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关系,本王此番前来,便是要会一会这曹三喜,看看这狗汉奸是如何卖国的!”刘鸿渐意味深长的道。
对于这个漏网之鱼刘鸿渐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当年他与崇祯大叔在辽东时就不该放过这厮,都怪他当时太心慈了。
“左卫门谨遵王爷之令!”左卫门当即跪倒在地效忠道。
他自然知道兄长能脱困并受到大明朝廷的重用与面前这位王爷的帮助脱不了干系,而且他知道这位王爷与他兄长乃是结义兄弟,虽然不明白刘鸿渐为何不将这关系挑明,但左卫门也没有多问。
这就好办了,兄长得王爷之恩受王爷之命,他自然知道该听谁的。
“恩,快起来吧,你这发型得改改,实在是太丑了。”刘鸿渐瞥了一眼左卫门的脑门,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左卫门摸了摸脑门有点摸不着头脑,东瀛人都是如此,他也不例外。
“你是大明人?还是东瀛人?”
“我兄长为大明而战,左卫门自然是大明人。”
“那便是了,既然是大明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发型着装自然要按照大明的来,本王还以为你天生秃顶呢!”刘鸿渐调笑道。
“可是倘若如此,幕府那便的人自然会生疑的!”左卫门担忧的道,当年幕府之所以不肯放他回大明,就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
“幕府?幕府是个什么东西?你换就是了!
哦对了,既然你身上流淌着汉家人的血脉,自然也应该有个汉人的名字。
你兄长名曰郑森,本王便赐你一名,是为郑林!”
………………………………
第795章 窝囊的天皇
郑森,郑林,森为兄,林为弟,凡森林者,国之栋梁者也。
左卫门自然从命,多年来,他没有一天不思念的自己的母亲,更是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大明的土地,还是以大明人的身份。
“可是王爷,如今整个东瀛都牢牢的被幕府控制着,德川家只军队便有十万之众,我们必须慎重行事呀!”
面对目前的局势,左卫门不得不选择暂时隐忍,不由得言不由衷的道。
德川幕府比战国时期的任何大名都强大,或许东瀛的战国在大明看来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但现在不是了,幕府独揽大权,其军队也不可小觑。
“本王命你招募私兵的事如何了?”刘鸿渐没有回答左卫门,而是换了个话题。
隐忍,隐忍,他在大明忍荷兰佬已经忍够了,到了东瀛的地界,他就没想过要忍,他讨厌这个词。
“回王爷,我共招募到八百四十四个东瀛武士,如今都藏匿于我在长崎的店铺中。”
“才这么点啊,忠诚度如何?”刘鸿渐略微有些失望,八百来人够干嘛的。
“忠诚度都没有问题,属下给的佣金高,他们乐于卖命。”左卫门如实相告道。
“恩,继续招募吧,以后还有大用。”刘鸿渐提醒道
东瀛武士在大明人眼中虽然名声不怎么好,但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只要给得起银子,战斗中东瀛武士向来敢玩命儿,这一点刘鸿渐听戚家兄弟说过。
虽然以大明如今的军事实力,东瀛武士即便再能打也干不过手榴弹,但战争毕竟是要死人的,既然要死,为何不让东瀛人打东瀛人?
“德川幕府固然军力强盛,难道其他的大名就甘心被其控制吗?”刘鸿渐皱了皱眉头道。
据他所知东瀛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可不是德川家,而是织田信长以及丰臣秀吉,虽然德川家后来居上,但也不至于连个对手都没有吧。
“回王爷,没有!德川家目下最忌惮的便只有天皇了。”左卫门不知道刘鸿渐心里在想什么,只能如实道。
这事儿也是刘鸿渐理所当然了,试想大明人都知道斩草要除根,这都百十年过去了,德川家又岂能让织田家和丰臣家再站起来。
“那么东瀛如今最弱的势力是谁?”刘鸿渐又问道。
好嘛,织田家和丰臣家指望不上了,既然不想死自己人,那总得去扶植个傀儡吧?
“回王爷,也是天皇。”左卫门似乎猜到了刘洪江的意思,十分肯定的道。
“哦?那就怪了,既然最弱的就是天皇,那幕府为何忌惮?”刘鸿渐不解的问道。
日本的天皇制度也算是地球上的一朵奇葩,其自从他们的传说中的第一任神武天皇算起,一直到后世的明仁天皇,从公元前六六零年到现代一直没有断代。
也就是说从公元前到后世二十一世纪,东瀛一直没有换过朝代。
当然,东瀛后来被三大幕府接连掌控,天皇千年来一直不过是傀儡般的存在。
但这傀儡可比东汉末年的汉献帝牛掰多了,人天皇一脉可是当了将近一千年的傀儡。
至于为什么三大幕府都没有废除天皇,原因几乎与曹老板为何没有废除汉献帝一样。
日本天皇是世俗权威和宗教象征的结合体,应仁之乱后,尽管日本天皇彻底沦为傀儡,但在战国时期,天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仍旧不可小觑。
毕竟天皇相传乃是神的后裔,这对于东瀛人来说,就如同信仰一般。
幕府与曹操一样需要天皇来保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天皇对征夷大将军进行任命(虽然是形式上的),将权力委托给大将军。
大将军再进一步将权力委托给大名或旗本,大名和旗本进一步向下委任……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天皇制长期积累起来的政治、文化遗产掠为幕府所用,并借助天皇的权威来保障幕府的权威,保证幕府的统治,这便是傀儡的妙处。
但三大幕府也一直没有放松过对天皇的压制,不断的剥夺天皇的各种权力,想方设法的降低天皇的影响力。
到了后来,天皇只能行使宗教权利,政治上却没权利,更没有财政大权,宫殿里漏雨都没钱修。
有时候下大雨睡觉都得换几个地方睡,战国时代天皇穷到因为没钱都不能举行登基继位大典,御天以后也不能下葬,天皇甚至要靠卖自己的字来维持生活。
到了德川幕府也就是江户时代,天皇的经济有了改善,比战国时代强得多,但是天皇领地才区区四万石,仅仅和一个普通的大名一样,更和幕府的雄厚财力有天差地别。
德川幕府虽然承认天皇的国家正统地位,但是却掐住了他的咽喉和要害,控制了天皇的财权。
甚至在德川家康在位的时候,为了限制天皇,给他定了几条规定:天皇只能做学问,学习为君之道,比如中国的《资治通鉴》《贞观政要》,不能干预政事。
然后规定天皇的家族成员,比如亲王的地位在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之下,并且大臣可以由幕府将军来任免,而且禁止武家和公家通婚,天皇被完全限制了。
到后来,幕府公开颁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这个太多就不细说了,总结下来就一条,天皇就只剩一条权力了,决定日本的年号。
“啧啧这么窝囊的嘛!”
听了左卫门的解释,刘鸿渐不禁有点同情这日本的天皇,没有兵、没有钱、没人鸟你,特么的,做皇帝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
“如今的天皇是后水尾天皇第四皇子后光明天皇,今年十六岁,是由异母姊明正天皇让位而成为天皇的,明正天皇名讳德川和子,乃是江户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外甥女。”
左卫门生怕刘鸿渐不明白如今东瀛皇室与幕府的关系,是以解释的十分透彻,哪儿知刘鸿渐一听眼睛就放了光。
“女天皇吗?”
………………………………
第796章 本王要送炭
三大幕府掌权时期,东瀛天皇禅位者比比皆是,原因无他,天皇自己也觉得太窝囊,不堪受辱年纪轻轻就禅位给年幼的子女。
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后水尾天皇禅位给明正天皇。
江户时代的三大幕府中,德川幕府是武力最强的幕府,德川家康统一东瀛后,对皇室的监控更加严厉,以至于天皇连宗教权力都被收回。
天皇俸禄低微,在后水尾天皇即位的第17个年头,为解决宫廷用度严重不足的窘况,天皇在事先未请示幕府将军的情况下,特赐京都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侣数十人穿紫衣,由此换取寺院对宫廷的大量捐助。
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获悉后很是愤怒,便搬出“法度”来训斥天皇,判定天皇的敕令无效,并收回大德寺、妙心寺僧侣已获得的紫衣,此令一出,天皇颜面尽失,而德川家光也对天皇心生不满。
两年后(一六二九年),德川家光按照规定要去京都朝觐天皇,但由于之前的“紫衣事件”跟天皇间的隔阂,便不打算进京履职。
同时为达到羞辱天皇及朝廷的目的,德川家光在选择替代人选时,并没有选择有官位的僚属,而是派自己的乳母斋藤福作为使者前往觐见天皇。
消息传到京都后,朝廷大为震惊,因为按照朝廷的礼法,只有官拜四位(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殿觐见天皇,但幕府竟然派一个无官无位的乳母作为使者来觐见,简直是对朝廷极大的羞辱。
更何况,斋藤福还是罪臣斋藤利三(叛臣明智光秀的部将)之女,其身份让朝廷极度难堪。
然而在无力拒绝幕府行为的情况下,天皇只能违心地赐予斋藤福从三位的官衔,称呼她为“春日局夫人”,使她由此获得觐见的资格。
然而春日局夫人对朝廷的“恩典”并不感冒,根本没有对天皇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样子。
不仅如此,在正式朝觐时,春日局对天皇和朝臣态度傲慢,不仅一再颂扬自己的主子,而且还对满朝公卿的质问嗤之以鼻,摆明没把朝廷放在眼里,令天皇羞怒交加。
在“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连番打击下,受尽屈辱的天皇既然不敢对幕府怎样,但又不想再继续做窝囊天皇,唯一能选的便只有退位。
于是在同年十一月八日,后水尾天皇在事先未通知幕府的情况下,将皇位让与年仅五岁的皇女兴子内亲王,也即明正天皇。
明正天皇生于一六二四年,在位十五年,退位时年仅二十岁。
“是啊王爷,明正天皇确实是女子。”左卫门不知道刘鸿渐何以问起天皇的家事,但见刘鸿渐很有兴致,便也不敢多问。
“本王觉得这天皇一家真是太可怜了,所以……本王想去慰问一番,不知你是否能安排一下?”刘鸿渐右手抚着下巴没来由的说道。
作为一个曾经的屌丝男,后世上大学时他可没少浏览东瀛的动作片,直至今日他那款华为手里里头还存放着不少不可描述的小视频。
只是那时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刘鸿渐连东瀛都没去过,更别提跟东瀛妹子交朋友了。
女天皇呀,嘿嘿,得去瞅瞅。
“啊?王爷你……但是没有幕府的允许,我们并不能觐见天皇呀!”左卫门有点惊讶,或许是刘鸿渐的想法实在是太突兀了。
这才哪儿跟哪儿啊,您这不才刚到东瀛吗?怎么就要去觐见天皇?
再说天皇在东瀛是最没有实力的一方,您既然想在东瀛做生意,自然是应该找个有实力的,就算是不找德川家,也应该找其他实力相近的势力呀!
哦……莫非王爷是想……左卫门转念似乎有点明白过味儿来,可是……那是天皇呀!而且还是德川家的公主,王爷怎敢?
“天皇既是一国之主,竟被幕府欺凌如斯,这简直是天怒人怨、天理不容、天……”刘鸿渐似乎是被说中了心事儿,强词夺理道。
“忒!你左卫门在东瀛呆了这么多年,难道连这等小事都办不成吗?
大明的官员喜欢钱,难道幕府的官员就不喜欢吗?你啊,脑子得活道一点!
这世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锦上添花吗?不!是雪中送叹!
天皇如今被幕府欺凌,本王若是此时给予皇室帮助,待日后他们掌了权力,好意思不回报一二吗?”刘鸿渐谆谆教导之间,将自己龌龊的想法掩盖了起来。
左卫门也是实诚,竟为自己暗自腹议刘鸿渐而自顾自的羞愧起来,是啊,王爷为大明万事操劳,又怎会沉迷于此呢?
“这……属下明日便着人去江户走动,待有了消息便通知王爷您。”左卫门老实的道。
若是以一个普通大明商人的身份去觐见天皇,再多花点银子给那些贪婪的德川家官员打点的话,问题并不大。
但左卫门有点看不透刘鸿渐的心思,王爷真的只是为了帮助天皇脱离苦海吗?
只是王爷凭什么如此自信?他知道德川家的势力有多么庞大吗?
“这是二十万两银票,富明钱庄的,在长崎和江户都开有分号可以随时兑付现银,你可先拿去用,若是不够再来问本王要。”
刘鸿渐回手一掏便从腰间摸出张银票来,并弹了一下放在了左卫门手边的桌子上。
他确实不只是单单的想帮助天皇,事实上,二傻子才会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德川家想做曹操,他刘鸿渐也想,确切的说他自己无所谓,是大明想。
事实上刘鸿渐对所谓的大和民族并不感冒,这个曾经给华夏子孙带来过无数苦难与屈辱的白眼狼,曾经让刘鸿渐一度的反感。
但计划得一步一步来,而且,天皇只有一个,这第一步就是得想法子先给天皇递个信儿,让窝囊的天皇知道并且相信,在不远的长崎,有个怀着赤子之心的有钱淫想帮他脱离苦海。
“王爷折煞属下了,左卫门虽然无官无职,但在长崎为家兄贸易多年积蓄还是有的,待有了信儿,属下一定第一时间通知王爷。”左卫门将银票重又推了回去,十分诚恳的道。
“屁话,为本王办事还能让你出血,拿去吧,银子本王有的是。”送出去的东西又岂能收回来,刘鸿渐不满的道。
左卫门见刘鸿渐面露不悦,只得收下。
“哦对了,本王听说东瀛有一处储量可观、品位还极高的大银矿,你可知这银矿在哪儿?”刘鸿渐一拍脑袋忽又想到了一件大事,随即道。
……
………………………………
第797章 何不食肉糜
东瀛多产银,这刘鸿渐心里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
事实上整个十七世纪东瀛境内仅石见银矿这一个矿脉便占了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品位极高。
江户幕府正是通过大量开采石见的银矿,支撑起与弗朗机、荷兰、大明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作为货币在东瀛国内流通。
如果非要用四个字来形容石见银矿的产量的话,那就是恐怖如斯!
“回王爷,距离此地数百里的岛根地带确实有个银矿,不过此地被德川家纳为了直辖领地,又派驻了银山奉行管理,产量倒是不清楚,但既然德川家如此重视,想来应该不低。”左卫门沉吟了一下皱着眉头道。
早知道王爷来东瀛不是简简单单的来游玩,可哪知还是让左卫门大吃一鲸,刚还在打天皇的主意,如今却是又谈到了银矿,王爷所虑者甚众呀!
“又是他们,这德川家真是太过嚣张,曹操来了估计都得甘拜下风,这可不行。”
刘鸿渐也是眉头紧皱,他来东瀛来得太晚了,曾经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结束,变成了德川家一家独大。
若想谋取东瀛,首先就得想法子搞一搞德川家,至少要让有野心的大名看到希望。
毕竟混乱是进步的阶梯,但怎样才能让东瀛重新陷入所谓战国时期的混乱状态呢?恩,这是个问题,刘鸿渐开始伤脑筋……
接下来的几天刘鸿渐也没闲着,除却四处逛游了解东瀛人的各种风俗外,还专门着人宰了一头据说是来自神户的牛,并在左卫门的家里玩起了煎牛肉。
还别说,煎的牛排倒是让十数个亲卫大饱口福,乃至于牛大棒槌真以为自家老爷就是来东瀛游玩来了,直到数天后江户传来了消息。
“王爷,花了不少银子,但德川家只允许您一个人入皇宫见驾。”左卫门十分不满的道。
为了张罗这事儿左卫门花了十数万两银子,最后德川家却只允许明商刘鸿渐一人前去,刘鸿渐地位超然,左卫门是断然不同意让刘鸿渐一个人前去京都的,这银子几乎等于白花了。
但是,左卫门并不是刘鸿渐,也并不能代替刘鸿渐做决定。
“无妨,本王自己去便是了。”刘鸿渐想了一下便决定了。
原因无他,位于京都的皇宫里,除了天皇一家子外,所有佣人加在一起不过几十个人,估计都不够他一把akm突突的。
再说了,只准许他一个人入宫,但他带些仆人在宫外等候总没人说什么吧?
虽然这些仆人个个膀大腰圆一个个看起来都不是善茬,但京都毕竟不是江户,东瀛也不是大明,国情还真是不一样,幕府几乎很少如曹操一样派驻军队常年盯着天皇。
幕府这称呼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司令部,是一个军事集团,集团首领成为将军,也即征夷大将军,掌管东瀛所有军队。
德川家将老巢建在江户,是以德川幕府统治的时代就称之为江户时代,但一直到明治维新后,江户都只是个行政中心,而东瀛的首都一直是京都。
京都距离江户其实不算近,即便是后世坐新干线的快车,从东京(江户)到京都也需要三个多月小时。
天皇的皇宫在京都,德川家的幕府在江户,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将军是曹操,天皇是汉献帝的话,这个曹操就不怕汉献帝逃跑吗?
再有如果像汉献帝发个衣带诏之类的,号召天下诸侯来讨伐将军的话,那又会怎么样?
但事实是如果天皇真的如此做,不仅没有任何大名前来勤王,反而会被当成精神病。
原因很简单,天皇已经做了六百年的傀儡,幕府的权力不仅受到法律保护而且已经深入人心。
更关键的是,天皇自己都不信任任何大名,他们不认为这些大名是来帮助他重新夺回权力的,而只不过仍旧想拿他来当傀儡罢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家掌管着整个东瀛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凡是跟人有关系的事情,都是将军来管。
天皇干嘛呢?答案很简单,天皇不是人,天皇既然是神的子孙,你就管和神交往的事情就行了,比如确定个年号什么的。
对于德川家来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仰慕他们的天皇并想去觐见一番,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可疑的。
刘鸿渐定下来的事从来很少有人能改变,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长崎到京都不算近,敲定了行程后,刘鸿渐第二日便带着一行人前往京都。
随从也不多,算上牛大棒槌一共十五个人,只不过这些人人手一把擦得油光铮亮的akm。
这玩意儿是稀罕物,外形又与东瀛国内的旧式遂发枪迥异,外头裹上一层麻布,只要不放枪根本没人知道这东西是干嘛用的。
左卫门自然也被带了来,他是个称职的翻译。
一行人有惊无险的足足走了**日,当真的站在了天皇皇宫大门前,刘鸿渐又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也太寒颤了吧!
破旧的宫墙还没大明皇宫的一半高,大老远就能看到宫墙里头破旧的木头宫殿,从大门往里瞅老远压根见不到什么人儿。
如果不是门口还站着几个守卫,刘鸿渐还以为来到个破旧的道观。
只是更让刘鸿渐惊掉大牙的还在后头,一番通融之后,刘鸿渐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了好些日子的天皇。
恰逢早上,年仅十六岁的后光明天皇在早饭时间接待了刘鸿渐,他在喝粥。
天皇在喝粥?刘鸿渐的眼睛都直了,而且看那粥的颜色,分明里头还混着一部分糠!
这玩意儿是遇到天灾的年月儿,大明内地百姓饭桌上的必备之物,现在竟然出现在了东瀛国皇宫里,而且还是天皇在喝!
若不是这小天皇喝得津津有味儿的,刘鸿渐都以为这厮是在演戏,他真想对这年轻的天皇来一句,何不食肉糜?
“大人,您应该向天皇行大礼!”左卫门自己行了礼后,见刘鸿渐站在边上盯着天皇碗里的粥发愣,提醒道。
“尊敬的天皇陛下,冒昧的请见您,是因为我希望以个人名义给皇宫供奉,以修葺皇宫内陈旧的宫殿。”
刘鸿渐没理会左卫门,站在后光明天皇的寝殿内拱手鞠了一躬开门见山道。
他奉行实用主义,在他看来那些繁杂的礼节都是虚的,只有他手里的钱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不认为这小天皇会拒绝他的好意,因为这小天皇他爹后水尾为了养活宫里的人干过更离谱的事儿。
“你能供奉多少?”果然,绍仁在听了左卫门的通译后马上放下了手里的粥,他并未在意刘鸿渐是否给他行了大礼,这些礼节几乎已经被幕府的人践踏的不值一提了。
“十万钱。”刘鸿渐也不含糊,随口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