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贵族-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皇子说着,伸手抓住贾宝玉的手腕,不由分说的拉他上车。
贾宝玉不好推拒,只得应从。
二皇子的马车内布置颇为奢华,还有一小套的桌椅茶具规整的放置在马车当中。看的出来,二皇子是好茶之人。
果然,二皇子领着贾宝玉坐进马车之后,除了吩咐启程往太师府之外,也没有别的交代,便开始摆弄桌上的茶具,显然是要在贾宝玉面前露一手茶艺。
贾宝玉静静地观赏,并未出言打扰。
过了好一会之后,二皇子抬眼打量了一下贾宝玉,心思一动:倒是好生沉静的性子。
以往被他邀请上他的八宝马车之人,要么对他的这一套特制和田白玉茶具赞不绝口,要么就是装作不懂茶艺,信口发问,以期让他开口讲解茶道,然后烘托他的高雅。
这些他都不喜欢。
茶道,便是静心之道,不管懂与不懂,都只需要静静地欣赏。
轻轻斟了一杯,推到贾宝玉面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多谢殿下。”
贾宝玉道谢之后,便端起面前这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品味了一下,道:“初入平淡,回味醇甘,好茶。”
他对茶道不大通,因此也只是根据自己直观的感受,简单的做了评价。
大多时候,不懂装懂,比无知更令人厌恶。
“这是今年福建的岁贡大红袍,也是我平时最喜欢喝的茶。它的味道,确实如宝玉所言,先时平淡无奇,但是慢慢品味,便觉味美回甘,余韵无穷,仿若尘世间的百姓,没有波澜起伏的人生,却有平凡的幸福。”
贾宝玉笑道:“殿下高见。”
再次尝了一口,贾宝玉放下茶杯,缓缓问道:“不知殿下可知道,太师为何要招学生入府?”
二皇子神色一动,端起面前的茶杯,神色忽然变得落寞,幽幽道:“宝玉可知道,人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爱而不得……”
贾宝玉眉头一皱,我问你叶琼找我做什么,你给老子扯这些?
“呵呵,殿下见谅,在下却以为,有时候,爱而不得,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皇子神色戛然顿在脸上,一张随时表现出睿智的脸上罕见的出现愕然之态:“此话怎讲?”
“既爱,而不得,必有缘故。
或是对方不爱,或是有缘无分。
若是对方无爱,得之,不过满足一时之爱欲,然而一腔赤诚始终得不到回应,爱意,终会在时间的打击、冲刷之中,慢慢消磨而去,何不如一开始便不要得到,使心存爱意,在天长日久的思念当中,将爱意化为永恒,深埋心底,偶尔启出品尝,味美甘甜……”
贾宝玉神色郑重,宛若一个虔诚的信徒。
心中却在冷笑,你不是要装深沉吗,本少爷经历过网络轰炸的年代,什么逼(装逼的逼)没见过,现在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毒鸡汤”。
二皇子沉思,忽然眼睛一亮,道:“宝玉这番话与世人所思所想大相径庭,乍听不合常理,然而细细品味,却又颇有道理……”
二皇子顿了一下,问:“那若是有缘无分呢?”
贾宝玉犹也不犹豫的道:“既然明知有缘无分,何不及时放手?强行得之,必定碰的头破血流,到那时才想起痛哭,岂不可惜?
既然早知结局已经注定,为何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也放对方一条生路,从此两厢安好,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二皇子听了,心里觉得有些怪怪的。想起是自己提起的这个话题,也不好意思反驳贾宝玉,毕竟人家说的貌似挺有道理……
“咳咳,宝玉年纪如此轻便有这般深刻的感悟,实在令人佩服……
其实……
宝玉可知道,我心慕之所在?”
“殿下心悦叶蓁蓁小姐,人所共知。”
二皇子一叹:“可惜,我便也是那爱而不得之人。”
贾宝玉作诧异之状:“怎么会,殿下才貌具佳,更是我大玄帝国嫡派皇子,怎么会爱而不得?莫非,叶小姐心有所属?这也不可能啊,在我们大玄,还有比殿下更出众的人物?
这一点,在下绝不相信。”
贾宝玉一脸笃定,就差没说二皇子在说谎了。
“宝玉谬赞,我尚有自知之明,不过中人之资而已,又如何敢蔑视天下人?”
二皇子谦虚了一句,忽然笑道:“不说远的,宝玉便比我优秀多了……”
贾宝玉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差点把茶桌都碰倒了。
“在下惶恐,萤火之光,安敢与殿下日月之辉相提并论!”
乖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煮茶论英雄”?
细瞧了瞧二皇子眼中当无捧杀之意,贾宝玉这才略微安心。
方才一瞬间,他真的觉得自己尝受到了刘玄德的那种感觉。
嗯,他是“吓”的丢筷子,自己掀桌子,意思应该也差不多。
“不过闲话一句,宝玉何必如此,快坐下……”
“非在下矫情,只是实在当不起殿下方才之言。
殿下天潢贵胄,勤修己身,是为满朝文武所敬仰,如此天纵英豪,世人共所仰慕,宝玉也深是如此。
惟愿殿下康宁永寿,将来护我大玄万载千秋。”
二皇子面色骤然清冷,逼视着贾宝玉。贾宝玉坦然以对。
他最后一句话,是赤果果的表忠心。
什么叫护大玄千秋万载,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这么讲。
“宝玉此话当出自真心?”
“绝无虚假,除了殿下,世上亦无第二人,受得起在下这番话。”
二皇子停顿了两个呼吸,忽然笑着站起来,亲自按贾宝玉坐下:“宝玉什么都好,就是太拘谨,以后当记住,在我面前,随意一些就好。
真要有宝玉所言的那一日,我亦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人。”
“殿下英明。”
贾宝玉郑重答谢。
之后,他也并未再问叶琼为何招他,相信方才二皇子答非所问,必有用意,一切,到了太师府自会揭晓。
………………………………
第102章 贾子衡
一骑快马奔入宁荣街,带来了一个无关大多数人,却能令某个钟灵毓秀的女儿伤心欲绝的消息。
贾母由鸳鸯扶着,跨进了黛玉住的屋子。
“老祖宗……”
黛玉虽然发觉来人的面色多有异样,也不忘上前给贾母行礼。
贾母眼中隐含老泪,松开了鸳鸯的手臂,看着自己的外孙女,上前,一把抱住,悲呼道:“我可怜的玉儿啊……”
黛玉心下一颤,敏感如她瞬间就知道定然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所以只略一受到感染,便也环住贾母,泪流不止。
两人相互拥着哭了一会儿,旁边人也不敢打扰,然后贾母略抹了一把不多的泪,凝着黛玉道:“你父亲病重,已经遣人入京,要接你回家看看……”
黛玉心中轰然一响。
娇弱的身体似乎有些不能承受这突然的打击,腿下一软,飘飘然便欲下坠。
紫娟面色一变,立马上前要搀扶,只是贾母就在黛玉跟前,将将把她扶稳。
“玉儿不要太过担心,兴许你父亲并无大碍,只是太想你了也不一定。”
贾母似要劝解,只是语气总不那么有力。
这么多年过去,林如海从来没说过要接黛玉回去的话,此次若非情况危机,又如何会这般慌慌忙忙,突然就要接人回去?
黛玉何等聪慧,如何能想不到这一点。
她心下揪紧。她已经没了母亲,若是父亲再有个什么不测,那她在这个孤寒的世上,还有何所依靠?
此时此刻,她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居然不是如何回扬州,因为她知道,这些事自有贾母等长辈安排。
她现在想的是,不知道贾宝玉知道这个消息会怎么样,是否会对她产生多一些的怜惜,然后用温暖的话语来安慰她。
若是这个时候,能扑到二哥哥怀里哭一场就好了。可是,他为什么不在……
……
太师府不像二皇子的府邸那样殿宇林立,但也颇为严整肃穆。
自太上皇寿宴之后,贾宝玉和叶琼与叶晧也不只见过一面两面,相互之间不算陌生,所以哪怕是第一次进太师府,对贾宝玉来说也并没有太拘谨的感觉。
叶琼作为太师,也是士林中颇有威望的大儒,学问渊博、浩瀚。
他招二皇子过府,确实是为了教导学问。
贾宝玉虽然心中始终怀揣着疑问,但他并非没有城府之人,所以也不急着探寻,只是安安静静的陪着二皇子听课。
不过他也发现叶琼似乎对他的关注并不弱于二皇子,三番两次点到他回答问题,陈述观点。
贾宝玉天赋异禀,这一年来,又多蒙名师指点,已经对于时人崇尚的儒学有了充足的了解。
加上他两世为人,心智成熟,对于并不算刁难的考察提问,自然说的是头头是道。
他发现,他有些喜欢上这个时代的学问了。
没有那么多的数理化公式要背,也不需要繁复的计算,只需要站在道理、大义的前提下,尽情的阐述,便是治学。
阐述的好,能够使人信服,甚至是顶礼膜拜,那就是最厉害的人物。
这也难怪,为什么后世国人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将历史长河中从未出现过的,只在理论上有所研究的体制,走的那么远,那么稳。
因为,几千年下来,国人已经将政治这一玩意儿,玩到了极致。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给予时间,都能想到解决或者折中解决的办法。
这一点,又岂是别的任何民族可以比拟的?
恰逢听了贾宝玉一番慷慨挥洒陈述,叶琼比较满意,叫他坐下之后,忽然问道:“宝玉何曾有尊长赐过字?”
贾宝玉实话答曰:“不曾有字。”
字,也就是表字。
表字是名字之外最重要的称呼。因为世人以为,同辈或者是关系不近的人之间,直接称呼名字是不尊重的,所以为了方便,男子成年之后,都会取一个表字。
表字作为名字的延伸,可彰显德行,所以一般都是长辈、恩师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人赐予。
贾宝玉因为年纪没到,所以还没有人给他取表字。
叶琼笑道:“你被太上皇御赐亲封为正六品的昭信校尉,也算是公门中人了,岂能没有可供人称谓的字。若是你不嫌弃,我倒是正有一个字,堪与你相配。”
贾宝玉顿时站起来,俯首拜道:“学生恳请太师赐字。”
叶琼教导过贾宝玉,自然也能算是贾宝玉的老师,而且他贵为当朝太师,说句不夸张的话,能得到他的赐字,在所有京城的王孙公子看来,都是莫大的荣幸。
叶琼微微一笑,到了他这个地位,自称他学生的人从十多岁到六十多岁,数不胜数。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给晚辈赐字了。
不过,诚如他当日寿宴上说的那样,他喜欢聪明有才华的晚辈。而像贾宝玉,这样聪慧而内敛,恃才而不傲上之人,他欣赏尤甚。
“衡者,量世间万物轻重,今日我便为汝赐字‘子衡’,望你能明白其中含义,纵然将来身居高位,也不可或忘。”
子衡。。。。。。
听到叶琼为他取的字,贾宝玉心中思索一下,便再次躬身拜道:“多谢太师。”
子,世人对男子的美称与敬称而已,但是将“衡”字用在他的表字当中,着实不轻。
衡,可通恒,内涵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与“量器”有关。
器,乃指国之重物。
例如“负衡据鼎”,形容身居高位,肩负重任,还有“衡石量书”,也指上位者、国主勤于国事。。。。。。
可见,衡之一字所代表的内涵有多重。
叶琼对他,倒真是寄予厚望。
贾宝玉明白,旁边的二皇子同样明白。
虽然他早知道叶琼对贾宝玉亲眼有加,也没想到,叶琼会给贾宝玉赐如此重的一个字。
心中对贾宝玉的重视不由更甚了几分。
叶琼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支持者,甚至说是靠山。
既然是叶琼看重的人,便值得他重视。
“子衡,恭喜。”
二皇子作为见证者,第一个叫出了贾宝玉此生的第一个字号。
被人当面叫表字,对贾宝玉来说也是新鲜事,心中颇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谢过了二皇子,贾宝玉坐了下来,心中低声念了两遍,忽然一笑。
贾子衡,似乎也不错。
叶琼在上,看见贾宝玉的神色,微微一笑。
贾宝玉喜欢这个字就好。
………………………………
第103章 叶府小宴
叶府后院厨房,叶晧吩咐厨娘多备几样菜色,今晚府上留客。
其姐叶蓁蓁领着丫鬟走过来,问道:“爷爷要留景灏表兄用晚饭?”
“嗯。”
叶晧点点头,又道:“还有子衡。”
“子衡?”
说完瞧叶蓁蓁眼中露出疑惑,便解释道:“子衡便是贾兄弟,今日祖父刚给贾兄弟赐的字。”
叶蓁蓁才学秉承祖父,不弱其兄。
只听叶琼为贾宝玉所赐之字,便能明白几分贾宝玉在叶琼心里的感官。
想起年前祖孙两人闲谈之时,叶琼给她说过的话,莫名觉得有些心慌意乱。
叶晧正人君子,心思纯然,并不了解女儿家的心思,因思祖父的用意,他忍不住劝道:“子衡无论才情或者样貌,皆在人上,更兼性情难得温和谦逊。
祖父也是瞧遍了京中俊彦,才相中子衡一人,姐姐何不顺从祖父之意,也算是全了他老人家一片慈爱之心。”
叶晧虽说的温和,却也令叶蓁蓁身边的贴身丫鬟露出神秘的笑容。
叶蓁蓁顿时竖起两道黛眉,单手准确揪住叶晧的耳朵,嘴里斥道:“祖父之意,我怎么不知道祖父什么意思,小晧,你给我说说?”
威胁恐吓之意明显。
只是若是这番场面被外人看到,不知跌落多少眼镜。
叶蓁蓁,可是京城最有名的名门淑女……
“姐姐快松手,其他人看着呢。”
叶晧告饶。
兄妹两父母早亡,从小感情深厚。
叶蓁蓁环顾四周一下,除了自己身边的丫鬟,哪里有其他人?
不过她还是放了手,道:“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去爷爷身边伺候!”
“就去,就去……”
叶晧揉了揉耳朵。
他也不是第一次被姐姐揪耳朵,察觉到上面传来的痛意程度,他能准确感知到叶蓁蓁的“愤怒”程度,因此也不敢再多言别的,捂着耳朵走了。
他这般慌不择路的模样,令目睹的丫鬟发出一串浅浅的娇笑。
“静姝,你叫人把青宵搬到花园里去。”
“小姐今日怎么想着要到花园里弹琴?”
丫鬟静姝听闻叶蓁蓁的话后,略显诧异,忍不住出言问道。
叶蓁蓁只是看了她一眼,静姝立马嘻嘻一笑,屈身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叶家的厨房不算宽阔,只有几位厨娘,此时正在里面忙着摘菜、生火。
看见叶蓁蓁走进来,纷纷起身问候。
“小姐今儿又来为老爷炖汤?”
“嗯。”
“呵呵,小姐对老爷可真是用心孝顺,老爷有小姐这样的孙女,真是有福。。。。。。”
一婆子奉承道,然后揭开旁边一箩筐内,翻找了一下,遗憾道:“我倒忘了,龙骨没有了,我这就出去叫人去药膳房给小姐买一些回来。”
“不用了,今日不做龙骨汤。”
叶蓁蓁走到灶台之后,瞧了瞧灶上厨下的食材,点点头道:“有这些就够了,李妈妈,你再给我取一些红枣、黄参还有干桂出来。”
“好勒!”
被唤作李妈妈的婆子笑声应道。
小姐姐神仙似的人物,却也不避厨房的繁琐油腻,时而会来给老爷和少爷做些膳食。
她们几个管着厨房的婆子私底下都盼着小姐经常来,别的不说,给小姐这样一举一动看起来都那么好看的人打打下手,对她们而言,也是一件莫大荣幸的事。
。。。。。。
在叶府度过了一个简单轻松的下午,黄昏之时,叶琼吩咐,让两人留下用了晚饭再走。
贾宝玉此时虽已有归意,但是见二皇子都没说什么,也只好留下。
不过却也遣人出去,告知李少游等人,他一时半会不会走,并让他们去附近的酒楼饭馆用饭。
二皇子因笑道:“子衡待下,未免体恤宽厚过甚。”
贾宝玉摇摇头:“又无要紧之事,何苦让他们饿着肚子在寒风中等候?”
叶府人丁单薄,家人不盛,并不像贾府那样,有足够多的地方安置宾客的随从。
加上二皇子的仪仗随从又甚多,所以都在府外等候。
二皇子笑了笑。
恩重难收,待下太宽厚,家人难免放肆。
体统和规矩,是维护上下尊卑的必要手段,不容毁坏。
不过,转念一想,二皇子又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太完美的人,虽然难免容易令人产生那么一丝嫉妒,但是,这样的人,用起来无疑也是放心的。
一个没有冷硬心肠的人,终究只能居于人下而已。
夜幕逐渐降临,叶晧前来引二皇子、贾宝玉两人入席。
小宴设置在后院当庭,十分清幽安静的所在。
刚跨过仪门,忽闻阵阵清幽雅淡的琴音从后院传来。
二皇子脚步顿时放慢,凝神侧目,显然是在用心倾听。
叶皓恐贾宝玉不解,便解释道:“必是家姐在花园弄琴。。。。。。不是在下鼓吹,家姐的琴艺,京中名媛淑女,少有人可及,就连琴溪先生也说过,家姐的琴声,空灵镌逸、缥缈无尘,非是常人可以弹奏出的。”
“如此,在下倒是有耳福,可以聆听仙音了。”
琴溪先生,宫廷御用琴师,这一点连贾宝玉都知道,也看过他的演奏。
不得不说,其人颇有仙气,拨弄起琴弦来,与他的琴声仿若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听其一曲,确实是一种享受。
然而弄琴对于时下之人来说,却是一件奢侈的事。
因为大家族中,家中多有长辈,抚琴虽是雅事,然而却极易惊扰别人。
若是下人就罢了,像贾府这样长辈众多的门户,确实没有给人学琴的环境。
所以贾宝玉这一年来,除了在宫中和二皇子府上,少有听人抚琴。
如今骤然听得这样悠扬的琴音,特别是知道抚琴之人乃是一位绝色佳人,心中自然也是舒畅的。
二皇子眉头微拉,回头看了叶皓两人一眼,似在责怪他们不该说话,扰了他听琴。
一时进入院内坐下,因为叶琼还未出来,所以三人也只是候着。
此时,这从后面声声传来的琴音,倒正好成了消磨之物。
一时琴音止了,三人怅然若失。
二皇子道:“其音幽然,似山间鸟语,如怨如慕,欲语还休。许久未曾听闻表妹奏琴,谁知她的琴艺越发精湛天成了。”
贾宝玉因为心知二皇子爱慕叶蓁蓁,此时识趣的不说什么,把评判的机会都留给他。
叶皓因为是自家姐姐,刚才已经夸过一次,现在再夸,难免有“王婆卖瓜”之嫌。
可惜二皇子也非专营奉承之人,夸赞了两句,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了。
于是三人相顾无言,竟不知说什么好。
幸好叶琼并没有太让众人就候,适时出来。
三人起身行礼。
此时的叶琼已经换了一身常服,虽然七十来岁的年纪,精神看起来倒也颇显矍铄。
“都坐吧。”
众人方坐,却也没动。
叶琼笑道:“老夫好酒,但有浊酒一杯,自当慰怀。你们三人年纪相仿,就不必在意我了,言笑随意。”
说完命人取酒来,只是低头之时,看见桌上的菜色,忽然一笑。
自家厨娘贯做的菜色什么样,他很是清楚。
眼前这桌菜,倒更像是出自孙女蓁蓁的手笔。
心中忽然明白什么的叶琼自然不会让孙女的心意埋没,正好丫鬟们端着一罐汤上来,叶琼便唤住其中一人,笑道:“今日小姐可曾进过厨房?”
“回老爷,小姐今儿不但进过厨房,还在里面忙了一个下午。厨房的李妈妈都说了,今日的菜,大多数都是小姐亲手做的,她们只是在旁帮衬。”
“呵呵呵。”
叶琼笑了起来,回头冲贾宝玉道:“子衡莫要见笑,皓儿他们父母去的早,这些年都是他们兄妹两个照顾我。
特别是他姐姐,知道我身子不好,竟自发去学习药膳之道,时常为我弄些滋补的汤膳,一来二去,她自己竟也会了些庖厨之道。”
叶皓也补充道:“是啊,不过姐姐她平时除了给爷爷熬汤之外,也不会亲自下厨,就连我也很难吃到她做的菜,今日怎么会有兴致了?”
二皇子面色寂寂道:“是呢,我这也是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