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女风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黑心烂肺的,奴婢当场将她打了出去,可想想那家的女儿,真真是可怜,生得俊俏不说,伶伶俐俐的,算是咱村那一带独一份,可惜却遇上了这么个嫂子,按古礼父母不在,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纵使奴婢没答应,还有许多见钱眼开的,不知她会被卖去哪里,唉!”

    吴家的叹着气,眼光却只往蔡欣兰脸上悄悄的梭巡,秋菊那孩子实在可怜,自己也帮不上忙,只能来讨讨主家的口气,若是能介绍进柳府,也是她的造化。

    蔡欣兰只笑了笑,并未立即接话。

    柳沁却沉不住气,已拉着蔡欣兰的袖子,求道:“大嫂,不如咱府上买了吧,大嫂将她买来送给沁儿,就当是今日这些酒和衣料的回礼,行不?”

    “你呀,送点东西来,还要回礼,害不害臊?”蔡欣兰被她说笑了,嗔怪的点点她的额头,“既然沁儿开口了,我这做嫂子的焉能不同意,不过还是将那孩子带过来瞧瞧,若真如吴嫂子说的,再留下来,如何?”

    柳沁忙点头,开心的朝蔡欣兰呵呵笑。

    她并不是缺少那点买丫头的银子,只是这事是奶娘当着大嫂的面说的,若越过大嫂自己买了,显得对大嫂不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也简单,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多为对方着想一下,事情往往能按自己的预想发展。

    吴家的得了吩咐,说了一通感激奉承的话,退了下去。

    柳沁提起另一事,“大嫂,老师要去帝都参加春闱,我想着师娘带着师弟师妹住在外边实在不便,又没人帮衬,不如接进府中,互相也有个照应,大嫂你说呢?”(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秋荇

    十一月初的时候,周汝南起程赴帝都参加二月的会试,姚宣容和一双子女被接进了柳府,暂住后院竹院内。=【 更新快请搜索】

    周汝南与柳家众人一一惜别,带着柳老爷送的两长随出城北上。

    见天后,吴家的将秋菊带进了府中,先带到大奶奶蔡欣兰院子,让蔡氏过过目,蔡氏点头后,才带到梅院,拜见姑娘。

    刚午睡醒来正梳洗的柳沁,坐在圆凳上,耐心的等待翠柳束发,将将束好,翠彤将一盏茶水递给她,喝下一口,在嘴里咕噜一下,正准备吐出时,翠羽风风火火跑进来,将门帘子“唰”的甩下,吓得她倒有半口水咽进了肚子。

    “翠羽,你怎地总是如此冒失。”

    柳沁没说什么,翠柳已不满的责备。

    翠羽吐吐舌头,笑道:“姑娘快去看看,吴家的带个小丫头来,说是前来拜见姑娘。”

    小丫头?吴家的办事效率挺高的。

    “那小丫头长得可俊,咱们院中,除了兰可,奴婢们都要被比下去了。”翠羽一向快人快语,说话不经大脑。

    不过她一直如此,大家也不着恼,除了悄悄立在一旁的兰可被夸得有些不自在。

    一行人出了正房,去了偏厅,吴家的忙起身,同时伸手拉拉一旁的秋菊。

    秋菊自进了柳府,就觉得一双眼睛不够看,特别是进了后院,屋子那么多,那么大,那么整齐,又是树又是花又是小桥流水的,还有来来往往的姐姐们,长得那么漂亮,穿得那么体面,她觉得自己仿佛是走进了娘亲说的仙境里。

    而此时,见到大大小小一群丫环簇拥着个芝兰玉树的小公子,从门外进来。那气势,那排场,让她惊得张大嘴,一时没转过脑子。一双眼就紧紧的盯在小公子的脸上。

    吴家的眼角余光见了,吓了一跳,忙悄悄再扯了扯她的衣裳,谁知她一点反应都没有,只得心下叹道。这孩子,平日怪机灵的,怎么关键时刻却傻了。

    柳沁一进门,就被一双黑溜溜、水灵灵的大眼盯着,想要忽视都不可能,不由咧嘴一笑,她就喜欢这种胆大真性情,若是那种一笑三低头,总拿眼偷瞄的,反而入不了她的眼。

    吴家的若知她的想法。只怕要叹秋菊好福气,遇上了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子。

    柳沁在上手坐下,吴家的这才拉着秋菊站于厅中笑道:“姑娘,这就是奴婢说的那孩子,奴婢已带去大奶奶那过目了。秋菊,还不快拜见姑娘。”

    秋菊听话的跪了下去,拜了三拜,起身时却对吴家的小声说道:“吴嫂子,明明是小少爷,哪里有姑娘?”

    她虽是小声。可厅中众人都听见了,顿时全都笑起来,尤其是翠羽,笑得那个大声。就差将屋顶给掀了。

    柳沁朝翠羽翻个白眼,这才对着吴家的以及秋菊和颜说道:“奶娘,坐。秋菊是吧,我呢,在府中是姑娘,出门就是公子。你以后称我公子就好了。”

    吴家的因秋菊的话原还有点惴惴,怕惹得姑娘不高兴,现在见姑娘没怪罪,才放下心来,告了谢,在下手的一张椅子上坐了半边。

    秋菊眼睛滴溜溜转动了一下,望着柳沁爽快的回道:“行。”

    翠柳皱皱眉头,却没说话。

    柳沁很满意,是个纯朴未开化的小丫头,虽然不太懂规矩。

    规矩啥的,柳沁也不大在意,若不是要入乡随俗,她都不想讲那些臭规矩,对柳沁来说,规矩可以慢慢学,一颗赤子之心才是最难得,难为这个孩子,经历那么多,一双眼睛仍是清亮得能照出人影来。

    不由再细细的瞧了瞧,其实她的脸生得也好,五官比例恰到好处,只是一双眼过于清透出众,抢了所有的风采,瞧身个比自己还要矮上那么点,年纪应该跟自己差不多。

    果然听得吴家的说道:“秋菊今年已满九岁,村里的孩子吃得少,都又瘦又小的。”

    柳沁朝翠柳点点头。

    翠柳知道姑娘要留下那孩子,忙笑着拿出个荷包塞在吴家的手中,“吴嫂子辛苦了,秋菊就留在梅院里,这是姑娘赏的,吴嫂子不要嫌少才好。”

    “岂敢,岂敢,姑娘能赏赐奴婢,是奴婢莫大的福份,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回头就将卖身契送来。”

    吴家的又嘱咐了秋菊几句,才离去向蔡欣兰回复。

    柳沁这才问秋菊姓什么,听得秋菊说秋就是她的姓,很是惊讶,秋姓是极其珍稀的姓氏,万人中没有一个,听说这一族的人也很稀少,大多居住在北方靠近北萧之处,江南一带是极少的。

    “这么难得的姓氏,菊字太过普通,不如改一字,如何?”

    秋菊爽快的回道:“行,请公子赐名。”

    沉吟半晌,最后一挥手,“容我想想。”

    这一想,就想了快半下午。

    秋水?不行,不行,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李秋水可是个大妖女,且秋水太过柔弱,与秋菊不衬;秋篱,重了江离的字;秋高,秋清,秋爽,秋天……妈呀,头脑乱套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唉,只有一肚子的膏粱,缺墨少水呀。

    最后,只得灰溜溜的去找博学多才的江离。

    她苦恼的仰着小脸,惹笑了江离,“不过是给小丫头赐个字,瞧把你难成这样。”

    江离拿过纸笑,写下一首小诗“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然后在“荇”字上圈了一笔。

    这是诗经中的句子,江离解释道:“荇菜,水荷叶也,性强健,耐寒又耐热,适应力强,与你所说的那小丫头倒很般配。”

    秋荇?念叨两遍,不错,不错,很顺口。

    笑眯眯的望着江离,突然扑上去,搂着他的脖子,“阿离哥哥真棒。”

    幸好还有点理智,没有“吧唧”一口亲在他脸上。

    就是如此,也将坐着的江离闹了个大红脸,轻扯了扯她,低声道:“妹妹,快放开。”现在两人都大了,不宜再有过于亲密的举止。

    柳沁却起了促狭的心思,见屋中没外人,想捉弄捉弄害羞的小少年,故意撒着娇,“就不放,就不放。”

    谁知江离突然笑了,竟也伸手回搂住她,带点狡黠,附在她耳边轻声说了一句“有人来了”,看着门口方向的眼睛闪过一丝得色。

    “谁呀?”

    一回头,却是小五正站在门口,幽幽的望着两人,情绪莫名。

    讪讪的放了手,讪讪的笑道:“小五哥哥来了。”(未完待续。):。100。96。66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喜讯

    时光如水,倏尔流逝。 ‘

    光阴随影,匆匆来去。

    桃李谢,蔷薇开,色倾城,妖娆谁在?

    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江南最多窈窕。

    转眼到了来年的五月,过了柳沁九岁的生辰。

    梅院里,花树旁,闲闲四散坐着的着清雅衣饰的女子,仿若画中的仕女图,在这初夏的上午,享受着暖阳,花香,和清闲的时光。

    唯一的锦袍玉冠的公子,柳沁,是众人拱卫众星捧月的中心。

    梅院如今丫头众多,最是热闹,这边柳沁与师娘靠坐在一起,悠闲的说着话儿,翠柳一边绣着帕子,一边静静的陪坐,听到开心处,抬头送来温柔一笑。

    隔得不远,翠羽与翠彤玩抓子儿,两个守门的小丫头围在旁边,时而传出争执笑闹。

    再过去,文杏、兰可、秋荇一人一张高几,练着大字,兰可算是秋荇的半个老师,边练边教,教的认真,学的努力,引得周若眉在旁边跃跃欲试。

    只有调皮的周承志,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害得小丫头絮儿不得不紧跟着,累得气喘。

    美好的时光,仿若红楼里那段盛世,让人想将光阴就此留住。

    柳沁懒懒的靠在姚宣容的身上,看着飞针走线的翠柳,笑道:“翠柳姐姐真是勤快,一刻不闲,你都送我那么多帕子,还绣什么呀,歇会儿,别把眼睛累着了。‘”

    翠柳抬头笑笑,既不停也不吭声。

    “她是绣给眉儿的,我不过是说了声绣得真好,她就劳心劳力,翠柳听你家姑娘的,歇会儿,别伤着眼睛。”

    翠柳仍是抬头柔柔一笑,片刻才轻声说道:“快完了,就剩几针。”

    说完紧走了几针。收了线,掐了线头,自己看了看,还算满意。这才递到姚宣容手中。

    就着师娘的手,柳沁侧头一瞄,真是活灵活现啊,就是见惯了翠柳的手艺,仍不得不夸这张帕子绣得好。那青翠碧绿的荷叶,亭亭的荷花,将开未开的花骨朵儿,还有宽大叶子上滚动的水珠,活生生的呈现出一幅夏日荷塘图: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不由赞道:“哇,真美呀。翠柳姐姐忒偏心,给我的怎么就没这么好看,哼,真偏心。”

    “你呀。净说亏心的话。”姚宣容点点她的脑袋,“我可是亲眼见的,翠柳送给你的帕子,哪张不是精挑细选,唯恐哪一处不够好,亏得是她好脾气,若是我,你这样的主子还不伺候了。”

    “哪个,不伺候哪个?”

    旁边听了半句的翠羽接口,问得无头无尾的。将柳沁逗得哈哈大笑。

    微风拂来,落英缤纷。

    笑声在梅院里如架子上的秋千,忽高忽低,远远送至院外。‘

    外院。柳老爷身边的贴身长随匆匆跑进府里,一路高喝着“喜报了,喜报了”。

    直报到老夫人的上房处。

    早有丫环匆匆的跑进梅院,请柳沁和姚宣容过去,小丫头也说不清,只知道是帝都加急送来了邸报和家书。

    这是有了老师的消息。柳沁急迫的起身,拉着同样急切却还强力稳住的师娘,快步往上房赶去。

    身后一群丫环呼啦啦跟上。

    随在后边的翠柳,使劲掐了掐手指,才掩去眼底的激动,终于是有消息了,他一定已得偿所愿,登科及第,终成人上人。

    往后,他是官,她为仆。

    往后,他在北,她在南。

    往后,他走的是阳光道,她行的是独木桥。

    往后,纵相见,难相望。

    纵自己孤零一世,唯愿他一生安好。

    想到此,翠柳笑了,遥望远天,笑靥胜花娇艳。

    上房里,老夫人让姚宣容坐了,又招手叫过柳沁,将她搂在怀里,这才让长随回话。

    长随笑道:“恭喜老夫人,恭喜周夫人,周大人高中一甲后,已在殿试中被皇帝亲赐探花郎,骑御马,戴宫花,游长街,好不威风,如今邸报已至南方,随同邸报一起送来的还有周大人家书一封,请周夫人过目。”

    姚宣容颤着双手接过书信,打开来,正是夫君的笔迹。

    “宣容吾妻:

    接此一信时,吾妻当已知吾之事,幸甚?庆甚?吾独坐一隅,今时的威风热闹如烟云,唯记当年与汝之艰辛,吾有今日,一是吾妻之不离不弃,信重爱慕,二是柳府之相携相助,救吾于绝境,扶吾于困顿,卿之情义,当白不相离,柳府之高谊,当舍身以取义……

    吾在帝都,盼吾妻早日携子前来,共聚天伦。夫手肃!”

    姚宣容读完,强忍着没有潸然泪下,却猛然眼一黑,往一边倒去。

    “师娘……”

    “周夫人……”

    上房顿时闹哄哄一片。

    江郎中急急进府诊治了一番,开了方子,无甚大碍,不过是焦虑担忧多时郁结于心,加上突然的惊喜,悲喜交集,一时痰迷了心窍,才致暂时昏迷,不久即可醒来。

    天色昏沉,早已入夜,几点烛光在屋中摇晃,照出一室的暖光。

    姚宣容慢慢醒转,一睁眼,就见柳沁坐在床边,正担忧的看着她。

    见她醒来,笑嘻嘻的扑在她怀里,“师娘,老师若晓得你高兴得晕过去了,不知该多么感动,呵呵,老师真厉害呀,只是几笔字就勾了师娘的魂魄。”

    姚宣容被个孩子打趣,一时脸红红的,不知该往哪儿放。

    却因她这打趣,心中松动开来,不好意思的笑着摸摸她的头,“你这孩子,居然打趣起师娘来,不尊长辈,该打,还有,一个小姑娘家,什么勾不勾的,说这样难听的话,以后可不许了。”

    “嗯,嗯,师娘,你饿了吗,我让翠柳煮了粥,你喝一点。”

    “辛苦你了。”姚宣容点点头。

    “我辛苦啥呀,都是翠柳在忙乎。”

    唤了声翠柳,不一会儿,翠柳端着托盘走进来,一盅清粥,几碟小菜,暖人胃,暖人心。

    总是柔柔笑着的翠柳一脸平静,仿佛一池碧水无波。

    姚宣容望着她,心中一动,却又极快的按下了,品着清粥,不再言语。

    北上的行程已定了下来,姚宣容并没有多少收拾的东西,老夫人让蔡欣兰在府中挑了两房老实可靠愿意北上的家仆,赠予姚宣容。

    这日姚宣容单单留了柳沁,向她说出一事。

    “什么?”

    柳沁闻言大惊,实在不相信这话是师娘亲口提起,目瞪口呆呆立在原地。(未完待续。)

    ps:  各位好友的支持实在让人感动,因无故不能留言,在此一并回复,多谢大家的支持,一定继续努力,谢谢!xh:2182o413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代夫纳妾

    “师……师娘,你要带……带翠柳姐姐一起走?”

    因为过于震惊,柳沁都结巴了。

    “我细想过,这些时也仔细观察了,翠柳真的挺好,她……与夫君之间也……也有情谊,相信我们以后一定能很好的相处。”

    对一个小姑娘说****之事,姚宣容真的说不出口,但柳沁不是普通的小姑娘,她的眼亮如星辰,似能看透世间百事,她的心玲珑如玉,既通透又包容。

    而且姚宣容敢肯定,柳沁是知道夫君与翠柳之间的事的,虽然她从不提。

    所以既做出决定,自然第一个要知会她。

    “师娘,你不需要如此。”

    听到师娘要代夫纳妾,柳沁直觉一个炸雷轰在头顶,有点懵,实在不能想象,深爱的夫君,自己却要亲手将他交到另一个女子手中,还得做出心甘情愿的样子。

    这是什么道理?

    柳沁实在理解不了reads;。

    “师娘,你何必如此?”

    姚宣容长叹一声,抚摸着柳沁的长发,带点伤感的说道:“沁儿,你还小,有些事你不明白,你老师对我确实真心实意,我也信他会一辈子敬我重我,但即便如此,我也从没想过,这一生他的身边只有我一个。

    有妻有妾,本是世间常态,哪有男子不想享齐人之福,纵我再不愿,他日总会有人进门,与其等到那时,不若我自己挑个合心意的,况且翠柳与你老师亦有前缘,人又温柔老实,我相信她。更信自己的眼光。”

    “可……”

    “师娘知道沁儿是为师娘好,好孩子,谢谢你。”

    摸了摸柳沁的头,姚宣容咽下未出口的话语。

    谢谢你,不顾多年情谊,逆了身边人之心意,只为保我一家团圆;谢谢你。当年的劝解。解我心头之忧;更谢谢你,今日的劝阻……

    “师娘……”

    “沁儿,我已决定了。你不用再劝。”

    “师娘,他日你会后悔吗?”

    姚宣容摇摇头,“我不知道,也许会。也许不会。”

    从竹院里出来,柳沁出奇的沉默。

    一边走。一边思索。

    可越思索,越茫然。

    什么是爱,难道这才是真爱?

    不,爱越深。情越切,爱越重,不与容。情之一字,如何能三人分享。

    可师娘说得也没错。有妻有妾,本是世间常态,我柳府无纳妾的规矩,可别人呢,别府呢?

    若我是男子,我有没有希望过左拥右抱?

    这一天,柳沁的脑子乱套了。

    新思与旧想,前一世的道德规范与这一世的伦理纲常,搅合在一起,将她的脑袋搅成了一个大糨糊。

    迷迷糊糊的到了前院,寻到了江离和小五,在演武场,看他俩凌空飞跃,舞起剑花点点,听得双剑相交,呼喝轻叱,心头忽然朗朗。

    望向远天。

    以我初心,换他之情。

    情若长驻,初心不忘,情若辜负,天高地长。

    本要亲问江离的话,也不再问了。

    姚宣容将此意直接面呈了老夫人,老夫人沉吟半晌,点头同意。于情于理,她也没有阻拦的理由。

    虽说只是纳妾,姚宣容还是按规矩流程走了一遍,而且按的是纳贵妾的流程。

    翠柳闻得消息,喜极而泣。

    临别的夜晚,跪在柳沁的身前,含泪磕了三个响头。

    柳沁将她扶起,陪伴了她九年的人,已是至亲的存在,如今远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心中说不伤感是不可能的,但这是翠柳的心愿,她应该为之高兴。

    那些伤感的丧气的话都不说了,只吩咐翠羽将她的百宝箱拿来,亲取了一套红宝石的整副头面,两支金钗,还有两百两银票,交于她的手中reads;。

    “不,不,姑娘,这太贵重了,奴婢不能要。”

    “翠柳姐姐,咱们主仆一场,本是缘份,虽为主仆,情同姐妹,当日我阻你,是望你能正正经经的当个主家娘子,今日我送你,是全我们姐妹的情分,你又何必推辞。”

    “是啊,姐姐,姑娘的心意你就收下吧。”

    翠羽话未说完,声已哽咽,带得翠柳终于哭出声来,重跪在柳沁身前,“姑娘待奴婢之情,待奴婢之谊,奴婢都知道,奴婢都明白,奴婢此去,定为姑娘立一长生牌位,日夜为姑娘祈福,祝姑娘一世安康。”

    “姐姐,呜呜……”

    翠羽抱着翠柳,呜呜哭了起来。

    柳沁忍着眼底的泪花,故意笑道:“大好的事情,翠羽你哭啥,莫不是看到翠柳姐姐嫁人,你也想嫁了不成?”

    “姑娘……”

    翠羽将翠柳拉起,听得姑娘的打趣,顿时红了脸,跺跺脚不依道。

    柳沁转向翠柳,神色郑重,轻声嘱咐,“翠柳姐姐,此去你要多珍重,也望你爱重老师,敬重师娘,善待师弟师妹,一家子好好过日子。”

    “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安守本份,敬重夫人,决不会做出有悖礼义之事。”

    柳沁点点头。

    这一晚,梅院里几点灯火,一直亮至天明。

    第二天,天初初亮,柳府的大门大开,来来往往的丫环仆妇络绎不绝。

    老夫人亲送姚宣容至门口。

    “师娘,路上多保重,到了帝都记得带个信回来。”

    该说的,该告别的话语早已说过,却仿佛总有未尽之言。

    将手中的一包早上刚刚做好的仍是热腾腾的点心交到师娘的手中,又拉过周若眉和周承志,再细细的嘱咐一番。

    天光大亮,时辰不早,姚宣容拜别了老夫人,最后摸摸柳沁的头,扭头上了马车,就怕再呆一会儿,会有眼泪不争气的掉下来。

    柳沁将周承志和周若眉送上马车,看着一行出了长街,往南大街而去。

    聚散本无常,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师娘,翠柳,只愿他日相见,你们全都安好。

    不知是谁吹起洞萧,呜呜咽咽,带点凄凉伤感,合着离秋别绪,让人心殇。

    又不知是谁,吹奏起一曲欢快的笛音,如黄鹂声声婉转,如乡野自在欢畅,将一腔愁绪散尽,眉头尽皆舒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