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的一声,崇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正在埋头苦干的刘鸿渐吓了一跳,夹的一筷子土豆丝都抖落在桌子上。

    “胆大妄为,欺君罔上,在朕的眼皮底下,这些大臣竟敢如此肆无忌惮,其心当诛,百官个个该杀,该杀!”

    崇祯怒不可遏,虽然之前听刘鸿渐说百官有贪污行为,但他也只是不置可否,现在看来,字字诛心啊。

    刘鸿渐不满崇祯的大惊小怪,在他看来百官贪污几乎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估计也就崇祯大帝自己蒙在鼓里了,谁让他自己作死,搁置厂卫,自断双臂,两眼一抹黑。

    但刘鸿渐还是劝诫崇祯息怒,现在知道这些还不晚,大明还没亡,还有希望。

    大厅里只余崇祯、刘鸿渐,以及腿疼的站不住,也找了个凳子坐在旁边的王承恩,他早就想好了,今天如果要不到钱,他就不回去了,他没脸回去面对,那嗷嗷待哺般的京营伤兵。

    “杀,朕要把他们全部杀光、流放,朕的江山,都是毁在这些文臣手里,可笑朕还曾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朕心痛!心痛!”

    崇祯顿足捶胸,眼中含泪,半年前他号召百官捐助以充军饷,群臣一个个哭穷,上朝都变成了步行,还个个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上朝,更有甚者,把自己家宅院的瓦片弄乱,挂上出售的牌子。

    接过折腾俩月,这个几百两,那个一千两,捐得的银两才十几万,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就是这样崇祯还信以为真的给那些捐了钱的人加官进爵,百感涕零。

    现在想想,自己就是那跳梁的小丑般,在群臣的讥笑中,当着皇帝,可恶!可恶啊!

    委屈、憋屈在此刻都化为了愤怒,只有杀掉这些该死的文臣,方能解他心头之恨。

    刘鸿渐示意王承恩也来劝劝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崇祯,但王承恩很有自知之明,虽然他现在提督着京营,但他说到底还是个太监,太监是内臣,最忌讳的就是干预政事。

    王承恩回以刘鸿渐一个苦笑,摊开唯一还能动弹的右手,示意自己也无能为力,一切听他的。

    刘鸿渐暗骂一声没义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交这些账目,这不给自己找事吗,真把这些大臣一网打尽,不说谁给你崇祯办事,那么多大臣,得用多少兵力?

    刘鸿渐只好苦着脸劝诫崇祯息怒,于是开始给崇祯分析当下的情况,首先是这账目的真假还待商榷,少不得需要长时间的侦查。

    即便账目都是真的,可现在京营处于半残废状态,连军粮都成问题了,还怎么行动,指望着五城兵马司吗?皇上看看这账目,五城兵马司也在其列啊。

    微臣的锦衣卫呢?更是夸张,登记在册的是三万五千人,实际在职的却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一多半在外地当差,剩下七千里,竟然有五千个是大汉将军。

    说起这大汉将军刘鸿渐就来气,这些人名为‘将军’,其实只负责在宫中各大殿中侍立,负责传递皇上的命令,说白了就是皇宫大殿的桩子,是皇帝显示自己威仪尊崇地位的表现。

    当然,这些‘桩子’也非等闲之辈,一般都是牛高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从外表看颇有威严,对不了解明廷底细的人来说还真有可能被唬住。

    刘鸿渐也是从常钰口中才得知,整个京城他能调派的锦衣卫仅有一千余人,气的刘鸿渐直跺脚,想着你的国家都这样了还想着面子,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刘鸿渐脸色并不敢表露出来不满,只是向崇祯说明情况,京中有权力贪腐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轻率的行动牵一发动全身,如果不能一网打尽,那些官员也不傻,还不偷偷转移财产。

    或者觉得罪行实在无法掩饰的,干脆投靠新老板也不无可能,毕竟野猪皮那边的多尔衮听说在广招汉族贤士。

    老子只有一千多号人,怎么搞?

    退一万步讲,就算老子那一千多人个个一个顶俩,把账目上的贪官全干趴下,整个大明的政治中枢不一下子就瘫痪了?

    占着茅坑不拉屎是一回事,可起码茅坑上还有个人呢!

    这也需要崇祯找靠得住的吏部官员先未雨绸缪一下,这都需要时间。

    刘鸿渐说完自己的意见,又把皮球踢给了崇祯,老子该说的都说了,你爱听不听。

    崇祯沉默半晌,气氛有些尴尬,思考了一会,崇祯突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似想到了对策,结果一开口,刘鸿渐直接跪了。

    “爱卿有何高见?”
………………………………

第28章 抄家!抄家

    “爱卿有何高见?”崇祯问的十分认真。

    额,刘鸿渐心里一万只羊驼奔腾不息,大明是你的,怎么啥事都让老子费脑筋?苦命人啊!

    但牢骚归牢骚,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就得掌好舵。

    刘鸿渐想了想,既然无法一网打尽,那消息就一定要封锁,吴府的人有梁阳亲自看管,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关键还是崇祯呀。

    这可是个容易激动的主,刘鸿渐只好反复嘱咐崇祯,上朝时一定要沉得住气,要一如往常,不可因为下面是一群贪官就忍不住,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崇祯无语,想着你说的简单,朕看到那些文臣怎能不来气,朕被骗了这么多年。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呀皇上,您别把他们当人就好了,他们就是行走的雪花银!”见没啥效果,刘鸿渐只好换了个说法。

    崇祯沉默了一下,似乎想通了,也对呀!那都是朕的钱,朕的国库,朕的天下,岂能让他们跑了?那就让他们再得意几天吧!

    “哼!朕知道了!你先去给朕把吴孟明的家给朕抄了!”崇祯见刘鸿渐嘴角上扬,不由得有些微怒。

    “那用不用派个内臣啥的?”抄家是大事,为了防止官员监守自盗,一般都会派宦官一同前往,刘鸿渐第一次干这事,不想被人诟病,随口问了一句。

    “你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朕要你有何用?”崇祯也嘴角上翘,反将了刘鸿渐一军,崇祯心里暗乐。

    刘鸿渐无语,不就是担心你上朝露馅吗?老子也是为了你的大明着想呀,这咋还有记仇的毛病呢!

    虽然心中有腹议,但刘鸿渐知道这是崇祯大帝对他的信任,但他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份信任,他将一生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

    抄家如期进行,虽然刘鸿渐是个菜鸟,但老梁对此事却是驾轻就熟,从锦衣卫的仓库里运来多年未用、积满尘土的大箱子,有装银子的,装各种首饰、名贵书画、瓷器的,分门别类。

    老梁意气风发,想着老了,老了,还能重操旧业,看来锦衣卫复兴有望喽!

    刘鸿渐没事做,只好吆喝手下的缇骑们,让他们搬的时候小心点。

    “那个瓷器,你丫小心点!碰坏了你赔得起嘛!”

    “哎!干嘛呢你!这幅字看起来遒劲有力,想必是哪位大家的作品,要小心存放!”

    刘鸿渐见一个缇骑从屋子里拿出一幅字看了一眼就扔到了地上,赶忙跑过去捡起字画看了一眼,怒斥道。

    “大人,这……这幅字是落款是吴孟明,他的字……不值钱!”

    缇骑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战战兢兢的解释道。

    “哦!这样啊……那也不能乱扔,知道不,本官就是觉得这幅字值钱!都收起来!赶紧的!”

    ……

    抄家一直持续到晚上,但老梁和刘鸿渐都有些意犹未尽,恨不得把地皮都刮一遍,直把几百个缇骑累的够呛,但是收货也颇丰。

    经统计,整个吴府抄家清单如下:

    黄金一万两千两,白银共计五十二万两,金银等首饰两箱,珠宝玉器三箱,瓷器书画五车……

    同时进行抄家的还有前任锦衣卫的指挥同知、两位佥事以及四个千户。

    共计得黄金两万余两,白银76万两,金银首饰两车,珠宝玉器三车,瓷器书画十车。

    虽然抄家的全是锦衣卫,都是自己人,也有手下为了讨好他,话里话外都在询问要不要揩油,但都被刘鸿渐言辞拒绝,并严厉嘱咐所有人手脚干净点,否则后果自负。

    也不是刘鸿渐装清高,在他看来,如果他想挣钱,那简直再容易不过,以他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随便干点啥不能挣钱?

    作为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小摊子一摆,过几年能成个神医你信不信?

    随便买一块地,盖个工厂,满天下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不抢着去当蓝领?

    啥?闲太麻烦?那好说,征集些个忠诚的悍匪,扛着AK抢几个贪官,然后整几条大船,买些丝绸瓷器什么的,反正自己有完整的海图,直接拉到大西洋,几十倍的利润岂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有了船能干的事太多了,非洲的钻石,美洲的金银,南亚的香料……

    跑题了……

    话说刘鸿渐抄完了家,又嘱咐常钰把几个贪官的家属、仆人什么的一概不论,全部押解到锦衣卫的诏狱,并严加看管,没有他的准许,禁止任何人探监。

    消息必须严密封锁,即使其中有的人并不知道账目的事,大不了事成之后再放了完事,反正锦衣卫的名声也不怎么好,虱子多了不痒。

    倒是在一旁等候多时的王管家见势不妙,哀嚎连连的斥责老梁不守信用,结果一个百户嫌他聒噪,直接一拳头打晕在地,像拖死猪般拖到囚车上。

    刘鸿渐又分出大部分缇骑,连夜拉着财宝直奔皇宫,崇祯大帝还在等着他的消息呢!

    按说晚上六点宫门关闭,即使是大臣若没有紧要事也是进不了皇宫的,但崇祯大帝特事特办,专门令王承恩守候在皇城北安门。

    王承恩带着伤站在城门外,也是着急的不行,京营的弟兄还在等着他拿银子回去吃饭,眼见从白天等到晚上,真叫个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王公公,哈,还在等着呢!来来,看看本官给皇上带来多少好东西!”还没到城门,刘鸿渐就瞅见门下一瘸一拐的王承恩。

    “哎呀,刘大人,你可终于来了,杂家虽心急,但还是先去见皇上吧,他老人家也着急着呢!”

    王承恩派手下的太监接管车队直接送入内帑(tang),刘鸿渐也给身后的一干锦衣卫弟兄倒声辛苦,让他们都回去。

    乾清宫内的崇祯确实也在等着刘鸿渐,要知道这比银子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不说国库和京营,如果再没有进项,他穷的连青菜豆腐都吃不起了。

    真要到那时,少不得得变卖些宫里的玉器了,崇祯还是很爱面子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用这个方法。

    刘鸿渐和王承恩到达乾清宫时,崇祯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烛光摇曳,明黄色的皇袍上,一个补丁甚是扎眼。

    听到动静崇祯醒来见是刘鸿渐,忙招呼其就坐,于是刘鸿渐向崇祯汇报了吴府的抄家情况,银两的数字一出口,崇祯大帝顿时睡意全消。

    抄家所得直接入了崇祯的内帑是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入了户部,再向户部要钱就难了,即使是皇上,户部如果不给,他也没办法。

    虽然现在的户部尚书倪元璐为官清廉,对于崇祯的命令也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外臣除了刘鸿渐,崇祯现在对所有官员都画着问号。

    “爱卿此番辛苦了!明日上朝,朕必有封赏!”崇祯正色道。

    “什么封赏?能不能不去?”刘鸿渐平日就懒散惯了,本来今天折腾一天就很累了,上早朝还要早上四点就起床,还让不让人好好睡觉?

    “不行!”

    ……
………………………………

第29章 各怀鬼胎(求推荐票,求打赏)

    皎月初上,京城的暮鼓早已敲响,街道上空无一人。

    折腾了一整天的刘鸿渐,跟牛壮二人骑马慢行于街道上,想着路上给家里买些吃食,老爹和媳妇都是穷苦惯了的,即使现在家里不缺钱了,生活却依旧如初,搞得自己想吃什么好吃的还得自己买。

    但街道上别说人了,连条狗都没有,去哪里买吃的?

    明朝一直实行着宵禁政策,所谓暮鼓晨钟,即一更三刻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刻敲响晨钟,开禁通行,一更大约就是晚上七点,五更约是早上五点黎明时分。

    虽然明末时由于动乱,各地疏于惩治多有百姓夜出,但京城重地,还是没人敢以身试法。

    “棒槌,累不累?”连个夜生活都没有,百无聊赖的刘鸿渐没话找话的回头问牛壮。

    “老爷,俺不累,精神着呢!”借着月光,牛大棒槌把怀里揣着的尚方宝剑给刘鸿渐看,示意有这玩意在怎么会累?

    刘鸿渐笑笑,简单的人是幸福的,对于牛壮来说,最大的幸福也许就是每天都能吃饱饭,但是他呢?曾经以为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幸福,可那真的是幸福吗?

    君不闻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君不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回到家里,老爹已经睡去,只有孙秀秀仍然亮着灯等待夫君归来,桌子上的饭菜还用碗盖着,而孙秀秀则趴在桌上睡着了,想必是小妮子也没吃。

    孙秀秀见夫君终于回来,连忙起身相迎,刘鸿渐一个熊抱把孙秀秀抱了起来转了一圈,虽然已经渐渐习惯刘鸿渐独特的关爱风格,但还是忍不住一声娇呼。

    男人啊,无论自己在外打拼如何威风,回到家里,褪去伪装依然是初见时的他,就是为了这个家,也要为大明续命呢,刘鸿渐闭上眼睛把头埋在妻子发间暗暗发誓。

    第二天仍然是四点多钟,刘鸿渐就被早已做好饭的孙秀秀唤醒,该去上朝了。

    此次的早朝崇祯在皇极门御门听政,还没待百官奏事,崇祯就唤身边的太监宣读了前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的罪行,以及贪腐的金额。

    有刘鸿渐的劝谏,崇祯并未表示出过多的愤怒,只是捶胸顿足了一番,表示了自己的失望,接着便是让群臣商议这笔‘横财’如何使用。

    首先感到郁闷的就是户部的官员,按理说抄家所得入国库,理应着户部官员去查办签收,可皇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家给抄了,整个户部甚至也是刚刚接到消息。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皇上已经不信任老夫了吗?户部尚书倪元璐暗暗的想,面色有些失落。

    而更多与吴孟明有过肮脏交易的官员更是惶恐不安,也不知这个吴孟明的嘴严实不严实,可千万不能把老夫供出来呀!

    可观崇祯面色一如往常,想来吴孟明并未把老夫招出来!嗯,还算够点意思,那么老夫就送你归西吧!

    众多官员异口同声的开始对吴孟明展开了口诛笔伐。

    礼部右侍郎魏藻德首先一步走出,上去就是斥责吴孟明有负皇恩,身处要职不为皇上分忧,反而贪赃枉法,且金额如此之大,理应处斩。

    然后就开始向崇祯大吐苦水,说明礼部官员现在如何如何清苦,已经半年没有发放俸禄,请崇祯优先考虑礼部俸禄发放。

    礼部尚书陈演也赶忙附和称是。

    刑部尚书张忻更是夸张,直接又哭上了,说什么手下的官吏已经穷的吃不上饭了,再不给钱就要撂挑子。

    接着是兵部尚书张缙彦,这厮说话倒硬气,首先同意魏藻德的意见,认为吴孟明应该立即处斩,接着便是之乎者也,什么兵者,国之利器也,身为天下兵权的指挥中枢,有了钱当然是先给兵部云云。

    崇祯坐在宝座上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一直在冷笑,大臣们越是说的苦楚可怜、天花乱坠,崇祯心里就冷笑的越是厉害,就差磨牙了。

    想着若是以前,自己估计就真的信了他们,把钱给了这帮所谓的忠臣,估计底层的士兵一个子儿都拿不到吧!

    刘鸿渐心中也是冷笑,这群所谓的国之大儒,不去当演员真是屈才,这要搁现代,什么渣渣辉、什么梁超伟,都得靠边站。

    “刘爱卿,你有什么意见?”崇祯见群臣越来越没边,不禁失去了兴趣,直接绕过群臣把矛头指向了后方打盹儿的刘鸿渐。

    “啊!”刘鸿渐一个机灵,挺萌的,怎么又是我?

    “哦,臣以为为这点钱争来争去没啥意思!前几日征战,京营出力最多,理应发放些银两以示皇恩浩荡,再者就是北境战事紧迫,有钱当然是要用在刀刃上。”

    “我们虽然苦点,却也不至于饿死,有了钱用于军需,起码不用担心野猪皮打过来,如果守卫大明的士卒没有吃的,打不了胜仗,大家还不是要玩完?诸位大人,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呀?”

    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刘鸿渐说完还把皮球又踢给了对他怒目而视的众大臣。

    众大臣更是无语,你爷爷的,你说的倒轻巧,你知不知道吴孟明的钱哪来的?那都是老子的钱啊!

    虽然心中憋屈,甚至有的大臣已经开始问候刘鸿渐的八辈祖宗,但嘴上却还是口不由心的说着刘大人言之有理。

    钱在崇祯手上,你就是不同意还能有什么办法,憋屈呀!众大臣满脸寒霜,如丧考妣。

    见百官都同意,崇祯当然顺杆子下去,直接让内阁拟旨,京营守城有功,分发二十万两饷银,以示嘉奖,另辽东军劳苦功高,特分发饷银五十万两……

    退朝后刘鸿渐知道崇祯还有事找他,就留在殿里没走。

    “刘爱卿,你真是朕的福将啊!”众臣走后,崇祯步下宝座,向刘鸿渐走来。

    七十六万两白银,外加两万多两黄金,黄金白银比价是一比八,分出去七十万两后,他的内帑还有二十余万两,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玉器首饰。

    最重要的是,从政十七年来,被大臣欺瞒了无数次,这次终于让大臣们一起吃了哑巴亏,崇祯高兴的忍不住大笑了几声。

    “爱卿办事有功,朕准备好好的赏赐你!”赏你点什么好呢,崇祯眉头一皱,有了!

    “听闻爱卿还租住在别人家的房子,朕心甚痛,朕听说吴孟明那座宅子是去年新修的,就赐给你了!”崇祯面露笑意,他是真的喜欢面前这个看似鲁莽的小子。

    “啊?”刘鸿渐傻眼了,早知道就不把吴家刮那么干净了!挺萌的,现在那座宅子估计只剩一个空壳子了吧!

    老子穿越以来抄的第一次家竟然是自己家?找谁说理去?
………………………………

第30章 重整锦衣卫

    对于崇祯的封赏,刘鸿渐真是欲哭无泪,打碎了牙齿吞到肚子里,还能怪谁?

    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笑纳了崇祯的赏赐,刘鸿渐又建议去山海关宣慰劳军时,一定要派个靠得住的人,要保证银子发放到每一个士兵手中。

    他可是见识了各路封疆大吏克扣军饷的手段,真要是送到就走人,从总兵到底下的各级官员层层盘剥,估计最后苦哈哈的士兵们连一半都拿不到。

    并且他还计划从锦衣卫中挑出几个机灵点的,专门负责九边形势的侦查,以及顺便监视吴三桂的动向,崇祯也都点头同意。

    接着刘鸿渐就盯着崇祯,嘿嘿嘿的笑了三声,直把崇祯看的发毛。

    “皇上,锦衣卫兵力严重不足,为了成就那件大事,微臣建议……建议召回宫中所属锦衣卫的五千多位‘大汉将军’……”

    崇祯好面子,而这些大汉将军就是大明的脸面,现在刘鸿渐要召回这些台柱子,无异于打崇祯的脸。

    崇祯并没有像刘鸿渐想的那样大怒,只是叹了口气,微微的说。

    “爱卿,我知你一心为国,大明成了如今模样,朕早已无脸去拜祭先祖,朕还有什么资格谈这些排场上的东西,爱卿尽管召回吧,朕的宫里有三千营和五军营护持,已经足够了。”

    先前的兴奋由于想起时下的局面,马上被冲淡了,是啊,帝国仍然是内忧外患,一点点银两又能抵得上什么用?

    面前的这位‘老人’,一身明黄色皇袍,皇袍下摆居然打了两个补丁,头发灰黑相间,额头也早已有了皱纹,内陷的眼眸中深沉而威严,威严中又流露着疲惫,他才只有三十四岁呀!

    谁说皇上寡恩?谁说皇上爱面子,都是无稽之谈,定是哪位史官对崇祯不满故意诽谤。

    刘鸿渐弯腰对着崇祯行了一个晚辈礼,是啊!在他看来,这时的皇上只不过是一个可怜人。

    但该说的事还必须要说,该做的事也必须要做,现在的他虽然身为锦衣卫的指挥使,但对于锦衣卫下的众人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领导而已。

    论资历、论威严他甚至不如梁阳和常钰,如果不能为底下的人谋到点福利,怎么能让众多锦衣卫心甘情愿的为其卖命?

    刘鸿渐委婉的向崇祯解释着自己的难处,崇祯也理解,大手一挥,直接让其把从吴府抄出来的珠宝玉器,瓷器书画拉走,通通拉走!

    刘鸿渐大喜,虽然不知道那些个东西具体值多少钱,但他记得好像有不少!金银首饰两车,珠宝玉器三车,瓷器书画十车,怎么也得值个十几万两吧!

    在京锦衣卫的全部人马,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