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贵族-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知道个什么,首辅大人点名批评的儒生,哪家府邸敢收留他?”

    “放屁,我表舅家就敢,他那日喝醉了就和我说过,只要顾解元肯去投他,他必以座上宾待之!”

    “哈哈,笑死了,就你表舅那从八品仓库管理官,人家顾解元看得上?”

    “。。。。。。”

    许是看热闹的人哪里都有,那摊子周围,指指点点的聚集了不少人,可是就是没有人上前买字。

    贾宝玉在这边略站了半晌,心头便有数了。

    原来是他。

    山东省有名的才子,也是去年山东省乡试头名,更是今年春闱最大的新闻主角……

    一文华大省的才子、解元,竟然名落孙山,连三甲也没排上,这在京城闹出好大的笑话的。连当时身在上书房的他,也有听闻。

    甚至,他还拜读过他的文章……


………………………………

第204章 顾鼎臣

    “二爷。。。。。。”

    贾宝玉下马,王顺、李贵还有他帐下的亲兵也跟着下马。

    他们这一行人多,气势非凡,旁人自然主动给让开一条道路。

    摊位前,随着他们的靠近,那努力撑着伞的书童顿时神情戒备。

    倒是那半靠坐在一间废弃门店屋檐下的褐衫儒生只是微微抬起眼帘看了一眼,等到贾宝玉走近,便懒洋洋的道:

    “闲事莫开尊口,若是买字,框内有现成的,十文钱一幅,都是普通的春联。

    若要现写,十文钱一个字。”

    “呵呵。”

    贾宝玉笑了笑。他上来确实是想问几句闲事,没想到人家第一句就把嘴给堵上了。

    抬手制止了后面很容易炸毛的茗烟几个,走到那箩筐前,拿起几幅春联看了起来。

    如他所言,确实都是最平常不过的春联,不过看着随意的一卷一卷的扔在框内,不难看出,或许就是他练字的稿子,顺道用个红纸,拿来卖钱。

    “字不错,这两幅,我要了。茗烟,给钱。”

    拿了两幅春联,交到锄药手里,顺道让茗烟给钱。

    他出门,已经不带银子习惯了。

    “啧啧,看这位公子如此年轻尊贵,还以为是顾解元的朋友,没想到还真是来买字的。

    瞧他身上的那件雀金裘,至少价值千金,这样的人物,居然还亲自去挑十文钱一幅的春联,这京城的怪事,越来越多了。”

    旁边的人看贾宝玉拿了春联付了钱,顿时议论开来。

    这边,见小童收了二十文钱,买卖做成,儒生倒也不好意思再半躺着,微微坐正了身子。

    “这位公子若是买好了,还烦请让开,在下还要做生意。。。。。。”

    “好你个穷酸秀才,我家二爷何等人物,肯买你的字是看得起你,你居然还敢撵人,大街是你家开的不成?”

    茗烟看不惯一切不给他家二爷面子的人。这是一个狗腿子小厮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贾宝玉笑着打断了茗烟没有涵养的话,笑道:“我买了你的字,你收了我的钱,我们两家就达成了买卖的关系。

    我作为买主,若是对你的字有什么疑惑或是不满意,你作为卖主,难道不应该负责解释和退换吗?

    若是照你这样不顾买卖规矩,那你不远万里从异国他乡运回来的东西,又有什么人敢买呢?”

    贾宝玉的话,别人听不懂,但是那儒生却是瞬间明白。

    “你看过我的策论?”

    儒生眉头一皱。

    “有幸拜读过一番。”

    “呵呵,落第之作,何谈拜读,只要没污了阁下的视听便求神拜佛了。

    罢了,阁下要是来指教的,请恕在下不能相陪。京师太大,居之不易,在下还要为主仆两个的生计奔波,告辞。”

    儒生显然以为贾宝玉是闻名而来,想要与他辩论学术,他没心思奉陪,于是招呼书童,就要收摊另寻地方。

    茗烟的话点醒了他,大街确实不是他家开的。所以,他虽不能赶人,但是他可以走。

    “且慢。”

    “阁下还有何吩咐?”

    “我要再买一幅字。”

    儒生眉头紧皱,似乎十分不想做贾宝玉的生意。

    不过,他也不想惹麻烦,因此耐着性道:“何字?”

    贾宝玉不答,示意他先铺纸蘸笔。

    儒生都一一照做,然后抬头以目询问。

    “就写四个字,富国,富民。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请讲。”

    贾宝玉淡淡一笑:“需得把富民写在富国之前。”

    儒生蘸笔的动作一顿,沉默了一下,他搁笔抱拳道:“敢问阁下何人?”

    贾宝玉心下摇摇头,装了半天,总算是把你这个比小媳妇儿还生人勿近的书生弄得正常了。

    正待再提升一下逼格,谁知茗烟见贾宝玉没说话,以为是让他代说,便噼噼啪啪一顿讲了。

    “哼,我家二爷乃是堂堂禁军都虞侯!便是只论功名也是进士出身,比你高多了!”

    茗烟的话音一落,周围顿时再次议论开来。贾宝玉的样子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及他的事迹与天资,京中少有人不知。

    所以很快就把贾宝玉与传说中那个少年神童、京城第一才俊的形象贴合起来。

    儒生也是面色一正,且弯腰抱拳道:“在下顾鼎臣,见过贾公子。之前不知公子尊驾,怠慢之处,还望恕罪!”

    京中万千少年贵族他都可以不加理睬,但是唯独贾宝玉,他必须报以尊重。

    因为,他来自山东!

    哪怕山东天灾之前他就已经来到了京城,但是在这个讲究故土人情的时代,自贾宝玉从山东归来那一日,任何籍贯在山东的人,都不能不对贾宝玉报以一二分的尊敬!

    这就是功名!一种超越科举功名的威望和影响力。

    “不必客气,顾解元请落笔。”

    贾宝玉没好气的看了茗烟一眼,对于他打乱自己的装逼套路有点不爽,不过事已至此,只好十分有风度的让对方下笔。

    顾鼎臣一改之前的桀骜之态,以手臂碾平了纸张,然后蘸笔,郑重其事的写上了贾宝玉要求的四个字,然后双手呈给贾宝玉。

    贾宝玉拿过来,轻轻吹了一下。

    显然,这几个字的功力,比箩筐里那些就要好多了。

    而且,可看的出来,人家解元的名头真不是虚的,至少这字的功底,比他这个半道出家,只练了两年的天才要好一些。

    “好字,只怕我今日没带上足够的抵价的银两。”

    说完,贾宝玉很有先见之明的回头瞪了茗烟一眼,把他“二爷,咱们银子多得是”这样的话瞪回去。

    顾鼎臣也是一愣,随即就拱手道:“贾公子才情卓绝,泽被山东百姓,这几个字,就当在下送给公子的吧。”

    “不妥不妥。”

    贾宝玉连连摇头,忽然一扯自己的身上,将才刚到手几天的雀金裘扯下,放在桌上,道:“如此好字,看来只能拿它才勉强可以抵价了!”

    顾鼎臣再次一愣,随即就道:“贾公子,万万不可!”

    他并非贫寒门户出身的子弟,之所以现在如此潦倒,只是不愿意向家中开口罢了。

    他如何看不出贾宝玉身上这件氅衣的贵重!

    可是之前赶都赶不走的贾宝玉,此时却一点不留念的拿着字走了,只留一句:“今日得顾兄四字,如获至宝,区区外物,只堪抵其万一。

    顾兄不必相送,待他年雄飞高举之日,贾宝玉定与顾兄把酒言欢,畅叙富国富民之策!”

    贾宝玉走了,留下了一地的唏嘘声。

    今日这出热闹,比戏文里唱的还精彩!

    竟然真的有千金买一字这样的离奇故事,而且就发生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怎么不叫人不心情激动?

    顾鼎臣一手触着躺在桌上的千金裘,看着贾宝玉一行十几人策马而去,他也心神激荡。

    原来,天下英才,并非舍我其谁。世上,竟真有此等行事气度、博学涵养都远高于自己之人。

    可见自己以前真的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了。

    如此看来,或许首辅对自己的评价,根本没错。

    “少爷。。。。。。?”

    书童询问顾鼎臣如何办。

    顾鼎臣眼睛一眯,看了看四下的人,特别是在那些身形畏缩的人身上留意了一下,低声道:“收拾东西走,走大道回去。”

    。。。。。。


………………………………

第205章 重逢

    “老大,弄不弄?”

    街角,三个混混远远的吊着,窥视着远处那主仆二人。

    老大一脸麻子,他十分犹豫。

    “那可是解元公,要是劫了他只怕没法善了。再说,听老三说,之前给他雀金裘的可是当官的权贵人物。。。。。。”

    “怕什么,只要得手,咱们连夜就逃,只要出了京城,还怕官差?到时候换个地方把货出了,那就发财了!富贵险中求,老大,不能犹豫。”

    “那,好,等他们。。。。。。”

    老大答应的话还没落下,忽见后方来了两骑军士,他们连忙闭口不言,装作良民。

    可惜那官兵竟是直奔他们而来,到了近前,两根马鞭飞扬,很快三个人脸上、身上就开了花。哀嚎声不断,引来旁人的注意。

    “临近年关,我家大人不想杀生,还不滚!”

    冰冷的话语以及出鞘的钢刀,令三个躺在地上的混混一声不敢再坑,连滚带跑的起来,很快就跑不见了。

    军士这才收刀,望了眼远处仅仅回头看了一眼就不再理会的儒生,心下暗道:倒是个人物。

    勒马转身,两骑军士很快消失在大雪之中。

    。。。。。。。

    寒风呼啸,北风凛冽。

    通州湾码头,一个居高而建的长亭之内,贾宝玉喝了一口茶,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暗搓手臂的茗烟,笑道:“你很冷吗?要不我把衣裳还你?”

    茗烟闻言,立马停止了下意识的动作,昂首挺胸道:“不,我不冷。”

    旁边的人都笑了。

    扫红是个机灵的小厮,他半弯着腰过来,低声道:“茗烟哥,要不你穿我的,我从小就抗冻。。。。。。”

    “去去去。”

    茗烟却一点也不领情。

    当着二爷的面,岂能让你小子把风头给我抢了。二爷能穿咱的衣裳,就能看出咱在二爷心中的不同!

    再说,也就只是微冷而已,大爷我还扛得住。

    扫红拍二老大的马屁不成,讪讪的退下。

    贾宝玉笑着摇摇头,高声道:“店家!”

    茶肆的老掌柜立马便过来了。

    于是贾宝玉向店家买了一件旧衣裳,让茗烟披上。

    “二爷不用,我真的不冷。。。。。。”

    茗烟还在倔强。扫红和锄药两个却已经把衣裳给他强行披上了。

    原本贾宝玉出门,茗烟等人都是有多备的外套添换。只是今日因为不过是出门接人,很快就要回去,便没准备。

    刚才贾宝玉把外面的大氅衣送人了,虽然里面里衣和袍子都是齐全的,但是骑在马上奔驰,被寒风吹着多少还是有点冷。。。。。。

    于是贾宝玉毫不客气的就叫茗烟把外套脱给他穿了。

    至于他为什么如此重视那个顾鼎臣,无他,只因为这个人在他的策论中,言辞激烈,慷慨激昂的谏言朝廷:开海禁!

    众所周知,朝廷禁海的目的,是防止倭寇、海盗及外邦蛮夷对我泱泱大邦的侵扰,保障沿海地区的社会稳定。另外还有保护沿海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抑制商业及民间走私。

    也就是说,海禁政策是朝廷维护广阔沿海省份安定的基本国策。

    一个新晋举子,安敢全盘否认?

    于是王维仁亲下定论:此子虽有才情,但好高骛远,傲物侮上,若是让其涉足朝堂,必然带引朝廷不正之风气。老夫以为,今科理当不取,略以小惩。

    典型的一个新鲜血液思想和封建正统的碰撞。

    当然,若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让贾宝玉如此上心。关键是,贾宝玉在他的策论当中,发现其居然有写到“西方诸夷有我大玄未足之长技,可以助农事,强兵工,当可习之。。。。。。”

    这就令贾宝玉大开眼界了!

    虽然可能顾鼎臣自己都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对朝廷诸公来说就是自降大国身份、灭自己志气的无耻言论。但是,至少顾鼎臣发现了。

    也就说明,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起步,有了崛起的苗头,并且已经波及到中华沿海,让一个大玄的年轻学子给注意到。

    这就太难得了,所以,不论顾鼎臣是如何发现的,总之,这是一道星星之火,贾宝玉自然要重点关注。

    不过两人交往,单是自己发现了对方的不同凡响肯定是不够的,还要让对方看见自己的天人之姿!让其自发生出不如和臣服的念头,以后方可为自己所用。

    是以,贾宝玉都放弃用那花哨的玩意儿来勾引黛玉,直接送出去了。

    相信他的一番举动,很快就能在京城传为新闻,甚至被说书人编纂成故事流传。

    “来了来了。。。。。。!”

    眼尖的小厮大声叫道。贾宝玉放眼一看,果然,不知何时,一艘大船已经泊在官方码头,正有奴才小厮往这便跑,显然是过来报信。

    贾宝玉猛然起身,几个健步出了长亭,似乎想起身上的衣裳不好看,于是顺手脱下,扔在了旁边的树枝上。

    茗烟跟在后头,见状连忙捡起来,幽怨的看了远去的贾宝玉一眼,拍了拍上面沾上的雪,然后学着贾宝玉的样子,一把把自己身上的旧衣裳扯来扔掉,换上被贾宝玉扔掉的。

    嗯,还是自己的衣裳披着舒服。

    茗烟心下暗道一句,然后快速跟上贾宝玉的步子。

    店家看着外面地上被弃如敝履的衣裳,叹了声“有其主必有其仆”,叫小二去捡回来。。。。。。好不好,也值几十文钱呢。。。。。。

    。。。。。。

    “哈哈,二弟,好久不见了。”

    码头前的甲板上,看见贾宝玉过来,贾琏迎上来,呵呵笑道。

    贾宝玉自然也与他客气几句,然后就道:“林妹妹她们呢?”

    “呵呵,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来接我的,好吧,林妹妹在二楼的厢房当中,你上去吧。。。。。。”

    贾琏取笑着道。

    贾宝玉便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还是没说。贾琏的事,等回府再说比较好。。。。。。

    二楼的甲板上,贾母当初给黛玉安排的众多伺候丫鬟之一连忙跑进屋,大声嚷嚷:“接船的人来了,是,是宝二爷,宝二爷亲自来了。。。。。。!”

    “呀。”原本正被紫鹃梳理头发的黛玉顿时一惊。

    怎么办,人家还没有准备好,妆没画好,头发也没梳好,怎么能见他。黛玉开始后悔之前躲懒没听紫鹃的劝,把妆容提前弄好。

    “他可上来了?”

    “已经上来了。”

    黛玉惊慌道:“快拦住他!”

    “嗬嗬嗬。。。。。。”

    众丫鬟包括黛玉的奶妈王嬷嬷在内,都笑了。

    随即就听见一阵厚重沉稳的脚步声外加一道润朗的声音传进来:

    “林妹妹这是要拦着谁呢?”

    众人回头,只见面容俊逸,沉稳不凡,身穿一件鹅黄色锦袍的贾宝玉,信步走进来。

    丫鬟和嬷嬷们连忙行礼。

    黛玉也不得不站起来,原本羞答答的她,在抬眼看见贾宝玉的时候,美丽的眼瞳顿时一润,如泣如诉般的道:“二哥哥。。。。。!”

    贾宝玉顿足。

    近一年不见,黛玉,长高了。

    也,更靓丽了。

    一身青翠色的襦裙,手挎一条天蓝色的披帛,就这么安安静静,双目噙泪的站在那里,就比人世间最美丽的景色还要美。

    “林妹妹。”贾宝玉上前,轻轻将黛玉拥在怀中。

    其他人见状都默默的退下,给这分别已久的兄妹两个留下倾诉的空间。

    “二哥哥。。。。。。”

    黛玉本来还不好意思,但是见紫鹃等人都已退下,又感受到贾宝玉有力的双臂紧紧的扣着她,她心下亦是感动莫名,便就这么放软了身子,轻轻的靠在贾宝玉的怀里。

    如清水一般的眼泪,顺着绝美的脸颊,慢慢留下。

    真的,感觉离开了好久了呢。。。。。。

    须臾,发现贾宝玉扶着她的肩膀,将她抽离怀中。她正疑惑,抬头,就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二哥哥,慢慢的低头,吻在了她的唇上。。。。。。

    世界安静而美好。


………………………………

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

    没一会儿,贾宝玉走出房门,一本正色的对紫鹃道:“林妹妹找你。”

    然后,就在紫鹃狐疑的神色当中,走出了船厢。

    来到一边,发现旁边一个小厢房当中,李灵正弯着腰在收拾细软,他便站着看了一会儿,在对方回头的时候,敏捷的走开。

    顺着楼梯往下来到一楼,贾琏还在忙碌,贾宝玉正准备走过去瞧瞧。

    忽然旁边的小船走下来一道挺拔的身影。

    “二世兄。。。。。。”

    正是贾雨村。

    贾宝玉见他着官服,大步朝这边走过来,也立马换上一个欣喜的表情迎上前去。

    “哎呀,正说到了京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拜见二世兄,不想就在这里遇见。哦对了,现在该叫二世兄为贾将军了,哈哈,二世兄荣登高位,之前鄙人远在南方,还未来得及道恭贺,实在是失礼。”

    贾雨村十分熟络的迎上来,与贾宝玉把臂言笑。

    贾宝玉亦笑道:“哈哈,同喜同喜。贾大人此番进京,也是政绩卓然,只怕这偌大的京城,父母官一职,非贾大人莫属了。”

    贾雨村一听,眼中欣喜之色一闪而过,却还是立马谦虚道:“哪里有什么政绩,不过都是仰赖陛下天恩,以及贵府与王府的举荐,鄙人才能有机会回京呢。”

    “见外了见外了,贾大人与我家同宗同源,自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日后,你我两家还需相互扶持照应,一同为朝廷尽忠竭力呢!”

    “哈哈哈,自然自然。对了,我与二世兄两年不见,今日难得相遇,不如岸上痛饮几杯,聊以畅怀?”

    贾宝玉立马做出高兴的神色,只是又迟疑了,道:“今日怕是不便,今日乃奉祖母之命前来接表妹回家,怕是不敢买醉。改日,改日我定然备下酒席,再请贾大人畅饮如何?”

    贾雨村十分遗憾,却很是识趣的道:“既然如此,那鄙人便不多打搅,往后再叙。”

    “往后再叙。。。。。。”

    贾雨村又上前给贾琏告辞,然后一乘官轿赶往京城。

    贾琏走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贾宝玉,笑道:“一年不见,二弟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禁军都虞侯?真是令愚兄艳羡。”

    贾宝玉便笑道:“哦?真的,既然如此,等会我就和老爷说,给你在朝廷谋一个实职。。。。。。”

    贾琏身上有官身,不过是五品虚衔。

    贾琏顿时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别,别,我自己有什么水平我还是知道的,八九品的小官,听起来就埋汰!便是出京去,最多不过是外放个知县、通判,还不知道要熬到何年何月才能回京,我可吃不了那个苦!”

    贾琏没有功名和资历,在京城是不可能有好的职位给他的,外放出京,他自己又不愿意。所以,索性懒得做官,当个富贵公子,没事吃吃花酒,玩玩女人或者是优伶。。。。。。他觉得这样的生活过得很充实。

    贾宝玉笑了笑,走到一旁小厮们抬出来的几个箱子面前。

    贾琏顿时道:“这是太太叫置办。。。。。。”

    贾宝玉打断道:“我知道,这是太太叫你给林妹妹拿回来的家产。”

    贾宝玉似没看见贾琏变得尴尬的脸色,还叫人打开瞧瞧。

    好巧不巧,这几箱正好是银子、朝廷户部开具的银票以及许多田庄铺面的房契等。

    贾宝玉蹲着扒拉了一下,只论银子和银票,粗略估计这几箱就是几万两银子。

    贾琏面色纠结,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知道贾宝玉聪明,而且,之前他就有发现,他们南方一行的人当中,经常有人背着他和京中通信。起初他还不在意,以为只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小儿女的书信往来。

    后来才发现,并不简单只是如此。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这件事他也只是奉命行事,只是赚了点“小差价”而已,大部分他都要上缴的。

    宝兄弟是太太的亲儿子,知道这些也没什么。

    贾宝玉只看了两眼便站起来,笑道:“我记得周管家不是下苏州接应你们了吗,怎么没有跟着一道回来?”

    “那个,苏州还有些事没处理完。。。。。。”

    贾宝玉笑了笑。确实没处理完,林家乃是数代列侯,大多都是祖产和固定资产。

    虽然其中一部分要还给林氏宗族,但是其中属于林如海个人的财产,可是全部都要留给黛玉做“抚养费”和将来的嫁妆的。

    这一点,就算贾宝玉不在,也知道林如海定然会如此安排。

    他一走,林家其他人全部是隔了房的,他不可能把黛玉寄养给别人,自然只能将黛玉留给岳母教养,他才能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