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兴晋升为御马监掌印太监。”

    “王承恩敕封护国候,赐铁牌玉带。”崇祯停顿了一下。

    “刘鸿渐,屡立奇功,解我大明燃眉之急,虽为市井之民却不贪赏赐,实乃国之栋梁,敕封安国伯,世袭罔替,赐蟒袍玉带,其余有功人员着兵部自行拟定赏赐!钦此!”

    崇祯刚说完,底下的官员就开始议论纷纷。

    “谁敢劝谏,拖出自领三十杖!”崇祯眼神凶狠,目视群臣。

    有明一朝从朱重八始,就很注重爵位的封赏,非军功不得封爵,非大功不得世袭,明朝的历代皇帝也谨遵祖制,从未敢滥封爵位,而崇祯作为一个后人看来寡恩的君主,不仅一次封了一个世袭罔替的伯爵,太监封侯,更是有明一朝,绝无仅有。

    崇祯说的并不快,但语气却异常的坚定,或者说凶狠,能混到当前职位的大臣哪个是省油的灯,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真的去反驳,三十大板是板上钉钉的,都选择了沉默。

    “魏藻德听旨!魏藻德身为朝廷重臣,不以国事为重,无才无德,不堪大用,朕甚是失望,免去内阁首辅一职,暂留礼部右侍郎,回去好好反省!”

    片刻后,崇祯叹了口气,宣布了对魏藻德的惩处,他必须给功臣一个交代,况且,魏藻德确实令他很失望,曾经多少信任,现在就有多少失望,甚至愤怒。

    魏藻德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冷汗顺着面部直淌下来。

    “退朝!”崇祯大手一挥直接下了龙椅。

    王二喜马上紧跟着去扶着崇祯。

    “传朕口谕,宣刘鸿渐乾清宫觐见。”边走崇祯边说着。

    “就说朕要请他吃饭!”想了一下,崇祯补充到。

    “奴婢领旨!”王二喜心中大惊,皇上传召从来不用说明原因,这次皇上这是怎么了?王二喜心中疑惑,但转念就明白了,上次去给刘鸿渐传旨不仅没拿到赏银,还被雷的从马上跌落。

    怪不得连皇上都这么客气,敢情也是心有顾及,王二喜可以想象如若毫无原因,刘鸿渐那浑人肯定连皇上都敢谤议。

    且说刘鸿渐携神兵大展神威后,自然心情极好,从李怀忠那要来一匹据说是目前京营最壮实的瘦马,后面是扛着大棒子的牛大棒槌,溜溜达达的回了家。

    离家还有百米,刘鸿渐就看到一个身材佝偻的老头在家门口站着,可不就是自己的老爹在等他回来吗?

    要问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睡觉睡到自然醒?钱多事少离家近?数钱数到手抽筋?nonono,对于一个受尽冷落的孤儿来说,最幸福的就是现在,有个温柔善良的老婆,和一个把始终挂念着自己,把自己当命根子的爹。

    “爹!儿回来了!”刘鸿渐下马把缰绳交给牛壮。

    “听说贼军又打过来了?这位是?”老秀才刘德隆见刘鸿渐身后跟着的牛壮,疑惑的问向刘鸿渐。

    “我刚从前线下来,贼军已被儿击退了,这是牛大棒槌,在城墙上救过儿的命,以后就是咱刘家的人了!”

    “俺是牛壮,见过老太爷!”牛壮挠挠乱的跟鸡窝一样的头,扭捏的给老太爷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

    “老朽先在这里谢过壮士了,走,回屋说去!”得知这个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壮汉救过自己的儿子,老秀才十分的感激,忙侧身迎进屋子。

    “秀秀,快去做点拿手的饭菜,早上出去也没吃东西,奔波了半天快把为夫饿坏了,哦!记得多做两人的分量!”想想牛壮那体格,刘鸿渐吩咐到。

    “不用怕吃不完!挑好的做,为夫一会就去找皇上要钱去!”刘鸿渐又朝里屋吆喝了一句。

    院里正在拴马的牛壮一听,“嘿嘿嘿”高兴的合不拢嘴,看来俺没跟错人呀,这新主人跟皇上这么熟,以后肯定能天天吃饱饭!

    还没来得及进屋一叙,门口哗哗啦啦进来一队人,直把小小的院子堆的满满当当。

    “圣旨到!刘鸿渐接旨!”拟好旨意,王二喜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刘鸿渐家中。

    圣旨宣读完毕,刘鸿渐眉头皱了起来,咋的又不说钱的事?

    “苍天有眼啊,我刘家终于出人头地了,列祖列宗,你看到了吗,世袭的伯爵,我刘家出了世袭的伯爵!”刘鸿渐还没发作,身后跪着的老秀才刘德龙先激动的泪都掉了下来。

    也难怪,自诩为士族家庭的老秀才,清贫了一辈子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自掉身价的老秀才,有子成龙,怎能不激动。

    刘鸿渐赶忙把老爹扶起来,这一出整的他也不好意思向比他还高兴的王二喜询问钱的事。

    “伯爷!皇上口谕,宣你乾清宫觐见,陛下已经摆好了宴席!快跟杂家走吧,别让皇上久等了!”

    王二喜脸色挂着浓浓的笑意,大明国保住了,王公公封了侯,连带着他也升了职,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面前的这个小子,即使之前有被雷到过,甚至冒犯过,但这又算得了什么?

    “爹,看来孩儿没法跟你们一起吃饭了!”刘鸿渐看着后排的秀秀,她才刚系上围裙,魂穿以来,战火纷飞,一直也没有机会一家人吃个饭,刘鸿渐深感愧疚。

    “以后有的是机会,你快快去觐见圣上吧!记住谨言慎行!不得妄语!”

    老秀才读了半辈子圣贤书,也没见到圣上,如今虽然儿子出息了,但想到他之前的纨绔样子,又语气严肃的教训道,神色也十分郑重。

    “儿知道了,儿这就去!秀秀,扶爹进屋!”

    “还回什么屋?老朽去买酒,秀儿,去做几个好菜,一会儿随为父去趟祖坟,咱们给祖宗报喜去!哈哈哈哈!”老秀才容光焕发,大笑一声,扬眉吐气般的出门而去。
………………………………

第16章 寒酸的御宴

    乾清宫内。

    刘鸿渐看着眼前的御赐盛宴呆呆发楞,来到明朝后,还没吃过一顿像样点的饭菜,好不容易能吃顿免费的,而且还是崇祯大帝请客作陪,想来肯定是山珍海味、玉盘珍馐。

    看着面前的几盘菜肴,刘鸿渐没好意思先动手,这……也太寒酸了吧!

    一盘蒜薹肉丝,一盘清炒小白菜,一盘叫不上名字的青菜炒肉也是菜多肉少,一小盆鸭血粉丝汤,唯一能像样点的是中间的那盘烤的油光铮亮的鸡。

    这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呀,一个幅员几百万公里土地的最高统治者,招待功臣的盛宴竟然是四菜一汤,皇室已经贫弱至此了吗?

    “此次爱卿出神兵救我大明于水火,朕本该山珍海味招待爱卿,奈何适逢国难,为了减轻百姓负担,近几年来宫内的吃穿用度都已大幅削减,爱卿就将就一些吧!”

    崇祯面色很温和,话语间不像是君子对臣属的语气,倒像是对晚辈的亲切。

    “来爱卿,朕敬你一杯!”崇祯端起酒杯举向刘鸿渐。

    “小子不敢!能吃到御赐的酒宴已经十分荣幸了。”刘鸿渐赶紧端起酒杯站起来以示尊敬。

    嘶——真辣!一口酒下肚刘鸿渐呛的眼泪差点下来。

    明朝末年时,蒸馏酒已经很普及,酿出来的白酒几乎与现代无异,而且是纯粮酿造,不像前世,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酒都是酒精兑水。

    “呵呵,爱卿是不常喝酒吗?这里没有外人,爱卿无需客气,动筷吧!”崇祯皇帝面色平静的夹了一筷子青菜。

    “谢皇上!小子不善饮酒让皇上见笑了。”酒气有点上涌,刘鸿渐赶忙夹了一筷子菜肴塞进嘴里,嗯,还别说,别看卖相普通,味道倒是极为可口。

    “你应该自称为臣才是,家里可还有其他人?生活还能过去吧!”崇祯说着又端起了酒杯,看样子崇祯还挺喜欢没事喝点酒的。

    “臣家中尚有一老父,外加槽糠之妻,生活虽有些贫苦,但吃饱还是没问题的!”

    哼,你看我穿成这样,就知道我家中没钱,别扯这些没用的,你倒是赏点钱花花呀!刘鸿渐面带微笑的端起了酒杯,心中却暗自诽谤道。

    “哦对了,皇上,臣守城时曾遇到危险被一小卒所救,如若不是那小卒,臣现在估计没法坐在这跟皇上喝酒了,所以臣希望陛下开恩,能赦了他的军户身份!”

    “此是小事!朕准了!王二喜记下,稍后着五军都督府的人代为办理。”崇祯转头对身旁侍候的太监王二喜道。

    酒过三巡,刘鸿渐喝的面红耳赤,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倒是崇祯看起来面不改色,仍然像聊家常似的说着话。

    “皇上,不是我……我说你,你可是皇帝呀,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莫非王臣,您富……富有四海,却过的还不如一个七品的京官,这也太……太丢份儿了……”

    刘鸿渐晕乎乎的全然不顾这是什么场合,以及他在跟谁说话,一旁候着的王二喜惊呆了,一个劲儿的给刘鸿渐使眼色,最后眼睛都快抽筋了。

    “这位公公,你眼睛是……不是进沙子了,为啥眨个不停!”刘鸿渐手指着王二喜,把王二喜吓的赶紧跪下。

    “呵呵,是啊,朕也许是这天底下最失败的皇帝了!”崇祯知道眼前的这小子只是心直口快,并非故意冒犯,不仅未动怒,反而苦笑了一声。

    “不不不,据我所知,你是个还……还算勤快的皇帝,听说还穿……穿带补丁的……”

    “不得乱语呀!伯爷!”跪在地上的王二喜,见刘鸿渐愈加的口无遮拦,忍不住小声对着他说道。

    “退下,去给刘爱卿斟些醒酒的茶!”崇祯仍旧面色如常,因为他想听听这个放肆的年轻人还能说些什么惊天动地的话。

    “嘿嘿!看在皇上这么关心在下,我就跟你说一个……一个发财之道!”

    “哦?爱卿快快说来。”天下积贫已久,天灾不断,哪里还有什么发财之道,莫非是工部又发现新的铜矿了?崇祯顿时来了兴趣。

    刘鸿渐学着电视剧里四处瞅瞅,示意崇祯隔墙有耳,崇祯直接挥手连王二喜也一起赶了出去。

    “我跟你说啊皇上,大明有钱,而且多的不可胜数,但没在宫里,更没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身上,你可知道在哪?”说起钱,刘鸿渐酒一下醒了一半,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水,一饮而尽。

    见崇祯沉默不语,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刘鸿渐又押了一口茶水,接着说道。

    “豪绅,豪绅啊,还有……还有你殿里那些摇头晃脑的读书人!”刘鸿渐边说边瞄着崇祯,如果崇祯大帝有大发雷霆的迹象,后半句他肯定就不说了,可崇祯仅仅是面露疑惑。

    后世史书记载,崇祯曾号召群臣募捐,为了作个表率,崇祯想让老丈人周奎捐十万两带个头,然而周大富豪哭的死去活来之后,大义凛然的捐出了一万两。

    后来眼看着糊弄不过去,周皇后自讨腰包给了她爹五千两,让他再凑一万两,结果周老丈人只捐出3000两,剩于的2000两被周国丈塞进了自己的腰包。

    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明朝的所谓大臣大多带头去投靠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敲诈勒索,周国丈一家只白银就搜出来300万两,奇珍异宝更是拉出来上百车,整个北京城,更是白银就捞出来7000多万两。

    官商勾结如此可见一斑,刘鸿渐知道这些,但崇祯不知道。

    “爱卿,你说的朕知道一些,商人无义,朕之前本想征收商税,可群臣大多不同意……”

    开玩笑!自古官商一家人,人家早已达成政商联盟,你要断了人家的财路,鬼才会同意呢!

    “哈哈!他们要肯同意才怪!皇上应该听过唇亡齿寒的故事吧,嗯,也许这么比喻他们有些抬举那些豪绅了!我就问皇上一句话!皇上必须如实告诉在下,而且说之前先要请皇上恕我无罪!”

    装完了X,正戏该上场了。

    “朕知你心系大明,爱卿但说无妨便是!”冒着生命危险,两度救大明于水火,给官都不要,在崇祯眼里,刘鸿渐就是个放浪形骸、视名利为粪土的勇士,可堪大用。

    “臣只问一句,是皇上的脸面重要?还是大明的百年基业重要?”
………………………………

第17章 昭仁公主

    “臣只问一句,是皇上的脸面重要?还是大明的百年基业重要?”

    这句话十分冒险,崇祯是个好要面子的皇帝,否则也不会因为群臣的几句反驳,怕担骂名的崇祯就放弃了南迁,乾清宫里气氛一下子凝固了。

    刘鸿渐也不言语,静静等待崇祯的回复,他要考量下这场旷世的大战,他值不值得参与。

    对于他来说,选择很多,有了戒指里的东西,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随便找个地方猫着,收几个忠心的家丁,凭着后世的知识,挣点钱什么的也不是难事。

    但是,如若如此,大明必将灭亡,汉人也必将为奴,满人的铁蹄必将踏平中原,所有敢于反抗的仁人志士,也必将被屠戮,扬州将遭受十日之痛,嘉定也将经历三屠之殇。

    全族人口不过几十万的女真野人,有何资格,去统治这百万里河山,和那两万万勤劳的百姓。

    最关键的一点,阴阳头那么丑,刘鸿渐也不想换发型呀!

    “朕要江山!朕的百年基业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只要能让我大明传续,朕,愿付出所有!”似乎是想了许久,崇祯大帝盯着刘鸿渐,坚定的、一字一句的说出来。

    “那就好办了,皇上不是有锦衣卫,有东厂吗?就朝堂上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头,一查一个准儿,家里个个富得流油你信不?”刘鸿渐说的轻描淡写,不顾崇祯一脸黑线。

    直接拿读书人开刀,全天下的读书人,一人一篇文章,那不得遗臭万年。

    这个锅崇祯如果背了,还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掉的黑呀。

    “朕从政前之初,阉党乱政,东缉事厂已被朕废除,至于锦衣卫,大臣们说有刑部三法司,也已经被朕闲置多年了,爱卿觉得厂卫有那么重要吗?”

    后世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监察权的重要性,奈何作为一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竟然不知他失去了什么,这真是有心无力,事倍功半。

    “当然重要,厂卫就是皇上的眼睛,军队就是皇上的战刀,目光所及之处,当是所向披靡!”

    刘鸿渐也不着急,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先生在指导一个想考个好成绩,脑子却经常不够用的小学生。

    “而驱动眼睛和战刀的最得力工具,就是银子!皇上是不是觉得某个地方有贪污嫌疑,让那些大臣去查,总是查无此事?”

    刘鸿渐给皇上斟了一杯茶,也给自己斟了一杯,继续慢条斯理的给崇祯大帝上眼药。

    崇祯闭上眼睛,双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陷入了沉思……

    刘鸿渐酒后上头,迷迷糊糊的竟然趴在桌边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刘鸿渐依稀感觉身边有小东西在拽他衣服,前世曾被偷过手机的刘鸿渐一个机灵瞬间惊醒。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瓷娃娃般精致的小姑娘,两缕青丝垂在胸前,齐齐的刘海下一弯月牙般的大眼睛晶晶闪烁,灵动的像是会说话,虽是一身素衣却更显得脱俗。

    “小家伙,你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这里可是皇帝的寝宫,一般的小孩怎么可能随便进来这里玩耍。

    “我是昭仁,大哥哥是父皇的客人吗?可不可以不告诉父皇!”昭仁公主偷食被当场捉住,本来就有点害怕,但饿了一天的小公主眼神还是瞄着桌上的饭菜,最后眼睛定格在那只金灿灿的烤鸡上。

    “小殿下是嘴馋了吧!想吃什么哥哥给你拿。”刘鸿渐浑不在意自己占人家小公主的便宜,虽然他年纪比才六岁的昭仁公主大。

    但明朝尊卑观念极重,如若被那些闻风奏事的御史言官们知道,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幸亏殿内的太监宫女已经被崇祯赶了出去。

    “我要吃鸡腿!”昭仁公主刚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发现刘鸿渐不像那些古板的老爷爷,竟然如此好说话,开心的指了指桌上的烤鸡。

    由于一整只鸡放在桌上,之前刘鸿渐也没好意思当着崇祯面手撕鸡腿,崇祯更是对肥嫩嫩的鸡腿视而不见,所以一整只鸡基本未动。

    刘鸿渐撕下一只鸡腿,用桌上的锦帕包好,递给昭仁公主。

    “嗯,真香!”小小的昭仁公主把鸡腿捧到眼前,鼻息微动深深的闻了一口鸡腿的香味。

    “快吃吧!否则一会你父皇来了说不得会责罚你呢。”这宫中就算再节俭,也不至于连只鸡都不给小娃娃吃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皇上怎么如此狠心。

    看着如此清纯可爱的小姑娘,刘鸿渐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不禁又开始诽谤崇祯大帝。

    “大哥哥我可以再要一支鸡腿吗?我想给皇兄也带一个,他今天上课被先生责罚,先生不准他吃东西!”昭仁公主等着大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刘鸿渐。

    宫中几年前就因为缺钱,被崇祯一声令下,全体人员只吃粗茶淡饭,作为大明帝国最后的公主,不仅没有未来,没有把握自己命运的力量,甚至连最基本的锦衣玉食都没有,真是我见犹怜。

    “好,都给你,回去好好的吃一顿!我会替你保密!”刘鸿渐说着,又撕下一只鸡腿,外加两只鸡翅膀。

    “放肆!”刘鸿渐刚包好递给昭仁公主,外面崇祯大帝怒气冲冲的走来。

    昭仁公主吓的一哆嗦,雪白手帕包好的鸡腿、鸡翅掉在了地上,她躲在刘鸿渐的身后小手抓着刘鸿渐的衣襟,满脸的害怕。

    虎虎生风的崇祯大帝绕到刘鸿渐身后,眼见崇祯大帝要动手,刘鸿渐急忙转身护住昭仁公主。

    “皇上不要动怒,是微臣看小公主饿了,主动给她的,她只是小孩子,有什么过错皇上惩罚微臣便是。”

    刘鸿渐不忍看着如此惹人怜爱的小公主‘惨遭毒手’,主动承担下了罪责,说完暗道一声,红颜祸水呀。

    “哼!整天就知道四处玩,回去找你母后自领责罚!”崇祯怒不可遏的一掌拍在桌子上,震的茶杯中的茶水一阵乱颤。

    见状,刘鸿渐赶紧捡起鸡腿,由于手帕包裹严实,鸡腿并未沾染尘土,刘鸿渐蹲下身子递给昭仁公主,谁知昭仁公主畏于崇祯的威严,虽然眼睛里闪烁着闪闪泪光,但却并不敢伸手去接。

    “小殿下快拿着,回去别忘分给你皇兄吃!”刘鸿渐对着小小的昭仁公主眨了下眼睛,示意放心,这里一切有我。

    犹豫了一下,昭仁终于是没抵住美食的诱惑,接过包好的手帕双手捂着,抱于胸前,小跑着出了乾清宫……
………………………………

第18章 百年基业

    “朕的国库里只剩一百三十八两银子了!”崇祯一改刚才的愠怒,无力的坐在座位上。

    “啥?”刘鸿渐直接呆了,堂堂一个大明帝国,国库里只剩一百多两银子,骗鬼呢!

    可看崇祯那生无可恋的表情,又不像哭穷的样子,刘鸿渐才不得不接受事实,妈呀!这大明国库估计还没他老爹上班的药铺子老板王二麻子富有。

    “那兵呢?”

    “整个北方可战之兵,除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属的近十万边军外,只剩朕的京营那两万人了!这几年朕为了支援九边战事,倾尽全国之力,可边军骄纵,朕只是拖欠了半年军饷,贼军围城,吴三桂就敢与朕虚与委蛇,死活不肯发兵勤王,朕恨不得杀光他们!”

    说道痛处崇祯大帝双眼含泪,本是一次好好的宴席,却被崇祯搞的成了诉苦演讲,刘鸿渐也是哭笑不得。

    敢情你欠了人家半年薪水,还想让人家给你卖命?搁现代别说欠半年薪水,欠一个月薪水你看还有几个人跟你干?而且你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边军吧,肯定是吴三桂有问题嘛!嗯?吴三桂,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

    糟了,那家伙可是会投降的呀,关宁铁骑仅剩的一点硕果,被吴三桂这小子拱手送给了女真野人。

    算算日子,吴三桂应该是在李自成攻陷京城后,自觉大明无望,又被李自成强行戴了绿帽子,才转投了满清,如今京城犹在,而闯贼也被我干掉,他也还没被戴绿帽子,按理说应该不会这么快就投降满清吧!

    不行,不得不防呀!刘鸿渐暗道。

    “皇上,吴三桂不来勤王固然有罪,但念及他们肩负抵御满清的重担,而且目前正是用兵之计,皇上还是能拉拢则拉拢,万不可意气用事,臣觉得应该派人严密监视其家人!”

    “哼!你不说我都忘了,因为吴三桂骄横跋扈拥兵自重,一个月前他的父亲早已被朕关进了刑部大牢。”崇祯想起之前的遭遇,愤恨的说道。

    “皇上最好还是赦免了吴襄,安抚吴三桂为妙!”刘鸿渐征求道。

    “哼,朕岂能为那不忠不义之人退让,无需多说了,朕不会赦免吴襄!”

    果然是个倔脾气呀!刘鸿渐暗道。

    “那也至少让吴襄给他儿子吴三桂写封信,先稳住吴三桂,北境无虞,我们才有时间执行我们接下来的计划!皇上当以大局为重呀!”

    崇祯的面色阴晴不定,少倾,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