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国女帝记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大事者,要狠得下心,也要舍得去手。

    就像今天,舍得下贵县,也舍得下心腹爱将和培养多日的精兵前去冒险。

    “准备好撤退吧!”姚静平静地说道。

    陈足道点了点头。

    县尉带着破阵军去的时候,贼兵就该开始准备全力攻城,他们到达南城之时,就是城破之日,同时也象征姚银鼠和虎豹军安危之玄。

    南城,姚静只留下一队一百看守,并已经和队率说好,若三里外探测到贼兵有上千前来攻城,便立刻带着撤离回成县。

    另外一边,姚静领着剩下的前往北城。

    北城战火激烈,姚静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求援的士卒。看来是战火太激烈,北城有那么多都顶不住了。

    姚静明白,这次贼兵是孤注一掷了,要么攻破北门,要么调开南城守卫,攻破南门。

    姚静带着剩下的四百多破阵军和一百陌刀手急速赶去北城。

    离着北城门还有几十丈距离就能听到撕心裂肺地喊杀声和惨叫声。

    等看到那里的情形,她表情不变,对着后面挥了挥手。

    虽然准备退军了,但是还是得让新兵们见见血。

    破阵军手下各队率带领下冲上城门。

    姚静身边只跟着一百陌刀手。

    有了这四百兵力,原本攻上来得贼兵很快又被打了下去。

    城外,张刀看见破阵军和留这里扰乱贼兵的两百虎豹军,其武勇真是超出他麾下太多。

    “果如先生所料,这般猛烈攻城,南城会依次增兵,如今看来似乎增了一千之众,南城门定然没多少守卫了!”

    吴兆泗笑言:“此次军势大,不是攻下北城,就是南城,必胜之局而已。可笑县尉军怯弱,之前不敢出城与军一战,任由军扩大兵力,如此,贵县必破。”

    却不知,如果现是成县,姚静只想保住县城的话,必会千方百计阻止他扩军。

    现之所以龟缩不出,是不想损失实力,而且还用得上他而已。

    不过这局面除了她和陈足道自己知道,其余的都不会觉得

    有什么不对,被贼兵近万围着,固守城池是唯一的办法,毕竟一旦出城,削弱了守城兵力,对本县也是莫大的危机。

    “可以让一里之外的马队出发了,们这边再攻三刻即可,三刻钟后,就算们罢兵,他们也赶不及去援救南门了。如今门虽然兵源众多,但是到如今,死伤也是巨多,能留多少就是多少。贵县之后还有一县,若是再遇贵县这般负隅顽抗,恐怕主公带兵前来会有所失望。”吴兆泗深沉的说道。

    张刀点了点头,就是不攻下石涧郡,也至少要围了郡城,否则真是主公面前没有功劳了。

    姚静看着贼兵没有继续增援,知道他们现就是拖了,拖到他们无法援救南城门的时候就会停止攻城退兵,以等待着南城被破,来个南北一起夹击。

    这中间停战的时期,就是姚静撤退的时机。

    为了避免南北被围死,姚静早就已经留了后路,现县衙里已经打通了一条地道,另外一边的出口也就刚到城外土坡而已。

    只待贼兵入城,他们可从土坡迅速退走,如今贼兵损伤之多,追上来得可能性非常少,毕竟到那时,能追的,也就骑兵能发生效果。

    张刀此会愿意拿骑兵冒险?又或是意她们这些残兵?

    攻击趋势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而越来越后继无力,冯县令总算松了一口气。

    “看来贼兵要退了。”

    姚静笑了笑,并不回答。

    倒是他身边的文先仪眉头紧皱,显然不似冯县令这么乐观。

    到底是智者,想得更多一些。

    陈足道站姚静身后,也注意到了,不过此时他为了姚静不被怀疑,之前闲适镇静的样子消失,取而代之的也是松了一口气的情形。

    打了三刻钟左右,全武惫浑身是血的下来了。

    “贼兵开始后撤了。”

    冯县令大喜过望。

    “很奇怪,今日贼兵根本就是拼命要攻下来,怎么到了最后,们都没有看到能守住的可能,可贼兵反而撤了?”姚静说道。

    冯县令心中一紧,似是安慰大伙也是安慰自己说道:“贼兵那里出了事了吧!”

    全武惫说道:“他们军营安静得很。”言外之意就是不像出事。

    文先仪突然喊道:“不好!”

    大伙都看向他。

    文先仪呼吸急促起来,看着姚静说道:“姚县尉,南城还剩下多少?”

    姚静心中一笑,还是有聪明的。

    “留下一两百来。”随后继续说道:“足够了,让斥候打探着,一发现有贼兵偷城的话,会骑马立刻来报,县城路比外面短多了,再带兵回去也来得及。”

    冯县令和全武惫都点了点头,这是最后的方案。

    文先仪大拍了一下大腿,沉重地说道:“姚县尉这的确是个稳妥的法子。可是贼兵狡诈……”

    冯县令呼吸急促,说道:“怎么说?”

    文先仪道:“县尊大,准备撤走贵县吧,再不撤只怕来不及了。”

    全武惫瞪圆了眼,说道:“说清楚。”

    文先仪低声说道:“县尊大,全县尉、姚县尉,今日攻城们可看到骑兵?”

    姚静配合其他两摇了摇头,这时候,冯县令和全武惫也立刻发现了怪异之处。以前的攻城战,骑兵虽然不会攻城,但是会压阵的,今日战场上没有发现一个骑兵……

    陈足道对于贵县攻防战并不意,所以一直盯着贼兵的骑兵,今天没发现骑兵就立刻觉得不对了。以他的智计再看一会儿,就能知道贼兵打的什么主意了。

    所以,才有姚银鼠将带走那一出。

    对外,是姚银鼠从地道外偷城出去找机会断贼兵粮道。

    全武惫更是说:“张贼不会那么糊涂拿骑兵攻城吧!”

    文先仪深呼一口气,说道:“当然不会,但是一马可以带走两三,就这么一些距离,运兵三千去南城是非常可能的,他们骑马过去,这时候只怕已经开始攻城,南城不过一两百,们现就是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耽搁些时间,们不走,会面临南北夹击,到时真的走投无路……”

    冯县令手脚哆嗦,是被气的。

    “奸贼狡诈!奸贼狡诈!”他不断的说着。

    而全武惫却和姚静对视一眼,两都明白对方的意思,那就是真的准备撤退了,他们不会允许自己和自己的部下和贵县共存亡。

    “县尊大,撤吧!”

    冯县令反应过来,说道:“先仪之言只是推测之……”

    一马疾驰过来的声音从南城县道响起,冯县令不由地吞下了接下来的话语。

    “报,南城发现大股贼兵攻城,军不敌……”

    冯县令突然跪了下来:“天亡贵县!”

    姚静对那来报的破阵军斥候点点头。

    “从地道撤。”

    姚静挖地道可不是她一个干的,冯县令和全武惫的也都做过。

    全武惫说道:“下去安排。”

    姚静说道:“树立木桩,不要让他们发现们退走,免得他们又开始攻城。”

    全武惫点点头,这些守城常备物资是早有准备的,或许说,姚静挖地道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准备无声无息撤出贵县所需要准备的东西。

    冯县令也没立场管,他心中也清楚,姚静和全武惫不可能将自己和自己部下舍这贵县。

    冯县令什么也没说,不过神情彻底颓落下来。

    姚静倒是安慰道:“如今贵县百姓已经撤走,县尊大已经尽了最大的力了。”

    冯县令苦笑,再对姚静施了一礼。

    “都是姚县尉和全县尉仗义出手的缘故啊。”

    姚静忙回礼,说道:“报国是为官者本分,如今静要退走……受县尊大这样一大礼,实为汗颜。”

    冯县令摇头:“姚县尉客气,和全县尉是带兵良将,自该为大齐为朝廷立功,此次退走,也是为大齐日后之故。”

    姚静被说的真有些心虚。

    她虽然不是直接反了,但是却也是知晓贼兵毒计而坐视谋利的一个……她一点都没有为大齐为大齐的朝廷。

    姚静再行礼。

    然后全武惫安排好后,她带着手下兵卒先进了地道,全武惫紧跟后面,可是待马都出了城后,并未发现冯县令的部下。

    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文先仪带着六七十出来。

    姚静和全武惫明白了。

    这冯县令还是打着殉城的注意,文先仪指着他身后六七十来,说道:“这些都是家中只有他们一个青壮,县尊大交代无论如何都要将他们带出来。”

    姚静见着些眼睛都通红的,可见县衙发生了很多事。

    “会带他们回去见家里的。”

    姚静说道。

    文先仪对姚静施了一礼。

    现这土坡下有着八百多,此休整等待,免得撞见敌军斥候。

    终于看见县城发了数十只信号箭,姚静等知道,这是南城被攻破的信号,与此同时,北城外面响起擂鼓之声,北城再一次攻城战开始了。

    姚静和全武惫听见喊杀的贼兵声,对着贵县县城又是一拜,然后带着手下向成束二县退去。

    。。。
………………………………

第54章 紧张的局势

    姚静和全武惫撤退得很快,虽然不认为打下贵县的张贼会派兵追来,但是也为了预防万一。

    直到跑出了三十里,他们才松了口气。

    全武惫和姚静的心情并不好,一路上也没什么话,终于,陈足道给她带来一个好消息,总算让姚静露出了些许了笑意。

    “妹子,有什么好消息不成?”

    姚静想了想,说道:“部下不是有三队出城偷袭贼兵粮仓了吗?”

    全武惫一拉马缰,瞪大眼睛问:“难道真的成功了?”

    姚静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军粮总是会被看得严之又严。”

    随后,她道:“刚刚有消息传来,贼兵的骑兵遭了他们的伏击。”

    全武惫停了下来,惊心地道:“就是遭了伏击,他们不过三百来,根本不是骑兵的对手啊?”

    姚静说道:“没有正面冲突,说是那骑兵带头的自负,进了一个峡谷,被那些堵住了出口,然后朝峡谷□□砸呢。”

    骑兵能动性很大,偷袭都很困难,因为一旦被偷袭,骑兵顶多一开始慌乱,随后能反应过来,能败的话会气势汹汹攻击,不能打败偷袭之的话,他们只需一挥手,能迅速突围离去。

    但是如果被引入小峡谷,而且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谷口,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骑兵可是知道逢林和逢谷莫入的,一个怕火攻,另一个怕被堵死。

    全武惫眼睛一亮,大笑起来,显得很畅快。

    “死的好,真是该死的东西。”

    中间有着对着骑兵队主将的蠢,也有出了一口气的意思。

    贵县一战,全武惫手下去了不少兄弟,如今冯县令带着众多的又殉城了,听到贼兵犯蠢被灭,怎么能不高兴。

    姚静却带了些忧虑,说道:“希望他们能平安突破张贼的封锁吧!”

    张贼得到了贵县,贵县又是前去成县束县必经之路,骑兵被破,张贼定然会报复的,封锁前路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如果愿意绕上一两郡,然后自石涧郡而回成县,也是可能的,不过就算没有阻拦,没有马又是三百多,怎么也需要十天半个月的。

    更重要的,他们三百每只带了两天的粮食,姚静有些担心钦州遍地都是干旱的情况下,还要躲张贼的追杀,他们的处境会非常艰难。

    毕竟,他们一入军的时候,就背齐了不抢百姓一毫一厘,保护集体保护家等一系列的军规,这样无疑又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处境。

    陈足道看眼里,全武惫走后对姚静说道:“若是伯烈和勇之外,卑职倒是会担忧一把,而银鼠……他用兵灵活,不拘泥战阵礼法,县尉放心,只安心等待他回成县即可。”

    伯烈是姚大山,勇之是张豹的字,这两成了屯长特意求姚静为他们取得。

    姚静知晓陈足道是宽她的心,其实她心中虽然担心,但是还是对姚银鼠抱有很大希望的。

    姚银鼠是她军中最看重的才,可不希望他提前夭折了。

    可是也不能不放任他去独挡一面,毕竟那会害了他的天赋,被保护得太好,他再聪明也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恬而已。

    这次算是他的考验吧,通过这一次,他定然能成长得快,她日后也好更好的扶持他成为自己手下第一位智将。

    回到成县后,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张贼果然骑兵解决后急不可耐地向郡城攻去。

    贵县和石涧郡还隔着一个易县,张贼打贵县打了四天,但是攻打易县却只有一个时辰。

    不是易县没有兵力,相反,兵力相对贵县还是差不多的。

    原来,因为贵县和贼兵交战后,拖住了贼兵并取得大胜,郡城太守就有心以易县拖住贼兵并消耗贼兵实力,所以将征集的各县县尉军派去了一部分去了易县。

    易县加起来也有千来。

    数差不多,但是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除了各县县尉军参差不齐,各县尉不同一心,或者怕死,还有易县城墙不如贵县。最重要的是,张刀攻打易县比贵县更急切也更疯狂,这造成易县一个时辰就被攻破了城门。

    而他攻入易县后,就将抵抗他的士卒官员全部都屠杀了,而且还查到易县哪位乡绅或者百姓协助守城,不管对方有什么底细,也都全部处决,一时之间,易县血流成河。

    张刀这么做也是立威,他处决了后,就很快让手下石涧郡四周散步。

    他和手下之军是前朝兵将,大齐残暴,天降灾难惩罚大齐子民,气数已尽,若想度过灾难,赢得雨落,就必须推翻大齐,以平上天之怒火。

    另外就是下了传书,帮助大齐的,无论士族还是庶民城破之日杀无赦,心向冀州的,协助他破城许以高官厚禄。

    不得不说,这一招非常得狠。

    张刀领兵一万攻向石涧郡,才不到十天,就由敦县打到了郡城门口,声势浩大,郡中不仅仅是百姓,就是郡内太守也也没有十分把握能够守住郡城,派出向州府的求援信石沉大海,因为州府和大多数郡县都自顾不暇,不是有贼兵攻伐,就是冀州正军已经驱入钦州,到处都是战火,相对于州城和其他郡城要塞,石涧郡根本不起眼。

    这样的局势下,张刀贼兵这样威胁下来,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怯战,又同样给了郡城中内大士族犹豫的机会。

    早就说过,世家是先有家再有国,只要保证自己的家族利益,管是谁当政。

    如今,张刀放言,不,他是拿易县做过了例子了,真的会杀抵抗他们的士族,丝毫不顾及士族内的名声。

    张刀此反而让各大士族头疼,这样的就是浑,如果平常也就看个热闹,难得理会,但是这样的浑有一天能举刀杀了,他们怎么还能当做看热闹?

    石涧郡太守王仲渊发现,赴他宴会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士族对于借兵一事有些含糊了。

    王仲渊心中冷笑。

    大齐虽然局势不妙,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区区一个前朝叛逆就是占据了冀州又如何能和大齐比肩,他们若只是顾眼前,就算暂时保住了,但是日后清算可不是他们能承受得了,到时候,就是士族间同气连枝都不会为他们说话。

    不过,石涧郡的最大的士族,已然可以称呼为千年世家的常家,他们献出了族中的一千护卫后,石涧郡的风声再次发生改变。

    王仲渊早就知道这个结果,常家可是有一位太尉朝,无论此次是否协助朝廷守城,常家都会诛灭之例。

    早钦州乱起之时,常家早就派兵护送常老太爷和几位主子去了中州。

    毕竟石涧郡只是作为常家的祖地而已,族里没几个主,他们常家的根基中州。

    留下的事常家一个旁系,但是很得常老太爷信任,他出面了,其实就是常老太爷的意思,也就是大齐朝堂上可以废立天子历经三朝的太尉常青庭的意思。

    坚决跟常家身后的士族不少,不过为了避免万一,各大世家的嫡系已经慢慢转移走了。

    王仲渊和常家之所以没有标明态度,也是王仲渊想看看有多少晃动心思的士族,然后开战期间需要重点注意他们不要拖后腿。

    毕竟刘赦一反,钦州各处都举起了反旗,而且冀州也是如此易主的,除了各处叛乱,还有一些士族的帮忙,由不得王仲渊不担心石涧郡甚至整个钦州步冀州后尘。

    王仲渊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也不去对,冀州刘赦这么快掌控冀州,那是因为他们冀州经营了多年,才能趁着局势一举拿下冀州,而钦州,虽然掺透了些,但是哪里能和冀州能比。

    石涧郡和张刀的攻防战打响的时候,郡城的征召令再次传到了成县和束县。

    束县是不乐意去的,束县赵县令听到张刀的屠杀令,更加不想束县掺和,他甚至想等郡城和张刀分出个胜负来,然后做个墙头草,郡城赢了当然最好,如果张刀引了,全武惫贵县为难张刀的事,他也不介意将全武惫推出去让其出气。

    全武惫虽然鲁莽,但是考量绝对有,知道赵县令的打算后,他就带着手下冲入了县衙,并且干脆利落的将县令绑了,然后带着手下军队一起和姚静回合。

    至于那赵县令,他们进了郡城后会将其交给太守,并且据实扣上他想卖城的罪名。

    全武惫一直没想过和赵县令闹开,但是和姚静回去的途中,姚静就曾和他分析过他的处境,全武惫回到束县,一发现赵县令确实有着想将自己和其手下兄弟张贼胜利后,交给张贼处置,他平日里再尊敬赵县令,但是关乎自己和手下兄弟性命的事,他哪里还能忍得住。

    所以就依照姚静的法子将他绑了,也不杀他,就让郡城处置他。

    郡城来使邓普见姚静和全武惫愿意出兵,并一副忠心为石涧郡为大齐,想要建功立业的模样,两也给了他很多好处,来使立刻将赵县令的事情揽身上,这位赵县令是士族又怎么样,他所的邓家也是士族,而且是郡城中,虽然比较小,连世家边都没摸到,但是和赵县令一个小小县城士族相比,绝对大有底气。更何况他可不像赵县令那么毫无骨气。

    当然,更重要的,这全武惫和姚静还真的是才,瞧他们的手下的兵卒,可一个个都是可战之兵。

    现天下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战祸之中,这样的才谁都想要,前程似锦。

    他提前交好他们,以后定有好处。

    陈足道跟姚静身后不言不语,这时候就像一个普通的文书一样,但是姚静全武惫和这位邓普的话,他可是全然放了心上。

    待姚静吩咐下去点兵后,陈足道和姚静又考虑了很久,姚静还是主动去寻了邓普。

    如今石涧郡被围城,邓普为了安全想,定然是要跟着姚静和全武惫大军的,但是该怎么去支援,邓普并未多干涉姚静和全武惫这两位主事。

    “姚县尉怎么来了?”邓普很意外,他都准备去成县军营了。

    姚静请邓普坐下,然后示意小驿站伺候的下退下。

    邓普见状,也很信任地将身边保护他的喊退了。

    “姚县尉直说。”

    邓普跟太守身边还算得用,和王校尉也很熟悉,他是知道姚静这个的,对于姚静虽然还是免不了和这时代的男一样有着天然的不信任和轻视,但是却可以忽略不计了。

    王校尉对姚静赞誉有加,邓普也细细想过姚静对付白虎寨的方法,后来她和全武惫守住了贵县多日,而且能歼灭敌军几千,他已然将姚静当做平阳女一样的女将之类的物。

    所以,他对于姚静还是客气以待的,该给予的尊重,他丝毫不会落下。

    “是想请教邓大几件事。”

    邓普坐直了身子,说道:“普能回答的定然不会隐瞒。”

    姚静点点头,她道:“郡城兵力几何?于贼兵攻防,胜算又几分?”

    邓普微沉眉头,随后考量说道:“郡中若倾全力防守,兵力至少也有八千,面对贼兵数万,可以说有八成守住郡城,但是郡城想破敌,只怕很苦难。”

    因为真正为太守所掌控的有四千就不错了。

    一定程度上,各县县尉军也是太守的直系,太守对于这些县尉军比之从大士族那弄来的护卫会更加信任。

    “这么说,郡城是不急了……和全县尉区区两千并非重要……”

    邓普连忙看姚静,声音有些严肃:“姚县尉这意思是不想出兵了?”

    姚静一点也不恼怒,说道:“邓大误会了,府君大诏令,而且又是驱逐反贼,静虽只是大齐小官,却也义不容辞,只是静想确定静和全县尉的位置,若是郡城紧急需要,静便欲走最短的路,和反贼同路,伺机偷袭之,并冒险偷入郡城西南二城。若是郡城非紧急关头,静想走稳路,绕开贼兵过七县而入东城。”

    西南二城是从易县攻过来的贼兵方向,而东城就是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