觉得可以试一下,以我对物理学的了解,您说的那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稍微翻一下石头,就可以直接看到那个夹道里的石缝,是不是与这个石缝直接相连了。”

    听王同这么一说,王教授好像也有点动摇了,不过他略一思索,还是坚持说:“嗯,是的,我的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但这个石头模型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要以防万一,我们还是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法,能把这个石头翻转一下。”

    “我觉得王同说得有道理,应该不像你说的那么玄,我不太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奇妙的石头,你看这块石头多硬啊,刚才从裂缝中掉出来时,摔倒了这种石头地面上,连一块渣都没磕掉,而咱们稍微翻转一下,就可以找到咱们想要的答案了,现在小李和蒙老爷子都失踪了,我觉得还是救人要紧。”

    经张大军这么一劝,王教授也沉默了,他皱了皱眉,最后终于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秦晴拿着那个树枝,慢慢地伸向那块巨石,虽然我们都觉得王教授说的那些有点荒谬,并且大家也都觉得那种事情不太可能会发生,但当秦晴准备用树枝捅那块石头时,我们还是很紧张,全都目不转睛看着。

    就在树枝刚刚接触那块石头的一瞬间――那好像连01秒都不到――就听“砰”地一声,那块石头顿时碎成了粉末!好像那根树枝捅的不是块石头,而是个气球!我们所有的人顿时都像僵住了,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切!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句话,在我心底忍不住默默重复着:“王教授说的是真的……王教授说的是真的”。而王教授则蹲下身子,看了看那堆粉末,有点惋惜似的长长地叹了口气,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感到愧疚。尤其是张大军,他脸涨得通红,好像犯错的孩子一样,想说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出来。

    在这个小县城中,越是按常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最有可能发生,因此,对很多事,我们应该 “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凡是要多想周全一些,而现在想想,王教授还有郑旭,考虑的远比我们缜密。

    王教授站起来后,并没埋怨任何人,反而像是安慰大家似的说:“碎了也就碎了吧,毕竟我们通过这个模型,了解了很多暗道的大概情况,还是对我们帮助很大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按这个模型上凹槽的走向,那个夹道应该有暗道通向城东位置,到底是城东具体什么位置呢?我刚才认真比对了一下,其中一个凹槽通向的位置,应该就是风老头宅子的位置,而那个宅子,也是那个村村民在小城的基地。”

    听到郑旭的这个结论后,我原本混沌、黑暗的思维世界中,好像突然出现了一道亮光。

    那个裂缝有暗道和风老头的宅子相通?
………………………………

第120章 一块奇妙的巨石

    。我记得王同曾经说,正是因为人类掌握了生火的技术,人的下颌骨才变小了很多,牙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学会生火后,人们也就开始吃熟肉,而不再吃生肉了,而熟肉比生肉更易咀嚼,因此人类的下颌骨就变小了。

    今天他的仪器又可以一展身手了,王同当然很兴奋,他连忙登上那块巨石,手里拿着那个耳朵形的仪器,在上面来回走了几步后,便向我们喊了句:“郑旭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块巨石里确实有空腔。”

    一块巨石里面是空的?但这又有说明什么呢?

    “这块巨大的石头,很可能是个共鸣器,只要有气流通过它,它就能发出一种特定频率的震动来,而这种震动,也许就能让那个裂缝裂开”,郑旭的声音依旧很平静,但她说出的这个结论,却足够震撼。

    还没等我们细细思考她这句话,她忽然又话锋一转说:“咱们可能要把石头表面全部检查一遍,看上面有没有孔洞和缝隙之类的,如果有孔洞的话,咱们只要轻轻吹一下,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干就干,郑旭立刻检查其石头表面来,现在已经暮色苍茫了,光线也越来越暗,对寻找石头表面的缝隙或者孔洞来说,当然越来越不利,我们不敢怠慢,马上争分夺秒的开始寻找起来。

    我真想问问郑旭是怎么推测出来这些的,但又知道现在不是时候,等以后有机会再细问吧。

    可这块石头的表面积并不小,要想每寸都检查到,不是太容易,再加上光线慢慢变暗,而巨石的某些位置,因为我们没有梯子,所以很难直接用眼检查,这该怎么办呢?

    这时王同却微笑着说:“大家都不用费劲了,找缝隙和孔洞的事情交给我就可以了,你们忘了吗?咱们在蒙老爷子饭馆下面那个地宫时,我就用这么一个仪器找过墙壁上的缝隙。”

    说着,王同从包里拿出另外一个仪器来,当他把那个仪器展开时,很像是一个扇面,而且还有一个可以伸缩的杆,我忽然想起来,这是一种气流探测器,在地宫时,王同确实用这个来寻找过洞壁上的缝隙,这种仪器,可专门用来检测物体表面有没有缝隙或孔洞。但因为郑旭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东西,所以有点将信将疑,但在如此暗淡的光线下,要在这块巨石上发现微小的孔洞和缝隙,确实很有难度,也只好让王同先试试再说。

    王同拿着那个如扫雷器般的仪器,开始在巨石表面一点点探测着,而就当他探测到巨石背阳的一侧时,那个仪器忽然发出一种微微的蜂鸣声,大家精神都为之一振,因为这说明那个仪器已经探测到缝隙或孔洞了。

    我们连忙围过去,王同也打开微型手电,仔细查看刚才仪器探测到的那个位置,我们这才吃惊的发现,在那里的石头表面上,有一圈圆环状的缝隙,这时,郑旭拿出一片口香糖,先塞进嘴里嚼了嚼,然后吐在手里捏了几下,按在那个圆环缝隙的中心,并小心翼翼把那处的石头轻轻的粘了起来――原来那是一个圆形的石头塞子,塞在了石头表面。

    当那个圆形的石头塞子被粘起来后,一个圆形的孔洞便露了出来!看来郑旭的猜测完全是正确的!大家立刻兴奋起来,王同更是兴高采烈地举起拳头,情不自禁地喊了声“yeah!”。

    也许是太“得意忘形”了,他一下子从石头上滑了下来,并且连人带仪器都很狼狈地摔在地上,直摔得他呲牙咧嘴,不过也并没什么大碍,看王同摔得如此滑稽,胡梦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大家也忍不住莞尔一笑,紧张、紧绷的气氛,得到了些许的缓解。

    但就在王同准备从地上爬起来时,他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往前爬了几下,拿着那个微型手电往石头下部照过去,并说了句:“看,真奇怪,这个巨石的下面,好像有几株草钻了进去。”

    我们也都连忙趴在地上,往那个巨石下部看去,果然,在微型手电亮光的照射下,我们看到巨石底部边缘的地方,有几株手指般粗细的植物,而这些植物很像是一种草,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草居然已经深深的钻进了石头里!

    我之前只听说过水滴石穿,但还从未见过草竟然能钻进石头里。

    “这是什么草,居然能钻到石头里去?”胡梦忍不住问道,而旁边的张大军则摇了摇头说:“这应该不是草,而是一种绿色的矿物质,一般的草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钻进石头里去的。”

    张大军说完后,爬过去用微型的放大镜开始仔细观察那几株 “草”,而王同在旁边用手电照着,张大军还掏出一把小刀,轻轻地在那几株“草”上刮了几下,这样一来,我们发现那几株绿色的东西,的确不是草,而好像是种无机结晶物。

    “这像不像我们在地宫中看到的、那种草一样的矿物质,这种物质能产生可以用来呼吸的气体”,秦晴在旁边说道,经她这么一提醒,我才忽然想到地下那一丛丛、草一般的矿物质,确实很像,不过从单个植株上来说,这种绿色的物质比地下的那种更粗壮。张大军还特意从上面刮了点粉末,收集到一个小盒子里,他可能是想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咱们暂且不管这是什么东西了,当务之急,就是要让这个裂缝打开,看能不能进去”,郑旭很果断地说,她好像有种无比强大的气场,无论声音大小,只要一说话,就马上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可怎么才能让那个裂缝打开呢?

    就在这时,只见郑旭走到石块上的那个圆孔前,嘟起嘴唇,在那个圆孔的边缘轻轻地吹了起来,从那个孔里立即传出来一种特殊的声音――那种声音非常低沉,低沉到似有似无,但那种声音的震动性却又很强――我们甚至觉得,因为这种声音,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微微颤动着,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酥麻感。
………………………………

第121章 地下平原

    。不过看到这把手枪后,我心里的安全感增加了很多,胆子也壮了些。

    郑旭打开那把微型手电,第一个钻进了洞口,王教授、王同、我也随后跟着进去了。我能感到自己的心在狂跳,我们还从未进过如此诡异的山洞,里面到底会有什么呢?

    进去之后,才发现山洞很窄小,要低着头,弯着身子,才不会碰到洞顶。而且洞道就像是一个规则的圆筒,走起来非常不舒服,我忽然意识到,这也许不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山洞,而是人工开凿的,因为天然形成的山洞,绝不会是这种规则的圆形。

    这个山洞是弯弯曲曲的,每过几米,就会有一个弯,但除了这些外,山洞倒没其他的特别之处,这多少让我感到意外,我还以为在这个山洞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因为那三个怪物、还有隐形人、以及刚才那个圆形的石头模型,都是从这个洞里出去的,此外还有红色的蜻蜓与飞虫之类的,但我们进来后,却什么都没遇到,连只虫子都没有。

    但我隐隐约约觉得,这种“平常”里,好像藏着什么“不平常”似的,这反而让我更感到不安,当我们正往里走时,忽然听到后面传了一阵咯咯吱吱的声音,我吃了一惊,郑旭则平静地说了句:“没事,是石缝又合上了,恢复了原状”,郑旭话音刚落,对讲机里就传来秦晴的声音,证实了郑旭的猜测。

    我心中感到一阵慌乱,幸亏把他们三个留在了外面,要是我们都进来的话,恐怕会活活困死在里面了。走了一段后,我能明显感觉到,洞道开始往下延伸,并且坡度越来也大,也不知往里走了多远,洞道忽然变得宽敞起来,而且也不再是圆形的了,而且我们脚下开始出现台阶了,但除此之外,仍然一切正常,没发生任何诡异的事情。

    可就在这时,我们忽然听到一声吼叫声,那种吼叫声,是从洞道前方传过来的,但这种吼叫声和之前在洞口听到的还不太一样,大家吃了一惊,赶忙停住了脚步,倾耳细听,那种吼叫声再次传来,我看到郑旭已经端起了手枪,然后慢慢试探着、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我的心立刻缩成一团,难道怪物要出现了吗?

    可往前又走了一会,并且拐了两个弯后,那种吼叫声却消失了,并且没再出现。

    我们沿着台阶又往下走了一段,拐过两个弯后,忽然发现前面隐约有亮光,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前面就是出去的洞口?但现在外面估计已经很黑了,即使是洞口,也不会有这种亮光的。

    等慢慢逼近亮光处时,那种吼叫声再次响起,而且有徐徐的凉风迎面扑来,而那凉风中,带着一股淡淡的腥臊味,按说我们已经在地面之下很深的地方了,但仍感不到了一丝的憋闷,并且洞道变得越来越宽敞,而亮光就是从洞道的尽头发出来的。

    当我们顺着脚下的台阶,走到洞道的尽头时,我们都惊呆了――原来在洞道尽头的下面,竟突然出现一个深达二十多米的圆形石井,而这个圆形石井面积很大,相当于几个大型体育馆,很难想象,在如此深的地下,还有规模如此宏大的圆井,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圆形石井的底部,竟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平原,我们从上面鸟瞰时,能清楚的看到树木、草地,好像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最奇妙的是,这个巨大圆井的底部的光线很特别,完全就像是自然光线,但却看不到光源在哪里,我们此时如同在二十多米高的峭壁上,看着下面另外一个世界似的,那是一种极度的虚幻感、和极度的真实感交织在一起的奇异感觉。

    “下面好像有人”,王同指着下面,可能是过于激动,他声音有点颤抖。我也注意到了,下面好像的确有些人,只是因为离得太远,而且是由上而下的角度看的,所以看的并不是太清楚。

    这时,郑旭拿出微型望远镜往下看去,只看了几眼,她就淡淡地说了句:“下面那些人,应该不是一般的人类,你们看看”。

    我第一个把那个望远镜接过来,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但看到那些所谓的 “人”时,我手禁不住一抖,望远镜差点脱手掉下去,因为我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情景实在是太震撼了――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奇形怪状的人:有的是光头,浑身****,手臂很长,走路时拖在地上,那可能就是小李说的无毛人;还有一些浑身长满毛发,样子仍残留着猿类的痕迹,但却能很自然的直立行走的人;还有一些好像是扒了皮的儿童,它们浑身上下都是鲜红的肌肉,甚至血管都看的见,并且上蹿下跳,显得很有活力。

    恐怖、震惊、恶心、恐惧等感觉一起涌上来,我感到自己的胃部一阵阵紧缩,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便连忙把望远镜递给了旁边的王同,而王同看了几眼后,从表情上判断,他应该和我的感觉差不多,他接着又把望远镜递给了王教授。但王教授却观察的很仔细,看的比我们几个都久。

    这时,王同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连忙从包里掏出一个照相机来,他想把下面这个平原拍下来,但就在他拿出相机时,不小心带出一片纸,因为我们就在这个圆形石井的边缘,所以那张纸马上往圆井下飘去,王同大吃一惊,试图用手抓住那张纸,可他用力过猛,脚下站立不稳,一个趔趄,眼看要跌下去,幸亏旁边的郑旭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都惊出一身冷汗来,这太惊险了!

    王同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呼呼地喘着粗气,一脸的惊魂未定,但我、郑旭、还有王教授连忙往下看那片纸,如果那片纸飘到这个圆井底部平原上的话,那里的人类很可能会发现我们在上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知道随后会发生什么。

    但接下来,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那片纸往下飘了两三米后,居然悬浮在空中,不再往下落!这是怎么回事。

    “看来下面这个平原上,有**的空气系统”,郑旭看着那片悬浮着的纸、喃喃地说。
………………………………

第122章 收藏家的保险箱

    。

    我们满怀狐疑地往蒙老头饭馆走去。

    因为蒙老头的饭馆就在小县城的东北,所以,我们走了几分钟后,就到了蒙老头饭馆的门前。在饭馆门前的灯光下,那两头石狮子依旧威武地守在饭馆的大门两侧。

    有四个人,正在饭馆门口打扫,这好像很反常,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忽然在晚上打扫起来了呢?

    “请问,小李和蒙老爷子在饭馆吗?”秦晴走到一个正在扫地的人面前问道。

    那人停下来打量了我们一下,因为秦晴的口音已经透露了我们非本地人,所以他用口音有点浓重的的普通话回答说:“小李和老板刚回来,老板好像喝醉了,小李还让给老板煮了碗汤,让他喝了醒酒,你们是老板的朋友吧,我带你们进去?”

    听完那人的话,我们都呆住了,而郑旭则不动声色的摆摆手说:“谢谢,不用了,既然蒙老爷子喝醉了,那我们今天就不打扰了,明天再说,这么晚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打扫饭馆门口呢?”

    “小李说,我们明天一大早,饭馆就重新开始正常营业了,所以今晚才赶紧打扫一下。”原来是这样,这个饭馆已经停业好几天了,为什么突然选在明天开业?这个时间点太怪了。

    当我们往宾馆走时,我本来还想问郑旭,但却因为疑问太多了,一时间竟不知道从何问起,看着大家都不说话,想必他们的心情此时应该和我差不多。

    我们走在这个小城的主干道上,路边只有稀稀疏疏的几盏路灯,投下昏暗的光,因为白天下过雨,所以晚上有淡淡的雾气,整个小县城更透出来一种诡异而神秘的气氛,这种气氛让我感到很压抑,好像进入了一个恐怖的梦境中,虚幻而又真实,当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时,让人感到强烈的不安和恐惧。

    而当走进宾馆灯火辉煌的大厅时,看到现代化的装潢,我好像才从那种笼罩着坟墓气息的阴暗中挣脱起来,这座现代化的宾馆,就像是我们对抗各种怪异的堡垒,也是小城中最让我们安心和放松的地方,虽然之前有隐形人的侵入,但最终还是被我们防御住了。

    当大家再次集合到王教授房间里、而秦晴做完例行性的安全检查后,我们才彻底放松下来。这时我才感到浑身的肌肉酸疼,瘫坐在沙发上,已经没了一丝力气,但头脑却依然很兴奋,而胡梦仍旧很贴心地为每个人倒了杯水。

    “郑旭,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现在该好好讲讲了吧,尤其是你怎么知道小李和蒙老头已经出来了呢?我真有点相信你能掐会算了。”我靠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看着郑旭说。

    郑旭微微一笑,仍然用她不慌不忙地语气,开始讲了起来:“其实,张教授的那句提醒很重要,因为这里的所有生物,都会那种敲击声特别敏感,既然我推测那个组成裂缝的石头是生物,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敲击声当然也会对它起作用,事实也果然如此,当然,这也更加反证那个组成裂缝的石头是生物了。

    我虽然不是学生物学的,但刑侦科学毕竟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当然也会涉及一些生物学,曾有一个最诡异而奇妙的案件,就涉及到生物学,现在想想,那个案件和今天的那个石头裂缝很有关系。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个案件,当时美国一位最著名的收藏家忽然暴亡,那位收藏家是全球最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在他的藏品中,尤其是以画作著称,无论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还是西方绘画大师的原作,都被这位收藏家大量收藏,这些画作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价值连城,但他的此类藏品,竟高达数百件,从数量到质量,都没有任何收藏家能与其相比。

    当然,那位收藏家为了保存这些画作,也不惜血本,他不但为这些画买了巨额保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