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国女帝记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鸿有才干有武勇,也非当初赵信最信任的将军,姚静就将他提拔了上来。

    姚静的军队并非一个来了将领,就能完全代替的人。

    军中是自有一套规矩,长官在战场上死,或者出了什么事,都是自动又下一层的士官代替,而有背叛钦州背叛姚静或犯了军规的,随着军队识字渐渐普及,已经有了匿名举报系统给予姚静设立的监察处,一经查实,军法立即执行。

    可以说,士兵们心中的信念只是效忠姚静,而不是上面将军校尉的私军。

    剩下的一万,三千陌刀手,五千轻骑,两千重骑。

    陌刀手校尉是陌刀手队长方平,五千轻骑校尉是卫云,姚静给五千轻骑赐名为飞翼骑。

    两千重骑校尉是姚银书,姚静赐名黑甲骑。

    另外,姚静的亲兵也有三千,却是姚静私有,并不算入州府总数。

    随着姚静成为正式的钦州牧,州城的万匹良马自是姚静的,而且因为辽州的匈奴之战已经结束,钦州的丹平郡和辽州相邻,丹平郡郡守黄久新就亲自来了州城拜见姚静,做足了下官应该有的礼数。

    姚静也没为难他,更没想要他交出兵权,毕竟这黄久新和在辽州的大将军上官木有关系。

    现在大齐的四位皇帝,若是上官木在中都,这个大齐大将军也挺不值钱,但是他却是在辽州,而且还带着七万兵马在辽州没有回去中都,辽州原来的州牧也在他手下效力,可以说,现在的辽州之主不是辽州牧,而是上官木。

    姚静没有为难黄久新,黄久新很知趣地凑上来,听闻姚静要练骑兵,主动前去辽州给姚静带来了三千良马。

    到了税收之日,他也派税官前来交了足量的税,完全是将姚静当做上官来看。

    这样的人进退有礼,在丹平和幽州也挺得老百姓之心的,姚静还真不能为难他。

    好在此人知趣,会来事,到也可以让姚静很省心。

    跟随在姚静身后的钦州文官第一次踏入自姚静即位以来最神秘的军营。

    一路跟进,关哨多处,而且非常严密,就是姚静亲自前来,也得进行一两次严查,而他们就更多。

    姚静在钦州半年积威甚厚,而关哨处的士卒们个个目不斜视、严阵以待,更透露出一股莫大的彪悍之气,加上自从姚静成为州牧,整个州城,除了姚静,再无士族和官员有私兵在手,顶多养上百来守卫,一旦超出,姚静会论罪处置。

    可以说,他们现在除了乖乖听姚静的,没有什么本事让姚静顾忌他们。

    所以,平时在如何养尊处优的他们,也得按照规矩来通过审查才能随姚静进去。

    进得军营来,更让他们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他们有一部分作为州府官员,也算得上见多识广,一两只军队严谨彪悍,他们当然见过。

    可就是没见过一个五万军营、包括火头兵都这么严谨彪悍的军队。

    回想当初姚静带兵破叛军时的军队战力,心中对姚静不免敬畏起来。

    寻常时候十分得姚静宠幸,说话也无所顾忌得张豹,这会儿军装过来见礼也是格外严肃认真,完全变了一个人,这又是让他们心中更增长了几分敬畏。

    登上高台。

    诸军一同行军礼,大声喊‘主公’,这份气势极其盛大,陪在姚静身后的人,虽然士卒们不是叫他们,可还是及其感染人的。

    从上空俯视下面的人军队,这种滋味感觉真的极好,可惜底下的人都不是他们的。

    姚静的手搭在剑上,大声喊道:“诸军起。”

    紧接着就是除整齐起身的声音,再无其他,‘安静’得过分。

    “钦州军”

    “破阵军”

    “虎豹军”

    “飞翼骑”

    “黑甲骑”

    一一点兵确认,钦州军、破阵军和虎豹军每军只出三千人、飞翼骑和黑甲骑只出一千演习,可饶是如此,在莫大的校场也是黑鸦一片。

    动起来的声势,也让地面明显起了剧烈的震荡。

    ***

    这一日回去的钦州文官,个个都无法入睡,因为一闭上眼,就能记起在军营中肃杀的一幕幕。

    金莳更是庆幸姚静能容人,现在他虽然和赵信家族完全崩了关系,但是现在反而更加庆幸。

    他已经完全生出,跟着赵信绝对没有跟着姚静有前途的念头。

    “夫君。”

    金莳回过神来,说道:“进来。”

    金李氏端着粥汤进来,说起金莳,虽然心性狭小,但是很难得的,他对家人极其重视,对妻子更是尊重有加。

    除了早年金母赐下的通房,金莳就没有其他妾室,这么多年了,这两通房也几乎和摆设差不多。

    金莳五个儿子全是嫡出,由此可见金莳和金李氏是极其恩爱的。

    金莳并不知道,就是因为他重家尊妻,才会让姚静试着接受他,给他一个投效的机会。

    “夫人前些天向姚老夫人提亲,可是有消息了?”

    金李氏清楚得很金莳的心思,金莳就是曾经跟着赵信,还曾出过害姚静的主意,如今姚静虽然重用他,可他还是心不定,生怕姚静对他和对金家下手。

    这就是将心比心了,金莳自觉若是有人害过他,他有权利置他于死地,他是定然不会放过的。

    所以,他心中不安急切想抓住一颗稻草。

    姚家人进州府让他看到了机会。

    如果,他能和主公结为亲家,可不就能摸平当初的事了?

    金李氏温声说道:“全州府的人都盯着姚家女公子,尤其大女公子已经定亲,二女公子可不是更遭抢。姚老夫人没拒绝也没同意,对待我们和大多数提亲的,都一个样!”

    金莳顿时失望,他的嫡次子也是丰神俊朗的人物。

    “其实夫君,妾瞧姚家女公子难求。”

    金莳明白,可是他还是打消不了这个主意。

    “夫君真想化解州牧心中的刺,妾倒是有一个法子。”

    金莳连忙说:“还请夫人指教。”

    金李氏说道:“妾听闻姚家女公子在州府办什么织室,据说还是州牧示意的,都是女子所在,芙儿和姚家女公子年纪相当,倒是可以相交一番……”

    更重要的,她可是听说了,织室有女工,也有文书等只需动动纸笔的职位。进入织室者,女子成亲就不可随意休弃了。

    金李氏也担心金家迟早被州牧清算,送女儿进织室陪姚家女公子拉关系是一件,另一件,就是金家真的被清算了,女儿作为织室中人,日后也能好受一些。

    “织室,什么东西?”

    做官的男人当然不会去关心什么女人组成的队伍。

    金李氏将从得来的消息说给了金莳听。

    金莳若有所思,夫妻多年,也立刻明白了夫人的心思,随后说道:“就照夫人意思办!”

    金李氏点点头!

    姚燕的织室才给刚开始在州府草创,州府士族中才貌双全的金芙进了织室做了文书,立刻引起州城士族后院的注意。

    随着姚燕将金芙带入州牧府多次,见姚静的机会也多了,顿时有着更多的士族蠢蠢欲动起来。

    姚静不常招人进州牧府,就是招人进来,都是公事公办,根本套不了任何交情。

    金芙进出州牧府多了,他们才想明白,姚州牧到底是女子,怎么可能诏他们这群大老爷们进去论交情。

    明白是明白了,可是也不能直接将女儿送去州牧府,于是,大多数人都盯上了姚燕草创的织室。

    一时之间,姚燕的织室多了不少士族少女和妇人。

    姚燕心知肚明,也知这是姚静故意弄出来的,删删减减后,姚燕只留下几位性格好,而且不迂腐有办事能力的士族妇人和少女。

    姚燕记得很清楚姚静当初所言,织室用来提高女子的地位。

    姚燕思想觉悟在姚静看来也没高多少,但是至少已经有了妻子、女人不再是货物的觉悟,也可以在家里做主的思想。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姚燕没有想嫁人的心思,所以并不焦急。

    姚静看见自己的军队慢慢增强,钦州的人口增加,又随着水车和水泥的到位,田地也在进一步扩张、城墙加厚加高宛如雄关,钦州周围的道路平坦,带动钦州商业更加繁荣,水泥厂和水车制作厂更是慢慢流传到各州郡,订单如雪花一般飞来。

    这半年,钦州的财政收入超过往年全年的收入。
………………………………

第115章 |§

    “善之先生回来了。”

    姚静一得到消息,就派人前去城外二十里迎接。

    自从许善之提出刘赦求和的真正用意,姚静就派了许善之前去延州州牧桓青那里。

    他是作为姚静的使者说服桓青派兵前去延州西阳郡,以防备刘赦从定安突袭西阳郡。

    之前,姚静意识到刘赦可能突袭延州后,就需要派出使者前去延州劝服延州牧桓青。

    希望他能够镇静,不要被刘赦佯攻中州而急着去救援,忽视延州本地。

    不过,这都只是姚静和钦州的推测而已,要让桓青相信是极其困难的,那么就需要寻一位能言善辩的才智之士前去劝谏。

    钦州也有几个有辩才的才智之士,姚静本想派一位前去,却在后来和陈足道一番恳谈,她还是将许善之放了出去。

    许善之忠于大齐,然而现在大齐有四主,天下各州牧各自为政,大齐名存实亡。

    以许善之的才智不能看出来这一点,可是他现在还在纠结犹疑着。

    从他因为姚静愿意承认中都天子为大齐皇帝,他显得很高兴就可以看出来。

    然而随着姚静的表现,他发现姚静并不是真心承认中都天子是君。

    这无疑让他陷入两难之地。

    陈足道说道:“大战将至,宜早不宜迟,许善之的心必须定下,否则……”

    陈足道未尽之言,谁都能从他的眼光中看出来。

    姚静终究还是给了许善之一个机会,那就是让她出使延州,替她说服桓青。

    能否说服桓青,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他看看这天下的疮痍,钦州之地获得的安稳,到底值不值他的投效。

    姚静当年从荆州回到钦州,路遇延州,延州大旱虽然没有钦州严重,但是也是极其混乱的地方,姚静一路走了,流民多不胜数,而延州郡城和州城却紧紧关着城门,任由延州百姓饿死,最后造成了百姓夺粮起义。

    钦州为了对付刘赦叛军无法抽调兵马,幽州辽州是为了抵抗匈奴和胡虏,这北边的州郡,就只有延州抽调不出兵马是为了镇压延州百姓的起义。

    姚静当初所过钦州,每每见着惨案和城中州牧府的盛景,她就想冲进去州牧府质问桓青一二。

    不过当时也是一时义愤,知晓自己的身份不敢乱来,只得迅速离开了延州不看而已。

    干旱还是持续,百姓叛乱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姚静弄出来情报系统中,延州还是颇为民不聊生,就让许善之见见这延州,看看所谓的大齐宗室,中都天子之父是如何的‘心为天下’。

    而钦州,在姚静铁血对士族的半镇压下,并收拢流民、为民生开了一条条活路,钦州如今每日都有其他州郡的百姓来投,相比于延州,姚静自信钦州就是仙境。

    乱世已至,许善之是坚持大齐,还是坚持为天下百姓,姚静要给许善之一个机会。

    如果,他还是坚持大齐,姚静也只能忍痛将他舍去。

    正如陈足道所说,大战将至,留下许善之并没有好处。

    ***

    等候一月,许善之终究是回来了,而非留在延州,效命于所谓的大齐!

    这个消息让姚静很开心,这才让人前去二十里去迎接。

    许善之和去延州前相比,竟然老了近十岁,见着了姚静,这样一个大老男人竟然痛哭了起来。

    “主公,延州多难矣;国不将国。”

    姚静很淡定,只是弯腰亲自将他扶起来。

    “士庶百姓还在,一切安定下来,就会结束,善之先生切莫悲伤。”

    许善之泣泪不止,自从天下已变开始,他就一直在钦州,钦州未归姚静时,赵信所掌管的州府附近,也未曾有他在延州看到的乱象。

    可笑那桓青,因为嫡子被立为中州天子,竟然连扩三军,更对延州受到灾害的百姓加重赋税,此等人,日后就算为帝父,这天下又会大乱。

    世上人传闻桓青父子多贤名,他此次亲自看那桓青,实在让他失望透顶。

    好不容易许善之缓过来了,他又重新跪下来。

    “下臣无能,那桓州牧对于下臣言冀州攻延不以为意,只是口头对臣多般敷衍。”

    姚静说道:“无妨,刘赦一旦攻延,他们就会后悔。”

    “此外,延州文武对我钦州多有轻视,延州有一文臣廖献大言数主公为州牧之弊,桓州牧和延州文武都有赞誉,延州不足望其盟。”

    就是说延州的文臣武将、还包括桓州牧在内看不起姚静,并且还觉得姚静做了钦州州牧有很大的弊病。

    说延州手高眼低,不要抱希望和他结盟,因为结盟后,延州是会拖累盟友的存在。

    如果是金莳,姚静定然会想想,是不是他在延州和延州的官员和州牧结了仇,向她告状捏造几分事实。

    但是许善之,他连要杀他的金莳都能放过,就注定此人人品是异常端正的。

    那么,他说的话很可能是真的。

    姚静目光深沉,虽然相信许善之,但是她还是需要查一查。

    “无妨,我所做之事无需对得起他们,并让他们满意。”姚静说得格外豁达。

    饶是许善之知道姚静心胸宽广,也为她此时的轻描淡写感到一阵敬服。

    “若刘赦攻延?”

    姚静说道:“唇完齿寒,延州不齿我,我也需救。”

    到底,刘赦想要钦州,而延州目前不能要她钦州,而且还没本事要她的钦州。

    “那日到来,必全力攻破定安,另分兵石涧郡从水路至会零郡北走入西阳郡救援。”

    许善之一听,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他这时候完全明白当初付玉的感受了。

    付玉本身是想投主公的,只是他的家族他的立场注定他投姚静,和他的家族利益不符合,他清楚自己渴望为天下为大齐出力,现在天下和大齐成为对抗的整体,他叫自己不要三心二意,又或者踟蹰不定。

    纵观天下,有钦州这般越来越繁荣景象的地方,屈指可数。

    但是除了钦州,其余都非在疮痍中重建的盛景,而是本身拥有着繁华景象。

    “伦愿为主公效死。”

    这句话昭示出他已经做了决定,其实是很好选的,百姓和大齐,他选了前者。

    没有百姓,何来的大齐。

    更何况,选了后者,桓青父子也不能算是为大齐,桓青父子虽然为大齐宗室,其本质也不是为大齐,而是他们的霸业帝王梦。

    姚静欣慰地点点头,将他又扶起,说道:“善之请起,快于我说说延州对刘赦反应。”

    姚静已经不再客气地称呼许善之为善之先生了,而是直接称呼为字,这是一种不知不觉的亲近表现。

    “延州着手带兵进入中州,欲和中都天子合兵一处,在刘赦攻中州之前,将讨伐中州长宁郡天子。”

    果然如此。

    中州两位天子,尤其长宁天子桓鳐是惠帝之子,比起中都天子桓览更名正言顺。

    天下四位天子,可以慢慢讨伐,但是中州这个龙脉之地,两天子必只能剩下一个。

    桓览讨伐桓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延州不信刘赦攻延,除了真的不觉得刘赦会走不宜行军之路远攻延州,就是如果分兵去西阳郡,除去守卫延州的兵力,已经抽调不了多少兵力为儿子剿灭长宁天子了。

    许善之当然看出来,也是因此,对于所谓的大齐皇帝感到失望。

    在叛军未剿灭的情况下,就急着争权夺利,许善之对于他们是看不到一点未来。

    “继续说!”

    许善之是极具观察力的才智之士,经过他的眼睛,延州很多问题只怕他们自己都没发现,他就能看出来。

    许善之不过在延州转了一圈,竟然对各州郡的兵备有了大致的了解,着实可怕。

    甚至,他拿出的一份名单,更让姚静不得不叹息,他的眼光犀利。

    这上面的人都是延州的一些主官性格分析,姚静花了不少人力打探出来的东西,这许善之走上一圈,和他们说说话就弄清楚得差不多,实在让姚静汗颜。

    原来许善之不对大齐理想化,不凡事为大齐而处处对人往好处想,他会变得这么可怕。

    ***

    州府大堂。

    今日是刘赦送来的第十封求和,可谓是锲而不舍。

    此次刘赦同意还给姚静章台和出云二郡,并且上面提到许善之出使延州劝谏延州桓州牧派兵前去西阳一事。

    刘赦的语气对姚静格外的客气,他在求和信上说,他的确志在延州。

    只不过,他解释得延州只是为了攻中州。

    他愿意交出定安一半县镇,只留通向延州的定安西南角。

    求和信一个个递给在座的人看,脸色都是各异。

    “主公,那刘赦得了延州不可能不攻我钦州,求和攻中州之说根本是诡辩。”姚大山连忙说道。

    张豹连忙附和:“刘赦恨我们钦州很久了,怎么可能不报仇!”

    就是思维最简单的张豹都不相信。

    虎豹军校尉刘鸿站起来沉声说道:“再有,主公,一旦接受了刘赦的求和,对主公的声名有损,还请主公三思。”

    刘鸿的话更让人觉得有理。

    严奎安和姚银书、卫云、全武惫的目光扫向姚静常常问计的陈足道、许善之身上,他们还没发话,还是等等吧。

    姚静又拿出一到手令。

    “若只如此,吾也不必为难。”

    众人惊诧地看着姚静手中黑色贴金轴诏令,黑色贴金轴诏令,显然是天子颁发给众臣的诏令。

    诏令再次被传了下去。

    这下子大家都震惊地回不过神来。

    因为这黑色贴金轴诏令的内容实在太过骇人了。

    “长宁天子言刘赦已降,已册封起为冀州牧、安北将军,命吾放刘赦前往延州……”

    这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惊了。

    然而这是对于他们而言,而对于姚静陈足道和许善之三个,却不是那么震惊。

    当初长宁一个郡就敢立天子,姚静就觉得中间定有他们所不知道的底气,只是没想到,这个底气竟然是刘赦。

    如果是长宁太子下旨,姚静让刘赦,就不存在名声问题,更何况,定安确确实实是在刘赦手中,姚静也顶多是未出兵收回定安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坐车回家,周末准备在家里过,然后没努力码字。。。。看来双更之路得从明天开始
………………………………

第116章 |§

    天子就是天子,哪怕不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在这个古代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威望。

    在座的文武几乎都是姚静的心腹,也多少清楚她对于这个已经崩坏的大齐没有多少忠诚,但是就算如此,他们对于天子的话题,也是不便多加谈论的,在他们心里,除非姚静主动让他们说,其他关于天子一事,他们只能照着姚静的想法做。

    “不管刘赦是否真降,钦州都不能让此寮踏入半步。”许善之声音坚定地说道。

    他们不能说天子,但是说刘赦是毫无压力的。

    许善之一说完,立刻引得大家的应和。

    “那依诸位所见,我钦州是否遵从长宁天子的旨意?”姚静问道。

    遵从了,名声上不会糟糕,还能兵不血刃地得到章台、出云二郡和半个定安。

    “刘赦,大敌。”

    “观我钦州濒临延州、辽州和冀州,冀州刘赦狼子野心,若助长其实力,虽得一时利益,但未来将损失更多。”

    许善之思忖着连忙建议。

    对于钦州而言,拒绝出云郡、章台郡和半个定安郡,的确需要巨大勇气的。

    因为出云郡、章台郡和半个定安郡,对于钦州太重要了,姚静若带兵前去攻击,都不敢保证可以从刘赦手中夺回三郡,现在刘赦这么大方的送过来,连她的后路都替她想好了,原本的诱惑就很大,这无疑更加大了数倍。

    人的失败,很多时候都是败在诱惑之中。

    此次,姚静也面临着巨大的诱惑。

    如果是之前,刘赦未曾将长宁天子的诏令带来,并且送上了半个定安,姚静能够抗住诱惑坚持不让。

    但是刘赦偏偏送来了让姚静足够心动的东西。

    长宁天子的诏令,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同时给出半个定安,可以有机会让姚静在刘赦一有异动,变得更简单地拿下整个定安。

    刘赦得延州,确实是包围了钦州,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姚静若是能在短时间拿下定安郡,刘赦得了延州,但是也是被切断了和冀州的联系,姚静甚至可以联合没有打仗的辽州,不管攻冀还是攻延,都是占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