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贵族-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半个月,姑娘一直待在这里也没多大的必要了,不如就叫琏二爷启程回京了吧。正好宝二爷也叫你快回去救他性命呢,等到了京城,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黛玉思考的思绪被紫鹃打断,回过神来,似乎觉得紫鹃说的也有理。
“哼,琏二哥哥怕是还舍不得走呢,他倒是比我还喜欢这里。”
黛玉嘴儿一噘,吐槽道。
黛玉的话让紫鹃一笑,又是一脸红。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贾琏自到了苏州之后,除了处理林家的事,等闲了便悄悄出去喝花酒,这些事下面的人传的多了,黛玉主仆自然也就知道了。
虽然在黛玉父亲的丧期去做那些事不是很合适,但那是贾琏,连琏二奶奶那样厉害的人物都管不住他,紫鹃和王嬷嬷等人自然就更不可能了。
好在贾琏还算靠谱,每次都是悄悄带人出去,并不曾明目张胆过。
“倒也不是呢,自姑娘走的这一年来,听说京中家里发生了不少的事,琏二奶奶也顺利生下了女儿。前儿听外面的人说,琏二爷似乎也想回京去看女儿了。”紫鹃如此说。
黛玉想了想,看了看外面寂寥的庭院,又想起京中那一张张熟悉又快要陌生的脸,终于点点头道:“那你等会就去找王妈妈,让她去给琏二哥哥说启程返京的事。”
“好的,姑娘。”
………………………………
第199章 密见
冯祥是太上皇身边的老人,伺候太上皇有几十年了,特别是太上皇熙园养静的这些年,更是一直把持着熙园大总管的职位,是整个皇城包括紫禁城都最有权势的内监。
不过他却早已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如今也是鹤发苍颜,因此除了偶尔给太上皇办办事,京中的达官显贵,几乎都很难见到他一面。
他在北城德胜坊有一座院子,那是太上皇早年赐给他的府邸。
太监也是人,也会感觉到晚年寂寥,所以他早些年也认养了一个儿子,用来承继老冯家的香火和家产。
如今儿子已经选官外任,倒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小孙儿在家。
今日他正好休沐,便在家中教导教导孙儿,或是听听小曲,这便是他最大的爱好了。
晌午过后,听见门房来报:外面来了一个老头,说是老爷您家乡凤祥的远房表弟,还说定要见见您。
冯祥心中便想,我老冯家当年要是有条活路,父母也不会狠心把我送进宫去了。
如今这一甲子都快要过去了,却又哪里冒出个表弟出来?
不过既然对方能说出自己的老家是凤祥的,倒是不妨见一见。万一要真是亲戚,凭如今咱这位分,倒是可以帮衬一把。
因此便叫把人领进来。
书房之内,冯祥一身大紫袍,端正庄严的坐着喝了口茶,果然一会儿就见下人们领了一个粗布麻衣的人进来。
奇怪的是,对方竟然还包了个头巾,一眼不能看见正面。
冯祥便有些不悦了,道:“抬起头来。”
来人倒也不迟疑,将头巾摘下,慢慢抬起头来。
“包冉?”
。。。。。。
当晚,冯祥回到熙园濯沉殿伺候。
见太上皇晚饭之后心情不是很好,又命宫人在后方花园子当中点燃了三盏烛台,而后自己就坐在寒夜中,神色萧索。
冯祥便知道太上皇又想起前尘往事了,因此拿了一件内宫精制的虎袍过去,给太上皇披上,一边道:“万岁爷若是思念三殿下了,不若奴才这便吩咐下去,给三殿下做一场冥寿,以告慰三殿下在天之灵吧。。。。。。”
冯祥知道,今夜,正是太上皇第三子元祏的寿辰。
太上皇没动,只是微微紧了紧身上的袍子,摇摇头。
冯祥便不再说话,就这么站在旁边。一会之后,太上皇终于说话了,他幽幽道:“冯祥,你说这世上是否真的有因果循环,轮回报应之说?”
冯祥听闻,正在思索该如何回话,太上皇却又道:“朕本来有十三个儿子,为何他们都要早早的离朕而去,难道真的是因为朕的前半生造成的杀业太重,所以,这是老天爷对朕的惩戒?”
冯祥道:“万岁爷多虑了,自古以来,除了和平时期的君王,哪位不是尸山血海中成就的帝业?当年帝国未稳,若非万岁爷雷霆手段,诛灭一切心怀叵测者,扫平外族,大玄哪来今日的承平日久?
太上皇是为了天下太平而杀人,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杀人,这是无与伦比的功绩,老天爷又怎么可能因此怪罪呢。”
听到冯祥提及他往日的功绩,太上皇的脸上笑了笑,不过眼睛在看到花园内的几盏烛台之时,终究还是暗淡下来。
“之前你说朕在思念老三,其实不对。朕并非在思念他。
当年天下承平,朕身边也只剩下三个皇子,原本朕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以为朕的三个儿子当中,将来也只有他才堪能继承朕这万里江山!
可惜,他自己德行不守,总归还是犯了大错,所以,他是死不足惜。
朕只是伤感,没能答应他最后的一个请求。
朕依稀记得,他临死之前还跪在朕的面前,求朕饶恕他的妻儿。
朕当时愤怒,怒其不争,更恨,在他心中,究竟有没有把朕当做他的生身父亲?他的儿子,难道不是朕的孙儿,他在临死之前,居然还在担心朕谋害他的妻儿。
后来朕才明白了,他的担心,是对的。”
太上皇娓娓道来陈年往事,说的极为平静。
“万岁爷不必自责,当年的事奴才也是知道的,虽然文武百官都在猜测万岁爷是否会因为三殿下的事,迁怒义忠亲王府。
可是奴才知道,万岁爷心中其实早就原谅三殿下了,之所以将王府圈禁,正是为了保护王府。
是那白莲教大逆不道,竟然胆敢血洗王府。。。。。。
之后万岁爷将大玄境内整个白莲教连根拔起,也算是告慰了王府众人的在天之灵了。”
“哼。”
太上皇忽然冷笑一声,阴鸷道:“莫非连你也以为那真的是白莲教所为?呵呵,玷污了他们的圣女,这种把戏也敢在朕面前摆弄。。。。。。”
说完,见冯祥已经跪地请罪,他便挥手叫起,谁知冯祥竟不尊话,反而磕头道:“奴才有罪,请万岁爷恕罪!”
“哦。”
太上皇微微坐正了身子,饶有兴致的道:“说说,你又犯了什么事?”
他以为,不过就是冯祥或是他手下的人收了别人好处,或是在外面仗势欺了人。这在大太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太上皇早非年轻时候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之人。
“奴才未经万岁爷允许,带了一个人进了熙园。”
“什么人?”
太上皇眉头一皱。冯祥作为熙园总管,熙园中大小事情几乎都是他在署理,安排一个两个闲杂人等根本不用向他汇报。如今这般作态,只能说明,干系重大。
“是甄老将军身边的家将包冉,他说有要紧事要禀报万岁爷,且此时干系太大,不能惊动旁人,所以恳求奴才带他进来面见上皇。”
冯祥叩拜道。
“甄啸?”太上皇深深地看了冯祥一眼:“带过来。”
冯祥什么性子他太清楚了,若非知道什么,以他谨小慎微的做派,根本不可能私自带人来见他。
察觉到之前冯祥有意引导他说了那番话,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
半晌之后,一个老太监装扮的人,被带进濯沉殿,来到太上皇平时偶尔会见朝中大臣们的宽广威严的书房。
“小人包冉,叩见老皇爷。”
包冉,甄家包太爷,也就是那日贾宝玉在大街上所见到的,包勇的爷爷。
“你就是甄啸身边的那个家将?”
“回老皇爷,正是。”
太上皇坐在案首点点头,显然对此人还有些印象,然后便直奔主题:“说吧,你来寻朕,是有何事?”
包冉不答,先环顾四周。冯祥连忙道:“此乃太上皇书房,闲杂人等皆不敢靠近,你就直说吧。”
包冉似乎这才放心,然后神色也变得激动起来,叩首道:“回老皇爷,小人有天大的事,要向老皇爷禀报……”
……
………………………………
第200章 七王子
十盏烛台摇曳,威严的书房之中,只有包冉一个人的声音。
但是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便在此间的主人,也就是整个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心中,荡起了惊涛骇浪。
太上皇一手紧紧握住案上的一方宝砚,指节发白,身子前倾,寒着声音问道:“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可知道,此话但凡有半点不真,朕立马便可以下令诛你十族!”
包冉道:“回老皇爷,小人不敢有半句谎言。当年三殿下兵变身死,小姐唯恐王府遭受波及,不能给三殿下留下一根香火,便求老爷将七王子殿下带离王府。
老爷将七王子殿下带出王府之后,怕日久败露,又从城南寻来一名差不多大小的男婴送入王府当中。
原本老爷想的不过是待风波平息之后,再将七王子送回王府,谁知道没隔几日,王府竟惨遭屠灭,连小姐也死在其中。
老爷痛失爱女,悲痛欲绝,自不敢将小王子的身份暴露,所以便辞官回了金陵,并命儿媳邹氏假孕,待八九月后佯装产子。。。。。。
所以,老皇爷,现在的甄家二少爷不是老爷的孙子,而是老爷的外孙,当年忠顺王府的七王子殿下!”
太上皇猛然站起来,双拳握紧,逼问道:“所以,当年甄啸表现的心灰意冷,辞官回乡,竟是为了遮掩他偷走朕的皇孙一事?!”
太上皇心神变换,悲喜怒皆有之。但他毕竟是帝王,很快便收敛住情绪,冷冷道:“既然如此,当年他都百般遮掩,如今你为何敢将此事告诉朕,难道就不怕朕灭了甄氏满门!?”
偷盗龙子龙孙,混淆天家血统,罪比谋逆!
包冉神色不变,伏地叩首后,缓缓道:“十三年前,京城腥风血雨,连王府都被人灭门。京中人人自危,形势诡异复杂。老爷之所以将小王子殿下带走,只是为了替小姐留下唯一的儿子,也为三殿下他留下最后一条血脉!
后来老皇爷退位,四殿下登基称帝。
老爷深知三殿下与四殿下之间不睦,更不敢将此事暴露。所以只求七王子殿下能够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安度一生,再也不要卷入皇权斗争的漩涡当中。
老爷当年临走的时候还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好好照顾小王子,今生都不能让他再踏入京城。
小人原本也是决定践行老爷和小姐的遗志。
可是天不遂人愿,一场变故,竟然小王子殿下变成痴傻之人!
甄家这两年来,四方寻求名医为七王子殿下医治,都不见成效。
万不得已,小人只好来见老皇爷,求求老皇爷救小王子一命,毕竟,小王子他,才是老皇爷现在唯一的嫡孙啊!”
包冉最后一句话,说的冯祥面色大变。
他立马给包冉打眼色,可惜包冉跪着,自然看不见。
他悄悄看了太上皇一眼,果然太上皇之前还略显激动的眼睛,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浩瀚如渊海一般。
“你可知道,就凭你刚才那句话,朕便可以诛你九族。”
义忠亲王的嫡子才是太上皇唯一的嫡孙,那么,置如今龙椅上的那位于何地?
包冉似无所畏惧,他道:“今日冒死前来面见老皇爷,小人就没打算还能够活命。小人唯一的愿望便是,让老皇爷知道,当年的三殿下,尚有嫡子遗留于世,而且,请老皇爷救他一命。”
看着跪伏在光亮的地板上的“老太监”,只见这位曾经军中将领的背脖也早已不再挺拔,两鬓也和他一样,已经是白发苍苍。
他的思绪,猛然回飞到那个战火与鲜血纷飞的年代。
“父皇,儿臣长大了,也要像父皇那样,驰骋疆场,建立不世的功业!”
“好啊,不过在那之前,你要先学会骑马射箭。”
。。。。。。
“父皇,儿臣今日亲手斩杀了一个瓦剌人,连甄将军都夸儿臣勇敢!”
“好。”
。。。。。。
“父皇,此战儿臣请为先锋!”
“不可,此战甚险。。。。。。”
“为了天下一统,为了父皇的盛世江山,儿臣无惧!”
战胜还营。
“呵呵呵,三殿下有勇有谋,机智过人,实乃我大玄之福。”
“陛下,末将有一女,年方十三,生的那是模样标致,好看的很,我看三殿下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不知陛下觉得末将的女儿如何?”
“哈哈,你这老匹夫能生出什么漂亮的女儿,先带过来朕瞧一瞧再说。”
。。。。。。
“禀陛下,三皇子攻破瓦剌重镇鸡鸣关,鸡鸣关守将逃跑。。。。。。听闻鸡鸣关守将妻女在此地颇有艳名,三日前一同被三殿下手底下的人劫入了军帐。。。。。。。”
“这个混账。”
。。。。。。
。。。。。。
“你们听说了吗,三皇子殿下和丽妃娘娘有苟且,听说十一公主不是陛下所生。。。。。。”
。。。。。。
那一夜,满城金甲。
他坐在宫墙之上,看着下方带着淋漓鲜血的三皇子元祏,眼神漠然。
对方的悲呼声中,一如那些年那样,带着孺慕。
“父皇,儿臣真的没有想过要背叛父皇,是他,是他设计陷害儿臣。。。。。。”
“父皇,一切都是儿臣的错,求父皇放过儿臣的妻儿,他们是无辜的。”
一道飚溅的献血,划破了长空,也狠狠的刺痛了他的心。
太上皇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缓缓坐下,看着下方的包冉,默然道:“他,所患何症?”
“不明之症。”
……
又到了一年年关。
荣国府上下早就忙乱起来。
不过,却不是忙着过年。
开年正月十五,元妃娘娘,哦不,现在应该说是贵妃娘娘,就要回家省亲了!
大观园各处早已装点完毕,处于半闭园的状态,除了园内庙、观内的修行之人和一些负责打扫的下人,闲杂人等皆不许再入内。
荣国府,贾宝玉下值回府,来到荣庆堂给贾母请安。
“你每日公务繁忙,就不用着急忙慌的来给我请安了,回到家,就好好歇歇才是。”
贾母拍着贾宝玉的手,让他坐在身边,如此道。
“孙儿那个差事很轻松的,也就天天过去晃一圈就回来了,老祖宗倒是不必心疼我。”贾宝玉笑道。
这就是当领导的好处。
不用像下面的小兵甚至是普通军官那样,每日待在军营里面操练。
也就难怪,为什么所有人都想当领导了。
“啧啧啧,宝兄弟这话就有些气人了。人家都说办皇差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倒好,天天皇宫里面逛一圈?说的跟皇帝似的……”
王熙凤正好处理了一些庶务也回来给贾母请安,听到贾宝玉的话,就调笑道。
贾母顿时骂道:“说话没把门就算了,如今越说越不像了,什么话都敢说!”
贾宝玉也觑视着王熙凤,阴恻恻的道:“琏二嫂子得庆幸我是在禁军当值,要是我在那天子门生锦衣军当中当差,就你刚才那话,我就能把你拿下,治你个意欲谋反之罪。”
王熙凤面色一变,看着周围人都嘲笑着看着他,她不服气道:“瞧见了吧?分明天子是好天子,都是下面像二弟这样曲意逢迎的人多了,才会造成那般多的冤假错案。”
贾宝玉便道:“那也要你有错处给人拿住,人家才能借着你巴结往上啊。”
“唉,都说官字两张口,我这种平头小老百姓是说不你了。
不过,就算你要拿我去治罪,最好也等过了今儿,今儿我可是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林妹妹马上就要回来了!”
堂内众人原本笑看着贾宝玉和王熙凤两个说笑,突然听说这个,都意动起来。
贾母喜道:“真能赶在年底之前回来?”
“自然能了,刚才兴儿就骑马跑回来了,说是船已经过了平安州,怕是再过两日就要到了。”
“呀,林姐姐要回来了。”
“是呀,都有好久没看见林姐姐了,好想她呢。”
三春姐妹也很高兴。
贾宝玉看着有些居功的王熙凤,嘴角笑了笑。
对于黛玉的行程,他了若指掌,又何须王熙凤来通知他?
不过嘛,贾琏要回来了,她该高兴了,应该也不会再想着红杏出墙了……
王熙凤原本想取笑贾宝玉,毕竟贾宝玉和黛玉两个人两小无猜,贾府人人皆知。如今久别重逢,她以为贾宝玉会高兴的不得了。
谁知道贾宝玉竟没什么反应,反而意味深长的看着她,关键是,她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贾宝玉在想什么!
老脸一红,再不敢与贾宝玉对视。
………………………………
第201章 雀金呢
所谓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王熙凤因为心中有愧,所以不敢与贾宝玉的眼光对视。
好在贾宝玉善解人意,见她的模样,很快就偏头与三春姐妹说话去了,才把她解放出来。
她心思一转,许是投桃报李,她又笑道:“好些日子没见姨妈和薛妹妹过来了,昨儿太太专门打发我去瞧瞧,才知道,姨妈近来染了些风寒,身子不大好,在家养着呢。”
“姨妈病了?”
贾宝玉果然关心这个问题。
王熙凤顺势就笑道:“可见姨妈没有白疼你,把你当亲儿子一样的疼,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不同了。你瞧瞧她们三个,就没你这么紧张!”
王熙凤说的三个人,指的便是惜春姐妹。
探春顿时白了王熙凤一眼,她们也不是不关心,就是反应没那么快,就被王熙凤无端指摘。
贾母、李纨还有旁边的几个丫头就笑了。
贾母道:“既是如此,她平时那么疼你们,你们倒是该去瞧瞧才好。不过这么大冷的天,你们都过去她反而操心,不如就让你们二哥哥代你们去,把心意尽到,到比你们一哄的去好些。”
贾母虽然一度对惹是生非的薛蟠十分厌恶,但是对薛家母女二人倒是没有任何成见。
倒是因为贾宝玉被赐婚的事,大家虽没说,荣国府上下都觉得有些对不住薛家。
抛开这一点,两家也是亲戚,面子上的事,贾母一向都是顾着的。
贾宝玉本来听说薛姨妈病了就要去看看的,此时听贾母这么一说,就不再迟疑,告辞一句,就要走。
贾母叫住,低头吩咐了鸳鸯一句,鸳鸯便下去了。
不一会儿,合着翡翠、琥珀几个丫鬟,捧着一件流光灿烂、金翠辉煌的氅衣进来。
这件东西一进来,瞬间就吸引了堂内一众人的目光。
好漂亮的衣裳!
贾母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笑道:“这叫做雀金呢,是俄罗斯国拿金线拈了孔雀羽毛织成的,你若是瞧着好看,就给你穿吧。”
大名鼎鼎的雀金裘,贾宝玉如何不知道,此时贾母慷慨惠赠,他又怎么会推辞,站起了笑道:“多谢老祖宗。”
贾母便命丫鬟们给贾宝玉穿上。
王熙凤顿时“吃味”不已,她浑然不顾挡着丫鬟们工作,就在那孔雀羽上摸来摸去,酸溜溜的道:“老祖宗就是偏心,这么好的东西,就只想着宝兄弟。我瞧瞧,这么一件衣裳,放外面去,起码价值千金。
以前我听人家说什么千金裘千金裘,我还以为是说笑,哪儿真有那么贵的衣裳。今日才知道竟真有这样的,可见我是破落户里出来,没见过市面的井底之蛙了!”
王熙封半真半假的说道。
她的眼光何等毒辣,奢侈品也不是没见过,就是没见过这么贵重的衣裳!
三春姐妹也围过来瞧看。
贾母也似乎听不出来王熙凤口中的酸味,她呵呵笑道:“便是你拿着千两银子到外面去也买不到,这是俄罗斯国进贡的东西,除了皇家和京中有数的几家,别的再富贵的人家,也是没有的!
可惜,就这么一件了,要是有多的,我也赏你一件。”
这个时代无处不存在规制。
这种孔雀羽配孔雀金线制成的华贵衣裳,除了顶级尊贵的人家,旁的人家一般也不敢随便穿戴。因为这玩意儿,象征的就是尊贵。
一时贾宝玉穿上,翠绿色泛着流光溢彩的衣摆直铺到地面,将贾宝玉整个身形衬托的犹如世间最尊贵的人一般。
他抬起双臂上下一观,好看是好看,就是感觉有些装逼过了头一点,不太符合他优雅内敛的气质。
“既然凤姐姐你这么喜欢,不若我借花献佛,把它转送给你好了。”
“当真?”
王熙凤眼睛一亮,贾宝玉笑意盈盈。
深深的看了贾宝玉一眼,王熙凤最终还是摇摇头:“算了,老祖宗巴巴儿的不知从哪个箱底找出来专门给你的东西,我要是半道给劫走了,老祖宗心里肯定把我恼个半死,那我才得不偿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