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贵族-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不定,还有赦大老爷和珍大爷,那些人更是他碰都不敢碰的,他哪里敢接贾宝玉这个印玺。

    但是好不容易摸到的机会,贾芸又不想随便放弃,思索再三,试探性的问道:“若是,侄儿是说万一,要是发现有人贪墨银子,侄儿怎么办?”

    贾宝玉微微一笑:“我只是叫你监察这些事,不用你去想怎么办,我回来之后自有打算。当然,若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你能有办法处置,大可以处置,也算是帮老爷,也帮我分了忧。

    不过,这其中的分寸,就只有你自己能够拿捏了。

    怎么样,可敢接这个差事?”

    贾芸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若是这样,那他未尝不敢试一试。

    他自忖能力不弱其他人,之所以混的穷困潦倒,不过是差一个契机而已。

    只要能帮宝二叔做好这件事,想来,以后就能经常在他面前露面了。那样,以后自然就不用再为了些许活计四处奔波、寻求门路了。

    “多谢宝二叔看重,芸但愿一试。”

    贾芸郑重道。

    贾宝玉笑着点点头。

    用贾芸也不过是临时起意。

    他早就在园子里安排了不少人,监视各处的一举一动。之所以不告诉贾芸,也是想要考验一下他。

    很显然贾芸一心进园子中办事就是看中其中巨大的“好处”,从目的上来说,他和赖大、贾芹等人并无区别。

    但是偏偏贾宝玉又知道贾芸虽然圆滑,但却非奸邪之人,不但非奸邪,且颇知忠义。

    贾宝玉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若是他能在这份投名状中做好差事,且坚守本心,以后,自然不妨收入帐下做一个得力之人。

    随后,贾芸又就园子中的事问了些问题,两人就到了凤姐的院外。

    贾芸是成年的族侄儿,不方便进门去给王熙凤请安,是以只在门外让丫鬟通禀一声,表示心意便要告辞离去。

    贾宝玉唤住他道:“若是家中确实艰难,可以去账房申借银子暂渡难关。不要不好意思,公中每年都是有这个支项的。”

    贾家是个大家族,人员众多,身为贾家子弟,也有一些福利。

    比如免费上学,比如年节里可以得到两府分派的一些免费粮食、牲畜等,再有就像是贾宝玉说的,家中艰难的,可以向族中申借一部分银子度日,没有利钱。

    当然,只限贾家子弟而已。

    不过正是那句话,在两府有些体面的不差那点银子,没体面的,也借不到,或者说不好意思去借。

    毕竟也不是白给,是要还的。

    “是。”

    贾芸躬身一拜。

    他很感激贾宝玉的体恤。

    他家在其父亲在世的时候其实也还好,后来父亲去了才开始变得艰难,不过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曾经他也打过向族中借银子这个主意,不过是听人说这个银子不好领,容易被那些奴才刁难。加上,他自己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

    如今有了贾宝玉一句话,他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去申借了。

    不过,他已经没了这个打算。

    他要把贾宝玉交代他的这件事做好,若是以后可以跟在贾宝玉身边做事,就可以堂堂正正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得银子。

    去账房借的那一点银子,他已经看不上了。


………………………………

第116章 谢大老粗

    二皇子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赈济钦差的差事,次日便在金銮殿上受天子剑,代天子巡视山东,安抚、赈济灾民,沿途无论府、州、县大小官员悉应配合。

    同时,朝廷关于贾宝玉的任命也下到荣国府。

    暂领都察院正七品巡按御史,兼领护粮副使,随赈济钦差巡视山东,体察灾情,编成奏疏,回朝上奏。

    听起来似乎责任重大,实际上就是个随行学习,然后回去交送报告的“实习生”而已。

    当然,这样的实习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除了他之外,就只有叶皓和他领了同样的差事。

    两人,都是皇亲国戚,且由太师一力促成。

    虽然如此,但是贾府众人,听说贾宝玉要离京,还是随钦差出京办事,都是大吃一惊!

    盖因贾宝玉之前一点风声也没露,猛然听说此事,他们如何不担心?

    贾政还好,多少知道一些贾宝玉在上书房和太师府的表现,不是特别意外。

    但是贾母和王夫人的表现就失态了,就要叫贾政上朝去把差事给推辞了。

    被贾政婉言相告这是皇命,不可推辞之后,又生了叫贾宝玉装病的心思

    贾宝玉也是无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尽了所有好话,预测了所有结果都是好的之后,才勉强劝住。

    然后他才知道,自古以来慈母多败儿是怎么一回事了。

    一点风险也不愿意让他但啊

    幸好之前没给她们讲,否则这一趟叶琼精心安排的的历练机会,非得给她们破坏了不可。

    当晚荣庆堂的喧闹纷杂如何,自不必细说,总而言之,贾母王夫人等总算是不情不愿的答应让贾宝玉出京了。

    自然,各种叮嘱、交代是免不了的,贾宝玉也是一再的保证,绝对须尾的回来,贾母等人脸上才略带笑容,让贾宝玉早些回去休息。

    宝钗随着贾宝玉出了荣庆堂,忽然开口道:“这是宝兄弟第一次正经办差,又要远离京城,万事,还要小心为上,莫要让我们让家里的长辈担心才是。”

    贾宝玉抬头,灯光下,宝钗娇艳美丽的面容之下,一派正色。只是贾宝玉还是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抹关心和担忧。

    贾宝玉心中顿生暖意,道:“我知道了,宝姐姐。”

    “嗯。”宝钗点点头,也不再多言,微微一礼,然后就转身往王夫人的院里去。

    天色已晚,她母亲还在王夫人院里,她需要和她母亲一道回去。

    “你们也回去吧。”

    宝钗走后,贾宝玉又对同样关切的看着他的迎春、探春、惜春说道。

    三人各自应了一声,又道了简单的关心,然后便也回屋去了。

    多余的话,之前已经说了很多,此时无需再赘言。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起来,贾宝玉便梳理打扮,穿上官袍,然后在丫鬟们泪意盈盈、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绛芸轩。

    因为时辰很早,贾宝玉又不想再去勾引贾母、王夫人等的眼泪,所以只让丫鬟们代为通报一声,便骑马出发。

    贾宝玉和叶皓约定好在叶府之外相聚,然后一起前往太仓库房之外。

    太仓是国库在京城的库房,主要分为粮仓和钱仓。

    此次山东赈灾,朝廷计划从太仓调拨粮食八千石,其余的粮食,待赈济钦差到了地方之后,由各地方府、州官仓负责筹集。

    贾宝玉和叶皓负责的,便是给押运护送这八千石粮食的押粮官当副手。

    押粮官是户部的一个员外郎,姓王名贞。

    他身材不高,面容清瘦,是个看起来十分沉稳的老头。

    对于贾宝玉两人,倒也没有刻意刁难,只是也没有给两个他名义上的副手娃娃安排任务,只是叫他们边上看着就好。

    “嘿,贾小娃子!”

    正和叶琼一起站着观看王贞是如何归置人员,如何安排担夫把粮食扛上马车的贾宝玉闻言,顿时皱起眉头。

    在他的印象中,似乎就只有与荣国府是世交,贾宝玉暗称为“兵匪世家”的几个老不死的这么叫过他。

    回头一看,可不正是。

    一个五大三粗,膀大腰圆,披着黑光油量的铠甲,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神色的武将,大跨步朝着他走过来。

    贾宝玉可是知道这这些“粗鄙武夫”打招呼的方式的,因此在对方粗广有力的手掌拍到自己肩头之前,赶忙弯腰行礼:

    “小侄见过谢世叔。”

    京营游击将军谢鲸,世袭二等男爵,祖父乃是开国定城侯。

    其人与其祖父一样,是一个实打实的武夫

    “哈哈哈,贾小娃子,你还是这么文绉绉,我早就告诉过你,咱们勋贵世家,老去学那些酸腐文人的把式做什么,跟着我,世叔教你玩刀,上阵杀敌,岂不痛快?”

    对于贾宝玉避开他的熊抱,谢鲸并不介意,只是口中还是一如既往的教诲道。

    荣国府与定城侯府是世交,两家相交亲厚,有一次贾政带着贾宝玉去定城侯府赴宴,不知怎么就入了这位大老粗的眼,嚷着要教他练刀法

    “多谢世叔美意,只是小侄天生驽钝,怕是玩不好刀,杀不了敌,这种城驰疆场,保家卫国的大业,还是交给世叔这样的英雄人物去做好了,小侄就只有在后面给世叔助威呐喊了。”

    贾宝玉讪讪道。

    也不知道这个谢大老粗是不是装的,总之,他身上的“粗鄙”之态,比寻常武将盛了不知道多少。

    贾宝玉不得不顺着他的毛捋。

    果然贾宝玉的话让谢鲸快意不少,不再找贾宝玉的麻烦。

    贾宝玉趁机问道:“不知世叔因何在此?”

    “嗐,还不是倒霉蛋催的,好端端的叫老子呃,老夫,是叫老夫领一千京营的儿郎护卫什么粮食进山东,贾小娃子,你说这可不是倒霉催的?”

    原来如此,贾宝玉这便明白了。

    八千石粮食,说多不是特别多,但是也绝对不算少了。

    又是进灾区,朝廷也不得不考虑安的问题,调拨一千官兵护卫,倒也不算离谱。

    看样子,谢鲸就是此行护卫官兵的头儿了。

    谢鲸可不管贾宝玉想些什么,他拍了贾宝玉一下,完不管旁边的叶皓,直接道:“在这里杵着什么意思,走,世叔带你去城外的兵营看看,看看世叔麾下威武的儿郎们,或许你就会改变主意了也不一定。”

    王贞走过来,正好听见这句话,他面色顿时不好看了,道:

    “谢将军身负赈灾粮安之责,应当了解负责的这八千石粮食的概况,共计占用骡车、马车多少辆,首尾相连大概多少里长,回去之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护卫方案,如何能看也不看一眼,就要走?”

    谢鲸觑视他一眼,不屑道:“老夫行军打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读书呢!军中押解粮草不过常事,区区八千石粮食,本将军能不知道有多少,还要王大人教我?”

    “你!”

    王贞闻言差点气个仰倒。

    虽然谢鲸品级是比他高,但他是此行的押粮官,论法度,谢鲸是要听从他的调派的,不想这货竟然当众不给他好脸色。


………………………………

第117章 阴谋

    被谢鲸当场弄得有点下不来台,幸好王贞是个还算沉稳的人,要是换做别的年轻文官,估计立马就要嚷嚷着:

    竖子不足与谋,本官要奏请朝廷,撤了你的职,云云。

    “哼,谢将军心中有数就好,若是这批粮食出了任何差错,到时候,我看谢将军在陛下面前,是不是还能这般硬气!”

    “那你就等着看好了”

    谢鲸还要怼回去,贾宝玉不动神色拉了他一把,用眼神相劝:

    人家都找台阶下了,您老是不是不要这么咄咄逼人?

    谢鲸到底还是看懂了贾宝玉意思,哼了哼,把剩下的话留住。

    他倒是也知道,和王贞吵一吵没关系,要是闹大了,他肯定没好果子吃。

    国朝重文轻武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哼,朝廷的那些老东西们,一旦涉及文武之争,就什么体面都不要了,吵起架来,比他们武将还不要脸,而且更阴险、恶毒!

    连太尉大人都不是内阁那些老东西的对手

    那些老家伙他干不过,只能拿王贞这个小角色练练嘴了。

    一场场小小的闹剧过后,贾宝玉拒绝了谢鲸的邀请,还是留在太仓这边。

    辰时过后,二皇子的钦差大部人马从午门出发,穿过皇城,一行浩浩荡荡、旌旗招展的出京。

    二皇子身为龙子龙孙,亲自率部前往山东赈灾。

    这也是展示皇家对山东灾情重视的一个表现,所以此行注定会大张旗鼓,势必要让天下的百姓看看,朝廷是体恤百姓,重视百姓的生死安危的。

    不得不说,老百姓很容易满足。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京师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赞颂不已。

    所以,京城的百姓之中,很多人一大早就候在了皇城直出京城的大道旁边,夹道欢送。

    贾宝玉混在装载着满满当当粮食的车队当中,跟在二皇子的禁军卫队之后,看见了两道旁的百姓。

    读书士子、贩夫走卒,老人、妇人和孩子,各类人都有。

    有的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冷眼旁观。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火热的看着浩荡如长龙一般的队伍。

    在他们眼中,贾宝玉等人似乎就是那救世的英雄一般

    贾宝玉看在眼中,微微一笑:这世道,人心尚可期。

    回首望了望宁荣街的方向,想起那里有那么多关心爱护他的人,贾宝玉又微微一叹。

    此行,希望一切顺利。

    出了京城,远处的官道旁边,屹立着密密麻麻的军队。

    那是谢鲸率领的一千人马。

    等到车队过半之后,护卫在粮队周围。

    出城之后不过半刻钟,二皇子便派小太监来传贾宝玉和叶皓两人上前面去。

    于是两人辞过王贞,骑着马,沿着外围,来到二皇子的身边。

    二皇子道:“此行重任在身,还望各位与我一道,同心协力,将此事办好,待功成回京之后,本皇子亦不会忘记各位的恩情。”

    二皇子此话是对着身边众人说的,众人无不应是。

    贾宝玉打眼一望,二皇子此行,将他府上经常出现的食客,也就是幕僚都给带上了。倒是那些时常聚集在一起谈天论地的世家公子哥,除了一个韩之涣,几乎不见一人。

    显然,在二皇子看来,那些世家公子只是他维持与朝中文武勋戚关系的枢纽,真正要办正事,还是这些成年了的有才学的食客们有用。

    除了这些人,周围尚有大约五百名左右的金甲禁军将士护卫。

    禁军是大玄最重要的一支军队,装备精良,数量众多,责任重大,拱卫皇宫、皇城的安危。

    轻易是不会调动的。

    因为一旦调动禁军作战,则说明大玄已经陷入危机。

    二皇子出京朝廷能让禁军随行护卫,也说明了对此行的重视。

    另外,贾宝玉还在二皇子的马队周围,发现几十名身穿浅色衣服,样貌普通之人。

    这些人个个气息沉稳,目不斜视,一只手,总是放在腰间的佩刀上,显然是为了一遇突发事件,能够最快的拔出腰刀作战。

    这些人,大概就是二皇子的部分家底了吧

    如此一来,贾宝玉就算是将此行的所有人员了解清楚了。

    一行共计两千余,其中京营兵马一千人,禁军兵马五百,其余护卫、侍从以及押运粮食的,大概六七百人。

    贾宝玉此行,只带了茗烟一人。

    城内,一座巍峨宽广的府厦之内。

    大皇子的禁足令已经解除,但是他还是觉得大丢了颜面,因此很少出门。

    每日只在王府寻欢作乐,或是邀人聚饮,或是举办“品美大赛”。

    所谓品美大赛,便是邀京中雅士于府上,评论他府上的美人。偶尔以诗词书画等为题举办比赛,获胜者,甚至能够与他府上的美人春风一度

    引得京中文人“骚”客竞相追逐。

    此时的大皇子,一脸沉郁之色,喝了一口酒,一脚踢开身边讨好他的乐姬。

    美人身上吃痛也不敢伸张,慌忙抽身离开。

    一个阴鸷的男人走进来。

    大皇子看了他一眼道:“他们已经出发了?”

    “二皇子一行已经出城,一路往南而去。”

    “哼,二弟这个伪君子,为了表现自己,讨父皇的欢心,倒是舍得下本,连山东那种闹灾的地方也敢去。

    几时叫他死在流民的手里就好了!”

    大皇子不过随便这么一说,表示自己心中的气愤。

    他如何不知道,二皇子一心为朝廷立功,就是要把他挤下去

    到现在为止,他仍旧认为储君的位置应该是他的,二皇子所行,就是不知本分,是忤逆犯上的举动。

    将来等他掌了大权,定要叫他为此付出代价。

    “殿下言之有理,二皇子既然主动以身犯险,我们不妨成他”

    阴冷的话音,让大皇子都一愣。

    “你准备怎么做?”

    “按照殿下的意思做,二皇子年轻气盛,以身犯险,我们就让他死在灾民手里好了,呵呵呵”

    “你有把握?”

    “呵呵,没有,不过完可以一试殿下不必紧张,卑下行事,向来不求立功先求自保,定然不会连累到您。”

    “咳咳,先生说的哪里话,我怎么会怕被连累,既然先生有信心,那么,就按先生说的办?先生需要我怎么配合?”

    “”

    一场针对二皇子的阴谋,缓缓展开。

    大明宫,勤政殿。

    锦衣军副都指挥使赵亲自送来一封密函。

    景泰帝拆看之后,眉间顿时一怒,不过随即就沉静下来,对赵吩咐道:

    “此事,不要让多余的人知道。”

    “微臣明白只是,是否需要锦衣军的人马出动,护卫二皇子殿下的安?”

    “不用,若是他连这么一点考验也过不了,也不配为朕的儿子。你下去吧。”

    赵心中存有疑虑,却也不敢多言,跪拜之后退出殿外。

    “赵指挥使”

    一名装扮妖异的中年僧人走过来。

    赵连忙拜见:“护国禅师大人谬称了,在下不过是副指挥使罢了。”

    “呵呵,赵大人深得陛下器重,前程不可限量,区区一个指挥使,早晚是赵大人囊中之物而已。”

    “禅师说笑了,赵某愧不敢当。”

    “赵大人此来,是为何事?”

    “这个”

    赵面露迟疑之色。

    “罢了,既然赵大人不便多言,贫僧也不勉强,自去询问陛下便是。”

    “呃,多谢禅师大人体谅。”

    赵一拜,然后便转身离开。

    至于竺兰禅师是否在说大话,这些,与他无关。

    身为锦衣军的人,他只有唯天子之命是从,才能保得身家性命,以及锦绣前程。


………………………………

第118章 仓溪县

    炎炎夏日,天上一轮烈日炙烤不休,令地上的一行人行动艰难。

    二皇子骑在金马银鞍上,挥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水。

    随行的太监再次上前:“殿下,这天儿太热了,要不您还是进銮驾之内歇息吧!”

    二皇子顿时意动,不过想起此行的目的,他还是摇摇头。

    “体加快脚步,七日之内,定要到达商陵县!”

    随着二皇子的命令传下,众人不得不顶着烈日,加快了行进的脚步。

    一日,行至仓溪县,二皇子实在难以忍受身上的黏糊之感,决定进城略作修整。

    仓溪县的县令听闻二皇子的钦差銮驾驾临,顿时率领县丞以及数十个衙役出城迎接。

    二皇子对仓溪县县令的热情并未多表态,只是让他准备一些房间以及清水,大部人马只停歇半日便走。

    仓溪县令心中松口气,面上却是挽留之态。

    一行在县令的引领下,甫一靠近城楼,便见城楼下宽敞的泥土院坝之外,有十数个手持刀枪棍棒的衙役,在驱赶流民。

    望及远处的山林之间,还能依稀看见许许多多,衣衫褴褛之人。

    二皇子面色当即阴沉。

    一路南来,越往南,碰见的灾民就越多。

    别的县城甚至是城镇,都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至少在他眼皮子底下没有!

    他还传令各府县,但有灾民流至,需悉数设粥棚以待,不得违背。

    不料,这个苍溪县令竟敢当面违背他的命令!

    察觉二皇子的面色,韩之涣代替问道:“贵县。”

    “下官在。”

    虽然韩之涣身上没有官服,但既然是二皇子身边的人,自称下官总没错。

    “贵县难道没收到殿下的传令?”

    韩之涣责问。

    仓溪县令闻言,回头偷瞧了二皇子一眼,心中了然,转身跪启:

    “还请殿下明鉴,容卑职细细禀来。”

    二皇子见此,方略放缓面色,道:“你说。”

    “卑职至数日之前便已经收到殿下的传令,然而卑职,却不敢,也不能遵从”

    二皇子面色大诧,怒道:“你有何道理?”

    若是换在京城,有人敢这么说话,他定然已经下令处置了。

    仓溪县令眼中并无惧意,叩首道:“回禀殿下,仓溪县不过小县,城内所辖民众总计不过数千。

    然,仓溪县地处山东往京的要道,自山东灾情传至之后,前后流窜至此的难民,已经逾越万人,便是此时此刻,城外尚有近千人徘徊在此!

    如此庞大的灾民数量,实非小县所能承担!

    卑职早已经清点县衙内所有存粮,若按赈灾时长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