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何至于此呢?”刘鸿渐知道这厮终于忍不住要说出他的真实来意了,便放下了茶碗。
“唉,我们国家的土地贫瘠,疆域也不大,周边还有普鲁士这等蛮横的强邻,约翰陛下终日为此发愁,他担心普鲁士终有一日会再次发动战争。”
“哦。”刘鸿渐想了一下答道。
凯恩伯爵此时心里都快急死了,他说了那么多话,就换来一声‘哦’,就好像一拳头打在了一团棉花上,有力气没处使。
“如果波兰与普鲁士重新开战,不仅两国的公民遭受战争的苦难,很可能您的新疆域也会被波及。”凯恩接着道。
“这是为什么呢?”刘鸿渐直接瞪了眼睛。
他其实是想说,如果敢打老子主意,老子大不了把你们俩都灭了。
“我们三个国家距离还是太近了王爷,普鲁士王国是个十分霸道的国家,他们遵循着铁血的政令,他们的军队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开疆拓土。
倘若波兰无力抵抗,普鲁士的铁骑终究会踏上您的新疆域,那里实在是太辽阔了。”凯恩伯爵继续循循善诱道。
凯恩说的其实也是真话,毕竟罗刹的疆域不仅辽阔,关键是还没什么人居住,这片土地在大明眼里或许没那么重要,但对于欧罗巴诸多小国来说,随便整一块都能超过本王原有的领土。
“那到时候再说吧,本王从不考虑几率问题。”刘鸿渐平静的道。
他并没有将欧罗巴哪个单一的国家放在眼里,只要这些国家不联合起来,大明将无所畏惧,至少以他目前手里的远征军他就敢迎战任何一个国家的陆军。
“王爷,那样的局面我们任何人都不想看到,所以,您能卖一些军火给我们吗?
就是那些火炮和可以连发的火枪,我们可以出很高的价格!”
……
………………………………
第883章 雇佣兵团(第二更)
凯恩伯爵说得正义凛然,一副只要你肯将那些强大的火器卖给他们,他们波兰王国就可以替大明迎战普鲁士的样子。
“那么请问阁下,您愿意将波兰王国的疆土卖给本王吗?”刘鸿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出了个奇怪的问题。
“这怎么可能,尊敬的大明王爷,王国的疆土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约翰陛下是不可能将疆土卖掉的。”凯恩伯爵急急的接话道。
“是了,您还知道这些,只不过火器也是大明的立身之本,您想买大明的立身之本,是不是至少也应该拿出你们自己的立身之本来买,这样才显得有诚意不是吗?”刘鸿渐也不生气,而是据理力争道。
事实上买卖国土这事儿放在一个正常的国王身上都不会同意,除非这人有点彪,比如前罗刹国皇帝,就将庞大的阿拉斯加那么大疆土卖给了米国佬,售价八百万美刀。
“这……”凯恩伯爵被问的不知如何作答。
他也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强大的火器意味着什么。
欧罗巴诸国的火枪兵目前几乎全部使用的是大方阵排射队列,诸国之间的火器威力也都差不多,两国间若想分出胜负全靠纪律以及士兵们的勇气。
本来这样的局面至少还要持续两百年,一直到米国南北战争时期这种大方阵才在最后的血腥中慢慢被淘汰。
可是大明榴弹炮以及栓动步枪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均衡的局面,只要大明肯将这些火器卖给波兰,波兰国就有足够的把握训练出更强大的军队灭掉强邻普鲁士。
刘鸿渐心中仍旧很平静,这是一种来自上位者的安之若素,他的意思很明了,波兰国或许此时还没有想过用这些武器去进攻大明,但以后呢?
正如波兰国不肯借道给大明一样,刘鸿渐的说法是存在的,这让凯恩伯爵不知如何作答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想要保护你们的国家,我们还是有机会合作的。”刘鸿渐的话语犹如天籁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哦?王爷请说。”凯恩感到很意外,但立即端正了表情问道。
“本王曾在大明辽东的国土上遇到过一群黑皮肤的人,敢问凯恩阁下知道这些黑皮肤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刘鸿渐问道。
“王爷,我当然知道,这些黑人全部都来自利未亚,在那里生活的人都是黑色皮肤,不知王爷问这个做什么?”凯恩十分疑惑,他不知道这些黑人与买军火有什么关系。
“哦?就是不知你们波兰国能否为本王弄来一些。”刘鸿渐又道。
作为受过九年义务教务的五好青年,他当然清楚这些黑人来自哪里,但大明的北洋水师如今自顾不暇,外海都被封锁,想渡过南洋麻六甲、再渡过印度洋去利未亚,短时间内困难有点大。
“这好说,您的意思是,只要我能帮您弄来这些黑人,可以用来换取军火吗?”凯恩伯爵面上平静但心中却十分窃喜。
三角奴隶贸易已经进行了数百年,黑人最不值钱了,只要有钱大明从大部分的欧罗巴国家都能买到。
凯恩窃喜于大明先找到了他,或许可以用很低的代价弄到那些强大的军火了,如果正把这件事情搞定,约翰陛下说不定可以晋升他的爵位,毕竟强大的军火是件很大的功劳了。
“呵呵,凯恩阁下你可能误会了,本王并不能卖军火给贵国,即便我同意,大明朝廷也不会同意,在波兰国,如果没有你们的陛下允许,私自贩卖军火是什么罪呢?”
“当然是死罪,要上绞刑架的!”凯恩伯爵都会抢答了。
“是了,你也知道是死罪,难道你想让本王死吗?”刘鸿渐瞥了一眼凯恩,以视自己的不悦。
“不……不是的,尊敬的王爷,您是波兰国的朋友,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我实在是不明白您的意思,您要黑人做什么?仆人吗?他们笨手笨脚根本做不了给您端茶倒水的工作。”凯恩伯爵急忙解释道。
“我不需要他们端茶倒水,跟你说实话吧,我想成立一支雇佣军,一支全部由黑人组成的雇佣军。”刘鸿渐轻描淡写的道。
这个想法是从打下克里姆林宫后产生的,欧罗巴的局势十分复杂,很多小国间矛盾重重,隔三差五就要打上一架。
大明的军队虽然强大,但从遥远的关内运输物资、军队都十分困难,而且这块土地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口,他也不知道朝廷会怎么去处置。
但可以肯定的是朝廷应该不会在那么远的地方派重兵把守,而且即便是有驻军,大明也不可能轻易的干涉别国内政。
但雇佣兵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国籍,只要谁肯出钱就能为谁打仗,还不用担心抚恤问题。
关键是雇主都是欧罗巴的国家,这就意味着这支军团可以穿梭在欧罗巴诸国。
而刘鸿渐之所以没有对凯恩隐瞒,是因为没有必要,只要看到这支雇佣军的火器装备,明眼人立马就知道这支雇佣兵团的来源。
但那又怎么样呢?强大就是强大,你不雇佣,你的敌人就会雇佣,欧罗巴人也许会为能雇佣这么强大的军队而窃喜吧,哪里会管来源,只要能打赢对手就行。
“本王会着手将这支军队训练成不亚于远征军的军队,当然这支军团不会在大明的疆土训练,他是单独的组织,与大明的朝廷没有任何关系,倘若你的国家需要他,就可以雇佣他为你们而战!”刘鸿渐认真的道。
“当然,作为知情者和出力者,这支军团可以优先保护波兰国的周全,雇佣的价格本王也可以给你们打八折,如何?”见凯恩沉默,刘鸿渐看着凯恩伯爵询问道。
“这……”凯恩似乎是在权衡其中得失,眉头微皱着。
“呵呵,即便你们荷兰国不肯帮忙,也会有其他国家帮忙的,本王又不是不肯出钱。”刘鸿渐笑道。
他说的是实话,除波兰之外,他打过交道的欧罗巴国家还有大小弗朗机,这俩小国一直守着大明的恩惠,而且距离利未亚也还算近,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但本着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刘鸿渐还是会优先考虑波兰王国,首先是这个国家距离罗刹国足够近,即便中间出了岔子,刘鸿渐也有能力应对。
大不了直接将波兰灭掉喽,反正是邻居距离那么近,闪电战可不止是希特勒会打,他刘鸿渐也没问题。
“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我需要向约翰陛下汇报,您应该理解的,另外我需要知道您大概要多少黑人?”凯恩马上想明白了个中得失。
这是一桩生意,黑人可以卖钱,还能得到大明的一个人情,而且也确实如刘鸿渐所说,即便波兰王国不做着生意,也会有人去做。
“我需要两万人,另外,这支军队的补给暂时需要波兰国支持,当然我会付钱的。”
……
………………………………
第884章 莫斯科协定(第三更)
刘鸿渐之所以以我而不是以本王来自称,自然是想将这支军队与大明分开,至少是让波兰人或者欧罗巴人认为。
“两万人……”凯恩大吃一鲸。
“怎么,贵国做不到吗?那本王……”
“不,可以的,波兰王国完全有能力找到两万黑人,只不过这需要时间。”凯恩立即解释道。
“可以,但要尽快,我可以给你们两个月时间,但前提是所有的黑人都必须在30岁以下,且体格必须强壮,不合格的我会把他们退回去。”刘鸿渐考虑了一下道。
“没问题,您不问问价格吗?”凯恩提醒道。
“哦,这个我倒是忘了,一个黑奴多少钱?”刘鸿渐也是疏忽,便随口问道。
“王爷,以波兰国的价格大约是三金币一个,但如果您要的全部是身强体壮的奴隶,这个价格就低了,不过您是波兰国的朋友,如果陛下同意的话,我想应该能给您都按三金币一个卖给您。”凯恩考虑了一下道。
三个金币按照重量计算的话约莫是大明的二两,二两黄金再换算成白银的话,以大明目前的兑换比例大约是十六两左右。
这个价格已经不算低,毕竟在大明关内买个丫鬟也就十两左右,但好在买的全是身强体壮正能干的黑人。
刘鸿渐大致计算了一下两万人大约成本是在三十多万两白银,还可以接受。
“可以,但运输船只需要你们提供,我会付钱。”刘鸿渐又道。
波兰北部挨着波罗的海,他们的战船虽然不算强大,但刘鸿渐买的也不过是运输船而已。
按照他的计划,他将在北欧寻摸一个大小合适的岛屿,在这个年月无人的岛屿实在是太多了,这一点也难不住他。
他将花费重金将这个岛屿防御起来,提供武器和粮食,专门训练这支黑人兵团。
之所以选择黑人原因有三,其一黑人体格更强壮也更高大,其二黑人的韧性强于亚洲人种,不论是长途奔袭还是负重都要比亚洲人种强一些。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支军队要穿梭于欧罗巴诸国为战,这注定是个高风险的差事,用黑人即便是死了,刘鸿渐他不心疼。
“没有问题,陛下会答应的。”凯恩伯爵十分诚恳的道。
虽然最终的目的没有达成,但如果不久后真的能雇佣到如大明军队一般强大的雇佣兵,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而且波兰王国还能从中赚取不菲的利润,简直是一举两得,凯恩伯爵为能促成这庄生意而喜悦,他觉得目前来说已经不虚此行了,并且急着便要告辞回去向国王汇报。
但刘鸿渐并未放他离开,而是表明过几天还会有要事需要协商,凯恩这才心事重重的暂时在莫斯科住下。
果然,没过两天,距离比波兰稍远一点的普鲁士公使巴特子爵也来了,并且明确告诉刘鸿渐普鲁士并不会借道给大明。
普鲁士公使前来的目的与波兰大致相同都是想买军火,但同时普鲁士不希望也不能接受大明在欧罗巴派驻重兵,这是个原则问题。
上次协商回去后,普鲁士国王便与奥地利皇帝商议如何应对,而后又知会了其他国的国王,才有了这次的二次到访。
刘鸿渐心里对这普鲁士王国不怎么感冒,这是个战斗意志很强盛的国家,听说其国王腓特烈一世有个绰号叫佣兵王。
又几天后法兰西、大小弗朗机甚至英格兰的公使也都相继赶到,让刘鸿渐很意外的荷兰公使又来了,还是个侯爵,结果连大营都没进就被巴巴喇扣押。
当天诸国公使都先后表明了各自的意见,他们似乎之前就商议好,甚至不打算给大明任何缓和的余地。
诸国没有在大明将罗刹国灭国的基本事实上争辩,他们的条件只有一个,欧罗巴邻国五百里内不得派驻军队,而且东欧区域大明的总驻兵不能超过五万。
如果不能答应这个条件,就代表大明没有和平的意愿,他们将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明帝国。
由于刘鸿渐早就搞明白这些小国的心思,同时大明短时间内也没有能力长期在这么遥远的地方派驻重兵,毕竟补给太困难,路途也太遥远。
但刘鸿渐也没有轻易的答应他们,毕竟太轻易的答应反而不容易让在座的狐狸们信服。
他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表明帝国的领土自然需要守卫,否则无法保证领土的安全,在座的公使马上没口子的答应若非大明有意挑衅绝不会踏上大明的领土。
在欧罗巴诸国眼中,大明帝国十足的一个巨无霸,他们的国家都在用着大明的瓷器、茶叶以及丝绸制品,自然清楚遥远的东方大明帝国有多少疆域和人口。
刘鸿渐又提出莫斯科城内还有数十万罗刹平民,如果不能派驻重兵,这些平民一旦暴乱起来很难处理。
诸国公使倒是打得一手好配合,直接你接收五万,我接收三万就将远征军一直发愁的事给轻易的解决了。
事实上作为汉人,大明帝国对于他国平民的处置还是太温和,在欧罗巴诸国的眼中既然灭掉了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平民皆为奴隶。
奴隶是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奴隶的地位甚至不如牲口,干最重的工作,吃最差的饭菜,在欧罗巴诸国人眼中,分到几万奴隶不仅不是压力,而且还是福利。
谈判进行了两天,在不断的扯皮和妥协之后,欧罗巴诸国终于与刘鸿渐达成了协议,只是双方似乎都很勉强。
这也算是谈判的小手段,欧罗巴各国都分到了奴隶,虽然心中欣喜但表面上勉强的样子似乎让人觉得他们吃了很大的亏,毕竟多养几万人要承受压力。
而刘鸿渐勉强是因为同意了诸国在东欧的驻兵问题,同时他自己又为解决了罗刹遗民的安置问题而轻松,大明目前本来就没有意向在东欧派驻重兵。
皆大欢喜而后各自勉强,可以想见如果把在座的诸位公使以及刘鸿渐的脸皮叠在一块,那厚度简直难以想象。
正月二十九,刘鸿渐代表的大明帝国与欧罗巴诸国签订了合约,名为莫斯科协定。
……
………………………………
第885章 士兵们都想回家(第四更)
莫斯科协定合约内容如下:
一、大明帝国不得在靠近欧罗巴各国五百里的范围内派驻军队;
二、大明在东欧地域的驻兵总额不得超过五万人;
三、欧罗巴诸国承认大明在罗刹国旧地的主权和权利,并接收罗刹国移民;
四、大明帝国与欧罗巴诸国遵循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五、倘若任何一国挑起不益战争,其他国家当联合起来共同消灭之。
协定一式多份,各国公使人手一份儿,在刘鸿渐的强硬干预下,所有的协定皆用大明语写就,刘鸿渐在每份儿协定上都盖上了他的大明帝国郡王大印。
而后将协定交由各自公使手中,由奥地利公使打头去协定签署国寻国王用印,而后将协定交由莫斯科的大明驻军将领,再转运至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
协约的大致内容看似公平,其实更偏向于欧罗巴诸国,尤其是最后一条,也是欧罗巴诸国协商一致强加进去的、专门针对大明帝国的一条。
欧罗巴诸国一直在各自打仗,这所谓的莫斯科协定压根就无法约束欧罗巴内部,其意图矛头直指大明帝国。
也即只要大明帝国挑起战争,欧罗巴诸国就会联合起来抗击。
说白了,只是欧罗巴诸国互不信任,他们自己在家里打没问题,但只要大明帝国想搞事情,他们就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刘鸿渐自然清楚这条内容的意图,只是刘鸿渐从来不相信国与国之间的所谓协定。
如果各国都遵守协定,大明与罗刹国就不会发生第二次战争,如果各国都遵守约定,那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二战根本就不会发生。
协定,只不过是一张纸罢了,国与国之间哪里是一张纸就能约束住的,国与国之间唯一的纽带不过利益两字罢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种小伎俩无异于班门弄斧,刘鸿渐也不过是没有足够的补给和更多的军队,另外他也还没想清楚如何治理这片比大明还大的疆域,朝廷估计也会头大吧。
之所以协定的名字定为莫斯科协定,是因为刘鸿渐马上就要莫斯科城拆除重建。
大明不需要外国的城堡来让其他人怀念,教堂和钟楼是罗刹人、欧罗巴人的信仰,但不是大明的,既然是大明的城市,那必须得沿袭大明的风格。
让大明人一见到这座城便不自觉的想到,哦,这是大明的城池。
而不是让人瞧见克里姆林宫,目光所及之处让人认为,哦,这以前是罗刹国的地方。
城市的名字自然也不可能还叫莫斯科,只是叫什么刘鸿渐还没想清楚,不过不管叫什么,莫斯科终将成为历史。
如果莫斯科城都没了,那么莫斯科协定又有多少分量呢?
这个问题无人得知,至少短时间的和平还是可以保证的,这对大明帝国来说已经足够了。
送走了诸国公使后没几天,各国便派出了小股的军队按照协定规定的数额将罗刹国遗民瓜分了个干净。
二月二龙抬头,刘鸿渐在克里姆林宫召集了远征军全体将领开会。
十万多远征军能坚持到现在的只剩五万人,即便再加上最后一波的补给部队也不足六万,但能坚持到现在的士兵脸上都充满着喜悦。
远征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归途以及回去摘取果实的时候了,不少士兵都在一轮回去论功能升到什么职位。
克里姆林宫内的众多将领们也是如此,不过相比于普通士兵,他们显得更沉稳一些,众人都知道刘鸿渐要决定回去了,所以都显得很放松。
“这几天都修整的怎么样?士兵们都有什么诉求?”刘鸿渐开会一如既往的轻松,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
他自己也十分讨厌跟朝廷里的老头子们开会,一个个严肃的绷着个脸正襟危坐,还经常半晌都不苟言笑。
“王爷,士兵们都想回家!”林河第一个发言,说完还看了一眼巴巴喇以及陆海波。
“恩,本王也想回家,想的都睡不着觉了,不出意外再过几天我们就能回去了。”
“耶——呕吼——”
刘鸿渐话音刚落,一些少壮派的中级将领便爆发出一阵欢呼,只是这欢呼十分的短暂,似乎他们又突然意识到这是什么场合,以及在跟谁说话。
但能尽早回家总是好事情,这对所有华夏子孙来说都适用。
“这么说其实也不对,大明是咱们的家,而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属于大明,所以这里也是咱们的家,也是需要你们守护的地方。”刘鸿渐平静的道。
“既然需要守卫,自然需要有人驻守,在远征军回去之前,本王需要有人在莫斯科城驻防,你们谁愿意?”
这话说完宽敞的议事大厅内突然的沉默了。
此番西征历时已经快一年,好不容易活了下来等候摘取胜利的果实了,现在刘鸿渐又告诉他们,必须有人留下,留在这儿继续喝冷风,很可能很久都不能回去。
谁会愿意呢?凭良心讲,没有人愿意,即便是该有的奖赏都会给,他们更乐于回到关内的地界,他们认为那里才是真正的大明。
哪儿向如今这地界儿,莫说数百里上千里都见不到汉人,连罗刹国的原住民都被杀的杀、跑得跑,千里雪地荒无人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呵呵,就知道你们不乐意,那么本王就提升一下奖赏,凡是愿意留下来驻防的,不论将官还是士兵,在原职的基础上再升一级,同时军饷多发两成。”刘鸿渐又点了一把火道。
气氛依旧沉默,所有人都在权衡,权衡是回大明享福还是继续为名利奋斗。
留在这儿就能在原有职位上再升一级,也就是说,百户官如果积攒军功可以升为副千户,在此基础上再升一级就有可能升为千户,千户官则有可能升游击。
最关键的是,又不是永远的留在这儿,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