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基因黑客-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牟择分簦且晃痪鞯睦蠢钅康纳倘恕

    阿霜靠着靠背,问道:“为什么克拉克先生这么认为呢?微软可是it界的领头羊。克拉克商会无论是市值还是知名度,和微软比起来都有差距吧。”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人克拉克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富有远见卓识,同时又有睿智的眼光,出色的情报能力。他们是天生的成功者,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商界,还是在学术界,他们从事任何行业凭借这些品性都将做出一番事业,即使是做乞丐,也是丐帮帮主,即使是去犯罪,也是黑社会老大。

    阿霜是这种人,克拉克无疑也是这种人。

    克拉克从退休到现在,时间也就十年左右,可是他就能够白手起家创立一个商会,在被巨头龙断的it市场中打下一片天地。

    从一个著名的空军指挥官成功演变成一个商界精英,这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克拉克听完阿霜的话语,点了点头:“我不否认刘总裁的话,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市值方面,克拉克商会和微软都有着巨大的差别。这个我当然无法否认,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优势,相信刘总裁对市值和知名度这类肤浅的东西看得也不是很重。”

    阿霜靠着沙发笑了:“克拉克先生觉得我不重视知名度,市值这些东西,那您觉得我应该重视什么。”

    “三样东西!”克拉克竖起了三根手指,“技术,信誉,还有未来的收益。”

    “哦?”

    “华夏的孔夫子说过一句话,术业有专攻。在软件开发,操作系统上面,我们确实比不上微软。但是在存储介质的研究上,我敢说,我们的技术最少要领先微软一个时代。这也是在这一块市场上,我们的移动硬盘即使价格比同类产品更高,依然销量巨大的原因。我们的存储介质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在读写速度,介质体积,介质的稳定性上面,都有着比微软更超前的专利技术。我们最新的纳米级稀土半导体材料存储介质这个世界上只此一家。你们计划所采用的dna存储技术,肯定会用到纳米存储技术。与其将来找我们支付专利使用费,不如直接选择与我们合作。这是我们目前开发的纳米存储介质闪存盘。”

    说着克拉克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是一个非常小巧的u盘,粗细大小和阿霜的大拇指差不多大。

    “这是……”

    “64t容量,采用技术,长度7公分,厚度1公分,宽度23公分,读写速度每秒88到130mb。也是我们开发的最新型存储器。对,它是u盘,可是它的存储容量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目前我手里的这个是五个原型之一,以后量产型可能最多就只有16t这样子,采用纳米级稀土半导体技术。而且它很耐摔,外壳是钛合金吸震外壳,即使是从十楼高的地方掉下去也不会影响使用。这个就当做给刘总裁的见面礼了。”

    阿霜阿霜有些惊讶地接过这个看上去十分小巧的u盘,掂量了一下,重量比普通闪存盘更重一些,一般来说市面上这种体积的闪存盘,顶多64g就差不多了,可是这东西居然又64t的空间。

    阿霜笑了笑:“不得不说,克拉克先生说得有点道理。这个小礼物如果真的像克拉克先生所说的,确实让我很有兴趣,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证明你们比微软更加适合我们的合作。顺便说下,术业有专攻不是孔夫子说得,是韩愈的文章师说里面提到的。克拉克先生还觉得有什么方面的优势能够说服我?”

    “有!克拉克商会的信誉一向一流。”

    “这点微软也不差。”

    “其实在信誉的细节方面,微软做得不如我们。比方说系统的升级这些,我们的产品,售后服务一直是最优秀的。卖出的存储介质驱动兼容性升级,我们每个版本都在为用户做优化。一直从第一代产品开始。这比起微软制作一款操作系统为了推行新系统就关闭旧系统的升级服务有本质差别。”

    阿霜点了点头:“这倒是在理,微软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厚道,但是毕竟他们是商业公司,还是以营利为目的,做得操作系统如果一直维护旧系统,哪怕是经典的维斯勒系统也没多大意义。而存储介质更新换代速度远远比操作系统快得多。即使是你们一直升级旧介质的兼容性,现在我想知道,你们第一代的存储介质,应该是35英寸软盘吧。每次升级,还有人使用吗?他们显然早都换成了闪存盘或者移动硬盘了。”

    “还有最后一点,刘总裁这次找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重新出山为你们的空军出力对么。”

    “是的,克拉克先生,这是我的主要目的。怎么?老先生愿意用这个为代价换取我们的合作项目?”阿霜笑道。

    克拉克摇了摇头叹气道:“我老了,真的老了,不适合做这个了,但是,我能够为你们培养一些优秀的空军战术指挥官。你们古代有个叫孙子的人,写的战术战略教材,我也有看。”

    “孙子兵法么?”

    “嗯,对,是叫这个名字,老了,记性不好了。这些人留下的东西,对现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也非常大。我也把我的一些关于空军的战略布局以及战术指挥的心得整理了一下。目前还没发表,我本来打算用来给米**方作为教材的,不过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我也就把这些心得放进保险柜了。”

    这个诱惑够大!

    克拉克是一位优秀的空军指挥官,尤其是在战机的编队配置,以及轰炸方面的指挥更有独到之处,虽然指挥方式有些偏激和残忍。可是得到他的一些心得,无疑会为己方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空军战术指挥人才,或许和克拉克这位老姜比还不够老辣,可是欠缺的经验只要多打几次仗,甚至多进行一些演习就有了。

    阿霜将闪存盘收到口袋里,站起身,点头道:“好,既然克拉克先生对我们的这个项目这么有兴趣,那我拿把这个小礼物带回去研究下,看看它的技术含量,如果里面的存储密度真的能证明克拉克商会在存储介质方面的成就,我会派人来协商进一步的合作事宜。”

    “好!”克拉克对这个产品显得信心十足,起身送客。

    马里兰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科技园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层,以及安布雷拉米国分部的高层都在园区的一个室内广场上。广场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实验装置,滚烫灼热的热核反应堆被封装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之中,只有几根粗大的电缆线从这个容器的接口处延伸出来。

    这个装置被安装在一个升降机上,像是一个直径二十米的巨大的月牙形圆环。圆环内侧布满了各种长短不一材质不同的电极。

    “电路系统充能正常!”

    “反导系统正常!”

    “齐柏林飞艇靶机运行正常!”

    “记录设备运行正常!”

    “热核反应堆参数正常!”

    “地磁场,引力场,太阳黑子影响一切正常。未出现大幅度波动。”

    ……

    各个部门的人员在向玛丽莲休森汇报着当前的一系列数据。

    等到所有设备都群人正常之后,这位刚刚接受采访回来的女强人轻轻一挥手:“开始测试吧!”

    “警告!测试开始,防护装置启动!请所有人员退到安全区域以外!”

    “警告!测试开始,防护装置启动!请所有人员退到安全区域以外!”

    ……

    接连不断的警报声响起,包括玛丽莲休森,王妈,李博士等人都快速退到了红线区域以外的地方,随后,一层夹着细密金属网的隔离罩子从地面升起。挡在了所有人员的面前。

    十几个穿着厚重隔离太空服一样防护设施的研究人员缓步走进了试验场地,在其中的仪器上摆弄着。

    广场天花板上巨大的金属罩子打开,发出隆隆的声响,升降装置将那个月牙形的金属环往上升起,一条条粗大的电缆犹如挂在丛林里面的蟒蛇一般从圆环上边垂下来。

    啪嗒一声,升降机升到了顶端,那个金属环已经上升到了超过天花板十米的位置上,和地面平行,月牙开口的位置朝着正东方向。

    这个是安布雷拉并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之后第二天,立刻就开始的一项新式武器的开发,采用人工设备利用特斯拉遗留下来的技术制造球形闪电武器,通过热核反应堆进行供能,从而制造出破坏性相比于常规导弹来说更大,发射成本更低,而且现阶段防御系统无法拦截的球形闪电武器。

    没想到这项研究进行得异常顺利,特斯拉完美的理论研究,以及之前阿霜,01等人早已经成功制造出球形闪电的经验,这个月牙环的设计制造原理就是将原本阿霜,01他们手套上的发生装置放大,并且增加人工智能对电流的控制力度确保制造出的球形闪电稳定性。

    仅仅两个月不到时间,凭借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深厚科技底蕴,通过了一系列的计算和模拟,第一个被称为“风暴环”的设备就制造成功了。
………………………………

第二百六十七章 球形闪电武器

    这个巨大的月牙环开始充能,亮闪闪的电光充斥着整个圆环的内部。一个细小的发光的球体在中心位置逐渐形成。起初散发着及其不稳定的亮光,同时,大量的电流游离在周围的空气中,场地中的那些工作人员的特制防护服上也布满了电光,再顺着防护服导入了地底下。

    周围有着金属丝夹层的防护玻璃罩后面,休森推了推自己的眼镜,执行地盯着上方正在充能的铁环。李博士则是戴着一个有着摄像功能的眼镜,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同时手里也在快速记录着什么。周围和李博士同样动作的科学家也有好几位。

    休森一只手抱在胸前,一只手挠着下巴,皱着眉头说道:“以前我曾经尝试过将热核反应堆的一些能量释放出来形成高能粒子流作为武器,结果失败了,还引起了巨大的灾难。没想到还能将这种电能转换成球形闪电。我一直以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走在世界最前沿了。人的创意果然是无穷的……”

    王妈说道:“华夏也在尝试吧热核反应堆的能量引导出来,但是研究同样进展缓慢。这种能量简直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只能限制在密闭的磁悬浮容器中,哪怕只要有一丝疏忽都是毁灭性的灾难。这方面我不太懂,不过想过去前景还是不错的。”

    休森看着周围墙壁上屏幕上闪动的数字,旁边还有一架炮艇机的三维图形,指着那块屏幕说道:“这个是我们最初设计的初代先锋炮艇机的原型图。之前我们是计划将热核反应堆放置在机身中部和机翼交界的位置,设置常规武器的同时,为炮艇机提供动力,磁力护盾和一门高能粒子流主炮。主炮威力巨大……”

    “巨大到什么程度?高能粒子流……如果撞击在别的物体表面……”王妈倒吸一口凉气。

    “理论上来说,高能粒子流撞击到物体表面可以导致目标的表面部分原子核被撞碎,物质陨灭,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撕裂一艘尼米磁级航母问题应该不大。”

    王妈点点头:“很不错的想法,或许真的应该朝这方面研究一下。哦,球形闪电成型了!”

    空中的那个圆环中间,球形闪电已经收敛了所有的光辉,变成了一个半透明的球体,只是偶尔发出一道电光。而空气中原本不稳定的电流,也已经消失,只是靠近这个球体周围一米的区域,仿佛空间都被扭曲,看物体像是隔着一层不规则的透镜。

    一群科学家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看看球体的稳定程度。显然,现在一切正常,高耸的月牙环将缺口位置缓缓抬高,然后对准了远方的天空。

    “发射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射!”

    随着发射指令的下达,那一个成型的球形闪电从月牙环的缺口位置直接飞了出去,朝着远方的天空飞去。

    同时,大量的监控设备跟踪拍摄着这含有巨大能量的球体,右侧的屏幕上是一条浅黄色的抛物线,这是理论计算的轨迹图形,而在球形闪电发射的时候,又一道蓝色的轨迹出现在屏幕上,蓝色轨迹和抛物线几乎重合,只有微小的误差。

    “第一阶段正常。”

    休森点点头:“开始第二阶段测试!启动导弹拦截系统!”

    几枚携带着摄像机的制导飞弹从事先安排好的发射地点射出,几个大屏幕上从导弹的角度拍摄着前方的画面。摄像机前方的景物飞快地向后方滑去。

    球形闪电的飞行速度并不快,可以说比大多数的导弹比都要慢,甚至连每秒一百米的速度都达不到。而凭借特殊激光制导导弹的准确性,要拦截它们并没多大难度。毕竟,球形闪电会发出特殊波长的光波,而只要在导弹的制导系统里面稍微进行设置,就能够准确地捕捉这种光波,从而完成制导。

    “导弹拦截系统已经启动,一号拦截导弹距离目标还有三千米……两千五百米……两千米……”

    导弹的速度非常快,比球形闪电要快得多。很快,这枚导弹距离球形闪电不足三百米。摄像机的屏幕上,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那个不甚明亮的光点。

    “距离目标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引爆!”

    只见那个绑在导弹上的摄像设备猛地颤抖一下,然后那个屏幕就变成一片乱码,显示着这枚导弹在接近目标后自动引爆了。

    “情况怎么样?有没异常?”休森对着旁边监控球形闪电数据的科学家问道。

    “三秒前出现大幅度波动,现在已经恢复正常,轨迹出现微小误差。”

    “二号导弹拦截启动!”

    一号是常规导弹,只是具备单纯的爆炸威力,而二号导弹却是携带了微小的金属粉末,以及高浓度盐水之类的电解质溶液。一旦爆炸,在爆炸区域无疑会形成大片的金属粉尘云和电解质溶液雾气。这种导弹无疑是在进一步测试它的稳定性。

    “距离目标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引爆!”

    轰!二号导弹也同样发生了爆炸,将其内部携带的大餐散布在球形闪电的周围。而高空中的无人观测机将前方的情景清晰地传回了实验基地中。只见球形闪电在划过了这片带着电解质水雾和金属粉末的后,在这片区域中留下了一条清晰的轨迹。显然大量的电解质水雾和金属粉尘被球形闪电所吸附,附着在其中。

    “报告球形闪电当前状况!”

    “球形闪电并无太大异常,轨迹误差加大,抛物线弧度增加。疑似受到重力影响。”

    “三号导弹……”休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一咬牙,“三号导弹启动!”

    三号导弹是脉冲导弹,一旦爆炸,会在周围区域形成强力的脉冲。

    现在球形闪电已经飞出了海岸线,飞行在公海上空,裹挟着大量的金属粉尘和电解质水滴。在无人飞行器的监控之下,球形闪电的亮度正在逐渐增大,显然它的能量正在衰减而变得不稳定。

    “球形闪电亮度正在增加,已经提升了百分之二十。”

    “周围监控仪器显示球形闪电周围空气电离程度已经增大。”

    终于,第三枚脉冲导弹接近了目标,一声巨响,强力的电磁脉冲席卷了这片天空。

    设施内的科研人员立刻大声汇报:

    “脉冲导弹已经命中目标。”

    “球形闪电亮度增加百分之五十。轨迹无变化。”

    “球形闪电距离靶机还有两千米。”

    “球形闪电距离靶机还有八百米。亮度已经达到百分之六百!预计三秒钟内爆炸!”

    轰!

    一声巨响,强烈的冲击波将周围观察用的无人机也给吹飞。

    在距离一个齐柏林飞艇制作的靶机还有六百米的地方,球形闪电发生了爆炸。

    仅仅第一次试验,这枚球形闪电的成就无疑是可喜的。虽然没有最终击中目标,在距离六百米的地方发生了爆炸。可至少证明这个球形闪电的威力和抗拦截能力是可行的。而且得到了两个结论,常规的拦截导弹对它几乎无效,携带着易导电物质的炸弹会对其轨迹造成影响,脉冲炸弹有可能让它提前引爆。可是也提前不了太多时间。

    李博士皱起眉头:“如果不能解决球形闪电抗导体云雾和脉冲的能力,恐怕这东西就无法应用于实战了。”

    休森微笑着摇摇头:“不,李,现在这个实验室非常成功的。”

    “可是它在拦截下还是没能击中目标。”

    “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说,它的实战效果无疑非常好。你可以算一下,我们的这个设备,现在处在试验阶段,只要一分钟就可以制造一个球形闪电,而且理论上可以连续制造数十个才会引起电路的发热之类的问题。那么,敌人如果要拦截球形闪电,需要使用昂贵的制导武器才能对它造成微小的影响。我们付出的是什么?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电力罢了。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就算所有的球形闪电都被敌人拦截下来,这还是一笔稳挣不赔的买卖。等最后敌人的脉冲导弹,或者其他能对球形闪电造成影响的导弹都消耗光了,我们还可以一直持续发射球形闪电,一直到将目标炸毁。”

    李博士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似乎还真的是这样,球形闪电飞行不快,成本低廉,拦截难度大,这是极大的优势。几分钟就可以丢出去一个,这可比弹道导弹实惠得多。

    “所以,我们现在只需要确保它的安全性稳定性问题,就可以将这东西批量生产列装了。另外,我们也要研究它的改进型号,下一阶段,就研究怎么让它尽量减少几种特殊导弹对它轨迹和爆炸时间的影响吧。”

    这时,一个科学家小声说道:“boss,我们是不是进行第二号测试?”

    “二阶段?嗯,开始吧!”休森点头道。

    (各位读者要记得加书友群哦,大家一起讨论剧情,和作者聊聊天,水一水。)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风暴环

    第二项测试开始,这一次,那个月牙环将开口的方向压低,基本上和地面平行。%d7%cf%d3%c4%b8%f3大家都紧张期待着第二个项目的开始。

    唯独王妈皱着眉头。

    “王妈,怎么闷闷不乐的?”李博士看到王妈的样子,有些疑惑。

    “我还是觉得第一项试验欠缺了点什么……它终究不够完美不是么。”

    李博士拍了拍王妈的手臂,笑道:“王妈,你这强迫症的毛病怎么就治不好呢……”

    “这不是强迫症,这是……”

    “这是完美主义对么。”李博士笑道。

    王妈是处女座的,有着很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她不会允许自己的成果有任何的缺陷。不可否认,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让她能够将sg系列病毒设计得那么完美。

    正是因为如此,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方说对安布雷拉一些不怎么完美的产品就有颇多的微词。比方说那个经常惹祸的sg3,王妈就不止一次提出要将其全部销毁重新设计的想法。还有以前推出的专门进攻癌细胞的病毒,她也多次建议公司将所有产品全部回收重新研制。甚至对海啸这种巨鲸,也觉得因为体积太大,无法在近海海域深度低于两百米的区域尽情作战是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缺陷。

    事实上,在公司内,王妈这样的完美主义科学家也不在少数。安布雷拉内部有着两种观点,一种就是商业化,效益化,不追求产品的完美,无懈可击,而是追求量产,东西有些缺陷没啥关系,好用就行了。老g,李博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王妈,周墨羽博士为代表的就是要自己的产品完美化,他们不追求量产。只要每个产品精益求精,犹如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他们就是产品的艺术家,东西不追求数量,只追求质量的完美无缺。sg2的提纯数量就是那么低,可是它的强力,就是如此完美。还有海啸的原型体巨浪,哨兵的原型体终结者,这些都是它们代表作。

    当然,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终结者太过强大,而容易失控,巨浪体型庞大无法在近海作战,而且自愈能力也有问题。sg2虽然完美,可是无法量产,现在又出现了弱化血清。这也让这些完美主义者十分苦恼。王妈才会废寝忘食研究怎么将这东西进行改进。

    上方的圆环再度充能,将强大的球形闪电凝结完毕。

    远方地平线上,是一条条预先布置好的高压电线,现在需要测试的是在低空区域,球形闪电连续略过高压电线的时候,是否会受到高压电产生的电场的影响,以及受到影响的程度。

    在即将发射的时候,试验所的大门被推开,阿霜缓步走了进来。

    “霜爷!”

    “刘总裁!”

    看到阿霜进来,他们都转过头打招呼。阿霜也微笑了回应。

    “玛丽莲,这个风暴环测试得怎么样了?”阿霜问道。

    玛丽莲・休森将第一个实验的测试结果简单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