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贵族-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袭人连忙道:“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叫做顶撞太太,你可别浑说!”

    贾宝玉笑了笑,顶撞倒是谈不上,不过他的确是违背了王夫人的意思。王夫人对他的关心疼爱,那是浓郁到不用呼吸就能感受到的。

    若非必要,他也不想违背王夫人的意思。

    可是,他并不想做一个被父母圈在家里,万事做不得主的“妈宝”!什么事都听父母的人,会活的很失败,要么就很痛苦。

    所幸,今日王夫人“屈服”了。这种事,有一次就有二次,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叫王夫人同意他的诉求,就没有这么难了。

    发现宝钗也在面前,贾宝玉便弯腰问候了一声:“宝姐姐。”

    宝钗笑道:“乐府双壁中有焦仲卿跪母留妻,今有宝兄弟跪母挽仕女。宝兄弟今日所行,若被编撰成书,或成一典呢。”

    贾宝玉嘴角一扬,宝钗这般打趣,既文雅又不失戏谑,听之又令人神怡。

    宝钗自笑了笑,忽然看着香菱道:“这便是我哥哥送给你的丫头,果然好模样,也难怪你舍不得她了。对了,她叫什么名儿?”

    袭人道:“她说她叫怜儿。”

    宝钗眉头一蹙,道:“这个名儿不好,她身世既然不顺,又叫这个,倒晦气了,不如另外改一个吧。”

    贾宝玉因笑道:“宝姐姐说的是,她的名字估计也是那拐子起的,如今既然到了我们这里,自然不能再叫那个名字了。不若宝姐姐给改一个?”

    宝钗摇头:“她又不是我的丫头,怎么叫我改?难道宝兄弟连个名字也起不了?”

    贾宝玉便道:“要我给她改的话,就叫她香菱,‘菱歌清唱不胜春’的菱,宝姐姐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

    宝钗一愣,方才她脑海中,正是转着这么一个名字,但她是个持重的人,不喜欢越俎代庖。

    可是贾宝玉为何也会想到这个名儿呢?瞧着贾宝玉灿烂的脸,宝钗的眼中,有一丝疑惑,还有一丝道不明的意味。
………………………………

第10章 回京

    贾宝玉心中憋着一股笑意,他发现,这种仗着预知剧情的优势和别人说话,有一种“变态”的快感。

    “我有哪里不妥吗,姐姐怎么这么看着我?”贾宝玉摸了摸下巴,嬉笑道。

    “没,没有,是我走神了。香菱这个名儿不错,比之前的好。”

    宝钗自然不知道贾宝玉诡异的心思。虽然贾宝玉一直笑,她也不过是觉得贾宝玉天生爱笑而已。

    袭人因说:“这门口风大,宝姑娘不如进屋里喝杯热茶吧?”

    “不用了,我去瞧瞧我母亲和姨妈。”

    宝钗说完便要离开,临了又回头道:“宝兄弟,等会晚饭的时候,你记得要多给姨妈说些好话,她那么疼你的。”

    贾宝玉点头:“姐姐放心,我明白的。”

    宝钗走了之后,贾宝玉便将目光驻留在了香菱身上。

    说起来,今日事情一桩接着一桩,自己却是还没来得及与她说话。

    香菱此时也已经没穿她上午时候的那身棉布衣裳了,而是换上了彩衫,想必是袭人或者是媚人的衣裳。

    原本今日她就被惊吓了好几次,刚才周瑞等人不由分说要撵她出去,肯定又把她吓的不轻。这会子她愣愣的,脸上还有泪痕,两个眼眶也是红肿的,平白为她的姿色减了不少分。

    贾宝玉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便对袭人道:“你带她去洗个澡,然后让她好好休息,明早再让她到我屋里来。”

    说完袭人应了,贾宝玉便要回屋。却见香菱忽然跑至跟前,猛然跪下,然后拉着他的裤腿道:“求求二爷,不要撵我出去,就让我在这里,我当牛做马,伺候二爷一辈子!求求二爷留下我。。。。。。”

    声泪俱下,悲声感人。

    对于香菱来说,今日就像是噩梦一样。

    先是经常打骂她的“爹爹”被人抓走了,然后那个带自己回家的公子又在半道上被打成重伤,自己也被一群凶恶的人抓走。

    后来更是听说那个公子已经死了。。。。。。好好的一个人,也是长这么大少见对自己好的人,怎么能就死了呢?

    香菱想不通,但她更怕,怕自己也会死!

    后来自己被扔在一个大院子里,这里有两个姐姐,对她很好,给她好吃的,换好看的衣服,还说了好多话安慰她。她终于略微安心。

    谁知没过多久,就又有一群五大三粗的婆子们冲进来,不由分说就要拉她出去。

    她并不是傻,她知道这些人是要撵她走。

    爹爹没了,那个说要照顾自己一辈子的公子也死了,要是被她们撵出去,她完全不知道她该去哪儿。。。。。。

    她一直哭,一直哭。但她这些年都哭习惯了,知道哭是没有用的,所以,当她明白,眼前这个公子可以把她留下来的时候,她终于在担惊受怕的驱使下,主动哀求。

    “你先起来。”贾宝玉弯腰扶她起来。她身子很软,很瘦,也很轻。

    袭人两个也走过来劝解,才把她扶住了。只是眼神还是怯生生的望着贾宝玉,似乎在等他的承诺。

    贾宝玉温和的道:“你放心,我不会撵你出去的。你安心在这里住下,以后没人会再欺负你,更没有人敢撵你出去了。”

    。。。。。。

    十日后,十二星开,曰吉,宜出行。

    王夫人此次南下金陵,原本就是为了救治贾宝玉。贾宝玉病好了之后,若不是为了与薛姨妈叙姐妹之情,后来又为了等待与薛家一道入京,她早就启程回京了。

    薛姨妈知道王夫人急着回京,又恐薛蟠的官司出岔子,只想早点离开金陵。因此没有多耽搁,不过几日的功夫,就将家里家外的事情安排清楚,该带的东西、财物等一律装箱搬上了马车,然后择了一个黄道吉日,行船北上。

    ……

    茫茫的大运河,宽广瑰丽,自隋以来,便一直是南北交通的最重要枢纽。

    客船二层的一间厢房前,贾宝玉轻轻叩开了房门。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黄色襦裙,体态娇小的丫鬟。黄金莺,宝钗叫她莺儿。

    莺儿正要问候,贾宝玉对她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走了进去。

    木窗边上,宝钗手中捧着一本书却早已看着窗外被船身排开河水而形成的波浪出了神,根本没留心贾宝玉进门。

    她穿着一件白底印花对襟褙子,娇艳明媚,就这么安静的坐着,也能成为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

    这一刻,贾宝玉突然很想上前,从后面捂住她的眼睛,让她猜一猜他是谁。。。。。。

    “宝姐姐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宝钗回头,看清是贾宝玉走过来,随即露出一个笑容,道:“没什么,就是随便看看。”

    一面招呼着贾宝玉坐下。

    贾宝玉在宝钗旁边的一张圆凳上坐了,微微抬头,看见的便是一张素静端仪的脸。

    前世读红楼,对宝钗的外貌描写有两句记忆特别深刻:

    脸若银盆,眼似水杏。

    有人便说宝钗脸大。。。。。。

    实则在贾宝玉此时看来,此绝对是不合实际的调侃了。

    宝钗的脸虽然不说是碧玉小脸蛋,但也和“大”“圆”没有什么关系。

    贾宝玉看过小脸蛋,比如香菱和媚人都是属于小脸蛋,其中香菱因为瘦,下脸颊没太多肉,又显出“瓜子型”来。

    这样的脸型虽然小家碧玉,看起来乖巧可爱一些,但是显然是没办法配上宝钗的气质的。

    宝钗的脸是传统美人的脸型,若是硬要做一个比对,那便是鹅蛋形脸。

    线条圆滑,略显纤瘦,丰盈洁白。

    这是古典的东方美人的脸。

    所以,所谓银盆,指的是宝钗面相的光洁圆满,若天上银月一般,清冷照人。

    经过十几日的相处,宝钗与贾宝玉也算熟悉了,又是亲亲的表姐弟,便是贾宝玉这般瞧她,倒也算不得什么失礼。不过宝钗还是略觉得失措,因此重新打开手中的书,任由贾宝玉看去。

    刚看了两行,也不知道看进去没有,就听贾宝玉问:“姐姐真的要入宫吗?”

    宝钗诧异的抬头,对于女儿家而言,贾宝玉问的这个问题,实在算是唐突了。

    不过她还是回道:“我也不知道,这不过是规制,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家里的女儿到了年纪,都是要亲名报送至礼部待选的。

    我母亲也不过是按照仪制把我的名字报上去。不过我想天底下的好女孩家那么多,像我这样的,多半是选不上的吧,又何谈进宫呢。”

    呵呵。贾宝玉心里翻了个白眼,你这样的?你哪样的?天底下的女儿家要都是你这样的,那男人就幸福了。

    至于规制。。。。。。规矩是这么定的,但是自家要是不愿意,天底下想要进宫的女子海了去了,难道皇家还强迫不成?呃,记忆中俺大清好像是这样的,不过似乎只限制在满洲贵族内部。

    “那宝姐姐想进宫吗?我大姐就进宫了,如今都有七八年了吧,我都没机会再见她一次,其实进宫也没什么好的。。。。。。”

    面对贾宝玉这个问题,宝钗只是笑了笑,并不作回应。若不是贾宝玉是表弟,她对他感官很好,之前的话她便不可能对他说的。

    没得到回应贾宝玉也不计较,其实以他的判断,宝钗应该是比较愿意进宫的。

    男子尚可以读书科举做官,而女子,要改变身份,只能等着嫁人。除此之外,进宫,便是一条可能直达天顶的路。

    因为皇宫里,聚集着天底下最为尊贵的一批人。

    只要不是一个甘于平淡的女子,对那里有一丝向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理解是理解,可是当真做出这个判断,贾宝玉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失落。毕竟若按原著来说,宝钗最后可是要成为他妻子的人,如今她却想要进宫当“贵人”。。。。。。

    “宝二爷喝茶。”莺儿沏了一杯茶,端过来。贾宝玉接过,呷了一口。

    船上的日子无聊,他方才也是在屋里看书看累了,到宝钗这里找她说说话而已。

    “早听说你身上这块玉稀罕,今儿可能给我瞧瞧?”

    贾宝玉不说话了,相坐无趣,宝钗本想找点什么说说,冷不防抬头看见贾宝玉胸前戴着一个项圈,下面缀着东西,可惜藏在怀里不得看见。她知道是她母亲常说起的那块玉,一时起了好奇心,便这么道。

    贾宝玉随手伸入怀中,解下那块玉,却不递给宝钗,而是笑道:“礼尚往来,姐姐要看我的玉自无不可,不过听说姐姐也有一块璎珞甚是奇异,怎么不给我瞧一瞧?”

    宝钗听了,暗怪薛蟠嘴不把门,怎么把这么私密的事告诉贾宝玉。

    又见贾宝玉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显然是笃定了有此物,也不好推脱,只道:“倒是有一物,只是没什么奇特的,你要看自然给你看。”说完侧身,解开对襟褙子的两个排扣,将贴着里面小袄的一个金锁摘了出来。

    宝钗虽然侧身,但是惊鸿一瞥间,贾宝玉还是瞧见了一抹雪白。

    那是宝钗淡黄色小衣未遮之处,平日根本看不到的,美人儿锁骨偏下的一块地方。

    “给。”宝钗没发现贾宝玉的窥视,将金锁递了过来。

    贾宝玉也连忙把自己的玉放入宝钗的手中。

    PS:为啥投资的人这么少,我看很多人都收藏了本书的啊。本书签约合同都寄出去了,投资稳赚不赔啊。。。。。。
………………………………

第11章 贾雨村

    宝钗将玉托在掌上,凝着杏眸观赏,只见这玉如雀卵大小,通体晶莹透亮,上面还有五色花纹缠绕,十分漂亮。

    宝钗尝听闻这块玉的奇异之处,又细看去,果然见正面有几个极小的字:通灵宝玉。下面有一句吉谶: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嘴里念了一遍,又翻过来,背面也有三行小字:

    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

    宝钗默念了一次,顿觉得此物不凡,将欲说什么,就见自己的丫鬟莺儿站在旁边,伸长了脖子偷瞧,她便不说了。

    贾宝玉自然也将宝钗的金锁看了,上面只有八个字。

    正面:不离不弃

    反面:芳龄永继。

    贾宝玉便笑说:“姐姐的这八个字,和我那八个字,倒是凑对的。”

    “嘻嘻嘻……”莺儿一听这话顿时笑了。道:“宝二爷不知道,这八个字原是个和尚送给我们姑娘的,说是必须錾在金器上,将来定要……”

    宝钗听了贾宝玉的话,原也把脸微红,只是等到莺儿说起这番话,又连忙打住,命她再去给倒一杯茶来。莺儿方住嘴,笑着倒茶去了。

    贾宝玉看宝钗面上的酡红之色,也能猜到,莺儿未说完的话必定是关于宝钗的终身大事的……

    红楼中开篇就有一僧一道两个神仙出场,不知道莺儿口中的这个和尚是不是那个茫茫大士,若是的话,那所谓“金玉良缘”,不就是这些神仙搞的鬼了?可惜,薛家如今正一门心思送宝钗进宫。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世上带玉的也非自己一个,就说宫里的皇帝陛下,各种珍稀玉石怕是数不胜数。薛家企图依靠宝钗保住薛家的富贵,让她成为尊贵的皇妃,才是最好的选择,自己这个才十二岁的小子,怕是暂时还没纳入薛家的眼中。

    贾宝玉此时感觉有些气馁,随即又升起一抹豪气。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过数日便将香菱收到自己屋里了,难道对于这个“未来的”妻子,还能放她跑了?

    自从来到古代,眼底所见所闻,男子三妻四妾是很平常的事。就拿薛蟠这个小胖子来说,他还未娶妻,屋里侍妾就有好几个了,而且一个个对他曲意逢迎,百依百顺的……薛蟠尚且能如此,贾宝玉觉得,他无论是从人品、家世还是相貌,都不比薛蟠差,没可能在美人这方面比薛蟠差才是!所以,从一开始,贾宝玉就没想过要守着一个人过一辈子,只要自己喜欢的女子,他都要尽力去争取。

    这是时代赋予男人的特权。

    就拿目前来说,贾宝玉心中,不希望宝钗待选成功。

    他不想虚伪遮掩,他心中,想要得到这个表姐的倾心。

    虽然原著里宝钗最后是没有入宫的,但是贾宝玉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况且,这一世因为他的到来,很多剧情都不一样了,贾宝玉不敢保证宝钗就一定不会入宫,所以,若是有机会,他会想办法阻止宝钗待选成功……

    虽然可能有悖君子之道,但是为了心仪的女子,他宁肯不做君子。

    这么想着,正好看见宝钗方才所看之书名为《通典》,贾宝玉便笑道:“不想宝姐姐竟去钻研这些书,难道宝姐姐有鸿鹄之志,欲效仿古之巾帼不让须眉,做个女宰相?”

    贾宝玉近来无事便读史书,虽然繁体书册读起来不如后世简体方便,但是凭借他超强的记忆力,慢慢的竟然就觉得游刃有余了。这段日子,他已经读了不少书册了,正好知道,这个《通典》是一部十分有名的政体书。一般为官之人方看此书,学习前人的为政治民理念与方法。

    宝钗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道:“哪有宝兄弟说的这些,不过随便翻翻,倒让宝兄弟见笑了。”

    贾宝玉摇摇头,宝钗瞧着他,忽道:“读史可以明智,我看宝兄弟近来所读的书,都是史书,不知道宝兄弟将来有何志向,是继承家业,安享富贵,还是入朝为官,将来辅国治民,立一番事业?”

    以贾宝玉的身世,将来做官不难,难得是想不想做官,做什么样的官。她此问一如之前贾宝玉问她进宫与否的话,都算是“唐突”了,不过是氛围已至,宝钗也确实好奇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方如此问。

    贾宝玉笑道:“宝姐姐可是听说了我的什么传言,故而如此问我?”

    宝钗语塞。不想贾宝玉言辞如此敏锐,竟像是完全能看穿她的想法一般。好在看贾宝玉也不甚在意的样子,故坦言道:“倒是不瞒宝兄弟,以前我确实听说不少关于宝兄弟的传言,以为宝兄弟是安富尊荣,不思学业的人。

    可是近日与宝兄弟相处,方知传言不可信,宝兄弟之好学,宝兄弟之练达,王孙公子之中,少有人可及。”

    既然知道误会了别人,宝钗也不吝说些好听的话,摒弃前嫌。

    谁知贾宝玉又笑了:“宝姐姐说传言不可信,此话对,也不对。须知无风不起浪,世人既然那般传言,定然有其出处,宝姐姐与我仅数日相处,便断言传言不可信……焉知,我这些日子不是在姐姐面前故作好学,以此博得姐姐的好感呢?”

    宝钗:“……”

    薛宝钗怔怔的盯着贾宝玉诚恳的脸,忽然“哧”的一声笑了,道:“我不知道,宝兄弟竟是这般有趣的一个人,如今我是觉得传言也有其可信之处了,宝兄弟有这张嘴,家里的姐姐妹妹还有丫头们,不都得被你哄得开开心心的,如此一来,她们定然天天缠着宝兄弟,听你说话,你又哪里还有时间去专心学业呢,嗬嗬……”

    看着向来宠荣不惊的宝钗笑的如此开怀,贾宝玉也笑了。看来无论何时,只要用点心,与众不同一些,总能更容易逗得女孩子开心。

    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未出阁之前,原本见的男子就少。自己又有两世见闻,与这个时代的人本来不大相同。

    以前自己是尽力摒弃前世的特点,融入这个时代,以免被人怀疑“鬼怪上身”,所以处处小心,如今看来,或许适当的表现出一些不同来,更能吸引妹子的眼球呢。

    马上回贾府了,林妹妹……还有那么多漂亮可爱的妹子……

    贾府,我来了!

    ……

    贾家和薛家这一次北上返京的船一共是三艘,王夫人和薛姨妈等都在第一艘客船上,后面两艘船则住着两家的下人,以及堆放货物。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薛家的东西,几十个大箱子,塞了足足半船!

    到了临清码头之时,由于王夫人不胜舟船劳顿,犯了头晕之症,因此停船靠岸,略作休整,顺便补充一些清水和食物。

    贾宝玉所在的船厢里,袭人一边为贾宝玉整理衣裳,一边笑问:“二爷,方才薛大爷叫你出去逛城,你怎么不去?”

    贾宝玉一时没回,她又追问了一次,贾宝玉方回头看了他一眼,道:“我怕我和他出去,会再带一个香菱回来。”

    袭人会心一笑,旁边的香菱则露出愧疚的神色……

    “坐了十来天的船了,老是呆在这船上也不好,二爷还该下去走走。”

    “不用,我又不晕船,我找宝姐姐说会儿话去。”

    贾宝玉说完便要走。袭人连忙道:“等等,这么慌慌张张的,扣子还没扣好呢!”正好媚人进来,闻言嘻嘻笑道:“二爷,你怎么这么喜欢去找宝姑娘说话,难道是去讨教学问?”

    戏谑之意溢于言表。

    贾宝玉没理她,走了出去,心中却在暗忖:自己的心思连丫鬟都起了疑心,不知道宝钗自己是不是能够感觉到。若是他感觉到了自己对她的好感,她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贾宝玉觉得,自己突然就像是回到了前世学生时代,猜测心仪的女生对自己的看法一样,有种青春萌动的喜悦……

    贾宝玉的房间靠近船头的楼梯,下面便是宽敞的甲板。一出门,打眼便看见周瑞站在船头,和船外一个青衣小帽的男子在说话,那男子上前将一封帖子递到了周瑞的手中。

    周瑞道:“不巧今儿太太身体不适,不便见客,失礼之处,还请雨村老爷见谅。”

    那男子忙道:“不敢不敢,我家老爷特别交代了,说他蒙贵府老爷大恩,今日又正好在此碰见太太尊驾,倘或不上前拜见,岂非不知礼数?又因为太太是女眷,不敢擅自打扰,故而焚香沐浴,谨休帖一封拜上,以表恭肃尊敬之意。”

    “雨村老爷有心了……”

    贾宝玉本来没放在心上,听到雨村两个字,停下了脚步。难道是贾雨村?

    贾宝玉站在二层的甲板上,看着周瑞将拜帖子交给一个婆子,那婆子便往二层来。

    二层住的是主子,而且多是女眷,周瑞等人轻易是不上来的。

    那婆子上来看见贾宝玉,忙问了一声好。贾宝玉道:“周管家是不是叫你送一封拜帖给太太?”

    “正是……”

    “拿给我吧,我给太太送去。”

    从婆子那里接过镀金的拜帖,果然见上面写着“同宗晚辈贾雨村谨拜”的字样。

    贾宝玉循着宽广的码头望了一望,在另一个码头处,停靠着一艘官船,上面还有数个配刀的衙役。贾宝玉知道,贾雨村那货估计就在里面了。
………………………………

第12章 交谈

    王夫人的房间在另一边,等贾宝玉拿着帖子转过去的时候,就见王夫人的丫鬟金钏站在门外,倚着门,脑袋一点一点的。瞥见贾宝玉过来,连忙一甩头,给贾宝玉打起帘子。

    贾宝玉道:“站在这里瞌睡,等会一头栽到河里去!”

    金钏噘了噘嘴,不满的哼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