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游大唐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刚没想到公主居然会提这个要求,不过他细细一想,想想自己进入唐朝后,没有一点背景,无依无靠,不再是现代社会那个阔少爷,从以前的整人变成了被人整,差点都丢掉了性命。这不完全是因为没有任何背景嘛。而现在上天真是突然掉下了馅饼,如果能跟随公主左右,以后是公主的人,那自己在唐朝以后不也就是没人敢欺负,说不定都能呼风唤雨。如此千载良机自然不容错过。
“怎么?你不愿意?”高阳公主见他半天没回应于是又忍不住问。
“愿意!怎么会不愿意呢!能够在公主左右是在下十世修来的福分!”袁刚快速的回答。
这个时候,房遗爱进来了,高阳公主见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房遗爱面前:“驸马,这个袁刚我留下了,他有才华。要好好利用。他有冤屈,我们也要替他伸冤。”公主在房遗爱面前说话完全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全是命令,丝毫没有妻子对丈夫的商量的意思。
而房遗爱的表现也大大超出了袁刚的预期,口口声声说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公主经常单独在自己的帐篷内召见袁刚,与他讨论珍珠宝贝奇玩穿着打扮,两个人简直就像久别的朋友,难得的知己,总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而这更让公主对袁刚钦佩不已,因为袁刚告诉她的都是她闻所未闻的。袁刚描述的那些东西太过精致好像都是那些只应该天上才有。而这段日子,房遗爱确没有半点醋意,反而显得轻松高兴,因为之前好像他费尽了各种心思去博公主一笑都难,而最近公主确笑得这么灿烂。
高阳公主也没忘记袁刚的事情,一日,正当公主和袁刚又在屋内高谈阔论之时,房遗爱走了进来,身后还押解着两个人,袁刚一看,顿时气得眼红脖子粗,那三人一个是李义府,一个则是牛二,一个是曾经审判自己的县大老爷,三人一看到袁刚也顿时像老鼠见了猫,畏缩的躲着,房遗爱则是一脚踹在了李义府腿上“该死的家伙,见到公主还不下跪,还不赶紧把你们的罪行交代出来。”
三人一听公主,顿时都傻了眼,腿也不由自主的跪在了地上,牛二则还抽起了自己的耳光:“袁刚老弟,都是我该死,都是我胆小怕事,都是我见利忘义,我不是人,我不是人,我对不起你!”边哭诉着边狠狠的抽自己的耳光。而那县大老爷,则是一身冷汗,双手作揖,不停磕头道:“下官该死,公主,下官该死。”
袁刚真想上去狠狠的又踹他一脚,但又镇定了下来,他需要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他让牛二讲述下事情的经过。牛二于是就讲述了李义府在第一次村庄被袁刚得罪后就寻思报复,于是威逼牛二,牛二最初也不答应,结果李义府派人抓了牛二的相好小红,这时牛二被逼无奈才答应设圈套陷害袁刚,李义府让牛二带袁刚去邻近县,因为临近县衙他有各种关系,县太爷是他的亲舅,牢中还有他的表舅,所以最初他们是想用偷盗之罪陷害他,结果没想到被他轻松化解了,而没想到的是当时袁刚就踹了牛二几脚,后来牛二又去找李义府,说都按照他说的走了,应该放掉小红了吧,没想到李义府看到牛二一瘸一拐的样子后又想起一条毒计,编造牛二已死,然后让自己的舅舅县太爷草率结案。他们也想到袁刚反正无亲无故的,心想这个事情就这么了解了,没想到袁刚居然遇到公主。说到这里,所有真相皆大白了。
袁刚此时也突然证实了自己当初猜想是正确的,只是没猜想到牛二也有自己的苦衷。这个时候让他也想起当初的自己,当初自己不也是如此,利用自己是少东家的优势让自己的员工引王贤哲入局,为了确保王贤哲入大唐盛宴,还专程的找过杨文杰,并且对杨文杰说,想要以后好好的再有钱赚只就能好好听命,听命得好待遇是之前的几倍,让杨文杰要鼓动王贤哲去大唐盛宴,让杨文杰最终想办法中场退出。
高阳公主问了问县太爷是否如牛二所说。县太爷不敢任何抵赖,惶恐的磕头说道:“下官该死,下官一时糊涂。公主饶命啊。”
高阳公主说:“要不要绕你命就要看袁刚的了。”然后她对袁刚说道:“这三人就交给你处置了,你看如何处置?”
袁刚是恨不得让三人也去当当公主的活靶子,赏赏被活活折磨死的滋味,但他想到曾经的自己,又想到是不是公主又在考验自己。思考了片刻后说:“公主!我看牛二和李义府也都是和我本人的私人恩怨。量其也不会伤害更多的人,我就饶其罪行吧。而县老爷,作为一方父母官,徇私舞弊,这个是朝廷的事情,应该是禀奏给皇上,由皇上处置妥当。”
公主一听。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他听了袁刚的故事后本就觉得这人是如此的睿智聪慧,现在听到他的处理方案后,又觉得是如此心胸开广和识大体。她是越发的欣赏眼前这个男人了。于是同意就按袁刚说的办。
牛二和李义府一听。顿时感激涕零,没想到袁刚真是大人不记小人过。两个人不停的对他磕头言谢。说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县太爷则是不断的在擦拭自己额头上的冷汗。
之后高阳公主让房遗爱写了一道折子,把袁刚此人和这件事以及如何处置县太爷都向皇上呈报了上去,很快也收到了圣旨,县太爷被停职查办。
………………………………
第二十六章 李道宗大意失荆州
打败西秦霸王后几天,秦王单独宴请了王贤哲,这使得王贤哲有点点受宠若惊,秦王先是表示了感谢之意,并且说在破西秦之战中,王贤哲功劳当推首位,当自始至终秦王也没表示嘉奖的话,这也让他想起了那天和范弃苏一起喝酒时的谈话,心想看来官场政治本就如此啊。
这一走神结果被秦王看到,秦王关心的问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此时的王贤哲也开始学习圆滑起来说是从未吃过如此好且还是秦王招待的美宴,所以刚才在细细品味,秦王爽朗的笑了并且走到了王贤哲的跟前,从侍婢手中结果酒壶亲自为王贤哲斟酒,王贤哲立马站起来,结果被秦王拍了拍肩膀让他坐下即可,秦王端起了自己手中的酒杯又敬了王贤哲一杯,他再次感谢了王贤哲并且希望王贤哲再接下来唐朝一统天下的战役中能够继续献计献策为大唐做贡献。此时的王贤哲真是感激涕零,他向秦王表示了自己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之心。
次日,还在睡梦中的王贤哲被士卒叫醒了,说是让快点打包行李准备出发,王贤哲问什么事情,士卒只是告诉他秦王接到命令,让快速前去支援齐王,好像听说是齐王打了大败仗。是败给了刘武周,其余的士卒也就不知情了。一听到齐王,王贤哲就痛痒痒了,因为自己刚入大唐就差点被他害死,现在听说他打了大败仗,又想到经常电视剧中看到的齐王形象,心想果然名不虚传,典型的富家公子败家子型。
行李还没完全收拾好时范弃苏闯了进来,范弃苏见状,急促的说道:“大哥,你怎么这么慢啊!现在还在收拾行李,我就是过来看看你。”
王贤哲见范弃苏进来了,仿佛是见到了救星一样,“是因为昨天晚上秦王请宴多喝了两杯,所以睡过头了,对了,你来得正好,正想打听下,齐王那边战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武周看到我秦王在灭西秦之际,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两万南侵并州,并州总管也就是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没想到齐王他们如此不堪一击,刚到就被对方击败。后来刘武周顺势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丢弃并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则借机攻占了李唐的发祥地晋阳和晋州。这样一来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因此受到极大震动,甚至当今皇上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所以现在才紧急调动秦王支援。”范弃苏娓娓道来,一旁的王贤哲此时更佩服自己这个兄弟了解的情况真多。
“那刘武周怎么就这般厉害?让当今皇上都惊慌失措。”王贤哲问道。
“说起这个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刘武周曾讲俘获的汾阳宫宫女献给突厥,始毕可汗以战马赠与他。刘武周于是兵威益振,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 ’,这就是他的发家史,至于后来嘛,就是他手上有个宋金刚,宋金刚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手上有个尉迟敬德这员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这也是齐王大败的缘由。”
“尉迟恭?”王贤哲没想到尉迟恭现在还在刘武周的手下。
“怎么?大哥,你认识尉迟恭?”范弃苏很诧异的看着他。
“不认识,只听说过此人武功了得。”王贤哲不能说自己在历史课本上知道此人,也只好如此回答。
“不和你多说了,你快点准备吧,我先回江夏郡王那里去,我部这次是先行部队,到了前线再和你商议”,谁完范弃苏就急匆匆的离去。
很快李世民大军自龙门关乘坚冰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齐王败后固守在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但此时宋金刚确坚守不出,秦王想到一计就是派江夏郡王李道宗攻打夏县的吕崇茂,依此引蛇出洞,自然秦王已经设下了埋伏请宋金刚入瓮,那吕崇茂还真胆小,一看到唐军就向宋金刚求援。
狡猾的宋金刚也看清楚了唐军的引蛇出洞之计,也知道攻打夏县的唐军实力有限,也不会把真正主力放在夏县,而是要把主力放在围堵自己,都是吕崇茂胆小害怕唐军,如果不救吕崇茂,那自己以后就成了一片孤岛,所以救还是得救,思前忖后他想起了一个办法,即遣尉迟恭和寻相率少部分兵潜往夏县,接应吕崇茂。因为人少很容易突围,且夏县的兵力对付唐军还是足够的主要就是缺少尉迟恭这样的大将。
尉迟恭很快就突围了到了夏县,而此时唐军已在外叫骂了几天吕崇茂就是闭门不出,吕崇茂见到尉迟恭简直就像见到救命稻草,喜出望外,而尉迟恭见到吕崇茂,则是没有给他任何一点笑脸,因为他心里瞧不起这样怯敌的将军,尉迟恭也来不及休息就直接问起吕崇茂眼前战事,问唐军带队的将军是哪位。吕崇茂告诉他来的这位是李家王朝的宗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尉迟恭一听颇为高兴,笑道:“没想到我这次是来对了,来就碰到条大鱼,我一定要把这个王爷给捉到手!”
尉迟恭让吕崇茂开城迎敌,两军一对阵,范弃苏一看对方大将是尉迟恭,马上让李道宗鸣金收兵。尉迟恭一见对方收兵不战,于是让士兵大骂李道宗,说李道宗这个江夏郡王就是将下郡王,也是将要掉头在夏县的郡王,听到这话的李道宗气得咬牙切齿想要出去与尉迟恭一战但都被范弃苏劝阻了,范弃苏告诉李道宗这是对方的激将法,尉迟恭太势不可挡了,他们现在去肯定不敌对方没必要做必要的损失,还是快快去秦王处调遣秦琼将军乃上策。
尉迟恭一见士兵骂了那么多李道宗的坏话没反应,于是又转头让士兵们这样喊话,就说“本将军早就听说文成郡主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让李道宗快点交出自己的女儿文成郡主来,这样我们就饶恕李道宗的姓名,这样总比当初李道宗想把女儿嫁到番邦来博取官爵的好。”这样重复吼了两遍就起了效果,李道宗实在忍无可忍要冲出去,而此时的范弃苏也气得恨不得马上上马去把尉迟恭挑下马去所以肯定就没再阻拦李道宗。
李道宗快马奔向尉迟恭,大叫:“恶贼,休得胡说,看枪。”说着挥舞起手中的兵刃就刺了过去,结果尉迟恭轻轻一晃身就躲了过去并且快速的来了个‘回马枪’,一转腰抡起手中的长鞭像李道宗的坐骑打去,这个力道看来很猛,马顿时都被打翻到地李道宗也就狠狠的被摔在地方,尉迟恭顺势就把他拿住了。还未等范弃苏明白过来,李道宗就被尉迟恭派人押回了敌营然后然后开始大举进攻唐军,范弃苏赶紧让副将于筠鸣金收兵。之后众人商讨好派范弃苏前往秦王处报告这边情况并且请求援助。由于主将被俘,所以大家只能闭门不出坚守阵地,等待秦王的援助。
当秦王听到李道宗被俘后甚是震惊,也连忙召集秦琼、程咬金、王贤哲、范弃苏等人召开了紧急会议,众人都是一筹莫展。不过王贤哲把自己的分析告诉众人,他认为郡王应该是安全的,因为这是一张很好的牌,吕崇茂和尉迟恭不单可以把它拿来拖住唐军在夏县的进攻,还在关键时刻用来换取重要的将领。秦王觉得也是,于是只好让大家回去再想想良策。
………………………………
第二十七章 青蛙终成王子,李道宗被救
范弃苏和王贤哲一道回到了王贤哲的住处,范弃苏一副就像丢了自己老父一样,也如一个霜打的茄子样子对王贤哲说道:“不知道文成郡主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样?”
王贤哲刚和秦王议事时就想到文成郡主听到这个消息后肯定会急得若热锅蚂蚁,他也看出了范弃苏对文成郡主的担心,于是说:“那你有什么良策嘛?考虑文成郡主的心情还不如快速解救出郡王来得实在,郡王若是被救出文成郡主也就没任何担心了。”
“就是没任何良策所以想请教大哥了。”范弃苏说道。
两人无奈的四眼相对然后又低下头分别开始寻思办法,就在这时文成郡主突然闯了进来,她情绪很是激动,一看到王贤哲,就如见到救命稻草,或者是见到了医生,“王贤哲,快救救我父王。”
王贤哲只好安慰着文成郡主:“郡主,你放心,我们一直就是讨论怎么救王爷的事情,王爷对我有知遇之恩,再怎么我也要想办法救他。”
一旁的范弃苏也安慰着文成道:“是啊,郡主,你就放心好啦。我们都在想办法,再说我们在秦王处也分析过,王爷是绝对安全的。因为王爷是他们手上现在一枚不错的棋子。”
文成郡主听了范弃苏的话并没有想象中的停止了悲伤而是情绪更加波动起来,她朝着范弃苏大声责问道:“不是你父亲你自然这么说了,被别人当成手中的棋子还算安全,还让我放心?再说了你不是一直跟在父王身边的嘛?为什么你就没看出尉迟恭的计谋不劝阻我父王不要出战,你还算是我父王的谋士嘛?”
范弃苏没想到文成郡主会这么说自己,还是针针见血。他支支吾吾无语以对,一旁的王贤哲看到这个阵势赶忙劝文成道:“郡主,这个你不能完全责备范弃苏,他也一直在劝阻王爷不要迎战尉迟恭,都是那尉迟恭诋毁郡主才导致王爷怒不可言才迎战的。我想要是范弃苏当时身穿戎装的他也会失去理智冲上去和尉迟恭一战的。”
听了王贤哲这么一说后,文成郡主就没再多做发难,而是又转向王贤哲问是否想到什么好的办法救自己的父王。
王贤哲想了会儿,说:“我告诉你们一个我儿时看到的一个故事,就是从前有一群贼跑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偷窃,结果被报了官,所以官府把贼人围在了富人家,贼们想逃走就挟持了有钱家的人作为人质,官府想进攻吧,又考虑到人质的安全,一直迟迟不敢动手,最后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贼人知道官府不敢动手是因为他们手中有人质这么棋子,要是不是官府的人动手呢?所以官府又找了一批人假装起土匪,贼人们一看是土匪截财来了,吓得扔下人质和钱财逃命,最后被堵在外面的官府抓获,人质毫发无损。”
讲完这个故事,范弃苏和文成郡主好像都有一点点醒悟和启发。范弃苏表情突然深沉了起来,好像在想什么,而文成郡主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你说的这个的确是救人质的好办法?但我们怎么可以用这个办法救我父王,难道让我们来一只军队装成突厥军队?你要知道突厥人长相和说话都和我们有差异,只靠换个旗和士兵的衣服是蒙骗不了尉迟恭的。再说还要一名武功厉害的突厥武将,不然尉迟恭也不会放在眼里啊。”
“这也是我考虑的地方,所以也是之前一直在秦王面前没说出这个计策的原因。”王贤哲说道。
文成郡主的情绪这会儿可比刚开始要稍微好些,因为她现在听了王贤哲的话感觉有王贤哲这等聪明的人在,自己的父王应该不会有事,她看了看旁边的范弃苏:“你不是自诩很聪明吗?这么好的点子还是得靠王贤哲想出来,现在碰到难题了,还不是一筹莫展嘛!你不是之前告诉我青蛙有朝一日终究会成为王子嘛?怎么青蛙还是青蛙嘛?”这些话又字字如针刺向范弃苏的背脊。范弃苏默默无语的走了出去。
看着这一幕,王贤哲也毫不客气的对文成郡主说:“郡主,你这样说人家范弃苏也太不应该了,人家是对营救王爷一事自始至终比我都上心。你这样说让人家很伤心。”
文成郡主好像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对,说:“谁让他自己之前放了大话,而且还把我父王弄丢了,不过好像我的话是过分了点。我先去找他道个歉。”
不一会儿时间,文成郡主又返回来了。见到王贤哲就摇了摇头告诉王贤哲没找到。王贤哲让文成郡主先回去,自己再找找并且想想救王爷的办法,有进展会告诉她。
找了一圈的王贤哲也未找到自己的这么兄弟,他心想这次看来是郡主伤他太深,应该是躲在那里难过去了,心想让他自己调理下应该明天就好了,也就没再多想和多去找了。
次日,秦王召见王贤哲,王贤哲一进大厅就发现很多将军们都在场,而其中有一位身穿的戎装和其它将军们完全不一样,秦王一见王贤哲到了,就说:“贤哲快请,我们等你好久了。”那位身穿不一样戎装的将军闻声转了过来,这一转身吓了王贤哲一跳,这不是自己的结拜兄弟范弃苏嘛!
秦王看到了王贤哲的吃惊状态,笑着对他说道:“你还不知道吧,范弃苏的真实身份是吐蕃的王子,王子的真实名字叫弃苏农赞,王子此次来到中原也就是为了与大唐结盟,王子已经对我讲了你们昨天想出来的解救郡王之策,我觉得甚是可行,现在王子愿意助我军一臂之力,所以我现在把你叫过来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
王贤哲心想这个兄弟可真是好兄弟,把自己都瞒在骨子里,但又想既然他是真实的吐蕃王子,那岂不昨天讨论那计策就顺理成章了嘛,于是他说道:“既然有吐蕃支援,那不正好可以用我们昨天讨论的计策嘛?让王子带人去攻夏县,秦王的军队还是在此处牵制宋金刚的兵力,而郡王的军队则派秦琼将军前去带领,我觉得尉迟恭肯定很想和秦将军一战高下,我们用秦将军引尉迟恭出来,秦将军要假装一路败走逃让尉迟恭追,而这时王子则带兵直取夏县,相信没有尉迟恭的夏县王子会轻易而举攻下也会很轻松就救出郡王。”
“妙!妙!妙!这样既能攻取夏县让刘武周没有后盾,又能救出郡王!”秦王连连叫妙。
“只是王子所率之部要是全都是从我唐军抽取,仅靠王子一人夏县的守军未必就会认为是真吐蕃的军队。”王贤哲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心。
“这个你放心好了,王子这次带来一千的吐蕃铁骑。”秦王回答道。
“我只向秦王再要五千人马,然后个个都伪装成吐蕃军队,再加上我的一千铁骑,相信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站在一旁的弃苏龙赞说话了。
于是秦王下令依计而行,临行前秦王对众将说一定不能伤害到尉迟恭,能招来大唐为大唐效力则是最好。而弃苏龙赞则向秦王说除了要秦王五千人马外再向秦王借用一下王贤哲,秦王爽朗的答应了。
于是大军出发,一路上王贤哲都闷闷不乐的和弃苏龙赞并肩而行,还是弃苏龙赞先打破了沉默:“大哥,你觉得我们这次营救郡王想得计策是否已经很周密,万无一失?”
王贤哲冷冷是说道:“王子殿下,我可不敢高攀,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会考虑得万无一失,但是胜算概率我想还是蛮大,况且再没其它任何更好的办法我想就应该坚持下去。”
“大哥,你生我气了。我们可是拜过把子的兄弟,是一起起过誓言的兄弟,”弃苏龙赞说。
“有这样欺骗兄弟的嘛?”王贤哲一副委屈的样子。
弃苏龙赞想了想,说:“大哥,你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嘛?我们的誓言是‘不问对方出身,只求有福同享有难同挡;不问何年何月何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我们的誓言就是不问对方出身,虽然我的出身是王子,但我当时的确有难言之隐,而且我是真心一直就认你这个大哥的。这也就是誓言的不论何种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