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缩的新兵有些极其鲜明的对比。

    老兵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在这种气势之下,新兵们都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想要模仿老兵的样子,却发现自己无能的居然连站立这件小事都做不好。

    沮丧的之余,大多数的新兵们把这种气势差距归咎于身份高低,血脉的贵贱。

    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个低贱之人,模仿这些高贵之人简直就是自取其辱,这一对比,新兵们更加的畏缩和自卑。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兵(六更)

    象征着大齐部落的旗帜,在校场上缓缓升起。

    老兵们与大齐高层面容肃穆,直到那旗帜升到顶部,杨浩对着旗帜敬了个军礼。

    哗啦啦,老兵们抬起右手,用标准的动作,看着那迎风飘扬的旗帜,满脸的自豪之色。

    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部落,他们看着部落诞生,壮大,相信在真神的指引吾英明的首领带领之下,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老兵们的举动让新兵有些茫然无措,见到无论是老兵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贵人,都用这种奇怪的东西面相那飘扬的布匹,

    新兵笨拙的模仿着,有的人慌乱间抬起了左手不小心撞到了旁边人的胳膊,被人怒瞪了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抬错了胳膊。

    礼毕!

    杨浩看着下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如同叫花子一般军队,不禁想起了前世看过阅兵式。

    和那样的军队比起来,这千人大军只不过是个可笑的小丑。

    但杨浩只能依靠这些叫花子一般的军队,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没有希望。

    而他觉得这个蛮荒的时代拥有着无限的希望,这就是一张白纸,等待着一个伟大的画家,创作出优美的画作。

    而他杨浩觉得那个作画之人只能是他自己,谁要跟他抢这唯一的画笔,只有将那人的手打断,并在肉体上摧毁敌人。

    新的一年,新的军队,新的气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回顾着一年来自己匪夷所思经历,杨浩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切仿佛如同在梦中。

    有些分不清今生和前世到底哪一个是真是哪一个是虚幻。

    看着面前破破烂烂的军队,杨浩感慨万千。

    他知道,从齐部落建立喊出那句口号之时,他就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头了,即便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硬着头皮跳下去。

    三朡一战,大齐军队可以说是被打残了,如果不是三朡军队轻敌冒进,不知道穷寇莫追的道理,大齐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会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几个月统治,大齐通过种种先进的政策,已经彻底的收服了民心,扩军自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武丁的逃亡,决定了敌人的反扑是必然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是早是晚而已。

    杨浩对战争敌人有着充足的信心,敌人远到而来,他本土作战据城而守,除非敌人有数倍于他的兵力,没有有效的攻城器械,攻打长安这样的城池,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杨浩可不是什么贵族,遵守什么战争规则,敌强我弱,野外浪战?除非他的脑袋被驴踢了。

    除了这些条件之外,最让杨浩底气大增的就是嘛百余匹战马,虽然那些马匹,并不能全部用来装备骑兵,但只需有数十骑,便可让敌人吃进苦头。

    军队人数的增多,在军队建设上有了更多的可操作性。

    杨浩已经决定组建一支五十人的骑兵队伍,

    这一次的扩军,杨浩再一次进行了改革,一千人当中弓箭手就占据了三分一的数量。

    青铜箭头取代骨制箭头,弓箭手作用将会极大的提升,以一族之力对抗这个时代,杨浩消耗不起,只有在技术上突破,才能弥补人数的不足。

    为新兵洗脑,是杨浩的拿手好戏,一番高大上玄乎其玄的大道理,忽悠的这些新兵一愣一愣的,甚至觉得不加入军队,就对不起祖先,白活于世一样。

    什么类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舍生取义,解救苍生于水火,这些大义凛然的洗脑宣传,就差把国际歌唱出来了。

    新兵们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生命居然这么有意义,世界这么的美好,原来那些所谓高贵的主人,居然那么的肮脏与卑劣,就如同杨浩所说的那样,他们就是世界的蛀虫。

    他们第一次理解了解放这个词的含义,知道自己加入军队是有着崇高的目标,更知道支撑这崇高目标的是城外肥沃土地。

    他们也能像老兵一样,通过战争获取大量的封地,甚至能娶三个女人。

    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过一场战争。

    看着士兵们高昂的斗志,杨浩觉得古代先人的军功授田制度实在是太完美了,这种制度简直就是为了他量身定做一般。

    这个时代除了土地之外什么都缺,这种制度简直与空手套白狼无异。

    振奋人心的演讲之后,杨浩派军队中最优秀的士兵,进行了队列演练。

    杨浩很认同希特勒的观点,帅气的军装,能够增加年轻人对军队的热情,虽然大齐现在物资匮乏,不可能有帅气的军服。

    但是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整齐的队列,能够给人极大的冲击力。

    看着数十人普通一人一般,从自己面前有过,新兵们心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齐整的步伐震动着大地,虽然只有几十人,在所有的新兵看来,如同面对一群庞大择人而噬猛兽。

    至此,新兵们知道了这样的军队叫做精锐,是军队的灵魂,是部落的英雄。

    而他们终有一天也会成为部落的英雄。

    首领说,英雄是受到真神祝福的,即便是死掉了,灵魂甚至能够变成天上的星星,如同神袛一般,在九天之上俯瞰着大地,祝福着自己的子孙。

    松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天空,可惜这是白天,天上并没有星星。

    但是松并没某失望,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那些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这些人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在他的心里,他们就是他的英雄。

    “你们也变成星星了吗?”

    松喃喃道。

    黑皮看了松一眼,也抬头看了看天空,目光闪烁,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队列演练还在继续,急促的鼓点,愤怒的喊杀声,听得新兵们脸色发白。

    肃杀之意,如同让他们置身于战场,那一根根闪烁这寒芒的矛头,好似随时刺穿他们的胸膛。

    鼓声渐歇,喊杀声渐渐远去,看着那十几名如同山间松柏一般矗立的士兵,不少人都发现,冷汗已经打湿了后背。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具武备(七更)

    从新兵的目光中看出来,这次的洗脑是成功的。

    杨浩就是让他们知道,大齐落是他们自己的部落,保卫大齐部落就是保卫他们自己的利益。

    还有什么鼓动手段,比这个更有用呢。

    利用权利去逼迫士兵上前线,杨浩认为是最低级的手段,而高明的手段,就是被利用了,还要感激利用自己的人。

    杨浩有时候觉得,自己前世当个普通的上班族,实在是屈才了,应该打入传销组织内部,也许能混到个高级的上线,开个皮包公司之类的东西,走上人生巅峰。

    新兵欢迎仪式结束后,新兵们怀着饱满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投入到了军事训练当中。

    诺大校场,到处都充斥着口号声,长官喝骂声,被责罚士兵的哭喊声。

    杨浩来过校场几次,军官训练认真,基本的军纪和队列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兵来说,已经手到擒来。

    而杨浩在基本的军事训练上也没什么新的东西了,能做的就是通过实战,不断的总结出作战经验,钻研出合适的冷兵器时代的战术。

    而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除了战略战术之外,剩下的就是武器装备。

    草创的工部,在卫的带领下,日以继夜的生产着武器装备。

    为了提高产量,杨浩提出了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方式。

    做出的成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为此杨浩借鉴了大秦的制度,要求工匠在武器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只要武器质量出现问题,便责任到人,进行严厉的惩罚。

    如果武器质量过关,参与制作的工匠,将会得到部落的奖赏。

    在这种赏罚分明的制度下,制作武器的工匠想不认真都难。

    熔炼,塑形,打磨,装配,流水线作业方式将一杆杆的长矛制作出来。

    杨浩每次来到工部,走有一种被某胖附体的感觉,如果身后跟着一堆拿着小本奋笔疾书的官员,就更像了。

    不过让杨浩欣慰的是,他对自己的颜值还是很满意的,坚持锻炼的体魄不亚于后世的职业士兵。

    视察完作坊的杨浩,此时来到武器的存放之地。

    看着一捆捆金灿灿的长矛,杨浩嘴角不由得抽了抽,如果不是知道这些都是青铜,猛地一看还以为是进了某个土财主的金库。

    长矛很长,只是矛杆便有三米多长。

    杨浩从样品中抽出一根,挥舞了两下,使用起来颇为不便,只不过设计这么长的矛杆,也是他故意而为之。

    只有这么长的矛杆,才能组成那个真正的马其顿方阵,杨浩对这种简单而高效的阵型始终念念不忘。

    为了试验这青铜长矛的威力,杨浩让人寻来一条猪大腿,看着悬挂起来的猪大腿,躺好双手持矛,轻喝一声,猛地朝前方挂着的猪大腿刺去。

    锋利的矛尖瞬间穿透目标,杨浩手腕一抖,以巧力将长矛抽出。

    “首领神力!”

    见杨浩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不由得钦佩道。

    杨浩闻言只是笑了笑,他哪有什么神力,只不过略懂些皮毛罢了。

    将长矛束在地上,道:“此矛不错,不过还需要改进一下。”

    卫连忙道:“首领,这长矛比石矛锋利无数,属下认为并无改进之处了。”

    杨浩道:“改进之处不在这里,刚才吾试矛之时,忽有所得,如这矛头刺入敌人体内,必然会沾染鲜血,湿滑的血水顺着矛杆留下,势必会影响士兵持矛。”

    卫闻言,想了想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但以长矛杀敌,想不流血是不可能的,这能如何改进呢。”

    “我有个办法,取牲畜之毛发束于矛头,这样一来鲜血只能顺着低垂的毛发而落,而不会阻碍士兵持矛。”

    杨浩回想着记忆中长矛的模样,将其描述了一遍。

    “此法当真可行?”卫狐疑道。

    杨浩笑道:“试过便知!”

    很快,杨浩便让人去寻来一把山羊毛,胡乱的将其帮到矛头之下。

    看着垂落的羊毛,杨浩笑了笑,这才是他印象中的长矛。

    至于如何试验,杨浩自然不会找个人来杀或者随便浪费一头牲畜,只是让人用猪尿泡灌满水,将其绑在木桩上,高度与一格成人胸口相差无几。

    杨浩手握长矛,猛然向前斜刺而出,锋利的长矛划开目标,顿时水花四溅,瞬间将长矛打湿,原本飘荡的毛发,湿漉漉的低垂下来。

    不过还是有少量的谁顺着矛杆留下,不过相比于不用樱的长矛,效果上确实好上许多。

    卫见此,佩服道:“想不到小小的毛发,居然还有这般作用,属下受教了。”

    杨浩点点头道:“你们研究一下,看如何绑束这毛发,像这般肯定是不行的。”

    卫闻言连忙称是,如果这点小事还要向杨浩请教,他这个工也就白做了。

    “那些工具做的如何了?”

    杨浩问道。

    卫道:“这段时间,工匠们都在忙着制作武器,只做出来两种,斧头和锯子,其余的还没开始做。”

    “样品在什么地方,拿来与我看看。”

    很快,便有跑腿的工人,抱着一把斧头一把锯子而来。

    这两种工具,都是杨浩熟悉的模样,只要做好模具,制作出来并不困难。

    斧头很重,大小虽然与消防斧差不多,但是在重量上却超过太多。

    以杨浩如今的力气,想要轻松的使用这样一把斧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领此斧过于沉重,并不适合使用,属下已经准备将其做小一些。”

    卫连忙说道。

    杨浩点点头,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便放下斧头,放弃了尝试的打算。

    “这锯子试过没有。”

    卫摇头道:“还未试过,这一把锯子昨天才安上手柄。”

    杨浩闻言,拿起短锯,随便找来个了被当成柴火的木头,将其放在石头上,用脚踩住,刷刷的锯了起来。

    看着细小的木屑纷飞,卫的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杨浩的动作。

    杨浩并没有将这根木头锯成两截,只是锯了一半便停了下来,看了看锯子的刃口,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才锯了几下,便有锯齿发生了断裂,这等质量如何能让他满意。

    “这把锯子没用,重做吧!”


………………………………

第一百四十章 有仍氏的野心

    卫皱眉道:“不瞒首领,这锯子用的是制作矛头的铜,应该是最为坚硬的,重做恐怕也不能改变什么。”

    杨浩想了想道:“将那几种铜都试一遍,选一种最可靠的出来,制作长矛的铜并不一定适合制作工具,今后制作其余的工具的时候,也按照此法处理,定能找到最合适的一种。”

    见杨浩如此坚持,卫也只能答应下来,不过他并不看好这种办法。

    眼看着就要开春了,工具还没有一件成品,杨浩心中很是焦急,如果不能在开春前,将犁铧和耧车做出来,必然会影响今年的粮食收成。

    没有粮食,再说什么伟大理想,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想到这里,杨浩道:“武器的事情交给其余别人去制作,你这几天就负责那些工具,务必要尽快将其做出来。”

    卫疑惑道:“首领何以如此心急。”

    “耕作时节很快就要来临,这些工具,关系着粮食的收成,不管有多困难,都要将其做出来。”

    卫听到这些工具居然和粮食联系到了一起,心中顿时一凜,无比郑重道:“卫领命!”

    于此同时,三朡国覆灭的消息,经过一个个小部落的传播,传到了位于东方的有仍氏族。

    有仍氏作为东夷最为强大的几个部族之人,虽然表面上臣服于夏王朝,但是小规模的摩擦仍然存在。

    而三朡这个国家,处于夏朝和有仍氏族交流的必经之路上,无论是夏朝讨伐东夷,或者东夷进犯夏朝,都绕不开这理。

    这一次,三朡国的覆灭,不仅震动了大夏朝堂,更是让有仍氏感到意外。

    有仍氏鱼三朡国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只不过夏朝的存在,不敢进行大规模的讨伐罢了,但双方却时常抓捕对方的族人当奴隶。

    这一代的有仍族长任喾可以说是一位雄才伟略的雄主,自继位以来,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可以说是彻底平定了山东半岛南部,将疆土推移到了沿海一带。

    有仍氏,大小方国数十,人口多如繁星,除了北方的有穷氏之外,可以说是东方最强大的力量。

    正直壮年的任喾,对于夏启虽然忌惮,但心中并不臣服于他。

    既然他夏启可以做天下共主,他自然可以取而代之,正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

    任喾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此他彻底清理了领地范围内反对力量,并且设计弄死了亲近夏朝的薛国国君,只不过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让那个老国君的指定继承人逃走了,而逃走的方向很有可能就是三朡方向。

    只不过派人追杀后,和三朡国交手几次,担忧夏朝的大举讨伐的任喾,向武丁讨要无果之后,忍下心中的怒气。

    而这次三朡被灭,让他隐隐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而且更加绝妙的就是,灭掉三朡国的这些人,居然是一些逃奴,这就有很大机会,能把这个新崛起的势力,拉到自己这一边。

    如果他们不答应?任喾露出一格残忍的笑容。

    有仍氏的反应很快,在得到三朡灭国的消息紧过了一天,便召集了部落的贵族高层,讨论这个变故,自己的部族能获得什么好处。

    积雪渐渐消融的时节,有仍氏的都城,两拨使者分别朝着西方和东方而去。

    长安城外。

    趁着天气的转暖,分到土地的农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杂草已经在冬季被焚烧一空,随着天气的转暖,冰冻的泥土逐渐变得松软许多。

    农民们拿着简易的农具,清理着泥土里的石块,还有那些没有被烧尽的灌木根茎,这些东西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有经验的农民来说,这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河滩边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如同生产大队一般。

    农民们忙碌之时,杨浩也没有闲着。

    虽然农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但为了春耕,他必须多做些准备才可以。

    杨浩连续数天亲自骑着马,沿着河岸边反复查看了数次。

    农田安置在河岸边,有好处也有害处。

    好处当然是取水灌溉十分方便,但如果发生一场洪水,就有可能将所有的努力全部摧毁,一夜回到解放前。

    毕竟去年夏天,那场可怕的大洪水,杨浩还记忆犹新。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粮食的损失,建造堤坝与水渠是势在必行的一步。

    经过数天的实地观测,杨浩开始评估建造所需的事宜。

    想要防止近万亩良田不受水患的损害,所要建造的堤坝,对于这个时代生产力来说绝对个极大的挑战。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杨浩忽然觉得奴隶制度还是有些用处的,最起码在人力的使用上,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毕竟死掉几个奴隶,句如同死掉一只臭虫一般,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但是大齐部落却不能这么做,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大齐的基础就是那些处在最底层的人,如果再次恢复到奴隶制,绝对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不能使用奴隶,又不能强行征发民夫去建造堤坝,杨浩有些犯难。

    思量了良久,杨浩在竹简上写下了以工代赈,货币制度这几个字。

    一杨浩有些的经济知识,他知道货币如果没有一个等价物作为支撑,就是空中楼阁,水中泡影。

    不过好在,三朡国颇为富庶,粮仓中的货物,足够支撑货币的推行。

    现在的大齐部落,只有在军中实行着简易的货币制度,而货币的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嫖娼。

    杨浩很好奇,如果后世子孙研究货币起源的时候,得出个结论,货币源于嫖娼,不知道会是个什么表情。

    军中所用的货币是贝壳,这东西作为一种装饰品,在许多部落中都充当做最初的货币使用。

    但这种东西和真正的货币还有很大差别,想要推行货币,杨浩知道自己肯定不能用这玩意。

    而作为这个时代最实用的金属,铜便是制作货币的最佳材料。

    杨浩所考虑的无非是用青铜还是纯铜而已。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篮鸡蛋

    杨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合金来当做钱币。

    铜锡合金技术,只有大齐的少数人掌握,使用铜锡合金基本上就杜绝了其余势力仿制的可能性。

    只不过,无论是纯铜还是青铜,都是十分昂贵的东西,想要节省制作的货币的原材料,就必须赋予货币极强的够卖力,最少要哦超过,货币本身的价值。

    比如一枚一元硬币的大小的铜钱,其本身价值只等于半斤米,但实际的购买力能交换一斤米。

    这种经济学的问题,杨浩基本上一窍不通,只能本着节约成本,而价值不变方向去思考解决办法。

    发行货币是为了,用金钱的方式雇佣劳动力去修建堤坝,至于得到货币的劳动力,用这些钱是买食物,还是去嫖娼,最终这些钱都会流入道市场之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之所以用铜币,而不是随便用泥巴烧个东西说这就是钱,在大齐的信用还没建立起来钱,这么做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知识,但并不是傻子。

    而铜币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就算是大齐部落今后被灭了,其余的势力,也会承认铜币的价值。

    对于即将要实行的货币制度,杨浩做了详尽的书面描写,比如一斤米价值多少钱,一斤肉价值多少钱等等。

    杨浩不准备让民间自行定价,也许是受到后世的影响,他始终觉得由权利机构进行宏观调控是最为靠谱的。

    而铜币的样式,便是后世熟知的方孔钱,并且杨浩出于自己的恶趣味,在上面写上了大齐通宝四个字。

    铜币的出现,最为痛苦的不是制作铜币的卫,而是少炎这一边。

    作为掌管部落人口粮草的部门,发行铜币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他的头上。

    被杨浩叫过来,单独讲解钱币的用处。

    那些如同天书一般的理论,听得他只恨自己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