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大贵族-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便招她过来,夹了一块肉,吹了一下,约摸着不烫嘴了就喂到她嘴边。

    “张嘴~”贾宝玉像平时哄她那样的语气说道。香菱下意识就张嘴接了,然后看王熙凤和平儿都笑看着她,顿时脸红,赶忙跑到一边去。

    她平时没那么馋的,只是今日大冷天陪着二爷和姑娘们逛了那么久的园子,本来就有些冷,又有点饿了。此时看见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肉,怎能不动心?

    她还想着等会回去,定要和晴雯她们商议一番,哪天合伙也弄一锅尝尝……

    她们丫鬟也有钱的,也开得起小灶。

    不想二爷居然看出她的嘴馋,还当众夹肉给她吃。

    再说王熙凤和平儿两个看香菱红着脸下去,背着她们小口嚼着肉吃,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幸福的模样,真是叫她们看红了眼。

    “你倒是好性儿,把你屋里的丫鬟宠的跟姑娘小姐似的。”

    王熙凤酸溜溜的看了贾宝玉一眼。

    贾宝玉毫不在意,只是回了一句“我的人我不对她好谁对她好?”

    王熙凤更酸了。

    这小子对一个丫鬟都这么上心,上回老娘撇下脸面勾搭,居然半点反应也不给……

    香菱已经经不住王熙凤的打量,躲到外间去了。

    贾宝玉一边夹肉一边抬头,看着王熙凤目光灼灼的看着他,旁边平儿也是神色幽幽。他一愣,怎么了这是?

    不明所以的贾宝玉为打破尴尬,便随意问了一句“怎么没看见琏二哥?”

    “呵呵,好容易在家待了两日。如今园子里的事收拾干净了,这个家哪里还容得下他那尊佛?一早就收拾了一番出去了,也不知道这会子又去钻哪个骚坑去了……”

    “咳咳。”平儿重重的咳了一声。

    王熙凤却理也没理。

    “琏二哥许是有要紧事要办……那个,男儿家嘛,外面应酬多,凤姐姐有的时候还是不要把琏二哥管的太紧了……”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贾宝玉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就朝着谁说话。

    一听王熙凤说贾琏在家待不住,他就猜到贾琏大概做什么去了。

    同为男人,他自然要为男人多争取一点权利。

    王熙凤便觑了贾宝玉一眼,忽然嘲讽道“是吗……对了,告诉你一件事,自前日起,你琏二哥不知从哪听说了你从山东带回来的那个花魁姨娘,在我面前夸的不得了,还一个劲儿的向我打听她的底细,你说说,你琏二哥是个什么意思?”

    贾宝玉夹肉的筷子一顿,望了王熙凤一眼,目中的神色,顿时清冷如冬雪。

    王熙凤眼神一跳,心底倒有些后悔说这话了。实际上贾琏就是前日随口向她打听了一句,只是她深知贾琏的脾性,贾琏脚指头一动王熙凤就知道他的心思,当时就两句把他堵回去了。

    这会儿之所以拿来说,不过是不服气贾宝玉说的什么“男儿家就该拈花惹草”这样的言论。

    看贾宝玉神色不对,她也后悔不该找事。贾琏什么水平她是知道的,连她都算计不过,要是和贾宝玉生了嫌隙,怕是更得不了好处。

    气氛一时安静下来,旁边平儿都不敢说话了。

    贾宝玉听到王熙凤的话,确实很不爽。不过和王熙凤想的不太一样,他一是因为王熙凤口中直愣愣的称呼“花魁姨娘”一词,轻视之意不加掩饰。

    另外一点,他想对贾琏说本少爷没惦记你的你就该烧高香了,居然还敢惦记本尊的?

    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见王熙凤面色竟有些惴惴之色,贾宝玉又觉得好笑。能让凤辣子生出这般情绪,也算是一项成就。于是笑回“哦,竟有这样的事?不过,我媳妇儿能得琏二哥的夸赞,是她的服气……

    只是嘛,她再好,难道能比凤姐姐和平儿姐姐更好?”

    王熙凤顿时一愣,平儿也愕然凝视。

    此话,听来大有深意!

    。


………………………………

第230章 王子腾回京

    接下来的两日,贾宝玉果真便专心给姐妹们布置住处,其他的事也不多理会。

    唯有一则消息让他不得不抽身。

    王子腾回京了。

    王子腾,王夫人和薛姨妈的亲哥哥,也就是贾宝玉的亲舅舅,四大家族政治上的扛鼎人物,从一品大员九省统制巡边归来。

    王子腾回京,别说对王家、贾家等来说是大事,便是对朝廷来讲,也是件值得郑重对待的事。

    原因只有一点,因为王子腾是当今皇帝提拔到军中,如今位置坐的最高的人!

    太上皇文治武功,御宇五十余年。

    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军中,上层官员,几乎都是太上皇一手提拔。

    朝堂还好说,太上皇毕竟不问政事十余年了,景泰帝已经有了一批自己的心腹。但是军中

    近十年大玄无大战,景泰帝至今无法在军中建立威望。只能慢慢用文官和一些低层将领去顶替。

    而很明显,没有军功的文官掌军,难以让底下的将士信服。底层将领,又很难攀爬上去。

    就拿禁军来说,最精锐的殿前司四万人马,如今部驻扎在熙园和皇城,只听太上皇一人的调令。

    就算是宿卫皇宫的马步军司三万人马,景泰帝都不一定完控制住了。

    因为,马步军司副司都指挥使,是太上皇的亲信

    这些弯弯绕绕的事几句话也是说不清楚的,总之,景泰帝在军中,至今影响力甚低。

    王子腾却是个异数,他虽是文官出身,这些年治军,却卓有成效,如今已经一步步成为了天底下最有地位的有数几个武官之一。

    这次回京巡边,听闻又是很有成效。

    看前面景泰帝在朝堂上的态度,大概还要重用他。

    他已经是从一品了,若是平级调任还好,若是再升官,就是正一品!

    整个大玄,除去爵位,正一品的武职都屈指可数。其中好些还都是军中老将军,已经荣养了,朝廷给的荣耀。

    所以,王子腾不管跨不跨这一步,都已经是整个大玄最有权势的顶级武官。

    根据两年前景泰帝将他调去九边,可以猜测,景泰帝定然是看中了北边九省的三十万兵马。

    或许这一次王子腾回京,景泰帝就会着手布置让他掌控九省军权,而不仅仅是之前的那样,奉旨巡视了。

    就算没有这些原因,王子腾回京,贾宝玉这个外甥,也得上门拜访一番。

    所以,在王子腾回京后的第二日下午,估计着王子腾公务可以略松一口气的时候,他来到王府。

    因为王子腾外任,举家离京,所以贾宝玉还是第一次来王府。

    宽敞的庭院,气派的建筑。

    规制虽然比不得荣国府,但是其中的热闹,却是一点也不输。

    贾宝玉在王仁的引领下,来到王子腾的书房。

    这个王仁,是王熙凤的哥哥。不过他和史湘云一般,都因为父母去世,所以跟着叔叔过,之前也是他在京代王子腾照管王府。

    长得还行,人看起来也温顺。不过贾宝玉却知道,这不是个好东西。

    金陵十二钗之一,巧姐的判词当中,有“狠舅奸兄”一指。

    若是后世红学家猜测不错,那狠舅,指的便是此人。

    王仁,忘仁,无义也。

    一如对待贾雨村那样,贾宝玉对此类人,都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只是心中明白就行了。

    因此笑着谢过他,便在一道气势十足,如龙钟般响亮的呼进声中,跨入王子腾的书房。

    “宝玉拜见舅舅,恭喜舅舅荣任奏凯,班师回京。”

    贾宝玉进门,看着上首案后坐着一名男子,也没肆意打量,而是当先躬身一拜道。

    然后两三个呼吸不听叫起,才抬头,看着面前之人。

    王子腾五十岁左右,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老者了,不过他身上看起来却一点老迈之色也无。

    长得是耳宽面阔,身形挺拔。

    王子腾显然已经将贾宝玉从头到脚都打量过了,在贾宝玉看他之时,微微点头“不错,与两年前确实宛若天壤之别。之前我在边关,听闻你的传言,还很诧异,如今看来,果然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思。”

    以王子腾的身份,这么说已经是很抬举了,所以贾宝玉再拜道“舅舅过誉了,宝玉不过微末之学,恰逢时运,所以才略有所得,当不得舅舅如此夸赞。”

    王子腾面上笑了笑,直接问道“说吧,你来找我何事?”

    不愧是武官,说话都比朝廷的官儿们直接的多了。

    要知道,就算在太师府,通常太师还会先叫落座呢

    不过,贾宝玉自然是一点异样都没有。

    所谓天大地大,娘舅最大。

    舅舅通常是亲生母亲娘家的话语权人,在这个兄弟、堂兄弟一大堆的时代,也只有母族的利益,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支撑。

    舅舅代表的就是母族,所以,舅舅应该说是除开血亲长辈之外,所有亲属当中,地位最高的人了。

    “回舅舅,宝玉此来,一则奉母亲之命,前来探视。二则宝玉两年未得见舅舅金面,今日特来请安,聆听教诲。”

    王子腾听了点点头。这么说,就是没什么事的意思。

    于是象征性的关心了一下王夫人,又询问了几句贾宝玉这两年来的大致情况,然后无话,便让贾宝玉去后堂,见见舅母,并让他晚上留下来一家人吃个饭。

    贾宝玉自是应是。

    说起来王子腾鲜言寡语,贾宝玉又何尝有多少话与他讲。

    王子腾身上的威势太重,人看起来也不太随和,所以他也就听话的告退了。

    之后去了王府后院。

    舅母李氏也是个四五十岁的妇人,她就比王子腾亲热多了,撂下了手中的杂事,亲自招呼贾宝玉。

    贾宝玉也拿出几分讨好贾母和王夫人的本事,将她哄得高高兴兴的。

    熙园。

    太上皇自从包冉口中得知当年的三殿下元祏尚有一子留存于世,立马调用暗中的力量,重新调查当年的事。

    今日,又有神秘人悄然被宣入濯沉殿。

    同样在太上皇的书房之内,静寂无声,只有底下一名青衣人伏首而跪着。

    “调查的怎么样了?”

    “回禀老皇爷,属下等已经查明,当年义忠亲王爷的四子三女当中,确实只有七王子殿下乃王妃甄氏所出,生辰是乙丑年正月十七日巳时”

    太上皇听到此处默算了一下,今年是庚辰年,照此算来,若是他还活着,当是已满了十五岁!

    “不过,七王子殿下和其他小王子、小郡主一般,都在乙丑年的那场血案当中被害。

    之后大理寺勘察确认,王府所有人员部遇害,无一人幸免。”

    听到血案两个字,太上皇老迈的双眼中,一道血色闪过,却很快消失,又问了两句,便叫他下去。

    然后,又有另一名青衣人进来。

    这个人,却是从江南回来的。

    。


………………………………

第231章 给屋里立规矩

    “甄家二公子甄宝玉,从小体弱多病,见不得风,从出生之日起就由奶母等专人照看,外人无从得见。属下等多方暗中探寻,找到其奶母一家,却得知其奶母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病逝。

    至于其余的照管人等,皆无从查起。

    不过听闻甄家二公子从小天资聪慧,异于常人。

    一岁能话,三岁学字,五岁即能学诗

    在十二岁那年,失足掉入河中,后来虽然得救,却变得痴傻不堪。

    甄家四方寻求名医,皆不见任何起色”

    “其生辰几时?”

    “丙寅年四月二十六日亥时。”

    汇报的人下去了,书房之内只剩太上皇和冯祥。

    太上皇目光沉沉,他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紫檀桌案,忽幽然问了一句“元祏死的那年,是什么时节?”

    冯祥抬头,此时屋内无多余的人,太上皇自然是在问他,因此躬身回答“回万岁爷,老奴记得,是六月末。”

    “那义忠王府的案子呢。”

    “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太上皇喃喃念了一声,忽然手指一收,沉声道“乙丑年七月中旬,丙寅年四月,呵呵,九个月,刚好九个月的时间,足够他瞒天过海了。

    好,很好,不愧是朕的发小,原来朕还骂他粗鄙没有城府,原来,竟一直都是装的,把朕都瞒过去了,好得很呐”

    太上皇语气阴沉,若是熟悉他的人闻言,必然知道,这代表着太上皇龙心生怒,必有人有生死之祸!

    “万岁爷息怒,想必甄将军只是怜女爱孙心切,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有意欺瞒太上皇”

    冯祥小声劝慰了一句。

    “怜女爱孙?不得已而为之?”

    太上皇看了冯祥一眼,冯祥立跪地请罪,言自己说错了话。

    不过太上皇也并未深责,只叫他起身,然后又释然道“不过,朕倒是得谢谢他,到底给祏儿留了一条血脉”

    冯祥一听,便知道,太上皇心中已经相信了包冉的话。

    他心中也不禁高兴起来。

    义忠王爷的事,一直以来都是太上皇心中一块心病。如今知道义忠亲王爷尚有血脉留存于世,太上皇应该可以释怀一些了。

    想到这里,冯祥不禁建议道“既然知道了七王子殿下的所在,那万岁爷是不是下旨将小殿下接回京来”

    “接回京来?那你觉得,大明宫里的那位,晚上还能睡得着觉?”

    太上皇讥讽道。

    冯祥顿时不敢再多言。

    仅仅从太上皇这一句话当中,他就看出来,太上皇对景泰帝有多么嫌恶。

    他知道原因,因为,他也不喜欢景泰帝!

    作为太上皇身边的老人,冯祥知道,自太上皇登基之初,为了天下安定,也为了尽早弥补长兄在位时遗留下来的祸患,不得不常年亲征在外。

    但是皇族中从来不乏野心家,他们哪里知道太上皇的苦心孤诣,竟趁前方战事胶着,在京中发动政变,令太上皇一夜之间痛失七子

    至此之后,太上皇愈发重视他的每一个皇儿,但是天家总是残酷的,到了太上皇晚年,他的一十三个皇儿当中,竟然只剩下三个,更是在晚年,太上皇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时候,失去了他最喜欢的三皇子!

    原本四皇子(景泰帝)在所有皇子中虽不算出色,但一直中规中矩,守成有余。他又是太上皇当年幸存下来的皇子,太上皇对他,其实也是报以厚望的。

    但是不知何时起,这个老老实实的皇子,开始变得沉默、阴鸷。

    后来,义忠亲王府的惨案,更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如此绝情绝意,甚至是丧心病狂的人,谁能喜欢的了?

    只不过,太上皇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最后还是将大玄的重任,交到了他的身上。

    这就是帝王的思量,不以对错、喜恶行事。

    屋内沉默了很久,太上皇许是思忆了许多,他再次以自言自语的口吻道“冯祥,你知道,为什么元祏一死,他就敢胆大妄为,甚至一次次触碰朕的底线吗?”

    冯祥沉默,静听。

    “因为他知道,在朕的心中,便是所有的儿子加起来,都不如大玄的江山社稷重要!

    他知道,元祏一死,朕只有他一个选择。

    呵,多么强大的自信。”

    太上皇自嘲一笑。

    冯祥劝道“万岁爷,您累了,该歇息了。”

    太上皇置若罔闻,想了想,又是一叹

    “把派出去的人都收回来吧。既然甄啸为了他做了这么多事,朕已经老了,又何必再让他卷入这些恩恩怨怨当中来?

    以后你们也不必再提这件事,就当什么都不知道,让他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也好。”

    冯祥点头,又道“那小殿下的病?”

    “甄家并非寒门小户,若是他们都医不好,就算接来京中,让太医出手,又有什么用呢?

    太医,从来不是医治疑难杂症的!

    就这样吧,或许傻一点,对他来说,反而更好。”

    冯祥听了,心头一叹。

    太上皇的意思,既然都傻了,接回京城又有何用?无端碍某人的眼罢了。

    世上万般病都好治,唯独痴傻,药石无医。

    “对了,画一张他的画像,秘密送来。”

    “是。”

    从王府回来,时间已经较晚。

    不过贾宝玉还是过问了林之孝家的还有周瑞家的几个,听闻她们把园中诸事都按照吩咐安排妥当,这才回屋。

    先到黛玉的房间里看了看,黛玉、湘云正领着丫鬟们收拾行囊,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都没太有工夫搭理他。

    贾宝玉也不在意,问了几句,感觉没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就回屋了。

    绛芸轩内倒安静些,只有袭人和麝月还在忙着清点东西。

    明日,就该搬进园子去了。

    袭人看见贾宝玉在炕边坐下,自是招呼着给他倒热茶,然后又叫麝月去把香菱、晴雯几个叫进来。

    贾宝玉便问袭人“那件雀金裘晴雯可补好了?刚才老太太还问,说这几日都没见我穿过。”

    袭人一听就笑道“什么补好了,二爷又不是不知道那妮子有多懒,这两日只顾着收拾东西、银钱,还有计划着到了怡红院怎么玩,哪里有功夫去干那费精神的事。

    我倒是问了她两次,她只说快了,只怕还没弄呢!”

    袭人此话,虽有打小报告的意思,但是贾宝玉知道,这就是事实。

    满屋里,本来晴雯针线的功夫就是最好的。金线和雀羽又都是稀罕物,就以前晴雯在贾母屋里,还碰过几次,知道怎么弄,所以补雀金裘的事,贾宝玉自然是交给她了。

    她倒是痛快,只说这是小事,她保证能完成任务。

    这都两天过去了,还不见她送进来。

    一时晴雯、香菱、麝月、茜雪一道说笑着进来,贾宝玉便问她“交给你的差事呢,可办成了?”

    晴雯还在和香菱小声说着什么,见贾宝玉问她,下意识反问“什么差事?”

    贾宝玉看了她一眼,她才会意,却只是笑道“二爷急什么,反正二爷也不急着穿那个,这两日太忙了,做那个又太耗时间,等明儿搬进园子里,时间空余了,再帮爷弄吧。”

    “你还忙?我记得这两天我都没叫你做别的事,还有,晌午还看见你和秋纹她们玩色子,比大小!”

    贾宝玉面色“阴沉”。

    晴雯一听,就不好意思了。知道要搬进园子去,别说黛玉等人,她们丫鬟也高兴啊,她哪里还有心思静下来去做那种细致活,只想着等到了园子里再办不迟。

    贾宝玉见她羞愧,知道是自己该给屋里立规矩的时候,不然以后到了怡红院,人更多,更不好管教。

    “过来。”

    众人见贾宝玉生气了,都有些惴惴不安。

    连袭人也后悔,刚才不该给晴雯上眼药,别弄得大喜的档口,还弄哭一个就不好看了。

    晴雯往后退了一步。

    不过在贾宝玉再次唤了一声之后,还是不得不走上前来。

    她思忖着,就算她有错,以二爷的性子,应该也不会太难为她。

    “那个孔雀羽和金线都是很精致的东西,我还不是怕不小心弄坏了,到时候二爷还得另外寻对等的材料,又要费事,这才先收着,想着到了园子里,那时候安静了,再慢慢弄嘛。”

    晴雯到了近前,最后为自己辩解了一句。

    “休要狡辩,若是在军中,就你这种拖延症晚期患者,无视军纪的渣滓,本将军定然将你斩首示众。”贾宝玉恶狠狠的斥道,然后拉过她的手,将她伏在腿上。

    晴雯自是惊呼挣扎。

    “还敢不服管教?”

    贾宝玉反问一声,立马对香菱和麝月道“你们两个,过来摁住她。”

    因为贾宝玉说的认真,不像是开玩笑,香菱和麝月两个也不敢不听命,相视一眼,都蹲下,一人擒住手一人擒住脚,晴雯的挣扎立时变得无力。

    “好二爷,我错了饶我这一遭吧。我马上就回去弄,明早一定给二爷把衣裳拿回来。”

    此等羞人的姿势一弄,晴雯立马意识到什么,开始求饶。又让香菱和麝月放开她,以后定有好处云云。

    “晚了。”

    贾宝玉说了一声,然后也不敢让晴雯一直在他身上扭来扭去,用右手臂弹压住她,左掌举起,“嘭嘭嘭”就是几个厚重的巴掌,打在她的丰腴处。

    为什么是嘭嘭嘭而不是“啪啪啪”呢?因为这大正月的,晴雯身上穿的太多,打不出那个效果来

    挨了几下,晴雯就老实,也不再说话了。

    旁边的袭人等,都羞红了脸。

    贾宝玉却似乎余怒未消,又是十来下下去,这才收掌然后对旁边的麝月等人道“都看见了吧,这就是三番五次偷懒,不服从命令的下场,以后你们谁若是犯了和她同样的错误,就得接受同样的惩罚,都明白了没有?”

    袭人等纷纷别头,不忍直视此时一本正经的二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