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贵族-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辙低头不语。
钱钊|满面期待的等着宗辙的回复。
宗辙身为内阁大学士,又兼领刑部,可谓朝廷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
若是他能公开支持二皇子,对二皇子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钱大人可知,之前钱大人提议让二皇子领禁军马步军司副司都指挥使,殿下为何没有应允?”
宗辙的反问,令钱钊一愣:“为何?”
宗辙摇头不语,放下了轿帘,随即道:“看在同殿为臣的份上,老夫好意提醒钱大人一句,凡事过犹不及,钱大人不妨回去看看自家父母妻儿,再好好想想老夫说的话,或许,会有所感悟。
起骄。”
钱钊站在原地,看着宗辙的八乘大骄远去,他的面色陡然有些涨红:
“宗阁老之意,晚生如何不明白?
但是哪一朝从龙之路上,没有风险与鲜血?
宗大人如此明哲保身,难道是忘了先世宗、太上两朝,诸子夺嫡的惨烈了吗?若非如此,太上皇十多个儿子,又如何沦落到现在仅剩两个?
钱钊但为大玄社稷安稳献身,百死不悔!”
宗辙坐在轿内,听着后面传来的有些声嘶力竭的声音,他再次摇摇头,喃喃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啊,愿你死后,史书上,能为你写下客观的一笔,而非乱臣贼子。”
说完,不再理会此事,宗辙闭目养神。
养心殿内,刚准备歇下的景泰帝听闻戴权的话,一愣:“他果真如此胆大妄为?”
戴权小心翼翼道:“是,这是刚才章校尉亲自进来回的话,在场数十名禁军侍卫都听见了。”
“贼子安敢如此!”景泰帝顿时面上血色上涌。
非议世宗、太上两朝的诸子夺嫡惨烈,难道是想说太上皇和他为了夺位,造成的杀孽太重?得位不正?
“既然你执意求死,朕会成你的。”
景泰帝目光阴寒。
朝堂的权、利之争暂且不提,只说贾宝玉和叶皓乘坐二皇子的銮驾,到皇城二皇子府外下辇之时,二皇子道:
“在山东之时,我观子衡十分喜欢姜侍卫,不如今日我便将他送给子衡如何?”
贾宝玉一愣,看了一眼銮驾旁边的,一脸沉静的护卫一眼,推辞道:“多谢殿下厚爱,只是我如今身上只有一个六品之衔,受用不得像姜护卫这般高阶侍卫的随扈。”
姜寸是二皇子身边得用的带刀侍卫,本身品阶便是从五品,比他还要高一级。
“无妨,很快子衡便受用得了了。
子衡不要推辞,一则我观子衡身边没有得用之人,二则,姜寸是我府上的人,以后子衡若有急事,让他前来通报,也更为方便一点。”
看着二皇子一脸你不要就是不给我面子的表情,贾宝玉无言以对,只得答允。
得,他算是看出二皇子的行事风格了。
送完女人,又送男人。
不知以后再为他立了功劳,他还会送点什么
二皇子见贾宝玉答应了,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给姜寸一个眼神,道:“你的贴身之物,随后我会吩咐人给你收拾好送到荣国府,从今日起,你便贴身保护子衡的安,与待我一般,不得丝毫怠慢。”
姜寸应“是”,然后一言不发的站到贾宝玉的身后。
二皇子回头,正好瞧见了叶皓,似乎也觉得自己偏心有点多,又看了自己身后的数十名侍卫
叶皓连忙道:“表兄不必如此,我祖父身边护卫较多,我出门都有人保护。表兄身份贵重,安关乎重大,这些侍卫都是表兄用惯了的人,不可再轻易与人。”
“哈哈哈,好,既然如此,回头我挑一个美娇娘,送与表弟便是。”
“呃,表兄还是不要挖苦我了,我爷爷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会打死我的!”
“呵呵呵”
………………………………
第142章 调理
坐着马车回到荣国府,林之孝带着门子在大门外迎候。
“奴才等恭迎二爷回府。”
贾宝玉跳下马车,与林之孝点点头。
进门之后,贾宝玉指示姜寸与林之孝道:“这位是二皇子府的姜护卫,从五品带刀侍卫,林管家帮忙安排一下住处,以后他便是我的贴身护卫了。”
林之孝一听是从五品的官衔,顿时郑重以待。
“姜护卫,请。”
姜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只对着贾宝玉抱拳一礼,然后便转身随着林之孝离开。
然后贾宝玉环顾了一下熟悉的庭院,深深吸了一口气。
熟悉到令人沉迷的味道。
先去贾政处报了到,把姜寸的事给他提了一提。
之所以不带姜寸去见他,除了知道贾政不喜欢和舞刀弄棒的人打交道,更是不想去刺激贾政。
一个护卫,级别都只比他低一级
当然,按道理来说,贾政应该要升官了。
女儿做了正一品皇妃,怎么着皇帝也该找个机会,让这个便宜老丈人风光一把。
见了贾政之后,他便直接往荣庆堂。
之前,他已经从茗烟那里知道贾母等人把对杜秋娘叫进去了。
不过贾宝玉倒不是特别担心,先不说杜秋娘是二皇子亲自送的,只说贾母和王夫人,都是要体面的人。
就算不喜欢,有意刁难刁难,也不会出大问题。
而且杜秋娘本身也不蠢,相信也干不出来惹怒贾母和王夫人的事。
“二哥哥~!”
刚过拐角,迎面就见三春姐妹相伴走过来。
惜春年纪尚小,一看见贾宝玉就跑的飞快。
贾宝玉也走的急,眼见可爱的堂妹飞跑过来,都要撞自己身上了,便想也不想就顺手把她捞了起来,原地甩了一圈。
“呀”
惜春顿时闹了个红脸。
她年纪虽小,但还是知道了男女之嫌了。
偏头看了看姐姐们。
迎春和探春半年不见贾宝玉,此时都很是高兴,正忙着把贾宝玉仔细看个明白,没人注意到她的表情。
嘻嘻,既然姐姐们没有嘲笑,那我就不下来。
被二哥哥抱着,好舒服呢
可惜贾宝玉不解风情,不知道小丫头的心思,随即就把她放下,然后也瞧着围到身边的探春和迎春,道:
“半年不见,不想二姐姐和三妹妹都长胖了不少。”
迎春莞尔一笑,她知道贾宝玉是一如既往的爱开玩笑。
探春却不依,伸手挠了贾宝玉一笑,道:“半年不见,二哥哥还是这么讨厌不过,二哥哥倒是真的瘦了不少。”
“是吗?”贾宝玉摸了一下脸,作沉思状:“是不是比以前更俊了?”
“是是是,你最俊!走吧,老太太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把你给盼回来了。”
说着,探春便搀着贾宝玉一条胳膊,将他往荣庆堂的方向拉扯。
贾宝玉低头看了惜春一眼,伸出手来。
惜春连忙把小手儿搭上。
于是兄妹四人,便说说笑笑的往荣庆堂走。
“老祖宗她们现在在做什么。”
一边走,贾宝玉一边问。
探春顿时把脸微红:“还不是你,从南边带回来一个花魁,老太太她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审讯’,把人的年庚八字,家乡、父母亲人等等部问个清清楚楚,可怜她像个犯人一样在荣庆堂跪了半个下午”
贾宝玉脚步一顿。
探春又连忙道:“你别着急心疼,老太太挺喜欢她的,也没怎么为难她。
本来太太是想要把她放到自己的院里。
后来还是老太太说,不如把人先交给她,她清闲,正好帮你好好调理调理。
等调理好了,还是会放到二哥哥屋里去的。”
贾宝玉笑道:“三妹妹多心了,我没有觉得老太太她们做的不对。想要进咱们家的门,自然要多经历些磨练,俗语不是说了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她这点苦都吃不了,又怎么好意思做咱们贾家人不是?”
探春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儿,故作松了口气的拍了拍胸脯,然后笑道:“二哥哥名堂就是多,这番话还能这么解释?不过,咯咯,倒也形象。
老太太她们不就正是怕她来路不正,所以才想着敲打敲打了。”
因探春搀着贾宝玉,此时走路之间,两人难免会撞到一起。
贾宝玉便顺着探春的手低头看了一眼,心中暗道:“半年不见,探春倒也长大了不少”
一时又赶忙将这些旁门心思压下,贾宝玉问:“宝姐姐呢?”
惜春插话道:“宝姐姐也在老太太屋里,大家都等着你,只是刚才我们悄悄出来,叫宝姐姐,她也不来。”
迎春便笑道:“估计是顾虑之前府里传过的那些话,不好意思出来。”
贾宝玉便把嘴一撇:“丑媳妇总有见公婆的一天,她又能躲到哪里去?”
“咯咯。”三春齐道:“二哥哥(二弟)脸皮真厚!”
“孙儿给老祖宗请安。”
荣庆堂下,贾宝玉郑重跪地一拜。
他的话音未落,贾母便声泪俱下的道:“快起来,怎么半年不见,你都瘦的这个样了?”
贾母一见到原本白白胖胖的宝贝孙儿,如今脸上轮廓都比之前明显了太多,显见是在外面吃了苦,所以才会瘦的这般模样。
她真是心疼死了。
“呵呵。”贾宝玉笑了笑,站起来,依次给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见了一礼,然后才道:“孙儿这哪里是瘦了,分明是成熟稳重了好不好?”
这般吹捧自己,果真令堂内一众妇人都笑了起来。
王夫人将贾宝玉招上前去,上下摸索了一番,疼爱的道:“果真是瘦了不少。”
旁边薛姨妈也道:“不过,也长高了好些。”
众长辈你一句,我一句,将贾宝玉当做一件绝世奇珍一样观摩、评论。
贾宝玉觉得臊了,挣脱道:“好了,老祖宗,孙儿又不是古董玉器,再被你们打量,等会都要碎了!”
“哈哈哈”
贾母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王熙凤便挑头闹事:“你不是古董玉器,你是一件大宝贝!整个家族的宝贝,家里什么东西都能碎了,就你不能碎。
不然,老祖宗的心啊,估计也要碎了。”
贾宝玉暂不理她,抽得空,又一一给尤氏、李纨等人见礼。
在看到秦氏之时,他心中泛起了久违的涟漪,却不敢表露,很快略过她,对着宝钗郑重一拜:“宝姐姐。”
宝钗站起来还了一礼,道:“宝兄弟别来无恙。”
“嗯,无恙”
贾宝玉之前还是谈笑风生,到这儿就词穷,令不少本来就怀着戏谑表情的众嫂子、长辈们哈哈大笑起来。
尤氏道:“怎么宝玉到我们这儿都是随便问候一句,到薛家妹妹跟前就这样大礼参拜?这区别对待的太明显,落了套了。”
王熙凤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嘿,我说珍大嫂子你就知足吧,他到底还问候你们一声,总比我这被直接忽略的主儿要好些吧?
我劝你也别不自量力,去和不该攀比的人比,免得自取其辱”
宝钗便把王熙凤一瞪。
往常王熙凤或许还会俱这个正派的表妹三分,现在有现成的“抓手”在,她哪里会怵半分,竟是一点儿不在意。
宝钗无法,脸上的镇定快保持不住了。下意识的看了母亲一眼,见薛姨妈只是笑着与她摇摇头,宝钗便暗自平复下自己的心境,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到。
如此,果真好了不少。
贾宝玉深知世人都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毛病,为了避免王熙凤等人说出更过分的话,便主动岔开话题,向贾母问道:“老祖宗,我带回来的两个人呢?”
此话一出,众人果然被转移了心思。
贾母也收敛起笑容,道:“你就这么关系她,害怕我们把她给吃了?”
“老祖宗误会了。既然进了这道门,自然任由老祖宗安排处置。
只是,她到底来历不同,是殿下送的人,便是老祖宗把她赶出府去了,孙儿也要知道她去了何处,是否安,到时候见到了殿下,也才有话可回。”
贾母认真的看了贾宝玉一眼,道:“果然,出去见了一回大世面,确实比以前沉稳了。
你放心,人我暂时帮你收下了,不会慢待她的。
过一段时间,保管还你一个完完整整、更标志、更漂亮的美人儿!”
贾母何等样人,她哪里听不明白贾宝玉貌似顺着她说话,其实是在提醒她们,人是二皇子殿下送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你们也不能欺负人家!
她本来也没想过欺负。
说来女人就是这么奇怪。
贾母年轻的时候,最是厌恶丈夫出去寻花问柳,更别提带什么青楼女子回府了。
可是现在她做了老祖宗,对待疼爱的儿子、孙儿辈,立场就完变了。
她觉得,只要是好的东西,就该给儿子,给孙子!
不然,袭人、晴雯等丫鬟她也不会早早的就赛到贾宝玉的屋里。
杜秋娘虽然出身不好,但是模样确实太好了,她看了也觉得喜欢,自然不介意让她去服侍贾宝玉。
唯一害怕的,就是对方不知本分,妖媚惑主。
所以,她准备花一段时间,给调教调教。
确定无害了,才给孙儿食用
这就是她的态度。
至于出身的问题,反正,不过是件玩意儿而已,值当不了什么。
………………………………
第143章 叫好嫂子?
确定了贾母对杜秋娘的态度,贾宝玉也不再过度询问,以免引起她们的敌视和戒备。
反正人在荣庆堂,就在咫尺之间。
随后,贾母等人自然按例要询问一番贾宝玉在南方的经历。一直幽居深宅的她们似乎对贾宝玉的事百听不厌。
贾宝玉也简简单单的给说了一遍。
他无意在贾母等人跟前显弄,所以说的很平淡,惊心动魄的场面是一点也没提到。
但越是如此,早就对他的“行踪”了若指掌的众人,越是觉得非凡
有了点成就就张扬吹嘘的人,和仍旧谦虚的人,看在别人眼中,那是完不等层次的存在。
贾母等人有些感慨,三春和宝钗则是目光灼灼的看着贾宝玉,眼中,略带着崇敬。
于无声处做成惊天大事,回首不提过往英雄。
这才是真男儿。
贾宝玉看着面上没有得色,但是发现姐妹们冒着小星星的眼睛,他心中还是十分受用。
王夫人道:“之前我听你带回来的那个丫头说,你和她说过,若按你此次的功绩,已足封爵,可有此事?”
“呃她真这么说了?”
贾宝玉略显尴尬,这话,他确实对杜秋娘说过。
他虽然随处表现的谦逊,但是男人家,性情中多少都有些张扬之意。
特别是,美人儿在怀的时候
曾经一回,被杜秋娘服侍的颇为畅快,又恰逢她询问,贾宝玉便在她耳边吹嘘了一会,还说以后说不定还能有机会让她也当个贵夫人过过瘾。
不意当时百般娇羞,虚说自己没资格也不需要的杜秋娘却记下来。
事实上,贾宝玉倒也不算吹嘘,他的功劳,按照旧制,确实已达到封爵的高度。
只是,贾家已经有两个爵位了,几无再封爵的可能。
这一点,杜秋娘又如何知道?
按理说,王夫人该知道这一点
王夫人见贾宝玉迟疑,眉间一沉:“难道是她在说谎?”
“这倒没有,我确实和她说过这句话,不过,却是玩笑而已。
我们家,已经有了两个世袭爵位了。
朝廷若是再给我封一个爵位,贾家便有三个爵位了。
那些做了一辈子官儿也封不到爵位的文官们还不跳脚?
而且看起来也不好看,这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倒像是给我们贾家定制的一般,就等我们家的人一一去取了。”
贾宝玉说的诙谐,堂内不乏有人笑出了声。
但是也有不少人发出遗憾的声音。
一门三爵,何等荣耀,可惜,听贾宝玉这个当事人的口吻,似乎成不了。
王夫人深深的吸了一口。
她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之前不过是抱着希冀的心态,问了一句。
爵位不比官位,品级升的很快,只要贾宝玉能升到子爵,哪怕是最低等的子爵,那也是一品了。
相应的,她也就成了一品诰命。
可惜
如此看来,倒是家里的两个爵位阻碍了儿子的前程!
怪只怪他爷爷,当年既然都将家业传给他父亲了,为什么却要将爵位分离,传给他大伯?
如今不但荣国府格局怪异,还连累宝玉受钳制
人都是自私的,她却不想,若按传长不传幼的说法,连荣国府的家业,都应该是贾赦的。
如今这样,已经是贾母和老国公爷的偏爱了。
但是王夫人不会这么以为的。
她又看了一眼王熙凤。
若是琏儿生不出儿子来,等到他大伯去了,说不定,可以设法将爵位拿回来
王夫人的心思,旁人自然不知晓。
贾母虽然觉得有点点遗憾,但是她的立场到底不一样。
她已经是国公夫人,家里不论谁袭了爵,难道还敢不孝顺她?
所以她不甚在乎。
“既然这么说,那朝廷应该会封你当官了?你才这么大点,就要去做官,像你父亲那样,以后寅时就要起身去上早朝?”
贾母似乎不太希望贾宝玉去当官,至少现在不希望。
她还想含饴弄孙多几年。
“应该”
贾宝玉刚想顺着贾母的话说,忽然反应过来,一拍大腿道:
“差点又管不住嘴了。之前不过是随便吹嘘了一句,就传到了老祖宗你们的耳朵里,我这会儿要是再吹嘘一个,说不定明儿早朝,连皇帝也知道了。
要是他老人家一时觉得孙儿不够稳重,在功名簿上把我的名字给划去了,那孙儿多冤?”
“噗嗤~”
却是秦氏没忍住给笑了。瞧众人看她,连忙掩嘴,露出一个歉然的笑容。
贾宝玉也看了她一眼,随即道:“所以,孙儿还是不说了,反正最迟明儿,也就知道了。嗯,我一点儿不着急。”
“哈哈哈好好,不说不说了,我也不问了。要是当真因为老婆子好奇,最后把你这半年来的辛苦给白费了,那你还不埋怨死我?”
贾母畅快的一阵笑,然后又对周围道:“说好了,你们也别问了啊,不然要是他本来就没什么功劳,朝廷不给他封赏,最后,也要怪在咱们头上,说咱们误了他!”
“老祖宗说的极是。”
一番笑闹之后,贾母终于想起了贾宝玉今日刚回来,该让他早些回去休息,随即便令众人散了。
众人从晌午开始,就一直等在这边,确实是觉得累了,因此也不逗留,都各自回去。
贾宝玉看薛姨妈要带着宝钗走了,便道:“宝姐姐,去我屋里坐坐吧。”
已经快要走出门的王熙凤闻言回头,刚要说话,就被宝钗不怒自威的眼神看了一眼,愣了一下。
宝钗道:“你跋涉了上千里路,明儿还要早朝,就好好休息,有什么话,等明儿晚再说也不迟。”
说完微微一福,也就随着薛姨妈和王夫人走了。
王熙凤讨了个没趣,也讪讪离去了。
三春等本来等着贾宝玉要和他玩,听到宝钗的一番话,都迟疑了。
贾宝玉便拉过她们道:“走,我给你们都带了礼物,去瞧瞧。”
三春姐妹也就半推半就的往贾宝玉屋里来了。
这个时代,哥哥、姐姐等出门,回来定是要给弟弟妹妹带礼物的。
虽然不一定要珍贵,但却是个关爱之意。
贾宝玉自然不会忘记。
一早就让杜秋娘给挑好了几样女孩家喜欢的玩意儿,给带了回来。
那些礼物,都让杜秋娘主仆两带着。
所以,贾宝玉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看一眼杜秋娘主仆。
荣庆堂里的丫鬟自然不敢违背贾宝玉的命令。再者,贾母只是把杜秋娘安置在后院,又没说不让贾宝玉去瞧。
所以贾宝玉一问,丫鬟就告诉了。
探春因笑道:“我看二哥哥哪里是要给我们派礼物,分明是借这个由头,去看那个杜姑娘!”
贾宝玉便捏了她脸一下:“就你聪明!”
然后又道:“记住,以后要叫杜姐姐,她比你们都大些。”
探春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些不服气。突然一笑,继续道:“哦,叫姐姐怕是不合适干脆,我们直接叫她宝姨奶奶好了,要不,就叫她好嫂子?”
贾宝玉回头,看着这个不断找茬的亲妹妹。
探春赶忙后退一步,拉着迎春的身子,做出随时把迎春当盾牌防御的姿态。
“三妹妹高兴就好。”贾宝玉撇撇嘴,表示根本不在意她怎么叫。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