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前这个可恨之人,距离自己只不过数步之遥,只要自己突然发起攻击,便能擒住此人。

    乌亥拳头松了又握,握紧又松开,最后长叹一声,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就算是擒住杨浩又能有何用,就算是他逃出去,也回不到夏后氏,只要自己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出去,自己的家人都会被贬为奴隶。

    夏启对于背叛的惩罚极为可怕,他根本没有胆量去试探夏启的仁慈。

    这二人的归顺虽然对杨浩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对在场的大臣来说可是非同一般的事情。

    打败大夏是值得高兴,但见到大夏贵族真的向自己低头,心中的自豪感,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爽。

    对于卑贱出身的他们,此刻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没有什么比发达了之后,看着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跪在自己面前瑟瑟发抖的画面,更让人愉悦的了。

    这一刻,大齐不仅在肉体上站了起来,精神上也站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充满自信的族群。

    没有对放过这二人提出过异议,让这两人活着,他们才能将这种愉悦的感觉延续下去。

    后世的史书,将这场战争称之为,齐夏第一次战争,是标志着齐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关键一战。

    经此一战,让许多部落看出了大夏的虚弱,暗中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而杨浩所不知道的是,在齐夏厮杀的时候,在远处的山坡上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将战争的整个经过都看在了眼中。

    当大夏军队以极快的速度败亡投降之后,几个身影便稍稍退走,飞快的向着南方跑去。

    而在北方,有仍氏的使者也终于抵达了有穷氏的都城。

    有穷氏国君刑,背着弓箭领着自己的孩子指着前方吃草的鹿道:“羿,用箭射死它!”

    “父亲,吾吾不敢!”

    刑闻言大怒,道:“你是吾的孩子,如果连这都办不到,将来如何壮大吾族,吾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能独自狩猎。

    大舜时期,有勇士名羿,他本是吾东夷之人,相传能射中天上的太阳,双手能生撕虎豹,吾为你取名羿,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他一样的勇士。

    姒启诛杀伯益,乃吾东夷大敌,你切不可软弱,软弱之人不配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吾不希望你,辱没了羿这个名。

    ”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对战争的渴望

    四五岁的羿,紧张兮兮的看看前面的小鹿,拿着几乎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弓箭,将其瞄准。

    羿用出吃奶的力气将弓拉开。

    “嗡!”

    弓弦轻颤,箭矢歪歪扭扭的飞了出去。

    受到惊吓的猎物,抬头四处看了看,发足狂奔,转眼间跑的无影无踪。

    猎物跑掉,羿小脸涨的通红,一副气呼呼的模样。

    刑见此,哈哈笑道:“不错,这是你第一次射箭,能有如此表现,为父很欣慰。”

    羿撇了撇嘴道:“可是猎物跑了。”

    “猎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勇气,这才是身为一个首领最为总要的品质。”

    “羿有勇气,羿会当首领!”

    羿拍了拍胸脯道。

    刑揉了揉羿的脑袋,道:“好,有勇气的羿,不亏是我的孩子。”

    这时有人来禀报:“首领,有仍氏有使者来。”

    “哦!他们怎么来了。”

    刑天顿了顿道:“我知道了,羿,咱们走吧!”

    长安城。

    战争结束之后,杨浩按照惯例将阵亡的将士埋在勇士墓中,将他们的排位放在了祭祀之地。

    并带着百官,亲自前去拜祭。

    杨浩给予士兵足够的尊重,让士兵们感动不已,让士兵们知道至少自己死后,不用埋骨荒野,担心被野兽吃掉,灵魂无处可依。

    利用死去的士兵营造出一种,爱兵如子的形象,杨浩没有丝毫的愧疚之色。

    战争没有不死人的,死掉的人不会再活过来,如果死人能给活人带来安慰,那这就是他们最后价值。

    虽然这场战争几乎没造成什么伤亡,打的也不惨烈,但杨浩还是给士兵发放了赏赐。

    有了金钱的概念之后,士兵的赏赐,便换成了铜钱。

    作为伍长,松的赏钱要比普通士兵多一些,足足有一贯铜钱。

    这一贯铜钱,在大齐可不是个小数目,最少能够买到足够一个人吃上一个月的米。

    而且这段时间,每月的军饷也有两文钱。

    松将那次嫖妓的钱补上后,将发下的军饷都积攒了下来。

    他早就看上了大齐杂货铺中的一枚铜簪子,只不过一个铜簪便要八文钱。

    如此昂贵的东西,之前的他是买不起的。

    但是现在松很感谢大夏军队攻打大齐,如果不是他们,这个铜簪子不知道要积攒多久才能买到。

    轮休的时候,他的手下们,都跑去了妓院。

    松没有去,而是拿着自己的全部身家,来到杂货铺。

    作为大齐国营的商铺,也是长安城内唯一一家商铺,里面的货物以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绝对是琳琅满目的。

    杂货铺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户部培训过的基层官员,都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加减程序运算,售卖一些货物还是不成问题的。

    见到有人进来,见到其胸前的军衔,掌柜连忙迎了上来道:“这位伍长,需要买些什么?”

    “这还有铜簪子吗?”

    第一次来卖东西,松有些紧张。

    掌柜诧异的看了眼松,铜簪子这种奢侈品,除了大齐的那几个大佬买来打扮自家女人之外,还没有别人买过。

    虽然眼前这人是个伍长,也算是个军官,但是一格铜簪子的价格,比他的俸禄还要高,这不禁让他有些惊奇。

    见掌柜的不说话,松有些失望。

    “没了吗?”

    掌柜的回过神来,道:“有有!您您稍等!”

    松闻言轻呼了一口气。

    没一会儿,掌柜便从货架中拿出一格小盒子,道:“这位伍长,这些便是那些首饰了,不仅有铜簪子还有其他的东西。”

    看着木盒里金灿灿的饰品,松咽了口唾沫。

    这一盒的铜,顶的上他好几年的俸禄了。

    “要是将这些懂炼成铜钱”

    想到这里不敢再想下去。

    “这些都是工部匠人,新打造的首饰,你看这个,据说原嫔就很喜爱这个。”

    掌柜拿出一个形状类似蝴蝶的一格簪子介绍道。

    蝴蝶虽然不是栩栩如生,但很符合这个时代时代的审美,看上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这个多少铜钱。”

    “这个比较贵一些,要一贯铜钱。”

    松一听嘴角抽了抽,全身上下一共猜才枚铜钱,虽然很喜欢这个,但囊肿羞涩,只能摇了摇头。

    松看了看,拿起来一个只有一格吊坠的铜簪子,道:“这个多少铜钱。”

    “这个六个铜钱就够了。”

    松点点头道:“好吧,就这个了。”

    肉疼无比的从怀中摸出六个铜板,交易完之后,松四处看了看,目光停留在一个坛子上。

    “这是何物?”

    “这是酒,现在铺子中只有两坛子,一小勺子,就需要一贯钱。”

    “什么?这么贵?”

    松倒吸了一口凉气。

    掌柜叹了口气道:“唉,当然贵啊,据说这玩意是用粮食制作而成的,好多粮食猜才出来这么一小坛,吾等的俸禄恐怕一年的买不起一口啊。”

    “这好好的粮食怎么用来做这东西,留下来给人吃多好。”

    “这和咱大齐可没有关系,这些东西都是三朡留下的,首领节俭,没有将这真贵的东西留给自己享用,要是别族首领,这样的好东西岂会让平民享用。”

    掌柜感慨道。

    “话虽如此,但这东西也太贵了。”

    松叹了口气。

    掌柜笑了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共就这么两坛,想喝的自然会有人买来喝。

    前些日子便有几个伍长一起买了三勺分了喝。

    ”

    “居然还真有人买。”

    松有些惊愕。

    掌柜闻言只是笑了笑。

    松看了看手里的铜簪子,摸了摸怀中的仅剩的几枚铜钱,叹了口气。

    看着铺子里各种各样的货物,摇了摇头离开了这里。

    杂货铺子的东西虽好,但是对于贫穷无比的他来说,仿佛是两个世界。

    他想要那些东西,想要过上好生活,他觉得自己从没有像现在这般渴望战争,只有战争才能让他快速的获得封赏,有了足够的铜钱,想买什么便买什么。

    但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活着,他不想死,想到杨浩说过的那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通过几场战斗,他觉得这句话很对。

    回到军营,松独自一人来到校场上,默默的练习着搏杀之技。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少,抢他娘的!

    齐夏战争结束后,天气已然转暖,天上北归的候鸟,预示着春天正式来临。

    长安城外,有了土地的平民开始在官员的指导下,进行土地深耕。

    大齐的耕牛不多,这种珍贵的劳动力,自然是要合理使用的。

    耕牛优先开垦的是官员和士兵的农田。

    可能是第一年的缘故,并没有平民想要租种这部分土地。

    因此为了不使耕地荒废,杨浩只好将这些土地作为官田来用。

    只不过在赋税上,这部分田地与普通田地不同。

    正常的土地是十一税,而这一部分土地是十取三。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大齐帮着官员和士兵种地,多出的部分自然是劳务费。

    抽取三成,虽然让很多人心中不爽,但不用自己干活,也能拿到七成的收获,想到自己远超过平民的土地,心里上也就平衡了。

    至于种地的人手,杨浩自然不会占用,那些大夏的俘虏,便十分悲惨的放下武器,拿起了农具,被驱赶着去干活。

    当然杨浩是不要奴隶的,这些人仍然是战犯,美名其曰劳动改造。

    甚至为了加重他们的犯人的身份,杨浩下令将这些战犯的头发全部剃掉。

    至此,这些大夏战俘多了个新的身份,劳改犯,而这种没头发的样子,给大齐族人造成的印象就是低贱的身份,为人所不不耻的。

    久而久之,秃头成了低贱的代名词,这种发型在民间有了个形象的称呼,劳改头。

    如果让后世的和尚在此,恐怕会将杨浩骂的一无是处,死后也会下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

    现在的大齐男人都是披发,女人只是简单的将头发盘起来。

    而杨浩还没有想好,是否要在这个时候统一大齐的发饰。

    毕竟一个统一的发饰和服装样式,能够增强族群的认同感,和其余族群区分开来。

    对于这种文化上的事,杨浩并不怎么上心,也许哪天心血来潮,便忽然下了一道旨意,让全族束发或者短发,而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怎么填饱每个人肚子。

    大齐的耕牛不够用,杨浩便命令工部加班加点的制作犁铧,让人力替代耕牛。

    这样虽然会慢一些,也好过土地荒废下来。

    一个社配备十个犁铧,一天下来也能够开垦出一亩地。

    现在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但是土地刚刚解冻,并不适合播种,此时还有一段时间,杨浩觉得以目前的速度绝对有希望在耕种前将田地开垦完毕。

    不过让他心烦的是,大齐部落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虽然现在大齐的势力范围内生活着一万多人。

    但除去农民和士兵之外,闲散的人手实在太少,堤坝和水渠的建设工作,此时已经处于停滞的状态。

    这种情况是杨浩不想看到的,但是人手也不能凭空变出来。

    “奶奶的,人手不足,老子就去抢!”

    被逼无奈的杨浩,再次暴露了他凶残的一面。

    他是个行动派,既然决定开始掠夺人口,当即便将这段时间斥候绘制的地图拿了出来。

    绘制地图,和标记部落的事情,杨浩一直在进行。

    从大齐灭掉三朡这段时间以来,齐城和三朡之间的地图是最为详尽的,但这些只有方圆百里的区域。

    而在这个范围之外,杨浩也在积极的探索,如今也算是有了一定的成效。

    看着地图上势力范围之外,那一个个被标记出来有部落存在,或者疑似有部落存在的小点。

    杨浩露出了狞笑。

    这些人他不管是归顺于谁的,他只知道他现在缺人,而这些就是劳动力。

    “老子抢你们的人,你们又能奈我何,敢来惹我,爪子给你们打断。

    ”

    将地图收起,杨浩立即派人将渠和力央召集过来。

    让他们两个带着自己的手下,按着地图的标示,将这些部落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清扫一空。

    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是活着的,能喘气的通通带回来,敢反抗的直接杀了了事。

    这个时代没有温情脉脉,谈什么人道主义,谁的拳头硬,谁就是代表了真理。

    战胜了夏朝军队,极大的增强了杨浩征服中原的信心。

    他原本以为,作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势力,夏朝再怎么落后,也应该比较能打才对。

    但是这一战,让他觉得自己好像是想错了,面对数千年后才会出现的战术和兵种。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一点的反抗力量,低矮的脆弱的城池,在杨浩看来到处都是弱点,只要人手足够,他有信心,能够直接横扫整个中原,让这个世界都在自己的铁蹄下颤抖。

    快速的扩充人口,便是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第一步。

    渠和力央对于这种征讨小部落的活自然是欣喜无比的接受。

    凭大齐现在兵锋,这些小部落根本对大齐的军队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这些部落虽小,但是好东西也不少,虽然大部分抢来的东西都要上交到部落,但是自己拿走一些谁又会知道呢,除此之外,这也是获取战功的一部分。

    二人知道这是个肥差,领命之后,回到家中安顿一下,便迫不及待的集结自己的军队。

    以班为单位,拿着绘制好的简易地图,如同蚂蚁觅食一般,出了大齐部落。

    浮对于杨浩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他现在已经正式成为骑兵连长。

    经过先前的一战,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现在每天都在忙着练习自己骑射本事,还有研究杨浩所传授的那种被称作放风筝的战法。

    对于打劫小部落这种事情没有丝毫的兴趣。

    但是朔相对此的颇有意见,得知渠和力央领兵出征后,火烧火燎的找到杨浩,嚷嚷着也要出去。

    但是被杨浩以精兵需要留下防御部落为由,给打发了回去。

    军队出了城之后,松跟着溪朝着西方进发,想到自己有可能路过齐城,已经许久为回家的他,心情不由得兴奋起来。

    而被软禁起来的妫庚,也察觉到了大齐军队的调动,看着从街道上匆匆而过的军队,皱眉凝思,猜不出来那个疯狂的男人,又准备做些什么疯狂的事情。


………………………………

第一百六十章 多疑

    南方,有莘氏。

    姒卞听完探子的描述震惊无比。

    大夏败了,而且是全军覆没,这之前他想过无数种可能性,但是现实往往就是这么匪夷所思。

    乌亥这个人,他是知道的,这个人虽然不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但是也不是一个草包。

    领着一千的精锐,居然败给了一个逃奴组成的部落。

    这怎么可能,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冷静下来后,姒卞开始思考大夏战败所带来的后果。

    依照姒启的秉性,肯定不会轻易放过那个部落。

    下一次进攻,很有可能演变成讨伐有扈氏那样的规模。

    但姒卞不想为了夏启的利益,而牺牲部落的精锐力量。

    讨伐有扈氏已经伤筋动骨,再来一次,部落没有数年别想恢复元气。

    大齐打败了大夏军队,虽然给他的震惊很大,但姒卞仍然只是承认了这个部落有一定的实力而已,战败的原因有很多,也许乌亥很有可能是轻敌冒进,导致自己战败。

    他最担心的是这个部落如果和东夷那两个虎狼部落,狼狈为奸相互勾结。

    这场战争就不仅仅是讨伐有扈氏那么简单了。

    夏启干掉的东夷推举的首领,已经将两族的关系彻底弄僵,指望着这两个部落讨伐大齐,他们除非脑子坏掉了。

    很有可能,大夏军队正围攻大齐的时候,东夷会趁虚而入,直接端了夏后的老窝,而且这种可能性极大。

    想通了此中关键,姒卞镇定了下来,如果姒启不发疯,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讨伐这个部落。

    至于如何处置,那就不关他有莘氏的事情了。

    大齐这些人虽然是从他有莘氏逃出去的,但现在都看见了,并不是他有莘氏的疏忽,实在是叛匪凶残狡猾,没看见老大夏启都被打败了吗?

    姒卞本想和这个部落接触一下,但是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主人向曾经的奴隶交好,这传出去,不仅会让其余氏族笑掉大牙,更有可能惹毛了夏启。

    姒卞决定不去理会这个部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天塌下来,自然有高个的顶着。

    齐历,三月末。

    长安城外,掩埋了一个冬天的野草,此时已经破土而出,远远望去,一片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

    在柔和的春风吹拂下,河岸边耕作的农民喊着号子,卖力的拉着犁铧。

    咱们农人有力量,

    嘿!咱们农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耕作忙,

    嘿!每天每日耕作忙,

    犁开了荒野农田,

    种上了五谷杂粮,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

    嘿!

    农政官亲自来到田间视察耕作进度。

    听到有不少农人唱着这首杨浩编纂的小曲,挥汗如雨的劳作。

    农政官笑了笑,被农民的劳动热情感染,轻声的哼唱起来。

    “首领果然说的没错,劳动是最光荣的一件事。”

    看着繁忙的田间地头,农政官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而杨浩这边在确定了女娇正式怀孕之后,心情也谈不上有什么喜悦。

    他原以为自己当父亲了,会很激动,却不想心中毫无波澜。

    对于现在的这三个女人,他没有丝毫的感情,多疑的他,甚至怀疑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

    为此他在得知女娇怀孕的第一时间,就安排了侍女来监视女娇的活动,只要发现她有任何不轨的迹象。

    杨浩绝对会毫不留情将女娇碎尸万段,他可以负天下人,但是不允许天下人负他。

    想到今后自己的后宫女人会越来越短,杨浩暗中组建了一个侍女间谍组织,专管后宫只事情。

    而这些人相互只见并不知道自己身份,这样就阻断了串通起来,欺瞒他的情况。

    后宫如此,对于外臣,杨浩也不是百分百的信任,他有心组建一个类似明朝锦衣卫的组织,来监管官员的行为。

    但是思量的良久,只能暂时放下这个想法。

    并非他杨浩善心大发,只是在大齐没有彻底强大到不可一世时候,面对外敌的威胁,任何动摇军心的举动,都是十分不明智的。

    他不想让阶级固化,那样只会催生出拥兵自重的豪强出来。

    杨浩一直以来都在积极的培养新人,利用新人将权利分散。

    比如四个连长,他们的地位是很高,但他们如果没有杨浩的调令,甚至连军营都走不出去,初步的形成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

    以他杨浩有限的历史知识,对于古代防止拥兵自重的方法也有个模糊了解。

    接他所知,古时将领佣兵自重,根本原因就是在部队里呆久了,有根基和盘根势力,让部下觉得天高皇帝远,你对他们的影响大过千里之外的中央。

    因为一个人第一天到一个地方当军事长官,哪怕给你再大的权力,你第二天就也不可能能造反。

    拥兵自重,大家没感情没交集,没资历,哪个愿意和你干?

    军人对新来的上级可能看不起,但见了以前老长官还会本能的敬礼,就是这个原因。

    杨浩知道古代防止拥兵自重,无非是一:经常换驻防地,不能让内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搞得门生故吏遍地,干三五年就滚蛋。

    第二是对部队供给的控制,地方军队经济必须要依赖驻地,由朝廷统一拨款,而不能让将领在一块地上经济自给自足,自给自足一向是封建军阀最喜欢的。

    能做到这两条,就能从大体上防止拥兵自重,我和你又不熟,我干嘛跟你造反。

    老子吃的是朝廷的粮,又不是你什么排长连长给的,这掉脑袋的活,老子有吃有喝的,跟你造反,丫的脑袋是不是有病。

    现在大齐部落紧紧是一个城邦,还没有拥兵自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