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扛着AK闯大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接过药碗咕咚咕咚喝了个尽,药很苦,但是崇祯帝一点没感觉,他经历过更苦的日子。
由于喝的快,崇祯蓄着的胡须上沾染了不少汤水。
“父皇,擦嘴!”年纪最小的昭仁挣脱姐姐的手,从自己胸前掏出一块小小的手帕,递给崇祯。
“嗯。”崇祯也不生气,微笑着接过小女儿递来的手帕。
“父皇,你看,刘师傅来了!”朱慈烺迎着阳光看到一骑自西边驰骋而来,定眼一看可不就是安国候。
其身后三万骑兵更是逶迤了老长一条钢铁巨龙般的队伍。
“皇上,臣万死,臣不知皇上在这等着……”说不感动是假的,这一年来自己虽然辛苦,但朱大叔对自己着实不错了。
“这都是朕临时起意,也没外人,不要多礼快起来吧!”没有朝臣的束缚,崇祯也很自在。
“刘师傅,都是本宫的错,本宫请示父皇本想自己来送送你,可谁知道妹妹们也要来,父皇不放心也就一并来了!”
朱慈烺走上前去扶起刘鸿渐说道。
“皇上,时下天气忽暖忽寒,您龙体欠安当好生调养身体啊!”刘鸿渐真的是感觉有点不妙了。
他的兄长朱由校二十二岁落水着了个凉,挂了。
他的老爹当了皇帝仅一个月三十八岁,挂了。
他的爷爷倒是当了挺久的皇帝,但这厮连水都不划了,直接挂机。
朱大叔今年也三十五岁了吧……
他的爷爷挂机三十年,他的老爹是划水三十八年,他的兄长更是天天只管干木匠活儿做家具,人家干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儿。
到了崇祯大叔这,他接下父兄留下的烂摊子时直接傻了眼,朝臣被老魏屠了个干净,剩下的大多都是老魏的徒子徒孙。
什么一百单八将都搞出来了,当朝的首辅都是老魏家的人。
但是大叔很能干,每天几乎只睡两三个时辰,朝会也从每日一朝,变成了每日两朝……
就这么一干便是十八年,一般人的身体谁都受得了……
“无碍!此番出征过于匆忙,士兵们所带军粮补给,户部可都按量拨付了吗?”崇祯关切的问道。
“皇上请放心吧,士兵足足带了三日的军粮呢!况且臣是那样的人吗?”刘鸿渐笑笑。
从来都是他占别人便宜,如果真的有人敢在这个档口克扣他的士兵,不管你是尚书也好、国公也罢,直接把你就地正法。
“如此便好,建虏凶残,出了关先找黄德功了解了战情,莫要急功。”崇祯就像教育后辈般,他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兵书还是有所涉猎。
“微臣遵命!”刘鸿渐只得老实的听着。
“安国候!你从关外来,别忘了给昭仁带好吃的!”昭仁不知道父皇在跟安国候谈什么,搞的她都没办法插嘴,她很生气,直接拽了拽了刘鸿渐的衣角。
“昭仁,不得无礼!”崇祯佯怒道。
“哼!”昭仁当然知道父皇不是真的生气,只是噘着嘴。
“那肯定的呀,听说关外的烤全羊是一绝,到时臣给昭仁小殿下抓来个烤肉高手,专门给你做烤全羊!”
刘鸿渐可是知道昭仁这个小家伙,十足一个小吃货!
“看看这是什么?当当当当~”刘鸿渐神秘的从腰间摸出一袋小东西。
“哇~卫龙辣条!”昭仁的眼睛马上放了光,她识字虽然不多,但上次吃完的包装袋她还留着,专门找人认了这几个字。
昭仁接过辣条自顾自的躲到一边吃去了。
“皇上,大军在那边等着呢,边关危急,臣这就出征了!”刘鸿渐看看时日。
“嗯,去吧!”崇祯背着手说道。
刘鸿渐拱了拱手翻身上了马。
“刘师傅珍重,这……这是妹妹给你的!”朱慈烺走上前去把手里的一个荷包递给刘鸿渐。
刘鸿渐下意识的接过,妹妹?
他回首看了看,发现在侍卫林立的健德门外,坤兴公主一袭白衣、聘聘婷婷的站在路边,安静的宛若一个仙子。
见刘鸿渐看向她,坤兴明亮的眼眸盯着刘鸿渐微微一笑,随即羞怯的低下了头。
额……刘鸿渐看了看手里的荷包。
碧绿的小小荷包上绣着两只……鸭子?(其实是鸳鸯)
这算是定情信物?刘鸿渐也不知道这玩意有啥用,对着坤兴咧嘴一笑,就把荷包塞到了腰间。
“皇上,臣不破建虏誓不还!臣走了!”
刘鸿渐再不多言,拍着马向大部队行去。
“走了,回宫去!”崇祯一家子站在阳光下目送刘鸿渐离去,说完便欲转身上銮驾。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身后忽而传来山呼声!
PS:写这一章挺纠结的,写吧担心书友说寒寒节奏拖沓、水,不写吧,其实感觉应该有……
………………………………
第249章 疯狂的锦衣卫
二月二十九日未时(下午两点左右),京营两万七千骑兵过榆河到达顺义,锦衣卫南镇抚司下辖一整个小旗的缇骑自山海关而来,给刘鸿渐带来了来自边关的紧急军情:
自二月二十三日前屯城破后,建虏十数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大明。
第一路由代善、阿巴泰统领,于二月二十四便抵达山海关,今已强攻五日,山海关岿然不动。
第二路由阿济格、济尔哈朗统领,于二月二十六兵临蓟州镇,并对喜峰口发动猛攻,守将李杰严防死守。
第三路由豪格、满达海统领,目前仍在西行,不知将行军何处。
刘鸿渐命令这个小旗的锦衣卫缇骑兵分三组,继续探查建虏三路大军的最新动向。
二月二十九日戌时(晚上八时左右),京营大军到达平谷,并在平谷中屯卫驻扎。
两万七千大军的突然到来,把平谷中屯卫仅剩的一百个混吃等死的邋遢卫所兵吓的当场晕过去八个。
夜半,又一队小旗的缇骑进入平谷中屯卫的京军营地。
经探查,豪格率领的四万满蒙大军沿着宣府防线龙门所,过开平卫,依然在向西进军,沿途汉人村落多被屠戮;
经探查,蓟州镇喜峰口战事进入胶着,阿济格所部耿仲明的汉八旗为攻城的主力,其带有建虏新制的红衣大炮两门,威力巨大,在蓟州防线城放炮的攻击范围之外既可轰击城墙。
锦衣卫的情报之所以如此的及时和详细,少不了锦衣卫指挥同知梁阳的功劳。
早在刘鸿渐大军出征的前四天,刘鸿渐便给锦衣卫下达了第一号军令,锦衣卫把至少八成的缇骑全部调集到北方。
锦衣卫至少两个千户所的缇骑被直接调到了关外,关外的缇骑以小旗为单位,一个小旗加上旗官十一人,整整两百个小旗骑着战马分散在诺大的草原、辽东疆域。
当然,刘鸿渐从来不会亏待自家兄弟,凡是自愿去关外‘出差’的缇骑,薪俸翻倍,探查到有利消息另有奖金(赏银)。
情报有多么重要,刘鸿渐比任何人都清楚,锦衣卫这个专门的情报机构以京城锦衣卫衙门为核心,以北方边城各府为中转站。
以代善、阿济格、豪格、京营军四方为目的,来回的收集、探查各处的情报。
这些锦衣卫的缇骑们在辽东以东、以北四处游逛,甚至最远的都已经到达建虏盛京外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甚至有一队胆大包天的缇骑趁着夜半天黑,摸了阿济格的大营,干掉了好几个负责值夜的八旗兵。
他们来给刘鸿渐送消息时,甚至把鞑子的人头带来领赏,刘鸿渐二话不说,按照一个人头一百两的赏银当场发放。
这个小旗官甚至得了刘鸿渐的特别嘉奖,直接提升了总旗。
另外一个小旗就更猛了,带队的便是锦衣卫同知梁阳的内侄梁可望。
前屯一战,刚满二十岁的梁可望被前屯守将阎应元视死如归的战意所震撼,是以他不顾自己伯父的反对,毅然以百户官之职以身犯险。
这个会说鞑子语的百户官竟然穿着鞑子军服深入到了代善的中军大帐,若不是老代善机警,梁可望甚至有过暗杀的想法。
但饶是如此,他依然探查出了一个令刘鸿渐震惊的消息,建虏之所以对大明九边的布防如此熟悉,均是来自一个姓齐的商人。
只是仿佛建虏对这个汉奸很是不屑,以至于一口一个姓齐的狗奴才,而不直呼其名,导致刘鸿渐臆测不决。
就算这个姓齐的是来自大明的商人,他也不可能获知九边的布防情况。
除非这个商人有门道、或者是有地位!
大明的勋贵实在太多,刘鸿渐连国丈叫个啥都是打了一架才知道,他想了半天干脆不想了。
鉴于梁可望的能力、胆色以及连着两次优异的勘察能力,刘鸿渐直接提拔其为锦衣卫一直以来悬而未决的第十个千户官。
从正六品百户官,直接越过从五品的副千户,成为正五品的千户官,梁可望可谓实至名归。
三月初一午时,刘鸿渐部到达营州右屯卫,这里比平谷左屯卫更荒凉,除了一片破烂不堪的营地外,竟然一个卫所兵没见着。
刘鸿渐只来得及让奔袭了一上午的战马歇息了一个时辰,便不得不全军急行军。
因为锦衣卫的缇骑又给他们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攻伐喜峰口的阿济格仗着有射程更远的红衣大炮,竟然昼夜不停的轰击喜峰口城墙,而且红衣大炮的精度竟然能保证每一炮都射在方面十数米的地方。
缇骑们为了查清红衣大炮的外观,甚至被一堆鞑子兵追出去几十里远,马屁股上被射了好几箭才堪堪逃脱。
当然被鞑子追的狼狈逃窜的锦衣卫缇骑也是有所收获,负责掌管那两门红衣大炮的竟然是一群色目人!
这一群色目人不知从何而来,对红衣大炮的操作十分精准,以至于喜峰口的一段城墙竟然在昼夜不停的轰击下坍塌。
好在蓟州总兵李杰亲自操刀上阵堵住缺口,打退了数次建虏的强攻。
更要命的是这样的红衣大炮建虏还有三门,这三门全部在代善手里,负责攻伐山海关,但好在山海关的城放炮不亚于建虏的新式大炮。
但饶是如此,刘鸿渐仍然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
九边之所以屹立于北方,数百年来能把鞑子挡在城外,就是靠着城坚池厚。
而如今鞑子兵竟然也学会了研制高水准的火炮,只要九边仍然没有野战的能力,那么边关是迟早要被建虏拿下的。
得知了喜峰口的紧急情报,刘鸿渐再不耽搁。
两万七千大军过石门镇到达遵化,在遵化小城外休息一晚上后,刘鸿渐带着大军自遵化西北的龙井关出关。
三月初二未时,两万七千大军终于绕到喜峰口外围。
而此时,喜峰口的城墙已经多个部分被轰开,喜峰口守卫战已经进行到了拼战刀的地步……
………………………………
第250章 蓟州总兵
喜峰口位于蓟州与宽城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明景泰三年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
喜峰口关左右高崖对峙,地势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北上通辽河,向西经遵化和蓟北重镇蓟州可直达京城。
自古以来,这条路便是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而喜峰口关扼此要道咽喉,其战略地位可想而知。
此时,屹立千年的喜峰口关,正在接受其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研。
阿济格、济尔哈朗统领着五万强军,已经对着喜峰口关进行了连续六日的猛烈攻击。
两门巨型的红衣大炮,在喜峰口关城放炮的射程之外喷吐着巨大的铁球,铁球撞击在城墙之上,剥落更多的青砖墙皮。
连续六日的轰击,整个关口两边已经被红衣大炮轰开了数个口子,每个缺口处都聚满了攻防双方的士兵。
在阿济格的疯狂嘶吼下,一队队建虏士兵手执弯刀不断的冲向缺口,而蓟州镇总兵李杰亲自坐镇指挥,连续六日,没有让一个鞑子兵进来。
双方寸土必争,这些缺口就像一张张血盆巨口,吞噬满人、吞噬蒙人、也吞噬汉人。
这是野蛮对文明的最后一次征服。
“总兵大人,西边缺口快撑不住了!”一个满脸鲜血的士兵从战场跑来,以战刀拄地下跪道。
“没用的东西!大明边军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蓟州总兵李杰铁拳紧握猛的拍在案边大怒道。
他一身暗黑色盔甲,铁盔就放在一旁桌子上,脸上还隐约可见已经干了的血迹,左臂更是缠着白纱,血迹从白纱中渗透,端的是一员猛将!
将士闻言低头不语,整个蓟州防线那么长,大明守军总共才不到四万,为了防范建虏还不得不分散防御各个关口。
喜峰口关更是只有一万三千守军,可建虏……少说也有好几万,而且那两门巨炮……,照这样下去,不用明天,再有一两个缺口,这喜峰口就守不住了。
“青山口的守军为何还没来?本官昨日不是都已经下发了军令,让他们来支援吗?”李杰询问传令兵道。
“大人,他们一个多时辰前刚到便已经加入战阵,现在已经在东边的缺口与建虏鏖战一上午了!”总兵李杰下首一个文官道。
“取我战刀来!”李杰沉吟了片刻,端起桌子上的铁盔,重又戴到头上道。
“总兵大人,您的胳膊已经受伤了,不能……”
“住嘴,这点伤算什么?关口丢了,大家都得死!都打起精神来,随我迎敌!”李杰打断了粮秣官的喋喋不休,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战刀便出了门。
少倾,隶属于蓟州总兵李杰的五百亲兵集结在关口西边缺口处,他们个个身着红色甲胄,腰佩朴刀。
这些亲兵大多身上有血迹,事实上几天以来,他们一直承担着救火队员的责任,哪里撑不住,哪里有危险李杰就带着他们往哪里冲。
“随我迎敌!”李杰一身披挂,提溜着战刀走到亲兵卫队前大声吼了一句。
总兵大人向来不喜多言,亲兵们也深知这一点,好在李杰一直以来从未亏待过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们之中没有孬种。
前屯守将阎应元陈明遇的事迹已经传到边关,人家以六千守军困守孤城,抵挡建虏十数万大军三日,最后全部战死殉国。
听说这事朝廷都震动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身后就是一马平川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关口西边缺口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手执弯刀的鞑子和边军的长矛兵战在一起。
鞑子兵后方二十余步,几排弓弩手向着缺口里的边军散射着箭羽,不时有边军士兵中箭倒地。
缺口两边城墙上的边军士兵弯弓搭箭,也毫不示弱的向着下方的建虏回击,缺口处的尸体越堆越高,后方的士兵想加入战阵,甚至还要先手脚并用的爬上青砖、尸体堆成的高地。
轰——一声巨响,缺口边上的一段城墙被炮弹击中,没有了支撑的城墙瞬时又断裂开一段,城墙上的明军弓箭手还没来得及反应,便发出绝望的哀嚎随着墙体跌落。
墙体向后轰然倒塌,又砸中了数个来不及躲闪的边军,缺口被扩大了,本就捉襟见肘、苦苦支撑的边军各自露出绝望的表情。
“哈哈哈哈——要破城了!给本王杀!杀!”阿济格和济尔哈朗骑在战马上立于战阵的大后方,阿济格看到前方的战况不禁大喜道。
他不善攻城而最喜野战,整个喜峰口的攻击都是济尔哈朗在指挥,但这并不妨碍阿济格的瞎咋呼,这么血腥的场面,如果阿济格能克制住不说话,那就不是阿济格了。
他在等待着,等待着城破,他便率领身后的一万五千名铁骑冲入城中,杀掉守城的狗官,带着铁骑直逼伪明京城,他将是第一个入关的亲王,他才是大清的巴图鲁!
阿济格凶目圆睁,握着弯刀的手上青筋暴起,甚至有些颤抖,这是兴奋的颤抖,他渴望屠戮、渴望看到汉人在他刀下的惨叫。
在阿济格的注视下,突然,缺口处传来一阵高亢的喊杀声,一队身着红甲的边军瞬间堵上了新撕裂开的缺口。
红甲兵十分悍勇,特别是红甲兵之前,一个身着黑色战甲的明将,所过之处,竟无一合之将,只片刻便把刚冲上来的鞑子兵打退。
“呀呀呀——阿济格,本王忍不住了,本王要亲自上阵!”已经三次了,这几天有三次差点破城,每次都是这个黑甲明将带着他的红甲亲兵打退了他大清的勇士。
饶是济尔哈朗沉稳有加,也是心中愠怒,阿济格还好,那是摄政王的亲哥哥,可他呢?连先帝的直系都算不上!
如今已经攻城六日,再如此这般估计又要被代善等人责难了吧,济尔哈朗沉默了片刻,打算默许阿济格的举动。
可刚打算下令,一个哨骑骑着快马疾驰到他二人身前。
“报!二位亲王殿下,后方发现不明军队!”
………………………………
第25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明军队?你若是敢谎报军情,本王一刀劈了你!”阿济格猛的抽刀出鞘。
“禀报亲王殿下,奴才不敢呀,有许多骑兵,奴才不敢靠近,但……奴才肯定就是明军。”
传令兵被英亲王阿济格的刀尖指着鼻子,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但是他一动都不敢动。
“你这狗奴才!还说没撒谎,伪明边关就这么点人,哪里来的大部骑兵?”阿济格不怒反笑。
他们自盛京出征,到现在已经半月有余,一路所过没有遇到半支明军。
除了最近一些时日满关外跑的伪明探子,就是一些只会躲在城墙后的乌龟兵。
伪明边军没有骑兵,其京营新军更是没有战斗力,早在一月前伪明的那个姓齐的狗奴才便传来了确切的消息,这是所有建虏高层都知道的事。
可现在,这个传令兵告诉他,大明的军队来了?
还全部是骑兵,更荒唐的是,如果刚才的荒唐事是真的,他们的后方真的是明军,还真的全部是骑兵,那为什么明军不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
都已经偷偷跑到后面了,还窝着等他们的哨骑去报信,这批明军怕不是傻子吧?
这不是更荒唐吗?
“贼军有多少人马?据此多远?你可探明?”济尔哈朗一挥手格挡开了阿济格的弯刀。
这个暴躁的家伙,如果再不制止,他真的有可能杀掉这个可怜的哨骑。
他们大清国将官人手一本的兵法书——《三国演义》里,那么多的计谋那么多的英雄人物,这个阿济格却单单以张飞为榜样。
每日里除了行军打仗,便是与手下军士斗武,打不打的过,都要挨阿济格本人一顿胖揍,更有甚者,他统领的那一万五千满洲正白旗士兵,几乎每隔几天就会被他处死一人。
正白旗士兵敢怒不敢言,济尔哈朗更是想管也管不了,说到底,他是个外人,虽然他被代善指派为这支军队的统领。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统领,只包括那两万蒙八旗和一万五的汉八旗,至于剩下的正白旗,他敢打赌,只要阿济格一声令下,这些士兵连他都敢砍!
“回殿下,奴才粗略估计,至少有两万多人!据此已不足三里!”
“全部是骑兵?”济尔哈朗皱眉。
“是的!殿下。”哨骑毫不迟疑。
“再探!”
“遵命!”哨骑得令去。
据此不足三里,骑兵扎眼便到,这都半晌了也没个声音?不是奇袭吗?明军呢?特么的搞什么飞机?
济尔哈朗也如阿济格般闹心了。
“管他是不是真的,本王带兵过去瞧瞧,若是真的倒好了,本王憋了好几日没杀人了!”阿济格弯刀入鞘,打马上前说道,他这么着已经算是在请求出征了。
毕竟济尔哈朗才是这支部队的总统领,他虽然是强龙但也不好擅作主张。
“阿济格听令,命你率满洲正白旗一万五千骑兵前去试探!”济尔哈朗沉吟片刻道。
阿济格虽然狂妄暴躁,但能力是有的,只说他这一万五千铁骑,驰骋辽东、朝鲜也算是给他挣下赫赫威名。
而反观明军,最近十年基本如缩头乌龟般缩在城里,基本不敢出城与他们的八旗勇士野战,即使有,也是八旗勇士一个冲锋便被击溃。
当然,去年山海关的那次不算!
阿济格一直认为,山海关那次是多铎轻敌冒进、咎由自取,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被暴怒的摄政王殿下杖则三十。
他可是先帝黄太鸡亲封的亲王啊,这个该死的多尔衮,他有什么资格如此?
但不论如何,这是个洗刷耻辱的机会,若不是他现在还在指挥着攻城战,他自己都有点跃跃欲试。
鬼知道身后这批所谓的明军骑兵搞什么鬼?这么好的突袭机会不把握,那不是给他们八旗兵送战绩?
“哈哈,郑亲王你就等着本王的好消息吧!哈哈哈,本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