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例外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这样的制度虽然能让统治者保持对底层的掌控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底层不满的情绪会越来越严重,叛乱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为父将这种情况称之为,阶级的固化。
所谓的阶级就是每个人地位,比如官员,平民等等。
在不同的阶级间没有相互流动,就像是一潭死水般,久而久之便会发臭。
而科举制度,就是要打破这种固化的阶级,让平民能进入到统治阶级中来或者成为地位更高之人。
这样以来,大多数人就会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会出人头地,在心里上就会觉得自己和那些官员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唯一的不同只是分工不同罢了。
阶级活跃,百姓就会觉得公平,社会就能稳定下来。
但是这种公平并不绝对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律法作为补充,让弱者有需求更为公平的途径。
科举制度除了这一点之外,就是能从茫茫人海中,用最为高效的办法,找出能够为我大齐所用之人。
作为君主,不需要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只要能做到知人善任,就已经足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就已经足够。
”
杨志听的如此认真,马上就快成年的他,自然能够感受到杨浩能对他说这些,是在把他当成未来的接班人来培养,心中自然是无比激动的。
他努力的理解着杨浩的意思,在杨浩说完后,问道:“父王,若是将来我大齐人人都想着做官,却不事生产那该如何是好。”
杨浩闻言笑了笑道:“那是不可能的,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就是生存,即便是将来我大齐人人识字,但相应的考试难度也会加大,科举选拔出来的只会是那一小部分人而已。
不要死守着某一个制度,时代在发展,制度也要顺应当下才可以,你可明白了
”
杨志点点头:“儿臣明白了。”
………………………………
第四百零八章 众生百态
杨浩心中最为理想的制度,乃是真正的**,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他看来都是统治阶级在剥削着劳苦大众。
但是老马同志说的并没错,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只能存在理论状态。
齐国目前的社会模式,不是传统意义的封建社会,事实上齐国根本没有分封建国这项传统。
高度的中央集权,与计划经济,看上去到像是帝制与社会主义的混合体。
杨浩这一天为自己的儿子,上了一节政治课。
而所教的内容是他这十几年来经验的总结。
他没有指望着杨志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思想,只要让自己的这个接班人明白如何在这个制度上治理一个国家就已经足够了。
也许这个时空,能够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提前进入共产社会吧,杨浩如此想着。
杨志道:“父王是在担心船队的事情吗?”
杨浩点点头道:“是啊,为父如何能不担心,此番出海若是能够成功,将会彻底的改变我们大齐。”
“父王,那所谓的美洲大陆真的那么好吗?”
杨志有些疑惑。
杨浩笑了笑道:“好与不好只能看治理的人如何,制度如何,若是放着宝山而不得,也只是蛮荒之地罢了。”
“既然你那里有我们大齐需要的东西,朝廷会征服那边吗?”
杨浩闻言失笑道:“征服那里?为父是做不到这件事了,美洲距离我大齐何止万里之遥,此番我大气为了这一次的远航,已不知耗费多少赋税,那里很有余力去征服呢,这件事只能留给后人了。”
“父王必定会永远的统治着大齐,与天同寿。”
杨浩道:“什么与天同寿,都是屁话,人哪有不死的,切不可信那些虚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的不让自己留下遗憾,这一辈子也就知足了,若是千百年后,还有人能够记住你,也许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与世长存吧。”
“父王,人为什么会死呢?”
这个话题有些沉闷,杨浩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能叹了一口气道:“不要想那些没有用的,我们过好当下就是最主要的。”
杨志点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嗯,你要知道,作为统治者,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剥削者,我们与劳苦大众乃是命运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底层的百姓过的好了,作为统治者的我们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若是君主或者官员,只知道贪图享乐,而完全不在意底层百姓的死活,到头来只有死于非命一条路可以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如此。”
“父王,即便是您也不自由吗?”
杨红沉声道:“这世间哪有人能够有真正的自由呢,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但是大多数有能力的恶人,却不像承担这份责任,这样的人往往位居高位,你说这样的人躲起来,我大齐将会如何?”
杨浩皱眉凝思片刻道:“长此以往,我大齐将会衰落下去。”
“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杨志整理了一番语言,沉声道:“比如科学院的研究员们,若是不想着研究,只想着吃喝玩乐,那么我大齐的科技将会无法进步,父王曾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来,我大齐将危矣!
官员也是如此,若是官员不考虑百姓的死活,齐国的将变得混论不堪,朝廷将会失去民心。
”
杨浩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点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个道理,好了今天的就到了这里吧。”
杨志起身拜道:“儿臣告退。”
房门关上后,杨浩拿起水杯抿了一小口,轻叹一生,起身走到创窗边,仰躺在床上,有些出神的看着房梁。
当了帝王才知道,什么是孤家寡人。
虽然自己有着妻儿,有着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
但是身份的差距,在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屏障。
杨浩内心的孤独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
他现在有些怀念曾经和自己的那些**丝朋友,在路边摊吃着烧烤,吹着牛逼的日子。
那个时候他虽然也是**丝中的一员,但是却有着此时体会不到的快乐。
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十分的疲惫。
他很想学那些后世的无道昏君们纵情享乐一生,但是每当想要这么的时候,却总不自觉的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也许老子天生就是个劳碌命吧!”
杨浩苦笑了一声。
洪武十四年七月,此时距离船队离开已经过去了半月之久。
这个季节,中原大地进入了最为炎热的时节。
长安城外的农人们,顶着炎炎烈日在天地中劳作。
日出而作日落儿息,已经成了劳苦大众最真实的写照。
已经到了中年的蔑,已经在长安城生活了十个年头。
曾经的他被臾胁迫着来到了长安城,十几年间,他已经在长安城成家立业。
曾经他也想要应征入伍,只是他是在太过于瘦弱了,无缘军队之后,他在长安做过许多活,在食肆当过店小二,去工地干过活。
而随着齐国商业的发展,他误打误撞之下,成为了商人阶层的一员。
从开始的走街串巷,贩卖一些小物件,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店铺,这十几年经历让他感慨不易。
傍晚十分,是蔑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这个时候,出去一天的猎人们总会带来上好的毛皮,他这家店铺除了收购毛皮之外,就是为劳累了一天的猎户们提供些品质不佳的酒水。
而这里也成了附近居民闲暇之余主要的聚集点。
在这里他们可以相互吹着牛逼,说上一些七大姑八大姨闲杂事。
这间不大的店铺内是长安城普通市民阶层最为真实的写照。
蔑的性格比较沉闷,他只喜欢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街坊们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奇闻趣事,有人唤酒时候,连忙为客人准备好酒水,然后继续安静的坐在一旁,时而打着算盘,时而附和几句客人的调侃。
………………………………
第四百零九章 海市蜃楼
远航的船队,在这个北半球的仲夏时节,抵达了朝鲜半岛南部。
石溪查看地图,知道绕过这里之后,再往东边将是一片岛屿,自从船只离开了蓬莱港口之后,船队每天都会对自己所在位进行经纬度的计算。
而长安这个时空的本初子午线则是以长安城为参照。
晴朗的夜晚明月高挂,浪涛粼粼,黑黝黝的大海一片迷人的寂静。
江流站在主桅顶上,正在向四外瞭望。
这是他的习惯,每当天气这么好的时候,他都要这样做,就像是和白天一样。
甲板上只有少量饿水手还在忙碌,大部分的随手已经在拥挤的客舱吊床上进入了梦乡。
江流打着哈欠,在这漫无尽头的航程中,即便是曾经让自己感到恐惧的大海,如今看来只剩下了枯燥与乏味。
船员们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在甲板上比赛钓鱼成了水手们为数不多的休闲之一。
清晨,江流而被一阵嘈杂声吵醒。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紧接着浑身一个机灵,惊慌的从吊床上翻下来。
“怎么了?”
江流而惊慌的问道。
但是同伴们此刻都兴奋无比的朝甲板上跑去,这让他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当他来到甲板上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在漂浮着淡淡雾气的洋面上,隐隐约约的能够看到奇形怪状的建筑物在那边漂浮。
江流而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情景太过于诡异了。
石溪下令已经让旗手发出减速的信号,并让船员们进入到战斗状态。
如此诡异的场面,不得不让他谨慎起来。
这才离开蓬莱十余天的时间,若是在这里就被不明势力干掉,那么他有何颜面面对信任自己的朝廷。
在隆隆的鼓声中,四条大船一字排开,弓箭手们已经准备就绪,准备随时面对突发情况。
而江流儿也飞快的爬上桅杆,警惕的盯着前方那诡异的地方。
石溪脸色紧绷,他不敢贸然上前,在观察了一会儿后,却发现这些建筑物中并没有活人的迹象。
咽了口唾沫,下令船队保持最低速度,缓缓的向着那诡异的地方前进。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这诡异之地,会跳出么样的怪物。
但是当船队驶进这里之时,他们惊恐的发现,自己居然穿过了看似坚硬的物体。
那些东西虽然在眼前如此的清晰可见,但是深手去触碰,却什么也感受不到。
诡异,如此的诡异。
船员对此惊恐无比,以为这是来自大海的诅咒。
甚至一些船员ig跪在地上,向着神灵祈祷起来。
石溪紧握着刀柄,此时他虽然看上去镇定自若,但是盔甲下的衣衫,早已经被冷汗打湿。
他活了这么大,连听都没听过,这世间还有这样的地方。
这片虚幻的地方,是如此的庞大诡异。
这里很明显有着文明的痕迹,而且这个文明,远比齐国要强大的多。
那建筑物上透明的东西,还有水泥铺成的街道,无比显示这个势力是多么的强大。
只是在半个时辰之后,这个让所有人既震惊又恐惧的景象,居然诡异的一点点暗淡下去,浓雾散去,那个漂浮在海面上的城市已经不知去向。
周围只有波光粼粼的海浪起起伏伏。
觉得逃过一劫的众人,瘫坐在地上感谢着各种各样的神灵保佑。
石溪也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次的经历是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好在自己的水手们训练有素,没有惊慌失措,让船队蒙受无法承受的损失。
这件事情,被石溪写在航海日志中,这次诡异的经历,成了船员们很长时间内的谈资。
关于那海面之城的猜测,流传这许多个版本。
有人说那是海神的国度,也有人说那是鬼蜮,而这也是这个时空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海市蜃楼的详细记载,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无比的史料。
只是日志中的记载,困扰了后世无数的研究人员,因此海市蜃楼也演变成两种不同的理论。
其中一种认为,这是一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当初的船员们只是对因为惊恐,对海市蜃楼现象进行了夸张的描述。
而另一种猜测,则是建立在日志记载准确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论认为,海市蜃楼即是光学现象,也有可能是不同时空的投影。
两种理论都有各自的拥护着,在学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引得无数科研人员,对海市蜃楼进行着长期的研究。
由于海市蜃楼的出现,让这次船队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石溪不敢再次就留,连忙让船队将船速行进到最快,谁知道继续呆在这里还会有怎样可怕的事情发生。
受到惊吓的船队一口气绕过了朝鲜半岛,直到船队朝北前进,众人才稍稍平复了自己内心的惊恐。
宁静的海面上,船队缓缓的向前航行着。
石溪喜欢站在船头,看着蔚蓝色的大海,这样做能让他的心感到无比的宁静。
“将军!看面!”
桅杆上的江流兴奋的大声喊道。
石溪心中一惊,刚躲过那个是非之地,以为又出现什么变故。
当他抬头看去的时候,却没有见到什么可怕的景象。
“前面有什么?”
石溪疑惑的抬头问道。
“鱼,好大的一群鱼,就在前面,啊!它们喷水了。(手动滑稽!)”
石溪闻言可没有江流那般兴奋,反而变得无比严肃起来。
因为他想起了航海修炼时,杨浩讲过的那个关于海中大鱼的故事。
但时杨浩只不过是随口一说,但是他却记了下来。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危险,如果真是那种大鱼,船队如果受到攻击,将会损失惨重。
全员戒备的命令再一次下达到每一条船上,而这一次,沉重的弩炮也加入到了防御之中。
面对堪比一条船大小的庞大怪物,石溪觉得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可是当那些鲸鱼真正的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无法相信,这个时间居然真的存在这样恐怖的生物。
那庞大的身躯,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就让人望而生畏。
一些水手因为过于恐惧,甚至连手中的弓箭都拿不稳,胆子更小一些的,早已经抖的如同筛糠一般。
………………………………
第四百一十章 民智
鲸鱼那怪物般的身躯是如此的骇人,船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石溪不敢贸然下令攻击,他不知道激怒这等可怕怪物的后果。
而那些鲸鱼好像并没有对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的陌生物体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鲸群缓缓的向前游去,时而一些鲸鱼还会跃出水面,仿佛在给海面上的陌生生物警告一般。
船员们都被眼前的闻所未闻的景象惊呆了,一时间甚至忘了刚才的恐惧。
渐渐的鲸群消失在船队的视线之中。
良久之后,众人才回过神来,兴奋的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这几天的经历对于所有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茫茫大海就像是来到另一个世界一般。
完全不同于陆地上的生存环境,除了给众人带来的恐惧之外,更多则是兴奋。
石溪就是如此,他此刻坚信自己能够率领船队出海,实在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如此神秘广阔的大海,若是此生不在其上纵横一番,实在是白活一生啊。
什么功名利禄在这大海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可笑。
兴奋的他,对着广阔的大海高喝一声。
水手们愣了一下,之后也跟着高喝起来,尽情的抒发这此时的激动心情。
鲸群远去,船队也再次的向着北方前进。
灵州城。
黑夫在年初的时候已经成家,他的妻子而在不久前有了身孕。
这得益于他的职位调动。
自从铁路修通之后,他所在的民兵连,便有了新的指责。
那便维护铁路周边的安全,每天的任务就是巡视铁路沿线。
若是发现有人故意破坏铁路,他们所做的就是缉拿罪犯。
这种职责类似于后世的铁路警察,只不过他们相比于铁路警察有着更大的职责范围,其归属还是隶属于兵部管辖。
在战时,他们还是有披甲上阵与敌人厮杀。
而黑夫的手下,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虽然实力上相比于正规军略逊一筹,但是应付一些盗贼还是绰绰有余的。
黑夫所在班,只负责巡视灵州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因此他每隔几天,就有机会会灵州的新家居住。
只是在他心中,还有一件事无法让他释怀。
曾经战友的骨灰还没有送还他们的亲人手中,这件事情压在他心中,已经成了心魔一般的存在,即便是自己很快就要当父亲了,但是他始终高兴不起来。
黑夫在灵州城的家,已经推倒重建,从原来的小茅草房,变成了如今的小木屋。
七月,院中的一人来高的果树已经结了青色的果子。
一名大着独自的夫人,端着簸箕喂着篱笆内的鸡鸭。
院门推开,妇人件自己丈夫回来,便放下簸箕迎了上来。
“夫君辛苦了。”
黑夫一遍脱着身上的铠甲,一般心疼的责怪道:“夫人如今有身孕在身,应该好生修养才是,为夫的俸禄还够咱家的花销。”
夫人接过铠甲将其放在一旁的架子上,悠悠的说道:“我也是想着能为咱家多省些钱财,而且打扫院子,洗衣喂禽也不甚劳累。”
黑夫道:“咱家有吃有喝就足够了,要省那么多钱作甚。”
夫人嗔怒道:“夫君说的这是什么话,妾身如何不知夫君心中所想,送还那些兄长的骨灰路途遥远,这一路上花费定然颇多,况且夫君的命,也是他们所救的,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只能给兄长的亲人带些钱财。”
黑夫闻言心中一暖,叹了口气道:“哎!我错怪夫人了。”
夫人将垂下的发丝撩到而后,悠悠的说道:“说甚错不错怪的,戏文是怎么说的来着,嗯,对了,夫妻就要相濡以沫,你我既然结为夫妻,本是一体,夫君心中苦闷,妾身心中又如何能够安心。”
黑夫道:“神灵为何如此眷顾与我,这辈子能娶到夫人这般女子,这是黑夫一生的荣幸啊。”
妇人脸色一红,啐了一口道:“就会说这些。”
“夫人,我想好了,等孩子出生后,我就想部队告假,此时若是不做,我一辈子难以安心。”
妇人点点头道:“嗯,去吧,不要担心我,爹爹时常也会来这边,如今铁路也修通了,灵州城货铺也多了,买一些东西也要方便许多,家中我自会照顾好,夫君安心去便是。”
黑夫坐在妇人旁边,摸着妇人圆滚滚的肚子,喃喃道:“夫人辛苦你了。”
妇人靠在黑夫的肩膀上道:“只要咱们今后好好生活,我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爹爹说,咱们生在好时候了,你在军中好好为朝廷效力,朝廷越好,咱们的生活才会越好。”
黑夫笑了笑道:“夫人放心,咱心中自是懂得的,等将来咱也带你去长安城看看,听说那里比灵州大许多呢。”
小院中,夫妻二人畅想着自己的未来,不知道又讲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不时传来妇人咯咯的笑声。
而长安城中,朝廷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由朝廷主办的一家名字报社的机构在长安城成立。
这个隶属于礼部的部门,发出第一份报纸后,便让长安城中的知识分子们集体陷入高c之中。
和齐国其他地方相比,长安城识字率是全国最高的。
虽然报纸上的内容,只是将朝廷近期的一些政策告知于众,但这项举措,却让普通人有机会参与到朝廷的政治中来。
能够知道朝廷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施行这项政策,一时间长安城中,即便是大字不识的底层民众,也能逢人便聊良久政事。
杨浩如此做就是为了广开言路,虽然民众的意见很难左右朝廷的决定,但是这样做能够加速开启民智。
愚民政策想来是被他嗤之以鼻的,民众知道政治,便能够让他对这个国家更加的热爱,只有热爱一个国家,才会关心朝廷作出的每一个决定,才会为了某一个制度而气愤或者欢呼雀跃。
只不过报社发版的频率并不快,往往半个月才会发出一期价格昂贵的报纸,因此,慢慢的在长安城中,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读报人。
这些读报人,一般都是一些学府的中的学生自发的充当,而这些年轻人也是对政治最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