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国女帝记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长宁上下文武,心之所愿终于惠帝忠于大齐,天子更心愿回归中都,祭拜大齐列祖列宗。只是,国有奸逆,另立伪帝,天子难归啊!”

    说道后来,使者也泣泪了。

    姚静看着这一切,当真是好戏,也不枉她将人偷偷带过来了。

    姚静真的不想会盟。

    更不想桓览此次得正统之名。

    所以,才有了此次使者安然无恙地到达朝阳。

    桓览目光闪动,他道:“使者如此说,长宁皇兄是否能轻易回中都?”

    使者点头,随后叹道:“国有奸逆和伪帝,难!”

    “长宁皇兄若思中都,当大开中都迎接,不知长宁可愿将长宁皇兄奉还?”

    使者哪里不明白桓览的陷阱。

    他说道:“国有伪帝,我天子正统此去中都,恐有大不韪之举。”

    不管怎么样,就是咬定这一条。

    桓览露出笑容,就知如此,他说道:“吾早言,长宁皇兄若贤,览必禅位让于皇兄,所以恳请长宁皇兄回归中都。”

    虽然没了皇帝位置,但是他已经完全掌控了中都,如此断了刘赦挟天子之路也是划算的。

    使者连忙说道:“不可不可……”

    太师王学仲也反应过来,说道:“如此,长宁皇嗣不归,岂非刘赦扣挟天子乎?”

    使者脸色变了变,做出他万万没想到桓览会提出禅位的表情。

    何挺和上官木原本还有些心悬,此时见状,忘向使者已经没有之前的犹疑。

    至少在众多百姓眼睛下,他们是深恨刘赦挟惠帝之子的。

    使者退后一步,大家都以为他被吓退,可是谁知他后退一步只是行一大礼。

    不是对姚静几个,而是对他的一个随从。

    “冀侯忠天子之心可昭日月,朕听闻幽王、辽王和晋侯为国之奸逆误导,便亲来此,以证其名,喜宁侯世子之言,不知可信否?”

    满座大惊,外面的人也争先恐后望向这随从。

    待他从使者侍卫从中出来,抬起头。

    惠帝旧臣上官木和何挺身子一软,双双不由跪地拜倒。

    “陛下!”

    惠帝虽然昏庸,但是不能否认他在朝多年,别的地方不能确定,但是朝廷的文武,他有着绝对的威名。

    这位……和惠帝长相几乎一模一样。

    姚静微微一笑,这刘赦魄力却是强大,她只不过提出拖延时间,可他竟然敢将桓鳐舍出来。

    桓览也是不可置信。

    桓鳐出现在这里,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一为他如此冒险前来,二就是,他是刘赦傀儡,刘赦如何愿意将傀儡放出来?

    难道……难道大家都想错了,刘赦是真的忠于他?

    这一点,不管是怀疑桓鳐是傀儡的,还是一无所知桓鳐处境的,都生出了刘赦是真的忠于长宁天子桓鳐的。

    桓览的心如坠冰窖。

    “冀侯忠心,朕从不怀疑,如今喜宁侯世子既言此话,朕为拜祭列祖列宗,不管世子此言真假,朕愿信之。”

    看看,原本大义的是桓览,现在变成桓鳐了。

    真是一出好大的戏。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外面突然有人传来:“陛下,万岁!万岁!”

    很多百姓受到鼓动,竟然一下子跪下来大半。

    桓览袖子的手快扣出血来,他失算了,刘赦、桓鳐……

    上官木和何挺对视一眼,也跪了下来。

    姚静也懒得管桓览了,同样行君臣礼。

    她一点都不担心桓鳐被奉为正统,据说,桓鳐皇后已经快临盆,不管是男是女,刘赦都会弄成皇太子。

    这样一来,桓鳐就是弃子。

    桓览的心性怎么可能甘心让位,此时就算承认了,日后也会杀掉,到时候,刘赦可扶持桓鳐的皇太子即位,然后对桓览倒打一耙。

    这样不仅拖住了三州会盟,更让他刘赦的正名得到天下认可。

    姚静只是为其出了一个主意,刘赦就能将计划进行成这般模样,也不得不说,刘赦手下能人之辈盖出。

    随着姚静、上官木和何挺三人行礼,今日三州会盟彻底奔溃。

    桓鳐上了首位,并不追究姚静几人,反而称赞他们虽然被奸逆勿扰,但其忠齐之心足以抹平罪孽。

    抹平的不是忠齐之心,而是他们的兵权。

    大家心中都有数。

    外面的人顿时欢叫起来,桓鳐坐在主位上颇有些志得意满的味道。

    按照冀侯的方法,他果然成为大齐名正言顺的天子了,如今还能前去中都为帝,想想,桓鳐心中就火热异常。

    志得意满的桓鳐,根本不知道刘赦已经将他作为弃子,放他出来,只不过用来破局而已。

    桓鳐也不知道,对他跪下的王学仲和桓览,两人也有了杀心。
………………………………

127|第125章 |&;#9775;

    “真是一出大戏。”

    姚静面无表情,慢慢收回了长枪。

    刚刚和卫云比试一场,卫云得姚静赠与的枪法,武艺又上了一个层次。

    现在姚静的巨力的确有增长,但是也不得不否认现在的卫云已经超过他。

    两人收回长枪歇息,远远就看见林虞在姚静安排的‘护卫’下徒步过来。

    姚静没理他,和卫云比划着招数,已经有所得。

    “只是可惜长宁天子了,不知明年能不能见着今天这般迷蒙的月色?”

    林虞席地而坐,然后躺在了校场望月。

    姚静看了卫云一眼,对其挥了挥手,不一会儿,卫云和‘保护’林虞的护卫退了下去,偌大的校场只剩下姚静和林虞两个人。

    姚静也席地而坐。

    “你有时间想天子,怎么不关心关心明年的今天你自个能否看到迷蒙月色?”

    林虞坐起来,身着男装的姚静,虽然一眼还是能看出她是个女子,但是原本只是清秀瘦弱的体态,却多了五分英凛之气,叫人不大敢直视。

    “晋侯说笑了。”林虞不再看她,低声说道。

    之所以变了语气,那是他真看到了姚静的杀意。

    “林虞,你出身庶族是吧?”姚静很平和地去看他。

    林虞接触到姚静的目光,似乎意识到姚静接下来要说什么。

    “真甘心一辈子为大士族驱使?”

    说完,她夺过了他不离手的酒壶。

    然后用力将酒壶扔远了。

    林虞难得在姚静面前沉寂下来。

    此地寂静下来,可以清楚听见北风呼啸之声。

    约莫一刻钟,林虞还是未曾给姚静答案。

    姚静转眼,见他脸色苍白的样子,说道:“你回去吧,靠酒驱寒,你的身体会更糟糕。”

    姚静也看出来了,此人除了爱酒,也是因为自小体弱,身子易寒,是在用酒驱寒。

    “非愿为士族驱使,而是士族于我有恩。”他没走,和姚静认真的说道。

    姚静盯着他。

    “我的师父,我的师兄弟,都是大士族,我虽庶族,却从来平等论交……他们于幼时对我有大恩,若无他们,也没有如今的林虞。”

    也是因为如此,徐孟安将他举荐给世子,他也只会默认。

    “我曾去过钦州。”

    姚静看向他。

    林虞摇头道:“不是敦县那次,是钦州招贤令开始之时,曾想回去劝服师父和友人投之,却不想,他们已然归了江州。”

    姚静听了此话,不得不说,她对他的印象更好了几分。

    突然间,她似乎是想到什么,问道:“本侯曾接到一份只写定安二字的答题,可是你所答?”

    林虞没有隐瞒,点了点头。

    姚静听了,不知为何,有些高兴又有些失望。

    “虽是如此,终究不能说服本侯放了你。”

    林虞笑了笑。

    “无妨,如果可以,虞前去钦州过太平翁日子也不错。”他又恢复了浪荡不羁的模样。

    这是在告诉姚静,他不投靠,但是也不想走人,就做普通人。

    姚静起了身。

    “但愿如此。”

    她是了解此人心意已定,不能将江州他的师父和师兄弟们说服过来投靠,他是不会臣服的。

    不过,他也不想回去,就是不知是不是真切话。

    如果他不投靠,那么在钦州做普通人,姚静还是能容忍的。

    林虞目送姚静离开。

    他慢慢地站起来,等到她的背影消失了,这才起身回去。

    乱世,学得一身本事,怎甘心弃之不用,可是……他的话也是真的,他并不想离开钦州。

    短短在钦州几日,那里的气氛让他很向往。

    虽然士族对他有大恩,可是他也的确不甘为士族驱使,晋侯也算是观人有术了。

    ***

    会盟平白夭折,姚静已然准备回程。

    桓鳐被送去中都的事和她不大相干。

    不过,当日会盟之时来的使者袁禾却在这些日子时常拜访姚静,姚静明显感觉到桓览对她敌意加深。

    刘赦此人,也真是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离间她和桓览的机会。

    此时就算桓览知晓姚静偏向任何一方就是优势,但是刘赦使者时不时过来表示慰问,又做出一番,姚静心向他们一方的样子,桓览岂会不表示怀疑。

    当然,他怀疑的也是正确的。

    姚静此次还真和刘赦有过合作。

    说到底,此次桓览声势太大,又算计到姚静自身进退两难,那就怪不得姚静自己出手反抗了。

    ***

    又三日,桓鳐急于回中都做他名正言顺的皇帝,最先带着中都人马离开。

    这桓鳐也没傻到绝顶的程度,他没用桓览带来的人马,而是下旨招新上任的辽王上官木和幽王何挺虽他一起进京,陪同的自然有幽州和辽州人马。

    上官木和何挺对于这个名正言顺的天子当然得好好保护,一是为了维护惠帝正统,二也是,他们得了很实惠得好处,大齐有几个臣子能够被封异姓王,而且还保留了他们的封地和军权。

    就是此次会盟成功,除掉刘赦,中都天子桓览也不会给他们这么大的奖赏。

    短短几日,会盟人马就只剩下姚静一处。

    姚静也不便带着飞翼骑在幽辽多留,三方人马一走,她也带兵连夜赶回钦州。

    ***

    十日过后。

    姚静的人马已经到了丹平郡。

    而这时传来消息,延州州城被刘赦攻破。

    从刘赦开始进攻延州到如今,不到两个月。

    延州州牧桓青和襄州军队退守和宁郡。

    与此同时,徐州接到消息,出兵七万援助延州。

    和宁郡汇集三方人马,再次将战局重新僵持。

    也就在这时候,幽州传出桓鳐暴毙的消息,据说是死于风寒。

    幽王和辽王都没有抓到任何证据,桓鳐之死是人为。

    刘赦当下昭告天下,说桓青桓览父子狼子野心,害死惠帝正统……并尊桓鳐不足一月之子桓御为皇太子,诏各州讨伐桓青桓览叛逆。

    桓览此次虽然没有再登位,但是却弄出,桓御为刘御的事情出来,也呵斥刘赦祸乱朝纲。

    双方又再次恢复到会盟前的局势,只是这时候,桓览不能再有机会团幽州、辽州和钦州之力攻冀了,但是因为襄州和徐州帮助,延州并不能被刘赦轻易拿下,而桓览亲自带四园军疯狂扑向长宁。

    不足半月,长宁为桓览攻下,然而长宁文武却顺利撤向了冀州。

    中州、冀州和延州战况激烈,越州州牧郎虎封越州天子之令攻伐吴州,南边也起了大战。

    这时候,江州州秦邕牧被刺杀身亡,但是这在南北都在大战的情况下起不了一丝涟漪。

    即位江州州牧的是秦邕的嫡长子秦世元。

    秦世元一上位,言陈荆州州牧是杀父仇敌,江州三军戴孝出征荆州。

    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大齐十二州除了钦州、幽州和辽州,各州牧都派出了兵马相互征伐。

    ***

    随着各地战争开始,前来钦州寻求太平日子的百姓也多了起来。

    钦州在这段时间内,人口总数超过以前的一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剧烈增长。

    人口增多,姚静扩军更是水到渠成的事。

    新年元月。

    钦州还有着刚过了年节的喜庆气氛。

    江州新州牧派出了使者来到钦州。

    因为他们失去了林虞的消息,此次前来的是徐孟安。

    姚静因为林虞,对于江州加大的关注,徐孟安是林虞的好友兼师兄,徐孟安一伙刚进钦州,姚静就得到了消息。

    被幽禁在别院的林虞颇为志趣,种花种田、看书喝酒,真是好不快意。

    姚静将这个消息带给他,林虞不惊也不喜,倒是亲来恳请姚静将他调走州府避上一段时间。

    姚静看着他,说道:“本侯不会调你离开。”

    林虞苦笑道:“主公不怕虞和孟安兄有牵联,然后逃离钦州吗?”

    姚静没理他。

    林虞只得住了嘴。

    林虞退下后,陈足道叹道:“此子话不可多信。”

    自从陈足道知道林虞就是当初写定安二字的人,就时不时地寻他谈策论计。

    可惜,林虞丝毫不接招,若是风月诗词,他兴致勃勃地奉陪,说道天下局势,他就变成哑巴了。

    陈足道算计了他好几回,都被他见招拆招拆去,陈足道从没试探出他的深浅。

    “先生之意是要防着他逃离?”

    陈足道说道:“自当如此。”

    姚静不语,但是听得此言,她批阅文件的下笔力道重了些。

    “他若有异动,盯着他的人可以对他杀无赦。”姚静沉声说道。

    陈足道一听,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主公甚少杀才智之士,这样一个奇才,可惜了。

    “如今南北征伐不断,主公养军日久,该是一动之时。”

    姚静点了点头,说道:“乘着春暖,便上辽州。”

    辽州骠骑将军上官木在中都被桓览控制,正是下手的好时候,当日从辽州前去朝阳,姚静就已经布置了后手,辽州地域到如今安排的人已将地形和陈兵布防拿到了一半。

    “还需一个名目,不知主公有何良策?”

    姚静叹道:“兵变!”

    陈足道倒吸一口气。

    “桓览控制上官木在京,又派其心腹前去接管辽州和幽州,两地必然有不心服者,寻准机会挑动兵变,再也助力平乱出兵即可。”
………………………………

128|第125章 |&;#9775;

    二月,冯言简出了孝,州牧府办起了喜事。

    姚静的长姐姚香出嫁。

    这一日,州牧府人潮涌动,热闹异常。

    徐孟安远远看向姚家千金进了花轿,目光转向门口的姚静还有他身边的文臣武将。

    自从踏入钦州,他之前还有些怀疑林虞是否对钦州是否太夸大其实了,可现在一路走来,无论民生还是行政,都是异常安稳。

    这里的生活富裕,根本看不到干旱的痕迹。

    要知道,这钦州是从去年冬天才恢复正常的雨水降落,别的州郡民不聊生地抬眼可见。

    可是这钦州,丝毫未见。

    这里的百姓说,只要不偷懒很想活,就没有活不下去的。

    需要男工的水泥厂、砖瓦厂、水车农厂,需要女工的织室,进去了吃住不成问题,还能丰衣足食。

    进不去这些地方,城内外到处都需要开垦修路的工人,饱腹完全可以。

    百姓生活安定这已经让徐孟安刮目相看了。

    更重要的,是这里百姓心之所向,他一路走来,看到很多百姓心念的不是天子,而是晋侯这个‘仙人弟子’,好像只要有她在,他们有吃有穿还能出息。

    每城招兵,总会拥挤着无数青壮,和别的州郡看见征兵就逃逸的相差太远。偏偏如此,这些青壮没有被挑中,还一个个垂头丧气的。

    徐孟安多了解了一会儿,知道钦州对士卒异常看重,入军在这块地方当做一件很神圣很有出息的一件事。

    除了正经被招进军营的,这钦州还弄了一个民兵,就是非农忙时节,以亭为队,亭内青壮每五日要接受训练。

    徐孟安进不去军营,看不出军营士卒的战力,但是就这已民当兵训练,让徐孟安心中叹息。

    这些民兵,完全可以在战时出站了。

    钦州上下,皆可为兵。

    徐孟安得到出这样一个结果,和塞外一般无二。

    安平年景能有如此结果,这不得不说晋侯治理有方了。

    今日晋侯家嫁女,从这架势上看,虽然不是他见过的最繁华的婚宴,但是却是他见到最多的人为这场婚宴欣喜。

    家家户户,州牧府没有下令,但是这里的百姓都自主买了喜庆的红绸红灯挂在门口,他们也都穿了自身最喜庆的衣服,可见,晋侯在钦州百姓心中的民望。

    再打听钦州的士族……

    徐孟安对于钦州处处惊叹满意,唯独这一点,他的心情沉重。

    士族不养私兵,完全听令于州牧,更让徐孟安有些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士族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反而觉得如此更好。

    这怎么可能?

    士族私兵可是士族的利器,没有私兵,凭什么保护他们的利益?

    听得州城原本四大家族有三家搬迁入幽州,他心里稍微安慰一下,还是有明白人的。

    可是随着了解城内士族的状况后,徐孟安根本笑不出来了。

    这钦州弄出来的,根本是在扶持中小士族和庶族的,完全不和大士族的利益,也无怪钦州本地的大士族要举家搬迁了。

    徐孟安目光深远,他出身大士族,自然难免对这不喜,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举措是最符合主君的统治。

    “孝和还没有消息吗?”

    “只是查到林先生曾在朝阳出现。”

    徐孟安摇摇头:“在钦州好好找找。”

    他了解林虞,他出现在朝阳定然是料到朝阳要发生的事情。

    他也清楚,他会忍不住去看看中都天子桓览。

    他们这些学文多年,虽然心中清明,可是还是忍不住对大齐抱有幻想。

    如今林虞没有从朝阳回到钦州,如果不是桓览在朝阳失利,他可能还会怀疑林虞他投靠了桓览。

    现在,他没有出现在钦州等待他们,又没有投靠桓览,他到底去了哪里?

    姚香送走后,姚静随意说了几句场面话,在大宴上就不多留了。

    姚峰很快来禀报,江州使者今日刚刚进城。

    姚静想了想,还是换了身普通的衣裳,去了圈养林虞的别院。

    林虞难得没有喝酒,应该说,自从那日姚静离开后,他喝酒的次数少了。

    他正在作画,画的是风景图,山清水秀的,也不知是哪里。

    “这里是江州云桐书院的后山。”

    江州云桐书院,天下闻名,和中州的清河书院、荆州的岳麓书院被称为最出人才的三大书院。

    传闻,这三大书院出来的弟子,只要想入士,哪怕是庶族出身,也是会被举荐为官的。

    当然,庶族想进入这三大书院那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一家书院就那么三五人出身庶族。

    林虞是云桐书院的学生,不得不说他少时极其有天资,而且运气还不错。

    否则,天下中有天资的人不少,但是能进入三大书院的又有几个?

    “你知道徐孟安来了?”

    林虞平静地说道:“原本不知道,但是晋侯今日到访,便已经知道了。”

    姚静坐下来,林虞继续说道:“今日晋侯家大喜的日子,能来我这,除了孟安兄到了,别无可能。”

    “他现在怀疑你在钦州。”

    林虞连忙摆手,笑说道:“晋侯可是疑我?虞对天发誓,虞和八两没有半分将消息传出去的行为。”

    姚静收回目光。

    “本侯过几日就会出征,你……太不安分了。”

    林虞放下了笔,将刚画好的画撕了。

    “你年纪也不小了,既然喜欢钦州,不妨在此落户,娶妻生子可好?”姚静虽然是笑说,但是聪明人能够听到她语气中的危险。

    林虞当然也是听清楚了。

    “修为有成的道长曾为我算过,三十后若能活着方可娶妻,晋侯还是莫要害人家姑娘。”

    说得清清淡淡,好像知道自己活不过三十岁是件寻常事一样。

    姚静皱眉,可见,他似乎也不怕死。

    姚静垂下眼,这下头疼了,眼下他乖乖在这里,是真的不想走,若是哪一天他真想走了,连死都不怕的他还真没什么可以限制的。

    “你就不想留个后?”

    林虞轻笑一声:“无妨。”

    真是太违背这个年代人的常理了。

    这个年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林虞见姚静沉吟,心中了然她在担忧自己不受控制了。

    “八两和我自小一块长大,他随林姓,日后的子嗣也是林家子嗣,也不算断了香火,他年纪也大了,晋侯若是愿意,替他说亲,虞绝不阻拦。”

    真是善解人意,姚静抓不到把柄,林虞就自动送上来了。

    姚静冷哼一声,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