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陵守墓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27章 一种奇怪的法门
。更让史官难以想象的是,这些可以变形的奇怪古猿,不但有语言,还有自己的文字,对它们的历史做了详细的记录,史官从这些记录里知道,这种动物其实就是一种古猿。
也正是从这些古猿的记录里,史官真正了解到了人类和很多动物的演化过程,这对史官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了颠覆式的冲击,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让史官更感到惊奇的是,这种古猿对各种植物,有本能式的辨别能力,它们可以轻易分辨出哪种植物有毒,哪种植物治什么病,它们还会用这些天然的植物炮制成药材,任何这样一个古猿的治病能力,都比人类最好的名医还要高超的多。
这位史官向这种古猿学习了草药的辨别、种植、炮制等,很快就在医学方面有了不可思议的造诣,他用学到的这些医术调理身体,让他在森林中生活了二十年后,仍然没感到任何衰老。
在森林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后,那位医官带着一些这种古猿,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内,并开馆行医,不久就成了无人不知的名医,他还在原来 ‘天道家’学说的基础上,创造了 ‘道法门’,并开始收徒传道。
他也把自己在树林里看到的秘密,全都详细记录了下来,但关于这些,史官还是极度的保密的,除了几个心腹的徒弟,从未向外人说过。那些随史官来到人类社会的古猿,也爱上了人世间的生活,它们觉得有人烟的地方,比森林中舒适多了,但它们在白天时,都是以猫的样子,出现在人们面前,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变成那种古猿的样子。
这种古猿极其长寿,每只都能活一百多年,并且从出生到死,它们都能始终保持着生育能力。
就这样,从一开始, ‘道法门’的产生和流传,就有这种古猿有紧密的联系,据说那位史官的很多思想,就是受了那些古猿的影响。
而那种古猿,也有一部分开始和人发生了接触,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真真假假,当然有夸大加工,但又不完全是凭空捏造,所以,在战国初期一直到汉代中期,民间曾经广泛流行 ‘猫仙’的传说,比现在的狐仙的故事更为流行,在汉初时,这种猫仙的故事还被辑录成书,广为流传。
尤其是我们 ‘道法门’的信徒们,对这猫仙背后的秘密,了解的更为深刻一些。
而那位史官一直活到了一百多岁时,又忽然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些门徒说,他又回到了那个森林中,重新和那些古猿们生活在一起了,也有人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仙。
在秦朝时,负责修建秦皇陵的几个术士,不知从什么途径,找到了这种古猿,并把这种古猿做了改造,让一些古猿成了他们的工具,并把古猿带进了秦始皇陵中。
我年轻时,是从一位老隐士那里接触到了这种 ‘道法门’,并马上为之痴迷,追随那位隐士学了十年左右,收获颇丰,而我种植玫瑰的技术,也得益于 从‘道法门’的学到的那些法门。
再说说那个 ‘玲珑神’,其实,那个所谓的 ‘玲珑神’汤洋,也是我们 ‘道法门’的信徒之一,不过他极度迷恋长生不老之术,并且是个狡猾无赖,竟然能探知那个小县城中的秦始皇陵,并且还能成功闯了进去,之后,便掌握了那种 ‘隐身术’。
据我们 ‘道法门’里的传说,他之所以救了全城的百姓,并非全出于善心,主要是想利用城内的居民,以达到他某种卑鄙的目的,至于这种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也不知道那晚出现的、抱着猫的无头人、是不是汤洋本人;但我清楚地知道,那个所谓的无头人,是因为他的头部已经变得透明,我们一般人看不到而已,而并非真正的没有头。
而我那位看庙的老友,十有**就是那个透明人害死的。我刚才说了,我并不怕那种透明人。”
“嗯,是的,您刚才说了,那种透明人应该是害怕那种玫瑰花的,所以,只要你带着玫瑰花做的香囊,透明人就伤害不了你了”,胡梦连忙总结说。
但那个驼背老头却摇了摇头:“我之所以说我的那个老友带着香囊就不会死了,不是因为那种透明人害怕香囊,而是那种香囊可以抵抗让人变透明的病毒。
至于这种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我现在还不太清楚,但我却清楚地知道,我种植的这种玫瑰,对杀死那种病毒有奇效,经过这么多年,我也慢慢了解到,那个神秘的透明人,也需要这种玫瑰的――那种透明人既可以变透明,也可以恢复成正常人,但在这种转换中,他的身体也会受到损害,而这种玫瑰,却能帮他修复身体损害,所以,那种透明人也离不开这种玫瑰。”
“既然那个透明人的身体在来回变化中会受到损害,那您就不如干脆不种这种玫瑰,那种透明人由于得不到这种玫瑰花的修复,就会很快死掉,不也就无法再祸害别人了吗?这样不是更好的根除祸患的方法吗?”张大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而那个驼背老头则无奈地摇了摇头:“嗯,你的这个思路,我之前也尝试过,大概有三十多年没种这种玫瑰花,但在那三十多年间,透明人出现的更频繁,死的人也更多,由此可以证明,离开这种玫瑰花,他们根本不会死,反而会更多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自从我种了玫瑰花后,这种现象就几乎没有发生过,虽然这种玫瑰花盛开期只有两个多月,但即使花朵枯萎后,它依然能发挥作用。”
我忽然想到秦明伟说的那件事――他的父亲对玫瑰有独特的癖好,以至于当记忆转移到那种大蜜蜂身上时,还经常去老教师家中的玫瑰花上,才引发了后来一系列事件。既然如此,看庙老头见到的那个无头人,会不会是秦明伟?
秦明伟父子,又和秦始皇陵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如秦明伟讲述的那样,他父亲见过秦始皇记忆传承者,而且和那个传承者之间,好像做了某种不为人知的约定。
而且,我这时才忽然理解――王教授为何问赵健这里是不是有闹鬼事件。那种所谓的闹鬼事件,其实就是透明人出现的事件。
………………………………
第228章 一盏秦朝的灯
。
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文字,这到底是什么文字呢?或者也许根本不是一种文字,只是一种图案而已。
胡梦是研究铭文的专家,专攻古文字,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是国内这个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了,她向王同要了一把放大镜,开始仔细观察井口上面的文字。
我还是第一次见胡梦这么认真过,她好像忘记了我们的存在似的,全神贯注地看着,一会蹲着,一会又趴在地上,看的非常投入,我们也在周围观察着,虽然我在脑海中拼命搜索着关于古文字的知识,但仍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种文字。
“这口井不是汉朝的,而是秦朝的,这种文字秦朝祭祀时特用的文字,为丞相李斯创制,秦灭亡之后,这种祭祀文字很快就被废弃了,只短短使用了几十年,在文字史上极其独特。
不过这种文字和那些甲骨文、以及失传了的古文字不同,李斯在创立这种文字时,特地做了对照表,就是每个这样的文字,都对应一个篆字,因此,要破解这种蚂蚁般的文字并不难,虽然对于这种文字,我只记住了一部分,但还是大概读出了一些意思。”
听郑旭这么一说,我们就更加兴奋了。秦晴马上拿出相机,找好角度和光线,开始小心翼翼地拍摄起来。
“太好了,你快说说,上面是什么意思?”王教授激动地说。胡梦则皱了皱眉头,有点困惑地说:“上面这些文字表达的意思,完全和井没什么关系,只是用华丽的词语,颂扬一种叫做 ‘中天烛照’的神”。
胡梦说完,为了让王教授知道是哪四个字,特意拿出纸和笔,把 “中天烛照”四个字写了出来,递给了王教授。王教授接过来看着,嘴里轻轻地念叨着 :“ 中天烛照……中天烛照……中天烛照……”。
忽然,他眼睛一亮,猛地说了句:“我想起来了, ‘中天烛照’是秦朝一盏灯的名字,而这个称号,是秦始皇亲口所封”。
“一盏灯的名字?怎么可能封一盏为神呢?这也太荒谬了”,张大军连连摇头,而旁边的那个驼背老头,也跟着摇头。
“因为这盏灯非同寻常,据说它的火焰可以千年不灭,无论风吹雨淋,它的火焰都不会熄灭,史书中并没记载这种灯的来历,只是说秦始皇得到后,就立即对这种灯做了验证,他先是让人用扇子扇,用水浇,但那盏灯的火焰都没有熄灭。
既然人工的风、还有水不能让其熄灭,那么秦始皇就把这盏灯放在狂风暴雨中,但这盏灯的火焰虽然晃动摇曳,但仍没熄灭,这样一来,秦始皇这才彻底相信了那是一盏神灯,甚至在皇宫中,专门为这盏灯建造了个庙宇,每天早晚都会去跪拜,非常的虔诚,并封这盏灯为 ‘中天烛照神’,而他觉得自己能获此宝物,是预示着大秦帝国将千秋万代,永远延续下去,也象征自己会长生不老。
但不久之后,围绕着这盏灯,却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两名负责守灯的侍卫,竟然神秘消失了!
那是皇宫内院,戒备森严,但两名侍卫却不见了踪影,可是自从这两人进屋守灯后,明明就没看到他们俩出去,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
秦始皇也感到匪夷所思,于是,又派了两名侍卫守灯,但经过几个时辰后,这两名侍卫也都不见了!这下子,引起了秦始皇的极大恐慌,难道谁要守灯,谁就会毫无痕迹的消失吗?
秦始皇又派了两名侍卫,同时守卫那个灯,但过了几个时辰后,那两个人再次像人间蒸发一样。这样一来,秦始皇就感到有点毛骨悚然了。
是不是只要在旁边守护那盏灯,就会神秘消失呢?
他特意把那盏灯放到外面,让几百人围住,同时守护那盏灯,看守护灯的人还会不会消失。几个时辰过去了,守卫那盏灯的人却安然无恙!难道只有在屋里守护那盏灯、人才会消失?
于是,他再次把那盏灯拿进屋里,让十多个人同时守护那盏灯,几个时辰过去,那些人却也一切如常,一个人也没失踪。
经过反复试验后,秦始皇发现,只要守护灯的人多于两个,就不会发生那种诡异的失踪事件,但如果守护灯的人是两个,或者一个,那种神秘的消失现象,就会再次发生。
秦始皇有换了一种方法――让两个人在屋里守护灯,然后让十多个人躲在窗户外面,一刻不停的观察里面的人是怎么消失的,但几个时辰过去了,里面那两个灯的守护者仍然安全无恙。
于是,秦始皇进一步总结,虽然屋里只有两个、或一个人时,只要外面的人一刻不停地看着他们,他们也同样不会消失。那么消失的那些人,又究竟去了哪里呢?没人知道。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秦始皇隐隐约约觉得,这盏灯并不像他之前想的那么祥瑞,它好像有种特殊、而又不祥的魔力似的,但所谓的“请神容易送神难”,秦始皇也不敢随便处置这盏灯,一年后,他才找到了一个道术高超的术士,把那盏灯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给请走了,这样也除掉的秦始皇的一块心病。”
“这是真的吗?还有如此怪异的灯?哎呀,真是长见识了”,驼背老头在旁边很感慨地说。
“把那盏灯处理掉了?那会不会是把那盏灯丢进了这口井里,才在井口的石头上,写了那种奇怪的祭文、专门用来祭祀那盏灯”,张大军试着猜测到,他的这种推测,倒也很符合逻辑。
“不过这种记载也太过传奇,不太像是真的”,我嘟囔了这么一句。
“我们都经历那么多怪异的事情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王同叹了口气,像是在反驳,又像是在提醒。
“如果关于那站灯的记载是真的,也许那盏灯有种很奇特的作用”,好久没说话的郑旭忽然说道。
王教授、胡梦、还有秦晴的到来,让郑旭不再背负所有的压力和探索任务了,她恢复了我们在小县城的那种状态――总是在旁边静静地观察、思考、分析,在某个成熟的时刻,她才会突然提出自己的看法。
“哦?什么作用?”王教授眉毛一挑,看着郑旭问道。
“这盏灯也许可以让人变得透明起来”,郑旭缓缓地说着,“如果那个记载是真的,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当时的现场――看守灯的两个人,在灯光的作用下,会慢慢变得浑身透明,并且无法发出声音,而另外有透明人进来,把那已经变得透明的两人带走,因为人是处于透明状态,如果是在夜里的话,别人根本就看不到,这样一来,那看守灯的两个人就失踪了。”
………………………………
第229章 红色颗粒的秘密
。但我对这种现象,也没特别吃惊,因为我听老辈人说过,我们这一带的山里,有荧光石,在黑暗中能发出微弱的光,我之前也见过这种荧光石的,但那只有指甲盖大小。
当时就在这口井旁边坐到了天亮,然后才回家,这件事在我记忆中也没留下太多的印象,你们这一说,我才忽然想了起来。”
听完驼背老头的经历后,我就更加相信,这口井里也许真的藏着那盏千年不灭的古灯。我探身往古井里看了看,但没看出这口古井有任何特别之处。它并不深,离井口三米多就是井水了,而且周围的井壁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有一股淡淡的霉味。
这时,秦晴从旁边捡了一块石头,轻轻地丢进井里,随后传来咚的一声,我们倾耳细听,井里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仍然没有任何异常。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郑旭忽然说道,我们猛地一愣,不知道她忽然发现了什么,就见郑旭用鼻子凑近井口闻了闻,然后指着井口的内侧说,“看,井口的内侧,趴着七八只蜜蜂,你们闻闻,井口上好像还有玫瑰花的香味”。
我刚才往井里看时,只注意看井里的水了,并没看井口的内侧,在郑旭的提醒下,王同从背包中拿出一个微型手电来,往井口内侧照过去,我们这才发现――在井口的内侧,果然趴着几只蜜蜂,而且这种蜜蜂还都是活的。
我又学着郑旭的样子,认真的闻了一下,在井口的内侧,还真的有一股淡淡的玫瑰花的味道,那几只蜜蜂之所以趴在这里,难道就是因为这种玫瑰花的香味吗?
井口的内侧,怎么会有玫瑰花的气味呢?难道有人用玫瑰花涂在了井口的内侧,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这也不算特别奇怪,摘一朵玫瑰花,然后让井口内侧涂一下,就能产生这种效果了”,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没想到驼背老头听完后却连连摇头说:“不可能,应该不可能,如果是一般的玫瑰花,绝对不会在这个季节开花的,只有我种的那种玫瑰,才会现在开花,但那种玫瑰花我每天都会数几遍,你们来之前,我还刚刚数完,一直都是五十八朵,一朵都没少。
你们也许会说,既然花朵没少,会不会是有人摘了花朵上的花瓣,然后涂到井口上面呢?这也不可能,因为那种玫瑰花极其特殊,只要花朵上有一点破碎,即使米粒大小的一块被撕下来的话,整朵花就会立即枯萎了,如果你们有兴趣看,我一会可以给你们示范一下。”
“那既然是这样,也许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城里还有其他人种这种玫瑰,我们之前就曾遇到过一个老教师,他家之前就种过这种玫瑰,虽然现在已经不种了”,王同想起了我们在那位历史老师家的经历。
没想到那个驼背老头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唉,你们说的那个人,是我堂弟,他之前院子里的玫瑰,也是我帮他种的,只是他遇到些怪事,现在不再种了,这几十年来,我还没听说过除了我之外,还有人能种活这种玫瑰的。别说种了,真正了解这种玫瑰的人,在这里应该都没有,要是有人知道这种玫瑰花能卖大钱的话,我的那片玫瑰花,恐怕在就被摘光了。”
驼背老头的这些话,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但这井口内侧玫瑰花的香味,又该如何解释呢?
“老先生,您能不能送我一只那种玫瑰花?”我不知道王教授为何突然提出这种要求来。
“没问题,当然可以了,你现在就要吗?那你稍等,我马上给你摘一朵来”,驼背老头倒很爽快,说完后,便立即往前面走去。
“王教授,您要那种玫瑰花做什么?”胡梦好奇地问。
“一会你们就知道了”,王教授看着井里,淡淡地说,“也许这种玫瑰花,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真猜不到王教授发现了什么。不大一会,那个驼背老头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朵枯萎的玫瑰花。我们知道,这种玫瑰花只要一被摘下来,就会瞬间枯萎,但玫瑰花虽然枯萎了,但却依然发出一种浓郁的香味。
王教授接过那朵玫瑰,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后,忽然做出一个奇怪的动作――他掏出打火机,开始烧那朵已经枯萎的玫瑰。
但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朵已经枯萎的玫瑰花,在打火机火焰的烧烤下,竟然剧烈的扭动起来,仿佛它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动物,那种浓郁的玫瑰香,渐渐地变成了一种微微的熏香味。
过了一会,那朵被烧烤的玫瑰花,竟然变成了一堆红色的颗粒,散落在下面的石头上。
忽然,这种红色的颗粒让我想到了何文清火化后、留下的红色颗粒,以及在那个小树林里、那个吃石头的怪兽突然出现前的红色颗粒,还有赵健、吕薇身上的那种红色颗粒。
我清楚的记得,赵健、吕薇身上熏香味,和这种红色颗粒散发的气味完全一样,难道那些红色颗粒,就是这种玫瑰焚烧而成的吗?
“老先生,你们这里是不是盛产金子啊?”王教授又突然问了一个很突兀的问题,那个老头听完也一愣:“哦?这你们也知道?经常有人在山里捡到狗头金,并且是纯度很高的狗头金,而且经过检测,这种狗头金都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工开采的。因此,我们这个城市里,专门有一批人,常年在附近的山里游逛,希望捡到金子。当然,大部分都是一无所获,只有极少的人幸运,比如去年,就有一个人捡了块拳头大小的狗头金。
不过说来也怪,有地质队专门来我们这里考察了好多次,但却并没发现金矿,既然没有金矿,但为什么有那么多自然形成的金块呢?没人能说得清楚。”
王教授边听,边默默点头,然后轻轻对郑旭说了句:“把这些红色的颗粒带回去”。郑旭心领神会似的点了点头,拿出橡胶手套来戴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地把那些红色的颗粒,收集到一个白色的塑料袋中。
王教授又和驼背老头闲聊一会后,我们才告辞离开,当走出那座庙时,王教授长长地出了口气,如释重负般地说了句:“这次来,果然收获不小,没想到那座秦始皇陵的很多线索,竟然藏在这里。”
………………………………
第230章 一场奇怪的大火
。而且我隐约觉,他好像在和那些村民们在暗斗,对我们来说,他是比那些村民更为可怕的对手。”
听完王教授的话后,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因为这短短的几句,让我更加认识到秦明伟父亲、那个幽灵般的存在是多么的怪异而可怕,他也许已经没了肉身,但他却好像能无处不在,有时是只奇怪的蜜蜂、有时是只猫,有时又能和他儿子,合用一个身体,简直就像神话传说中的七十二变一样。
此时此刻,我也好像更加理解王教授为何突然来到这里。
我们就这样,边聊边往回走,但走了一段后,王教授突然停下来,好像猛地想到了什么似的,忽然对我们说了句:“咱们应该在那所庙的周围看看,不应该这么早回去。”
不过幸好,我们往回走的距离并不远。
那座庙所在的位置,正好是一个山坡上的平地,我们围着庙的围墙,从前往后绕去。庙的围墙依山势而建,有的地方用石头,而有的地方则是用青砖,在地势高的地方,墙体只有一米多;而地势低的地方,墙体有时则能高达五六米,但从庙里往周围看时,就会发现墙的高度是一样的,而不会参差不齐。在山地上建座庙,确实非常不容易。
但我们围着院墙,一直从前门走到后面,却并没什么发现。我都有点泄气了,但当看到墙上的两个洞时,我一下子就僵住了。不光是我,所有的人看到那两个洞时,都惊骇不已。
那两个洞在墙一米高的地方,大概有西瓜大小,呈圆形,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每个洞的洞里,摆放着一只被剥了皮的、血淋淋的猫头,而且怪异的是,那两个猫头,比一般猫头要大一倍左右,虽然头上的皮被剥掉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