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这一间间昏暗茅草房的环境没有比猪圈强上多少,但是对于这些女人来说,已经是从地狱来到了人间。


………………………………

第二百五十章 大风车,吱悠悠的转

    洪武元年二月二,这个前世龙抬头的日子,在齐国并没有人去吃猪头肉或者理个发,一颗彗星划破了苍穹,目睹了这一壮观景象的人类群落,以为是神灵降下了怒火,寓意不详。

    笃信鬼神的部落,匆忙的开始血腥的祭祀活动,希望通过鲜血与祭品,避免灾祸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不过在齐城,在官府的强硬态度下,本想着弄出点什么大动静的平民,只能惶恐不安的看着繁星点点的夜空。

    齐国没有弄什么祭祀,只不过这颗彗星却给了杨浩的启发,为此他装了一把先知,将这颗彗星命名为洪武彗星,并大胆的预言这颗彗星会在七十六年后再次的划破苍穹。

    并在这个世界第一次用科学的思想解释了天体之间的运动。

    齐国的知识分子们,在杨浩的灌输之下,在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是是一个圆球,不过这个圆球为何会漂浮在虚空之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有了对天文粗浅的基础,杨浩借着彗星到来的这次机会,将自己所知的宇宙观再次的完善起来。

    杨浩将其编撰成近千字的教材,粗略的解释了太阳,地球,月亮与一些肉眼可见的行星只见的关系。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教会,也没有火刑架,当杨浩的宇宙理论提出来后,没有任何人嚷嚷着这是离经叛道,这是对神明的亵渎。

    即便是有这样的激进分子,杨浩觉得自己一怒之下,便会将其从肉体上进行消灭。

    新的宇宙观让齐国的知识分子们开了眼界,一些充满的幻想的人,在这之后时不时的就会遥望星空,幻想着宇宙的浩瀚。

    洪武元年,妖星降世,这一奇特的天文现象被齐国的史官记录在册,而杨浩的预言也被写进了书中。

    若干年后,当后人们再一次的见到那颗光彩夺目的彗星之时,齐国大王杨浩的名头上有多一格天文学者的称号。

    就像前世的人类那样,一个有所成就的古人,往往会被赋予很多的神话色彩,而无比神秘的杨浩,总会让后人充满的神话般的遐想。

    上古轩辕集各种光环于一身,而在千百年后,这个光环扣在了杨浩头上。

    如果说轩辕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成为了华夏人文之祖,那么将人类社会从初期的奴隶社会带入到集权时代的杨浩,则是人类文明之路上的灯塔,指引着人类进步的方向。

    洪武元年,二月十三,大雪后的清晨,长安城的公民正在积极的清扫着自家门前与道路上的积雪。

    这是每个社区居民必须要做的时期,这是道德也是法律,虽然杨浩指定的这个行为准则,颇有一些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意味。

    不过上古时代民风的纯朴,还是让杨浩的感到了欣慰。

    长安城的公民们并不介意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帮助自己劳动力稀少的邻居清理属于他们那一份任务。

    义务劳动在齐国的官府的刻意约束之下,慢慢的融入到了齐国的文化之中。

    而这个文化带来的好处便是,让长安城变得像人类居住的城市,而不是一个大一号的猪圈。

    冬日的长安城虽然说不上是纤尘不染,但是街道上看不到屎尿等令人恶心的排泄物,各家门前堆积起来的积雪,站在朱雀大街上朝远处望去,如同一副优美的油彩画。

    街道上不知谁家的白鹅跑出了主人家的栅栏,寒冷的天气让这只白鹅单腿立在雪地上,将橙黄色的喙插在自己的羽翼下,孤立在寒风当中并不寒冷,与白茫茫的大地融为一体。

    一个裹着破破烂烂的兽皮衣服的小孩,慌慌张张的跑到街上,一把将白鹅抱起,一手抓着白鹅脖子返回自己的家中。

    吱呀呀的车轮碾过僵硬的冻土地,杨浩掀开窗帘,欣慰的看着长安城平民们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马车带着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宫廷侍卫,缓缓的使出北城门,顺着沙石铺就的小路缓缓的驶向工部作坊手工业区。

    工匠们都知道杨浩要在今天到来,早早的就恭候的在驻地,耐心的等待着杨浩的到来。

    而在他们身后一个高达数米的庞然大物缓缓的旋转着,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如果说织布机是这个时代机械技术的开端,那么这个被称为风车的东西,就是齐国工匠们的骄傲。

    这个庞大无比的东西,结构之复杂,让每一个见到的人都叹为观止,但是理解其中的原理之后,却又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杨浩远远的便看到了那缓缓转动的风车,不由得感慨自己的聪明才智。

    人如果不逼自己一下,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牛逼。

    如果前世有人告诉他,凭他自己的能力,能够设计出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他跟定是不信的。

    可是当他来到这个时代,为了生存,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居然造成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寒冷的天气没有无碍工部官员们的热情,当杨浩到来后,纷纷上前以臣子之礼拜见。

    在官员的陪同下,杨浩参观了自己所设计的杰作。

    风车上巨大四个叶片在寒风的吹拂下缓缓的转动,如果有郁金香和薰衣草,有一种置身于荷兰乡村的感觉。

    杨浩所设计的风车,就是参考了后世的荷兰风车,虽然他知道华夏有着自己样式的风车,可能是普及面少的缘故,不过他对那种并不了解。

    不过这个时代,别说荷兰,欧洲那边的人类估计还是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生活质量甚至还不如野兽,自然没有人跑过来和杨浩叫嚣文化遗产的问题。

    这风车是他杨浩发明的自然是属于齐国,属于这个时代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风车内部在连杆结构在风车的带动下缓缓的转动着。

    风车的作用可以用来当做水车,不过杨浩并不打算将风车用在这里,水车自有水车的做法,而眼前的这东西,杨浩的打算是用他来磨面与打铁。

    虽然目前的齐国并没有小麦或者铁器的冶炼技术,不过杨浩并不担心这一点,这两样东西早晚会有的。

    现在风车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磨豆子,在实际的使用中,让他改善传动技术,为今后水利机械的发展积累经验。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提防有穷

    见到风车运转的还算不错,杨浩很满意这个效果。

    齐国目前的所在的区域其实并不适合风车的使用,只有冬季的这段时间,有足够的风力能让风车运转起来,在其余的季节只能当成摆设,风车这东西看似很有效率,然而实际上对目前的齐国来说,只能算是鸡肋一样的东西。

    杨浩没有浪费资源扩建风车的打算,而这唯一的风车他打算在下面安一个石碾子,用来加工一些豆制品,稍微改善一下齐国单调的饮食的文化。

    “大王,这风车真乃利器,不用人力,只需要改一改下面的结构,便能日夜不停歇的转动下去。”

    卫赞叹道。

    杨浩道:“我做出风车这东西,就是让你们学习利用这天地间的力量为我们劳作,如果我们把这风车的力量之源,换成河水,我们便能制作出更大转动更快的水车。”

    众人闻言,心中顿时霍然开朗,这才明白杨浩发明这风车的用意。

    见众人一脸热切的模样,杨浩笑了笑。

    “不过想要做成水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目前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如果你们之中谁能将这个难题解决,他便是我大齐之功臣,吾不吝封爵赐之。”

    杨浩此话一出,不止是普通的工匠,就连官员们都大吃一惊。

    爵位是什么东西,众人自然是知道的。

    杨浩制定的礼仪与官位制度中,对此写的清清楚楚。

    目前的大齐除了杨浩这个大王之外,获得爵位的就是力央这个三个跟随杨浩南征北战的军官了。

    而且爵位制度上很明确的写明了,不限于大齐的官员,有大功者得之。

    这也就意味着,不论是官员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有功于大齐,便可鲤鱼跃龙门,成为吃皇粮的尊贵之人。

    军功对于工匠来说太过于遥远,而现在杨浩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对于每一个工部之人都是平等的,这如何不让他们激动。

    许多人心中已经打定注意,只要自己有空闲的时间就去研究那水车,尤其是那些参与制造风车的人,信心更是失足。

    心潮澎湃之下,有种爵位已经攥在自己手中的错觉。

    而今天杨浩来工部看一看风车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齐国目前所发现的铜矿只有长安城附近的这一个而已,而且在不断开采之下,已经日渐枯竭,如果不寻找到替代的矿脉,大齐将陷入无铜所用的尴尬局面。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杨浩希望工部不只是会些手艺的匠人,而是技能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杨浩打算从工部分出一部分人出来,专门从事寻找矿脉的工作。

    而这寻找矿脉不限于铜矿,这个时代任何金属都是有价值的。

    金银铜铁铝,这几种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齐国目前只有一种。

    杨浩不满足自己只能停留在青铜时代,这样对他来说局限性太大。

    而且北方那个氏族,据他的了解已经有了向草原民族发展的趋势。

    而草原民族对于农耕的大齐来说,其威胁性甚至超过了中原的夏王朝。

    如果现在不未雨绸缪,等到敌人骑着战马,挥舞着狼牙棒呼啸南下的时候,自己不会像宋朝的样,用天灵盖去硬抗凶残的敌人。

    不过好在现在是乱世,而大齐虽然不产马,但并不缺少获取马的途径,不过和北方的氏族相比,数量要少一些罢了,而且有些马,并不适合做战马。

    但以齐国的目前的情况只能物尽其用,只要能跑起来的,都是战马。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除了不断的训练士卒之外,更重要的是不断发展武备。

    齐国军队现在的单兵装备十分的简陋,以杨浩的猜测,其水平甚至都达不到西周时期。

    这样的装备如何能抵抗游牧骑兵攻击,杨浩希望自己能找到更多金属,如果这些金属齐国境内没有,他毫不介意发动战争,当一个掠夺者也在他的选项之中。

    想到自己将骑兵提前了数千年带到了这个世界,最后反而为自己竖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杨浩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当文明遇上野蛮,如果文明没有压倒性的力量,在对抗之中,文明的一方往往十分被动。

    这一点数千年的历史教训,无不鞭策着杨浩一刻也不能懈怠。

    他不一样成为被女人咬断下体而憋屈死去的蛮族酋长,如果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凭借大齐现在的力量,只要不惜代价的全力扩张之下,周边的氏族方国更本挡不住自己兵锋。

    他要的是一个能够传承下去的帝国,流传千古的文明,而不是在人类文明史上昙花一现。

    杨浩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做为工部尚书的卫自然是举双手支持的,表示三天之内就将工部下辖探矿司组建起来,并将人员名单以奏章的方式递与杨浩案前。

    对于这个憨厚的中年工匠,杨浩还是很认可其能力的,当着其手下的面,很是称赞了卫对于大齐的贡献,卫自然不了解什么叫做作秀,杨浩的一番话说的卫感激涕零,自己能力得到了杨浩认可,让他觉得比什么公侯伯子男的意义大太多了。

    卫虽然不知道简在帝心这个词,但其中的道理卫也是做官两年之人,知道被上位者委以重任是多么重要。

    大齐现在人才辈出,卫有时候也会感到威胁,不过今天有了杨浩当众的表态,那就说明,他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撼动的。

    杨浩除了是齐国的大王之外,在工部官员的眼中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普天之下最好的匠人,今天杨浩好不容易能抽出时间到工部这个脏乱之地,工部官员们如何不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亲自指点。

    只不过受限于官职与身份,只能将目光集中在卫的身上。

    卫也知道自己这些下属的意思,对杨浩恭敬道

    :“大王,今日臣斗胆请大王能够为吾工部上下一解劳作中疑惑之处。”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文化与制度

    官员好学杨浩自然是愿意指点一二的,他现在虽然还挂着大齐学府院长的名头,但已经很久没去教课了。

    如今的官员获取知识的渠道,只能通过他编纂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教科书自己学习。

    在工部官员的陪同下,杨浩来到工部的办公之地,这里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府衙门,但从仅有的几间茅草房,可以看出这里的条件比之城内要艰苦许多。

    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劳作,却没有一个官员因此抱怨什么,杨浩对此很是欣慰。

    在主座上坐下后,杨浩很耐心的为官员们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官员们提出的大部分问题杨浩还是能够很容易解答的,不过有些问题,即便是杨浩也要思考一会儿才能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杨浩并不是什么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以他现在的知识储备也许还不如一名普通高中学生。

    不过在这个时代,懂得这些也就足够了,科学技术只是辅助,能否建立一个强盛繁荣的帝国,最关键的还是人。

    如果不是有些后世的见识,杨浩并不比这些古人强多少。

    他所要做的就是将上古时期得聪明人,从茫茫人海中找出来,为自己所用。

    用一些条条框框的礼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服务。

    在齐礼之中,除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之外,那就是三纲五常这一类的东西。

    做了生产力低下时期得领导人,杨浩才觉得古代的一些东西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那些能够巩固君权的东西。

    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者,仁,义,礼,智,信。

    杨浩虽然不怎么懂儒家,不过儒家的一些东西确实是很有用的。

    只不过他虽然觉得儒家有用,但并不会学习汉武帝搞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一套把戏。

    杨浩从建立几十人的部落,在他身上可以见到兵家,法家,儒家,墨家的身影。

    只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些思想系统的总结出来,也许这就是现代人与古人之间的不同。

    现代人相对于古人来说,在思想上是各种流派的大杂烩,在有意无意之间,齐国已经在慢慢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独特文化,让齐国有别于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齐国既不属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些人类思想启蒙前的社会制度,也与华夏数千年的中央集权制有所不同,这是一种独有的文化。

    只不过杨浩并不明白这一点,他始终认为自己在往封建皇权的宝座上大步迈进,殊不知他这个异时空的来客,早已经打乱了文明的发展进程。

    杨浩这一天为工部的官员们讲课许多的理论知识,提出了许多先进的理念。

    不过那些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东西,在众人听来仿佛天方夜谭一般。

    什么烧水就能行走的车辆,能够飞上天空的机械。

    在众人的传统印象中,这些东西是神的力量,从没有想过凡人能够达到这种高度

    虽然这些东西杨浩只是随口带过,不过却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样子。

    官员们都知道,杨浩从来不会信口开河,这让他们不得不怀疑,人真的可以获得神的力量?

    工部的官员在幻想,杨浩又何曾不在幻想。

    火车飞机,这些东西将他的分成八份在他有生之年能见也没什么机会见到。

    虽然蒸汽机,内燃机的原理他也知道,但是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绝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造成的。

    仅仅是一个纺织工具,带隔仓的船,他就没有信心能够做出来。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难题,也许就要数代人的努力。

    工部的官员们能掌握多少他不清楚,不过只要这些人都能保持这种学习与钻研的热情,就是对齐国对他的王位最有利的事情。

    杨浩已经决定从国家的税收中,拿出一成用于工部的“科研”经费。

    税收的一成听着挺多,但齐国税收的总数就那么多,落到实处实际上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落后的环境让杨浩很是苦恼,来到这个世界两年多,夹着尾巴做人,靠着坑蒙拐骗才将自己的地盘扩大到弹丸之地。

    如此缓慢的进展,可谓是丢尽了穿越者的脸。

    杨浩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不过仔细的想了想后,他还是觉得步子迈的不能太大,太大了扯到蛋就不好玩了。

    猥琐发育不能浪,才能最后笑傲于这个天下。

    最实际的例子就是穿越者的反面教材王莽同志,如果他在后期能向前期一样稳如老狗,也许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写。

    当杨浩回到王宫的时候,已经月上树梢,刺骨寒风卷起积雪飘散在入墨的夜色中,渺小的人类,只能躲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咒骂这见鬼的天气。

    杨浩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让宫女去通知昭华宫,今晚他也在那里过夜。

    在四个女人中,蒹葭的容貌与性格最得杨浩的喜爱,不过每次当蒹葭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时候,杨浩心中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更多的还是心虚,毕竟他一直在利用有仍氏,说不定哪天就会把自己的这个盟友给出卖了,或者有一天自己会和那个大舅子厮杀起来。

    到时候再面对蒹葭,他不知道该找什么借口去解释。

    最毒妇人心,杨浩也是肉体凡胎,女人如果狠起来还是很可怕的。

    一阵风吹过,不知是不是自己错觉,杨浩莫名的感到下体一凉,摇了摇头将那可怕的念头驱散。

    昭华宫,女娇听说杨浩今晚住在她这里,自然是欢喜无比的,连忙让自己的侍女们收拾自己的寝宫,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拿出来。

    “怎么样!吾发乱否?”

    女娇有些紧张的询问自己的贴身侍女。

    侍女见此,忍着笑意道:“原嫔娘娘很好看呢,大王见了一定喜欢。”

    女娇闻言松了一口气,“去看看大王到哪里了!”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敢建房子

    杨浩虽然有后宫佳丽四人,但并不是夜夜行那鱼水之欢。

    过度的纵欲很有可能让自己英年早逝,颇为珍惜自己生命的他,在养生方面颇有一番心得。

    杨浩已经有半个月没有来昭华宫了,女娇见杨浩到来连忙行礼,挥退被侍女亲自上前服侍杨浩更衣。

    劳累了一天的杨浩,在女娇的服侍下,舒舒服服的坐在炕上用热乎乎的水泡脚,缓解疲惫的身体。

    女娇轻轻的按着杨浩的肩膀,柔声道:“大王好久没来这昭华宫了。”

    杨浩拍了拍女娇的手道:“我是一国之君,自然要以国事为重,唉!最近确实有些冷落你们母子二人,是我的不对。

    ”

    女娇闻言心中一暖道:“大王日夜操劳,奴身为大王之妻,却不能为大王分忧,奴觉得自己很没用!”

    杨浩道:“你一个妇道人家,能为我分什么忧,你只需要把孩子带好,保证这宫中安宁不给我添乱就行了。”

    对于后宫干政这件事杨浩一直都很忌讳,这无关什么男女平不平等,只关乎自己的利益。

    杨浩是自私的,和华夏千百年来的帝王一样,都一样自己的子嗣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女人干政很容易导致外戚专权,除了让国家陷入混乱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后代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即便是女人比较牛逼,比如武则天那娘们儿自己当皇帝,但是对于老李家来说,武则天就是个婊子贱人,如果李世民能提前知道自己压在身下的武媚娘不仅窃了他的国,还差点绝了他李家的后,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基于种种的考虑,杨浩绝不会放一点外权给自己的女人,宁可让她们当一个生育机器。

    身为帝王,无论是自己主动还是被动,都想曹操所说的那就话一样,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没有人会是大公无私,来到这个时代,上古所谓的三代之治,并不是难么温情脉脉,总是充满了血腥与杀戮。

    杨浩只会为自己而考虑,在自己过的好的同时,露出一点汤汤水水的给追谁自己的人,做出一副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表象,就能在自己的臣民中博出一个仁君的假象。

    有时候,王斌也会觉得自己幸运,自己的那些对手都是一些四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