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没有大饼有些遗憾,但这牛肉似乎并未放许多盐巴,正好可以直接吃。

    “皇上急什么,这草原打下来也是咱大明的疆土,那建虏也跑不了。”刘鸿渐不以为然。

    建虏若真是跑了倒是省事了,不论是辽阳还是盛京,那城墙的厚度几乎与南京城无异。

    真要指望那十五门加农炮去轰,估计炮管轰废了也无济于事。

    “这盟古部落,朕以为,除却他们的战马之外,对大明无甚用处。

    当务之急还是应该以建虏为要,那里有朕的百姓,他们已经被建虏奴役几十年……唉!”崇祯似乎想起往事,不由得叹了口气。

    多的话崇祯没说,盟古草原上的鞑子与大明分分合合得有数百年了。

    成祖雄才大略,五次攻伐都未曾征服盟古,后来数十年虽然也有过胜负,但皆是不能彻底解决北患。

    外加上经过历代文臣考察,这盟古草原除了放牧,并不能产粮食。

    即便种下粮食,往往也只能产一两季,不但产量不行,时间长了这土壤就会变成沙子,连草都不能好生存活。

    草原在崇祯印象里形同鸡肋,若不是还能给大明提供些良马,真是鸡屁股都不如,还要搭上不少官员去治理。

    大明地大物博,倒不如直接去与那盟古人换来得轻巧。

    “皇上此言差矣!臣请问皇上,这牛羊肉好吃不?马奶好喝不?”刘鸿渐觉得崇祯对草原有极其大的偏见。

    这偏见不止集于饮食,甚至集于思想。

    “牛肉厚实香纯,羊肉味道重但太医说可驱寒,马奶味道也不错,不过爱卿问这个何意?”崇祯疑惑道。

    大明百姓甚至官员都是不能吃牛肉的,但皇家却不在此列,饶是如此,崇祯吃牛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那臣问皇上,论单兵能力,大明士兵与鞑子兵孰强孰弱?”刘鸿渐并未直接回答崇祯的疑惑,而是继续问道。

    “虽然大明如今有火器,但如果只是战刀对砍,朕以为,大明士兵仍是不如鞑子。”这个是必须要承认的,多年来的战绩在那儿搁着呢。

    “那皇上可知,鞑子与咱大明士兵都是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何以咱明军士兵杀不过鞑子?”刘鸿渐咄咄逼人。

    崇祯皱了皱眉眉头,他哪里知道,他如果知道,怎么会败的那么惨?

    “吃的东西不一样呀皇上!”见崇祯郁闷的不语,刘鸿渐也知道自己装的比让大叔不爽了,赶紧点破谜题。

    “盟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吃食皆是放牧的牛羊,女真人是渔猎民族,白山黑水之间皆是虎、豹、狼、鱼。

    但不论是盟古人还是女真人,他们都极少吃面食,一日三餐基本全是肉。

    肉是好东西呀,富含各种优质的动物蛋白,以及身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哦,这么说吧皇上,同样重量的面食和肉食,一块肉能顶五碗米饭!”

    职业病、职业病,身为医学专业,一时顺口竟然把氨基酸都扯了出来,刘鸿渐见崇祯眉头愈发紧皱,赶紧打住。

    只吃野菜的人会面黄肌瘦,只吃面食的人同样不能完全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特别是战场厮杀的士兵们,肉食可以最快的补充能量,增进肌肉生长。

    盟古人打仗基本是没有辎重营的,因为他们出征的全部家当基本就是两匹马,一匹驼人,一匹等着驼人。

    两匹马轮换,一日可行军两百里,端的是来去如风。

    而他们十天的军粮,不过是半只风干的羊,往马背上一挂随吃随取,还营养丰盛。

    反观大明呢!

    天天都是米饭团子、杂面饼子,就这还是好的。

    听说前几年大明困难的时候,连杂粮饼子都木有,能打的过鞑子才怪呢!

    “爱卿是说,只要大明的将士吃了肉,战力便会提升吗?”崇祯不懂营养学,在他看来不管是面食还是肉食,吃饱了不是一样有力气吗?

    “皇上英明呀!”刘鸿渐真想拍一拍崇祯大叔的肩膀,夸他一句孺子可教朽木可雕也。

    崇祯瞪了刘鸿渐一眼,他仿佛听出这不是在赞美他,起码心不诚。

    而且他并不觉得吃面食有什么不好,面食才是汉人的灵魂呀!

    “皇上可是担心鞑子野蛮,不服管教,恐不能长治久安?”刘鸿渐放下手里的筷子道。

    这句话算是说到崇祯的心坎里了,如果鞑子若内地的百姓般好养活,收了到也无妨。

    就怕是明面上受着大明的管辖,暗地里却打家劫舍欺辱大明百姓。

    近百年来这种案例层出不穷,鞑子也一直在刷新着无耻的底线。

    “皇上知道为啥鞑子打仗这般拼命吗?”刘鸿渐开启自言自语模式。

    崇祯不语,但却把碗中的马奶喝光了。

    黄鹤赶紧弓着腰又给崇祯满上,然后看了一眼刘鸿渐的碗,也讨好似的满上。

    “还不是因为穷!有吃的有喝的,谁想去把脑袋挂裤腰带上四处溜达。

    大明缺马,缺牛羊缺肉,这些都是草原上吃腻歪的东西。

    反观鞑子,从身上穿的布匹,到小小的绣花针都要依靠大明。

    既然能相互依存,何不各取所需?

    这样鞑子能吃上米面,大明百姓也能吃上牛羊肉,妥妥的贸易顺差呀皇上!

    外以大明铁卫震慑之,内以衣食用度限制之,再以儒家文化教化之,则鞑子可安也!

    怎么样皇上?是不是很牛逼?”

    刘鸿渐此时感觉自己就是个高明的政治家。

    外加上自己这么打了这么多胜仗,好像称为军事家也不为过。

    如果自己想学一学其他的穿越者,时不时抄一抄后世的诗文,客串一下那些骚客。

    岂不是又有了文学家的潜质?

    哎呀!膨胀了,膨胀了!

    PS:朋友们啊,别养了,再养就把书养死了,或者果真喜欢这个故事,还请开一下自动订阅吧。


………………………………

第399章 你忘了凤阳之耻吗

    “就依爱卿之言吧,只要能让大明边镇百姓少受些战乱,何尝不可一试。”崇祯见刘鸿渐越说越起劲,神采飞扬的都要上天,也不忍去泼冷水。

    刘鸿渐说的这些个策略,朝廷里的那些文官又何曾没有提过,甚至比刘鸿渐说的还详细一百倍。

    可结果呢,还不是那个鸟样?

    说是教化、教化,管家是看鞑子想不想学,鞑子向来不尊重大明的礼仪,这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

    难不成把刀子架在鞑子脖子上,让他们来学我大明的之乎者也?

    嗯?好像真的可以呀!

    崇祯眉毛一挑,觉得自己这爱卿虽然说话不着道,甚至满嘴跑马车。

    但不得不说,很多事情还真的向刘鸿渐所说的那样去发展,甚至大部分都成了。

    从最初的刺杀李自成,到皇城鸿门宴,从遂发枪问世,到手榴弹逞威无不如此。

    “那臣启请大明新设盟古省,以宣大明之威,布天子之福于盟古人!”虽然知道崇祯大叔不甚相信自己所描述的蓝图。

    但不要紧,只要他肯点头就行了。

    先前的那么多事,崇祯大叔哪个不是将信将疑?

    “依你,但大明的重心还应当是建虏为好!”崇祯加了一句。

    盟古人跟大明闹腾了一两百年了,也不差这会儿,毕竟听说他们非常喜欢窝里斗。

    反观这建虏,虽然人数不多,却极为凶残和善战。

    本来黄太鸡死了,豪格、多尔衮、代善等争夺汗位,朝臣包括崇祯都以为建虏要内斗个头破血流,大明也可以有喘息之机。

    但三方不仅没开打,反而把位子都让了出来,兢兢业业的攻掠大明起来。

    他们还特别会搞外交,用自己的女儿笼络诸多盟古鞑子,外加上一大票叛逃过去的汉臣的辅佐,实在是大明的大患啊!

    “抱歉,皇上,臣刚才说错话了。”刘鸿渐突然一脸的内疚。

    “啊?爱卿何错之有?”崇祯疑惑。

    “臣刚才少说了个省,皇上应该准备新设两个省!一个为盟古省,一个为东北省!”对于自己的失误,刘鸿渐深感内疚。

    崇祯:……

    “一切还未可知,佑明不得乱语啊!”崇祯见刘鸿渐哪里有半分愧疚模样,分明是一脸臭屁,不由斥责道。

    骄兵必败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还有,昨晚锦衣卫自盖州传来消息,东江镇总兵冯敦厚自皮岛攻伐建虏镇江堡后屠城,向南突袭至凤凰城,又屠城!

    最为朕所不安的是,这冯敦厚竟然裹挟百姓参与攻城,大明三百年未尝有之,此是败坏我大明名声,朕欲下旨斥责。”

    崇祯昨晚为此大动肝火,足足喝了三碗汤药才压住了汹涌配牌的咳意。

    杀俘、屠城、裹挟民众、让百姓参与屠城……

    他现在给刘鸿渐说这些,不外乎这冯敦厚是刘鸿渐一手提拔,想着让刘鸿渐规制规制,不然大明三百年的名声便要臭掉了。

    “唉,臣也很后悔。”刘鸿渐少见的叹了口气。

    “佑明也觉得冯敦厚此举太过凶残吗?”崇祯本来想直接撤掉冯敦厚的总兵之职,但他不懂兵。

    如果刘鸿渐也认为此举有伤天和与朝廷名声,那么他便决定把此人调内地。

    “皇上误会臣了,臣是后悔啊,臣应该多给冯总兵留下些火枪,还有咱这手榴弹,如果有这些东西,想来冯总兵会更加的势如破竹吧!

    真是难为了冯总兵呀!”刘鸿渐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佑明!咱们大明是有礼法的国家,怎能助长此等风气!”崇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见刘鸿渐痛心疾首,他本来以为刘鸿渐至少应该写封信警告一下,结果呢?

    刘鸿渐不仅不觉得过分,还觉得冯敦厚做的不够,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皇上,你忘了凤阳之耻吗?汉人尚且如此,鞑子呢?建虏呢?

    朝臣鼓吹非仁义无以治国,那么大明内忧外患时,怎不见他们来用仁义退兵?

    皇上,大明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跟建虏墨迹,张献忠、郑芝龙还在作威作福,大洋的彼岸四处在上演着屠杀,荷兰人、弗朗机人、英格兰人无不觊觎我大明财富……

    臣……深感不安呐!”刘鸿渐知道崇祯在着急什么,可他的着急在刘鸿渐心里一文不值!

    真要说脸面,大明在祖坟被掘的那一刻,脸面都已经丢尽了。

    不止丢尽,还被大字不识的农民兵踩到地上反复摩擦。

    朝臣们呢,还不是该贪还是贪,该花天酒地仍旧花天酒地?

    现在想起名声来了,直接间接死于匪军叛乱的百姓有多少,死于蒙古鞑子、女真鞑子刀下的百姓又有多少?

    咱只不过屠了海州两次,屠了复州两次,屠了盖州、屠了复州两次,而已。

    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把鞑子打服了、打怕了,打的从心眼里、即使是做梦都能吓醒、都是战战兢兢的才行。

    刘鸿渐是真的可怜冯敦厚,让一个饱读八股的儒生去充当这重量级的角色。

    换作巴巴喇、阔端甚至祖仇清四兄弟之中的任何一人,想来都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身居敌后,四周皆是建虏,没有补给、没有增援,还要兼顾盟军兄弟的士气。

    不来点浓墨重彩,怎么让士兵们疯狂?

    况且即便战斗再是惨烈,刘鸿渐也绝不相信冯敦厚会裹挟汉人百姓。

    那么,一切的一切还是问题吗?

    大叔难道都这般兼爱了吗?

    不是人家太凶残,只能怪你看不穿!

    刘鸿渐疑惑的看着崇祯,这真是个矛盾的人啊!

    “爱卿休要提这个,你这是拿刀子捅朕的心窝子啊!”崇祯眼睛瞬间便红了。

    也就是知道刘鸿渐没有其他心思,若是朝臣们敢在他面前提此事,崇祯早便把这人拉下去吃板子了。

    “皇上,忠言逆耳啊,臣不会说话,臣有罪!”刘鸿渐也知道自己话说重了,赶紧谢罪。

    但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有他在,他绝不允许先前那般,前线将士浴血奋战,被后方朝臣的闲言碎语拉回来听参,绝不!

    “此事尚且不提,这军营中那许多女子又是何故?”


………………………………

第400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启禀陛下,黄得功请见!”帐内二人正谈着,一个侍卫前来禀报。

    “宣!”崇祯轻声道。

    片刻后,黄得功一身甲胄进来行礼。

    “老黄,好久不见,来来来,尝尝这草原的土特产!”刘鸿渐赶紧招呼黄得功。

    崇祯还未说话,黄得功不敢妄动,见崇祯点了头,黄得功方敢在刘鸿渐的下手找了个墩子坐下。

    “启禀陛下,臣有谏言。”黄得功对面前的肉食视而不见,他眉头微皱似有心事。

    “哦?黄爱卿请讲。”经过这么长时间,崇祯对黄得功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虽然黄得功不怎么会说好听话,但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边镇布防,都要比面前自己这个不靠谱的臣子稳重的多。

    “陛下,大明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了,臣恐遭建虏和盟古部落的觊觎,贻误陛下的大事。”黄得功自知陛下和督师大人一门心思征伐建虏,但一口吃不成胖子。

    从山海关到宁远再到锦州,从广宁到到海州,再到目前的科尔沁,足足有一千余里。

    如此长的补给线,万一哪一处出了问题,都有可能断了明军七万大军的粮草。

    没有充足的弹药补给,对明军来说将是晴天霹雳,粮草断则军心乱。

    虽然这时候说这话有点泼冷水的嫌疑,但该说的还得说。

    不敢说真话的将领不是个称职的将领,不敢言的黄得功也不是他黄得功了。

    为了驻防新收复的城池,从山海关、宣府、大同、蓟州等镇,黄得功几乎已经将新练成的十万新兵全数拉了过来。

    饶是如此,整个防线依旧有多处薄弱。

    察哈尔部招揽土默特部、喀喇沁部,三军合一正在大明的边镇之外四处出击。

    虽然察哈尔部与大明有盟约,但盟约这东西又值几个钱?

    大明边镇的安危更不能寄托在这一纸盟约上,万一这厮背信弃义给大明后背来一刀呢?

    大明虽然全军加一起有将近一百万的士兵,但大明实在是太大了,各地士兵的战力也是参差不齐。

    关外一下子多了这许多领土,四处都要士兵驻防,黄得功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老黄你多虑了,本官如今就等这出头鸟呢!”刘鸿渐当然知道黄得功的担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的目标是攻,黄得功的任务是守,相对来说攻的一方占据着完全的主动权,所以刘鸿渐是想打哪儿便打哪儿,一路在关外横冲直撞。

    但守就比较被动了。

    不仅守还要负责给大军提供稳定的补给,若说起这补给线,那就更长了。

    米粮多经漕运自江南、自福jian郑氏经漕运到天津卫,弹药则自京城向北运抵山海关,然后关外是更漫长的阵线……

    事不关己关己则乱,他也不想想,刘鸿渐为啥要打这科尔沁?

    还不是想逼着老乌龟们出城与他决战?

    锦衣卫的缇骑早已渗透到辽东诸地,只要建虏敢出城,刘鸿渐便有把握让他们有来无回。

    “大人呐!察哈尔部野心勃勃,不得不防呀!”本来就不受崇祯待见,这黑脸还要自己来唱,黄得功也很是无奈。

    “他敢!本官正愁着找不到人打呢!”刘鸿渐不以为然,明军兵力略显不足,察哈尔现在忙着收割盟古乱局,又何尝不是?

    如果孛罗赤还活着,以他对大明军队的了解,量他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攻掠大明。

    趁火打劫顾然舒坦,但如果打劫失败呢?

    “我说老黄,你啥意思?这是嫌咱明军打下的疆土太多了?”刘鸿渐半开玩笑的道。

    “卑职不敢啊,卑职只是……”

    “好了黄爱卿,你所担忧之事朕知道了,你尽心尽责便可,勿需太多压力。”与面前似乎啥都不当回事的小子相比,崇祯也知道黄得功肩头的压力,所以也并未苛责。

    “臣遵旨!臣请告退!”

    “别着急退,喝碗奶再忙不迟。”刘鸿渐给黄得功倒了一碗马奶道。

    “下官……”黄得功本想说自己都这么一大把年岁了还喝哪门子奶,但见崇祯面前也搁着半碗,又把话咽了回去。

    “赶紧的,不喝不准走!再忙也得注意身体不是?要劳逸结合!”刘鸿渐不理会,把碗递给黄得功。

    黄得功咕咚咕咚若喝水般一饮而尽,乳白色的奶汁沾染上胡子,黄得功用手一抹,躬身告退。

    “佑明,黄爱卿所言,你真的不担心吗?咱们是否过于冒进了。”崇祯放下刚才的云淡风轻,也是满脸担忧。

    刚才黄得功在这他没多说,被群臣忽悠了十七年,忽悠瘸了忽悠瞎了,以至于崇祯除了刘鸿渐,外臣的话都会先打个问号。

    只有面对身前的这个臣子,他才敢说出内心想法,一来这小子知根知底儿,二来他被其他朝臣骗怕了。

    “皇上,古语有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如今整个草原、辽东乱作一团,那察哈尔都知道趁机扩充自己的牧场,咱大明怎能落于人后?

    放心吧皇上,臣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刘鸿渐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吃到大明肚子里的肉,那是断然不可能吐出来的。

    大明打了胜仗,黄得功和崇祯还这般忧心忡忡,真是想不通!

    与黄得功商议好了驻防事宜后,北伐大军在科尔沁修整了两日,继续北上。

    辽阳不好打,刘鸿渐干脆不打了,喜欢当乌龟是吧?

    那便看本官把你小弟的老巢一个一个都给吃了,看你出来还是不出来!

    自科尔沁一路向北,七万大军侵掠如火,屠便了所过之处的所有建虏狗腿子部落。

    在刘鸿渐的‘英明指挥下’,大军势如破竹,六日后,七拐八拐的竟然绕到了建虏盛京的西北。

    锦衣卫报,东边三十里便是铁ling县城,此地距离盛京已不足一百里!

    烈日之下,热风阵阵,黑了一圈的刘鸿渐骑在战马上,他感觉有些口渴,从马背上摘下水囊饮了几口,望向东方。

    “皇上,也许不久之后咱们便可以凯旋了!”刘鸿渐意味深长的道。

    “爱卿何出此言?”崇祯也骑在战马上。

    本来他身体便不怎么好,但为了提升士兵们的士气,他一直拒绝乘马车,而是与诸多将士一般战马骑行。

    “嘿嘿,皇上且看着吧!”


………………………………

第401章 兵发盛京

    “启禀陛下、督师大人,卑职手下抓到一个鞑子的哨骑!”崇祯二人正言语间,一个锦衣卫百户上前跪地荣禀。

    “带上来!”崇祯没打算干预,刘鸿渐肃声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建虏龟缩于城中作防守态,但与大明一样,整个辽东建虏的哨骑也是满地跑。

    少倾,一个被捆绑的结结实实的建虏兵被押解过来。

    “跪下!”两个负责押解的缇骑各自出一脚踹在鞑子腿窝处,鞑子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现在,我来问,你来答,答的满意,本官给你个痛快!”刘鸿渐安坐马上像看死人般看着这满脸死灰的鞑子。

    身后的常钰与阔端翻身下马,阔端直接走到这俘虏边上充当通译。

    “问你话呢!声带拉家里了?”阔端见这鞑子不语,一把揪住了这鞑子的老鼠鞭,一用力便把那一撮老鼠毛给整个扯了下来。

    “嗷——”本就被吓的魂不附体的鞑子瞬间灵魂归位,头顶上针扎似的疼痛让他挣扎不已。

    “说不说?”阔端见这厮只顾了喊疼还是不肯屈服又踹了一脚。

    “常钰,该你了!赶紧的。”刘鸿渐给常钰使了个眼色。

    七万大军停滞在此,时间紧迫,刘鸿渐没工夫浪费太多时间。

    常钰毕竟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科班’出身,专门便是负责刑讯逼供,哦不,审理犯人的。

    虽然手边没有任何的刑具,但想撬开一个普通士兵的嘴实在是小菜一碟。

    常钰走上前去,握住鞑子被捆绑在背后的右手小拇指,咬牙一用力。

    只听咯嘣一声,小拇指瞬间被反向掰断,清脆的声响传入崇祯耳中,接着便是鞑子俘虏杀猪般的惨叫。

    常钰并未停手,自小拇指起无名指、中指、食指都是一根本被掰断。

    十指连心,鞑子疼的额头虚汗不住的往外冒,只片刻便晕了过去。

    由于手掌内侧皮脂硬厚,从外表看却并未有太渗人的伤痕,这也是考虑到崇祯在场,怕他老人家心理承受不住,不能搞的太过血腥。

    饶是如此,也是看的崇祯暗自咂舌,他知道锦衣卫办案十分灰暗,但具体如何灰暗却是甚少了解,面前如此行径可见一斑。

    常钰打开水囊哗啦啦的把这鞑子呲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