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人太强了,在那样的妖法面前,曾经的雄心壮志,早随着那声声爆炸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了。
他现在只想逃,逃的越远越好。
既然齐人想要中土,那就给他们,只要自己能活下来,带着残存族人,远远的离开这里。
马不停蹄的逃窜了数天之后,夏军残部好不容易逃到了方国昆吾,但让夏启绝望的是,这里居然已经被齐人攻占了。
夏启急着回阳城,见昆吾已失,边想着绕过这里,从另一个方向逃回自己的老窝。
但是急于立功的渠,如何会放过如此良机。
他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此刻大鱼出现,这简直就是老天降下的功劳。
兴奋的渠,只留下了五百人守城,以四千步兵就敢想着进万敌军进攻。
夏启见此心中大怒,如果敌人太多他暂避锋芒也就罢了,现在这么点人都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齐人辱吾太甚,勇士们,杀光这些其人,就能活,随吾杀敌!”
但是这些夏人,早已经被齐军吓破了胆子,此刻他们只想逃,根本毫无斗志。
“后,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夏启愤怒的看了看身后毫无斗志的士兵,心中顿时绝望无比。
咬了咬牙道:“从北方突围!”
见敌人要逃,渠大骂一声,不甘心的他,命令士兵继续追击。
但是步兵想要追击骑兵谈何容易,但渠对功劳的渴望太深了,疯了一般的带着军队追赶着。
渠的疯狂,让这场战争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来去如风的骑兵,居然被一群步兵狂追了将进一天的时间。
马匹虽然以速度见长,但是论耐力却比不上人类。
在齐军的追击之下,许多战马已经跑废,倒在地上,无论焦急的夏军骑手怎么抽打都再也站不起来了。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夏朝灭亡
为了能快点摆脱追兵,夏启命所有人抛弃不必要的东西,一切以逃命为主。
但是齐人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还不容易喘上一口气,便听到后面喊杀声大起。
顿时吓得夏人亡魂之冒,狼狈不堪的继续逃窜。
一追一逃,双方僵持了数天的时间。
齐军如同狗皮膏药一般根本不给夏军半点喘息的机会。
夏军为了逃命抛弃了粮草辎重,现在可谓是弹尽粮绝。
饥肠辘辘的夏人,不得不将那些早已经跑废了的马杀掉,用来充饥。
反观齐人那边,虽然追的急迫,但没人身上都携带着足够数天食用的炒面,这种简单的方便的行军粮,在这个时候为齐人追击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保障。
洪武六年八月十三,夏启残部被齐人包围在一个无名的山坡之上。
但自知投降绝无生路的夏军,爆发出了极为顽强的抵抗意志。
夏军以山坡进行不防,居高临下的防御之下,硬生生的打退了齐军的数次进攻。
面对己方的伤亡,渠与力央商议之后,决定放弃强攻,改变策略开始在山下安营扎寨,并派人通知附近的齐国城市,向这边掉配粮草。
齐人选择围困,夏启知道继续在这里耗下去,自己绝对会必死无疑。
率领大军,组织了突围进攻。
但面对齐国的大军,折损了一半人手之后,夏启只能退回到山坡之上,继续负隅顽抗。
而此时,夏启身边只剩下不到四千人。
来时数万大军,到现在就剩这么点人,夏启内心无比的凄凉。
看着浩瀚的苍穹,夏启跪在地上仰天长啸。
泪水顺着他的脸颊留在地面上,从他出生到现在,这是他第一次哭泣,夏启哭的无比悲伤。
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死了,他忽然想见他父亲,想从他那里得到指引。
但是他有不敢见他父亲,他辜负了夏禹,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彻底断送了在他的手中。
他想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地方触怒了上苍,为什么在自己即将成功的时候,会降下齐国这个敌人。
几天之后,夏军的战马已经吃完了。
饥肠辘辘的夏军们,开始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等野草树皮吃光之后,为了活下去,饥饿到了极点的人,选择放弃最后的一丝人性,将自己同类列入到食谱之上。
夏启无力阻止这人间惨剧,即便是他的食物中也开始出现了人体组织。
又过了数天,当齐军再一次向着山坡发起进攻的时候,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但眼前地狱般的景象,即便是见惯了生死的人,心中也是骇然无比。
夏军的营地中,已经难以找到一个能站起来的人,满地的人骨,随意的被丢弃在地上。
而那些还活着的人,一个个瘦的如同骷髅一般,虚弱的躺在地上,默默的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一时间愣在原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良久之后,力央道:“快去看看夏启死了没有。”
很快虚弱无比的夏启,被两名士兵架了出来,仍在力央的脚下。
“你可是姒启。”
夏启想要站起来,他堂堂中土之王,怎能像个卑贱的奴隶一般。
但是他太虚弱了,以至于他根本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所剩不多的体力只能让他翻过身,仰躺在地上。
“汝乃何人!”
力央冷笑一声道:“吾乃大齐征西大将军,你可是姒启。”
“吾便是大夏之后,启!尔等见我为何不拜。”
此话一出,齐人仿佛听到无比可笑的笑话一般,轰然大笑起来。
“拜你,吾堂堂大齐将士,怎会拜你这蛮夷败王,莫非尔饿昏了头。”
渠失笑道。
夏启闭上了眼镜,不想再多说一句话,成王败寇,既然他失败了,现在做这些口舌之争以毫无意义。
捉住了夏启,这次的战争也基本上宣告结束了。
除了夏启等一干主犯被捉拿之外,剩余的夏军,被力央下令尽数处死。
这是这些人应当付出的代价,他要让周边蛮夷看看,敢屠戮大齐子民,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长安城,当报捷的文书传回,整个长安城顿时沸腾了。
齐国以一敌二大胜而归,这意味着,大齐从今往后,将会是这中土唯一的主人。
乱世即将结束,这如何不让渴望和平的百姓欣喜若狂。
长安城的百姓们奔走想告,纷纷涌上街头,高声欢呼者大齐万岁,大王万岁。
接到文书之后,杨浩立即召开朝会,开始商议接下来对新领土的接收问题。
干掉了有穷和夏朝这两个强敌,意味着齐国已经占领了中原绝大部分区域。
自此之后,齐国最远端的疆域将直抵北方燕山一带,到西则将接壤后世宁夏甘肃。
如此大的疆域,几乎达到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对于亚洲东方所有的文明来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庞大面积。
齐国和诸夏不同,他们要的不是什么臣服,而要的是对所有领土的直接统治。
打败了最为强大的两个对手,大齐已经没有了像样的敌人,自此杨浩终于有信心说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了。
杨浩要的是统一,现在虽然打败了夏朝和有穷,但是北方仍然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势力。
志得意满的他,如何会允许这样情况存在。
在朝会之上,杨浩提出了类似于后世削藩的提议。
那些方国活着氏族的首领,实际意义上和后世的藩王别无二致,虽然臣服于齐国,但制度军事都自成体系。
这对于有着统一志向杨浩来说是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但是逼不得已之下,杨浩不但算动用武力。
因此他根据后世做法想了一个自认为不不错的注意。
洪武六年,九月初。
西征的大军凯旋而归,杨浩率领百官出城十里迎接。
而被装进了囚车中的夏朝君臣,边如同展品一般进行游街示众。
在齐国的宣传之下,齐国百姓都对夏启这个最大的奴隶主恨之入骨,为了防止愤怒百姓冲上来,将夏启生吞活剥了,朝廷动用了禁卫军来维持城中秩序。
即便如此,当游街完毕之后,夏朝君臣浑身上下早已经头破血流凄惨无比。
………………………………
第三百三十二章 齐王的理论
游街完毕后,这些人被安了个战犯的名头被关进了专门为他们的准备的大牢之中。
对于这样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杨浩是不舍得将他一刀咔嚓的了。
在等待征北军队返回的这段期间,杨浩还是单独将夏启提出了大牢。
他对这样的一个人物是充满了好奇的,他十分想知道对于一个即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的内心想法,这可是十分难得一件事。
他要将其记录下来,作为珍贵的史料保存下来,为后世研究之用。
作为一个曾经的帝王,虽然是夏启是杨浩的对手,但是杨浩还是给了夏启足够尊重。
所在的大牢,也不是恶臭无比,衣食上并没缺少。
因此这段时间的修养,倒让夏启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
二人相对而坐,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相互打量着对方。
良久之后,杨浩笑道:“齐国国君杨浩见过夏后启。”
夏启面无表情道:“汝便是齐王?”
杨浩道:“正是,怎么夏后觉得不像?”
夏启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而是道:“你胜了。”
“嗯,是我胜了,夏后可有什么想说的。”
夏启自知自己必死无疑,心中倒也坦然了许多,问道:“吾想知道你到底是谁?”
“吾是齐王!”
“你应该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不知夏后何意?”
“吾听说你乃有虞之后,还成为过奴隶,即便是贵族之人,也不可出现你这般的人物,我骗的了别人,但骗不了我!”
杨浩闻言轻叹了一声道:“夏后可相信这世间可有神乎。”
“神灵至高无上,自然是有的。”
“我也相信是有的,有些事情不是吾等凡人所能揣测的,我到底是谁,别说是你,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谁,天地玄妙,有很多事情都说不清道不明。
夏后想不想知道你因何失败。
”
“还请赐教!”
杨浩正襟危坐道:“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乃吾大齐幼童入学之时,所学的第一个道理。
原本这世间本混沌一片,天地初开后,变有了漫天星辰,世间生灵。
然这世间人类弱小,只能在猛兽的威胁之下,活的战战兢兢,祖先们为了生存,只能生活在一起,用自己的智慧抵抗猛兽的威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先们用自己的智慧,改进了手里的武器,猛兽们不再对我们有了威胁,我们开始猎杀它们,用他们的披在身上取暖,用血肉壮大祖先的族群。
但世间之事就是这样,当食物毛皮或者其他的东西有了剩余,一些人就像将其据为己有。
但祖先中有其他们不同意这么做,然后怎么办呢?
”
说着看了眼夏启阴沉的表情,继续道:“
想来后已经想到了,祖先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东西,有得获得族人的支持自己这么做,只能将灾难降临在其余的部落之上。
战争开始了,战败的人,被抓住为祖先们干活,这应该是最早的奴隶了吧。
祖先们的族群越来越大,族人越来越多,而抓来的奴隶也就越来越多。
奴隶们每天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用他们的血汗供养着高高在上的祖先们,让他们以为有了奴隶就有了一切。
祖先们变得不思进取,忘了更久远的祖先,是如何在猛兽遍布的遥远时期生存了下来。
他们只知道享乐,只知道从奴隶身上弄出最后一点有用的东西。
炎黄蚩尤之时,已经有了铜有了金属,但如此长的时间过去了,你们这些贵人们又做了什么,用的东西还是炎黄们的东西,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当奴隶时,就在想为什么世间会有人住在华丽的宫殿里,有的人卑微的如同蝼蚁一般,
我想了很久,最后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
“是何道理?”
夏启下意识的问道。
杨浩道:“当时我就在想,这时间又奴隶就是食物太少了,工具太简陋,掌权者太过于贪婪,如果我是掌权者,我就要改变这一切。
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有没有奴隶有如何呢。
试想一下,有奴隶的时候,用着简陋工具,即便是贵族们也只是能填饱肚子。
但如果有了更厉害的工具和武器,让普通人也能填饱肚子,权贵们永远不再为食物发愁,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善生活之上,这不久对双方都有好处了吗。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学问题。
后来我当了首领,带着我的人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打败了一个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强大的方国,我有了人之后,立即废除了奴隶,赐予平民以农田,改良了工具,让他们吃饱了肚子。
虽然我是征服者,但是人们都狠爱戴我这个征服者,我有了足够了粮食,养活了更多的军队,我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现在你也坐在这里,后觉得这是为什么?
”
夏启从开始的不屑慢慢的变得震惊直到现在的沉思。
杨浩的这番理论新颖无比,不得不让他认真的思考起来。
良久之后,夏启忽然露出了一丝苦笑:“齐王智慧过人,吾不如也!”
杨浩道:“这不是你的失败,而是整个时代的失败,你死后,我会彻底的打碎这个世界,建立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真正属于人的时代。
幽冥世界的你不会孤独,对于那些顽固不化人,我会送去和你作伴。
”
“齐王还要继续征服?”
杨浩点点头道:“目光所及之处,都将是吾大齐的领土,遇河造船,遇山修路,我要用人类的智慧,将这个世界连在一起,新的齐国将开创一个时代,一个由我而不是你开创的时代。”
夏启听的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已经是失败了,杨浩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开创者,但听其语气,好像自己也曾经做到过一般。
“既然齐王有如此雄心,那吾会在天上看着,此生能遇到齐王这样的对手,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杨浩对于夏启这个影响了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的帝王,还是很尊重的,不管他是不是开启了数千年的奴隶制度,但他作为另一个时空中华王朝史的开创者,其功杨浩不打算抹杀。
他决定也将夏朝作为这个时空的第一个王朝,而将自己的齐国定义为该朝换代的接替者。
在夏启死后,他会让人修夏史,承认这个短暂王朝的正统性,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另一个时空的责任。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杨浩很看重正统,这意味着自己是华夏文明延续者,而不是毁灭者。
这关乎他的信念,与善恶无关。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无数的朝代更替,历代的帝王都拼了命争一个正统,即便是后世的大陆与海岛,也无比的在意这个概念。
继承自夏朝从法理上,齐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受夏朝的疆域,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即便是得国最正的明,也是继承自蒙元,这种继承是以大一统理论为基础,即便是面对领土争端,也可以无所畏惧的说一声自古以来。
夏启最终被带了下去,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杨浩跟他说了很多,他终于明白自己败的并不冤。
齐国真正的强大不是他们强悍的军队,而是一种说不清道明的东西,杨浩将他们称之为思想。
北方!
征北大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了有穷氏本土。
但是他们还是慢了一步,妘刑的大儿子羿,在得知齐军杀来之际,被留守部落的勇士互送着连夜向北方逃窜。
齐军最终没有追上这支逃亡的队伍,征北大军一路打到燕山一代才最终停下了脚步。
齐人在燕山脚下,找了一块松木,在上面刻了一个齐字,将其立在山脚之下。
有了这块木碑,便意味着燕山以南已经尽数落入齐国之手。
洪武六年十月初一,在萧瑟的秋风中,征北大军返回。
持续了数月的战争彻底的宣告结束。
这一战,让齐国彻底占据了北方绝大部分地区,杨浩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
但这只是名义之上,他想要去泰山封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只有皇帝这个称呼才是封建时代的顶峰,是大一统华夏的独一无二的领袖。
但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即便是他好意思现在就称皇帝,虽然没有人取笑他不自量力,但他自己不会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
和夏启不同,杨浩对于妘刑没有什么特殊的看法,之当是一个这个时代颇有野心的蛮族而已。
但是当他听说这家伙的而已叫羿的时候,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后羿的大名,杨浩如何不知。
虽然不知道神话传说中的后羿,是不是这个后羿,但放走了这个人,杨浩总觉得有些不妥。
可是北方茫茫草原戈壁,想找一个个人谈何用意,杨浩只能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而已,即便是再怎么逆天又能有何作为。
而且齐国现在的力量空前强大,只要消化吸收了北方领土,足够大齐应对任何的挑战。
冬至之日,齐国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之后,在长安城开始对夏朝和有穷的俘虏进行了公开的审判。
对于夏启杨浩没有太过于羞辱,只是说了齐代夏,乃是顺应天意,奴隶制度如何残暴云云。
但是对于妘刑,杨浩却是极为严厉,因为有穷对于齐国来说,没有正统的性的冲突,而是赤裸裸的入侵。
审判之后,夏朝的的俘虏都被除以了死刑,而夏启则留了一个全尸,被安葬在专门为其修建的陵墓之中。
杨浩的做法已经说是足够的以德报怨了。
至于有穷氏的那些人,则全部斩首,尸体被胡乱的草草埋葬。
在这些公审的人中,只有一人被杨浩留下来,私下里进行了审判。
朔相跪在下方,根本不敢抬头看杨浩的眼睛。
“抬起头来!”
杨浩冷声道。
朔相依旧低着头,一言不发。
“敢背叛大齐,连挺直胸膛肥勇气也没有可吗?”
朔相终于有了一丝动容。
“杨,你杀了我吧!”
朔相沉声道。
“你从有莘之时,便同我一起打下诺大基业,吾待你不薄,你难道丝毫不念诸位兄弟之情份?”
朔相无奈的笑了笑。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很厉害,比我见过的任何任都要厉害,如今我败了,命你拿走吧,死去的袍泽我对不起他们,到了下面我会向他们赔罪。”
朔相声音有些哽咽。
杨浩顿时大怒,起身指着朔相骂道:“现在你想起他们了啊?你当初杀他们时候可曾想过今天,就因为你的背叛,险些害吾大齐所有努力毁于一旦。
你死一万次也不够赔罪。
”
朔相在杨浩的痛骂声音后,羞愧无比的低下了头。
“说,你为何背叛大齐!”
“唉!我错了啊,我原本以为杨太过于仁慈,有了权利之后没有享乐,不仅废除了奴隶,还给那些卑贱之人分田地。
我想不通,你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兄弟们跟着你拼命,到头来什么也享受不到,你还制定了许多律法限制兄弟们的权利。
我不服,我想要代替你做齐部落的首领。
我以为我的想法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是军中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抵抗。
我杀了他们,他们临死前,说我会比他们死的还惨。
现在看来他们说的是对的。
”
杨浩道:“就为了些许的享乐?哈哈!我真是高看你了,你本是奴隶出身,没想到有了点力量之后,就要变成奴役之人,人之贪婪莫过于此。
”
朔相哽咽道:“杨!我错了!我错了啊!”
“错了?晚了!我会用你的命,祭奠死去的勇士,你不死他们无法安息。”
力央等人冷冷的看着痛哭不止的朔相,没有一人上前求情。
他们都跟着杨浩一点点的将齐国壮大到如今的程度,对于这个叛徒早已经恨之入骨。
尤其是松,他恨不得将此人剥皮抽骨,才能为自己的兄弟报仇。
朔相看着一双双仇恨的目光,心中无比的悲凉。
“吾只求速死!”
“速死?我能答应你,死去的兄弟可不答应你,我会让你跪在那些人的坟前,每天八十五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