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梁,辽东出什么事了?这么火急火燎的找本官。”刘鸿渐进门便抱起桌子上的茶壶一边暖手一边说道。

    从昌平直接奔袭到京城,冷风吹了足足半个多时辰。

    “有些不妙啊大人,宣辽、延绥防线总兵力只有十一万,还要分散到九边各镇。

    虽然朝廷一个多月前给了九边十五万的征兵数额,可新兵拥有战斗力起码要训练半年……

    而且最重要的是,黄总督没有骑兵,这太被动了!”

    老梁越说眉头皱的越紧,此番建奴倾全国之力攻伐大明,可不是之前就是为了劫掠般小打小闹了。

    “察哈尔部的孛罗赤,答应给本候的军马,难道还没有交付吗?”刘鸿渐不理会老梁头的碎碎念。

    建奴每逢凛冬时节大雪覆盖草场之时,都会南下劫掠汉人,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无非是此次规模大些罢了。

    “这个……卑职听山xi那边的顾百户说,察哈尔部目前正生着内乱……”

    “哼!都什么时候了还内乱,就凭他们这点人还想恢复黄金家族往日荣耀,成事不足的东西!”刘鸿渐简直无语。

    为了让祸水东流,刘鸿渐和内阁商议,故意把朝廷与察哈尔部重归旧好的消息传给建奴,就是想着两伙儿老牌强盗能先比划比划。

    可这都火烧眉毛了,察哈尔部竟然又开始了窝里斗,斗,斗,斗你妹啊!

    同样都是鞑子,看看人家建奴,兵锋所指皆是奴才。

    而蒙人呢?怪不得被人逼的西迁、逼的改制、逼的成了奴才。

    “卑职已经着人把消息递了一份给圣上,想必过不了多久大人就要被召见……”老梁想到这,眉头反而舒展开了。

    锦衣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的职能便是让消息传的更快、更及时,而非上阵杀敌。

    是啊,做好分内之事就行了,老夫干嘛如此烦躁呢?

    刘鸿渐出了锦衣卫衙门,本来还想回家吃口热乎饭,结果走到半道就与宫里来寻他的太监碰了头。

    时日已过了晌午,饭都没吃,刘鸿渐只好忍着咕咕的肚子打马向宫里行去。

    如果老天在给本官一次穿越的机会,本官一定选个太平年月,这狗ri的明末,太难混了!

    ……

    皇城,乾清宫。

    一个多时辰前,锦衣卫的加急军情递到崇祯手里时,刚下了早朝半个时辰的崇祯差点一个趔趄栽倒在地。

    他承继大统以来,虽然北患一直未停息,但建奴最多一次出兵也不曾超过十万。

    而此次竟然出兵三十万,这……这是要与我大明决战啊!

    崇祯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便命李云魁敲响了景阳钟,重新召集群臣。

    铛——铛——铛——

    督察院衙门。

    “老王?啥声音?”督察院左副都御史问督察院右佥都御史。

    “好像是……景阳钟?”姓王的右佥都御史眉头微皱。

    “不是刚下朝吗,宫里莫非是搞错了时间?”

    “谁知道呢!走吧,兴许是有啥重要的事儿!”

    ……

    铛——铛——铛——

    “停!”吏科给事中海大富听到钟声,皱着眉头在轿子里喊道。

    前日他新纳了第十二房小妾,乃是翠云楼的头牌,那身段、那姿势让得海大富有些魂不守舍。

    是以下了朝他在衙门里点了个卯,便匆匆的坐着轿子向家里行去。

    玛德,宫里莫不是在戏弄我等朝廷命官?

    海大富一脸的不爽,这是要坏他的好事啊!

    “调头,去宫里!”

    虽然心里百般不乐意,但皇命难违,海大富打算晚上再体验自己新琢磨出的床第招式。

    ……

    半个时辰后,皇极殿。

    朝臣们左右顾盼,朝堂上四处皆是细语声,所有人都不知道圣上这是搞的哪一出。

    崇祯眉头紧蹙,示意李云魁宣读锦衣卫传来的加急奏报。

    奏报宣读完毕,众臣皆惊的睁大双眼。

    啥?建奴打过来了?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

    在一片鸦雀无声的氛围中,安国候刘鸿渐悄摸的从皇极殿门口溜了进来。

    他倚在皇极殿门口的鎏金石柱上,旁边搁着一个军械所产的煤球炉子。

    这地儿,暖和。

    “众卿有何良策,可说与朕听!”崇祯见奏报宣读完半晌了,朝堂上仍是鸦雀无声,不禁有些不满。

    “启奏圣上,微臣以为朝廷应该相信黄总督的能力,宣辽应当还是以死守为计,徐而图之……”兵部尚书李邦华带头发言。

    李邦华并不惊慌,他是懂兵之人,也知道黄得功的能耐,而建奴的所谓三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在里面,外人不知,他却知道。

    顶多二十万出头!

    九边虽然兵少,但只要不出昏招,勉强还是能守的。

    “李尚书此言差矣,前有安国候仅率三万辽东兵便血战建奴而胜,如今九边有兵力二十余万,为何反而要龟缩在城内!

    岂不是有损我大明的威名?”礼部尚书马士英赶紧出来反驳。

    宣辽总督黄得功是安国候力荐上去的,如今建奴来扣关,你这荒野土鳖怎的又要做缩头乌龟?

    马士英心中冷笑。

    “是啊,皇上,微臣听闻建奴一路南下烧杀抢掠,屠戮我关外汉民不下千人,皆曝尸于凌寒之地,为野兽食之。

    他们死的太惨了,我大明应该尽快调集军队救黎民于水火啊!圣上!”

    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王柯比奏道。

    “王大人,本官听闻宣辽一线大多是新兵,还未练成啊!”身后一位言官同僚说道。

    “都已经练了一个多月了,就算不能打仗,至少守城可以吧?

    辽东不是还有十多万善战的老兵吗?可以令新兵守城,老兵迎击建奴……”

    “也是啊!”

    ……

    “圣上,微臣还是以为,安国候举荐的这个黄得功不足以担当守卫宣辽的重任,为防辽东有失,是以微臣建议另择良将!”

    ……

    督察院的御史、各科给事中,皆属于言官范畴,如果在后世,这些人有一个精辟的称呼,键盘侠、嘴强王者。

    崇祯坐在御座上看着底下的众臣脸色发黑。

    这些朝臣果然还是如此,一出大事,竟然提不出来一个有用的建议,反倒还是互相扯皮。

    “圣上,臣有话说!”刘鸿渐终于忍受不了朝堂前蚊子般的烦扰又都是屁话的言官。

    “佑明何时来了,快上前来!”崇祯好几日不见刘鸿渐了,竟然忘记这是朝堂之上,脸色瞬间阴转晴。

    刘鸿渐慢慢的步上朝堂前列,走到言官、御史、给事中扎堆的地方停了下来。

    他轻蔑的扫视着这群每日只会耍嘴炮的言官。

    “我不是针对谁,我的意思是,在场的诸位,都是辣鸡!”

    PS:戒烟四天,目前咳嗽大为好转,看来还是气管受不了了,目前吸烟的欲望已经大为降低,继续坚持。

    PS:诸位尽量不要用苹果手机打赏啊,1块钱作者只能拿到2毛,剩下的都被苹果公司和麻花藤瓜分了。

    如果是安卓或者电脑端,作者能拿到一半,当然这个不强求。

    只是作者不容易,既然大家肯赏识,肯定是想接济一下作者,而不是便宜了苹果公司。

    是以苹果手机可以打开默认浏览器登录某点,在那里充值打赏,寒寒亲测可以。

    当然这里寒寒再次强调,这是诸位的自由,不论是哪个端,每一份支持寒寒都铭记于心,只不过有时候觉得心疼。感觉那些币都喂了那啥。


………………………………

第218章 舌战键盘侠

    刘鸿渐的话语石破天惊,把众臣包括内阁几位老大爷在内都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些狗屁键盘侠般的嘴炮,朝廷竟然花大把的银子给自己找罪受,真不知道朱八八怎么想的。

    如果这些言官皆有诸葛村夫骂死王朗的能耐倒也罢了,关键是你没有。

    不仅没有,还天天装出一副四海八荒唯我独尊的样子,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正义的、是正确的。

    如果唾沫星子可以骂死人,他们的嘴,可以敌的上十万雄兵。

    但是,如今他们所有的骄傲,在这朝堂之上,在圣上面前,竟然被指责为垃圾?

    这,不能忍啊!必须喷他,喷的他无地自容,喷的他体无完肤!

    “刘大人,此是朝堂之上,你如此口出恶言,实在有失体面,有失读书人的身份!”大理寺右少卿谭勉华出言反驳。

    刘鸿渐身兼数职,有文有武,是以朝廷里有的认为他属于武官,便称呼其爵位。

    而有的则因为他身兼大学士和太子太师的名头,认为他是文官。

    “不好意思,本候不是读书人,连论语都不会背!”刘鸿渐直言。

    “你……”大理寺右少卿弹棉花一时语塞。

    “哼,安国候,你安敢如此侮辱我等,即使你官职高于我等,你此番行径与乡野村夫又有何异?”御史钱步仁怒道。

    “本候就算是乡野村夫,也是上能帮大明惩贪除恶,中能为圣上征战疆场,下能卫黎民不受战火,你又算哪个?”

    刘鸿渐毫无俱意反问道。

    “你为武将,上战场杀敌乃是你分内之事,而我等为御史言官。

    御史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规谏圣上、左右言路也。

    你我职责不同,皆是为圣上分忧而已,安国候此言,定是要贻笑大方也!

    你不觉得羞愧吗?”礼科给事中岳布寻字正腔圆、义正言辞。

    “并不觉得!”刘鸿渐见面前的老头唾沫星子都快喷他脸上了,顿觉一阵恶心。

    岳布寻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只得到刘鸿渐的四个字答复,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

    “圣上,我等竭忠尽智为圣上建言,如今却遭受如此无端谩骂,请圣上为臣等做主!”

    岳布寻也不傻,既然你刘鸿渐软硬不吃,那便让圣上裁决吧!

    到底是你恶言辱骂朝臣在先,圣上还能坐视不理吗?

    答案是,能!

    “如今当务之急是议论与建奴的战事!众卿且先退下吧!”崇祯冷言道。

    崇祯也是很讨厌这些只会给他找茬的御史言官,更何况这些御史言官是在集体攻击他的福将。

    “安国候,你有何良策?”崇祯又道。

    “圣上如此,寒我等臣子之心,实非圣君所为!”岳布寻急了,哪有这样的?不按常理出牌。

    “圣上当惩处安国候妄语之罪,否则,臣等不服!”

    “臣等不服!”钱步仁、谭勉华领头,一众御史、给事中集体抗议。

    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毛头小子,只一年就骑到了他们的头上,还说他们是辣鸡,奇耻大辱啊!

    十七年了,在这朝堂之上,没有哪个官员敢于如此不给他们这些言官面子。

    即使是当朝首辅,谁还没点黑历史?惹毛了他们,首辅也敢喷!

    天下言官千千万,他们何曾惧怕过?

    但这么做有一个前提。

    就是皇上必须是明君,所谓的明君便是必须得听他们的建议,得肯给他们撑腰。

    否则,那这个皇帝就是闭塞言路,就是个昏君!

    为何说十七年?

    因为在崇祯之前,天启朝出了个姓魏的。

    这人太狠,他们惹不起!

    好在新上任的崇祯皇帝,承继大统以来,对他们这些御史言官还不错,只要他们一提不是圣君所为,然后集体死谏,一般来说崇祯必然会服软。

    十七年来,屡试不爽。

    诸多言官皆跪伏在朝堂前,等候崇祯为他们主持公道。

    而内阁的几个大爷也是应了言官暗地里对他们纸糊六阁老的称呼,皆是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的置身事外。

    “陛下,臣以为陛下无须过于担心辽东战事。”刘鸿渐看都不看面前跪的一大堆御史言官,直接启奏道。

    “哦?爱卿请讲!”崇祯也很着道,默契的没有搭理堂前的言官。

    大叔还是以前的大叔,皇上又回来了!还比以前更霸气了!刘鸿渐心里乐道!

    “那建奴所声称的拥兵三十万,实属扯淡!

    据臣所知,建奴目前兵力最多二十万出头,且至少有一多半乃是从满蒙八旗中新征的。

    缺乏训练不说,就算是一应盔甲、兵械、粮草估计也捉襟见肘。

    臣以为,这也是为何建奴刚征了兵,便迫不及待的来攻伐我辽东!

    因为,他们的粮食不足以撑过这个寒冬!”

    刘鸿渐凛声道!

    “说得好!安国候爷乃当世大才!”崇祯还没发言,兵部尚书兼内阁次辅李邦华忍不住夸奖道。

    刚才那俩御史争论让老兵出征、新兵守城时,李邦华就差点没忍住,想跳出去给那俩傻帽一人一个嘴巴子。

    但现在看来,还是侯爷厉害,不仅一针见血指出建奴的软肋,更是给了所有言官一个嘴巴子。

    李邦华看着曾经在朝堂耀武扬威、如今跪在地上没人搭理的御史言官,心里别提多舒爽了!

    “接着说。”崇祯被李邦华吓了一跳,说的好不好还用你来评判,朕又不是傻子。

    崇祯瞪了一眼李邦华,发现这厮竟然又微闭起了双眼,压根没看他。

    “建奴兵分三路,一路定是为了堤防察哈尔,另外两路,如果臣没料错,很大可能便是辽东镇和山海关镇。”刘鸿渐道。

    九边重镇连成一线,到哪里都是铁板一块,也就辽东和山海关距离更近些。

    “而我大明又缺乏战马,如今整个辽东骑兵部队只有区区两万。

    是以,臣认为当前形势,需以不变应万变,我辽东有坚城利炮,当以此守之。

    另一方面,督促察哈尔部尽快交付军马、督练新军。

    臣估摸着再有三两月,待大军练成之时,便是建奴末路之日!”

    刘鸿渐皱着眉头,军马对于目前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察哈尔再爽约,他不介意给所谓的黄金家族来个釜底抽薪。

    “宣辽总督黄得功久经战阵,对于建奴形势也比臣了解甚多,是以辽东之事,陛下可令黄总督随机应变即可。

    而陛下,如今却有更重要的是事情需要您来操办!”刘鸿渐微微笑道。

    PS:调整一下更新时间,以后如若没有意外,皆是上午8点更一章,晚上一章,感谢大家的支持啦!

    。PS:推荐一本朋友的书《我下面,有人》,一本搞怪风格的另类灵异,喜欢的朋友可以一阅,支持一下新人。


………………………………

第219章 到底谁怕谁

    偌大的皇极殿,诺大的朝会,成了崇祯和刘鸿渐二人的专场,而所有的朝臣成了看客。

    也不是崇祯不相信他们,事实上崇祯曾经把所有的希望都给了底下的这些朝臣。

    十七年来,他六次发布罪己诏,所有的锅都自己背,可是他可到了什么?

    十七年了,他不仅穿的皇袍仍然是打补丁的,国土还不断的丢失,丢失,再丢失。

    这群狗NY的,每日朝会除了争论、吵架和勾心斗角,就不知还会干些什么!

    “陛下,微臣认为辽东的战事,在这里终究讨论不出个所以然,不若咱们一起去趟西山大营吧!”

    刘鸿渐指了指西边。

    不论是如何的讨论,所有的一切,落实到战场还是要靠士兵去打仗,与其在这里争论不休,倒不如去军营里看看。

    看看这些大明的新兵生活的如何,看看他们对于赢得这场战争有没有信心,好过跟一群嘴强王者扯皮千百倍。

    在刘鸿渐看来,大明的士兵和广大的百姓一样,普遍生活艰难,然而也正是这些生活的最是贫苦的一群人,支撑着大明这座千疮百孔的大厦没有倒下。

    农民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粮食交给朝廷,而士兵则身着破旧的棉服把鲜血抛洒到边关。

    他们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大明的皇帝。

    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崇祯去了军营,哪怕随便晃悠一圈,随便说两句忽悠人的话,也足以使这些大字不识的士兵们感动的恨不得把命卖给皇帝。

    这,也许便是封建帝国唯二的好处之一了吧。

    刘鸿渐不知道崇祯如何想,在他看来,如果去军营晃一圈,便能让这些士兵的士气提高十倍,他肯定会没事就去晃一圈。

    “陛下,臣请乞骸骨!”谭勉华趴在地方膝盖都快受不住了。

    在他看来,不放大招不行了,这脸面都要丢尽了!

    “陛下,臣也乞求告老还乡!”钱步仁随即跟上,鼓足余勇,最后一击!

    之后也有督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给事中跟风,人多力量大,法还不责众呢,你是皇帝又如何?

    唯有右佥都御史岳布裙只是趴在地方没吭声。

    “准奏!”崇祯想都没想摆了摆手,正如刘爱卿所言,这大明多的是士子,他崇祯也不担心没人给他打工。

    “还有哪位爱卿要告老还乡的,都说与朕,朕定然不会让爱卿们失望!”崇祯说这话时,一点也未曾生气,反而这话是对于臣子们的关照般。

    可这话听在谭勉华和钱步仁等人耳中,便如蛇蝎般的难受,这太毒了。

    他们才四十岁正当年,他们不想回老家,他们还有抱负,他们如此孤注一掷只是想表明他们有宁折不弯的品德。

    可他们并没有真的想辞职啊!

    谭勉华冷汗从额头冒出,事已至此,难道还能跟圣上说,他刚才是说着玩的?

    只有一旁跪着的岳布群嘴角微微上扬,一群蠢货!我就猜到圣上不吃这一套,幸亏本官没有跟你们一同乞骸骨。

    他这礼科给事中都当了好几年了,如今督察院一下子这么多蠢货辞职,说不定……

    哈哈哈!岳布群心里暗自庆幸。

    崇祯本以为会有大批官员告老还乡的,但他还是高估了这些言官们的德行,除却一开始跪倒的七八个外,刚才叫嚣的最响亮的,都没出声。

    “刘爱卿,今日去西山大营,是否为时已晚了?”崇祯一脸鄙视的看了一眼朝臣,对刘鸿渐说。

    现在已经是未时了(下午两点左右),而皇帝若要出城,这可是大事,至少得提前一天准备。

    什么仪仗啦、护卫啦、车马啦,每个上万人随行,皇帝根本不可能出得了皇城,因为那太不正式了,简单说点就是太丢份儿!

    “陛下,臣以为不然,若快马从西山大营到京城,也不过半个时辰左右,这时间肯定是来得及的。

    至于随行护卫,从皇城的府军前卫、三千营、锦衣卫中各调集一千人随行,京城朗朗乾坤,为我大明中枢,断然不会有宵小敢逆龙威。”

    刘鸿渐轻描淡写,在他看来,出趟门还要提前准备一天,这不扯犊子吗?

    弄那么多仪仗有个卵用?

    你去视察某个地方,还要提前去通知人家,那么如果这个地方的人不傻,肯定只会把最好的一面给你看。

    而你若想看到真相,唯有出其不意。

    京营新军也已经练了一个月了,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身为京营提督的刘鸿渐同志,只去过一次。

    好在副提督李怀忠是个治军极为严谨的老将,又有一同守城的情义在,包袱丢给老李,他也放心。

    但这都过去一个月了,他也想看看,京营到底如何了!

    崇祯有些犹豫,十七年了,他出皇城的次数加一起也不到十七次,哪一次不是提前准备好几天?

    他倒不是担心安全问题,只是没有个万儿八千的仪仗护卫,如何能显示天子的尊崇?

    “陛下,古往今来能受万世颂扬的帝王,没有一个不是体恤百姓苦难的。

    而天子最高的荣耀,莫过于万民的敬仰,而非那些卫士给予。

    臣以为,陛下应该更注重实际,而远离那些无用的虚礼。”

    刘鸿渐当然知道面前的大叔在想些啥,无非就是顾及这些礼数,怕言官们说他昏聩胡来。

    但是你都不看看,朝堂上这些跪着的鸟人是谁?到底是你怕他,还是他怕你?

    这人啊,对他太好了他便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是谁养活了他。

    “众位爱卿,朕想摆驾西山大营,去看看朕新征的十五万将士,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崇祯干脆也当起了甩锅侠。

    “悉听陛下圣断!”首辅带头,内阁几个大爷皆齐声道。

    想把这几位大爷绕进去,那是不可能的,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既然已经这样说了,肯定心里早就有了定意,只有傻子才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

    仅仅不到一个时辰,在御前侍卫统领曹文泰的指挥下,三千护卫集结在皇极殿外。

    事实证明,只要皇帝有雷厉风行的手腕,这个臃肿的机构效率还是不错的。

    崇祯入了御辇,而内阁诸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则上了后方的马车。

    “出发!直奔西山大营!”刘鸿渐骑在一匹骏马之上,大声道。


………………………………

第220章 这才是你的依仗

    自明成祖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