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当黄巾-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融大笑:“子羽,奉孝还生着你的气呢!”

    “真的要走了,孔国相,是城守,我这些日子耽搁的时间太多了!”郭嘉向诸人作别,“保重!”

    “保重!”孔融神色严肃起来,“有时间多来北海,我和夫人都已经早把奉孝你当做自己的儿子了!”

    郭嘉身子一顿,回身望了鬓角有些发白的孔融,眼中含泪道:“我也是把孔国相早当做自己的父亲了!儿女须得做一番光耀天地的大事才能让父母宽慰,不是吗?孔国相,奉孝不及回北海了,无论我身在何处,都会想念你们的!”

    刘晔早又雇了一辆超豪华的马车来,四马同驾,车身可容十于人,他皱着眉头道:“奉孝,五十金一天啊,会不会太贵了,而且这么豪华的车子容易招人眼红啊!”

    郭嘉拍了一下刘晔的头:“我花我的钱我都不心疼你心疼什么?”

    貂蝉在一旁道:“他这是为我们好,至于怎么防卫自然就交给子阳你去办了!”

    郭嘉下意识看向貂蝉,发现这丫头也在看自己,不由有些尴尬,他再看向刘晔时,这家伙不知道何时就钻进车子里去捣鼓了。

    貂蝉突然笑着问郭嘉:“我现在有个疑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郭嘉笑道:“跟我还客气什么,但说无妨!”

    貂蝉跟着道:“这天下还有谁是你不认识的?”

    郭嘉不假思索道:“还真是有,比如说你的孩子!”

    貂蝉待要发怒,自己却先笑了,随即与郭嘉一起进了马车远去。

    看着郭嘉他们离去,孔融收起笑容问是仪道:“现在情况很紧张吗?”

    是仪道:“对,袁绍的确派了不少奸细过来,刺杀了许多太守县吏,田楷刺史通令全州警戒,严查过往行人,要不然今天也不会误抓郭嘉先生了!”

    孔融叹口气道:“公孙瓒败回幽州,现在整个青州暴露在了袁绍的面前,形势岌岌可危啊!”

    是仪道:“国相为何不让郭嘉先生留下来?您不是一直称赞他的才能吗?”

    孔融笑道:“如果他真想留下来,还需要我出言相留吗?”

    是仪道:“国相的意思是?”

    孔融接着道:“奉孝是高燚身边的智囊,如今他不在高燚身边反而出现在这里,绝对不会是偶然,而且奉孝身边还多了好几张生面孔,我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料想既然能与奉孝同伴,想来决然不是等闲之辈!”

    是仪点头道:“我听盘查的士兵说了,当时郭嘉先生及这几人被抓住时一个个面无惧色泰然自若,所以我的手下才认定了郭嘉先生就是袁绍细作的!”

    孔融接着道:“这里明显对郭嘉先生没有吸引力,管亥率领的数万黄巾自先后被公孙瓒和曹操打败后便没了讯息,所以不可能兵败,定是转移到了他处!”

    是仪惊愕道:“难道说,高燚真的私通这些黄巾党,而秘密让郭嘉来执行这些任务?”

    “这话可不能明说啊子羽!”孔融笑着看向远去的叶紫涵的马车,“但也不需要明说了,现在北方一片混乱,管亥能去的地方只有一处,那就是扬州!”

    乐安与阳都不过四五日路程,很快便到了,但当貂蝉正要唤车夫进城时,郭嘉与刘晔却阻止了她:“先不忙进城,我们二人有要事想跟貂蝉姑娘说!”

    “要事?”貂蝉愣住,“什么要事,一路上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你们说话,我还奇怪你们是怎么了突然变了沉默!”

    郭嘉与刘晔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因为我们这几日在路上又合计出了一个新的的计划!”

    “哦?”貂蝉好奇道,“什么计划,说来听听?”

    郭嘉道:“是这样,还记得临行前田丰的话吧,他说的要我和子阳去投靠曹操的事情!”

    “对,他是说过这话!”貂蝉笑着道,“怎么,想弃此之暗投彼之明?”

    “呵呵还有比此处更明的吗?”郭嘉笑着道,“现下正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二人真的去投靠曹操!”

    “这,这是什么计划?”貂蝉断断想不到郭嘉会这样说,吃惊不已。

    “一个惊天的计划!”刘晔道,“田丰说的不错,曹操是知人善任求贤若渴之人,目下他麾下文官仅有程昱戏志才二人,且都被委以重任,我二人若是前去,定然会被倚重!”

    貂蝉明白了:“你们要去做间?”

    郭嘉反问她:“这样不好吗?根据刚得到的情报,曹操此时整顿兵马,要与袁术争夺兖州的控制权,只要我们表现得真心实意,短时间内又一直安分守己,为之效死力的话,曹操一定会非常信赖我等!”

    貂蝉皱着眉:“我不同意,这样一旦被发现,你们随时都有性命之危的!”

    刘晔道:“貂蝉姑娘不必担心我等,我与奉孝既然想到了这个计划,就决不是头脑一热一时的兴头,这几天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进退之法,即使是到最危险的关头,也是可以全身而退的!”

    貂蝉一本正经地盯着郭嘉道:“你身体不好,北方气候干燥严寒,我不要你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郭嘉又笑了:“你难道忘了在邺城客栈我们的对话了吗?现在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眼光放远一些,也就是意味着用我等几人性命,换得万民安泰天下一统,不是很划算吗?”

    貂蝉正要说话,刘晔却插嘴了:“况且现在南方割据势力不外乎刘勋刘繇王朗严白虎及山越人,算起来只要防止他们联合起来,就没有一个是咱们主公的对手!因此我们即使现在去了扬州,起的作用倒不如留在曹操那里大!”

    他故意对貂蝉说咱们主公这样的字眼,却不点破,倒给自己留好了余地。

    貂蝉无奈道:“是我思虑不周全,那么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郭嘉道:“既然决定这样做了,以后我们就不能和主公他一起出现了,不过在背后出谋划策还是可以的,我会给主公去信,说明我的意图,很多诸侯都知道主公的名望,但其实他们是很不屑于在主公身边安插细作的,当此之时我们一切都暗中进行,我会先去诸葛亮家中一趟,将他糊弄到扬州去,听说他的叔父诸葛玄被袁术刚表封为豫章太守,即将前往上任,所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之后的事情主公他会明白应该怎么做,如果让诸葛亮历练几年一定能胜任主人的军师之职,至于我自己会先回颍川阳翟家中,静等曹操的聘文,戏志才是我的师兄,他和田丰的交情也不浅,我想田丰一定会通知戏志才我离开袁绍那里的消息,然后让曹操来请我出山的!”

    “那曹操之才经天纬地,为人又极有疑心,你怎么能让他对你信任呢?”貂蝉见无话可说,但又不想放弃最后一丝希望,揪住了这个问题问郭嘉。

    郭嘉神色不变,微微弯着嘴角道:“可还记得我对着辛评和郭图在黎阳客栈里发下的那个毒誓吗?”

    “厄,就是那个你说终生不与袁绍和辛评郭图为敌的毒誓?”貂蝉喃喃道。

    郭嘉点点头:“正是,你当时也在场,这个毒誓当时不过是一段气话,不过现在想来这是获取曹操信任的最好的证据!”

    “你待怎样?”貂蝉已经想到了郭嘉要说什么,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郭嘉朗声道:“相信这个誓言已经传到了袁绍和曹操的耳朵里了,我见到曹操后自然会向曹操分析他和袁绍的为人处事上的优劣,事实上这两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友真的会有反目成仇的一天,曹操也会被我甘于自食毒誓的行为感动,只怕到时候我不仅会成为他的心腹,而且在他的眼里会觉得没有比我更忠心的人了!”

    “太阴险了!”貂蝉吸着气道,“幸好你是自己人,否则也太可怕了,你不知道我这人玩阴谋虽然一点不懂,可也被你这番话吓得后背都湿透了!”

    “哈哈哈哈!”郭嘉大笑,“承蒙夸奖,好像这还是第一次啊!”

    “奉孝之能果然我望尘不及!”刘晔也佩服道,然后开始说自己的计划,“我的名气和能力都不为人知,因此也需要做些事情来让天下人尽知我名!”

    “哦?”貂蝉道,“你有什么想法?”

    刘晔道:“我想回到家乡淮南去,现在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以郑宝,张多,徐乾等人为首的一伙豪强都养有家兵,想要驱赶百姓到江南去。如果真让他们的计划得逞,不仅家乡要遭殃,主人的大业也会被祸害,我打算假曹操之名铲除他们,不仅为家乡除害,也是为咱们主公暗中扫清平定江南的隐患,更重要的是这是投靠曹操的最好的见面礼!”

    “啊!”貂蝉也吃惊了,“你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能算计人的?”

    不过她随即便笑着道:“说实话,要不是你们有言在先,我还真以为你们要去投曹操为主公了,呵呵,看来阴谋诡计这方面我还是太嫩了!”
………………………………

第497章  风起乱长安

    “嗖”地一声响,长安城外校场百步之外的箭靶应声而裂,围观的军士齐声叫好:“大司马威武!大司马神勇!”

    控弦之人正是大司马李榷,他并没有因为兵士们的欢呼而头脑发热,而是下了马将弓箭丢给旁人口中不快道:“果然是岁月不饶人,放在十年前孤可以一箭射穿箭靶!”

    “人都是会老的!”贾诩鼓掌笑着走来,向李傕行了一礼,“人是不能不服老的啊!”

    “可是我还不想老啊!”李傕自嘲地看了看自己这副还算壮实的身体,笑着对贾诩道,“这一辈子打打杀杀的,一晃竟然也快四十的人了!”

    贾诩低着头轻笑一声,然后抬起头看着李傕劝说道:“人总是要死的,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走向死亡,这是无法逆转的天命!”

    “好一个无法逆转的天命!”郭汜的声音从贾诩背后传来,“大司马,你说咱们会不会成为那逆天改命的人呢?”

    “哈哈哈哈,大将军的野心也是不小啊,难道想效法董公吗?”李傕见郭汜来了,客套地说了一句话。

    “见过大将军!”贾诩立即对郭汜行礼道。

    “不必多礼,贾先生!”郭汜见贾诩给自己行礼,诚惶诚恐地上前扶起,“说了多少次了,以后先生在我二人面前不必行礼的,你总是不听!”

    贾诩正色道:“礼法怎可因我而废?若是人人不循礼制,只怕这乱世只会更乱!”

    “先生是大好人啊!”李傕叹口气道,“其实你可以走的,却为什么要留下来,虽然你嘴上不说,但我们已经知道了,你因为我们二人而被天下间的诸侯名士们耻笑呢?”

    贾诩笑笑:“他们都是迂腐之人而已,我贾文和做事还用不着他们来教!”

    “这个迂腐之人是否也包括老夫呢?”杨彪的声音也远远传来。

    李傕郭汜好奇地看着走过来的杨彪,诧异地对视一眼:这老小子今天是怎么了?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呵呵,司徒大人今天竟然会亲自到此,不知有何贵干?”李傕冷声冷气道。

    杨彪闻听李傕语气,不由勃然变色,但还是忍住满脸的不快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老夫前来是因为曹操有书信指名道姓要亲自交与大司马与大将军!”

    说着杨彪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展示给李傕和郭汜看。

    李傕示意小兵接过信,贾诩接过打开后在李傕和郭汜耳边耳语了几句,李傕诧异道:“真的,假的?”

    郭汜也摇着头道:“曹操是不是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李傕疑惑地打量了杨彪一番道:“张杨从于夫罗的控制中脱逃之后,不是召集旧部一直盘踞河内,阻拦着东郡曹操与朝廷的信件来往吗?怎么可能有书信到来,我看这信会不会是司徒自己的伪作,听说司徒与曹操的字迹风格相类啊!”

    杨彪似乎是早就料到李傕会这么说,不紧不慢道:“大司马有所不知道,前些日子有一个叫董昭的谋士投奔了张杨,这董昭原先是袁绍麾下大才,先后历任巨鹿太守和魏郡太守,颇有功绩,只因为董昭的弟弟在张邈军中。而张邈与袁绍有了嫌隙,袁绍听信谗言要致罪于董昭。所以这董昭想来拜会天子求得一官半职,到了河内,为张杨所留,拜骑都尉,张杨对这个董昭是言听计从,也不知道董昭对张杨说了什么话,竟然使得张杨肯不再为难曹操与朝廷往来了!”

    “这么说是真的了?”李傕依然不太相信曹操书信里要勤王并与西凉军结盟的事情。

    贾诩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曹操虽然经常不说几句实话,但现状摆在那里,他的四面都是强敌环伺,北有袁绍,南有孙坚,东有陶谦,西有袁术,现在他刚刚平定东郡的黄巾势力,自己肯定也是元气大伤,现在只要袁绍想,随时可以出兵拿下兖州,虽然他和曹操是同盟关系,但不管是任何性质的同盟,都是建立在彼此实力还算相当的前提之下的,可现在的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是彼此一消一涨,情况就又大不相同了,曹操一定是察觉到了自身的危机感,所以前来与我们交好的!”

    郭汜皱了皱眉头道:“曹操这是什么意思?照先生这么说的话,现在我们的实力跟曹操一个级别?”

    “当然不是!”贾诩道,“曹操这是在卑躬屈膝,但也不是安着好心呢!”

    “说下去!”李傕道,“曹操有什么阴谋想必也瞒不过先生吧?”

    贾诩看着面色复杂的杨彪,转身对李傕和郭汜笑道:“阴谋也许有,但我们不必担心,但至少曹操的这封交好信意思很简单,历来结盟的诸侯都是实力相当,或是大大结盟,或是小小结盟,小大结盟的情况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其他意图的话,那就是小诸侯要利用与大诸侯结成攻守同盟去防范和进攻另一个大诸侯,而从曹操周边的情况来看,这个大诸侯一定指的是袁绍了!”

    “我就知道这个曹操不会安什么好心的!”郭汜哼了一声道。

    杨彪犹然不信,毕竟他没有看到信里的内容,于是喃喃着问贾诩道:“孟德与本初共事多年,不会这么容易决裂吧!”

    “也许目前不会!但以后一定会!”贾诩道,“曹操和袁绍之间有许多不合,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比如他们对待整治宦官的政见,比如袁绍和韩馥密谋立刘虞为天子,再比如最近刚刚发生的事情,曹操暗中派人到阳翟去,要招纳一个叫郭嘉的人才!”

    “招贤纳士是每一个诸侯的权力啊,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杨彪依然不解道。

    “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的是这个郭嘉曾经在袁绍帐下效力过一段时间,而且他曾经对袁绍的谋士郭图和辛评发誓不会再出仕他人,试想一下,如果这个郭嘉投靠了曹操,曹操肯定不会不知道这个毒誓的,明知如此还接纳郭嘉,他与袁绍的关系一定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吧?”贾诩滔滔不绝道。

    李傕有diǎn晕:“那贾先生我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郭汜也问道:“是啊,曹操居心如此叵测,干脆拒绝他好了!”

    “不,我们应该答应曹操的交好!”贾诩道。

    “为什么?”这次连着杨彪也在内,三人一齐发问了,杨彪其实是一直看好袁绍的,曹操虽然也很出色,但出身并不是很好,没有人会看好一个宦官之后的吧?相比之下,袁绍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大才,如果大将军的位子让袁绍来做的话,汉室怎么可能会如此暗弱?

    贾诩道:“曹操不傻,我们也不笨,第一,袁绍对汉室不敬,一直没有朝贡,曹操对汉室的忠心实际如何虽然我们不清楚,但至少表面的功夫上他一直是有增无减,所以在政治上如果我们拒绝了曹操的好意而去交好袁绍的话反而会把自己置身于不利的尴尬境地,第二,曹操与袁绍领地多处接壤,而我们则没有与袁绍接壤,与曹操之间也是隔着张杨,因此只要我们防范得力,是不会让曹操赚到什么好处的,相反我们还可以利用同盟关系将曹操变成我们对付袁绍的工具!”

    经贾诩这么一解释,李傕和郭汜恍然大悟:“还是贾先生厉害,一眼不禁能看透事情的本质,而且还能想到这么周密的应对之法!”

    贾诩笑笑:“这是作为谋臣的本分而已,谋臣再多智,也得有明君肯听从,否则就算有再好的计策却束之高阁的话,又怎么能发挥最出彩的绩效呢?”

    杨彪道:“所以明主智臣缺一不可是吗?”

    贾诩忽然转身对李傕道:“看来司徒大人和大司马与大将军的误会隔阂已经消除了,要不然这样重要的机密大事,也不会这样一起推心置腹地商讨了,只是三位面子上互相拉不开,依我看以后就不用这样冷言冷语的了,大家都是在为朝廷做事不是吗?”

    李傕和郭汜冷笑道:“也许如先生所言吧,但毕竟俺们是习武出身,与书香世家的司徒大人还是不能及的!”

    “哼!”杨彪也冷冷道,“文和,看来果真还是老夫自作多情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diǎn后悔买通刺客刺杀樊稠了!”说罢杨彪转身就走,李傕却猛地叫住了他:

    “站住,你刚才说什么?”

    杨彪停了一下:“大司马还是问身边您最信任的贾先生吧?他什么事都知道!”

    李傕和郭汜疑惑地看向贾诩:“贾先生,司徒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是有什么事情隐瞒了我们吗?”

    贾诩叹了一口气道:“还记得樊稠将军的死吗?”

    “恩!”李傕diǎndiǎn头,“一个月前马腾韩遂进犯长安,我命樊稠带兵前往退敌,却忘记了樊稠曾和韩遂有旧,而且果然他二人就在阵前摆酒设宴,不分敌我,为了防范生变,我便命张济前去剿灭樊稠,不料这樊稠本事了得,竟然与张济不分胜负,关键时刻,是先生你募得了刺客刺杀了樊稠才收编了他的部队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怎么,这事还跟司徒有关系?”

    贾诩diǎndiǎn头:“不错,这个刺客正是杨司徒豢养的家客!”

    “啊?”李傕郭汜一起大惊,“杨彪手下还有如此人物?”

    贾诩笑笑:“说起来这个人物二位也认识,就是曾经在弘农大显神勇的大司马的部将杨奉的结义兄弟徐晃!”

    “他?”李傕郭汜惊诧道,“到底怎么回事?”

    “草民徐晃拜见大司马,大将军!”远远地,一身劲装的徐晃向这里走来,到得李傕郭汜身边,俯身便拜。

    李傕猛地拔剑在手指向徐晃:“你小子不是投靠张燕了吗?今天出现在这里是想来刺杀我等的吗?”

    贾诩立即拦在徐晃身前,对徐晃道:“你自己解释吧!”

    “诺!”徐晃低头不敢抬头,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道,“当日我投了张燕,但他终究不过是个草莽英雄,不是我心中的明主,因此我便弃他而去,但董公遇害,我也无所适从,本想直接找杨奉大哥,又恐怕他的部下们耻笑我,因此只好在长安游荡,幸得杨司徒赏识,养我为家客,我于是借此机会刺杀了樊稠以为觐见大司马之礼,还望大司马不弃!”

    “厄!”李傕尴尬地收了剑,立即和颜悦色道,“徐晃壮士快快请起!”

    倒是郭汜的声音酸溜溜地传来:“你这小子,我这么大个人站在这里难道看不见吗?”

    徐晃立即又拜:“草民罪过,谢大将军赏识!”

    “好了好了!”李傕拍着徐晃肩膀道,“我就说嘛,樊稠武艺与吕布的部将高顺不相上下,寻常人物怎么可能刺杀得了他,恩,徐晃壮士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以后你就做我的卫士好了,看谁还能威胁得了我?”

    “傻瓜,难道忘了吕布是怎么杀董卓的吗?”贾诩在一旁暗暗想道。

    “可恶,李傕你难道想连我也防范吗?”郭汜也在另一旁不快地想道。

    只有徐晃掷地有声的回答着李傕的“知遇之恩”:“诺,谢大司马赏识!”


………………………………

第498章  荣升并州牧

    从白马津逃脱的一千多白马义从,本想前去袁术那里栖身,可是半路上却听闻袁术大将刘详在匡亭被曹操率军大败,袁术从封丘骑兵救援,又被曹操大败。

    袁术无奈之下,只能率主力退往封丘,曹操当即再次起兵,打算合围封丘,趁机消灭袁术主力,袁术身边无大将,只得仓皇又退往襄邑,曹操继续穷追不舍,追到大寿城,决渠水灌襄邑城。

    袁术万般窘迫,收拾残兵败将退往宁陵,曹操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取袁术性命,舍弃辎重,咬住袁术不放,袁术此前所得兖州郡县,就这样落入曹操之手,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一直逃到了九江郡地界,支持曹操的扬州刺史陈温出兵与袁术作战,被袁术击杀,袁术因此自领扬州刺史,要不是因为兖州境内又涌入大量黄巾贼,曹操可能还会继续追下去。

    这一段追击战虽然持续范围六百里,但是不过只有几天的时间而已,公孙越的这些残余一千多白马义从只好一路颠沛流离,才到了雒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