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孙秀秀生产杨雪怀孕,但刘鸿渐总有法子让二人帮他解决个人问题。
前世是个连女生手都没牵过的学生,哪里知道何为床笫之欢。
如今尝尽人间春色,方知英雄本色。
唉没办法,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他也不想去红灯区犯错呀!
这一日,都晚上了,刘鸿渐在书房里,都已经在琢磨今晚去哪屋睡的问题了,突然管家牛大年前来禀报。
说是有一位自称姓韩的大人前来拜访,问他见不见。
刘鸿渐就犯了嘀咕了,咱在朝廷里向来是混不吝,那些个文官们见了本官都跟躲瘟神似的。
咋的,这还有个想不开的?自己凑上来?
“带他来书房吧!”刘鸿渐吩咐牛大年道。
管他呢,如果不见整的跟他见不得人似的,这群腐儒。
片刻后书房外传来走路的声响,一个老者掀开帘子进来。
“大人,下官督察院右佥都御史韩伯见过大人!”这人进来后便躬身见礼。
啥玩意?督察院?键盘侠来找他作甚?还嫌被他整的轻?
刘鸿渐头上冒出了一大堆问号。
“你叫韩伯?怕不是要占本国公的便宜吧!”我还叫刘大爷呢,刘鸿渐心想。
“回大人,下官确实是叫韩伯!”这人站在堂前也是一脸的尴尬。
他还是头一遭遇到去拜访别人,连个座儿都不给让的,如今便是尴尬了。
“嗯,韩大人深夜来找本官,所为何事呀?
哦,坐吧,随便坐,不用客气!”刘鸿渐见这老头好像不是来喷他的,还傻愣愣的站着,便提醒道。
为了提升屋子里光线的亮度,刘鸿渐在书房里点了一二三四六根蜡烛,把整个屋子照的透亮。
反正这些蜡烛也不用花银子,都是他从崇祯大叔那儿顺来的。
这叫韩伯的约莫六十岁上下,一身灰色长袍,身材高大而瘦削,显得格外干练。
“大人如今位极人臣,在大明举足轻重,毫不夸张的说,您的一举一动便牵连着整个大明的福祉。
是以,下官想来请教一下,大人打算如何帮陛下整治大明!”说道此,韩伯两眼放光。
韩伯这人虽然身处督察院,却不像身边的御史同僚般迂腐而狭隘,虽然年逾六十头发大多也白了,他热衷与名利的心思却是一点没减。
如今面前的年轻人是陛下面前红的发紫的人物,他早有心结交。
奈何自己不仅官位低,只这这御史的身份便已让二人走到了对立面。
“哟,看来还是位忧国忧民的御史呀,难得难得!”刘鸿渐对这御史老头来了兴致。
“那你说说就目下大明的情况,应当如何补救?”仆人送来茶水,刘鸿渐示意韩伯用茶,顺便将了一军。
你丫哪里冒出来的,你让本国公说治国良策,本国公就得说?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况且,他哪知道什么治国良策,无非是看哪不顺眼就在哪来一下子。
“下官以为,大明之弊政,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韩伯也不客气,他知道想要投入门下,自己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
“哦?哪十六个字?”刘鸿渐基本很少跟朝中的大臣们有来往,一般有啥想法都是直接找崇祯聊。
“税收错乱,土地兼并,宗室庞杂,尾大不掉。”韩伯声音沉稳,这些话如果传到外头,估计同僚们就又该说他惊世骇俗。
但这是在安国公府,若论惊世骇俗,面前的年轻人只会比他更甚。
刘鸿渐抚摸着自己刚刚冒出胡茬的下巴,琢磨着面前老头说的话。
税收错乱,是说朝廷把税收的重点放在百姓头上,而非商人头上吗?嗯,这点说的倒是不错。
土地兼并就更不用说了,看看为啥农民军为造反就知道了,百姓本来就没有土地,你还去收人家的税,不反你反谁?
这宗室庞杂是个什么鬼?刘鸿渐有点不解。
“嗯,前两句说的还有点意思,这后两句何解?”不耻下问向来是刘鸿渐身上不多的美德。
“回大人,大明传承到如今近三百年,您知道如今大明宗亲有多少人吗?”韩伯反问道。
刘鸿渐把头摇的像拨浪鼓。
“大人,大明如今有皇室宗亲三十二万余人!”韩伯说到此,竟然激动的声音有点发颤。
也许是朱重八同志年轻时吃苦吃的太多了,对贪官恨之入骨的同时,对自己的子孙反而是特别的优待。
明祖制规定,亲王年奉一万石,郡王两千石,振国将军一千石……以此类推,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两百石。
而一个普通人寒窗苦读十年,考上了进士当上了正七品的县令,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九十石,典型的拼爹年代呀!
洪武朝初有宗室五十八人,倒没觉得有什么。
可这些宗室们既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也不能当官统兵,唯一能做的便是娶老婆,然后生孩子!
据说有的藩王还互相攀比,看谁生的儿子多,仅庆成王朱济炫一人便生了一百零八个儿子,还不算女儿。
这些儿子们从出生起,大明朝廷就要开始给他们发放俸禄,虽然除却长子外,其他儿子都要降爵,但搁不住人多呀!
另外除了有白拿的高额俸禄之外,什么结婚、盖房、依仗、丧葬都是朝廷另外拨钱,不用花工资,要不要太爽?
以至于到了明末朝廷的财政支出里,仅宗室成员便占了三分之一……
“有这么多……”听了这韩伯的一通解释,刘鸿渐算是对朱大叔的‘一大家子’,有了深刻的理解。
原来大明灭亡的一部分原因,便是被自家的子孙给吃死的呀,不知道朱重八同志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
“嗯,照你所说,倒是让本官涨姿势了,只不过……”刘鸿渐与韩伯对视一眼,似乎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无奈。
是啊,这是人家老朱家的家事,这事儿不好办呀!
“大人不拘一格却又一针见血,一年来得让大明起死回生,实乃经世之大才,下官此来投名,便是希望能与大人同舟共济,共度时艰。
还望大人能够给在下这个机会!”见刘鸿渐沉思,这韩伯却又起身行了个礼,等待刘鸿渐的答复。
………………………………
第331章 欢喜佛阁
看着堂前站着的韩郁,刘鸿渐心里又犯起了嘀咕,他这是要跟本国公攻守相辅?
不对呀!这厮不是键盘侠阵营的吗?不会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吧!
不过本官与那些键盘侠互撕时,好像没看到这老头。
嗯,看起来倒也挺有诚意,管他呢,先答应了再说!
“韩大人客气了,得,本国公应了此事了,时候也不早了,韩大人且早些回去歇息吧!”刘鸿渐打了个哈欠示意他累了。
“谢大人成全,以后大人但有差遣,门下万死不辞!”韩郁激动的道。
他年六十有四了,在官场也呆了几十年,在先前并非他不想投名,但良禽择木而栖,道不同不相为谋。
魏忠贤、魏藻德之辈他不屑与之为伍,就连当朝的内阁首辅,他也觉得没有半分锐气。
他沉浮在官场这么多年,老了老了竟然能遇到这般英杰,实在是有枯木逢春之感。
这靠山够硬,这靠山还有远见,这才是他韩郁要等的人呀!
他怎能不激动!
“哦对了大人,朝中的科道御史似乎正在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李云魁合谋,他们……”韩郁皱着眉头道。
作为文臣,向来是看不起太监这一职业的,但当文臣们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时,他们又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段与之妥协。
而那李云魁不仅是司礼监掌印还是东厂厂督,手里握着的权力实在不容小觑,里外联合,外加上那些勋贵让韩郁很担心,但他话还没说完,便被刘鸿渐打断了。
“他们都是渣渣!”刘鸿渐不以为意。
你们还当如今的皇上是十八年前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呀!
那个时候的皇上啥都不懂,你们说天便是天,说地便是地,你们说裁撤东厂、搁置锦衣卫,他一点都不怀疑的照做。
整整十七年,当初人家那么信任你们,结果被你们欺骗了十七年,现在梦碎了、崩盘了、幻灭了,你们也都消失了。
他与皇上废了那么大的劲儿,才暂时保住了这艘四处是洞的破船。
现在,你们又跳出来说三道四,真以为皇上是傻子呀!
还是板子打的太轻了,嗯,肯定是那个李云魁故意放水,否则听说宫里的板子可以轻易打死人的!
刘鸿渐想着,觉得这个李云魁真的已经让他足够厌烦了。
他忙里忙外的想把大明救活,这些个鸟人还扯着他的后腿儿想把大明托死,真是特么的哔了狗了。
“你且回去,可继续帮本国公关注这些御史们的动向。”刘鸿渐吩咐道。
他不怎么上朝,有事也是基本直接向崇祯面禀,但朝中还是应该有个体己人的,这样在他不在的时候还可以帮他支撑下局面。
虽然这韩郁看起来足够真诚,但毕竟之前都不熟,刘鸿渐并未完全相信。
只是想等明日去一趟锦衣卫,着人细细查一查这厮的底细,如若真的靠谱,那也不失为一个助力。
送走了韩郁,刘鸿渐再没心思在这昏暗的书房里呆着,大摇大摆的向着孙秀秀的房子摸去……
两日后刘鸿渐与鸿胪寺卿蔡泰贤碰了头,结果这厮教给他一件伟大的差事,而且还是推诿不得必须是他这副使才能去做。
刘鸿渐对此哭笑不得,只得在鸿胪寺官员一脸认真的陪同之下进了宫。
……
皇宫西北部的雨花阁前,几个小黄门打开殿门,刘鸿渐与朱慈烺一左一右站着,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迟疑半晌才踏进了殿内。
雨花阁是个佛阁,一到三层皆是供奉着一些栩栩如生的佛像,后边随行的小黄门递过来一个托盘。
刘鸿渐从托盘中取过三炷香,就着蜡烛点燃又挥挥手熄灭燃烧的火焰,然后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肯定也是早已得了内务府的提醒,接过香烛插到香炉之中拜了三拜,四名小黄门见状悄悄退出了大殿并关上了大门。
片刻后整个雨花阁内只余刘鸿渐与朱慈烺两人。
“走,上四楼!”刘鸿渐轻声道,说完便当先步上了台阶。
朱慈烺哦了一声,跟在刘鸿渐身后四处观望着。
虽然从小在皇宫长大,但朱慈烺还是从未来过这神秘的雨花阁,不止于此,就连他的弟弟妹妹也是从未有听过。
据说只有天子和天子储君在大婚之前才可入内,他也曾询问过身边的庞大伴儿,可一向问什么答什么的大伴儿却是怎么也不肯告诉他。
随着木梯的升高,二人一前一后的登上第四层,殿门上写着欢喜佛阁。
刘鸿渐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推开了殿门。
第四层的殿里只供奉着五尊佛像,每具大约一人来高,大体可以看出这欢喜佛乃是一男一女互相搂抱,只是体态怪异让人看着毫无浮想联翩的意思。
“咳咳,太子殿下,人伦大事,上祭宗庙,下续香火,殿下大婚在即,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才是,请看这里……”
刘鸿渐走到第一尊欢喜佛前,按照礼册里的说明,找到了佛像的机关,然后右手用力摇动。
欢喜佛顿时发出奇怪的声响,这男女合体的佛像也开始机械的做着交合的动作。
“殿下,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长大了就会娶妻成亲,而成了亲自然要做这交合之事以繁衍子孙,就像……这样……”
刘鸿渐尴尬的指着交合部位对朱慈烺说道。
虽然他早已经历此事,但一个男人教另一个男人这事儿,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刘……刘兄,慈烺知道这些……”朱慈烺跟在刘鸿渐身后,小声的道。
“额……”刘鸿渐直接被朱慈烺一句话给噎住了。
是呀,这厮早已是只偷腥的猫!哪里还用他在这儿教这些?
而且这些个劳什子欢喜佛也太让人没胃口了吧,即便是到民间去,找几本唐寅画的春宫图,都比这个生动形象的多的多吧!
嗯,或许可以给他看看自己手机里珍藏的小视频,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但这地儿不太合适呀。
“嗯,这倒是我疏忽了!”刘鸿渐捏着下巴道,见这五尊佛像竟是代表着不同的姿势,刘鸿渐决定先教朱慈烺些新东西。
“殿下可听过guanyinzuolian吗?
还有baomashejian、gongshenyangtun、laohantuiche、shuangrencengdie……”
………………………………
第332章 日进三女
从雨花阁出来,刘鸿渐一脸的孺子可教,而朱慈烺则是一脸的恍然大悟。
朱慈烺与刘鸿渐、内务府官员道别后便兴冲冲自顾自的回了端本宫,而刘鸿渐的工作却是还没有做完。
他与内务府官员来到另一处宫殿,这宫殿位置极为偏僻,以至于刘鸿渐都不知这宫殿的名字。
宫殿内,十名身姿婀娜、体态各异的少女面色绯红的站在刘鸿渐对面,内务府一个女官严肃的对这十名宫女说着些什么。
刘鸿渐是大婚副使,这些男女之事自然有女官来具体说明,否则那真是要尬上天际。
“每日进御三人,连续三日,进了殿下寝宫,要守规矩……”刘鸿渐盯着大殿的一根柱子,不紧不慢的跟这些年轻宫女说道。
事实上,他现在就后悔接下这劳什子大婚副使的差事,折腾到现在整的自己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像个敬事房大总管。
这十名五官清秀、体态或丰盈或瘦削的年轻女子虽然听到这些男女之事,难免有些难为情般的羞涩。
但在这些灵动的眼睛里,在这清澈的眸子下,刘鸿渐分明还看到些奇异的东西,那是火焰,或者说是欲……焰!
明明都是未经人事的年轻女孩,可这眼睛里确是足以将一个男人焚烧成灰烬的火焰,而且还是为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这个男人是太子!
这些宫女自打被其父母送入这宫门,基本上与世隔绝,每日只能呆在宫里做永远也做不完的活儿,每日里能接触的大多也只是宫里的女官。
她们至少要在宫里呆十年以上,待年过三旬人老珠黄,方可遣出宫去,随便寻摸个不挑的苦人家把自己嫁出去,了此残生。
在这宫里,女官便是她们的天,女官若想至你于死地,那还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如今有幸供太子殿下临幸,怎能不让她们兴奋。
被殿下临幸后虽然不能晋妃,但从此便有了女官的身份,不用去做那等苦力活,每月还有优厚的薪俸可拿,对于这些宫女来说,实在是一步登天了。
万一运气不错一招中的,那便更是有享不完的福分。
而且,这很有可能是她们唯一一次接触男人的机会——被太子殿下临幸过的宫女,是终身不得出宫、并且不得嫁人的……
虽然碍于处子之羞涩不敢表示出来,心中的兴奋却是很难掩饰。
刘鸿渐想一想就感觉悲哀,为这些宫女们悲哀,更为朱慈烺那小子悲哀。
当皇帝有什么好的,什么都得被管着,做什么事都有人跟着,做的好有人挑刺,做的不好动不动就给你来个群臣死谏。
为爱鼓个掌还要有这么多人管着,这么多的臭规矩,那么活着究竟还有什么意思?
搞定了这档子事后,与内务府以及鸿胪寺的人作别,刘鸿渐便直接去了乾清宫。
这些天看那些大婚的礼册,刘鸿渐的眼睛都感觉要近视了,这些都是拜谁所赐刘鸿渐心里可是大大的知道的。
咳——咳咳——他本想去找崇祯大叔诉苦,可刚走到大殿门口,便听到大殿里传来阵阵咳嗽声。
“微臣见过皇上!”刘鸿渐瞬间没了诉苦的心思。
与之相比,面前的老男人,实在是比他更苦呀。
“佑明来了,坐!”崇祯放下手里的奏疏,从侍候在身旁的小黄门手里接过药碗道。
“皇上近来感觉如何?病情可好些了吗?”刘鸿渐关切的道。
对于这等病症,他这半吊子的外科学渣真的是抓耳挠腮,既着急又抓瞎。
“呵,佑明不必担心朕,朕还是老样子,听李云魁说你刚带慈烺从雨花阁回来?”许是那汤药味道不怎么美妙,崇祯喝完皱了皱眉眉头说道。
“是啊皇上,殿下再有几日便大婚了,既然臣是这大婚的副使,自然是要尽心尽责。”自己教了人家什么心里没点数,刘鸿渐当真是大言不惭。
“嗯,爱卿辛苦了,吩咐尚膳监传些膳食来。”崇祯把药碗交给侍候的太监摆摆手道。
时已过午,崇祯下了朝又批阅了那许多奏疏,也是有点饿。
只片刻后一排小黄门便端着玉盘珍馐逶迤而入。
“佑明,来与朕一起用膳!”崇祯坐在桌边道。
刘鸿渐也是折腾半晌自然毫不客气,拎起筷子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而崇祯只是笑笑,仿若未闻。
“前日李云魁告知朕关于礼部尚书马士英的彻查事项,这个马士英真是好大的胆子,贪墨的银两竟然达到八十余万两。
还不包括南京的商铺、田产,朕闻之振聩,已命人将这马士英下入东厂的大牢。
只是如此这礼部尚书的位子便空了出来,如今慈烺大婚,这礼部又是最紧要之衙门。
是以,佑明你可有合适之人选?”崇祯小酌了一杯酒道。
“哦,皇上,嗯,臣对朝臣不熟呀,臣也不知道谁合适,嗯,这个鸡味道很棒呀皇上,回头得让红姐学一学,皇上可不能藏私呀!”
凭良心,这明朝的御膳味道还真是没得说,不比螨清的华而不实,菜肴仅有八盘,外加一荤一素两个汤,味道个个鲜美。
“红姐是谁?”崇祯对刘鸿渐的心不在焉有些不满。
“那是臣府上的大厨,手艺可好了,就是不成吃过这道鸡……”刘鸿渐便吃边道。
“哦,礼部尚书呀,嗯……臣觉得,督察院右佥都御史韩郁便不错。”他抬头看向崇祯,发觉崇祯面色有些不愉赶紧改口道。
“韩郁?爱卿对他可有了解?”崇祯眉头皱的更深了,对于这些督察院的御史,崇祯也是烦不胜烦。
“嗯不是很了解,不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他已着锦衣卫的人细细的查了查,发觉这个新收入门下的大爷还真是个十分清白之人,数十年来基本没有倒入阉党,更没有倒入东林党。
再结合他的一番见识,向来应该不算迂腐之人,毕竟是自己的小弟,有好处当然要给自己人。
“嗯,朕明日便与内阁商议,还有一事需要佑明你去处置一下。”崇祯记下了这个韩郁,便又想起另外一事。
“啊?啥事?”刘鸿渐总感觉这顿饭吃的不踏实。
“明日龙虎山张天师门下大弟子辛博,入京前来为慈烺大婚祈福,你需与鸿胪寺的官员一起去接待下。
听闻张天师的幼女也在此列,要好生招待不得怠慢了他们。”
………………………………
第333章 天师幺女
江i龙虎山自古以来便是道教名山,据道教典籍记载,早在三国时期,道家张陵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
虽然明朝的开国大帝朱重八先生曾经干过和尚,也撞过钟、化过斋,但可能也正是因此,朱重八并未对佛教有什么尊崇。
朱元璋不仅允许道家开山立派,还专门设立道录司来管理道人之度牒,而道家便是以龙虎山正一教为尊。
到了崇祯朝,张天师一脉已经承袭了五十二代,其掌教真人为年刚满六十的张应京。
按道理说,不论是天子大婚还是储君大婚,都是朝廷的超级大事。
身为皇室最是看重的道家一脉,张天师怎么着也要亲自来一趟,好为大明储君祈福。
但张天师身患重疾,其大弟子张洪任却是恰好到了闭关的关键时刻,无奈张天师只得派了二弟子辛博,并修奏疏一封向天子致歉。
至于崇祯所言,张天师的这个幺女,实在是张天师拗不过这个从小宠坏了的小丫头,非要去一趟京城感受一下帝都之繁华不可。
“二师兄,还有多久才能到京城呀!”一辆马车里传来一个清爽的女孩声音。
“哎呀小师妹,今天这一路上你都已经问了我十八回了,再有一会儿便到了!”车内另一个男声说道。
“哦你说”
“来了来了,大人,他们来了!”北京城东便门外,鸿胪寺的蔡泰贤并大婚副使刘鸿渐,忘穿了秋水终于把这龙虎山的辛道长等了来。
马车行到城门前停了下来,当先从马车上下来一个一身道服的中年男子。
“贫道辛博见过二位大人!”虽然他也是头一回到京城,但到底是见过世面,辛博赶紧拱手施礼。
“辛师兄,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