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为人严谨,没做过的东西自然不肯打包票,好在虽然不知这水泥的用途,但目前那个古怪的叫蒸汽机的东西研制受挫。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先帮大人把这水泥研制出来。
二人商议一番议定选择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这玩意儿只西山钢铁工坊的矿渣就堆出了两座小山,在国内也好收拢。
打定了主意,刘鸿渐二人说干就干,西山工坊多的是慕名而来的穷苦匠人。
木匠、石匠、铁匠一应俱全,人多好干活,军械所大门外右侧的一大块工地上,三天之内便被堆起一座小型的实验用水泥窖。
三日来,为了这水泥,刘鸿渐连家都没回,军械所有刘鸿渐单独的豪华包间,其与宋应星白天督造水泥窖、琢磨各种配料的比例、以及研磨方式。
晚上二人吃饭都三句不离水泥,宋应星都觉得自家大人着了魔,心想着要不要上报圣上找几个御医给瞧瞧。
这日按照图纸,水泥窖终于督造完毕,在水泥窖的旁边,被工人们研磨的粉状石灰石黏土混合物堆起老高,另一边混合材(煤石、铁矿石矿渣等)和石膏粉也是老大一堆。
一声令下,几个民壮把混合物以铁锹送入水泥窖,点火呼呼的烧上了半个时辰,倒出来后与混合材石膏粉再度混合,再度装入水泥窖煅烧。
又是半个时辰,当宋应星一声令下起窖时,刘鸿渐的眼神都变了。
这玩意造出来不仅可以配合钢筋建造坝口、建造楼房,这特么都是银子呀!
一个工人从水泥窖侧面底部打开了水泥窖的出货口,呼啦一声‘水泥’便从其间流了出来。
这水泥其色发黑还冒着难闻的黑烟,哪里有半分水泥的样子。
“我次奥,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这般黑?”期待中的水泥并未看到,刘鸿渐眼睛都绿了。
“大人莫急,可能是煤石放多了,且让老夫再调制一番。”宋应星倒是不急,研制一种新东西要的就是耐心,没耐心的科研者根本不可能成为行家。
也对,都怪自己太心急了,刘鸿渐见宋应星这般沉着,反倒也不那么恳切。
哪有一次就能成功的,那个发明了灯泡的爱什么来着,人家失败了六千多次,失败是成功他娘,这才哪儿到哪。
就这还是有说明书,如果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要捣鼓到猴年马月。
二人稳定了心绪开始了继续实验。
一个多时辰后,第二炉水泥出窖。
“煅烧的过于轻了,看来还得重来。”宋应星抓起一把冷却后的产物闻了闻道。
又一个多时辰过后,第三炉出窖。
“封的过于严实了,不行。”
……
一直忙活到天黑,仍旧没能烧出合格的水泥,刘鸿渐从最初的兴高采烈,到下午时已经意兴阑珊,干脆命人搬了个太师椅。
往那椅子上一躺,摇来摇去的看着宋大爷一个人里里外外忙活。
“嗯,预热分解是个难题,另外就是气闭性。”天已经完全黑了下去,宋应星仍在紧皱眉头。
“得了宋老,明日再战吧!走,咱回去喝点。”经历了一整日的奋战,刘鸿渐也知道任何一种新东西的发明都没那么容易,反倒是没那么迫切。
第二日一大早,刘鸿渐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刚出门,便见宋应星已经又开始指挥工人们向水泥开战。
这宋大爷,不愧是理工大佬,就凭着这份专注和耐性,甩后世专家十条街,刘鸿渐心道。
“大人起来了,快看,这炉成品似乎效果不错。”宋应星见刘鸿渐出来,马上让工人们提水和泥开始实验,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意。
这已经是第八炉了,土窖旁边支着个桌子,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每逢一次失败,宋应星都会勾勾画画总结失败原因,一天多时间,废纸都扔了一箩筐。
几个工人活好了水泥,又搬过了几块条砖,以水泥敷之,如砌墙般把数块砖头砌在一起,又在水泥中掺杂了不少碎石子,就这么晾在了地上。
接下来便是静静的等待水泥自然风干,刘鸿渐早已心如止水,反正失败了大不了从新来。
这时反倒是宋应星紧张了,因为按照他的估计,这一炉才是最有希望成功的。
为了让水泥尽快干燥,几个木匠干脆在转头旁边支起了一小堆火儿,一个多时辰以后。
“二档头,王爷,成了!你们看!”一个民壮大叫着,与另一个民壮将砖头抬起。
二人只抬着砖层的上部,但连带着整个砖层都被抬了起来,若是普通的石灰砌墙,断然是不可能连着带起来这么多砖块。
“成了?成功了!”刘鸿渐简直不敢相信。
“是啊大人,这东西倒是皮实,竟能有如此大的粘合力。”宋应星微微一笑却并未有太大的兴奋。
他研制出的东西太多了,这水泥不过是其中一种,年岁大了,哪里有那么多的兴奋。
“水泥定当造福大明,宋老,此番你又立大功了!”刘鸿渐一脚踹在混凝土上,竟没撼动半分,又检查了砖块的粘合度,随即高兴的道。
“此皆是大人的功劳,若没有那些图纸,老夫哪里能造出这般东西,老夫才是钦佩!”宋应星一如既往的谦虚。
“哈哈哈!”二人对视一下哈哈大笑。
这情况已经出现好几次了,刘鸿渐出图纸,宋应星按图索骥,二人也算是精诚合作不亦乐乎。
“你,你,你,还有你,去找辆牛车来,随本王拉着砖头进宫面圣!”刘鸿渐点着几个民壮发号施令。
………………………………
第473章 又立了大功
皇城,午门。
“王爷,这……这真的不行啊,上头怪罪下来,小的承担不起呀!您就不要为难卑职了。”午门守卫见刘鸿渐的架势脸都绿了。
堂堂一个王爷,赶着一个牛车,守卫还以为车上是啥宝贝东西,结果上头就搁着一堆砖头。
身后就是紫禁城,乃皇家重地大明威仪,若是让一辆牛车堂而皇之的从午门入城,朝中的大臣岂不翻了天?
到时安国郡王没事,他这守卫可就得下岗了。
“磨蹭什么?本王有十分紧要之事,赶紧得,上头怪罪下来,你可报本王的名号!”刘鸿渐正兴冲冲的去报喜,没曾想竟被一个小小的守卫给拦住。
“王爷,莫要为难卑职。”这守卫单膝跪下希望刘鸿渐放过他,眼睛却瞅着牛屁股。
又……又拉了一坨……天哪!
“何事喧哗?”二人正僵持间,刚下了早朝的范景文从宫中走来。
“哦,是安国郡王殿下,王爷怎么这般派头?”范景文一见是刘鸿渐,语气马上缓和了下来。
空气中弥漫着牛粪的味道,老范觉得刘鸿渐这次玩的有点过了。
不论是百官还是勋贵,入紫禁城皆要下马下轿步行而入。
莫说是牛车,马车都不行啊!
刚想说两句,范景文的目光就被马车上的砖头和一坨硬物所吸引,刘鸿渐牛气哄哄的只说这就是巩固坝口的利器,范景文马上便不淡定了。
“放行放行,有任何罪责,有本官和王爷顶着,快放行!”北方大旱,水利受阻,身为工部尚书,范景文如今面对的不止是崇祯的压力,还有北方四省上千万百姓的生计。
如果车上这东西真的能解决那个难题,违一次规又何妨?更何况,王爷虽然喜欢开玩笑,但却从未在这等国计民生之大事上胡闹。
见王爷和当朝次辅都如此说,守卫还能说啥,当即拍马放行。
“瞅啥?快去把牛粪清理干净!”刘鸿渐拉着马车刚走,这守卫便冲着几个手下吼道。
……
“佑明,这便是你所说的……水泥?”崇祯一身龙袍背着手查看着地上之物,也没瞅出什么奇特之处。
刘鸿渐也不解释,随即命崇祯身后跟着的司礼监掌印王二喜取过一把铁锤来。
“用你吃奶的力气,给陛下砸这砖头!”力气活儿刘鸿渐当然不干,他把大铁锤递给殿门外守卫的一个大汉将军。
这大汉将军一身亮丽盔甲还有点受宠若惊,他只是个站岗的。
“啐——”为了在崇祯面前露个脸,这大汉将军朝手中吐了口唾沫,拎起大铁锤便砸向了以水泥粘合的砖块。
只听砰的一声,砖头被砸的碎裂,而砖头与水泥之间仍旧未曾分离。
崇祯还未明白过味儿来,范景文眼睛却是一亮。
“皇上你看,这水泥着实坚固,竟受如此大外力都砸碎了仍未开裂,当是铸造大坝坝口的好材料!”范景文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水泥凝固物面带兴奋的拿给崇祯看。
“佑明,此物可易于生产?”崇祯脸色也好了许多,只是建造大坝耗料极巨,若跟那钢材一样无法大量生产,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此物乃是以石灰石、黏土、煤石、铁矿渣等物混合煅烧而成,材料咱大明多的是,难点是配比和火候的掌控。
不过臣与宋档头经过一日夜的实验研究,如今已经掌握了其中关键,量产只需多建造水泥窖便可。”刘鸿渐沉声道。
“王爷,此物若用来筑樯,可行否?”李邦华没怎么关注那些砖头,而是盯着地上的混凝土凝重的道。
他是兵部尚书,所思所想皆是大明的兵事,如今大明各地的城墙皆是地基为巨石上铺为青砖,已经不足以抵抗日见犀利的火炮。
“当然,用混凝土建筑城墙,可比砖头坚固多了,如果再掺入军械所的钢筋,不是本王吹,就目下的火炮若想轰开北京城,没个把月想都别想!”
京城城墙城门处有七丈厚,就是外城墙也有两丈多,如果是同样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来筑,以时下的实心炮弹去轰,任谁都要绝望。
“皇上,此物既可用于民生,还可用于国防,实乃大明之利器,研制之法万不可落于他人之手!”李邦华随即谏言。
“嗯,佑明此番又立了大功了,既是你的功劳,生产之事当交由西山工坊吧,需要多少人手、原料皆可与范爱卿商议。”坝口问题终于解决,顺带还能加固城防,崇祯心情也不错。
得了崇祯的旨意刘鸿渐自无不允,其实生产水泥这活儿交给工部也无妨,只是这东西与钢铁等众多重工一样,黑烟、废水等污染十分严重。
掌握在自己手里,还能注意些,先前战事紧迫,刘鸿渐也未顾得上,如今有了时间布局,他正打算将钢铁工坊迁移。
西山工坊毕竟距离京城太近,而且那个工坊的产量和规模太小,他打算将这钢铁工坊、水泥工坊全部迁移至北直隶与山xi交界处的真定府。
不论是炼钢还是水泥,皆需要大量的煤炭,紧靠山xi这个产煤大省便与就地取材,而且距离三处水坝也近。
只不过就苦了工部和户部,如今西山工坊掌握着许多大明没有的技术,工部只能提供西山工坊所需工匠而不得学。
户部就更苦了,其成了西山工坊的原料供应商,然后西山工坊生产加工一下,再转手卖给户部,虽然是平价但也是让户部尚书倪元璐牢骚不止。
跟几位大爷商议好一应事项刘鸿渐心事重重的正打算出宫,却被东厂厂督曹化淳给拦住。
“王爷,走,咱家带你看点新鲜的。”曹化淳笑嘻嘻的来打招呼。
“啥事儿?本王忙着呢!”里里外外的事儿都要他来安排,刘鸿渐心情确实不怎么美丽。
但也拗不过曹化淳的热情,只得跟着他去瞧那所谓的新鲜事。
二人出了紫禁城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东厂衙门的牢狱之外。
“老曹,你带本王来这监牢作甚,本王可没那闲工夫!”
“来都来了,就去瞧瞧嘛,咱家保管王爷大吃一鲸!”
刘鸿渐皱着眉头跟了进去,想着如果这事不新鲜,定要这老曹吃不了兜着走。
一直走到牢狱的最里头曹化淳才停了下来,并示意牢头打开牢门。
刘鸿渐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往里一瞅。
“卧槽,我我屮艸芔茻!”
………………………………
第474章 比凌迟更残酷的刑罚
也不怪刘鸿渐如此大喊卧槽,映入刘鸿渐眼帘的是个什么东西呀!
无头无脚无眼无鼻无耳,可把老刘吓的一哆嗦。
“怎么样王爷?是不是很新鲜?”曹化淳一脸笑意,似乎是品赏一件艺术品。
尼玛!新鲜个毛线呀!
“这谁呀!怎么被整成这幅模样!”刘鸿渐瞪了一眼曹化淳,这特么还是人吗?没了鼻子活像一头猪!
“嘿嘿,王爷,您再仔细瞅瞅,这可是您的老熟人呢!”曹化淳见刘鸿渐一脸吃惊,心说王爷不是杀人无数吗,怎么也这般样子。
曹化淳没觉得这有什么,事实上若让这厮知道他十年后的遭遇,估计这厮会更加丧心病狂。
屋子里这么大的动静,这头猪一样的怪物竟然浑然无觉,但面部的微动又证明这特么是活的,刘鸿渐壮着胆子又上前一步瞅了两眼。
“这是……多尔衮?”刘鸿渐为自己大胆的猜测感到心惊,同时又不太确定。
“王爷慧眼识珠,此物以前正是螨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只不过如今他叫人彘!”曹化淳嘿嘿一笑,竟以物来作称谓。
彘者,猪也,人彘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熏聋)。
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有的还要割去鼻子,剃光头发,剃尽眉发。
然后抹一种药,破坏毛囊,使毛囊脱落后不再生长,永不再长毛发,然后一根根拔掉,有的嫌累,就一起拔掉。
如果有皮掉下来,或者在行刑中就死了,刽子手就会被人嗤之以鼻,甚至丢掉饭碗,当然,也有在行刑过程中就死了的,没死的就被放在厕所里做成了人彘。
谈起人彘曹化淳眉飞色舞,这刑罚大明三百年也仅执行过这一次,原因就是太过于残酷了。
被执行人彘刑罚的犯人屈指可数,最出名的当属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了。
刘邦生前戚夫人很是得宠,吕后本就善妒又因为夺嫡之事,更是对戚夫人恨之入骨。
于是刘邦一蹬腿儿,吕后便着人将戚夫人制成了人彘,还安排了专人照顾,最后丢弃在茅厕中痛苦的死去。
“这也太残忍了点,谁教你弄这刑罚的。”刘鸿渐看了一眼心中一阵恶心,顿觉晚上要做噩梦。
“此是陛下吩咐的,皇上听闻王爷您被建奴刺伤,甚是愤怒,才令咱家用此刑罚以泄愤。”曹化淳一点没觉得残忍,若说残忍,自己就是残疾人。
而且相比于他,崇祯更有理由恨,这些年大明一直深陷泥潭,螨清火上浇油,不知多少边镇百姓惨遭屠戮。
“那范文程呢?”刘鸿渐心有戚戚然,他到底不是残忍之人,只不过没想到崇祯大叔疯起来也这么猛。
这是有多恨呀!作为局外人,刘鸿渐一直以来都当自己是咸鱼,打鞑子也是为了安生过日子。
文明与野蛮,崇祯心中也有洪荒之火呀!
“回王爷,本来咱家也要将这范文程做成人彘,可那厮身子骨实在太弱,没撑过去,只割了四肢第二日便死翘翘!”
说到此,曹化淳扼腕叹息,想着当时定是那刽子手老李头手生,人范文程都那么大把年纪了,不知道慢慢来?
“本王记得从关外带回来两百多号俘虏,都制成人彘了?”刘鸿渐头皮发麻,心说这地儿不该来。
“王爷说笑了,这人彘可不是谁人都有机会享受,那步骤可麻烦着呢,比凌迟都麻烦。”
人彘这刑罚哪一步弄不好都会要人命,这时又没有止血消炎的特效药,只有经验十分丰富且能下得去手的刽子手才能做得来。
而这样的刽子手满京城也只有一个,就是刽子手‘世家’素有千刀鬼手之称的老李头,两百多个人都做成人彘,开玩笑呢!
“余下的犯人有一半受了‘开口笑’,一半被咱家给活剥了皮。”这是崇祯交代给曹化淳的第一个大任务,虽然没有言明具体刑罚,老曹便自己自作主张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
“开口笑又是什么鬼玩意儿。”刘鸿渐心中一万只草泥马,来大明一年多,本来觉得自己很牛逼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啥都不知道的愣头青,得亏有崇祯大叔罩着,不然估计早就全剧终了。
“回王爷,这开口笑就是棍刑。”此时的曹化淳就像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老学究,在教一个啥都不明白还比他牛逼的学生。
“棍刑啊,不就是军棍嘛说的那么邪乎,北伐时本王可没少下令责罚那些个瞎胡闹的将官。”而且这玩意儿本王还挨过,刘鸿渐心说。
相比于活剥人皮,被乱棍打死不至于那么凄惨,这老曹还算有点善心。
只是乱棍打死为啥还要开口笑?难道是下了什么药?
“王爷有所不知,这棍刑科可不是军棍和廷杖,不然何以叫成开口笑呢?嘿嘿!”接着老太监曹化淳便给刘鸿渐解释起啥叫棍刑。
一句话,棍刑,就是木桩刑,拿棍子直接从罪犯的菊花处捅进去,整根没入,穿破肠胃,棍子直接从嘴中伸出,俗称人棍,又因棍子把罪犯的嘴撑开,看起来像是在笑,得其美称:开口笑。
嘶——刘鸿渐顿觉菊花一紧,心想还是古人会玩儿呀。
跟这老曹相比,自己玩那阿济格的五马分尸简直就是小儿科。
每个王朝都有其阴暗面,大明的东厂、西厂以及以前的锦衣卫就是如此,恶人还需恶人磨,得亏这东厂厂督推荐老太监曹化淳,如果是王二喜,那厮估计都吓尿了吧!
回头又看了一眼野猪皮的十四子,这才叫生不如死吧,唉,只怪自己太年轻呀,刘鸿渐打了个冷颤。
“得,老曹,本王算是长见识了,告辞!”牢狱内阴森恐怖,又见只剩一坨肉的多尔衮在地上挣扎,刘鸿渐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地儿他是一刻也待不了,对着谈兴正浓的曹化淳一拱手,落荒而逃。
PS:希望不会给书友们留下阴影吧!
………………………………
第475章 特别的恩赏
接下来的几日,刘鸿渐一直呆在军械所与宋应星商议钢铁工坊、水泥工坊的搬迁、建筑工作。
时间紧迫,特别是水泥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好在是生产工艺掌握的情况下,只需准备原材料和水泥窖。
外加上工部、户部的全力配合,所有原料在定下调子的第二天已经开始向真定府运送。
建筑队儿倒是省事儿,军械所自打成立之初拉起来的建筑队儿一直就没听过,建军械所、建民居,建纺纱工坊、玻璃工坊、钢铁工坊……
然后扩建军械所、扩建民居、扩建火枪工坊、火炮工坊……
这是支成熟的、专业的建筑团队,拥有各类工匠四百人,熟悉砌墙搭建工坊的民壮一千六百人。
钢铁和水泥是目前大明的不传之秘,选定了两个靠得住的掌管去负责此事后,两个掌班带着两千人的建筑队儿向真定府进发。
“嗷~~”刘鸿渐刚做完早操,打了个哈欠从屋子出来,中秋的辉光挥洒的舒坦至极。
时至近午,忙活了四五日的刘鸿渐算是得了清闲,正想着下午去哪儿溜达一圈,还没出门便被前院传来的混乱声吸引。
“老爷,宫里来人了。”牛大棒槌胸前挂着个胳膊前来禀报。
“嗯知道了,不是让你多休息几日吗,伤还没好,瞎溜达啥?”刘鸿渐瞪了一眼牛大棒槌道。
前几日遇刺,这厮胳膊上的伤口可不算浅,外加上现在郡王府有整整三个百户的亲卫驻扎,大门外更是有身着便衣锦衣卫四处晃荡,他的郡王府安全的不要不要的。
外头的锦衣卫当然不是刘鸿渐下的令,他才没那闲工夫,只要不再去玉米地那种密闭的地方,自己的AKM随时待命,十个八个的根本近不得身。
都是崇祯大叔搞得,唉,还让不让人安生过日子了,刘鸿渐一边嘀咕一边向前院走去。
“王爷,万岁爷有旨。”王二喜面带微笑着道。
能当上这司礼监掌印全是刘鸿渐的功劳,否则他现在还不知被李云魁祸害成什么样子。
司礼监掌印位高权重,王二喜这个大老实人坐上位子刘鸿渐放心。
“皇上找咱又有啥事?”刘鸿渐心里犯怵,宫里那大叔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而且一般都是比较棘手的事情。
“嘿,王爷,此番可是大大的好事,咱家都羡慕呢!”王二喜神神秘秘的,还露出坏笑。
“忒,你这小王,赶紧宣旨吧,本王还有事呢!”刘鸿渐本来坐在中厅主座,说完便站了起来打算接旨。
“圣旨,安国郡王刘鸿渐接旨!”王二喜见状把手中端着的圣旨展开开始宣读。
对于刘鸿渐的无礼,他早已见怪不怪,这厮在皇上面前经常都不见礼,更别说这只有他俩人的屋子,而且崇祯都不计较,他才懒得提醒去触霉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