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那个秦明伟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我们本来认为已经很了解他了,但现在却忽然发现,我们其实对他知之甚少。
………………………………
第214章 神秘的跟踪者
。但和那个小县城不同的是,这里因为不是一个旅游城市,虽然城市不小,但相对而言,饭馆却好像并不太多。
好不容易在公园的南边找了一家,我们就随便进去吃了点,饭菜很普通,也没什么地方特色,但在吃饭的时,郑旭却悄悄把她那个便携式放大镜拿了出来,我和王同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在吃饭时郑旭忽然拿这个放大镜做什么。
郑旭轻轻地拧了一下放大镜的杆,我们这才发现,放大镜的杆上出现了一个半圆形的镜面,而郑旭则边吃饭边观察那个半圆形的镜面,等我们吃完准备结账时,郑旭忽然低声对我们说了句:“在我的右后侧,有一个穿黑色夹克的人,应该就是跟踪咱们的,你们不要特意往那边看他,一看他的话,他就知道咱们已经察觉了,先不要打草惊蛇。”
我和王同都吃了一惊,但按照郑旭说的那样,没特别往那边看,但我抑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还是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连那人的模样都没看清,只是看到他的确穿了一件黑夹克。
就这样,我们三还是尽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吃完付账后走出了饭馆。
郑旭猜测那人是在跟踪我们,难道真是如此吗?
看来我们的对手,远不是只有那些神秘的力量,还要和狡猾的间谍们斗智斗勇。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被跟踪了,以前我们在那个小县城时,就曾被那一年一女跟踪过。
难道那个穿黑夹克的人,是从那个小县城一直跟到这里来的?他又会是哪个国家的间谍呢?
“好像还在后面跟着我们,要不要甩掉他?”王同有点忐忑地问郑旭。
“没事,让他跟着吧”,郑旭仍然很气定神闲地说,随后并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悠闲地在饭馆附近逛了起来。
饭馆周围的建筑,除了几栋现代化的大楼外,大多是富有当地特色的平房和院落,青砖灰瓦,非常古朴,但却不显陈旧,应该是新装修过的,看的出来是刻意“修旧如旧”,保持了建筑原有的特色。走在这片平房间的巷子中,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平和。
而这里的巷子,也与小县城的很不同――小县城的巷子曲曲折折,几乎每过几米就会有个弯,而这里的巷子却一个弯都没有,又长又直,有的竟然长达一二百米,这么长、这么直的巷子,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恐怕就是这座城市的建筑特色了。
郑旭选了一个足足有二百多米的巷子,然后走了进去,我忽然明白,郑旭特意进到这种巷子的用意――如果那个“黑夹克”,仍想继续跟踪我们的话,他必须也走到这座巷子里,因为巷子是直的,而且几乎没什么人,他就会毫无遮蔽的暴露在我们的视线中,这种环境当然对跟踪很不利,也容易让跟踪者处于被动状态,而我们则可以利用这种环境,对他进行一番仔细的观察,从而扰乱他的跟踪计划。
如果等我们走到巷子尽头、他还不走进巷子的话,那我们之间就有了二百多米的距离,我们随便再走进一个街道,他就很难再看到我们了。
果然像我猜想的那样,郑旭边往巷子里走,边往后面看,此时此刻,她或许不再担心打草惊蛇,而更像是对跟踪我们“黑夹克”,做某种程度上的对抗,我和王同也不停地往后看着,但一直等我们走出二十多米,那个穿黑夹克的人还没有进巷子,难道他放弃对我们的跟踪了吗?
正在这时,王同忽然低声说了一句:“看,那个穿黑夹克的人出现了”,我刚想扭头看,就听郑旭也低低地说了声:“先别往后看,等他进来后再说。”
我和王同连忙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往前走着,而郑旭又拿出那个放大镜,用放大镜杆上的小半面镜观察着后方,我也隐约感到,后面那个穿黑夹克的人,正急急地跟上来,而我们则继续往前走着。
大概在巷子里走了一百多米后,郑旭忽然停下来,猛地扭头往后面看去,这让我和王同感到有点突然,都稍微愣了一下后,我们也连忙往后看去,而那人离我们的距离,此时也就十左右,而在这时,整个巷子里,却只有我们四个,我内心开始狂跳起来。
我猜想,如果我们扭身看那个追踪者时,他可能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大吃一惊,惊慌失措地退出去,这种做法很拙劣,因为会他的意图暴露无疑;还有一种,就是强装镇定,假装自己是个路人,若无其事的从我们身边走过去。
但接下来那个 “黑夹克”的反应,却完全不属于这两种――看到我们三个人转身看他,那人不但没惊慌退避,也没装作若无其事,而是迎着我们小跑过来!这种反应太让我们感到意外了,连郑旭也微微地吃了一惊。
等那人跑近我们时,我才看清那人的模样――大概有四十多岁,模样很普通,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没有任何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据说当间谍的人最好不要有明显的特征,越普通越好,看来这人还真是当间谍的料,不过他现在向我们跑来,到底是干什么呢?
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那人已经跑到了我们面前,还没等我们说话,他就有点气喘嘘嘘地问了我们一句:“你们是在找秦明伟吧?”
我们三个瞬间石化了似的,而我的思维像是打了个死结,一丝一毫都传不动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是郑旭最快恢复了正常,她不慌不忙地问了句:“您是谁?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那人深深地喘了几口气说:“我先不告诉你们我的身份,只想告诉你们,秦明伟有危险了,你们傍晚时分,一定要去树林里那个坟边守着,要不然,秦明伟将永远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很多秘密,你们就永远没机会知道了。”
那人说到这里,还没等我们说什么,他就一脸惊慌地往周围张望了一下,然后快步从这个巷子跑了出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剩下我们三个愣愣地站在那里,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事情的发展也太诡异了!怎么会这样?那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要告诉我们这些?我们要不要相信他的话?无数的疑问一起涌了上来,让我的思维如一堆乱草,理不出丝毫的头绪。
“这人是不是在胡说八道,是不是想陷害我们,咱们不能轻易相信他说的这些,应该先查证一下再说。”王同看着巷子口,连连摇头说。
………………………………
第215章 屋脊上的神像
。
而每一个异常的现象,可能都会让我们发现意外的线索,所以我们不会轻易放过的,因此,关于那个猫头人身的塑像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决定找个当地人好好问一下。
这一片院落显得特别静,我们在附近走了很大一会,才看到一个院落前面的大树下,有一位老人正靠在躺椅上,带着老花镜,全神贯注的读着报纸。
我们上前打了招呼,并且我还递上了考古所的工作名片,并说来这里是考察这一带的民风民俗的,因为我觉得用这个借口,更适合问我们想要问的问题,老人看了一下我的名片,并听了我来这里的目的后,显得很兴奋,和他稍微交流了一下才知道,这位老人竟然是一位退休的历史老师。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确实只能用巧合来解释了。
“老人家,我看你们这边房子的屋脊上,都有一个猫头人身像,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咱们这里特有的一种风俗吗?”我指着旁边一个房子的屋脊问。
老头摘下老花镜,也往屋脊上看了看,饶有兴趣地说:“你说的没错,小伙子,这确实是我们这一带特有的风俗,屋脊上的那个像叫做 ‘玲珑神’,应该是我们这里才有的一种神。”
“ ‘玲珑神’?我看它长着猫头,怎么不叫 ‘猫神’之类,怎么叫做 ‘玲珑神’了呢?”这句话问出来后,我才觉得很不妥――这毕竟是人家的信仰,这样问是不是有点冒犯呢?
老教师则爽朗地笑了笑说:“嗯,之所以叫 ‘玲珑神’,当然是有典故的。据我们这一带的地方志上的记载,这种 ‘玲珑神’,其实原本是个凡人,也并不是长了猫头,而是正常的人头。此人生活在唐玄宗时代,名叫汤洋,世代生活在这座城中。那时,这座城因为战略位置特殊,是方圆几百里内一个重要的兵镇,城周围有高大的城墙,易守难攻。
汤洋的父亲,是就是镇守这个兵镇的一个中级军官,因此汤家的家境不错。
但汤洋却不爱读书,也不喜欢练武,不过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还执迷于钻研各种奇能异术,到二十多岁了,还不娶妻生子,整天在家里修道炼丹的,而他父亲就汤洋这一个儿子,看儿子整天这样不成器,便自作主张,为儿子娶了媳妇,转过年来,汤洋的老婆就为汤家生了个大胖小子,这让汤洋的父亲欣喜若狂,大摆酒席,庆祝了好几天。
但自从娶妻生子后,汤洋则闷闷不乐,他好像对这种家庭生活很厌恶,于是,在某一天,就忽然离家出走了,而且一走几年,都渺无音信,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但汤洋的老婆却非常贤惠,自从汤洋离家后,汤洋的老婆却没哭没闹,一心一意抚养儿子,孝顺公婆,全城的人都夸汤家这个媳妇贤惠懂事,而骂汤洋不忠不孝。
一转眼,七八年过去了,汤洋一直不见踪影,而汤洋的儿子却一天天长大了,虽然儿子不争气,不好好过日子,但看着自己的孙子健康成长,并且聪明伶俐,汤洋的父亲还是很感欣慰,只要一有时间,就含饴弄孙,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算其乐融融。但谁知道祸从天降,安史之乱忽然爆发了,叛军在这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且还经常屠城,很快,叛军就杀到了这座城的城下。
当时守城的唐军并没投降,而是拼死抵抗,叛军猛攻了一个月,竟然没攻下这座城,而且还死伤无数,这就惹恼了叛军,他们发誓,如果攻下这座城后,要大肆屠城,无论是老幼妇孺,全部杀死,绝不留一个活口。
经过几个月的围困,城内的唐军也损失严重,而且更加可怕的是,因为叛军把这座城池团团围住,所以,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很多人开始饿死,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这样围困下去,城内所有人即使不被杀死,也会被活活饿死,城内绝望的气氛越来越浓,而只要城内军民的心理防线一崩溃,这座城就会不攻自破,到那时,叛军就可以闯进城内,杀个鸡犬不留。
但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怪事――那个七八年前就不见踪影的汤洋,又突然出现在城内!并且还抱着一只猫!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进来的,当时城门紧闭,外面还有叛军的层层包围,城上有守城的兵士昼夜不停的轮班观察动静,而且城门已经被从里面死死封住,从没打开过,那这个汤洋又是怎么进城的呢?
而且汤洋进城后,不但衣衫整齐,还面带红光,与城内早已疲惫不堪,瘦骨嶙峋的人相比,看起来特别显眼。
汤洋进城后,先去看了自己父母妻儿,汤家虽然也已经断炊多日了,但毕竟还都活着,汤洋连忙让父亲把自己引荐给守城的主帅,说他有破敌之法,汤洋的父亲将信将疑,于是,汤洋就在父亲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隐身术,瞬间把自己变没有了。
但汤洋的父亲仔细看时,才无比惊骇的发现,唐洋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浑身上下,瞬间变得透明起来,只是在内脏的一些地方,还可以看到一些黄黄的斑点,此外,在眼睛的部位,也能隐约看到两个黑黑的斑点,其他的部分,则几乎看不到了。
如果是在夜间时分,就更发现不了,而他怀中的那只猫,也变成了完全透明。汤洋就是靠着这样的能力,才在夜间轻松穿过叛军的包围,来到了城墙前。
你们搞考古的人也都知道,所有的城墙墙面都是有一定坡度的,而不是垂直的,就像是大坝一样,这和一般的墙很不一样,之所以与这样,就是城墙要低档各种攻城武器的袭击,只有建成下宽上窄的梯形,才不会轻易被推倒。
正是因为有这种坡度,攀爬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汤洋也正是这样爬到了城墙上,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到城里了。
汤洋的父亲听完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知道儿子怎么突然有了这种能力,但他却知道,这种能力在如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确实大有用场,于是,便连忙把儿子引荐给了负责守城的主帅。
主帅看到汤洋的神奇展示后,也大喜过望,他知道,城内军民的生死存亡,都寄托在汤洋身上了,于是,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反攻计划――在夜间时分,汤洋把自己变成 ‘透明人’,然后出城,把敌军的最高将领杀死,并点燃敌人的粮草,城内的所有的士兵再趁机反攻,到那时,叛军就会群龙无首,大乱溃败。
………………………………
第216章 诡异的蜜蜂
。老人的这种的反问,也让王同一时语塞了,他应该也没想到,一提到那个树林,老头反应竟然如此强烈。
当王同和我有点手足无措时,郑旭则很镇定地说:“老人家,您别着急,慢慢说,我们确实是考古所的,也确实是来对这一带的民风民俗进行考察的。名片上有我们的名字、单位电话和地址,您如果有所怀疑,可以立即查证的。”
老头听郑旭这么一说,神情才缓和了很多,往周围看了一下,确定没人后,才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了句:“走,进去,我跟你们详细说一下。”
没等我们回答,老人已经搬起椅子、推开大门、走进了院里,我和王同则有点拿不定注意,不知道该不该去老头家,却发现郑旭已经跟着老头走进了院内,我和王同也只能跟了上去。
院子内四四方方,很像是个正方形,地面上也铺着青砖,只是这种青砖要比砌墙的那种青砖大很多,好像专门用来铺地面似的,地面上扫的一尘不染,院子很大,因此,虽然周围围墙很高,却也并不显得压抑。
这个院子的还有一点很与众不同――一般的院子里,或多或少,都会堆放些东西,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院子,堆放的东西会更多些,但这个院子里却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让人觉得洁净、清爽。
“我老伴十多年就去世了,儿子、闺女也都成家立业,各有各的家庭,而我一个人也清静惯了,这片建筑都是仿古建筑,因为下一步的规划,是准备发展旅游,所以,原来破旧的房子、院子经过整修后,也都焕然一新,屋里光线有点暗,咱们就在外面聊吧”,老人把院门关上,唠唠叨叨地说着,然后从屋里拿出一个长木凳来,我们三个就坐在凳上。
我看了看周围高高的青砖院墙,还有院子上方蔚蓝的天空,以及天空中掠过的几只白鸽,竟然有种深宅大院的古朴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祥和,真有脱光鞋、在这院内的青砖上走的冲动。
“您这个院子要是种几丛花,或者几片竹子,这个院子里就更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了”,我开玩笑地说道,但老人却认真地连连摇头:“在这里最好别种那些东西,会发生些意想不到的怪事。”
老人好像话里有话,见我们一脸的疑惑,老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继续讲道:“我以前在院子里也种过花,但发生了一件怪事后,我就把所有的花都拔掉了,并且还把地面铺上了青砖,而那件怪事,就和你们刚才问到的那片小树林有关。”
老人说到这里,又顿了顿,虽然已经在院子里了,而且大门也紧紧关着,但他还是神情紧张地往四周看了看,他这种奇怪的举动和诡秘的表情,让我头皮直发麻。
“那时我在院子里种了一丛玫瑰花,因为我爱玫瑰的香味,尤其是喜欢做玫瑰酱吃,但有一天早上,正是玫瑰花盛开的时候,我走过去准备采集些玫瑰花,忽然,在一朵花上,我竟然看到了一只奇怪的蜜蜂,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奇怪的蜜蜂――它身体足足有一个鸡蛋那么大!更加让我震惊的是,它只有前半个身子!
看到那只蜜蜂时,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还特别用手掐了一下大腿,才确定我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我才瞬间感到恐惧。怎么会有这种怪蜜蜂呢?
那只蜜蜂正趴在一朵玫瑰花上,因为它个头太大,所以把那朵花压得很低,我壮了壮胆子,挥了挥手,嘴里发出声音,想把它吓走,但它只是悠闲在花上挪动了一下,并没飞走,这时我才吃惊的发现,它并非半个身子,而是下半个身子是透明的,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才误认为它只有上半身。
当时我冷汗直流,头晕晕乎乎的,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只是跌跌撞撞地走到屋里,然后关紧屋门,坐在椅子上呼呼地喘了很久粗气,情绪才稍微稳定了些,我是个无神论者,从不相信鬼啊神啊的,并且胆子算是大的,走夜路从没害怕过,但那次,是我平生第一次感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甚至怀疑我看到那个怪蜜蜂,其实是我的幻觉。
于是,我咬咬牙、再次鼓起勇气来到院子里,让我感到有点崩溃的是,那只奇怪的蜜蜂,仍然趴在那朵花上!正当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时,那只半透明的、鸡蛋大小的蜜蜂忽然飞起来,然后迅速的飞出了院子,同时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那声音好像是小孩子咯咯的笑声,让人毛骨悚然。
从那以后,那个蜜蜂隔三差五就会过来,渐渐地,我的恐惧感也没那么强烈了,我查了一些书籍,想知道那种半透明、而且身形硕大的蜜蜂,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没找到答案,但我猜那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基因变异造成的。我还找了一位在学校的同事,他原来是学校生物老师,现在和我一样,也退休在家了,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也非常惊奇,于是,在玫瑰花盛开的那段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来我家,想亲眼看看那种怪蜜蜂。
有一天,还真让他遇到了。
那是在傍晚时分,他哪天本来是想上午来,但因为有事,所以一直到了黄昏才来到我家。我们对能看到那只蜜蜂,也没抱太大希望,因为那只蜜蜂大多是在早上或上午来,很少在下午出现。
正当我们坐在屋内喝茶时,忽然听到一阵孩子的笑声,我猛地一惊,突然意识到,那只蜜蜂来了,我那位同事也异常兴奋,我们连蹑手蹑脚走出房间,悄悄来到那丛玫瑰花旁边,果然看到那只硕大的怪蜜蜂,正趴在一朵玫瑰花上。因为是两个人,因此少了几分恐惧,而多了几分试探的勇气,我那位同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网兜,猛地往下一拍,就把那个半透明的大蜜蜂装进了网兜里。
………………………………
第217章 奇异的透明生物
。’
之后,我又清楚的梦到,他也到了我那个同事家的院门口,也说了同样的警告,同样丢了一朵枯萎的玫瑰。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浑身是汗,但却又感到浑身发冷,甚至冷到瑟瑟发抖,头也晕的厉害,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恐惧。
过了好久,那种剧烈的颤抖才稍微缓解了些,却再也睡不着了,这种梦太古怪了――我从没做过如此逼真、如此充满细节的梦,过去所有的梦,都是模模糊糊的。
当时我真想去看看门口是不是有朵枯萎的玫瑰,但却又不敢。
就这样,毫无睡意地一直等到了天光大亮,我心里才稍微放松了点,但还是不敢去大门口看。直到太阳升起,听到外面有行人走过时,我才打开了屋门,走到了院子里,当时我觉得自己好像要喘不上气来了,而且两腿发软,我知道,那应该是过度紧张所致。
等我开开院门,往地面看去的一瞬间,几乎晕眩过去――因为在门口,果然有一朵枯萎的黑玫瑰!我当时两腿一软,就跌坐在地上了,那时,我才知道人在极端恐惧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浑身发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想站都站不起来。
而正在那时,我看到我的那个同事,也慌慌张张地来到我家门前,看到我坐在门口,先是吃了一惊,他张了几下嘴,但却什么都没说出来,我也什么也没说,只是摇了摇头,指了指门口的那朵枯萎的黑玫瑰,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了,因为我几乎肯定,昨夜他也做了同样的梦。
从那之后,我们两个无神论者,马上变成了有神论者,我们不但把那个蜜蜂放了,还买了很多香火,每天一早一晚,都虔诚跪拜。请求梦中的那个人宽恕,我们之所以冒犯他,也实属无意之举。因为那人抱了个猫,我猜那应该是 ’玲珑神’显灵了,直到现在,我和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