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找臣来所为何事?”刘鸿渐收回心神对朱慈烺道。
“刘兄,朕还是觉得你喊朕慈烺中听,朕是想对你说,即便朕坐上了这个位子,慈烺还是先前的慈烺,刘兄,大明、慈烺还需你的指导。”
一时的尴尬气氛也让朱慈烺感觉很别扭,只是他言语恳切,眼神也很平静,他知道大明的担子太重了,凭他一个人,担不起来。
“唉,皇……慈烺你且放心吧,只要我还能帮到你、帮到大明、帮到汉家的百姓,我必然会义不容辞的。”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他知道朱慈烺说的是心里话,但他就是找不到当初跟崇祯大叔共事时的感觉。
“父皇说,关外更北方新得来的那片疆域当命之为北海省,慈烺觉得这名字十分恰当。
听闻那里还有不少银矿,慈烺想着,尽快派工部的匠人前去勘察,也好造福大明,刘兄以为如何?”朱慈烺端起茶水呷了一口道。
“此事不必操之过急,目下国库银两充盈,外加上盟古新开的哈答山银矿,大明当不缺银两。”刘鸿渐回道。
“那刘兄以为,这北海省之承宣布政使,何人可堪用之?”朱慈烺又问。
“慈烺,北海省那边……压根就没几个人。”刘鸿渐见朱慈烺如此热切,哪里还不知道他的打算。
这厮怕是想干点造福于民的大事,好教他的父皇和天下人瞧瞧新帝的能耐。
年少轻狂争强好胜大抵上没几个人躲得过,只是你小子想在北海捞政绩,怕是选错了地方吧……
“之所以在北海、盟古、东北、朝鲜四地设置总督,以军管代替文臣,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新近收复还时有叛乱。
而北海省更是与察哈尔、罗刹接壤,若我预料不错的话,大明将来与那罗刹国必然还有一战。
是以,北海省三年内必然不可交由布政使打理。”刘鸿渐斟酌了一番道。
打仗是武臣的事儿,你爹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工夫才整明白的道理,你小子可不能去淌老路呀!
“那依刘兄之见,当如何开发北海省,好造福于民呢?”朱慈烺端的是不懂就问,一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在刚得到刘鸿渐捷报之时,朱慈烺便兴奋的打开了大明版的地图,一一细数厄尔口条约里规定的大明的这块新疆土。
北海简直太大了,几乎相当于当下大明一半的疆域,如果能好生利用和开发,他相信定然可以帮助大明更快的崛起。
“呵呵,慈烺,我刚才说了,那边别看地盘大,全部人口加起来,估计都没关内大些的县城多。
而且北海地处极北,每年只有几个月的光景可以放牧,冬天冷的出恭都要拎根棍子。”刘鸿渐不忍打击热络的朱慈烺,但那边确实没什么油水,至少对当下的当明是如此。
“那移民不就可以了吗?刘兄不是说大明的士兵之所以打不过游牧民族,有一个原因便是食肉良不足吗?
倘若在那般大的疆域全数牧羊,我大明岂不是人人可食肉?”朱慈烺想当然道。
“倒是可以一试。”移民要是那么容易,巴巴喇那厮也不会去人察哈尔那边拐人了,但刘鸿渐并未直说。
毕竟朱慈烺是第一次当皇帝没什么经验,谁还没个学习的过程呢?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将军不能称之为帅,没有经历过种种错误的皇帝也当不了明君,好在他们都还年轻,一切摸索着前行便是。
“还有一事慈烺需要与刘兄商议,此事前两年父皇便想做,并且还是刘兄你的提议,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拖到现在也未曾下手。”朱慈烺皱着眉头站起身道。
他尊敬他的父皇,并事事以崇祯为榜样,在他看来,崇祯未竟之事,当由他来完成,而且,他想在他父皇未走之时,让他的父皇看到。
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哦?何事让慈烺你如此认真?”刘鸿渐见朱慈烺这般郑重都站了起来,不由得来了兴致。
“征商税!”朱慈烺一字一顿的道。
………………………………
第589章 大事听我的,小事听你的
“征商税!”朱慈烺一字一顿的道。
能人所不能,是为强也,敢人所不敢,是为勇也。
他知道他父皇是因为四处动乱、人心不稳,所以才一直拖着没实行,而如今四海皆安,这正是父皇留给他的政绩,亦或是考验。
嗯,至少朱慈烺是这么认为。
“嗯……商税确实不能再拖了。”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道。
“臣建议,但凡一切税、赋皆以收银两为定制,除却个例,实物不得再入国库。”刘鸿渐又道。
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征收实物充税赋实在是劳民伤财,而且堂堂一个大帝国,国库里竟是些布匹、胡椒面,像什么样子?
人堂堂国朝大员,辛苦一个月挣回来两车胡椒面,什么感受?
立了大功,赏赐一大车布匹又是什么感受?
拉回家里还得再卖出去,你让读圣贤书的老大爷们情何以堪?
倒不如一切皆按银两作数,方便又快捷,大伙儿拿到手里也舒爽。
“嘿嘿,此事事关重大,慈烺正是想交给刘兄来做。”朱慈烺正中下怀很诚恳的道。
当皇帝就这点好,只要手下有能耐的人把事儿办妥当,待百年之后,这功劳就会记在皇帝头上。
所谓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真以为是皇帝将国家治理好的吗?
不不不,没有魏征等一大帮子实干派,皇帝也只能干瞪眼。
按理说,新帝登基伊始派发下的第一个差事,定然是给他最信任最得力的臣属。
这事儿若是放到朝中任何一个大臣的头上,怕不是得乐得合不拢嘴睡不着觉,卯着吃奶的劲儿也会将事情办妥。
只是……看看刘鸿渐的那副苦瓜脸就知道了,他向来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的主。
真以为当了摄政王,就得帮你大事、小事一把抓,把自己忙得昏天黑地吗?
想的美!不存在的!
“慈烺啊,子曾经曰过,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当师傅。
你还年轻,但正因为年轻,所有事都要尽量亲力亲为,方能得明君之道。”刘鸿渐一副老师教导学生的口吻,但其实心里却另有想法。
也许这摄政王在旁人看来威风八面,但其实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且不说他本就惫懒,这活儿干好干不好都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历史上当过摄政王、或者权力压过帝王的权相,有几个能安稳终老?
也许现在朱慈烺刚登基位子不稳,外加上崇祯大叔还在,但以后的事儿谁说的准呢?
他才不傻呢!
那个一脚将他从图书馆踢到大明的糟老头子的嘱托,他算是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事儿,他是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主要看心情。
总不能娶了人一个女儿,就得打一辈子工吧。
“可……慈烺不懂这些呀!”朱慈烺哪里还不明白刘鸿渐的意思,有些无奈得道。
“那不是还有内阁吗?论对大明的了解,那些官员可比我熟悉多了,你且放手去干就是。
咱们呀,以后得说好了,除非到了危及大明存亡的关键时刻,大事慈烺你可找我商议,这小事我可不管。”刘鸿渐十分无赖的道。
也就是朱慈烺这个当皇帝才当了不到二十四小时的菜鸡,若是崇祯在这儿,估计都要大耳瓜子教训他了。
“那这征商税之事,还不算大事吗?”朱慈烺怂了,在他的观念里,这位刘兄实在是个牛逼人物,即便是他的父皇都经常拿他没办法。
那么他身为儿子,认怂自然也没什么了吧……
“当然了,不就收个税吗?算得了什么大事。”刘鸿渐十分臭屁的道。
调教皇帝,要从小时候做起,如果实在不行,那也要从这小子刚登基时做起。
“可父皇说了让刘兄你摄政,你不能撒手不管呀!”朱慈烺急了,若这都是小事,那还能有什么大事儿?
他登基的前一天,崇祯专门召他谈了话,反复再三的嘱托,对于那些朝中大臣的话,最多只能信一半。
而对于刘鸿渐的话要信八成,当时朱慈烺还问为啥。
崇祯皇帝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憋了半晌才吐出一句,他太懒了。
“唉,慈烺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兵马元帅和摄政之职,实非我所愿。”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天底下如刘鸿渐这等奇葩,崇祯第一次见,朱慈烺当然也是闻所未闻。
“这……”朱慈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明明就是你想偷懒,还说这么多有的没的,还子曾经曰过,孔圣人什么时候说过那等话?
他现在是真的体会到,他的父皇这两年为啥那么无奈了。
按照他父皇曾经的安排,将他的妹妹坤兴嫁给刘鸿渐,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想因此让刘鸿渐专心办事。
虽然恰巧妹妹对刘兄也有情义,只是……这个懒字,几乎无解呀!
朱慈烺一直以他的父皇为榜样,压根就不理解人为什么会懒。
“你无须担心啦,我和你父皇这不是一直都在吗?有解决不了之事,大可前去西山别苑问询。
况且,如今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刘鸿渐安慰朱慈烺道。
“更重要的事,刘兄能告诉慈烺是什么事吗?”朱慈烺心中郁闷,怄气道。
“讲武堂、工学院、军械所、大明水师,慈烺你记住,除却亿万生民的温饱,大明的未来,在这里!”刘鸿渐一字一顿的道。
想打破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实非易事,能撬动一个阶级的,必然是另一个阶级。
“大明的未来……”朱慈烺一下子被刘鸿渐的意味深长搞的有些懵逼。
“也许你现在还不懂,但是用不了几年,你便会明白。
时候不早了慈烺,今日劳累一天,我也该回去了。”刘鸿渐起身伸了个懒腰道。
换个新皇帝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嘛,起码不用像先前崇祯大叔在时那般装模作样了,嗯,孺子可教。
“慈烺这就着人传膳,刘兄今晚便在宫里用晚饭吧。”朱慈烺还想再问些事儿开口挽留道。
“不了不了,家里人还等着呢,回头咱们再叙。”刘鸿渐一边挪着小碎步往外走一边说道,直听得殿外边站着的庞大海嘴角直抽抽。
“刘兄慢走。”朱慈烺起身竟送出了大殿。
皇爷,您可是皇上呀,怎能这般……庞大海心中呐喊。
PS:感谢这两天闻讯前来参与众筹,支持寒寒的各路朋友,书友们的每一笔支持,寒寒都记录在册,待月底时会发文答谢。
PS:今日又收到新读者的打赏,很感激,但莫要再打赏了,劳烦移驾道书友群里以众筹的方式支持寒寒,书友群85880765。
PS:这两天寒寒明显感觉到有不少阅读盗版的朋友,也赶来支持寒寒,真是十分感激,我曾说过,我尊重所有喜欢阅读的人,阅读可以增长见识,学到比游戏、比直播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但是我也知道,很多学生没有收入,我理解你们,如果非要在盗版和停止阅读之间选择,我支持你们继续阅读。
只是创作者也需要面包,寒寒拜托,那些有能力的朋友,在力所能及之下,还是尽量正版吧。
最后,谢谢诸位的慷慨解囊。
………………………………
第590章 山海关号起航
天津,大沽口,北洋水师临时基地。
北洋水师在大沽口参与日常训练已经两个多月了。
两个多月以来,一万水师士兵几乎每日都要参与严苛的训练。
由于战舰不足,训练被分为两组,一组登船实操,另一组也不能停下,被安排参与登陆战的特训。
火枪射击、火枪刺击、战刀劈砍、体能训练、潜水、水中战斗模拟……
在戚家兄弟的全盘统筹之下,从水师兄初步筛选出的十几个表现优异服从力强的千户、百户官被认命为了临时舰长。
战舰整体图纸解读、战舰各舱室功用、战舰驾驶、火炮炮位校准、战舰分类、战舰阵列、历史海战战役分析……
北洋水师中除却戚家兄弟从祖辈戚继光、父辈戚金习来的本事外,其余皆是纯新兵蛋子。
他们没有时间再去讲武堂进行两年时间的系统学习,提督大人不给他们时间,大明又不给提督大人时间。
由于没有讲堂,戚家兄弟不得不在战舰上、海滩上席地而坐进行即兴讲解,海边的紫外线极强,两个多月下来包括戚家兄弟在内全都晒成了黑炭。
好在是刘鸿渐虽然要求的训练量极大,但在伙食和饷银上也绝对不含糊。
伙食上除却白米饭、馒头菜管饱之外,每日还有一餐是荤的,肉还不是常见的鸡鸭鱼猪,而是羊肉。
羊与阳谐音,从功效上讲能使年轻人更加阳刚,据说这些羊肉皆是提督大人从关外搞来的,是大明水师的特供。
大明边军、京营军同薪,火枪兵月饷三两五钱,骑兵由于同时操纵火器、战刀冲锋陷阵月饷提升为四两,这几乎已经比两年前翻了一倍还多。
但水师的月饷比边军更甚,达到了四两五钱,外加上朝廷包办一切吃穿用度,还都是最优质的,以至于严苛的训练之下,竟没有一个士兵有怨言。
“全体都有!各舰长带所属士兵登船!”戚元辅身着皮甲发号施令道。
戚家三兄弟都担任着讲武堂的教谕,但水师初训三人不得不按月轮换着参与水师的训练,这日恰好是戚家老大戚元功没在。
“卑职得令!”前排的十数个临时舰长昂声道。
正待此时,一个负责警戒的哨兵向着滩涂上的水师阵营中跑去。
“大人,西边三里有一行骑兵朝咱们奔袭而来,不明来源!”哨兵对戚元辅道。
“全体都有,警戒!排枪阵!”戚元辅随即改变了主意。
虽然天津卫地处关内,不应该有大股敌军出现,但水师肩负着提督大人的期望,不能有半点闪失。
少倾,一行骑兵带着阵阵尘土由远及近。
“哈哈哈,元辅、元弼,别来无恙!”还没到水师阵列,刘鸿渐便高兴的朝着戚家兄弟高喊。
“是提督大人!”戚元辅激动的对兄弟戚元弼道。
三兄弟的心结解开之后,对刘鸿渐没来由的有种敬重、敬服之感,而刘鸿渐身为水师提督,一走便是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来,戚家兄弟没有一日敢懈怠,夜以继日的训练就是想报这份知遇之恩。
如今正主来了,这就像后世教导主任突击教室去检查老师授课水平般,二人心中除却激动之外,还有些忐忑。
毕竟目前水师的训练方式还是他们的祖辈戚继光定下的,而如今已经过去几十年,对于训练的真实效果他们心里也不敢打包票。
“嗯,二位辛苦了,诸位水师兄弟也辛苦了,本王今日无事,就是来随便转转,你们该怎么训练,还怎么训练!”
刘鸿渐知道自己的身份有可能给士兵们带来压力,是以忙解释道。
远征朝鲜、罗刹两个多月,他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北洋水师,毕竟大明能不能重新拿到东洋、南洋的制海权,全靠这支新建成的水师了。
而水师日后的第一战,很可能便是郑芝龙的郑家水师,大明水师的敌人太强大了。
据他所知,郑家水师的实力太强大了,且不说战船的质量、水师人数的多少,郑家水师自郑芝龙崛起、到他的孙子郑经手中覆灭,只遭遇一败,而且还是败在了郑家水师嫡系将领施琅手中。
论战船,北洋水师没有郑家多,论水师人数,北洋水师更没有郑家多,论氪金,整个大明国库的余银也不见得能比得过郑家。
这简直太可怕了。
刘鸿渐唯一能做的,只能在军备、士兵上下手,兵不在多而在精,船不在多而在坚,炮不在多而在厉!
“提督大人,您的旗舰山海关号一直停泊在港口,没有您的命令,吾等并未敢擅自用于训练。”戚元弼低头拱手道。
“荒谬!战舰生产出来就是用于战斗的,训练也是战斗,何以竟区别对待!”刘鸿渐当即便把脸拉了下来斥责道。
许是戚家当年被打压的过甚,如今再入官场竟已有点放不开,这个势头可不能起,官僚主义绝对不能在军队里泛滥。
“大人教训的是,卑职有罪!”戚元弼马上俯首认罪。
他也心里憋屈,毕竟兢兢业业的苦训,为的就是给提督大人、给大明争光,如今这才刚见了面就惹恼了提督大人。
“大人,虽然山海关号未曾动用,但此舰所属士兵早已在另外的一号福船上经过数次轮训,这位便是卑职为山海关号选定的大副卜家耕。”戚元辅赶紧扯着大副卜家耕出来打圆场道。
“嗯,念你等是初犯,本王此番不予追究,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官僚主义绝对不能在军中泛滥!”刘鸿渐说道,便示意水师开始日常训练。
“大副……你叫什么来着?”教育完戚元弼,刘鸿渐扭头看向精瘦且个字不高的大副。
“舰长大人,俺叫卜家耕,卜卦的卜,家乡的家,耕地的耕。”卜家耕好容易露个脸,还将自己名字给解释了一下。
“嗯,名字不赖,山东人吧?”刘鸿渐瞥了一眼道。
看这家伙提溜乱转的眼神,定然是个贼精的主儿,就是不知品性如何,刘鸿渐心道。
“大人高见,俺确实是山东莱州人。”卜家耕哈了一下腰咧着嘴道。
“嗯,走,带本舰长登船!本王今日要与尔等一起训练!”刘鸿渐豪气干云的道。
水师他惦记了两年,如今北洋水师从无到有,又是他一手促就,心里说不傲娇那是不可能的。
“卑职遵命!全体都有,登船准备作战!”戚元辅跟兄弟戚元弼对了个眼神道。
………………………………
第591章 实战演习
“卑职遵命!全体都有,登船准备作战!”戚元辅跟兄弟戚元弼对了个眼神道。
准备作战,而不是准备训练,两字之差,千差万别。
戚家军之所以水陆战绩斐然,军饷高是一回事,但一大原因便是敢于实战,而不是跟京营兵或者卫所兵般过家家。
但凡水战,必然都是模拟真实的环境,虽然不可能将自家战舰分成两派对轰,但折中的方式还是有的。
水师中有专门的靶船,所谓靶船,唯一的功用便是当靶子。
靶船上整体跟四号冬船大小相仿,只是舍弃了攻击力,而将全部船体以纯铁覆盖。
铁皮外层涂有特制的材料,炮弹一经打中便会在船体留下明显的记号,让远处负责瞭望的观察手记录战绩。
刘鸿渐跟随戚元辅登上了旗舰山海关号,蒸汽机作用下,船体中央的巨大烟囱冒着烟推动着船体向深海航行。
一刻钟后,整个北洋水师排成预备的阵列向西南航行。
山海关号整体覆盖钢甲,阳光之下闪着银光,刘鸿渐站在山海关号的甲板上,海风阵阵吹拂他的衣摆,望着自己的铁甲水师,他忍不住心中的兴奋想对着大海高吼。
“大人,经过天津宝船厂夜以继日轮番赶制,目下咱北洋水师拥有各类主力战舰、战船77艘
其中一号主力福船五艘,分别是旗舰山海关号、定远号、镇远号、威远号、靖远号,皆已完成钢甲装配。
二号福船十二艘,其中有八艘装配了钢甲,其余四艘仍在天津宝船厂加紧装备。
三号哨船二十艘、四号冬船二十八艘、五号开浪船十二艘。”戚元辅站在刘鸿渐身后道。
他自己本是一号福船定远号的舰长,但刘鸿渐初次来视察北洋水师,他不得已将定远号的指挥权交给了大幅,而自己则登上山海关号负责给刘鸿渐汇报各舰船情况。
由于装配钢甲耗时、耗力,天津宝船厂在墨家墨桓的授意之下,钢甲优先给主力攻击战舰一号、二号福船装配。
“嗯,目下还有多少水师士兵无战船驱使?”刘鸿渐对天津宝船厂的施工进度基本满意,接着又问道。
“大人,若整个舰队满配,还余两千士兵,我与家弟分作两头,若我负责海训,则家弟便负责登陆演习,并不耽误。
而且墨先生的宝船厂一月便可生产一艘一号福船、一艘半二号福船,下官估计再有一个月,咱水师士兵都可拥有全新的舰船。”戚元辅昂声道。
这与他祖辈戚继光时的效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那时戚继光若想向朝廷申请新的战船,没个一年半载、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根本别想拿到。
而如今北洋水师连申请都不用申请,日夜加班加点之外,宝船厂新战船刚下水,第二日便能运到大沽口,由水师士兵直接参与试航。
“嗯,不够不够!待我回去便向朝廷通禀,北洋水师加征一万新兵!”刘鸿渐眼睛瞪着远方意气风发的道。
“嘿,那敢情好!下官正觉一万士兵不足以彰显我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