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哟——老牛你丫的,吾皇万岁万万……”大马勺溅起的热汤烫着了离得最近的孔二愣子,见崇祯已经来到跟前,孔二愣子只得忍痛行礼。
“都起来吧,朕只是来瞧瞧,将士们该吃吃该喝喝。”崇祯面带笑容,双手虚抬。
“忒!你是大厨?赶紧起来造饭,跪着干啥,皇上还饿着呢?肉还没炖好?”刘鸿渐对跪在地上不敢起来的伙头兵道。
“好……好了……炖好了,咱这就给大老爷盛!”大明皇帝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伙头兵哪里见过,被吓的一时慌了神儿。
这伙夫从身后的棚子里取出俩大碗,盛好了肉又哆哆嗦嗦的递给刘鸿渐。
刘鸿渐从下人手里接过筷子,把大碗递给崇祯,谁知竟被随堂的黄鹤拦住了。
“国公爷,按规矩,皇爷的饭食需由老奴……”黄鹤从一个精致的匣子里取过一双银制的筷子道。
“忒,你这卖皮革的骗子,怎的本官盛给皇上的美食,还得先要你来尝?一边儿去!”刘鸿渐直接一手拨开了黄鹤。
这军营里皆是大锅饭,以刘鸿渐对这些伙头兵的了解,一大锅饭做好之前,他自己都要亲自尝好几次。
若真有问题,身旁这个吃的五大三粗的伙头兵早狗儿屁了,更何况没人知道崇祯会恰好来这里,军营也不是谁人都能进来。
“这……这……”黄鹤没了脾气,这是规矩,他不知道为啥国公爷总是看不上他。
先前还没这样,那日他说了自己名字后,一切都变了。
“无妨,退下吧!”崇祯对刘鸿渐那是没由来的信任,只不过他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他是皇帝,怎能端着个碗在士兵面前啃马肉。
“皇上尝尝嘛,很香的!”刘鸿渐从火头兵手里也接过一碗,示意伙头兵开始分发肉汤,并扭头对一脸尴尬的崇祯道。
崇祯也确实饿了,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马肉放到了嘴里咀嚼。
被炖的酥香韧道的马肉瞬间在崇祯嘴里爆开,吃了几日的干饼子,这马肉才算是整个儿把崇祯的味蕾打开。
“嗯,真香!”崇祯不自觉的道。
“那肯定的皇上,这般经历臣都不一定有几次,皇上也应该享受当下呀!”刘鸿渐也夹起一块肉,被烫的呼呼哧哧。
“都吃,甭客气,管饱!”有崇祯在,刘鸿渐见林河、孔二愣子都端着个碗不动弹,便劝道。
虽然有数千匹的鞑子战马被炸死炸伤,但剩余的几千匹战马仍是够八万人饱餐好几顿,毕竟从战场上拉回来一只马腿都够好些汉子啃了。
甚至连城中仅剩的三千来个汉民也得了恩赐。
重回大明怀抱的第一日便能吃上肉,这些被奴役了十多年的汉民皆是边吃边流下热泪。
“今日大明打下胜仗,皆是诸位将士的功劳,先前朕独坐高堂而不知边军疾苦,如今朕亲临之方知世事维艰。
朕向诸位将士保证,以后朕便是自己饿着,也断然不会让诸位将士们吃不饱饭!”
崇祯自然不会如刘鸿渐般狼吞虎咽,他只是象征性的夹了一口,便递给了边儿上太监。
“谢陛下,末将定然肝脑涂地,为大明死战!”能够得到皇帝如此保证,底下士兵还有什么说的,皆是放下了手里的肉汤,跪地效忠。
“佑明,朕看,咱们还是回去吃吧!”
崇祯示意将士们起来,但这些将士们比崇祯还放不开,如此便大大的破坏了愉快的肉宴。
“也好,走,咱回屋子吃!”刘鸿渐也是无语。
这些个大字不识的家伙,能在他面前安之若素已经极是难得,他还是嘀咕了崇祯在将士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随行的一个侍卫端过来一口小锅,示意伙头兵又盛了一些肉汤,而刘鸿渐则与崇祯返回住所。
“皇上吃了俺炖的汤!皇上吃的俺炖的汤!”见崇祯离去,伙头兵牛头恍恍惚惚的魂儿才回来。
他嘴里不断的念叨,若自家的孙儿再问,他可真是有得跟孙儿吹牛皮了,毕竟他可是给大明皇上做过饭的人
……
“皇上,您是被蚊子咬到了吗?”刘鸿渐见崇祯一边走一边抓挠着后脖子道。
“是呀,这草原的蚊子可真是厉害。”崇祯也不隐瞒。
草原的蚊子确实要比京城的蚊子大上好几号,不仅大而且凶猛,还贼拉多!
被这些蚊子来上几口,那可真是有的罪受!
“皇上,臣这儿有治疗蚊虫叮咬的特效药!臣给你涂上!”回了屋子见崇祯还是不断抓挠,刘鸿渐心有不忍,便默默从空间里取过一小瓶风油精。
崇祯对于刘鸿渐通医术已经见怪不怪,毕竟当年太子都那样子了,太医都说治不好,偏偏被面前的这小子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刘鸿渐拧开风油精的塑料盖子,一股子薄荷的清凉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佑明,这是何物,味道如此清新,朕闻到后便觉神清气爽!”崇祯盯着刘鸿渐手里小玻璃瓶中的绿色液体道。
“嘿,这玩意儿叫清凉油,便是有个蚊虫叮咬、头痛难耐、胸闷气短时皆是可有疗效!臣给您抹上试试。”刘鸿渐边说边走到崇祯身后。
“嗯,确实很舒服,这是好东西,回头需让太医院研制一番!”奇痒处瞬间一丝清凉,崇祯顿觉浑身舒爽。
二人在屋子里愉快的喝着肉汤吃着马肉,刘鸿渐门下第一狗腿子牛壮与崇祯门下第一龙腿子曹文泰皆是把屋里的对话听了个正着。
二人也是不断的抓挠着露在外面的皮肤,事实上自从部队开进了草原,士兵们都饱受蚊虫之苦。
刘鸿渐与崇祯又聊了一些明日的计划,见崇祯一脸疲倦便也打算会自己屋子睡觉。
“嘿嘿,老爷,那个风油精能不能给俺用用,俺身上痒的难受!”
牛大棒槌有点不好意思,他刚才去蹲坑,私处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要说其他裸露在外的皮肤还好抓挠,可那地方真是……
“你这厮……得!拿着用吧!”大棒槌跟着自己走南闯北也算辛劳,虽然存活不多,但瞧牛大棒槌到处抓挠,刘鸿渐也不落忍。
丢给牛大棒槌一瓶风油精后,刘鸿渐便回了屋子歇息,牛大棒槌也是火急火燎的回了屋子。
片刻后。
“嗷——”牛大棒槌屋子里传来一声惨叫!
………………………………
第368章 野心勃勃
宁远城方圆百里,再无可坚守之城,明军势如破竹,兵分三路,三天之内连克塔山、杏山、松山三堡。
“皇上,近来天气愈发的炽热了,您还是去马车里头吧!”刘鸿渐骑在马上,对身边的崇祯说道。
马上到农历六月,此是草原最热的时节,加之没有任何阻扰,紫外线之强,刘鸿渐都担心崇祯受不了。
这么晒个把月,崇祯大叔估计还会得个黑脸皇帝的雅号。
“朕无事,将士们受得,朕便受得!佑明勿需再劝!”崇祯从马背上取下水囊喝了口水道。
正是晌午的日头,天空之上万里无云,肥嫩的草甸被晒的发黑。
刘鸿渐见苦劝无着,便命令全军停下,正是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恰好也可以让崇祯歇一歇。
对于崇祯的这般执拗,刘鸿渐也是没办法,崇祯这辈子心里装着的,一直只有大明二字。
如果能用自己的性命换来大明的强盛,刘鸿渐敢保证,面前的这个大叔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实在是个执拗的人啊!
得了刘鸿渐的军令,全军皆停下以一个小旗为一组,生火造饭。
一群侍卫随即在军队中央快速的搭起了一个帐篷,刘鸿渐与崇祯进去歇息。
“皇上,按照锦衣卫的探报,如今建虏已经开始紧急动员,保不准过两天仍会有大战!”刘鸿渐从身边兵士手里接过熏干的马肉说道。
马肉被熏干后,肌肉线条粗犷与牛肉无二,嚼起来格外的有劲道,且越嚼越香。
刘鸿渐边吃边把大块的肉干撕巴撕巴,递给崇祯一份儿。
“如今草原局势确实瞬息万变,不过依朕看来,只要大明军队不出大问题,这些部族应该不会也不敢贸然对大明动手。”
崇祯夹起一块马肉放到嘴里,胡子耸动用力的嚼着。
“是呀,皇上,一口吃不成胖子,咱大明军队虽然强横,但草原还是太宽广,短时间内大明根本力有不逮。
只不过这些墙头草般的部族,是断然不敢对咱大明下手的,他们应该最是担心另一个敌人吧!”
日头晒的刘鸿渐头晕,他干脆就着肉干,喝起了小酒。
大明八万军队,外加两万后勤补给之所以能如此安稳的行军,绝对少不了忙里忙外满草原跑的锦衣卫的功劳。
南北镇抚司共出动三个千户,三千余缇骑满草原的跑,凡是有任何对大明有价值的消息,皆是逐级上报,以最快速度报与崇祯和刘鸿渐。
经探报,大约在大明军队出关的同一时期,林丹汗的儿子察哈尔大汗阿布奈再也忍受不住,亲率两万大军征伐扎鲁特、敖汉。
并在几日前与土默特部、喀喇沁部汇合,三万大军向着忠于建虏的部落挥起屠刀。
而建虏这边,大明重兵之下,豪格与多尔衮叔侄俩重归旧好,联合科尔沁、喀尔喀等蒙古部落,又一次进行了全族总动员。
关乎部族命运的时候到了,与建虏已然血脉相连的科尔沁、喀尔喀等几个盟古部落,已然被绑上战车。
唯独那些个抽身事外的部落比较尴尬,他们想坐山观虎斗,看看三方哪边更强大。
但事实上不论是建虏,还是阿布奈,都已经对这些墙头草失去了信心。
投诚是没有用的,当你落了难,这些家伙仍然只会冷眼旁观,建虏就是个例子。
所以他们都明白,必须彻底收服,那么便只有一个字,杀!把虚与委蛇的首领全部杀掉,变成自己的奴隶!
建虏肯定是没得空处置这些墙头草,真是便宜了阿布奈那个小屁孩儿。
刘鸿渐边喝着酒边想道。
“莫要如此急躁,你也说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大明吃不成,那察哈尔就能吃成?一心不得二用呀!”崇祯似乎也是知道刘鸿渐的担忧,想了想道。
大明不需要一个统一的盟古,这是历史的教训,崇祯肯定深知这一点。
“哼,一群只会蛮干的莽夫而已,且让他们先猖狂。”刘鸿渐狠狠的咬了一口马肉道。
虽说与察哈尔订了盟约,但这厮明显也是为了得到大明的庇护,如今看到扩张领土的时机,那是连招呼都不打一声,直接去抢地盘。
可以想见,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所谓大汗,上是黄金家族的嫡系流着成吉思汗、忽必烈的鲜血,下又有除建虏外最强的军事力量。
这么一个部族若真的让他实现了夙愿,那么大明的边关还会安宁吗?
以游牧民族的尿性,估计这和平盟约连三年都撑不了,买来的哪有抢来的划算?
“今晨起,锦衣卫不是来报,说建虏大军已经过了三岔河吗?佑明你有何对策?”崇祯虽然也担忧盟古,但毕竟如今最紧要的还是建虏,不觉道。
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七日内连破数城所向披靡,把多尔衮惊的一天没下大玉儿床。
痛定思痛,叔侄俩和好后,立即决定兴全族之兵,必须将明军阻拦并击溃在辽河以西。
满八旗经过近一年来的数次惨败,如今已只剩四万不到,外加上所有还听从他们调派的各部族蒙八旗六万。
从人数上讲,建虏倒还是略占上风,可能这也是多尔衮信心十足的原因吧!
两百年前,瓦剌的也先,仅率两万余盟古兵便大败明英宗二十余万大军,并在土木堡生擒大明皇帝,从此也先的威名被草原民族传颂。
如今他有十万八旗兵,而大明天子就在关外,只要擒住大明的天子,必能一举打破大清颓丧的局势,而此消彼长,大明必定乱做一团,翻盘的机会来了!
只要能擒住大明的天子,他便能如也先般名流万史,甚至如此功勋,对于那个位子,他便有更高的威望与更大的契机。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还有希望,多尔衮踌躇满志。
直到他得知了大明的手榴弹,得知了被手榴弹击溃的一万多勇士,以及被击杀的可怜的十三哥赖慕布……
“送人头而已,皇上不必担心,论野战咱大明谁也不惧!
只不过若是攻城,还真是有些麻烦!”火器时代来临,打仗已经不是全靠人数了,但是一想到前方的坚城,刘鸿渐不觉皱了皱眉。
“你是说锦州城吗?”崇祯喝了口茶水道。
“对呀皇上,咱们必须在建虏大军到达之前,拿下这锦州城!
皇上可知道守这锦州城的是哪位?”
………………………………
第369章 里外不是人
“祖大寿!朕岂能不知,建虏派这逆贼驻守锦州,不就想给朕示威吗?”崇祯阴沉着脸。
从崇祯的脸色来看,建虏的目的确实达到了。
祖大寿,前大明守将,因为宁远大捷而被提拔为前锋总兵官,驻守锦州。
后,降清!
崇祯有理由愤恨,因为当年他自认为没有对不起这些边军,想想宫里的吃穿用度就知道了。
“皇上,这祖大寿可是极为善于守城,而这锦州城的城防比那宁远还坚固,他又占了地利人和之便……”刘鸿渐语气平淡的说道。
他并未皱眉,并非这锦州坚不可摧,事实上只要刘鸿渐舍得下本儿,锦州城还是可以拿下的!
只不过那样代价太大了,杀一个鞑子赏银一百两,死一个明军抚恤五百两,倒不是说他舍不得银子,事实上掏再多的银子也是崇祯发愁。
而是,谁的命不是命,这些明军将士哪个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能减少伤亡便尽量减少伤亡吧!
刘鸿渐恶补了明史,对于祖大寿其人还是有些了解的,这家伙典型的当了一辈子的兵,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也是令人唏嘘。
崇祯四年,祖大寿得孙承宗之令去大凌河建城,城修了一半,被黄太鸡率大军围困。
大凌河城虽然只修了一半,但黄太鸡仍然是围而不攻,因为这厮明白祖大寿守城的能耐。
不仅不攻城,黄太鸡还传信给城里劝祖大寿投降,祖大寿当然没鸟他,因为那时候建虏还是个土鳖暴发户,论底蕴哪里有大明深厚。
他回信黄太鸡,说大凌河城粮草充足,守个一年都没有问题,想着老黄能知难而退,结果黄太鸡还是个拧脾气,直接回信:那就围你两年!
祖大寿没脾气,只得下令缩减军粮开销,因为城里的粮食哪里够守一年,莫说一年,按照正常用度,最多也就撑十几天。
他只能寄希望于孙大爷的援军,一边节衣缩食,一边苦苦忍耐,这么一等便是一个月。
援军确实来过,但没走到大凌河城下,便被早已埋伏好的黄台极歼灭,黄台极打的一手好牌,围点打援的手段玩的贼溜。
三十天后,城中已然一粒米都木有,黄台极又派人劝降,祖大寿仍然把劝降信撕了个稀巴烂,不为所动。
没粮食,吃战马,战马吃光了吃啥?答曰,吃人!总之,就是不投降!
吃人当然是从手无寸铁的筑城民夫们吃起,当然那些饿死了的士兵也是要吃的,史料记载,其时,城中‘炊骨析骸,古所未闻’,什么意思呢?
就是用人骨头当柴火烧,把人肉割下来烤着吃,整个城中到处是人的遗骸,到处在烧人肉吃,此时的大凌河已变成活生生的阴曹地府。
但就是这样,大明的的士兵在祖大寿、何可纲的顽强领导下,愣是不投降。
就这么着,又过了一个月,援军还是没见着人,城中的三万余军民,已经饿死一半还多。
眼见着援军无望,士兵们紧绷的弦已经撑不住,而恰巧,黄太鸡的招降文书又递了进来。
祖大寿和何可纲有些犹豫了,照这么下去,这城中的士兵怕是都要活活饿死,为了留得有用之身,痛定思痛,何可纲挺身而出。
二人在一间屋子里密谋良久,第二日祖大寿大开大凌河的大门,手里提着何可纲的头颅去见黄太鸡。
黄太鸡热切的接见了祖大寿,祖大寿告诉老黄,说他早便想投降伟大的大金。
奈何这何可纲一直阻挠,无奈他便杀了这厮,黄太鸡自然信以为真,为了给明军留个好印象,让更多的明将来投他,黄太鸡不仅没有扣押祖大寿的亲属,反而大加赏赐。
祖大寿被黄太鸡的礼贤下士行为‘感动的’稀里哗啦,并提出要帮黄太鸡诈开锦州城门,以锦州城报答黄太鸡,黄太鸡简直都要乐晕。
祖大寿投降的第二日,便带着一小波人马赶赴锦州城,从此,便再也没有回去……
黄太鸡等的花儿都谢了,终于明白,自己被涮了,人家祖大寿压根就没想降你这土鳖,更没想帮你诈开锦州城。
要说黄太鸡这厮,也是个牛人,若是一般人被人这么涮肯定要气的杀人,但人黄太鸡一点都不气。
不但不气,反而仍旧不断的给已经当上锦州守将的祖大寿写信,干啥?劝降!
据史料记载,十年内,黄太鸡几乎每年都给祖大寿写劝降信,皆是杳无音信,因为所有的劝降信都被祖大寿当了擦屁股纸入了茅房。
这么一写,就是整整十年,崇祯十四年,明清松锦大战,祖大寿又被黄太鸡重重包围,蓟辽督师、兵部尚书洪承畴支援失败反被俘。
锦州解困彻底无望,黄太鸡的劝降信又来了……
祖大寿望望苍天,只恨明廷不争气,他带着半年不发军饷的辽兵忍饥挨饿,朝廷却还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争权夺利。
陷入绝境时,他耐心等待,如今已经仁至义尽,于是乎,黄太鸡等待十年,终于拿到了如愿拿到了锦州城。
这便是刘鸿渐所知的,祖大寿的故事。
刘鸿渐之所以如此在意此人,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这祖大寿是祖仇清的生父,祖仇清跟着他一年多了,都是一起扛过枪的兄弟。
祖大寿也非罪大恶极之人,再怎么着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兄弟失去父亲。
祖大寿不仅是祖仇清的父亲,还是吴三桂的二舅,袁都督的直系,袁都督又是孙承宗的嫡传弟子、一手提拔,而孙承宗又是刘鸿渐的太岳丈!
这特么的,论辈分刘鸿渐都不知道怎么论!
总之,刘鸿渐打算给这厮一个机会,他可不管崇祯心里憋屈不憋屈,如果能兵不血刃,如果能少死些明军、少废些炮弹、如果能……
他必须要试一试!
“佑明,朕说过,朕不会干预你的军令!”崇祯似乎想到些什么,深吸了一口气道。
“皇上,古人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费!您真乃圣君也!”刘鸿渐溢美之词跟崩豆似的,然而却只得崇祯的一记白眼。
“来人!传祖仇清进来见驾!”
……
PS:写完这篇,估计有书友要喷我,祖大寿这个人,从结果来看,降了就是降了,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只看结果,另一种人更爱这过程。
祖大寿其人,后人有句对联评价,寒寒觉得十分中肯。
一代名将,据关外,守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寒寒原本想着,还是不要碰那些争议的历史人物吧!
但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要碰一碰,因为当初看那段历史,寒寒被触碰到了。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是我,在那样的局势,你作何选择?会去以死明志吗?
或许会吧,死了当然值得歌颂,但哀莫大于心死,已经仁至义尽的情况下,也算是个大时代下的可怜人吧!
至于这祖大寿如何处理,寒寒心里已有定意,书友若与寒寒意见相左,还望轻喷。
………………………………
第370章 大时代下的悲剧
“末将祖仇清见过陛下!”祖仇清今日砍翻了不少鞑子兵,一身的血气,刚才正与手下兄弟一同大碗的吃肉,突然被召见,也是一头雾水。
“祖爱卿平身,非朕寻你,你们谈,朕去如厕。”崇祯起身离去。
崇祯是见过祖大寿的,祖仇清第一次入朝堂时,崇祯便觉这人有些眼熟,但天下姓祖的何其多,他也并未在意,如今看来,真的是……
他知道自己在这儿反而让人不自在,而且他也不想听那些旧事,干脆直接回避了。
“小祖啊!来,过来,坐。”刘鸿渐满脸笑意,招呼祖仇清坐下。
桌边的一小盆儿马肉还冒着热气,刘鸿渐从边上取过一个酒盅,给祖仇清倒上酒。
“来,今日战事辛苦,本官敬你一杯!”刘鸿渐左手端起一杯递给祖仇清,右手则端起自己的。
“大人,您……”祖仇清哪里受过这待遇,直接被刘鸿渐整的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