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大头白银占比百分之八十九、铜占比百分之十、锡占比百分之一,正是这样的金属材料与比例,才造就了袁大头很好的延展性和弹性,侧吹会使银元各部分发生共振,在空气中振动,发出宛若龙吟的响声。

    “这铸币正面啊我看也别费事了,就铸成太祖皇帝的头像吧,不过发行新货币的事儿先不用着急,当务之急还是官员的选拔。”刘鸿渐把玩着硬币道。

    其实发行新货币刘鸿渐的想法远不止是为了方便民间流通,他目光长远早就盯住了海外。

    大明控制着整个南洋,几乎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香料产地,再加上大明自己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硬通货,欧罗巴人想贸易只能按照大明的方式来。

    只待以后纸币、铸币在大明民间流行,朝廷就可以下发硬核布告,例如凡是欧罗巴诸国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必须以大明纸币作为唯一指定货币。

    不止是大明本土,包括但不限于受大明控制的南洋诸多香料群岛、麻六甲、以及北欧欧罗巴等地。

    只要是在大明的地盘贸易、只要是与大明商人贸易,就必须用大明的纸币,大明有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欧罗巴人离不开香料和丝绸,只能与大明合作。

    按照刘鸿渐的想法,朝廷将在稳定下来后成立一家中央银行,专门负责纸币、铸币的发行,而后在内地主要城市、各港口设置官营的兑付点,专门负责大明货币的兑换。

    可以想见,一旦全世界都在潜移默化中承认大明的货币,那么大明纸币就将如同后世的美元般强势,这何尝不是一种武器。

    “官员选拔不用刘兄操心,朕不是还有内阁首辅韩爱卿吗?更何况刘兄曾反复说过,大明从来不缺想做官的读书人。

    不出十日,朝堂上又会变得人才济济,这一点朕心里有数。”朱慈烺侃侃而谈道。

    “以后断然不可再如此草率了,否则你将失去作为一个君主的信誉,下不为例。”刘鸿渐劝谏道。

    哪有老板动不动就开除所有员工的,这样会让应聘的人心里怎么想?小朱做事真是越来越草率了,简直跟他刚穿越来到大明时没什么两样。

    “还有啊,那些个老臣为官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该加封的一定要加封,反正不过是些虚衔,不能寒了天下举子们的心。”

    可以相见,历经此事,朝堂上再不是儒生们的一言堂,届时兵科、工科、理科等人才都会骄傲的站在朝堂上,大明政体也会变得愈加强大。

    “朕知道了,刘兄怎的跟父皇一样唠叨。”朱慈烺不以为然道。

    “哼,你这是翅膀硬了,得,接下来你可有得忙,我也不烦你了,没什么事儿我可就回去了。”说完刘鸿渐便打算起身打道回府。

    “对了刘兄,听闻你的郡王府办了私塾,朕想将孩子们都送过去你那边读书,没问题吧?”朱慈烺突然在刘鸿渐背后道,声音略微带着试探。

    “几个?”刘鸿渐皱了皱眉头。

    “不多,四岁以上的也就八九个而已。”朱慈烺谦虚道。

    “还不多,我家算上刚满月的老幺也就五个娃,合着我这私塾是给你办的呗?”刘鸿渐不爽道,据不完全估计,朱慈烺这几年耕耘不辍,儿女已然突破三十大关。

    “不行!必须交学费,一个娃一年一万两!”刘鸿渐越想越不爽,干脆狮子大开口道。

    “得嘞!成交!银子就从西山商合的分红中扣吧,不过这也半年多没分了,刘兄你这就不地道了,剩下的银子啥时候送过来,哎!刘兄,你别走啊……”

    刘鸿渐的私塾就建在西山的半山腰,并非刘鸿渐把自己的孩子与工学院、讲武堂的学子区别对待,工学院、讲武堂的入学要求是十四岁。

    也就是十四岁之前仍旧需要在就近的县学里学习综合知识,但工学院讲武堂中有全大明各学科最优秀的教谕,刘鸿渐自然不肯浪费。

    便以讲武堂山长、工学院山长的身份请各学科的教谕按照课程表每天来西山给孩子们授课,授课内容自然是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也是刘鸿渐与教谕们讨论定下的。

    按照语文、数术、自然、品德来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这个世界,可谓量身定做。

    刘家目前适龄的孩子只有老大凌风以及他的两个妹妹凌雪和凌雨,但私塾的面积不小,包括教室、实验室、游乐场、公共厕所、教谕办公室在内,足足占了好大一块地。

    除了刘家的三个孩子以及朱慈烺的九个孩子外,西山私塾也对亲卫营、西山军械所匠人们、以及平民的孩子开放,但限于规模,除了刘家和皇家外,都有名额限制,按照所做贡献来分配,并且不分男女。

    按照刘鸿渐的想法,不论是他的孩子还是朱慈烺的孩子,儿时都不可区别对待,让他们与平民的孩子一起上学,反而更有益于他们的成长。

    刘鸿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身处高阁,也不希望大明江山的继任者是个只会之乎者也、不知民间疾苦、从小就一脸阴翳阴谋着如何坐上那位子的可怜虫。

    半个月后,西山私塾正式开课,朱慈烺的九个儿女由于离家甚远暂住郡王府,郡王府从此再无宁日,用刘鸿渐的话来讲,他成了幼稚园园长。

    伴随着北方第一场雪和新年的到来,三个月时间匆匆而逝,朝廷和百姓们都铆足了劲儿努力发展工业和生产,一个强大的帝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泰顺五年二月,刘鸿渐正式卸任兵马大元帅,并将权力交接给了以朱慈烺为首的参谋总部。

    泰顺三年三月,大明帝国皇帝朱慈烺颁布圣旨昭告天下,大明将发行新版货币,同时废止金银铜钱交易,一时间天下百姓大乱。

    ……


………………………………

第936章 秦王驾到

    北京外城,正阳大街。

    刚过巳时,正阳大街上已经聚集满了无数的百姓,大街上人声鼎沸吵吵嚷嚷,比之京城元宵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少百姓都指着正阳大街右侧的一处建筑指指点点,更有甚者义愤填膺的骂骂咧咧,若不是在场有不少披甲的士兵看守,把不准就的闹起民变。

    “这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呀,朝廷就又开始胡闹了,竟然强制我等把手里的银钱换成纸币,纸币就是纸,敢问诸位,朝廷说以后就拿着这纸去买东西,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扯着嗓子一脸的愤怒道,他浑身油污,看样子是打算去哪个工坊做工,若不是前头有士兵挡着,很有一副上去打砸的派头。

    “我也不信!”一个挑着扁担的老头接过了话茬道:“不知诸位可听过宝钞否?老汉也是听前辈人说过,当时朝廷发行宝钞,百姓们就将手中的银钱全部兑换成了宝钞。

    可你猜后来怎么样?那宝钞啊,搞的还没擦屁股纸贵,买一斗米都得拉着车子去!”说完这老汉还捋了捋胡子,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

    “老叔,为啥呀?一斗米咱拎着不就走了吗?”人群中又传来一个声音。

    “哼!一斗米你固然扛得动,可八十斤宝钞你还能那么轻松吗?”老者表现欲望极强,他似乎很久没有被这么多人注意过了,见大伙儿都朝着他看过来,老者又道:

    “我可跟大伙儿说,咱们手里的银子来得不容易,都是咱们辛辛苦苦做工种地得来的,可不能跳了这朝廷的火坑!咱们得团结起来,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老汉可不信朝廷能将咱们都抓了!”老者语气更加的高亢。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有如此王霸之气,在话音刚落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拥有领导的才能,他感叹自己没有生在陕西,否则李自成估计就得靠边站。

    正阳大街上聚拢的百姓越来越多,被老汉这么一鼓动,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气氛顿时变得极为紧张,民变突起一触即发。

    大明帝国银行京城分行的大使程远眉头都快皱成了麻花儿,半个多月前他还只是西山商合旗下富明钱庄京城铺子的掌柜,哪儿知做的好好的突然就被朝廷给征用了。

    而他,富明钱庄京城分号掌柜,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帝国银行京城分行的大使,正八品!

    程远的妻小闻听这消息开心的一晚上没睡好觉,可只有程远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多大的身份承担多大的责任,这道理明白人都懂。

    富明钱庄是秦王殿下早在两年多前就开始布局的产业,如今一朝就并入了朝廷,定然是秦王殿下早有此计划,很可能在两年多前秦王殿下就打定了主意要发行纸币。

    如此大的事儿突然压到他头上,办好了是本分,毕竟从掌柜的成了朝廷命官,这办不好?秦王殿下两年多的努力如果因为他给毁了,那后果……

    程远想想就后背发凉!

    “掌柜的,哦不,程大人!店外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了,可却没有一个人前来兑付纸币,他们好像要闹事,要不要请兵马司的人抓几个杀鸡儆猴?”一个年轻些的伙计小跑着过来道。

    “胡闹!快着人去总部衙门请石大人!就说这边局面快要失控了!”程远皱着眉头道。

    昨晚程远就得到了许可,但若是有人胆敢擅闯分行,可直接请兵马司的官兵捉拿,只是程远的直觉告诉他,一旦真的擅自捉拿了百姓,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抵制纸币!反对银钱兑换!”

    “抵制纸币!反对银钱兑换!”

    ……

    聚集的百姓在那老汉富有感染力的推动之下,开始齐齐的喊起了口号,那老汉的扁担早就晾在了一边儿,头上的竹毛也不翼而飞,苍白的发丝随风舞动,一副大义凛然、舍我其谁的派头。

    历经几年前的鼠疫和战火,如今北京城至少还有八十万百姓,今日一早朝廷发行纸币的布告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才一个多时辰,正阳大街就汇集了至少八万人,而且更大的人流还在朝这里汇集。

    数万人的呼声使得努力向百姓们解释的分行大使程远犹如沧海一粟。

    “完了!完了!”程远此刻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他只不过是个普通的钱庄掌柜,在西山商合做工的这几年,历经数次培训,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让他算账、处置钱庄的大小事情从来都不会打马虎眼,但是,对于这种场合,他深深的感觉一种无力感。

    “肃静!肃静!秦王殿下驾到!闲杂人等且闪开!”

    正在这时正阳大街通往内城方向的街道上突然行来一股车队,清一色的货运马车,打头的是几十个带枪的亲卫,马车两边也随行着不少士兵。

    牛大棒槌手里拎着个土质大喇叭,随着他的吼声,人群自然而然向两边闪开了一条路,敬畏权力深深的刻在所有百姓的内心深处。

    待车队行到分行门口,刘鸿渐撩起帘子从马上上走出,程远顿时如释重负般瘫软在了人群中。

    “秦王殿下千岁!”方才鼓动百姓抵制纸币的老汉眼睛突然的一红,大吼一声后当先跪倒在地。

    京城以外的百姓或许没见过秦王,但在京城内,还是有不少百姓见过刘鸿渐真容的,很明显,这老汉就见过。

    事实上这老汉不仅见过,还曾经受过刘鸿渐的大恩,若不是刘鸿渐,早在五年前的那个寒冬他就冻死了。

    老汉跪倒在地一来是出于对王权的敬畏,二来是感激,同时老汉相信,秦王殿下为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如今朝廷想诓骗他们的钱财,秦王殿下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秦王殿下千岁!请殿下为我等做主!”

    “秦王殿下千岁!请殿下为我等做主!”

    老汉的话音刚落,正阳大街上无数的百姓自发的匍匐在地,向着带给他们安稳生活的刘鸿渐致以最高的礼遇。

    ……


………………………………

第937章 软硬兼施

    “诸位乡亲父老都快快请起!容本王给诸位解释一番这纸币之事!”刘鸿渐从牛大棒槌手中接过大喇叭,站在马车上向周围跪倒的百姓们高声道。

    将富明钱庄体系包括店铺在内的所有人员嫁接到朝廷里是刘鸿渐的主意,因为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朝廷根本无法迅速的建立起来庞大的中央银行系统,而早在两年多前,富明钱庄刚建立的时候就是为此而生。

    当然,刘鸿渐不可能将耗费西山商合如此庞大资金、人力、物力的富明钱庄拱手交给朝廷,事实上新任户部尚书秦文冕刚一上任就直接花去了国库将近三分之一的银两,总计四千六百万两白银。

    帝国银行总部设在西山后山,主管全大明的黄金、白银储备,纸币、铸币的印发,统筹大明各地分行的银钱兑换业务,第一任帝国银行行长是大明帝国秦王刘鸿渐。

    这名头是朱慈烺强加给他的,朝臣更替和军队参谋总部的策划已经让朱慈烺忙成了热锅里的蚂蚁,刚刚卸任了兵马大元帅的刘鸿渐又被朱慈烺拉了壮丁。

    帝国银行总部大厦正在加紧建造中,刘鸿渐打算用两年时间打造出大名第一钢筋混凝土大厦。

    同时整个西山将作为除了京城以外,军事防御规格最高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大明的科研中心军械所,还有大明第一军校讲武堂,更有大明第一理工圣地工学院。

    更重要的是,这里将储存全大明的黄金、白银,作为支撑货币系统的基石,可以想见,几十年后,西山的地下将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

    同时,大明帝国银行作为单独的行政机构从户部脱离,户部仅作为户籍统计、税务征收、财政结余的衙门,所结税银入帝国银行,各地赈灾以及其他支出需户部报于皇帝,在帝国皇帝首肯之下,帝国银行方能拨款。

    这等同于削弱了朝臣和内阁的部分权利,将兵权、财权牢牢的掌控在了帝国皇帝手中。

    不过经刘鸿渐上奏疏陈述,朝臣对此表示一致同意,最激烈的宫廷斗争宛若行云流水般顺利。

    刘鸿渐早知道银钱兑换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是以锦衣卫几乎是一刻钟就来报一次正阳大街上的消息,眼见他不出面不行了,这才在最关键的时刻出马。

    刘鸿渐双手虚抬示意百姓们起身,为了让更远的百姓也能听到,数十个大汉将军爬上了正阳大街房落的楼顶,各自拿着劣质扩音大喇叭复述刘鸿渐的话。

    “这几年来,陛下殚精竭虑、朝廷苦心经营、本王东奔西走,方使大明崛起自此傲然屹立于天下,才使外藩人不敢触大明之虎须,才使诸位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这一点,相信诸位都能看到和感受到,想想六年前吧,那时的你们是什么样子!如今你们这是要干嘛?要造反吗?”刘鸿渐声音洪亮、字字铿锵。

    “常言道,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尔等都忘了吗?

    陛下昨晚还对我说,千难万难不得为难百姓,这几年来陛下日夜操劳,都是为了什么?我汉家人就是如此的忘恩吗?”

    刘鸿渐言罢,正阳大街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刚才如同打鸡血般的老汉脸红的像猴屁股,他不知从哪里又找到了竹帽盖在了头上压低,以掩饰火辣辣的羞愧。

    “现在本王告诉你们,兑换纸币正是陛下体恤尔等交易不便、屡受假铜钱之蒙骗而想的法子,尔等若是不信,大可以只取家中余钱的一部分来兑换,朝廷允许诸位保留多余的银两。

    但是!”刘鸿渐说到此话锋陡然变得锐利。

    “三日后,所有人不得再以金、银、铜来交易,所有店铺不得收金、银、铜钱,不得拒收新版纸币、铸币。

    违令者,第一次罚十两,再犯者罚一百两,三次则查封店铺。

    信本王者,自去家中取银兑换,否则,三日后买不到吃食莫怪本王没有提醒。

    来人呐,将这些银锭搬进去,本王要换八十万两纸币、二十万两铸币!”刘鸿渐说完将马车后头的木头箱子打开,亮出了银闪闪的大银锭子。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威,刘鸿渐说完便不再理会数万百姓,径直的往分行中走去。

    由于京城分行早在数日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纸币和铸币,没多大会儿,一百万两银子就兑换成了相应的新货币。

    没过多久西山商合名义上的老板英国公张为先来了,与之随行的马车足足有二十辆之多,除了张为先,还有京城内数家大商人和店铺老板,英国公张为先行到分行门口大声道:

    “响应朝廷号召,西山商合特来兑换新版纸币三百万两,此乃第一批兑换,五日后还有第二批,五百万两!”张为先对刘鸿渐拱了拱手,而后特意提高了音调。

    “响应朝廷号召,醉仙酒楼兑换新版纸币六十万两!”

    “响应朝廷号召,陈氏布庄兑换新版纸币二十六万两!”

    这些京城商人报完数字都向刘鸿渐以及聚拢的百姓拱了拱手,这才先后进入到分行内。

    很明显这些商人以前都已经得到了通知,这几年来受朝廷恩惠最大的还是这些商人,虽然朝廷征收了商税,但在刘鸿渐的领导下,朝廷却为商贾开拓了更多的商机,他们乐于支持朝廷的政策。

    此时已经有三三两两的百姓开始尝试兑换,只不过出于谨慎考虑,这些百姓基本知识兑换个几钱银子、多的也才一二两。

    又过了半个时辰,京城分行迎来了更加隆重的代表团——刚下了早朝没多久的朝臣们联袂而来,足足来了两百多号。

    也不知道这些朝臣算不算翘班,反正他们手里提着轻重不一的包裹,里头鼓鼓囊囊的一看就是银两,由于人数太多还自觉的排起了队。

    刘鸿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商人代表和官员代表自然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就是要让百姓们看到朝廷不是在诓骗他们,从秦王到百官再到商团,整个大明的上层阶级都在积极响应。

    按照刘鸿渐的计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威,他来打头作表率,如果百姓们仍旧不买账,没关系,他不生气。

    商团代表继续跟上,如果还没效果,他仍旧不生气,官员阶层再加入,如果还是不给面子,不好意思,刘鸿渐就要生气了,他才不会惯着这群百姓,再说了又不是害他们。

    刘鸿渐生气了,后果就会很严重。

    ……


………………………………

第938章 内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忒!你这小老儿莫插队,本官身为工部主事都还在老实排队,没得规矩,后头排队去!”

    刘鸿渐正思量间,正阳大街上突然传来呵斥声,只见京城的百姓们突然踊跃起来,歪歪扭扭的排在了队伍后头。

    百姓们就是这样,做什么事不想出头,而一旦有人起了头,立即就会有无数的人跟风,跟风的人多了观望的人就更坐不住了。

    试想一下,别人都兑换了就你自己不兑换,万一三天后真的买不到东西了,岂不是亏大了?

    至于倘若被骗了怎么办,呵呵,反正又不是自己一个人被骗,他们只知道如果不快点排队,估计到了晚上也不见得能排到自己。

    看到如此情景,刘鸿渐这才安下心来,这还只是京城的情况,如今的大明实在是太大了,新货币的兑换高潮至少会持续三个月之久。

    不过刘鸿渐也不太担心,朝廷旨意到达各地之前,各地府衙以及周边驻军都已经得到密信,驻军要随时待命维稳,各地府、县的官员、商人必须带头作表率,基本的套路与京城无异。

    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刘鸿渐倒是也不急于一时,见效果已经达到便要招呼亲卫们打道回府。

    但刚走出几步,刘鸿渐突然又折返回来,并朝着一个老汉走了过去。

    “你便是方才鼓动百姓之人吧?”刘鸿渐表情有些不善的道,同时牛大棒槌十分有眼力劲儿的将那瘦削老汉从排队的人群中提溜了出来。

    “王爷饶命!老汉一时……一时糊涂呀,王爷饶命!”这老汉哪里不知道刘鸿渐因何找他,要知道刚才鼓动百姓抵制官府和朝廷最凶的就是他。

    老汉心知倘若刘鸿渐要问罪的话,自己恐怕是在劫难逃了,一个劲儿的给刘鸿渐磕头赔罪,此时的他肠子都悔青了,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这代价不关乎老幼。

    “你叫什么名字?现以何业为生?”刘鸿渐没理睬这老头儿的讨饶,面无表情的道。

    老汉见刘鸿渐如此询问,哪儿敢不老实回答:“回王爷,老汉叫冯喜来,家住鞭子巷,现在西街烧饼铺帮闲。”

    “哦,卖烧饼的,怪不得这么会吆喝。”刘鸿渐道。

    “王爷,老汉真是一时糊涂,求王爷饶恕草民吧,草民保证以后再也不胡言乱语了!”见刘鸿渐表情并未不悦,冯喜来继续讨饶道。

    “那不行!以后还得继续发扬风格。”刘鸿渐嘴角一扬道。

    “啊?王爷……”冯喜来脑袋有点懵,不知所言道。

    “内厂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刘鸿渐嘿嘿一笑,说着从戒指中取出笔墨写了个条子递给了冯喜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