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贵族-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吴贵妃好心好意来探望本宫,却生了重病,本宫心中十分过意不去,便用本宫的銮舆,将贵妃送回去吧。再嘱咐钟粹宫的人,就说本宫的旨意,叫她们好好服侍贵妃娘娘,若有半分差池,本宫拿她们是问。”
叶氏是皇后,所以她可以正大光明的命令钟粹宫的人。而长乐宫的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宫女,吴贵妃也无权处置。
这是地位上天然的压制,所以,吴贵妃在叶皇后手中吃亏,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叶皇后把话说完就走了,剩下知儿等按照她的吩咐去做事。
两刻钟以后,吴贵妃坐着皇后的凤驾,一路风光无限的回钟粹宫。
说起来,宫中规矩森严,每个等级的后妃,连仪仗的规制都是有严格界定的,她还是第一次坐凤驾。
若非心中满怀屈辱,此时坐在这个她梦寐以求的位置上,她是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的。
回到宫中,将所有前来表关心的宫女、太监痛骂一通,部赶出去,然后只有之琪一个人服侍她入内室休息。
“娘娘”
之琪看着吴贵妃每走一步路都扶臀摸膝,之前又察觉到吴贵妃身上许多的伤痕,她心疼的眼泪都下来了。
“好了,哭什么,她们也欺负你了?”
吴贵妃只对之琪一个人脸色好看一些,看她哭,没好气的问了一句。
“没,她们没欺负我,只是把我关起来了。”之琪连忙解释道。
“呵,你这小妮子倒是好运,本宫”吴贵妃酸溜溜的,想说什么,又觉得不该说,便住了口。还下意识的揉了一下嘴,她的嘴巴现在都还有些酸疼的感觉。
“娘娘,她们到底对你做了什么,怎么娘娘突然变得如此虚弱了?”
“做了什么”吴贵妃面色一变,眼中恐惧之色闪过。
那可是一整包的“媚者无疆”!之前,她曾将此药用在一个小宫女身上验正药力,当时那小宫女挣扎、扭曲的模样她都还记得。
要知道那时,她只用了一个指甲盖那么多点。今日叶苡韵强逼她吃下去的,可是足足十倍以上的药量。
她觉得她今日还能活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想到这里,她自然而然的又想到她解毒的过程,脸上兀自飞起两团迷人的绯红。
那种欲火焚心,丢魂销骨的感觉,都是她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她也知道,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那名少年对她的撞击,对她身体每个地方毫不留情的凌辱
按理说她应该痛恨的,她也在心中告诉自己要痛恨那两个无耻之徒。可是,只要多回想一次,多想起贾宝玉当时那可恶无情的模样一回,她竟发觉,她心中在发麻,身下竟有些暖暖的水意流淌
“娘娘”
“好了别问了,烦死人了!本宫累了,要休息,除了陛下,其他人要是前来探望本宫,通通不见!”
“是。”
之琪听命的服侍吴贵妃歇下,从未提起什么要不要状告叶皇后之类的话。她很聪明,知道皇后敢放她们娘娘回来,就不怕她们娘娘的报复。
所以,见主子没有要报复、告状的意思,她心中反而松下一口气来。
出了那样大的事,还能平安回来,已经是大幸了。
………………………………
第249章 轻车都尉
贾宝玉是等皇后回长乐宫之后,才将禁军收队的。
回到荣国府的时候,已经是黄昏。
下了马往园子里走,正遇上王熙凤。
王熙凤见他就笑道:“老太太屋里要用饭了,迎春她们几个都到了老太太屋里,你这时候急急慌慌的进园子做什么?”
贾宝玉便说:“没什么,我先回去洗个澡。”
“洗澡?”王熙凤疑惑了一下,忽然走到贾宝玉近前,俯身闻了一下,就笑道:“原来如此,你快去吧,好好把身上这身味儿去去,免得熏着林丫头她们。”
贾宝玉脸上诧异之色一闪而逝,下意识的抬起袖子嗅了嗅。
有没有这么明显吗,他之前可是在值班房中擦过的!
不过随即看到王熙凤得意起来的笑容,他就知道被诈了。
皱眉看了她一眼,贾宝玉什么话也没说,绕过她就往园子里走了。
“呵呵。”
王熙凤站在原地,笑呵呵的看着贾宝玉的背影,口里喃喃道:“这小子,偷腥被老娘发现了,还好意思甩脸子?”
随即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脸上一红,转身往荣庆堂去了。
“呼~~!”
,贾宝玉脱光了衣裳,坐在大沐浴桶当中,任由滚烫的热水浸润着身的肌肤,消去这一天来所有的忧心和疲惫,舒服的长吁了一口气。
香菱和晴雯在旁边伺候着他,见他这般模样,晴雯便笑道:“二爷今儿都干了些什么?怎么身上这么脏兮兮的?”
贾宝玉觑了她一眼,撇撇嘴,没理会。
叫你这个小妮子平时不热爱“学习”,还防着本少爷,现在知道才疏学浅了吧?看看人家香菱,埋着头,一看就是明白人。
晴雯见贾宝玉不理她,噘噘嘴,倒也没再说什么,而是合着香菱两人之力,以求尽快的帮贾宝玉沐浴完毕。
二爷还要去老太太屋里吃饭呢。
贾宝玉闭着眼睛,脑海中将今日所有的事情部过一遍,想象着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补救的措施。
想了半日,察觉应当没什么事了。叶皇后做事很稳当,从吴贵妃有一次清醒之后对他们的喝骂来看,连她都没发现自己和皇后之间的事。
想来,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坏事了。
至于吴贵妃,想到这里,贾宝玉嘴角邪意一笑。那个女人挺有意思的
“呸。”
晴雯就像是能听见贾宝玉说话一样,对着贾宝玉骂了一声。
贾宝玉睁眼,看着莫名其妙生气的晴雯,又见面颊绯红的香菱,他就明白了。察觉洗的差不多了,便直接站起来,笑道:“好了,给我擦干净穿衣服吧,再迟老太太她们该等急了。”
说着,跨步出来,踩在地下由窄木条间隔拼成的踏板之上,任由两个俏俾拿干净的毛巾给他擦去身上所有的水分,然后合力给他穿上华美的衣服。
夜幕降临,重重宫阙深处,景泰帝处置好了一天的公务,终于想起之前有太监禀报过皇后遇刺的消息。
因为知道并没有出事,加上手中又确实正有要紧的事要议处,便没过去。
如今松懈下来,他倒是想起了应该去瞧瞧。
摆驾到了长乐宫,端庄温婉的皇后叶氏自是笑面相迎。
“听说有个宫女以下犯上,行刺皇后,你没事吧?”
景泰帝在皇后里屋的凤炕上坐下,随意的问道。
“多谢陛下关心,不过是虚惊一场。倒是劳烦陛下因此过来,妾身心中有些不安。”
叶皇后隔着炕桌与景泰帝侧对身而坐,温言软语的说道,神态哪里有半分面对吴贵妃时的自信和张扬。
景泰帝点点头,只道:“朕已经让戴权传令下去,将那小宫女一家满门抄斩。所以,皇后若是没有大碍,就不必将此等事放在心上,徒损了心境。”
听到满门抄斩几个字,饶是叶皇后城府极深,心头也不禁一颤。
今日之事何等凶险,若是一步走错,或许,这种结果就有可能落到她的头上。
景泰帝见了叶皇后的面色倒是没觉得奇怪,皇后毕竟年轻心善,又是她身边的宫女,心中不忍心也是有的。
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刺皇后,罪诛九族。
他只是下令满门抄斩,已经是仁慈了。
景泰帝心中不甚在意这件事,说了两句就不想再提,只是叶皇后却道:“今日妾身能够安然无恙,靠禁军都虞侯贾宝玉机敏警觉,他本来是负责护卫妾身在宝灵宫礼佛三日的安,恰值当时妾身召见于他,要不然,只怕妾身今日也无法幸免了。”
皇帝眉头一皱。后宫太监、宫女过万,难免有些奴才因为积怨和不满铤而走险,以下犯上,这种情况历来也不是没有过。
后宫,哪年不意外死几个奴才甚至是主子?
所以,只要没触及他关心的,他都懒得多管。后宫,本来就是皇后的地盘,出了差错,也该她去管,除非她管不住了他才会插手。
这一点来说,宫中和百姓家也没什么区别,男主外女主内。
他懂叶皇后提及贾宝玉的意思,这是在给贾宝玉邀功。
其实在他看来,就算贾宝玉救驾有功,皇后自己就有权利赏赐,何必专门告诉他?
不过皇后历来少有给他开口,因此倒也不好驳她的面子,所以沉吟了一下,道:“贾宝玉虽然是贾妃的弟弟,不过到底年纪尚轻,上次山东立了功,朕已经开例给了他高位,如今怕是不好再封赏太过,否则对他而言,也不是好事。
不过他既然救驾有功,朕便额外封他一个轻车都尉的勋官吧。”
叶皇后一听,连忙谢过。
景泰帝便站起来。
叶皇后见此心下忽然一跳,立马就问道:“陛下今日是在长乐宫歇息还是回去?”
景泰帝看了她一眼,道:“明日北校场操演火器,朕还要去瞧一瞧,就不陪皇后了,你自己早些歇息。”
景泰帝说完,便走了。
叶皇后急忙送他出门,心中猛松一口气,随即自嘲一笑。
便是陛下留下来,自也不会碰自己一下,又如何会察觉呢?自己却是多心了。
想着这些年虽与景泰有过同床而枕的时候,两人中间却始终间隔着一条鸿沟。景泰贵为帝王,他不敞开,别人又如何敢跨越?
后来,慢慢的,她就明白了些什么,再也不敢奢求别的。
可是,今日
晌午的时候,虽然贾宝玉没什么意识,但她在疯狂之余,却有神志清醒的时候,那种蚀骨的快意,哪怕她再自诩清高,回想起来,也会心里发烫。
特别是最后她枕在贾宝玉的臂弯里,看着熟睡中贾宝玉俊朗的宛如女子一般的容貌,她第一次感受到做一个女人的幸福。
可惜,理智告诉她,那只是一个错觉。
便是抛开她是皇后这一点,她和贾宝玉也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贾宝玉是蓁蓁的未婚夫婿。
所以,她毫不犹豫的斩断那一丝妄念,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贾宝玉。
他还年轻,应该有无限的前程,不应该毁在风烛飘摇的自己手上。
………………………………
第250章 京师养生堂
第二日,大明宫的恩赏圣旨就降到了荣国府:
贾宝玉救驾有功,赐黄金五百两,封一等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中等勋官名,分为一二三等,一等正三品,二三等从三品。
贾宝玉今日本是休沐日,得到赏赐,还是不得不立马进宫谢恩。
不过皇帝同样并没有接见,赏赐贾宝玉,这在他眼中根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只是维护皇后的体面,也就是维护他的体面。
贾宝玉救了皇后,若是不赏,道理上说不通。
至于什么勋官,一个名头而已,对他来说本就是惠而不费的事。贾宝玉本身身为贵妃的弟弟,但就这个身份就比一个三品的轻车都尉名头大。
贾宝玉没见到皇帝,不但不灰心,反而心头松口气。
怎么说呢,和皇帝的老婆好了一回,不但没被抄家杀头,第二天反而“升职加薪”了,这不是后世的那啥么
虽然说是意外,但事实就是如此。反正贾宝玉的脸皮没那么厚,这个时候是一点不想看到景泰帝。
因此,对着大明宫正殿的方向遥遥一拜,贾宝玉转身就走。
还没出大明宫,又遇到一个他更不想看见的人。
“子衡。”
二皇子的銮驾停在宫道旁边,显然是也已经下值,知道贾宝玉入宫,特意在这里等他。
贾宝玉脚下一顿,深吸了两口气,然后一震精神,立马换了一副神色,快步上前,对着站在銮驾旁边的二皇子深深一拜:“殿下。”
二皇子满面春风的笑着,见贾宝玉如此大礼,连忙扶过他来,并笑道:“子衡怎么突然如此客气了,今儿我特意在这里等你,就是为了感谢子衡的。”
贾宝玉起身,看了二皇子俊朗的面容一眼,怎么也有种心虚的感觉。
果然二皇子继续笑道:‘我已经听说了,昨日母后在宝灵宫礼佛,竟险些被刁奴谋害,幸亏有子衡救了母后,我在此多谢子衡了。’
说着竟也对贾宝玉一拜。
贾宝玉自是不等他拜下就撑他起来,口口连连道:“殿下客气了,这是微臣分内之事,呃,是微臣该做的”
二皇子些微诧异:“往日子衡言欢语快,谈吐挥洒,怎今日竟支吾起来,可是有何心事?”
贾宝玉心头一跳,再次守正心态。
“有吗?可能前几日专职于皇后娘娘的安危,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精神略有些疲惫了。殿下不用担心,过两日就好了。”
二皇子闻言,感慨道:“子衡做事就是太过于认真负责”
不过话没说完,就想起事关他母后,故而住了口。
贾宝玉却不想与他多谈这个话题,便道:
“正有一件事要向殿下禀报。自从养生堂在京城开设之后,因为有殿下的贤名支撑,京中贫寒门户的孤儿,多有被其亲眷送往的。
微臣虽然严格控制,非情况特殊者,皆不予以收养。但就算如此,数个月下来,也已经多了百来号人。
加上京中常年有流民涌入,年深日久下来,无依无靠的乞儿甚众。
养生堂本为慈善义所,若是遇上有这样的,自不忍驱赶。
所以,如今养生堂已经有七八百孩童,之前微臣所置的院舍已经不足以收纳。微臣便想,将周围的百姓迁居别处,把养生堂的大小再扩大三到四倍,建立更多的学舍、食堂和住所。
微臣已经大致筹算过,只需如此,便几乎可以容纳京中所有的十岁以下的孤儿,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用再狠心拒绝,令其自生自灭了。”
二皇子果然正色起来,他想了想道:“若是如此,怕是人数很快就会超过一千之数甚至是两千,再加上照管的人员、杂役子衡觉不觉得人太多了?”
二皇子并不是一点不知道民间疾苦之人,民间之人卖儿卖女为求活命的多得是。
就拿皇宫来说,那上万的太监哪里来的?大多不过如此而已!
若是能够活命,还能不沦落为奴,这样的养生堂一旦建立起来,不怕没有人来。
可是,人一多,问题就多了。
需要耗费大量银钱就不用说了,银子可是每个人都不会嫌多的东西,他也不例外。
最关键的是,上了数千的人,一旦暴乱
就算管理的好,将来这些人又如何安置?还不是麻烦。
有仁善之心是好事,但最怕的就是被自己的好心给害了。二皇子现在觉得贾宝玉就有点这个意思。
贾宝玉道:“殿下担心的问题,臣已经想过了。
人员过千,自然和以前不同,所以臣觉得,该给养生堂起一个名字了。
养生堂最初就是以殿下的名义建立的,不过我想,若是将来养生堂名声大了,难免有些人会说殿下做这件事是为了邀名。
所以,臣拟以‘京师养生堂’之名,以殿下并朝廷的名义,开办一个惠及京师百姓的养生堂,弘扬殿下、朝廷仁德爱民的名声。”
听到扬名二字,二皇子明显意动了。诚如贾宝玉所言,此事若是做的好,对朝廷来说,是宣扬名声,让天下人归心的好事。对他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任何事都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
“子衡有此仁爱忠义之心,我自然是赞成的。只是,朝廷每年的岁入和开支都有一定的定数,便是我将此事据实呈报,只怕朝廷也很难同意拿出大笔的银子来做这件事。
至于我,子衡也知道,齐王府每年的禄银禄米,加上我个人的俸禄,也不过一万多两银子,就算名下还有一些皇庄、田铺的收入,也并不是很多,王府开支巨大,我也拿不出太多的银钱来做这件事。”
二皇子声音尽量委婉,既不想打击贾宝玉的积极性,也要让他明白,要想做这件事,首先就是一个银钱的问题。
照贾宝玉所说,那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每年都要拿出大笔银子来,且不能中途而废。
贾宝玉沉声道:“臣既然敢作如此想法,自然不会一点思绪也没有。
养生堂既然收养了大量的孩童,自然就要为他们的将来做谋划。
臣拟定,养生堂中不论男孩女孩,都交给他们本领和谋生的本事。男孩读书明理,练习武艺;女孩,学会织布和针线。
然后男孩长到十六岁,便让他们去参军,为国效力。
至于女孩,臣打算在京城开设布坊和绣坊,等到这些女孩子十二三岁之时,就可以到绣坊和布坊做活,如此赚来的银钱,应该就足够支撑起养生堂的运转了。
所以,朝廷只需要给予臣一笔用作启动建造养生堂的钱,最多两年时间,臣就有把握自给自足,从此以后便不再需要朝廷担负任何开支。”
二皇子一愣,在他的脑海中,善事从来就是善事,只出不进。根本没想过,还能用养生堂中的人来赚钱。
不过听了贾宝玉的话,他又觉得,似乎可行性很高啊。
如此朝廷只需要支付很少的国库收入,便能获取大量的名声,且,那些人长大之后,还可以为朝廷效力。若是这样,朝廷确实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那绣坊和布坊之事子衡可有把握?要知道,一旦最后子衡没有做到,造成的后果就得你我二人来承担了,滋事不小,还请子衡慎重考虑。”
贾宝玉抱拳:“微臣家有一门近亲,正是皇商薛家,家中有很多经营刺绣和布匹的生意,所以,微臣要建立绣坊和布坊,并不会太难。
况且,微臣一家乃开国功勋,蒙太祖、世宗、太上皇几朝恩赏,坐拥良田十万亩,当此之世,正该为朝廷尽忠竭力。
臣愿以祖产作保,万一日后力有不逮,最多停收人员,将现有人员安置妥当,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还请殿下成。”
二皇子闻言,眼神一动。这些开国公府
十万亩田地,别说养个一两千人,便是一万人,也尽足矣!
十万亩田地,就算不是肥沃之地,至少也值五十万两以上。
“好,既然子衡执意要行此利国利民的义举,我又何有拒绝之理?
不过子衡可要有心理准备,朝廷最多支付所需十之二三左右的银子,我也填补不了太多,剩下的,可部都要靠子衡以后自己筹谋了。”
二皇子还是为贾宝玉着想。
贾宝玉面上一笑,道:“多谢殿下成!”
这个世道,名声和权利才是最重要的东西。钱,只是拿来做事的。
他的年纪资历摆在那儿,等着朝廷主动给他权利是不大可能的。想要更高的权利和地位,要自己去争取。
见贾宝玉自信满满,二皇子也不再多言,又笑问几句贾宝玉的计划,然后忽然笑道:“子衡可听说过一句话?”
贾宝玉抬头。
“俗话说,孙卖爷田心不疼,子衡今日拿祖产作保,细想想,是否有几分这个意思?”
二皇子呵呵一笑。
贾宝玉莞尔。二皇子的打趣已经委婉了,原话是“崽卖爷田心不痛”,实则是句骂人的话。
世人都认为,祖产不可变卖,否则就是不孝。
但是这个道理嘛,在贾宝玉这里是行不通的。
………………………………
第251章 昨儿为什么不提?
皇帝恩赏的事,皇帝不在意,连贾宝玉自己也不太在意。
轻车都尉是勋官,只是一个名誉,没有任何实际权利。
但是在贾母、王夫人眼中,那就完不一样了。
吾儿(孙)又升官了!
她们都是命妇,知道他们这等人家,官、爵就是立身之本。
而且,朝廷的官职,只要到了三品,之后每升一个台阶都会很困难。
那些朝廷大员,哪个不是熬个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能挪一步的?
看看贾政吧,二十多年了,从主事升到了员外郎,就平移了两个小台阶,一个大台阶。
另有一点,王夫人对此有额外的看法。
她本来只有一个五品的诰命,那是随贾政得来的。后来女儿封了一品皇妃,她也得益,宗人府次年就把她的品级升了一等,现在是四品诰命。
便是如此,她还是贾家宁荣两府四个诰命夫人中最低的
但是她的实际地位,却是仅次于贾母,这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所以,若是能提升诰命等级,是她梦寐以求的事。
贾政眼看指望不上了,女儿再好到底已经是皇家的人。
就只有儿子。
只要贾宝玉将来能做大官,就能给她请封更高的诰命。
一等轻车都尉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