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国女帝记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宁应想赌一把冲进州牧时,终于来了一位能够稍微有话语权的人和他说话。
出来的人就是姚静的父亲姚二柱,不,应该叫姚善了。
随着姚静成为钦州州牧,姚二柱这名字拿不出手,便请有学的长辈取了‘善’子为名。
宁应在见不到姚静的时候,见着姚善也是如同见了救命恩人一样。
“姚翁,宁应拜见姚翁。”
姚善似乎早就知道宁应会来找他一般,他脚步微停,可是宁应一靠近,他就走人了。
“姚翁且慢走。”
姚善得了嘱咐,那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宁应心中越来越沉,可到底姚静没有回绝,他连忙说道:“姚翁,应有大事禀报于姚翁。”
姚善回过头,干巴巴地说道:“你冀州乱军贼子,要不是你是使节,杀使不详,早就该拖出去斩了,莫要来诓骗于我。”
他的声音有些大,让一些看热闹的路人顿时心知肚明起来,纷纷指点着宁应,宁应也得了许多的骂言。
宁应脸色灰白,这时候,他的希望差不多渺茫了,若是姚静真的还想结盟,定然不可能到如今都不见他。
姚善继续说道:“莫要再打着姚文庆之名前来,我姚家没有这个人。”
宁应背后顿时生出冷汗。
他突然觉得,将姚文庆这么早拖出来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姚善说我,很气愤地让人将宁应赶走。
宁应才离开州牧府,就有只知道一点的钦州百姓对他乱扔青菜,更有不少谩骂之语。
由此可见,这姚文庆叛逆的消息传得有多快!
等到消息传遍五湖四海,就是姚文庆在冀州做的官有多大,其他人也不会相信姚静和他是一伙的。
在这个年代,家族处死一个人并不算什么,但是若是除族移除族谱,这可比杀子之仇还要来得严重,毕竟这关于子孙后代的名声。
宁应现在明白姚静此人看着年轻,其实是一点都不好惹。
姚静此人行事果断、心狠手辣又冷静自持,偏偏面上,让他看不出分毫。
宁应现在明白不能小视姚静却已经晚了。
好好的一出计划,让他变成了臭棋,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主公的名声有损。
姚静冷眼看着,早有人将宁应的各种反应都禀报了过来。
“主公此次真是一箭双雕。”
既解决了姚文庆被刘赦拿来做文章一事,又变相地离间了宁家和刘赦。
“此话太早,刘赦此人实为枭雄,其心智也非常人,他的容人之量未必不能容下宁家,更何况,宁肃毫无愿降之意。”
说道宁肃,姚静也有些头疼。
宁肃就像当年的陈足道,不,应该比当初陈足道还要沉默。
什么不说,也无所畏惧,根本让人无处下手。
陈足道好歹还有思想和抱负,还要家里人要养活,这宁肃就一个人,根本没有什么可威胁的地方。
“从今时看,宁肃在钦州即可,他是否降,只是主公帐下多了和少了一个良将的区别。”
姚静如今武将之下,独当一面的良将虽然还是少,但是却也不缺了。
一个个都历练出来,全武惫、卫云、姚银书、严奎安等。
就是姚大山也有了守将之能。
“还有三日,冀州那边还是未曾得到刘赦前去中州的消息。”
“主公怀疑宁应是在骗取我等信任?”
姚静摇了摇头,说道:“宁应之言有九成可信,剩下一成,不过是担忧宁应自己也是被刘赦所骗而已。”
陈足道说道:“刘赦此次许是轻兵简从,可以瞒着,查不到也是可能。”
姚静笑着点了点头。
***
三日的时间一晃而过,第四日晨起,姚静收到密信,刘赦真的到了长宁。
“如此,主公可会与其和谈?”
姚静淡淡一笑:“等天子下旨再说。”
陈足道微笑的点了点头。
刘赦因为恩情降长宁天子,并孤身前去长宁拜见天子,诚意满满,很多人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刘赦孤身前去拜见长宁天子,让大家不得不相信。
不多时,天下诸多文士开始争先恐后地歌颂长宁天子桓鳐贤明。
长宁天子正统之名很快又传了出去。
中州之地,原本左右的郡县,不过七天,一大半倒向了长宁。
长宁天子桓鳐也正式登基,改了年号,为新齐。
刘赦一直留在长宁,随着刘赦时间日久,中州外其他州郡也都送上了登基朝贺。
桓鳐手笔大发,给各州牧和郡守,不要钱地撒了诸多爵位。
州牧都是第十九级关内侯或第二十级列侯,姚静被封为列侯,封号是晋。
所有的封号,就姚静最显眼。
晋侯,姚静所在的这片土地,千年前可不就是晋国一个邑?
刘赦为冀州牧,可是被封号只是武兴侯,其他也都是带美好品德或者才智武功之类的,用地名的,只有姚静和越州的郎虎。
郎虎被封越侯。
郎虎得了传国玉玺,立了新皇帝,早就是天下公认的乱臣贼子,四个皇帝中,就数郎虎所立的天子最不得承认。
独给姚静一个晋字,是不是也有向天下告知,她姚静和郎虎没什么两样?
以前,姚静对于刘赦控制了长宁天子桓鳐还有些半信半疑,现在,她完全肯定了。
刘赦听到姚文庆成了废棋,马上就来了抱负,这晋侯对姚静来说没什么损害。
晋,这个词可是大气运者。
春秋霸主,曾一度是最大的诸侯国,还有……三国之后可是晋统一的。
长宁天子桓鳐如此大手笔,中都也很快反应过来,册封爵位和赏赐又是一大批地带着诏令而来。
这中都天子赐给姚静的还是晋侯,但是他给其他人的爵位也都是以地名命名,这样一来,晋侯到是显得中都天子在讨好于她。
两位天子砸下这么多爵位,徐州天子和越州天子也必须坐不住。
不过,这三位似乎因为长宁天子声势太大,这三位似乎像是联合到一起似的。
又或者,怕自己所赐爵位被拒绝,而接受了另外一方,他们给诸位州牧和郡守的爵位名称都一样。
这样一来,姚静承认自己是晋侯,因为四位天子都赐了这个爵位,又让姚静臣属恢复了原样,看不出忠诚于哪位天子。
姚静得承认,越州和徐州两天子完全是来搅稀泥的,他们不想让各州郡确定归属。
姚静对于这些事情心知肚明。
爵位,姚静接下来了,但是奉旨进京,她还是算了吧!
和姚静如此做的是大多数。
天下在一轮爵位派发后,还是没有改变多少局势,不过因为爵位问题,倒是让大家都看到,三位天子都在遏制长宁天子,让忠于大齐的臣民们毫不客气地大书特骂。
说三位天子都为权位蒙蔽,忘却大齐、意图分裂,不堪为桓氏子孙。
吵吵闹闹,钦州境内毫无反应。
姚静再接到长宁天子下诏协助武兴侯刘赦平延州的时候,她迎来了十五岁生辰。
男二十表字,女十五就可以取字。
姚静表字孝帧,是姚父翻了不少诗书而取。
孝帧,意思是姚静是个孝顺的人。
以后长辈不再称呼阿静,而是多称呼她的字。
“我既为钦州牧,定安、出云、章台三郡便是我钦州牧管辖所在,可向天子陈情,若天子下诏将定安、出云和章台三郡赐回,奉旨又何妨?”
“谁愿替本侯出使长宁?”姚静询问道。
顿时,诸多的人才表示愿意出使。
姚静此次派出出使的人,并不准备派遣心腹,而是从这些日子里招贤得来有辩才的文士。
自古以来都有,杀使不祥和不义之名,所以出使的使节几乎都能保全性命,可以说,出使,是有才之人一个能完全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
第119章 |§
作者有话要说:还差五百,撑不住了先睡
明天补上
黄昏。
八月桂花树下,两个儒士煮了一壶茶对弈。
“主公已经让陈吉前去长宁。”许善之说了此话后,言语之间到底还是有叹息之意。
旁边的付玉抿了一口热茶,说道:“今日朝会确定的?”
许善之点点头,斜眼看他。
“惠义从中都回来就一直闲置在家,可是有其他打算?”
付玉当初被姚静派去中都也就只是走走过程,拜见一下中都天子,以示姚静对中都天子最看重而已。
相比于此次由从冀州入中州长宁的陈吉,付玉那会儿出事要危险得多。
冀州和长宁接壤,陈吉奉姚静的旨意前去拜见长宁天子,作为已经表明归属了长宁天子的刘赦,不仅不会对陈吉下手,还会保护他。
陈吉一路所走,不是钦州姚静势力范围,就是刘赦势力范围,可是安全之极。
而付玉要前去中都,当初冀州钦州是敌人,这条路根本不能走,而从延州走,长宁天子和徐州天子和延州接壤。
他们知道付玉只代替姚静去拜见中都天子,姚静是钦州实权掌控者,一旦投向一方,那一方的实力就大为增长。
这样一来,他们岂会甘心。
四位天子,其实都互相盯着,一旦一方势力增强,便会遭到他们的打击。
这样的结果,他们派出杀手将付玉杀掉在中都附近后,再加以离间姚静和中都的关系也不是不可能。
付玉中途还真的遇上了刺杀,不过他早就料到了,早就做了准备,到也平安归来。
回到州府的付玉,就一直呆在府里,而姚静见他如此,也没有安排差事给他,闲置了这么久,他的长史位子也被姚静给了其他人。
许善之这才问起付玉来。
付玉笑道:“无,只是觉得,突然过自在日子,就不想舍掉了。”
许善之可不信,付玉才华出众,岂甘心一直闲置着。
“当初惠义劝我莫要三心二意,如今惠义却先如此,可叫我如何劝回你?”
付玉的笑容淡了些,将茶缓缓放下,说道:“玉羡慕善之兄你。”
许善之看他模样,顿时哑然。
“姚钦州虽是女流,却也生出了明主之象,更难的,她比大多数的人更重视民心。”付玉叹道。
许善之和付玉相交莫逆,除了双方都是有才之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政见相似。
付玉虽然出身士族,却极重民心,在赵信手下为长史时,就多次劝谏赵信重民。
如今的姚静,对于民心的掌控和在意到了他们都匪夷所思的地步。
现在,他们走到钦州州府大街上,问一百位平民百姓,有六十位感激着姚钦州,剩下的四十个,有三十八个容不得他人说姚钦州一点都不好,其余两个依附士族,但是本心也对姚钦州没有多少恶感。
尤记得,姚钦州及笄之时,州城的百姓往州府送寿礼的场面,他们不为一点利益只是心意。
州府的工厂招他们做工,得到的劳动报酬异常丰厚、开垦的十几万荒地,均分给百姓,还免除好几年的税赋。他们可以习字、老弱孤残不会被抛弃……吃穿低价,让他们吃的饱,穿的暖。
据说最近,姚钦州准备在北山再建一所书院,无需学费,只要通过考试的庶民可入学,学制有三年、六年和十年,在学制满三年都可参加招贤令考试,过后即能为州府效力。
入学之后一月一考,每班最后一名清退,但是允许一个人参加三次入学考试。可以说,这是无本的仕途之路。
这根本是培养庶民的利器,哪怕后面她还在南山建了一所士族书院,甚至还拥有比庶族更多的权利,也改不了姚钦州在打压士族的事实。
现在,士族学院的确占据上风,但是十年后、百年后会怎么样?
定然是不再分士庶了。
这样的结果,对于士族来说,是多么的可怕!
许善之可不知付玉在这一瞬间想了这么多,他跟着点点头,说道:“主公曾和我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付玉一怔,有些茫然地念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天下吗?”
许善之说道:“是啊,心重百姓的君和官,才是值得效忠的。”
这是许善之的心底话。
“她会得天下?”付玉眼睛突然犀利起来,盯着许善之问道。
许善之蔚然一叹:“不知,但是……”
付玉苦笑一声,止住了许善之的话。
“现在的赵、周、王三家有些蠢蠢欲动,我付家也有异动,州牧动得太快啊!”
许善之震惊地看向付玉,不是震惊付玉说得内容,而是震惊付玉会告诉他。
“惠义,你可要想清楚了,你们成不了事的,主公当初早已经料到……招贤令得来的人才不需要你们的子弟支撑各官运转,主公当初又不允许你们设私兵,你们半分希望都没有。”
付玉点点头:“善之放心,如何敢和州牧对着来,不过是搬迁去别处。”
“没想到啊,叛军不能让我等离开钦州,州牧却能做到。”付玉不由地摇头。
许善之皱紧眉头,说道:“惠义,其实主公有一言说得极对。”
付玉看向他。
许善之说道:“担忧庶民的士族者,其实是生恐自家的子息不肖,这样的士族就是走了无妨,因为他们的后代都是无用的。”
付玉怒瞪着他。
许善之不急不忙地说道:“主公从来就不是扶持士族,而是扶持有才能得人才,无关士庶。”
“士族人才之多,主公才对士族和士族学院大开方便之门,有志有底气的士族只会一直保持着这个优势,便一直是赢家,那些想着走的,就是知晓自己家族子孙无志而已。”
付玉脸色一变。
许善之见状,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惠义,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他看了看棋盘,说道:“这盘棋改日你我再下完。”
付玉没心思再答话。
许善之起了身,然后和他行了一礼才离开。
留下付玉一直坐在此地,天黑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回屋。
***
许善之和付玉的谈话内容很快就传到了姚静地耳中。
她不由地一笑。
许善之还是说错了,她是在打压士族,但是也是在扶持士族。
不过是打压老士族,扶持新士族而已。
老士族是那些腐朽的,只知道权利和压迫、又无才德的家族,而新士族是凭着才学武功出头的家族。
这一点,其实很多士族都清楚得很。
比如石涧郡的士族们,他们大多明白了,又没有足够的底气离开石涧郡,所以他们认同了姚静的方式,积极地督促族内人,姚静用他们的人还是更多。
州府的士族许是养尊处优惯了,除了本身心中的恐惧,也受不得他们平常不待见的庶族和他们拥有平等的机会,是心不平而已。
所以,他们生出离开之意不奇怪。
反而州府中小士族反而没有这样,他们心中的热忱比庶族还要大。
庶族有几个识字的,学年也是那么多,而他们,自小六艺培养着,他们很多时候无法得到好的发挥,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发挥而已。
“主公大才。”
陈足道发觉了这个趋势,对于姚静更为心服。
姚静叹道:“其实也不过是公平二字而已。”
陈足道笑道:“可是这两个字,就是圣人也做不到,更不敢打破不公平的规则。”
姚静说道:“这样做也不知道对不对?”
从赵、周、王、付州府四大士族要出走开始,就预示着她得不到大士族的承认了。
陈足道说道:“主公如今还缺人才吗?”
姚静摇了摇头,中小庶族的人才也众多,再过几年,庶族能用的人也有不少,她真不缺。
“主公可缺钱粮、军队?”
姚静目光深沉下来,她又了摇了摇头。
现在的钦州富庶得很,至于未来,只要有了土地,钱粮、军队都会有的。
“那主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可不是?现在乱世,有人才、有钱粮、有军队,便是胜利的资本。
“是我多想了。”姚静笑说道。
陈足道也终于放下心,这样为世人慢慢接受的招贤令,他作为庶族,哪里还有所求?
要说所求,现在就是助主公将天下变成如今钦州的样子。
“主公无所怕,臣却有一虑,虽不急,但是主公也需得多加考虑。”
姚静奇怪地问道:“足道所虑何事?”
陈足道说道:“主公既已经取字,臣想也可以和主公一提。”
姚静听他此言,似乎明白他要说什么了。
“主公昔日和臣言,主公若无嗣当取外姓贤才而立,主公无私心,臣常常引以为傲,然而,外姓贤才终究不是最好选择……”
姚静止住他要说的话,道:“足道之言,我已经明白。”
陈足道见好就收,这事偶尔提一提就可以,万不可能随时言说。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现在的机会不错。
主公拿回钦州之后,可以拥有一段时间观中都天子和长宁天子的清闲时间。
中都天子有延州所助,长宁天子有冀州,从开始到结束,怎么也有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也说不准。
等到两方分出胜负,主公就不再有时间了,必须一鼓作气灭之,然后坐拥三州。
这个时间,或许是三年,也或许是五年,有可能十年都有可能。
“从定安回来再说。”姚静对于这个心腹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继承人根本不是威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她的集团更增添凝聚力的法子。
陈足道给姚静施了一礼,姚静此言这正和他的想法。
“此次陈吉回来,若拿回宁汇、出云和定安三郡自然是好,可放刘赦一二兵马前去延州。”至于之后,局势瞬息万变,她掐断刘赦从定安回冀州的道路,拉长他们的战事。
这个局势,刘赦会想到。
但是这是她和刘赦摆在明面上的局,刘赦出兵延州后,姚静当然会掐断两边道路,所谓的盟约是,姚静不对冀州和延州出兵而已。
刘赦真的能吞下延州败了中都天子,才有机会和姚静对上。
投降了长宁天子的刘赦,败了延州后是不会放弃掉中都,他需要为长宁天子正名,也为自己正名,还有什么比重新占领中都更能正名的?
若是他未曾投降长宁天子,姚静还得担心他先取钦州。
现在到不必了。
说来,这是姚静和刘赦一个隐藏的赌约而已,注在刘赦手中,刘赦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能占领延州,所以愿意让出这么大的利益以备未来。
姚静现在除了对收回出云、章台和定安三郡外,也不曾想扩张。
两方心知肚明对方的打算,所以,才有刘赦三番四次前来求和,之前他还想着不交出定安,既想得到延州也遏制姚静这样两全其美的打算,但是姚静怎么可能答应,这才拖到现在。
“若是刘赦不愿交出来,那么就只能奉中都天子之令攻伐刘赦了。”
并协助延州一起出兵,不同的是,姚静只为收复钦州三郡,中州的局势她不参与,延州和中都出兵长宁和她无关。
“主公多虑了,刘赦定然会答应的。”
姚静笑了笑。
***
赵、付、周、王四家还没有离开钦州的时候,长宁那边就有了消息。
刘赦奉长宁天子令,将出云、章台二郡交还钦州,不过区区三日,冀州兵撤出了出云、章台二郡,钦州牧晋侯姚孝帧派兵完全接收了二郡。
天下怔然,紧接而来是各异的赞扬和骂声。
尤其以中都天子和延州牧桓青痛斥得最多,然而,姚静之前派许善之为使者苦劝之,桓青不但没理会,反而在宴会上多轻视姚静,现在,知道消息,都得嘲笑桓青一句自作孽。
又七日,姚静带兵三万进入定安郡,同样的冀州军八万也撤去了五万。
定安郡的兵力是双方均为三万。
十日后,刘赦奉长宁天子之令,讨中都和延州逆王桓青,从定安出兵延州十万,从长宁出兵延州五万,猛攻延州而去。
与此同时,定安郡三万冀州军撤回冀州。
钦州三郡重新回到钦州牧姚孝帧手中。
姚孝帧收回三郡,积极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又多在定安和延州、冀州边境修建巨型关口,天下人都已经知晓,这个乱世军阀混战正式开始了。
中州和延州战火绵绵,延州被刘赦十五万大军打得节节败退,中都天子亲自带了四园军出兵长宁,并打算攻破长宁后攻入冀州来对延州围魏救赵。
可是,长宁和冀州早有准备,中都天子被拒在长宁郡外的攸县不得寸进,据闻,攸县据山而守,有长宁和冀州八万兵马。
局势越来越对中都天子不利,就在大家认为延州要为刘赦所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