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不早了,你退下吧!”
“是!”
哀莫大于心死的杨志,出了书房,其母女娇立即迎了过来。
“志儿,你父王没有责罚你吧!”
杨志哭丧着脸。
“母亲放心,儿臣。。一切安好。”
如今已经是洪武八年。
而杨浩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虽然他不知道自己附身于这具身体方式多少岁。
但以他的估计,他今年至少已经超过了三十五岁。
在这样的时代,他不知道还能活几十年。
对于接班人的确定,他如何不心急。
万一自己哪天真的出现了意外,自己的后代也能接过自己担子,继续自己未完成的事业。
在他的几个孩子中,杨志是他最中意的一个,在他的身上付出的心血也最多。
就比如那幅包含了天下七大洲的全图,在整个大齐,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只有杨志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面貌。
由此可见,杨浩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给予了多高的厚望。
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浩总喜欢独自一人呆在书房中。
这样安静的环境,能够让他更集中精神。
历时数年,终于取代了夏朝,成为了中土的第二个朝代。
但即便是五洲一京,诺大的区域,放在世界地图上,也仅仅是个弹丸之地。
如此小的地方如何能满足自己胃口。
杨浩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了几下,指尖形成的轮廓是后世华夏熟悉的模样。
良久之后,杨浩深感无力的坐在椅子上。
九百多万平方公里,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
尤其是这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征服平原地区还算简单。
但想西南漠北,东北苦寒之地,南方烟瘴之地。
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都会极大的影响自己的征服的脚步。
十年的时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只统一了这么一小块区域,五洲一京加起来,还不足后世的十分之一。
杨浩忽然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可能真的看不到统一的那一天了。
伏在案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地图。
杨浩眉头紧皱,手指烦躁无比的敲击着书桌,当当的声响回荡在空旷的房间之内?
良久之后,杨浩眼睛忽然一亮,露出了一丝轻笑。
千年后的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信息的重要性。
对于大齐目前的处境,通信问题也是影响杨浩扩张脚步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在刚才,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陷入到了思维惯性之中。
下意识的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杨志的话却提醒了他。
电这种东西就和火药一样,知道了原理想要做出来并不是难于登天。
而有了电,就能够为自己解决很多的麻烦,杨浩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性极大,这一夜,王宫的书房烛光彻夜通明。
………………………………
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秘符号
发电机的原理其实不难理解,最简单的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
这是很简单的中学物理体,杨浩虽然在上学时候有些不学无术,但这种理论知识却也没有还给老师。
当然,手摇式发电机根本满足不了杨浩的需求。
他要的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他只要通信。
而用电最简单的方式电报。
杨浩印象中的电报,是用电键接触的时间长短来表示传达的信息的,所以一个键就可以解决问题。
也许是受到抗战神剧的影响,他对电报机的印象也就如此,
原理上电报机按一定的规定按电键,发出长和短的信号,就可以将信息发出。对方也就根据它的长短声音,知道是什么字。
原理虽然不难理解,但是想要实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个比兴建水坝还要费时费力的工程。
但是杨浩决定不管这工程有多么艰难,即便是再花费十几年也要将其实现。
只要电报出现,他的帝国将固若金汤,除非人力不可违的因素,或者出现昏君,齐国国祚怎么的也得延续数百年之久。
这一夜杨浩未睡,绞尽脑汁的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搜肠刮肚的洋洋洒洒的写了数万字的草稿。
草稿很凌乱,涉及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
直到天明,当长安城的鸡鸣声响起,杨浩却已经趴在案上睡着了。
清晨的太阳升起。
宫女们打着哈欠,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大齐王宫虽然不像后世王朝有些诸多的规矩,但是这些宫女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若是犯了错误被赶出宫去,估计这一辈子只能孤老终生了。
“大王!该上早朝了。”
房间内没有回应,却能隐隐约约的听到阵阵的鼾声。
宫女们见此,表情都有些为难。
“大王昨夜未睡,要不要再等等?”
“这恐怕不好吧,大王可是交代过,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耽搁了上早朝。”
“可是红鸢姐姐,大王发起过来太可怕了,我不敢去叫大王!”
“别废话了,赶紧吧,你看这时辰已经不早了,影响大王休息,你我最多背责骂一番,要是耽搁了正事,就算是淑妃娘娘也保不住你我。”
小宫女听罢只能硬着头皮,再次敲响了房门。
“大王!该上早朝了。”
“你大点声啊!我都没听见大王怎么能听得见。”
小宫女深吸了一口气,卯足了力气,当当当的敲着房门,情绪一时没控制住,高声喊道:“大王!该上早朝了。”
这声极具穿透力,顿时将另一名宫女吓得差点跪在地上。
狠狠的掐了一下小宫女,骂道:“你想找死啊!”
而书房内,杨浩也被这声音吓得一激灵,差点一头从桌子上栽下。
被人打扰了自己的好梦,加上所有人都有的起床气,杨浩愤怒的吼道:“喊什么喊,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门外的两名宫女闻言,顿时吓得双腿一软,一下子跪在地上,连道:“奴婢有罪,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本来火气很大的杨浩,见到窗外已经是大亮,又听到门外的求饶声,他稍微一想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出书房,见到台阶下面正跪着两名少女。
二女见杨浩出来,更是吓得浑身颤抖,以为自己马上就被杨浩下令处死,恐惧之下,二人甚至忘记了求饶,只是不停的磕头。
甚至那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宫女,额头上已经有了血迹,可见杨浩方才的那句话,带给二人的是何等恐惧。
杨浩看了两人一眼道:“你们做的不错,起来吧!”
二人闻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愣的跪在那里。
杨浩沉声道:“还愣在那里做何?还不去给本王打水洗漱。”
二女一听这话,便知道今天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是!奴婢这就为大王准备!”
说罢二女,逃也似的为杨浩忙碌起来。
哈欠连连的杨浩,在二女的服侍之下,将繁琐无比的冕服穿戴完毕。
进行之前,杨浩冷声√二女说道:“今日之事下不为例,若再发生就按着宫中规矩执行。”
说完,杨浩坐上马车,向着朝堂的方向走去。
朝堂上,满朝文武早已经到齐。
大佬们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看着空空荡荡的王位有着面面相觑,
作为还算勤奋的帝王,杨浩在位十几年,很少有迟到的时候,杨浩的缺席让很多人有些不安起来。
但是很快这些人的顾虑,便在一声大王驾到中烟消云散。
满眼血丝的杨浩精神有些萎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随意的看了看满朝文武。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启禀大王!臣有奏!”
杨浩精神萎靡的便说话那人看了一眼,道:“左相有何事要奏?”
少炎道:“启禀大王,如今征讨涂山的大军已经准备完毕,臣以为在大军开拔之时,应当准备好接收新开疆土准备。
臣建议,涂山部落之地,最好归入荆州之内,荆州乃我大齐开发多年之地,以荆州之力,臣以为最多两年,便可将此地变得与我大齐别无二致。”
杨浩点点头,道:“左相之言,诸位臣工可有异议。”
见没人站出来反对,杨浩便道:“如此便依左相之言。”
这时新任兵部尚书孔荣,起身道:“大王!昨日兵部收到秦州来报,据查,前夏余孽不久前在秦州北方出现,好像已经与北方蛮人何为一处,有壮大迹象。”
杨浩闻言冷哼一声。
“一群丧家之犬尔,掀不起风浪,通禀各地守军切不可有半点懈怠!”
孔荣点点头道:“除了此事,臣该有事要奏!”
说着,孔荣从袖中拿出一章写满了古怪符号的纸。
“大王请看!”
当杨浩从侍卫手中接过纸张展开的一瞬间,杨浩顿时勃然变色。
喃喃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币
只见这张纸上赫然是一串字母,虽然不是英文,但绝对是后世欧洲某国的文字。
而且在这些符号中还有一个罗马数字4。
这东西的出现,彻底的让杨浩震惊了。
信息量太大,一时间有些让他反应不过来。
他原以为自己的存在是极为诡异的,也许是唯一的。
但现在看来,这个唯一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的困意瞬间全无,连忙问道:“这东西从哪弄来的。”
见杨浩面目狰狞的模样,众人都吓了一跳。
兵部尚书心中一凛,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能让杨浩失态的事情可不多见。
“回大王,这是秦州官府从西边的羌人那边弄来的。
这些图案是从一个黄金制成的圆形装饰物上抄画下来的。
秦州刺史觉得此物类似于文字,便让人将那饰品与抄本送到了长安。
”
“那东西现在何处?”
“在兵部档案房中保管。”
杨浩目光阴沉点点头,道:“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散朝!
三位丞相,各部尚书,大都督留下,御书房议事。
”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底什么消息,居然让杨浩取消了朝会。
众官员心中虽然好奇,但杨浩话以出,只能有些遗憾的退出了大殿。
在等待那饰品送来时候,由于杨浩脸色阴沉无比,众人也不敢开口询问,只能各自用目光交流。
但每个人的目光中都露出浓浓的不解之色。
即便是面对有穷与夏朝联军的进攻,杨浩也没有像现在的忧心忡忡。
良久之后,兵部之人将那饰品送了过来。
当杨浩看到那饰品的一瞬间,心中猛地一沉。
这哪里是什么饰品,分明是经过锻造过的金币,而且看着金币的成色与做工,便能知道对方的工业能力已经极为发达。
即便是以大齐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无法将金币铸造的这般完美。
众人好奇的看着这枚金灿灿的钱币,但是他们只能看出其漂亮,却不知道这漂亮的背后隐藏着多么可怕的危险。
“大王!能否告诉我等到底发生了何事?”
杨浩苦笑一下道,“卫说说你的看法。”
卫盯着那枚金币看了看,思索良久道:“大王,这饰品做工之完善,乃臣生平仅见,看其上花纹图案,臣猜测应该是以极重之物压制而成。
这个势力有着不下于我大齐的制造能力。
”
众人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他们不得不震惊,大齐之所以能大杀四方,很大程度上是依赖齐国完善的工业体系。
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走可靠的武器装备军队。
这是所有齐人都引以为傲的事情。
虽然没有详细的文明等级划分,但所有人都很清楚,齐国和其他野蛮人相比,是无比先进的存在。
即便是强盛的夏人,在自信心爆棚的齐人看来,也不过是一群有些实力的蛮夷之辈。
而现在居然凭空冒出来一个势力,而这个势力居然有着不下于大齐的工业能力,这简直就是扯淡一般,让人难以置信。
“卫尚书,你莫不是看错了,怎么可能有人比我大齐制作的东西还要精良。”
力央冷声道。
卫皱了皱眉,轻捋有些发白的胡须,道:“镇西大都督,老夫眼睛还未昏花,是与不是自然能看的清楚。”
力央闻言,脸色一变,联想到杨浩的神色,心中也是一沉,知道这事八成就是真的。
“以诸君的能力,想来也能知道这事意味着什么吧!”
寅道:“大王!要不要让秦州守军将那些羌人捉住。”
杨浩摇了摇头道:“羌人虽有些实力,但与大多蛮夷别无二致,以他们的能力不可能做出这东西。
抓住他们也没什么用。
”
“大王,为以防不测,臣请命镇守秦州,以对抗这神秘之敌人。”
杨浩皱眉想了想,将力央的建议否决掉。
“防守之事不急,既然这东西出自羌人之手,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这个神秘势力位于何处,短时间内对我大齐能构成多大的威胁。”
“大王,就算是这个势力与我大齐不相上下,但西边除了羌蛮,再往西就是茹毛饮血的野人,依臣之见,我大齐不需要惊慌。
想来这个势力距离我国十分遥远,就算是他们又能力打到这里,对方劳师远征,而我大齐本土作战,胜算很大。
”
镇北军大都督沉思良久,开口道。
“臣觉得大都督的话有理!”
刑部尚书原赞同道。
杨浩闻言愣了一下,心中那种焦急之感消减了许多。
刚才他满脑子都是这个世界有另一个穿越者,而且很可能是个白皮,而且这家伙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自己。
他对白皮文明根本没什么好印象,这个文明带给世界的只有掠夺和杀戮。
如果那个穿越者真的是和自己来自同一个时空,而且他速度比自己还要快,那不只是大齐,整个东亚乃至世界都会受到威胁。
而在这个时空,很有可能只有自己的齐国具有和其一战的力量。
强烈的危机感,让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地理上阻隔。
正如浮所说的那般,等这些白皮打过来,胜利的天平还不知道偏向那个方向。
至于那个西方文明很可能已经高度发达这件事,杨浩基本上排除了。
如果对方真的如此强大,不可能中土大地一点消息都听不到,而西域那边也不能只是野人。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对方有一定的实力,也许他们强于齐国,但绝对不可能领先他杨浩一个时代。
只要没有绝对的劣势,那么在这场文明竞争的跑道之上,齐国就还有反超的机会。
想通此处,杨浩的心绪顿时稳定了下来,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镇北都督所言,深得吾心,不管对方实力如何,我大齐能做的就是尽快壮大自己实力,这个天下只有唯我大齐独尊,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只要敢冒犯大齐,本王就会让他付出代价。”
杨浩重重的拍了一下椅子扶手,神色狰狞无比。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加快步伐
“今日之事,暂时先不要泄露出去,大齐现在首要的目的就是壮大自己。
最近,不是要征伐涂山部了吗?这样,兵部尚书传令荆州青州守军各派五千兵力,剿灭涂山之后,于涂山,荆州,青州三地囤军。
两年之内,必须将我大齐南方边界,推进到长江边。
”
杨浩沉声道。
武将们一听又有仗要打,顿时来了精神。
而大多数文官则考虑的更多,少炎道:“大王,苗蛮之地多为高山丛林河流密集,我大齐向来以骑兵为主。
在这样的地方很难发挥出作用。
要是以步军攻打,恐怕不是段时间内打下来的。
而且我大齐刚灭夏不久,各州都需要大量的钱粮。
此时若是将粮草耗费在苗蛮之上,臣觉得有些不妥。
”
“臣也觉得左相所言极是,大王还请三思。”
寅赞同道。
杨浩沉吟片刻道:“二位丞相所言我如何不知,但时不待我啊,如今我大齐看似强盛,实则只是弹丸之地。
西方有强敌虎视眈眈,本王如何能心安。
这中土之地是我大齐的之天下,若不加快脚步,将来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亡国灭种的危险。
”
众人再次沉默,他们虽然也觉得那个神秘的文明有一定的威胁性,但根本无法理解杨浩此时的心情。
书房的气氛有些沉闷,良久之后,已经升为礼部尚书的任仲,开口道:“启禀大王,臣有一策可解苗人之忧。”
“何策?”
“大王既然苗地地形复杂,强攻不行,我族可徐徐图之。
”
“不知任尚书怎么个徐徐图之?”
少炎问道。
任仲笑了笑道:“大王,诸位同僚!如今苗人很多物资都依赖于我国。
只要我大齐切断对其的供应苗人必乱。
当然这是双方彻底撕破脸皮的情况。
臣觉得,既然苗人如此依赖于大齐,我们何不以物资为诱饵,以物换地,在新得之地筑城,以此逐步向南推进。
等我齐人在那边站稳脚跟摸清当地环境之后,苗人只有败亡或者归顺之路可走。
”
杨浩听完之后,目露思索之色。
“若苗人不换又当如何?”
任仲闻言笑道:“大王多虑了,苗人只不过是一些松散的部落联盟,其中一些,臣相信应该很愿意把他们的土地献出来。”
杨浩拍了一下脑袋,暗道自己是老糊涂了,居然没想到这一层。
“善!任尚书此言极善!就依此策行事,一会儿拟个详细的章程出来,让荆州,青州刺史协助完成这件事。”
顿了顿又道:“不管此计能不能起作用,我们都要做好动兵的准备。”
“臣等遵命!”
众人拜道。
御书房会议散去,数天之后,普通百姓没有察觉,但齐国的官员们却隐约的感觉到朝中的气氛有些诡异。
突然下达的政令,要求各地官府加快各项工程的进度。
尤其是对贪赃枉法,办事不利的处罚上,其力度让人看了都觉得头皮发麻。
而杨浩借着这个几乎,将间谍组织彻底的拿到明面上来。
成立有别于都察院的监管组织锦衣卫。
锦衣卫不听任何部门的调遣,独属于天子亲军。
锦衣卫的成立,顿时让朝中官员如坐针毡。
以往他们只是知道杨浩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当拿到明面上来时,才知道这个组织是何等的可怕。
乱世用重典,杨浩凶狠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害怕,在一系列严密的监察手段之下。
洪武八年这一整年,都没有任何官员违法乱纪的情况出现。
由于朝廷勒紧裤腰带,加大的对各项工程的支援力度。
让齐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飞速的造成着。
直到洪武九年初,朝廷的年终总结时,各州的道路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以这个速度进行下去,再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实现在齐国境内条条大路通长安了。
户部尚书将统计结果展开继续念道:“今岁,大齐共修建道路五十三条,除秦州之外其主要路基已经完成。
于秦州发现铁矿一座,户部已调配物资着手修建堤坝。
新水坝预期于洪武十一年完工。
南方轨道已经铺设到荆州,预计一年内,能连通长安。
今岁,平均每户粮食产量两千斤,生麻千束,边境各州已完成农业改造,土地分配初步完成,开春后,便可开始耕种。
以上户部统计结果已记录在册。
”
杨浩听完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个结果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这一年虽有些小的动乱,总体来说,齐国还是在平稳的向前发展。
尤其是粮食产量上的提高,让他的底气更加的十足。
“如今我大齐人口几何?”
户部尚书道:“回大王!根据各州汇报,记录在册人口约为一百三十余万人。
未入册的暂时还不清楚,想来不下于二十余万人。
”
“嗯,尽快统计出结果,责令各地官府尽快完善户籍制度,要做到我大齐一户一册。
鼓励生育政策继续执行下去,若发现有无故杀婴者必须严惩。
”
“臣领命!”
“兵部如何?”
“回大王!今岁各军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