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扛着AK闯大明-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你讲的再天花乱坠,有什么用呢?

    他们只知道当下他们过的很苦,至于未来?鬼知道能不能活过这场战争呢!

    这么多年来,承诺这种东西他们可听了不少,可这日子,还不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岁岁难熬岁岁熬!

    “说得好!”蓟州总兵李杰大喝一声带头鼓起了掌。

    他还用右脚踢了身边的一个参将,左手手肘顶了左边一个游击,同时双眼使劲的向着士兵们使眼色。

    李杰气坏了,督师大人不摆官架子,不仅人好,说话又好听,你们就算不相信,至少也捧捧场啊!

    真是太没有眼力见了!

    “好!”士兵们得了指示也是呱唧呱唧的鼓掌叫好,但稀稀拉拉的掌声更是看的刘鸿渐嘴角一直抽抽。

    “特么的……”刘鸿渐对这群士兵的反应简直是气的不行。

    他还是太年轻了,一番好听话,怎么敌的上数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只是穷苦的士兵,他们拥有的只是手里的卷了刃的战刀。

    没有鱼丸,也没有粗面。

    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唯一能说服他们的,那便是做!做给他们看!

    “报——报督师大人,关外来了一伙儿人,自称是锦衣卫的,这是他们的令牌!”一个传令兵从军营外跑来,行了礼后递给刘鸿渐一个牌子。

    “快传~!”火光摇曳不定,刘鸿渐只是把牌子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便知道这是货真价实的锦衣卫出品。

    不多时,一个小旗的锦衣卫从外面赶来,他们皆是一脸惊诧,因为他们竟然是从城墙上入的关。

    事实上由于前几日攻城紧急,关口的门早已被巨石封死,只留有被巨炮轰塌还不急修复的城墙缺口可以出入。

    十一个锦衣卫面面相觑,皆是感叹这里战况的惨烈。

    “指挥使大人,卑职是锦衣卫南镇抚司下辖总旗旗官,从宣府镇带来探报!”这锦衣卫进来也是直接认出了刘鸿渐,下跪行礼道。

    “免礼,快说说吧!宣府那边有何军情,建虏的西路军可是跑去那边了?”刘鸿渐把手里的令牌还给面前的旗官说道。

    “大人英明,领军攻我宣府的乃是建虏的肃亲王豪格,其下有满蒙八旗共五万,他们于昨日到达宣府镇张家口堡。

    在建虏到达宣府的前一天,宣府镇便得到了我们的预警,宣府总兵遂安伯魏鹏鸿也是积极备战布防,现在正在张家口堡亲自指挥。

    魏总兵还积极联络了宣府以西的察哈尔部,希望他们的阿布奈大汗出兵共破建虏,但没有得到回复。”

    这队锦衣卫赶了一天的路,满脸的疲倦,以至于说话都有些发虚。

    “大棒槌,去给这几位盛肉去!”刘鸿渐回头对身后的牛壮说道。

    牛壮还没应声,早有几个火头营的老兵盛好了肉和汤,递给几位锦衣卫的哨骑。

    “本候知道了,诸位兄弟辛苦了,你们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今儿个肉管够,可劲的吃吧,吃完去睡个好觉,明个一早本官还有差事给你们!”

    见几个锦衣卫端着肉,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刘鸿渐出言道。

    得了令,十一个锦衣卫哨骑自顾自的蹲在一旁大快朵颐。

    而刘鸿渐则陷入了沉思。

    宣府镇总兵老魏倒是个猛人,可宣府的兵力还是不够啊,整个宣府防线只有不到三万的守军,同样在训练的两万新军也是毛都没长全。

    虽然现在暂时安全,但这不行啊!倒是没听说那边有荷兰炮。

    事实上那玩意实在是太笨重了,行军运送极其的不方便,这次举国之战建虏费劲了力气也才堪堪从盛京运过来五门。

    除了两门给了中路军阿济格,剩下的三门则是在建虏主力代善手中。

    但是刘鸿渐并不知道这些啊!

    建虏之所以派兵去了宣府,除却攻伐大明外,应该还是要防范宣府西边的察哈尔。

    现在察哈尔的地位很微妙,一方面不应建虏之召,另一方面也不帮着大明。

    而建虏也知道察哈尔已经与大明结盟,但大伙都互相防着,谁也没有主动撕破脸皮,都不想在这个档口平添一个劲敌!

    要说这漠南察哈尔部也算是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十几年前,林丹汗厉兵秣马、励精图治试图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业。

    察哈尔部强盛时期更是征服了漠南、漠北蒙古大部,有蒙古铁骑四十万,奈何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因天花客死于青海大草滩。

    而没有了林丹汗的统筹,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起色的蒙古诸部,在黄太鸡的不断挑拨、威胁、诱惑下,内部矛盾重重。

    不到两年时间,皆是拜倒在建虏的战马之下,而林丹汗死后第二年,其子额哲便献上了元代传国玺——制诰之宝。

    但察哈尔部实在太强大,十年来,降了后屡屡遭到压榨、分裂。

    但不可否认,论实力,察哈尔部仍是漠南蒙古的佼佼者。

    兵力更是至少有两万,这在整个蒙古草原诸多的部落里,已经是相当强悍的一股子力量了。

    如今到了这关头,察哈尔部倒是玩的一手好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不是?

    特么的,你们难道不知道啥叫唇亡齿寒吗?

    哦,大概可能也许真的不知道吧!

    毕竟他们的识字率无限接近于零,又没有什么私塾、学堂。

    但是,你特么的好歹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就算那个阿布奈大汗再傻叉,察哈尔部不是个老太后主政吗?

    你老公林丹汗的基业啊!

    不行,看来还得想想法子!

    刘鸿渐喝掉碗里的最后一口热汤,给身后的同僚们道了别,自顾自的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铺开宣纸,眉头紧皱间,奋笔疾书。

    少倾,三封书信写就。

    一封写给宣府镇老魏,一封写给察哈尔的阿布奈,至于最后一封则是写给建虏的西路军的。

    刘鸿渐相信老魏看到这封信定然是欣喜的,老太后看到这封信定然是皱眉的,而豪格看到这封信定然是愤怒的。

    哼哼,既然做了B子,就别想再立牌坊!

    你察哈尔,休想置身事外!


………………………………

寒寒有话说

    为了照顾到更多的书友,更合理的安排加更,寒寒深思熟虑后决定对加更做一下更改。

    1、月票加更,先前是200票加一更,从今日起100票加一更,本月内有效。

    2、新增推荐票加更,每周当推荐票达到2000票加一更,本周内有效。

    3、打赏加更更改为每四万币加一更,盟主加三更。

    打赏是指所有人的打赏总和,寒寒后台都能看到。

    当积累到了四万币,寒寒就会在加更的章节上注明是打赏加更。

    盟主的加更会写明为第几个盟主谁谁谁加更。

    月票和推荐票也同样如此,加更时会写明月票加更和推荐票加更,并且到了月末和周末会进行四舍五入。

    加更会安排在每天的保底两更之后,以寒寒目前兼职的极限,每周在保底之上,最多能加六更,也就是每周二十更。

    新的加更规则照顾到了所有对本书有贡献的书友,而且估计要比先前加更更多。

    如果当周加更超额,请允许寒寒顺延到下周,寒寒会记在小本本上,直至加更完毕,不会拖欠。

    本次加更规则有效期自今日起到12月底。

    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寒寒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故事吧。

    寒寒于11月25日4点。


………………………………

第262章 十里飘飘人肉香(第三更,推荐票加更)

    “侯爷,过了牛心山再往东行四十里,就到了山海关地界了。”常钰从手下手中接过地图查看道。

    京营军在喜峰口修整了一日两夜,不论是战马还是士兵都恢复到了最佳状态,终于在三月初四也就是今日早上从喜峰口出发,兵发山海关。

    从喜峰口到山海关约两百多里,即使京营全部配备战马,从关内走也至少需要一日半,而从关外走一路上一马平川反而只需要一日。

    为了在天黑之前赶到山海关,刘鸿渐冒险选择了走关外,好在京营是全骑兵队伍,还都是轻骑,打不过可以随时跑路。

    在京城西山大营时,刘鸿渐曾经专门就跑路问题对这些士兵做过演练,有秩序的跑路和仓皇溃败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一声令下,集体跑路,再一声令下,能在最快的时间转换到攻击状态,这便是刘鸿渐想要的状态。

    而如今的这支部队训练倒是没问题了,缺乏的只是实践而已。

    如今虽然打退、打疼了建虏的中路军阿济格,但败退向山海关的阿济格部还有两万余,与山海关的建虏主力汇合的情况下,山海关外至少得有十万建虏。

    山海关的黄得功必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山海关和宣府,一东一西把战线拉了上千里,战争的主动权还掌握在建虏的手里,他们想在哪里发起攻击,就在哪里发起攻击。

    明军没有机动兵力,就算是有,也不敢与他们的八旗兵野战,这样的观念一直在建虏军中根深蒂固,毕竟几十年来一向如此。

    整个北境防线成建制的,只有刘鸿渐手里的这不到三万骑兵,在这场战争中,明军太被动了。

    在喜峰口修整也是不得已的事情,经此一役,喜峰口只剩下不到一万守军还几乎有一半带伤。

    城墙上坍塌出好几个缺口也不得不进行紧急修复,否则刘鸿渐前脚刚走,来去如风的八旗兵再梅开二度就得不偿失了。

    战场的清理也占用了不少时间,虽然关外荒野野狼成群,但尸体实在是太多了。

    天气乍寒还暖,为了防止刚过去的鼠疫不再复燃,刘鸿渐不得不命令士兵们清理尸体集中焚烧。

    建虏的尸体堆起来好几座山,为了节省物资加快燃烧效率,所有的建虏都被扒的赤条条的。

    薪柴铺上来自山西的煤炭为底,然后把白条鸡般的建虏尸体罗列其上,熊熊的烈火燃烧了整整一天,焚烧肉体产生的油烟、肉香混杂。

    浓郁的焚烧人肉的气味儿足足飘出去数里远。

    即使是向来悍勇粗线条的边军也被这气味儿恶心的不行,不少来自京营的新军被熏得把早上吃的饭都吐了。

    扒下来的建虏制式军服刘鸿渐自然是看不上的,边军也对这些玩意儿嗤之以鼻,但总有人喜欢。

    比如西边苦哈哈穷酸酸的察哈尔,建虏的这种军服本就与蒙人的服侍相似。

    两万多套军服、两万多把雪亮的弯刀给宣府总兵魏鹏鸿送过去,想来以老魏那腹黑的性子,肯定能跟察哈尔换来不少紧缺的战马吧。

    四个荷兰推销员也被刘鸿渐强行留在了喜峰口,他们将被督导教授边军使用这种炮,并把两门炮分别装置在了城墙的险要处。

    荷兰佬得知刘鸿渐要走时,甚至哭的稀里哗啦的请求带他们走,但那炮太重了肯定无法跟着他急行军,而这四个老外更是除了会卖炮外一无是处。

    刘鸿渐只得把他们甩在了喜峰口,并答应战后接他们回国,但私下却令李杰严格看管这四人,并安排专人向他们学习请教他们所知道的所有东西,直到把他们榨干。

    笑话!本候的承诺只限于士兵和百姓,至于这些多毛怪般的老外,那就看你能给本候、给大明带来多少利益喽?

    没有一点价值的话,去他M的吧,本候可没那么博爱。

    刘鸿渐有一种预感,将来大明与这东印度公司背后的马车夫,必有一场大战。

    “传令全军,就地休息半个时辰,人和自己战马不得分离,注意警戒!”刘鸿渐对身后的几位传令兵道。

    即使哨骑都已经派出去巡视周围数十里,但刘鸿渐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为将者如履薄冰,他身上担负的是几万人的性命。

    日头也就刚到未时,时间还很宽裕,奔袭了大半日战马都要吐白沫了。

    士兵们得了令,从战马之上下来,不少人由于长久奔袭,腿部发麻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士兵们从马背上取出豆子喂马,自己则取出喜峰口火头军专门为他们赶制的熏肉。

    以往的行军干粮不过是杂面饼子,如今能吃上肉已经是极度奢侈了,所有士兵均是吃的津津有味儿。

    战马更是把豆子嚼的咯嘣响,别指望战马吃草,吃草的战马是上不得战场的,事实上一匹马的粮食消耗要超过好几个士兵。

    养战马又是极其耗费银子的,战马的平均服役年限也就三四年,时间久了战马由于过度的超负荷使用、战伤等原因,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会下滑。

    这对本就缺马的大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大明原有的骑兵营里有的战马甚至都是爷爷级,明军骑兵干不过建虏,战马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侯爷,您也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常钰从马背上取出一块熏的上好的马腿肉递给刘鸿渐。

    唉,看来这救火队员还得继续干下去啊,刘鸿渐叹了口气,从常钰手中接过肉块。

    好在他手下的这批京营军经过前两日的洗礼,如今是越发的斗志昂扬了。

    也难怪,仅仅一天的战斗,这些小伙子们就杀敌接近两万,而自己还没受到什么大的战损。

    最重要的是这场战斗结束,不少士兵找人拿算盘一算,每个人竟然能分到小八十两的赏银,外加上军饷,这简直不能太舒爽。

    只要好好打仗,以后家里父母和婆娘孩子的日子就好过了,所有的士兵心里都打定了主意。

    无论是三千营的骑兵,还是神机营的火枪兵,亦或是扛着AK的千户所小伙子,现在都迫不及待等着战斗。

    毫无疑问,在他们眼里,鞑子不是鞑子,是银子!

    “报——报侯爷,东边二十里处发现敌军运粮队!”一个哨骑从远处疾驰而来,跑到距离刘鸿渐身前数步的距离下马行礼道。


………………………………

第263章 我次奥,快跑!(第四更,打赏加更)

    “啥?在哪?干他去!”正啃着马腿儿的刘鸿渐还没搭腔,三千营参将陆海波先忍不住了。

    不止陆海波,身边的吴炳豪更是连肉都不吃了,直接往马背的口袋里一塞,就盯着刘鸿渐,等着他下命令。

    打蛇要打七寸,就是你鞑子军再强大、再牛掰,你也得吃饭不是?

    十几万大军、战马每日需要消耗多少粮草自不必说,而这运输粮草的活儿便成了重中之重。

    之所以听了哨骑的这消息,把沉稳如参将的陆海波都激动的不行,原因是打补给线比打鞑子容易多了。

    从盛京到山海关、到宣府有多远?少说也得有上千里,即使是从距离边关最近的宁远城中转,也得有一两百里。

    运输队这行当,派的士兵少了容易被打劫,派的士兵多了人马消耗的得不偿失。

    但补给线对于军队来说又是重中之重的一部分,如果补给线出了问题,首先影响的便是军心。

    军心不稳则士气低下,一场失败的开始大抵上便是从军心涣散开始的。

    古往今来,补给线问题一直困扰着诸多名将,更是不知有多少伟大的将军因为补给线太长而折戟沉沙。

    “瞧你们那点出息!干!干!干!就知道干!

    弄清楚敌军的底细了吗?”刘鸿渐怎能不知道这些属下为啥如此激动,还不是为了挣点赏银?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穷?

    刘鸿渐几句话把众人说的直挠头。

    “探查清楚没,敌军有多少人?什么配备?”刘鸿渐问向面前的哨骑。

    “回侯爷,至少有数百辆马车,随车队的士兵有步卒,也有骑兵,但骑兵不多。

    小的担心打草惊蛇不敢走的太近,是以没办法估算的太清楚,但至少也得有三四千人!”

    这哨骑也是深知刘鸿渐的脾性,对刚才的斥责也是见怪不怪,他努力回想着刚才的所见,皱着眉头说道。

    “只有三四千人吗?”刘鸿渐也不知是疑问还是反问,嘴角露出一个奇怪的微笑。

    山海关外,黄土岭。

    一条长长的车队自北而南逶迤前行,马车咯吱咯吱作响,赶路的士兵一副惫懒模样。

    也是,从盛京到锦州再到宁远、到山海关一马平川都是他大清的地界儿,明军莫说是来偷袭,兵临城下都不敢出来应战。

    “都给本旗主(清初八旗军制,相当于参将衔)打起精神来!”从后方过来一队骑兵,当头的军官头都快仰到了天上,小跑着提示随行护卫的步卒。

    几个梳着老鼠尾巴辫的士兵偷偷的白了这将官一眼。

    特么的神气什么,不就是把自己的亲妹子送给了贝子府那色老头嘛!否则就凭你那两下子,连老子都打不过!

    唉,俺怎么就没这么个漂亮妹子,这士兵转念又一想看向那神气十足的旗主眼色更不对了。

    他们这群人本就是各大贝勒、贝子部族里的包衣(家奴,只存在于满洲八旗),负责给主子们放牧干活儿。

    哪知摄政王殿下为了攻伐大明,一声令下把所有能战之男丁都编军入旗。

    但他们这些临时征调的包衣们,没有经过一点训练,又上不得战场,只能干干运输、补给、推大炮这等苦力活儿。

    从宁远城到前线礼亲王代善大营,也就两日路程,两边都是自己人,也就这个刚当上旗主的家伙能嘚瑟了。

    玛德,这一路上连个人影都没见着,真是一点不给本旗主显摆的机会呀,这旗主坐在战马上心里有些不满。

    这大明军队也忒面了吧!随便来个百八十人也行啊,好让他一声令下全歼敌军,到了礼亲王那定又能获些奖赏露露脸!

    唉,面!太面了!

    这旗主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一边叹气,一边还摇摇头。

    身后的数个亲卫见自己的上司不开心,还在想着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了,正想询问。

    突然右前方低洼处荡起一阵尘土,万马奔腾随即从低洼处冒出来,朝着他们猛冲而来。

    额娘呀!那是啥?旗主正暗自思索,一抬头看见前方滚起的烟尘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明军!好多的明军~!快跑啊!”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刚才还意兴阑珊的懒散包衣们顿时吓的鸡飞狗跳。

    “不要乱!明朝的那些怕死鬼打不过我们的勇士!

    我们只需要一个冲锋,随本旗主冲!冲啊!”

    这旗主也是一阵惊慌,他这旗主才当上半个月,还完全没有从奴才的身份转换过来。

    但是他只知道,如果这批珍贵的粮草丢了,那么不止刚刚到手的旗主会丢,估计连头上的脑袋也保不住。

    所以,即使心里慌的一批,这旗主仍是哆哆嗦嗦的抽出弯刀,示意身后的亲卫们先冲锋,做做样子。

    亲兵们也不傻,这么多的士兵,你怎么不冲?

    任凭这旗主喊破喉咙,抽刀逼着他们,身后的亲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不动弹。

    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只片刻便只剩下他们这几十号骑马的亲卫和一条长龙似的运粮车。

    “跑啊,再不跑就来不及了!”步兵没马,早就跑了屁的,这些亲兵也很果断,不知谁喊了一声,打马便跑。

    ……

    “吴炳豪,你从左边包抄,陆海波你右边!”刘鸿渐手里端着AKM,一边快马奔袭一边指挥着身后的三千营参将。

    “千户所除了关宁军和AKM百户,其余兄弟负责销毁这些运粮车,记住一粒粮食不能给建虏留下!

    走,随我直取中间,所有人记住,一个不留!格杀勿论!”咔擦一声刘鸿渐枪械上膛,带着吆喝着口号的关宁军和AKM百户压了上去。

    由于探明这运粮队只有三四千步卒,为了提高突袭效率,刘鸿渐只带了不到一万的京营骑兵外加自己的万岁山千户所。

    但这伙儿八旗兵也忒面了,唉,面!太面了!

    见了他们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这么撒丫子跑路了!

    突袭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毕竟建虏只不过三千步卒,还是没打过仗只会放牧的包衣!

    这近三千满洲步卒只不到两刻钟功夫,就被两眼冒金光的京营骑兵联合剿杀,甚至还有人边追砍边数着数儿。

    面,太面了!真给建虏丢人啊,刘鸿渐端着AKM根本就没有一合之众。

    他带着牛大棒槌等数十个亲卫,追着前方明显将官模样的敌军一路狂奔。

    这旗主也不傻骑着战马走位风骚,带着最后的两个亲卫拐过一座山坡,向南狂奔。

    刘鸿渐也紧追不舍,向着那山坡疾驰,可刚转过山坡,刘鸿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

    山坡之后,一整队的八旗兵列队而行,身后乌压压的看不到头。

    而刚才那狂奔的旗主正在努力的与这突然出现的八旗军将领交涉。

    这旗主回头指了指刚从山坡一边冒出来的刘鸿渐。

    那八旗兵将领马上抽出了战刀,示意全军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