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单于!”

    心腹们见此顿时无比的担心起来,若是少尤发生意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草原王朝将会毁于一旦。

    少尤勉强的从地上站起来,摆了摆手道:“我无碍,此地不能久留,赶紧离开这里,回到王庭这草原还是我们的。”

    狼狈不堪的溃军凄凉的向着王庭的方向走去。

    而就在他们行进的路线途中,一支数百人的部落赶着牛羊正慢悠悠的朝着这边而来。

    “羿!你看这花多美啊!”

    一个脸蛋通红的草原姑娘兴奋的看着面前的花海。

    那个叫做羿的年轻人,温柔的看着这个女孩。

    “婵娥在吾眼中远比这些花要美丽,等我们的孩子出生,女孩就叫花,男孩便叫做穹,你觉得如何。”

    女孩有些羞涩看着年轻人,摸了摸圆滚滚的独自,点点头道:“羿是族长,取的名字自然是好的。”

    而这时,几名骑手急匆匆的朝这边赶来。

    “封都!发生什么事,为何如此惊慌!”

    “首领!前方有不明部落,正朝我们这边而来。”


………………………………

第三百九十章 少尤之死

    羿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无比凝重。

    “看清他们有多少人了吗?”

    封都道:“差不多数百人左右。”

    羿看了看部落中老弱妇孺们,沉声道:“菇谷,你带着人保护好族人,封都你们几个,跟我过去看看。”

    说罢,羿翻身上马,呼啸而去。

    婵娥担忧的看着羿离去的北影,心中默默的祈祷起来。

    在距离少尤这支残兵败将不远的一处背坡之后,羿这些人趴在草丛中,警惕的观察着这群来历不明的族群。

    “首领,这些人从南边过来会不会是齐人。”

    羿摇头道:“不是齐人,我看这些人倒像是匈奴人。”

    “匈奴人,不会吧,不久前,那个匈奴王不是号称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齐国了吗,这会应该在南边才对啊。”

    羿冷笑一声道:“什么匈奴王,十万大军,我看他是忘了齐人当初是怎么打败大夏之战了,记住永远不要低谷齐人的实力。”

    封都道:“我们的部落就是被齐国所灭,首领如此,难道不想复仇了吗?”

    “愚蠢,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族群延续下去,无谓的复仇只会让将族人全部死亡,若父亲在此,也不会向齐人复仇。”

    而这时,少尤一行人在一个小河边听了下来。

    羿连忙压低了声音道:“这些人出现在这里,很明显,他们失败了,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没多少力气了,

    我们回去,召集族中勇士,干掉这些人。

    ”

    “首领,对方的人数远比我们多啊!这要是。。。。”

    封都的话还没说完,羿便冷声道:“杀掉他们,抢了他们的东西,我族才能壮大起来。”

    这些年,左右有穷遗民,羿这些老弱病残们,能在凶险无比的北方苦寒之地延续道今天,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磨难。

    长大成人的羿,如何会甘心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族,只能像是草原上的老鼠一般东躲西藏,在匈奴人和齐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这些战败的匈奴人,对于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些溃兵有着他们梦寐以求的武器,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看起来已经走不动了。

    如此的肥羊,要是错过了,羿觉得自己会后悔一辈子。

    至于担心被匈奴人追杀这一点,完全不再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只要干掉了这些人,他已经想好的退路。

    悄悄的带着众人退下斜坡,骑上藏在隐蔽处的战马,匆忙的返回部落驻地。

    河岸边,少尤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带着血丝的马肉。

    他们已经快要断粮了,为了活下去只能杀马充饥,这种办法他们知道不是长久之计,但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

    少尤期盼这能尽快遇到一个弱小的部落,这样才能让他们度过这燃眉之急。

    只要让他缓上一口气,凭借着留在王庭的力量,东山在起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凉爽的午后,晚霞的余晖将天边映衬的通红。

    少尤等人根本没有欣赏美景的兴致,只听到西方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已如惊弓之鸟的匈奴残兵们,顿时吓得汗毛扎起。

    少尤匆忙的组织防御,但是敌人来势汹汹,而他们连续逃亡了数天,虽然人数占优,但一轮攻击下来,便瞬间崩溃。

    为了以绝后患,不给匈奴人留下把柄,羿做的很绝,根本不给他们丝毫求饶投降的机会。

    屠杀在这入如血的黄昏中上演。

    少尤到死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死在一个无名之辈手中。

    而羿也不知到,自己刚刚干掉了草原上的霸主。

    避免夜长梦多,干掉这群人后,匆忙的打扫战场,带着阵亡族人的尸体,如风一般撤离了这里。

    有穷遗民们,连夜向着东方迁移。

    东方是羿为自己准备的后路。

    那里没有什么强大的部落存在,无论是匈奴还是齐国,势力并没有延伸到那边。

    羿相信,以自己部落的实力应该很快就会在那边站稳脚跟。

    而在居庸关的杨浩,此时也有些郁闷,虽然这一战,斩首万余人,几乎覆灭了匈奴来犯之敌,但是走了匈奴大单于,这对于齐国来说是个不小的隐患。

    齐国的北方漫长的边境线,漏洞太多,敌人今后若是不断的骚扰,自己只能疲于应对,这不是个好现象,他心中很不爽。

    即便是他想要学习汉武,齐国也没有那个财力支撑一场北征。

    要知道汉武帝能北击打匈奴,可是几乎耗尽了数代人的积累才完成了此等壮举。

    而如今的齐国,刚刚见过十余年,又打了两场大仗,国库几乎快要空虚,在打下去,他杨浩恐怕穷的连裤衩都穿不上了。

    虽然他已经让人尽可能的将雁门关战死将士的尸骨收敛起来,但是一千人的守军,之找回了不到二十余具残缺不全的遗骸。

    为此,杨浩让随行的官员将此事记下,去并不查阅士兵名册,对于阵亡的将士,要给予烈士的荣誉。

    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耀,没有人在这件事上持反对意见。

    武官们心中也颇感欣慰,这至少证明,杨浩仍旧是看重武将的,死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还要继续活着。

    也许他们有一天也会躺进烈士陵园之中,每到清明节的时候,面前的这些同僚们会在自己的墓前拜祭。

    在杨浩感觉遗憾的时候,却不知道让自己颇为头疼的敌人,此刻已经变成了草原上狼群争抢的腐肉。

    生命就是如此脆弱,任你生前如何风光,也许死的时候,连一具完整的骨头架子都留不下,

    杨浩没有让军队继续追击,在居庸关休整了数日之后,便率军返回。

    一年来打了两次大战,接下的时间里,有太多的头疼的事情等着他处理。

    战争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本就不太富裕的齐国朝廷如今变得更穷了。

    手里没钱,一些工程只能暂时停工,虽然他可以通过增加赋税的方式缓解朝廷的压力,但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将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动荡,非到万不得已,杨浩不会行此下策。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国安康,人安乐

    大军得胜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胜利对于百姓来说,仿佛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丝毫没有意识到若是齐国战败他们会遭遇什么。

    虽然百姓们也在为杨浩的胜利而欢呼,但是相比曾经的胜利,好像是少了些什么。

    杨浩在一瞬间仿佛明白了什么,长安周边的百姓太平太久了,以至于年纪小一些的根本就没见过战争。

    这些人就像是生在在温室中的花朵,被自己制定的一套法律保护着,对外有军队将危险挡在过门之外。

    这种情况对一个国家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但杨浩却有些莫名的烦躁。

    他担心长此以往下去,齐国会慢慢的陷入到一种虚假的繁华太平之中。

    没了来自外敌的威胁,不知道军队会不会堕落下去。

    会不会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剧发生。

    对此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总不能因为这个可能性,而做出一些损害齐国安定的环境,这绝对是脑袋坏掉了。

    叹了口气,骑着马继续接受百姓的夹道欢呼。

    在一声声,大王万岁,大齐万岁的声音中,杨浩有些疲惫的回到了王宫。

    大军得胜,赏赐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在赏罚结果定下来前,杨浩在宫中大宴群臣一番。

    文臣武将们相互吹捧着,杨浩没有多喝,只是小口的泯着,带着微微的笑意看着自己的这些大臣们。

    在他们的身上,杨浩再也看不到,刚来到这个时代时那种野蛮。

    而多了文明人的特质还有官场上的虚情假意。

    这一切杨浩都尽收眼底,但是他知道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正向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齐国的朝堂就是越发诡谲的江湖。

    而坐在杨浩身侧的杨志,见自己的父王情绪不高,便低声道:“父王可有心事。”

    杨浩放下酒杯,淡淡道:“哦!为何如此一问。”

    “儿臣觉得父王好像并不开心。”

    杨志关心道。

    杨浩笑了笑:“没什么,不用担心为父,你这段时间做的很好,为父很满意。”

    杨志挠了挠头道:“都是群臣的功劳,儿臣自知才浅,不敢居功。”

    “你也不用谦虚,为父都看在眼里,有功无功我心中自有定数。”

    杨志表面上淡定无比,心中却早已经乐开了花。

    “儿臣惭愧。”

    “年轻人虽然锋芒毕露不好,但也不能过于谦虚谨慎,这段时间你多研究一下大齐这些年的政策,这对你会有帮助。

    ”

    “儿臣记下了。”

    杨浩点点头,忽然想起来什么,道:“你从灵州带来的那个商人现在如何了。”

    见杨浩提起东门,杨志皱了皱眉。

    “父王,东门按着您的吩咐去了科学院,目前正在做些打扫得活,过的还算可以。

    只不过前些日子,儿臣见过他一次,此人好似有些疯魔了一般,面容枯槁,蓬头垢面,口中总会念道着“差在哪里,到底差在哪里。”

    儿臣担心此人会辜负父王的期望,儿臣识人不当还请父王责罚。

    ”

    杨浩对此却有些兴趣,沉声道:“你何罪之有,此人能如此,这才说明你有识人之才,这样的人就是天生做研究的潜质,过几天朝廷稳定下来后,将此人召进宫中,我看看鞋半年他都做了些什么。”

    杨志无奈道:“是!”

    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出了王宫,张松与相熟的同僚拜别之后,催促着自家车夫,朝着家中赶去。

    这些年来,他南征北战,和家人一直聚少离多。

    和别的官员妻妾成群不同,张松是武将中的一个另类,这十几年来,他的官越做越大,只不过妻子始终是那个陪伴了自己十余年的女人。

    让车夫下去休息后,张松推开了阔别已久的家门。

    府中的下人们见到张松回来,顿时惊喜起来。

    “夫人!夫人!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

    房中,已经略显老态红云,听到下人的呼声,心顿时一颤。

    想要立即出去,却停下了脚步,匆忙的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头发,这才面带笑意的快步出了房门。

    院中,下人们在一旁伺候,而张松的三个二女,正恭敬的站在一旁。

    见到红鱼,张松眼中多了一抹温柔。

    “夫君!”

    张松点点头:“我回来了。”

    下人与张松的三个孩子见此,都识趣的退了下去。

    张松起身牵着红云的手,坐在院中的竹椅上,为红云整理了垂下来的发丝。

    “辛苦夫人了!”

    “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倒是夫君常年在外,却是有些老了。”

    张松笑了笑道:“今后就不走了,南方太平了,北方那些蛮人一时间也不敢在南下一步。

    为夫这回算是清闲下来了。

    ”

    红云点点头道:“夫君,大郎过了年也就十五了,是不是还准备亲事了。”

    “嗯!是该准备一下了,夫人可有合适的人家。”

    红云道:“先前,沈侍郎的夫人倒是问过一次,她家的大女,今年也十三了,那女孩我觉得不错,看起来也是个好生养的。”

    “沈侍郎,是户部的沈融?”

    “正是他家。”

    张松点点头:“倒是个不错的人家,过几天你问问大郎的意见,早些成家,留下血脉,我也好安排他去军中。”

    “夫君,大郎从军我不反对,只是二郎我觉得还是不从军为好。”

    张松皱了皱眉道:“为何?”

    “夫君不知,咱家的二郎对征战一事并不上心,但是在学问上还不错,若是二郎讲来能做文官,他们两兄弟在朝中也能有照应。”

    张松想了想道:“既然那小鬼对学问感兴趣,我明天就考校一下他,要是他连我这个武夫都不如,还是趁早扔到军中打磨一番,省的到时候给我惹出点事来。”

    红云闻言噗呲一笑道:“夫君如此严厉,孩子们如何会不怕你,对了!夫君,过几天就是黑角兄弟的祭丝了,我们是不是该准备一下。”

    张松闻言,面色一暗:“要是他还活着那该多好。”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

    大臣们可以忙里偷闲,但作为一国之君,加上工作狂身份的杨浩,在回到长安城的第二天,便早早的起来投入到堆积如山的政务之中。

    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对未来做新的规划。

    南方北方都已经平定,而西边又没有什么太过于强大的敌人,目前的齐国有着最安全的发展环境。

    在他的计划中,接下来的重点将从军事中抽离出来,将更多的资源向着发展民生方面倾斜。

    这些年齐国的一切基本上都在为军事让步,十几年来,齐国在军事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无力。

    若是按着财政收入来算,齐国目前在军事上的花费几乎达到了惊人的四成。

    虽然军事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但相对于军事来说,民生方面就有些太过于孱弱了。

    一些州府的生存环境,甚至不如后世的非洲村落,可以说极其落后。

    而这些地方并不是特例,而是在齐国普遍存在着。

    长安一地发展起来,并不能代表齐国跑步进入到了封建盛世。

    杨浩仔细的看着这段时间的奏折,好在没什么坏消息。

    而杨志的的批阅虽然有些欠妥的地方,不过总体上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如今杨志十四岁,这个年纪,在齐国的普通人家,已经准备开枝散叶了。

    但是在杨浩的观念中,这样的年纪还只是个孩子,没到二十之前,他并没考虑当爷爷的打算。

    “大王,大王子求见。”

    侍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杨浩放下手中的公文,沉声道:“让他进来吧!”

    当杨志二人进来后,杨浩眉毛一挑,露出一丝意外之色。

    杨志并无异状,只是他身后的东门俘,此刻看起来就像是个骷髅一般,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下一般,充满血丝的眼睛,也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什么。

    杨志回头看了东门俘一眼,暗叹了一口气,对杨浩行礼拜道:“儿臣拜见父王。”

    “草民,东门俘拜见大王。”

    只不过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落寞与无奈。

    杨浩让二人坐下后,道:“这是怎么回事,东门为何会如此。”

    东门闻言无比惭愧的低着头,他觉得自己没脸面对二人。

    “大王!殿下,草民无能,愧对大王与殿下的栽培,草民愿以死谢罪。”

    东门噗通一下跪在二人面前,悲声道。

    杨浩皱了皱眉道:“起来说话吧!”

    “草民无能!”

    东门重重的向杨浩磕了个头。

    “无不无能不是你来决定的,说说看,这段时间你都做了什么,说完后,本王再评判你是否无能。”

    杨浩道。

    东门道:“草民没有做出大王所说的那种桥,这半年来,草民在科学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耗费了朝廷不少桥梁,但所造之桥梁根本承受不住五千斤以上的重量。

    ”

    杨浩闻言并没有露出失望之色,反而有些惊讶。

    按着他的估计,此人能做出一个不随便垮掉的桥梁已经不错了,想不到居然能做到这一步。

    “把你的所做桥梁的思路说一下。”

    东门有些惭愧道:“草民一开始尝试做的拱桥,因为草民在科学院学了一点算学,其中说,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

    这给了草民很大的启发。

    后来,草民将之前想的拱桥进行改良,加入了三角形结构,制作的小桥却是比先前的强了许多,但是根本达不到大王的要求。

    ”

    杨浩听完后更加的惊讶了,若是杨志和锦衣卫没有说错的话,此人之前根本就是个大字不识的人。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居然能够看懂算学书籍了,这简直就是天才,智商最起码在一百二以上。

    “你可知三角函数方程。?”

    杨浩问道。

    东门道:“看过一点,但用的并不好。”

    杨浩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真的被此人的智商吓到了。

    这不是简直就是天才,这就他娘的是个天才。

    这一刻,杨浩才真正的对这人重视起来。

    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作为,这一点他不难理解,即便是天才,也得需要人来发掘出他的才能。

    在另一个时空当中,并没有自己这样的穿越者,而当时的人类社会还处在极其原始的时期。

    根本没有可能允许一个人浪费过多的精力,去想一些没有用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与生存无关的事情上。

    如此天才,杨浩怎么可能让他就这么嗝屁了,那不止是他的损失,更是大齐的损失。

    对于这种天才人物,他知道绝对不能让其参与到政治当中,这是极大的浪费。

    这样的人最适合一辈子做研究,没准在他这个时代,能够涌现出爱因斯坦,特斯拉这样的牛人。

    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要不然当初自己怎么会只考了一个普通大学。

    曾经的他嫉妒天才,但是现在的他渴望有更多的天才,这是所站的位置不同,屁股决定脑袋正是这个道理。

    看着瘦成竹竿的东门,杨浩道:“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步,已实属不易,还有时间,也许某一天会忽然灵光一闪,研究之事很是玄妙,有时候是强求不来的,依本王的所见,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若是桥没有造出来,你自己却先死了,这不是辜负志儿对你的看重了吗?”

    东门闻言顿觉如梦初醒,连忙拜谢道:“草民拜谢大王教诲之恩,草民知错了。”

    杨浩点点头道:“明白就好,你先起来说话吧!”

    “谢大王!”

    东门起身后,杨浩道:“研究一事,不能只看眼前这些,既然在一条路上走不通,不如换个思路。

    你在科学院这段时间,可了解过水泥。

    ”

    东门挠了挠头道:“草民惭愧,不曾了解。”

    “你应该去了解一下,水泥是个好东西,只不过生产不已,目前的水泥品质并不好,若是你有心,可以同科学院的同僚交流一下,若是能从这方面有所突破,对你造桥一事也能有所突破。

    既然木桥有极限,也许换一种材料,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益为先

    “草民谨遵大王教诲!”

    东门连忙拜道。

    杨浩点点头道:“我给你的定的一年时间,虽然如今已过半数,时间虽然紧迫,但不必将所有的奖励都放在这上面,适当的休息,对脑子有好处,做研究,脑袋最总要。”

    “草民记下了。‘

    杨浩道:“既然如此,没什么事,你便退下把,志儿留下。”

    东门起身离开后,精神状态很明显的比先前轻松了许多,和杨浩父子拜别之后,脚步有些匆忙的离开了王宫。

    杨浩道:“这是个人才。”

    杨志也笑道:“儿臣也觉得此人是个人才。”

    杨浩点点头道:“但这样的不适合为官。”

    杨志赞同道:“父王英明,儿臣也觉得东门的个性,为官极为不妥,说不定对他来说是个坏事。”

    “你能明白这一点很好,东门的事暂时放在一边,这份公文你看过了吧。”

    说这将一份奏折扔给杨志。

    接过奏折后,杨志快速的看过之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