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贵族-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知府一愣。

    ……


………………………………

第175章 酒宴

    吴凡被顺天府收监,府尹立马将案件详情写成奏疏,上报刑部。

    而贾宝玉自然带着薛蟠离开了顺天府。

    临近宁荣街,贾宝玉本欲直接回贾府,薛蟠却死活不放人,使劲的纠缠着贾宝玉,一定要叫他去薛家,说他要好好请贾宝玉喝两盅,以报答贾宝玉救命之恩。

    贾宝玉推脱不过,倒也就随他了。

    到了薛家,薛姨妈自然是先拉着薛蟠痛哭一顿,三天没见,对薛姨妈来说,就像是过了三年一样,忙不迭声的询问他这几天是不是吃了苦头,有没有哪儿不舒服等等。

    尽管平时薛姨妈动辄骂薛蟠为不争气的孽障,但在此时,爱子之情,同样被她表达的淋漓尽致。

    薛蟠有些臊了,他挣脱薛姨妈,道:“妈见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说那些做什么,倒叫宝兄弟见了笑话。

    对了,我这次之所以没事,靠宝兄弟。

    妈和妹妹是不知道,宝兄弟他”

    说起今日的遭遇,薛蟠就没开始眉飞色舞,将过程大概说了一遍。

    他生怕母亲和妹妹两个不知道今日他有多么“神气”!

    可惜,薛姨妈母女两虽不方便去听审,却派出了好几拨人,隔小半个时辰就往家里通报一回。所以,她们虽没有亲至,却也和亲眼看见差的不多了,自然知道他今日表现的有多蠢

    不过,为了照顾薛蟠此时的心态,她们都没说出来。

    薛姨妈此时也想起可能有些忽略了贾宝玉,此时连忙对贾宝玉道:“确实是多亏了你,我的儿,姨妈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贾宝玉顿时一摆手:“姨妈客套了,不过是应份之举。

    不过,既然姨妈这么说了,我倒是有一句话想要和薛大哥说说。”

    贾宝玉忽然正色,薛蟠立马道:“宝兄弟你有什么就直说吧,从今儿起,你就和我的再生父母一样,你说的话,我定然不会不听。”

    薛姨妈瞪了薛蟠一眼,不过也知道薛蟠向来说话都是这么顾头不顾尾,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注意着,她也想听听贾宝玉想说什么。

    贾宝玉道:“京城之地,多有是非,薛大哥出门在外之时,还需要多加谨慎小心为是。

    这次薛大哥能够平安无事的归来,并非我有多么大的本事,而是薛大哥运气好,恰好遇上的是吴凡那样的人。

    他自己行事不周密,才让我这么轻易就找到漏洞,替薛大哥查清了真相,得以还你清白。

    若是下次,薛大哥遇上更加狡猾,行事周密的对手,只怕,想要平安无事,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这一点,薛大哥自己要是始终记不住,早晚有一天,还要栽跟斗!”

    薛蟠听了,多少有些不得劲,薛姨妈却是感动莫名,贾宝玉说的话,正是她的心里话,因此喝骂薛蟠道:“还不多谢你宝兄弟,他说的话,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

    薛蟠这才嘻嘻笑道:“好了,宝兄弟说的我记着就是,以后尽量防着那起子小人就是。

    妈今儿可准备有酒?方才我就说了,今儿定要请宝兄弟好好喝两盅,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呢!”

    薛姨妈不理薛蟠,反而笑着对贾宝玉道:“我的儿,为了他的事,辛苦你忙前忙后这几天,姨妈也没有别的可以谢你的,只好提前备了一桌酒席感谢你。”

    贾宝玉顿时笑了。

    他虽然对于薛蟠惹是生非的能力十分不悦,但是却深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因此只是提醒了薛蟠一句,就放过去了。

    人各有命,非别人可以左右。不管薛蟠听没听进去,以后能不能做到,他的情分已经做到了。

    就像二皇子一样。

    想起二皇子,贾宝玉不由一声叹息。钱钊之死,对他的打击很大,让他失去了往日的沉稳与镇定,居然亲自跑去大明宫找皇帝质询,结果

    与天子讲亲情道理,结果不问自知。

    不过贾宝玉却并没有觉得二皇子此举不对,相反,这样并非时时刻刻以得失为首要考虑,有感情的老大,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

    所以,哪怕二皇子一时受挫,贾宝玉相信,这对二皇子来说也是一次成长,要不了多久,他会重新站起来。

    到时候,他会比以前,更优秀。

    “宝玉?”薛姨妈见贾宝玉突然出神,便招呼了一声。

    “哦姨妈说笑了,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话,正好我早就馋了姨妈家的好酒好菜,今儿定要痛痛快快的吃一场才罢!”

    “呵呵呵。”薛姨妈顿时笑了起来。

    两姨亲戚之间,虽然亲近,但要说什么一家人之类的话,总是有些牵强。

    不过要是贾宝玉和宝钗的好事一成,这句话,就再没有一丝错了。

    “对了蟠儿,我已经让管家在外面也置了两桌酒席,这几日可不是只有你宝兄弟一个人在为你的事操心受累,你宝兄弟手底下那些人,也跟着忙前忙后,尽心尽力的跑了好几日了。

    他们你也得好好谢谢,所以你还不出去招呼一下?再好生陪着喝一杯酒再进来。”

    薛蟠一听,倒也没有任何异议,和贾宝玉说了一声等他之类的话,就出去了。

    贾宝玉暗道薛姨妈会做事。他手下那些人,姜寸就不用了说了,本身就是从五品的职衔。

    还有茗烟、李贵以及他帐下的那些亲兵,这些都是经常跟在贾宝玉身边的人,薛蟠若是和这些人处好了关系,也就是和贾宝玉处好了关系。

    另外,薛姨妈也说的不错,这次茗烟等确实也是出了大力的。

    薛姨妈此举虽小,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收买茗烟等人的心。

    良好的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来到薛家的饭厅,宝钗已提前在此间布置好了一切。

    贾宝玉说要等薛蟠回来再入席,薛姨妈笑着说“不用”,还说薛蟠好酒,一喝起来就没完没了,还不知道他会在外面待多久呢。

    贾宝玉本来就是非真心要等薛蟠,闻言自然就不再推脱,在推着薛姨妈在上首坐下之后,观宝钗的站位,察觉她要坐的的位置,提前在她旁边坐下。

    宝钗不查贾宝玉的用意,见贾宝玉在薛姨妈左手边坐下,她就要绕到另一边去。

    她深谙礼仪,三人落座,自当一左一右陪侍在长者两侧。

    “宝钗,你就坐那儿吧。”

    薛姨妈笑呵呵的,也似漫不经心的道。

    宝钗对贾宝玉的行为反应迟钝,但是对于母亲的话,却是瞬间回过味来。

    她心下略显窘意,下意识的看了贾宝玉一眼,见他也看着她笑,宝钗面颊微微一红。

    此时若是再走开就太显痕迹了,因此便挨着贾宝玉坐了。

    见此,贾宝玉呵呵一笑,席上的气氛顿时温暖和煦起来。

    薛家的酒宴,贾宝玉也不是第一次吃了。

    不过这一次,薛姨妈格外的热情,连宝钗都笑着劝了几杯酒。

    贾宝玉因为朝堂上的那些破事,这两日心情并不是很愉快,此时倒真就畅怀大饮了起来,其间说说笑笑,一扫胸中阴霾。

    这些还就罢了,薛姨妈和宝钗两人毕竟是女子,就算是劝酒也是有度的。

    后来薛蟠进来了,这小子喝酒哪有个度量,只要来了兴头,不喝趴下誓不罢休的主。

    不过因为今儿确实该高兴,又是在自己家里,加上又为了酬谢贾宝玉,所以薛姨妈也没拘着。

    酒宴,很酣畅。

    &a;lt;sript&a;gt;();&a;lt;/sript&a;gt;


………………………………

第176章 好可爱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问王夫人:“这么说,薛蟠的案子已经结了,他是被人冤枉的?”

    “确实是被人冤枉的,如今蟠儿已经被无罪释放了。”

    贾母闻言点点头,面色好看了一些,又道:“宝玉呢?”

    王熙凤插话道:“老祖宗不知道,今儿在那顺天府的大堂上宝兄弟有多神,就这么坐在那儿,什么话都没说,他手底下的人就把事情给办了。

    连顺天府的老爷都没弄清楚的事,偏宝兄弟给弄清楚了,不但给薛家大兄弟洗清了冤屈,还把那目击证人,也就是吴贵妃的那个混账弟弟给牵扯了出来。

    原来竟是出贼喊捉贼的戏码。

    那个吴家大公子才真不是个人,自己把人打死了,冤枉到薛家大兄弟的身上就罢了。

    为了掩饰罪行,他还把人家的孙女给杀了。”

    王熙凤自然知道是怎么杀的,只是因为三春及湘云都在,她没说细。

    就这般,还让三春等人“啊”的叫出声来,捂嘴惊骇。

    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比薛大傻子坏多了!

    贾母也叹道:“说起来也是名门了,怎么干出这般下作的事?”

    “老祖宗不知道,那个什么吴家大公子和薛家大兄弟有仇,以前在熙园的时候就闹过一回。”

    王熙凤还是只说别人的不好,贾宝玉和人也有仇的事是一点也不提。

    贾母便道:“所以我就说,爷们家没出息就罢了,只要不出去惹事,家里的富贵也就够受用的了,也不用亲人长辈跟着担惊受怕。

    这一点,琏儿就做的很好,他就从来不在外面惹事。”

    贾母当面夸贾琏,众人自然看着王熙凤一笑。

    王熙凤一撇嘴,又把话题岔开:“方才老太太还问宝玉哪儿去了,宝兄弟帮了姨妈家这么大的忙,姨妈自然把他心疼到骨子里去了,这回子旁人都不请,只把宝兄弟请到自家院子里,单独设了酒宴款待呢!”

    “凤丫头就爱浑说,倒不是不请旁个,之前他姨妈就派人来说了,今日天色已晚,不敢惊动老太太,等明儿她自然要在家里再设酒宴,邀请咱们一起都过去热闹热闹。”

    王夫人怕贾母多想,适时打断了王熙凤的话。

    贾母却没多想:“你们去吧,明儿我就不去了,身上不大好。”

    贾母虽然喜欢热闹,连奴才们的酒宴,若是心情好了,她也愿意去。但她也不是什么酒席都往上凑的。

    她不喜欢的人,她就懒得去。

    薛家为薛蟠贺,她当然不乐意去。

    “对了,现在这么晚了,你们记得派人去接宝玉,别让他吃的太醉了,对身子不好。”

    贾母嘱咐了一句,王夫人立马道:“老太太放心,他姨妈很心疼他,不会让他吃太多酒的。”

    贾母这才点点头。

    薛家小院,薛姨妈却并不像王夫人预料的那样,让贾宝玉少吃酒。

    “妈,上回从苏州买回来的酒呢,怎么不搬出来招待宝兄弟?”

    薛蟠已经神志不清了,但是还记着招待贾宝玉。

    他拿起酒壶一看,发觉里面似乎是没酒了,顿时对宝钗喝道。

    宝钗正在给薛姨妈斟酒,闻言自是好好瞪了他一回。薛蟠尚有一丝清明,意识到看错了人,又扫视了一圈,冲丫鬟同喜道:“还不快去拿好酒来,我还要和宝兄弟再战三百回合!”

    薛蟠的丑态百出,让薛姨妈很是觉得丢脸。

    看了一眼旁边的贾宝玉,见他也已经是憨态可掬,心中一笑,便命人扶薛蟠下去休息了。

    “不,我还要喝,喝”

    随着薛蟠不服的声音,他人已经被婆子丫头们拖走了。

    “我的儿,可尽兴了?”薛姨妈笑着问。

    贾宝玉反应迟钝,随即才道:“有点头晕”

    薛姨妈呵呵一笑,道:“要是还没尽兴,尽管再喝,姨妈家别的没有,酒还是有的。”

    说着已经端了另外一壶过来。

    贾宝玉顿时吓得直摇脑袋。

    宝钗嗔道:“妈,宝兄弟已经喝的不少了,你就别让他再喝了。”

    言语间,俨然一副护夫的模样,让薛姨妈看着她直笑。

    宝钗被看的不好意思,又瞧了贾宝玉一眼,发现他已经没了往日的精明,只是跟着薛姨妈一起笑,心头就松了口气。

    一时薛姨妈叫厨房新做的菜端上来,薛姨妈就夹了一块到贾宝玉的碗里:“来,我的儿,再吃一块鹿肉,之前光顾着让你吃酒,你肯定还饿着呢!”

    被新鲜热腾的香味一冲,贾宝玉果然觉得腹中有些饥饿感,倒是毫不客气的吃了鹿肉。

    见状,宝钗又给他夹了两筷。

    贾宝玉更是喜不可遏的吃了起来。

    薛姨妈母女两个就看着他吃东西,气氛一扫之前的喧闹,变得有那么一丝温馨之意。

    一时贾宝玉吃毕,薛姨妈又劝了两句,被贾宝玉推迟了之后,薛姨妈便叫宝钗和莺儿送贾宝玉到她外间的炕上去歇息。

    薛家自然有厢房,只是此时已入冬,厢房不如她屋里的炕暖和。加上贾宝玉是她的甥儿,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贾宝玉连说不用,说他还能走。

    薛姨妈遂笑道:“我的儿,如今时辰尚早,你又吃了好些酒,外面的都是些糙汉子,哪里知道如何服侍人?等会你们府上定然要派人来接的,到时候再走也不迟。

    再说,姨妈这里也不是旁处,你就好好歇歇,等会我让人叫你。”

    贾宝玉听了,恰恰此时打了一个酒嗝,他脸一红,看着周围露出嘲笑表情的人,倒也不好意思拒绝了。

    于是,在宝钗的和莺儿的扶持下往正屋而去。

    休说此举违礼,宝钗是贾宝玉的亲表姐。姐妹之间搀扶照顾算不得什么出格的事,正如探春和惜春等一般,搀扶拉扯都是常事。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表姐是可以娶的

    薛家在异乡,家里伺候的丫鬟是很少的,薛姨妈都只三四个,宝钗只有两个,经常跟着她的更是只有莺儿一人。

    在扶贾宝玉到正屋的外间之后,宝钗亲自给整理了热炕,莺儿扶着贾宝玉坐下,又给脱了鞋袜,抬着腿上了炕。

    宝钗便道:“宝兄弟就在这儿歇一歇,等会儿你们家的人来了,我再叫你。”

    “多谢宝姐姐”

    醉酒之后,人是很容易犯困的,特别是不能沾床,一沾床,保准睡意滚滚而来。

    更别说薛姨妈这张炕又大又暖和,贾宝玉几乎想也没想,倒下就开始眯眼。

    宝钗本来是叫人准备了醒酒汤的,见贾宝玉这般,心下一笑,没忍心叫他起来,故而只用眼神示意莺儿将汤端下去,自己又给他披上被子,然后就在边上坐着,也不说话打扰。

    其实凭她的知礼,自然知道,服侍贾宝玉歇下之后,她就该离开的。

    只是,这样能好好观摩一下贾宝玉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她很舍不得走开。

    经过这么长时间以来薛姨妈对她的灌输,加上,她自己对万事万物独到而自信的理解,她早已明白,贾宝玉便是她理想中的未来夫君人选。

    身份尊贵,才学与志向皆不同凡俗,偏偏还生的那般俊逸。

    还有很多很多令她都忍不住心动的地方。

    特别是,贾宝玉对她还那么尊重。尊重她的家世,尊重她的处事,尊重她的守礼。

    这样人,什么样情窦初开的女孩子不喜欢?

    甚至,曾经她还想过,若是她也能像黛玉那样,不顾世俗礼法,像普通姐妹那样和他厮混在一处,打闹顽笑

    可惜,广博的学识告诉她,成功的女子,是不能这样的!

    或者说,她已经做不到那样了。

    很早之前,她就知道女子出嫁之前需懂事、守礼。出嫁之后,三从四德,帮助夫君处理好背后之事,让其没有后顾之忧,这才是一个官家太太该有的责任。

    若是失了规矩,自然会令人看不起,日后也难服众。

    宝钗一时走神,竟也忘了想要借着机会细瞧瞧贾宝玉的初衷。

    旁边的莺儿见姑娘不走,她自然也不能走,否则,才真的容易招人闲话呢。

    所以,她就安安静静的躲在旁边,偷偷瞧自家姑娘面上的神色。

    好有趣呢,好难得看见姑娘露出这些小儿女的姿态。

    忽闻炕上一阵低低的呓语。

    不是特别清楚,莺儿细听之下才勉强听到三个字:

    “宝姐姐”

    莺儿一愣,看着自家姑娘原本白皙的脸蛋慢慢变得绯红,莺儿咯咯笑出了声。

    宝钗抬头瞪了她一眼,然后回头看了已经睡着的贾宝玉,面上一羞,再也忍不住,起身说了一句:“你在这里守着。”然后就抬脚走了出去。

    心中却在直颤,宝兄弟怎么会这样,他是梦着什么了吗?

    轻轻拍了拍自己发烫的脸,宝钗加快脚步去寻母亲去了。

    后面莺儿在宝钗走后,居然又悄悄上前看了一眼贾宝玉,她的感官完不同。

    呀,宝二爷真的好俊,而且,好可爱呢

    她侧耳想再听听贾宝玉说的什么,可惜,就再没听到什么了。

    &a;lt;sript&a;gt;();&a;lt;/sript&a;gt;


………………………………

第177章 堪当皇族表率

    熙园濯尘殿前有一湖,名曰沉月。

    其水渍清冽,在月圆之时,能够将天上的圆月完满的装入水底,沉月之名,因此而被太上皇所赋予。

    沉月湖前,修建有一三尺高的平台。

    此时太师叶琼正专心致志的坐在一张凳子上,陪着太上皇钓鱼。

    虽已黄昏,但他丝毫要走的意思也无。

    太上皇在钓上来一条鲫鱼之后,呵呵笑了一声。周围的太监赶忙上前来帮忙抓住落在木板上蹦蹦跳跳的小鱼,放入玉盆当中。

    恰巧此时叶琼面前的鱼竿也被扯动了一下,放眼望去,果然水中浮漂已经点入水中,叶琼便抓起鱼竿,用力一扯。

    似乎因为他太过于老迈有些力不从心,这一扯身子就往前倾,凳子都挪动了一下,与木板之间摩擦发出“嘎吱”的声音。

    “小心。”

    太上皇出言提醒,旁边太监赶忙上前扶住,顺便协助把鱼给提上来。

    同样是一条鲫鱼。

    叶琼重新坐稳之后方笑道:“让太上见笑了,老臣这身子越来越不中用了,不像太上,这么多年过去,龙体还是这般健朗。”

    “呵呵。”太上皇笑了,道:“你也该好好保养身子了,若是朕记得不错,你比朕要可要小好些岁数。”

    “太上记得不错,老臣是比太上小一些,不过身子嘛,比太上就差远了。”

    太上皇待内侍把鱼饵重新上上,就将鱼钩抛入湖中,然后笑道:“你一口一个老臣,偏偏你又比朕年纪小,岂不是在提醒朕,朕更老了?”

    “老臣失察……呃……”

    叶琼略显尴尬。

    太上皇见之便笑了:“罢了,都说人过七十古来稀,我们都是古来罕见的老古董,又有谁还敢说自己没老?

    况且,当年随着朕一起上阵杀敌、指点江山的那一批人,如今可是没剩几个了,他们中,也大都回老家享清福,也就只有你还在为儿女的事操心。

    对了,上年朕听说你有意给你的宝贝儿孙女招婿,可有了中意的人选?”

    叶琼见太上皇心情不错,居然开始关心这个,便作遗憾状道:“倒是相中了一个,可惜,人家没相中我家。”

    太上皇果然被勾引起了好奇心:“哦,竟有这样的事?蓁蓁那小丫头朕也见过,京中只怕再难找出比她模样还要好的人了,加上又是你的孙女,怎么会有人没看中?

    是哪家的儿郎,这般没有眼力界?”

    叶琼摇头一叹:“说起来人太上还见过的,就是上年在熙园给太上献上贺寿诗的那小子。”

    “哦,是他?”

    太上皇一奇,然后露出一个了然的神色,道:“确实是个不可多见的少年才俊,不过,贾家虽为开国勋臣之后,但要说他家看不上你家,朕却是不相信的。”

    叶琼笑道:“倒也不是看不上,只是那小子小小年纪似乎就心有所属的样子,对臣的百般示意置若罔闻。

    虽然说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但他好歹是臣的学生,臣见他那个模样,自是不好意思向他父亲开口提亲了。”

    “哈哈哈哈…”

    太上皇开怀大笑,似乎看见老臣下窘迫的样子,令他很是开心。

    “真没想到,你一生挑剔,最后会折在自己弟子的手下。哈哈,既然你那般喜欢他,不如朕下旨,让他们两个奉旨成婚如何。”

    太上皇似玩笑的道。

    他知道叶琼老年来唯一的心愿就是一对孙儿孙女有个好归宿,他不介意在这件事上帮他一把。

    叶琼原本也只是为了挑起太上皇的兴趣故而才如此说,事实上他以为贾宝玉恪守己身,是因为二皇子的原因。他也不想让贾宝玉因此与二皇子生出嫌隙,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向贾政提及联姻之事。

    如今一听太上皇的话,他心头顿时一动。

    若是如此,大好!

    自古以来,只有和皇家关系极为亲密,或者深得皇帝恩宠的人,才能得皇帝的赐婚。

    若是孙女和子衡能够得到太上皇的赐婚,对于子衡以后的前程也是极为有利的。有了太上皇的无上恩泽,便是宫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